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1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2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3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4页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僵卧孤村不自哀,。夜阑卧听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默写《夜雨寄北》。,。,。(3)岐王宅里寻常见,。正是江南好风景,。(4)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不舍昼夜。(《子罕》)(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诸葛亮《诫子书》)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ɡtuō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2)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ìtǎn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shēnɡdǐnɡfèi。(4)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xùdaodao地说着。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果不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妄下断语,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坚决摒弃。 B.小时候做错什么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畏罪潜逃”,以免除皮肉之苦。 C.好友一直怂恿我和她一起去游泳,可是我最怕的就是下水,我多想战胜自己的胆怯啊! D.新中国成立前,有多少人蜷伏在敌人的心脏默默地为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切。4.(3分)选出对下列各个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修改:删掉“使”。 B.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修改:将“降低”改为“减少”。 C.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修改:删掉“不”。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5.(10分)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海伦•凯勒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请从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中列举一例。(2)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学习,你打算怎样劝说他?请写一写。(3)老师让每位同学自己拟写一句励志语,张贴在公共栏里,你拟写的励志语是:(要求:不得使用名人名言,需要自己原创)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6.(15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里十年四十年间位及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节选自《资治通鉴•五代纪》)【注释】①存审:李存审,五代时人。②极:达到。③出:经历。④镞:金属箭头。⑤膏梁:泛指富贵人家。膏,肉;粱,精米。(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年与时驰②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存审出于寒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咏雪》)B.因授以所出镞/因往晓之(《杞人忧天》)C.命藏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尔曹生于膏粱/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5)依据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对子孙的劝诫。【甲】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中下功夫;【乙】文中,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7.(10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小题。“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魅力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三百六十度,因此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九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当中有反映季节的、反映气候特征的,还有反映物候现象的。②《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写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③“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④“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⑤“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⑥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褒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在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的一致认可,同时更影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选文有改动)(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传统文化魅力。(2)第②段中“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①《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写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②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十四节气歌》为大家熟知,歌中包含了所有二十四节气的内容。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一年运动,找到四季轮回的规律,指导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C.“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D.“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更是劝告我们应该敬畏自然。8.(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两棵树墨村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奇山诡水,令人迷醉。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试!瘦子说,那就弄吧。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高,很劲秀,很漂亮。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幅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胖子说,走着瞅!瘦子说,走着瞅!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司机楼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⑨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叽哩哇啦地嚷嚷着要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哼唱着“哪一夜我不等你到月上高楼……”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一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⑩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你老太不简单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不知道你老舍不舍得忍疼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⑪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你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⑫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⑬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⑭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一塞说,你老有情有义,咱交个朋友,来日方长,这点小意思你老无论如何也得收下!啥时去广州做客,我一定陪你老逛个够!⑮胖子愕然。⑯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选自《201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1)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2)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3)文章第⑤段写瘦子和他的树上了《人民画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品味第⑬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5)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三、写作题(共1题,共50分)9.(50分)那一刻,柳暗花明;那一刻,峰回路转;那一刻,欣喜若狂;那一刻,泪流满面;那一刻,幸福温暖;那一刻,终生铭记……生活总是伴随着一个个无法忘怀的那一刻。请以“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作文要求:①文体为记叙文,表现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感情。②认真书写,字迹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黄埔实验学校七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题(共5题,共30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2)默写《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3)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4)孔子在河边说“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样流去”。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5)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诫子书》)【解答】(1)尚思为国戍轮台铁马冰河入梦来(易错字:戍)(2)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易错字:涨、烛)(3)崔九堂前几度闻落花时节又逢君(易错字:逢)(4)逝者如斯夫(易错字:逝)(5)俭以养德(易错字:俭)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hōnɡtuō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2)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dìtǎn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3)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énshēnɡdǐnɡfèi人声鼎沸。(4)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xùxùdaodao絮絮叨叨地说着。【解答】答案:(1)烘托(2)地毯(3)人声鼎沸(4)絮絮叨叨3.(3分)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如果不经过周密的调查和研究就妄下断语,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我们要坚决摒弃。 B.小时候做错什么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畏罪潜逃”,以免除皮肉之苦。 C.好友一直怂恿我和她一起去游泳,可是我最怕的就是下水,我多想战胜自己的胆怯啊! D.新中国成立前,有多少人蜷伏在敌人的心脏默默地为解放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一切。【解答】ABC.正确;D.有误,“蜷伏”意思是弯着身体侧向卧倒。本句是表达潜藏在敌人内部,该词使用不合语境,可用“潜伏”。故选:D。4.(3分)选出对下列各个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A.作为一名负责任的校长,使她始终关注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修改:删掉“使”。 B.观测结果表明,在距地面1500﹣2000米处,水汽含量跟地面相比降低了一倍。修改:将“降低”改为“减少”。 C.难道我们能否认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不是中国人的骄傲吗?修改:删掉“不”。 D.中德两国元首同意巩固并建立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修改:将“巩固”和“建立”互换位置。【解答】A.正确;B.搭配不当,降低与一倍搭配不当,应该把“一倍”改成“许多”;C.正确;D.正确。故选:B。5.(10分)学习了本文,班级开展了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快来参与吧。(1)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像海伦•凯勒一样具有顽强的意志、坚持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还有很多,请从古今中外身残志坚的名人事迹中列举一例。(2)你的一位同学在多次考试中虽然经过不断努力,但成绩总是不够理想,他感到前途渺茫,打算放弃。通过本次学习,你打算怎样劝说他?请写一写。(3)老师让每位同学自己拟写一句励志语,张贴在公共栏里,你拟写的励志语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斗志。(要求:不得使用名人名言,需要自己原创)【解答】答案:(1)示例:司马迁身受宫刑,完成名垂史册的《史记》;张海迪自学成才,被誉为中国的“保尔”;奥斯特洛夫斯基创作了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贝多芬谱写出《命运交响曲》。(2)示例:别灰心,俗话说“谁笑到最后,谁才笑得最好”,请相信自己,你一定会在失败中站起来!(3)示例: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斗志。二、阅读题(共3题,共40分)6.(15分)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乙】存审出于寒微,常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里十年四十年间位及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梁,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节选自《资治通鉴•五代纪》)【注释】①存审:李存审,五代时人。②极:达到。③出:经历。④镞:金属箭头。⑤膏梁:泛指富贵人家。膏,肉;粱,精米。(1)请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①年与时驰增长②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应该(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BA.存审出于寒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咏雪》)B.因授以所出镞/因往晓之(《杞人忧天》)C.命藏之/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D.尔曹生于膏粱/于我如浮云(《<论语>十二章》)(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①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②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余。(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5)依据选文,回答问题。【甲】【乙】两文都是长者对子孙的劝诫。【甲】文中,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静中下功夫;【乙】文中,李存审却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他这样做的目的是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①句意:年华随时光而飞驰。驰:疾行,指迅速逝去的意思。②句意:应该知道你们的父亲是这样起家的。当:应该。(2)本题考查学生对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学习中,一定要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做好积累,联系词意和例句进行归纳整理。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要注意积累词语的不同用法,最后结合句意理解词语的不同用法。A.句意:李存审出身贫穷没有地位的家庭。寒:贫寒/句意: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寒:寒冷;B.句意:于是,把所取出的箭头拿出给孩子们。因:于是/句意:就去开导他。因:于是;C.句意:吩咐他们贮藏起来。之:代词,它,指箭头/句意: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句意:父亲们这一辈出身于富贵。于:在/句意:富贵对于我来说就像浮云一般。于:对于。故选:B。(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①重点词:淫,过度。险躁:冒险急躁,狭隘浮躁。治性,修性、养性。句意: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②重点词:非,不是。凡:总共。句意:其中在非死不可的情况下获救不只一次,被利箭射进骨头又取出的情况上百次。(4)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句意为:年轻时只带一柄剑离开家乡,四十年了,地位到达将相之高。故句子断为: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从【甲】文中的“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等语句可以看出诸葛亮勉励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静”中下功夫静。【乙】李存审把自己身上所中的百余箭头留给孩子,是想让他们明白父亲们这一辈出身于富贵,但他们的父亲是凭借自己的出生入死地奋斗起家的,用原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答案:(1)①疾行;②应该;(2)B;(3)①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②其中在非死不可的情况下获救不只一次,被利箭射进骨头又取出的情况上百次;(4)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5)静;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7.(10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小题。“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魅力①二十四节气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三百六十度,因此分为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九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它们当中有反映季节的、反映气候特征的,还有反映物候现象的。②《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写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诗词般的韵律、图画般的意境、波浪般的节奏,使这首《二十四节气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二十四节气歌》不仅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成长,也为折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增添了几分迷人的色彩。③“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这一体系深刻揭示了四季轮回的客观规律,是农耕时代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么特别之处,但是在当时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人们认识自然能达到如此之高的水平,的确令人惊讶。所以从这个角度讲,“二十四节气”是一项重大的发明,凝聚了古人的智慧。④“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当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二十四节气”对于农事的指导功能在逐渐减弱,对现代人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小。即便如此,现代农业的耕作仍然没有逃脱原来的节气规律,即便由于气候变暖和地区差异的确有些出入,一般也都在较小的范围之内。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所以,“二十四节气”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⑤“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不仅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而且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所以,“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另一方面,“二十四节气“所带给我们的,不只是对生产生活的指导意义,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这种文化价值是永远也无法磨灭的。⑥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肯定与褒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1届常会在2016年11月30日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不仅表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该遗产项目的一致认可,同时更影显出中华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选文有改动)(1)请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二十四节气”有哪些传统文化魅力。(2)第②段中“如果我们只是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可能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句中加点的“可能”一词能否删去?为什么?(3)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①《二十四节气歌》中这样写道:“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②在日常生活中,根据节气变化来准备需要添减的衣物,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习惯。(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A.《二十四节气歌》为大家熟知,歌中包含了所有二十四节气的内容。B.“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通过观察太阳一年运动,找到四季轮回的规律,指导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依据。C.“二十四节气”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D.“二十四节气”不仅是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更是劝告我们应该敬畏自然。【解答】(1)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结合“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可知,“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并不过时,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2)本题考查说明文的语言。“可能”表示估计,联系语境可知,“可能”在这句话中表示在现代人看来,二十四节气大概是没有特别之处的。语意并不确定。如果去掉“可能”,就变成了肯定的语气,明显与事实不符。“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去掉。(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①本句引用《二十四节气歌》中的原话,这是引用的说明方法。②本句列举日常生活中人们根据节气变化来增减衣物的实例,这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ABC.正确D.有误,根据第五段中的“鲜明地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和“还有人类应该亲近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积极态度”可知本项“敬畏自然”表述有误。故选:D。答案:(1)①“二十四节气“凝聚了古人的智慧。②“二十四节气“并不过时,对现代农业和现代生活的指导或参考意义仍然存在。③“二十四节气“具有不容磨灭的文化价值。(2)不能删去;“可能”表估计、推测,如果删去,就变成了“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二十四节气没有特别之处”,太过肯定,与实际不符;“可能”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①引用②举例子;(4)D8.(1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两棵树墨村①胖子和瘦子那时候很年轻,两人结伴到山里去。奇山诡水,令人迷醉。在一风景绝佳处,游兴正浓的胖子和瘦子同时发现了一种很奇特的树。两人生性好抬杠,各持己见,互不相让。胖子说,这树肯定能长成栋梁之材!瘦子说,那不一定。胖子说,咱各弄一棵树苗试﹣试!瘦子说,那就弄吧。②于是,胖子和瘦子两家的庭院里便都有了这种树,只不过胖子栽在地上,瘦子植在瓦盆里。胖子和瘦子较着劲儿为各自的树苗儿浇水、施肥、松土、修剪。胖子的树没遮没拦,一天天长大长高,很劲秀,很漂亮。瘦子的树用铁丝左绕右缠,一天天眼瞅着老往那斜刺里窜,很怪异,很邪乎。日子一晃悠,胖子头顶秃了,瘦子脑袋光了。③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惹得周围十里八村鲁班的子孙们整日绕着左测右量直打鬼主意。胖子笑眯眯搔着脑壳对瘦子说,咋样?不错吧!④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却被瘦子侍弄得盘龙虬扎道骨仙风,随便站在哪个角度上看,都能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⑤一日,被一采风的摄影记者撞见,记者被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所深深折服,惊叹之余,“叭叭叭”一口气拍完了整幅胶卷。月余,一封来自首都北京的牛皮大信径送瘦子家。瘦子满腹狐疑地拆开一看,竟是那位记寄给他的一份画报。瘦子一蹦三尺高,乖乖,咱的大名咱的树竟上了《人民画报》咧!瘦子笑眯眯哗啦啦抖着画报对胖子说,咋样?不错吧!⑥胖子撇撇嘴,熊样儿,烧火都嫌碍事!瘦子吊吊眉,整形,谁愿跟你换!胖子说,走着瞅!瘦子说,走着瞅!⑦忽一日,县里来辆卡车,从司机楼里跳下一个瘦猴样的人,老驴曳磨般围着胖子的树转了一圈儿又一圈儿,最后突然打住,要出大价钱买了这棵树。胖子头摇得如拨浪鼓,冲着在门口晒暖的瘦子夸张地可着嗓门吼,啥?你说啥?九百?不中不中,再添五十也不卖。⑧最后,那人阴着脸甩出十张领袖票,吃亏似的连树根都挖出来拉走了。那几日,胖子红光满面,进出家门,嘴里都韵味十足地老哼着“包龙图我打坐在开封府……”⑨又一日,市里来辆轿车,从里面钻出一个弥勒佛样的人,操着一口普通话叽哩哇啦地嚷嚷着要找瘦子。胖子自告奋勇,哼唱着“哪一夜我不等你到月上高楼……”领那人来到了瘦子家。那人一进院门就被瘦子那棵树惊得老半天都没合上张大了的嘴,激动地一边搓手一边一连声地嚷:“名不虚传!名不虚传!”⑩那人毕恭毕敬地朝瘦子直擩过滤嘴烟:“早闻其名,如雷贯耳,你老太不简单了,今日得见,真是三生有幸,三生有幸啊!不知道你老舍不舍得忍疼割爱,这个数送给小辈,咋样?”那人迫不及待地伸出了一只手掌。瘦子耷拉下眼皮,抽出了自己的旱烟袋。那人忙又加上了另一只手掌的三个指头。⑪一旁的胖子急得不行,朝着瘦子直嚷,你你你,你神经病啊,八十了你还不卖?瘦子睁开眼,不紧不慢地往烟锅里装着旱烟丝,冲那人懒懒一笑,你是内行,呵,给两个巴掌不多吧?你说。那人一愣,随之点头如捣蒜,啊,你老说得对,是不多,是不多!⑫乖乖,这东西也值一百?胖子一声惊叫。瘦子鄙夷地哼了一声。⑬多了,还是少了?胖子一脸问号。瘦子白了丈二和尚般的胖子一眼,沉默良久。瘦子突然一磕烟袋锅,声音朗朗地对那人说,成,就冲你刚才的那句掏心窝子的话,九千八你赶紧搬走吧,免得一会儿我后悔了……⑭那人受宠若惊点头哈腰喜出望外,在滚圆肚子下边的钱袋里掏钱的手都激动得颤抖不已。临走,从车上拿出一条烟往瘦子怀里一塞说,你老有情有义,咱交个朋友,来日方长,这点小意思你老无论如何也得收下!啥时去广州做客,我一定陪你老逛个够!⑮胖子愕然。⑯两棵树没有了,胖子和瘦子心里都空落落的没了根底,再见面时,你望望我,我看看你,再也激不起打赌的欲望了。(选自《2010中国微型小说年选》)(1)阅读全文,请分别概括两棵树的特点。(2)请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3)文章第⑤段写瘦子和他的树上了《人民画报》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4)品味第⑬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瘦子”此刻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5)联系全文,谈一谈你对最后一段画线句子的理解。【解答】(1)本题考查了文章关键情节的概括。回答此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的情节加上自己的总结概括。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文章中的原句);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但却盘龙虬扎道骨仙风,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记者(原句加概括)。(2)本题考查了句子的赏析。回答该题要从词语运用或人物描写角度赏析,如词语运用:如“红光满面”“韵味十足”(原句词语)从脸色和哼唱方面表现胖子的高兴(表现的浅层意思);“都”“老”二字表现了胖子哼唱的次数多,高兴时间长(深层含义).人物描写:直接描写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浅层意思),突出树卖得好价钱的高兴之情(深层含义)。(3)此题考查了某一情节的作用。某一情节的作用往往是反映了主题或者人物的思想。这一情节表现了瘦子的树长得“不错”,得到人们认同。(4)本题考查了心理描写的补充。回答此题时,要注意前后情节的连贯,心理描写要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5)本题考查了对情节内容的理解。情节内容的理解,特别是结尾段落的文字,一般要从文章的主题和主旨来回答。答案:(1)胖子的树长得有一搂粗细,铜杆铁臂,挺拔巍峨,冠盖如伞,遮天蔽日;瘦子的树虽只一米有零,且疙疙瘩瘩,歪歪扭扭,枝丫纤弱,但却盘龙虬扎道骨仙风,让人陡生一种云天雾地深奥难测之感。其别有洞天的玲珑奇绝与怪诞飘逸的鬼斧神工深深折服记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