《分层训练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1页
《分层训练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2页
《分层训练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3页
《分层训练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4页
《分层训练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PAGE10PAGE128植物生命活动调节1.(2023·安徽安庆·安庆一中校考三模)研究者以拟南芥根段作为组织培养材料,探讨了激素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机制。在愈伤组织生芽过程中,细胞分裂素(CK)通过A基因和W基因起作用。为探讨A基因与W基因的关系,用转基因方法在突变体a(A基因功能缺失突变体)中过量表达W基因,获得材料甲。将材料甲、突变体a和野生型三组愈伤组织在CK与生长素比例高(高CK)的培养基中培养,三组愈伤组织分化出芽的比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伸长生长B.A基因表达产物可能调控W基因表达C.A基因表达产物是诱导出芽的必要条件D.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2.(2023·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被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为了解植物褪黑素(MT)对Cd2+(镉离子)胁迫下水稻幼根生长发育的影响,某研究小组测定不同浓度的Cd*胁迫和褪黑素处理下水稻幼根的总长度(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褪黑素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微量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从图中可以看出,MT能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C.MT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的最适浓度是10μmol·L-1D.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植物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3.(2023·广东·广州市第二中学校联考模拟预测)坐果指经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赤霉素(GA)能提高番茄坐果率,人工合成的番茄灵(PCPA)也有提高坐果率的效果。某科研小组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番茄灵进行一系列实验(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B.B组处理方法是用一定浓度的PCPA培养番茄C.生产中,赤霉素和番茄灵共同使用时,坐果率明显提高D.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番茄灵都能提高坐果率,赤霉素更明显4.(2023·江苏·统考模拟预测)甲图表示燕麦幼苗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四个点中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B.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时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D.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预实验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5.(2022·天津·统考模拟预测)为获得棉纤维既长又多的优质棉花植株,研究者对棉花植株中生长素与棉纤维生长状况的关系做了一系列研究,研究者比较了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结果如图2;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得到结果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处理前处理后DNA:RNA:蛋白质1:3.1:111:5.4:21.7A.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棉花幼苗,可得到多倍体植株提高产量B.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是①②,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C.从图中信息可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D.据表分析,生长素类似物作用于植物细胞的分子机制是促进相关基因的转录6.(2023·山东菏泽·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校考三模)从唤醒休眠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瓜熟蒂落都离不开植物激素的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子的休眠和萌发,需要脱落酸和赤霉素的同时调控B.在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具有协同作用C.提高黄瓜茎端的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有利于提高黄瓜的产量D.“瓜熟蒂落”时植物体内合成的乙烯和脱落酸的量都增加7.(2023·重庆·重庆市育才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某同学用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IAA和乙烯利分别处理大豆下胚轴,并检测大豆下胚轴不定根的生根效果,得到下表所示实验结果。据表分析,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IAA浓度(μmol/L)不定根数平均值乙烯利浓度(μmol/L)不定根数平均值30017.253006.2510028.5210015.835032.005017.251021.081010.75012.00012.00A.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浓度B.实验不能证明低浓度IAA能促进生根,高浓度IAA能抑制生根C.作为预实验,可推测IAA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应在10-100μmol/LD.从当前结果看,50μmol/L的IAA与100μmol/L的乙烯利混合液最有利于大豆下胚轴生根8.(2023·山东潍坊·潍坊一中统考模拟预测)研究发现,叶片中的光敏色素(PFR和PR)是感受光周期变化的光受体。在红光下,PR变为PFR,而在远红光下,PFR变为PR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昼越短)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反之,夜越短(昼越长),PFR变为PR就较少,剩下的PFR也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光敏色素是能够感受光信号并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的蛋白质B.PFR的形成需要红光来激发,PFR还可影响莴苣种子的萌发C.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红光,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D.当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达到一定长度时,PFR/PR比值的变化会促进其开花9.(2023·河北·统考模拟预测)科研人员选取15年生的莱星和鄂植8号油橄榄品种进行实验,每个品种随机选取3株作为1个样本,重复3次。如图表示盛花期后20d(5月15日)开始,果实膨大期(莱星7月中旬—8月中旬、鄂植8号6月中旬—7月中旬)直至油橄榄果实成熟(10月15日)叶片内源激素3-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含量的测定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莱星叶片IAA峰值的出现与枝条快速生长相对应B.9月15日—10月15日莱星叶片内GA的含量明显高于IAA的含量C.IAA和GA在两油橄榄品种体内起传达信息、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D.GA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果实快速膨大期GA含量快速上升10.(2023·山东泰安·统考模拟预测)独脚金内酯(SL)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变体都会出现顶端优势缺失。现有拟南芥SL突变体1(max1)和SL突变体2(max2),其生长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顶端优势,与野生型(W)形成明显区别;在幼苗期进行嫁接试验,培养后植株形态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max1_S+W_R

max2_S+W_R

W_S+max1_R

W_S+max2_R

max1_S+max2_R: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A.SL不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B.max1能合成SL,但对SL不敏感C.max2对SL敏感,但其根不能产生SLD.推测max2_S+max1_R表现顶端优势缺失11.(2023·河北衡水·河北衡水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淀粉—平衡石假说”认为植物根冠中存在一种平衡细胞,该组胞内含有能感受重力刺激的淀粉体。当根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影响根向地生长的信号有重力、Ca2+和生长素等,其中重力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形态建成的重要环境因素B.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会直接激活生长素泵,若Ca2+的释放过程受阻,则根的向地生长更明显C.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促进该侧生长的效果更明显D.当内质网中初始钙离子水平较低时,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增强12.(2023·湖南长沙·长沙市明德中学校考模拟预测)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收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A的突变体、光敏色素B的突变体(突变体是指相关基因不能正常表达的个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不同浓度赤霉素合成抑制剂(PAC)的固体培养基上,在光照条件下培养8天后,测量幼苗地上部分高度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敏色素是一种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于植物的各个部位,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B.光敏色素B传递的光信号异常时,减弱了PAC对水稻地上部分的抑制效果C.浓度为和的PAC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D.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PAC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13.(2023·湖北武汉·武汉市第一中学校考一模)科研人员研究了周期节律对拟南芥光合作用的影响。(1)科研人员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野生型拟南芥,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和T,在正常光照条件下测定突变体和野生型植株的气孔导度(气孔开放程度),得到图1所示结果。据图可知,突变体Z的生物钟周期比野生型_______(填“短”或“长”)。(2)研究者推测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可能共同影响光合作用。①科研人员检测了野生型拟南芥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图2),结果表明___________周期长于或短于_________周期均导致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

②科研人员继续进行了图3所示的实验,该实验目的是探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方案有不足之处,请写出对该实验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14.(2023·辽宁沈阳·统考三模)研究发现,适度的“干旱胁迫”可增加葡萄果实的含糖量。科研人员以葡萄幼苗为材料,用PEG(聚乙二醇)模拟干旱环境,研究“干旱胁迫”下幼苗光合作用变化的机理。回答下列问题:(1)干旱环境会促使植物根冠产生的_________增加,造成植物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导致___________,引起光合速率下降,影响植物生长。(2)科研人员将长势相同的葡萄幼苗20株,随机平均分为5组,分别使用不同浓度的PEG溶液处理。实验组所使用的是以霍格兰营养液为溶剂配制的不同浓度的PEG溶液,对照组(CK)使用的是____________。每隔24h

测定葡萄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如图。①叶绿素含量的变化能反映干旱胁迫对植物的伤害程度。据图可知,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葡萄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均出现____________的变化,推测20%PEG溶液条件下,24~72h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20%PEG溶液条件下,进一步测定葡萄幼苗叶片其它相关指标如下:光合指标0h24h48h72h96h净光合速率(μmol﹒m-2

﹒s-1)12.516.53.52.01.5气孔开度(mmol﹒m-2

﹒s-1)30.035.013.512.011.0胞间CO2浓度(μmol﹒mol-1)290320150140350RuBP羧化酶活性(μmol﹒g-1

﹒min-1)35.038.031.027.521.0(注:RuBP羧化酶是卡尔文循环中的关键酶之一,会催化CO2和C5生成C3)在72~96h时段葡萄幼苗进行光合作用___________

(填“是”或“不是”)受气孔因素限制,理由是_________。③上述信息表明,20%PEG溶液条件下葡萄幼苗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2023·湖北·校联考模拟预测)气候变暖是当前植物面临的常见非生物胁迫,植物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复杂的调控机制以权衡生长发育和免疫防御。为研究在气候变暖的环境条件下植物免疫防御能力的变化,选取拟南芥开展了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拟南芥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3℃,用28℃处理模拟气候变暖的环境条件。用Pst菌株感染拟南芥后培养一段时间,检测拟南芥叶片中的Pst菌株数量(Log10CFU)及拟南芥体内水杨酸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①该实验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_。②水杨酸是拟南芥体内的一种发挥防御功能的植物激素。据图分析,气候变暖会__________(填“提高”或“降低”)植物的免疫能力,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2)为探究植物免疫防御能力发生变化的机制,进一步检测了不同温度处理下野生型拟南芥体内CBP基因(水杨酸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此外,分别选取生长状况类似的野生型拟南芥和CBP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检测其在不同温度处理下的水杨酸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①结合实验结果推测,气候变暖可能是通过_________从而影响拟南芥的免疫防御能力。②此外,再分别选取生长状况类似的野生型拟南芥和CBP基因过表达拟南芥,检测其在不同温度条件及不同感染状态下的水杨酸含量,该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3)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由环境变化、基因表达调控和激素调节共同完成。结合上述研究,解释在气候变暖的环境条件下植物免疫防御能力发生变化的调控机制:________________。学而优·教有方学而优·教有方PAGE8PAGE9参考答案:1.B【分析】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技发育、叶绿素合成。【详解】A、细胞分裂素主要促进细胞分裂,A错误;B、野生型A基因正常,突变体a的A基因功能缺失,根据图可知高CK诱导8d后野生型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开始增加,突变体a愈伤组织分化生芽的比例为0,材料甲A基因功能缺失但W基因过量表达,愈伤组织也可以分化为芽,据此推测A基因表达产物可能调控W基因表达,B正确;C、材料甲A基因功能缺失,愈伤组织仍可以分化为芽,因此A基因表达产物不是诱导出芽的必要条件,C错误;D、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由形态学下端运往形态学上端,D错误。故选B。2.D【分析】植物激素的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详解】A、根据题干“植物褪黑素于1993年在日本牵牛花中首次被发现,植物褪黑素具有参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逆境胁迫的应答作用”可知,植物褪黑素是一种植物激素,而不是人工合成的具有微量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错误;B、从图中可以看出,适宜浓度MT能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提高其对Cd2+的耐受程度,而高浓度的MT会加深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B错误;C、MT缓解Cd2+对水稻幼根生长的危害的最适浓度无法确定,C错误;D、据图可知,在0μmol·L-1的Cd2+的条件下,与0μmol·L-1MT处理相比,10μmol·L-1MT和100μmol·L-1MT对幼根的总长度有促进作用,而1000μmol·L-1MT对幼根的总长度有抑制作用,因此不同浓度的MT处理对植物幼根的生长表现出了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效应,D正确。故选D。3.D【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定义: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特点: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原料广泛、容易合成、效果稳定等优点,在农林园艺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详解】A、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称为植物生长调节剂,番茄灵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A正确;B、实验设计满足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本实验是利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番茄灵进行一系列实验,分析图可知还缺一组即用一定浓度的PCPA培养番茄,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赤霉素和番茄灵共同使用时,坐果率明显提高,C正确;D、实验结果说明赤霉素和番茄灵都能提高坐果率,番茄灵更明显,D错误。故选D。4.D【分析】据图分析可知:图甲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比芽对生长素更敏感;曲线图中横轴以上都表示促进作用,横轴以下都表示抑制作用,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表示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丙图的A是胚芽鞘尖端,能产生生长素,是感光部位;B是尖端下面的伸长区。【详解】A、图甲中根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8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芽在生长素浓度小于10-6mol/L表现为促进,大于该浓度表现为抑制,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图乙中受重力影响,b点生长素浓度小于a点,b点生长素浓度促进根生长,a点一侧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根的生长,表明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乙图中由于重力作用,b、d侧浓度低,a、c侧生长素浓度高,根的远地一侧b生长快,近地一侧a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芽的近地一侧c促进作用强,生长快,远地一侧d促进作用弱,生长慢,故只有a点是抑制作用,A正确;B、光不仅能够为植物提供能量(光反应过程),还能作为信号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过程,B正确;C、丙图A段为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向B段运输为极性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C正确;D、预实验的目的是为正式实验打下基础(缩小最适浓度的范围),减少人力、财力、物力的损失,D错误。故选D。5.A【分析】图1中①顶芽和②侧芽是合成生长素旺盛的部位,其中②中含有较多的生长素。图2表示棉纤维将要从棉花胚珠上发生时,无纤维棉花、普通棉花和优质棉花胚珠表皮细胞中生长素的含量,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分析表格: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细胞后,细胞中RNA和蛋白质含量比值增多。【详解】A、生长素作用是促进生长,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棉花幼苗,可得到多倍体植株提高产量,A错误;B、图中所示棉花植株①、②、③三个部位中,生长素合成旺盛的部位有幼叶,幼芽,所以选①②,顶芽产生生长素会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从而导致生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②,B正确;C、从图中可以看出生长素的含量越高,棉花纤维就越多,所以生长素的含量与棉花纤维的发生呈正相关,C正确;D、从表中可以看出,处理后,RNA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相对于DNA含量都有所增加,说明生长素类似物对细胞内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促进作用,D正确。故选A。6.A【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2、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详解】A、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休眠,而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即但两者发挥作用的时间有差异,不是同时调控,A错误;B、在幼苗的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都能够促进幼苗生长,两者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时,有利于分化成雌花,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较低时,有利于分化成雄花,故提高黄瓜茎端的脱落酸和赤霉素的比值有利于提高黄瓜的产量,C正确;D、乙烯促进果实成熟,脱落酸促进叶子和果实的脱落,乙烯和脱落酸协同调节了“瓜熟蒂落”的过程,故“瓜熟蒂落”时植物体内合成的乙烯和脱落酸的量都增加,D正确。故选A。7.D【分析】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随着IAA浓度的增加,大豆下胚轴不定根数的平均值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实验中所采用的IAA浓度范围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大豆下胚轴不定根数的平均值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乙烯利浓度为10μmol•L-1和300μmol•L-1时对不定根的生根有抑制作用,而乙烯利浓度为50μmol•L-1和100μmol•L-1时对不定根生根具有促进作用。【详解】A、由表格中数据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浓度,因变量是不定根的数量,A正确;B、与对照组不定根数平均值相比,实验选用的IAA浓度都对大豆下胚轴生根具有促进作用,因此,该实验不能证明低浓度IAA能促进生根,高浓度IAA能抑制生根,B正确;C、作为预实验,可推测IAA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范围应在10~100μmol/L,此后在该浓度范围内,缩小浓度梯度重新进行实验,进而根据生根情况确定促进生根的最适浓度,C正确;D、虽然该实验中50μmol•L-1的IAA和乙烯利均能够促进大豆下胚轴生根,但据此无法判断50μmol•L-1的IAA和乙烯利混合液对大豆下胚轴生根的影响,D错误。故选D。8.D【分析】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分生组织的细胞中含量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回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中,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能够感受光信号并引发一系列生理反应,主要分布在分生组织的细胞中,A正确;B、有些种子必需接受某种波长的光才能萌发,而莴苣种子通常需要接受一定时间的红光照射才能萌发,而在红光下,PR变为PFR,因而可推测,PFR可影响莴苣种子的萌发,B正确;C、夜间给长日照植物补充红光,PR变为PFR,PFR也越多,有利于长日照植物开花,C正确;D、题中显示,PFR变为PR短日照植物在夜越长时,PFR转变为PR就越多,剩下的PFR也就越少,有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即当短日照植物光照时间短到一定长度时,PFR/PR比值的变化会促进其开花,D错误。故选D。9.B【分析】植物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产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详解】A、IAA具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莱星叶片IAA峰值的出现与枝条快速生长相对应,A正确;B、根据纵坐标的含量值分析,9月15日-10月15日莱星叶片中IAA的含量高于GA的含量,B错误;C、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IAA和GA在两油橄榄品种体内起传达信息、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C正确;D、GA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莱星7月中旬-8月中旬、鄂植8号6月中旬-7月中旬进入果实快速膨大期,GA含量快速上升,D正确。故选B。10.D【分析】顶端生长占优势的现象叫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由顶芽形成的生长素向下运输,使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加大,由于侧芽对生长素敏感而被抑制。生长素从顶芽运输到侧芽是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属于极性运输,生长素极性运输时需要能量,需要载体,属于主动运输。【详解】A、因为max1-S+W-R会产生顶端优势,max1_R+W-S会产生顶端优势,可知,SL产生部位为S+R,能在产生部位发挥调控作用,A错误;B、因为max1-S+W-R会产生顶端优势,max1_R+W-S会产生顶端优势,分析可知,max1为SL合成受阻突变体,不能合成SL,但对SL敏感,B错误;C、②中max2的地上部分和野生型的根进行嫁接后,没有恢复顶端优势,说明max2对SL不敏感,又从⑤中(max1不能产生SL,但当其与max2的根进行嫁接后,表现出了顶端优势)可以看出,max2的根产生了SL,运输至地上部分,使地上部分表现出顶端优势,C错误;D、max2_S+max1_R,不能合成SL,表现为顶端优势缺失,D正确。故选D。11.A【分析】植物生长素的作用,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同时还与植物器官的种类有关。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远地侧,而根对生长素最敏感,所以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背地侧浓度低促进生长。【详解】A、受重力影响淀粉体会下沉到细胞底部,并诱发内质网释放Ca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说明重力、Ca2+和生长素都是影响根向地生长的信号,A正确;B、细胞质基质中Ca2+浓度升高会通过钙调蛋白间接激活生长素泵,若Ca2+的释放过程受阻,钙调蛋白的激活受限,生长素运输受阻,则根的向地生长减弱,B错误;C、根对生长素敏感,则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抑制该侧生长的效果更明显,C错误;D、当内质网中初始钙离子水平较低时,钙调蛋白的激活受限,生长素运输受阻,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减弱,D错误。故选A。12.C【分析】1、由图1分析可知,随着PAC浓度增大,地上部分高度开始下降,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突变体,下降程度几乎一致,光敏色素B突变体下降程度少,这说明光敏色素B减弱了PAC的影响。2、由图2分析可知,PAC浓度在10-7~10-5mol•L-1范围内,促进主根生长,浓度在10-4mol•L-1时抑制主根伸长。【详解】A、光敏色素是一类色素—蛋白复合体,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分生组织的细胞内比较丰富。在受到光照射时,光敏色素的结构会发生变化,这一变化的信息会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到细胞核内,影响特定基因的表达,从而表现出生物学效应,A正确;B、由图1可知,随着PAC浓度增大,地上部分高度开始下降,野生型和光敏色素A突变体,下降程度几乎一致,光敏色素B突变体下降程度少,说明光敏色素B突变体传递的光信号异常,减弱了PAC对水稻地上部分的抑制效果,B正确;C、浓度为10−5mol⋅L−1的PAC对主根生长为促进作用,C错误;D、由题图1可知,随着PAC浓度在的增加,地上部分的的相对长度都低于对照组,则说明PAC对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起抑制作用,D正确。故选C。13.(1)短(2)环境昼夜周期植物生物钟周期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补充突变体Z和T在T24条件下的实验【分析】光合色素的含量、光照强度可以通过影响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而影响光合作用的产物的生成量来影响产量,环境温度和昼夜时长可以影响光合作用产物的生产量及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来影响作物的产量。【详解】(1)突变体Z的周期为16小时左右;突变体T的周期为28小时左右,野生型的周期节律为24h,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Z的周期节律较短,而突变体T的周期节律则变长。(2)①T24的叶绿素含量最高,T20叶绿素含量次之,T28的叶绿素含量最低,说明植物生物钟周期长于或短于环境周期均导致拟南芥叶片叶绿素含量减少。②根据图3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突变体的种类(生物周期不同)、环境昼夜周期,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因此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该实验环境昼夜用期只有T20、T28,而没有T24,且没有野生型的实验情况,所以应该补充突变体Z和T在T24条件下的实验。14.(1)脱落酸CO2吸收减少(2)(不含PEG的)霍格兰营养液先上升后下降干旱胁迫可能会加剧叶绿素的降解或抑制其合成不是气孔开度降低,(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胞间CO2浓度增加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速率下降RuBP羧化酶活性降低,暗反应速率下降,因此光合作用速率下降【分析】1、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干旱胁迫”下幼苗光合作用变化的机理,根据题图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PEG溶液和胁迫时间,因变量是叶绿素含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PEG溶液的各组形成相互对照,为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对照组CK)使用的是(不含PEG的)霍格兰营养液。2、脱落酸是一种有机物,是一种抑制生长的植物激素,因能促使叶子脱落而得名。可能广泛分布于高等植物。除促使叶子脱落外,还有其他作用,如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在缺水条件下,植物叶子中脱落酸的含量增多,引起气孔关闭。3、光合作用①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一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能才能进行,在叶绿体内的类囊体薄膜上进行。随着水的光解,同时光能转变为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②暗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第二个阶段中的化学反应,没有光能也可以进行,在叶绿体内的基质中进行。通过CO2固定和三碳酸还原生成有机物,并将ATP和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详解】(1)脱落酸能促使叶子脱落、使芽进入休眠状态、促使马铃薯形成块茎等,对细胞的延长也有抑制作用。在缺水条件下,植物叶子中脱落酸的含量增多,引起气孔关闭。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外界CO2通过气孔进入叶肉细胞,若植物叶片气孔开度减小,导致CO2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