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1页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2页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3页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4页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校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走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颠沛曲折,深受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之苦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形势、任务的急剧转变,却仍有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理论强党刻不容缓!1937年7月,毛泽东写出《实践论》。以此作为讲稿,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用生动的例证讲解深奥的哲学原理。新中国成立后,经修改完善,1950年12月29日,《实践论》刊发于《人民日报》头版。《实践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围绕认识的来源,《实践论》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凸显出阐述认识和实践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的关系是此文的重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思后行、以知统行,正所谓“三思而后行"。这就容易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决定实践。为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实践论》开篇即阐明:“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进而揭示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围绕认识的本质,《实践论》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围绕认识的本质,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认识者消极、被动接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过程。针对这些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论》将此通俗阐述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并深刻总结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从而一锤定音“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摘编自路军《“实践是真理的标准”——重温毛泽东〈实践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论》是在教条主义等危害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理论强党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B.毛泽东同志曾在抗大讲授《实践论》,运用其中所凝聚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由于剥削阶级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对人们眼界的限制,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了解不够全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D.列宁说: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否认或离开实践都是错误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先有预想,然后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B.我们衡量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如果这个理论停留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

C.小华在参与某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这些认知会指导后面的实践,同时针对实践中某些探索的不成功,及时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如此则有利于做好该项目。

D.《实践论》本质上是对“知"和“行”的关系的探讨,其倡导的方式与传统的行为方式不同,现实生活中人们“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方式是不科学的。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二中“毛泽东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说法的一项是()

A.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B.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

C.社会实践继续……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

D.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4.根据材料一、二,试简要概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5.长沙某校的周校长在北京某学校考察学习期间,得知该校在广泛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且各班均有实效。周校长打算从下学期起将这一教学方法引入本校课堂。试结合上述材料中有关实践的理论,向周校长提出实施建议,以做好这次教学方法的引进工作。

【答案】1.D2.C

3.A4.①理论与实践是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

②人们的思想理论,需要在社会实践中被达到,才能证实认识的正确性。

③被实践证实了的正确认识又会反过来指导之后的实践。

5.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途径。可以先将该方法在本校进行小范围但足量的实验,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本校。

②要使自己的认知合于客观情况才可能成功。先全面分析本校的校情,充分结合本校的校情对该方法进行修改。

③从失败中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若实验结果有不足处,则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使该方法更加完善和适用。

【解析】

【导语】两则材料集中阐述了毛泽东的《实践论》中关于认识论与实践论的观点,强调实践在认识中的优先性与决定性。材料一通过马克思主义视角,提出真理需通过社会实践检验,这便摆脱了传统哲学的窠臼;材料二结合中国历史语境,说明《实践论》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讲解了“知行合一"思想。整体来看,两则材料彰显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土壤中的应用,以之指导实际问题的解决。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D.“列宁说过: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错误。原文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因此这是辩证唯物论认识论的观点,不是列宁个人的。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判断推理的能力。

A.“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一定不符合客观外界的规律性”错误。原文“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可知是“思想”应符合外界的规律性,不是“预想"。

B.“如果这个理论停留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错误。原文说“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可见猜想阶段还没有经过实践,不能直接下结论它是错误的。

D.“现实生活中人们‘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方式是不科学的”错误。原文“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思后行……这就容易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决定实践。为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可知“先思后行”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容易产生“认识决定实践"的错误观点,而不是“三思而后行”是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的能力。

A.不能支撑。原文提到“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实践论》为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因此,讲授《实践论》的论据应该围绕其核心思想展开,着眼于“知”和“行"的关系进行探讨,或对深奥的哲学原理加以生活化的解释,或突出行为与实践在认识事物过程中的作用,或阐释如何运用判断推理进行合乎理论的社会实践。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论述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的领导地位,重点在于论述探索实践中的领导阶级与地位,后对共产主义时代的实践进行畅想,不能作为讲授《实践论》的论据。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结合“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可知二者互相依赖;

结合“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可知,思想理论需要经过实践证明,达到预想结果时,证明是正确的;

被证明正确的理论和认识又会指导以后的实践。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

文本强调“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因此,需要先将该方法在本校小范围进行实验,且这种实验的数量应足够,用实际效果检验该方法是否适用于本校;

结合“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可知,本校的校情是否适合客观情况同样重要,只有认知思想合于客观规律性才可能成功,因此要充分立足校情,对不合适的地方进行修改;

结合“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可知,要注意在实践过程中吸收经验教训,改正思想,使这种实践适合于环境,不断修正,使方法更加完善,适用本校实际情况。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唯一的电视

李娟

哎,我真是撞了好运了!真没想到自己居然待在了整个冬牧场上唯一有电视的人家!……在冬窝子里看电视!多奢侈啊!在这荒凉粗犷之地看电视,多么超现实……总之我撞了好运,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睡过一个好觉……

大家看电视,一直看到蓄电池电量不够了,画面不稳定了,发白了,还要看。看到画面越发模糊,并且越缩越小了,还要看。后来一直缩至明信片大小,混混沌沌,啥都看不清了,还要看。到最后干脆连明信片也没了,整个显示屏黑乎乎的,只有声音没图像了,还要看——不,还要听,听广播剧。一直听到太阳能电池终于发出滴滴的低电压警示音,才满意地关闭。

到了晚上,新什别克一家也会抱着喀拉哈西过来看电视。等放了假的学生们都回来以后,每天晚上,床榻上更是挤得满满当当,想打个盹都找不到地方躺倒。况且我责任重大,不能打盹,得负责给居麻解释电视内容。居麻则负责给大家翻译。

可是更多地,大家并不在乎情节;只留心画面的细节。比如一个漂亮姑娘哭得很伤心,一个日本鬼子被抽了耳光,一群坏人踩了地雷……都会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或叹息或大笑。

大家对一个从北京去东北放羊的姑娘(知青)深感同情,因为她美丽又不幸。然而令大家疑惑的是,说她是放羊的,为什么从头到尾没看到过一只羊?终于,直到第二天,才有了一个镜头——那女孩抱着一只小羊羔寂寞地跳望远方。大家这才“哦”地释怀。又期待镜头下移或拉远,以便能看到更多的。但导演就是不肯成全。显然,剧组经费紧张,只租到这么一只小羊。

这样的垃圾剧在城里看看,消遣消遣饭后时光还算可以。但进入荒野后,就经不起被认真地对待了。那些暴风雪镜头,假得连喀拉哈西都能看穿——只在摄像机前大把大把地洒雪,风雪中挣扎的演员身上一片雪也没有!

总之,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撕开了这荒野的沉静。然而,它令牧人们惊讶外面世界的同时,又觉得那样的世界可笑极了。那些食品广告,虽然画面诱人,但我们刚刚炸出的包尔沙克一点也不逊色啊。我给试着翻译出一部分广告词,大家听毕,“豁切"连连。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事实上却让这片荒野更加与世隔绝。

——多么不真实啊!那么多轻率的爱恨情仇,显而易见的欺骗,那些啰里八唆的眼泪和隐情,拼了血本的噱头……连既不见多也不识广的牧人也会着“换台换台!”在我,就更是无聊和绝望了:电视机就像拖拉机,轰轰隆隆碾来碾去,所到之处,破碎混乱,狼藉不堪。每个频道都是如此,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

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我们一板一眼,一步一印,平实稳妥地经历着寒暑岁月,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像初生牛续,虽然什么也不明白,却什么也不管,自顾自地成长,犯犟就是一切……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

幸好并非一直烂片当道。终于来了一部真正有意思的片子《我的兄弟叫顺溜》。

加上那时哈语台也调出来了,又有汉语字幕,皆大欢喜。所有人都看得很痴迷,都非常喜欢顺溜。我以前大略看过一两集,知道些剧情。当我告诉大家最后二雷死了,大家都骂我胡说八道。

可惜的是太阳能供电有限,加之广告又多,每天总是只能看一半。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充饱电后,第一天能看三个小时;第二天继续充电,但只能看两个小时了;第三天继续充电,就只能看一个小时;第四天就非得休息一天了:到了第五天又能看两个小时;如果连着休息两天,第六天才能看三个小时……总之就这么糟糕。而且前提是不得有阴天:充电时,嫂子也不得接错线路(她老干这事,由于没有插头和插孔,所有电器接口全绕着两个线圈,挂在电瓶上方的线圈大大小小十来个,加之连接电瓶两极时还得分清正负……)。

为了省电,一到广告时间,我们就拔下电瓶上的线圈。在黑暗中一起等待(开灯也会浪费电嘛),五分钟后再接上线圈。这样,每天从八点半开始,我们能看一集半的“顺留"!

在八点半之前,有天大的事也不许开灯。大家坐在黑暗里,聊这聊那。孩子们凑在火炉边,就着微弱的炉火玩耍手指的影子游戏。

在每天电量结束的最后时分,仍然一团黑暗,一屋子人静静地听着广播剧。那时要插嘴说话,会立刻遭到大家的斥责。

大家深深地同情二雷的命运,白天里也议论个不停。但终究还是没能看到最后的大结局。——最后那两天一直在下雪,一直阴天,每天不到半个小时电就用完了。大家遗憾极了。

隔壁的男孩意犹未尽,特意做了一支长木枪,还系了背带,扭了铁丝圈的瞄准仪,整天背着走来走去。有时会突然就地卧倒,举枪伏击。一旦被我撞个正着,小家伙立刻把枪藏在身后,面朝着我慢慢后退,心虚地笑着,坚决不给我看到他的宝贝。

遗憾的是,“顺溜”结束后,再也没什么像样的片子了。大家别无选择,电视机播啥看啥。最可恶的是,总是这样的:开始一个钟头的片子一点也不好看,等到最后半小时却开始了李连杰的功夫片。当然了,最精彩处就没电了,居麻大恨。说早知这样,前面一个小时就不看了。

(摘自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尾两次感慨“撞了好运”,在语义的反复中渲染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激动之情。

B.文章第二段当中不断提到“还要看”,意在表现电视的情节内容对牧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C.大家看电视时,“我"负责解释内容,居麻负责翻译,表现出草原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

D.牧民们对电视内容细节的较真,既表现了他们的淳朴也流露出他们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

7.关于文中写太阳能电池充电情况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写得详细而准确,既表现了对看电视时间的珍惜,也与后文“一集半”形成对比,突出看电视的不易。

B.电池供电过程的描述凸显了牧民们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标题“唯一的电视"相呼应,为文章增添了悲彩。

C.牧民们居住的地方用电难充电更难,两处省略号的使用,将这种“难”的无休无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D.括号里是起补充说明的一段文字,其中充满了无奈和调侃,这也凸显了牧民们在艰难处境之中的乐观态度。

8.文章写出了牧民们对于看电视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简要概括。

9.文章八、九两段三次提到“现实"一词,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含义。

【答案】6.C7.B

8.①好奇与兴奋:在荒野中看到电视觉得很新鲜,充满好奇,即使画面不好也一直看。

②疑惑与失望:将电视内容与自身生活进行对比,对一些不合理的电视情节感到疑惑、可笑,对质量不高的片子失望。

③痴迷与遗憾:对好看的片子如《我的兄弟叫顺溜》很痴迷,但因各种原因没看到结局感到遗憾。

④乐观与适应:在困难的条件下,仍能乐观地享受有限的电视时光,表现出对现状的适应和珍惜。

9.①“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这里的“现实"指的是电视中呈现的外面的世界,不真实,充满虚假与轻率,破碎混乱,狼狈不堪。

②“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这里的“现实"指牧民们生活的冬牧场,在与世隔绝的荒野上,牧民们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平实稳妥、按部就班地生活。

③“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这里的“现实"既指牧场,也指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冲击着牧场的生活,人们渴望透过电视了解外面的世界,却又嘲笑外面世界的虚假。反映了艰苦生存环境下牧民的纯真与坚韧,也包含着作者对牧场和外面世界的思考。

【解析】

【导语】李娟的《唯一的电视》通过描述在荒野中的牧民观看电视的经历,揭示了现代文明与草原生活的冲突与融合。文章生动地刻画了牧民对电视内容的认真与无奈,体现了他们生活的淳朴与孤独。随着电视将外界繁华与浮躁引入草原,牧民虽感新奇但也对其矛盾离奇的情节产生质疑,暗示对真实生活的珍视和对简单幸福的坚守。通过“唯一的电视”这一媒介,作者反思何为真实、何为现实的深刻命题。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在语义的反复中渲染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激动之情"错误,“撞了好运”并非简单的语义反复,而是反映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奢侈与不易,以及这种体验带来的复杂心情。

B.“意在表现电视的情节内容对牧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错误,并非完全因为电视情节内容的吸引力,更多的是表现了牧民们对电视这一新奇事物的好奇和对现代文明的渴望。

D.“流露出他们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错误,牧民们对电视内容细节较真,表现的是他们的淳朴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并非“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情节、语段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为文章增添了悲彩”错误,对太阳能电池充电情况的描述确实凸显了牧民生存环境的艰难,但并没有为文章增添“悲彩”,反而在艰难中展现出了牧民们的乐观、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一面。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人物形象的能力。

①好奇与兴奋:在荒凉粗犷的冬牧场,电视是极为罕见的新鲜事物。对于长期生活在相对封闭环境中的牧民们来说,电视的出现带来了巨大的惊喜。他们对这个能展示外面世界的神奇盒子充满了好奇。即使蓄电池电量不够,画面从稳定到不稳定、从清晰到模糊,甚至缩至明信片大小乃至最后黑乎乎一片只有声音,他们依然坚持观看,这充分体现了他们对电视的强烈好奇心和兴奋感。

②疑惑与失望:牧民们在观看电视的过程中,会将电视内容与自身的生活进行对比。比如对于那个从北京去东北放羊的姑娘的电视剧,这与他们日常熟悉的放羊生活大相径庭。对于一些质量不高的片子,如暴风雪镜头演员身上在风雪中却没有雪,这让他们觉得可笑。同时,他们对这些不合理的情节和低质量的制作感到失望。他们以自己真实的生活经验去评判电视内容,发现其中的虚假和不真实之处,从而产生了这种复杂的心理感受。

③痴迷与遗憾:当一部真正有意思的片子《我的兄弟叫顺溜》出现时,所有人都看得很痴迷,非常喜欢顺溜这个角色。这表明他们对精彩的影视作品有着强烈的喜爱和投入。然而,由于太阳能供电有限以及广告多等原因,他们每天只能看一半,最终没能看到这部片子的大结局。这种情况让大家深感遗憾,白天里也议论个不停。他们对好片子的痴迷与因客观条件限制而无法完整观看的遗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他们在艰苦环境中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④乐观与适应:尽管看电视面临着诸多困难,如电量有限、充电条件艰苦、片子质量参差不齐等,但牧民们依然能乐观地享受有限的电视时光。在充电时,大家会想办法省电,一到广告时间就拔下电瓶上的线圈,在黑暗中等待等,这些行为都显示出他们对现状的适应和珍惜。他们没有因为困难而抱怨,而是积极地寻找方法来延长看电视的时间,享受这难得的娱乐时光,体现了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①在“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这句话中,“现实"指的是电视中呈现的外面的世界。从文中描述来看,电视里有“那么多轻率的爱恨情仇,……拼了血本的噱头”,给人一种破碎混乱、狼狈不堪的感觉。对于生活在冬牧场的人们来说,这个“现实"与他们的生活相去甚远,显得不真实。例如,牧人们看到食品广告,觉得画面诱人,但又认为自己刚刚炸出的包尔沙克一点也不逊色,对电视中的世界表现出不屑。这说明电视中的“现实”与冬牧场的生活状态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②“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中“现实”的含义指牧民们生活的冬牧场。冬牧场荒凉粗犷,与世隔绝。牧民们在这片土地上“一板一眼,一步一印,平实稳妥地经历着寒暑岁月,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他们的生活按部就班,像初生牛犊一样,虽然对外面的世界不了解,但也能自顾自地成长。这种现实与电视中呈现的充满虚假和混乱的世界截然不同。例如,大家看电视看到蓄电池电量不够了,即使画面模糊甚至没有图像了,还在坚持听广播剧,这反映出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对娱乐的渴望,但同时也说明他们的生活与电视中的世界有着巨大的差距。

③“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中“现实"的含义既指牧场,也指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通过电视进入了荒野,打破了荒野的沉静,但同时也让这片荒野更加与世隔绝。电视中的虚假和混乱冲击着牧场的生活,而牧场的生活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牧人们既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又对外面世界的虚假感到可笑和不屑。这反映了艰苦生存环境下牧民的纯真与坚韧,他们坚守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电视中的虚假所影响。同时,也包含着作者对牧场和外面世界的思考,两种现实各有其特点和价值,很难说哪种更为脆弱。例如,大家对电视中的一些片子有不同的看法,好看的片子如《我的兄弟叫顺溜》让大家痴迷,但因为供电有限等原因没能看到结局,大家感到遗憾。而对于不好看的片子,大家又会“换台换台”。这表明牧人们在面对电视中的世界时,既有期待又有批判,他们的生活既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①、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②,而后视之。曰:“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唯群臣赖之。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③不废矣。"

犹不改。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

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伏甲,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趋登,曰:“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初,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见灵辄饿,问其病。曰:“不食三日矣。"食之,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置诸橐以与之。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

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

(节选自《左传·宣公二年》,有删改)

材料二:

陈灵公行僻而言失,泄冶曰:“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夫上之化下犹风靡草东风则草靡而西西风则草靡而东,在风所由而草为之靡,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夫树曲木者恶得直影,人君不直其行、不敬其言者,未有能保帝王之号,垂显令之名者也。《易》曰:‘夫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居其室,出其言,不善则千里之外违之,况其迩者乎?言出于身,加于民;行发乎迩,见乎远。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君子之所以动天地可不慎乎?’天地动而万物变化。《诗》曰:‘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此之谓也。今君不是之慎而纵恣焉,不亡必弑。”灵公闻之,以泄冶为妖言而杀之,后果弑于徵舒。

(节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注】①赵盾:晋国的正卿(相当于相),谥号宣子。②溜:通霤(liù),屋檐下滴水的地方。③衮(gǔn):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

10.材料二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纸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夫上之化A下B犹风C靡草D东风则草靡E而西F西风则草靡G而东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杀之,置诸畚"与《与妻书》“家中诸母皆通文”中的“诸"意思相同。

B.“则莫之继也”与“是故人君之动不可不慎也”,两处的“之”用法不同。

C.“晋侯饮赵盾酒"与“食之,舍其半”两句中的“饮"食”用法相同。

D.“与”,参与,参加,与《六国论》“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中的“与"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季提出先由他进谏,如果晋灵公不听,再由赵盾继续劝谏,所幸士季通过上前三次成功得到了劝谏灵公的机会。

B.晋灵公宴饮赵盾时,早已埋伏好士兵,车右提弥明得知这一阴谋后,以“过三爵非礼”为借口,催促赵盾速退。

C.翳桑的灵辄知恩图报,他作为赵盾的甲士,为报当年救济之恩,竭力抵御敌人,使赵盾顺利脱险,最终免于祸难。

D.泄冶运用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的手段来说理,实际上他是在批评陈灵公,认为灵公的失言失行于国于己有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2)陈其亡矣!吾骤谏君,君不吾听,而愈失威仪。

14.两则材料均从反面阐明了为君之道。这对于现代的国家及企业管理依然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治国安邦应遵循的为君之道。

【答案】10.BDF

11.A12.D

13.(1)晋灵公不行君王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

(2)陈国恐怕要灭亡了!我多次劝诫君王,可是君王不听我的,并且越来越失去了人君的威仪。

14.①听取他人建议,真正地弥补过错。②爱惜人才,尊重人才。③谨言慎行,发挥表率的作用。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通过典型的历史案例揭示了君主治国的原则和风险。材料一描绘晋灵公刚愎自用、不听劝告的行为,最终导致他面临内乱的困局;材料二则记录了陈灵公的傲慢和失策,最终被弑的结局。这两则材料强调了君主需谨慎言行、广纳谏言的重要性。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人君感化臣民,就好像风吹草伏一样。吹东风草就倒向西,吹西风草就倒向东。

“夫上之化下"作主语,是一个短句,所以在B处断开。

“犹风靡草”中“犹"作谓语,“风靡草”作宾语,所以在D处断开。

“东风则草靡而西"与“西风则草靡而东”为对称结构,所以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错误。诸:兼词,相当于“之于"。/诸:各位。句意:他就把厨师杀了,把他放在筐里。/家中各位伯母、叔母都通晓文字。

B.正确。之:代词,你,代指赵盾。/之:助词,的。句意: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因此人君的举动不可不谨慎。

C.正确。饮:使动用法,使……喝酒。/食:使动用法,让……吃。句意:晋灵公请赵盾喝酒。/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

D.正确。与:参与,参加。/与:结交,亲附。句意: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跟秦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比喻论证”错误。陈灵公行为乖僻言谈放纵,泄冶运用类比论证,以草木类比说理,告诫君主要谨言慎行。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不君”,不行君道;“厚敛”,加重征收赋税;“雕”,装饰;“弹”,用弹弓射,“辟”,躲避。

(2)“其”,恐怕;“骤”,多次;“愈”,越来越,更加。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观点的能力。

①晋灵公杀了自己的厨师,士季为此恳切劝谏,他引经据典,又是开导又是鼓励,但最终并未促使晋灵公兑现承诺。据此可知对于他人的合理意见,要虚心接受,不能敷衍了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弥补自己的过错。

②赵盾就不停地劝谏,这让晋灵公很厌烦。于是派鉏麑前往刺杀赵盾,鉏麑发现赵盾正是晋国百姓的依靠,不能杀害,但君命又不可违,最终在两难之中选择撞树自杀。根据晋灵公派人杀害忠臣的行为,可知治国安邦爱惜人才,尊重人才。

③陈灵公行为乖僻言谈放纵,泄冶以草木类比说理,引经据典,告诫国君的一言一行都对百姓有教化作用,君主要谨言慎行。据此可知,治国安邦要端正自己的行为和言语,保持美好的名声,发挥好表率的作用。

参考译文:

材料一

晋灵公不行君王正道,加重赋税用来彩饰墙壁;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杀了厨师,把他放在筐里,让宫女们用车载经过朝廷。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他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他们准备规劝晋灵公,士季说:“如果您去进谏而国君不接受,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谏。"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伏地行礼三次,晋灵公假装没有看见他),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谁能没有过失呢?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那就没有比这再好的了。《诗经》说:‘没有人做事不肯善始,但很少有人可以善终。’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始终坚持向善,那么国家就有了保障,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所依靠呢。《诗经》又说:‘周宣王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

晋灵公仍旧没有改正。赵盾多次进谏,晋灵公很厌恶他,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清晨就去了赵盾的家,看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出来,感叹地说:“时刻不忘记恭敬国君(指按时上朝),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就是不忠;违背国君的命令,就是没有信用。这二者有一种是这样,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便撞在槐树上死了。

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预先埋伏好身穿铠甲的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夫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侍奉国君宴饮,超过了三杯,不合乎礼仪。"于是他扶着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猛犬向赵盾扑去。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一边搏斗一边退出宫门,提弥明为保护赵盾死了。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昏倒在地,便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多日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询问原因,灵辄说:“我在外当奴仆已经多年了,不知道母亲还在不在。现在离家近了,请允许我把这一半留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筐饭和肉,把它们都放在袋子里送给他。不久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却把戟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免于危难。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您在翳桑救的那个饿倒在地的人。"

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

材料二

陈灵公行为邪僻而且言谈放纵,大夫泄冶叹息说:“陈国恐怕要灭亡了!我多次劝诫君王,可是君王不听我的,并且越来越失去了人君的威仪。人君感化臣民,就好像风吹草伏一样。吹东风草就倒向西,吹西风草就倒向东,草全随风所经由而倒伏。因此人君的举动不可不谨慎。如果栽下的树是弯曲的,哪来的直影人君如果不端正自己的行为,不谨慎自己的言语,就不能保住帝王的称号,留下显赫而美好的名声。《易经》上说:‘人君住在宫室中发号施令,发出的号令如果是好的,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响应,何况身边的人呢居住在宫室之中发号施令,号令如果不好,那么千里之外的人也会违抗,何况身边的人呢号令虽出自君王一人,但施行于百姓;行为虽发生在近处,但很远的地方也能知道。言行是君王统治国家的关键所在,关键的启动,主管着君王的荣辱。人君由此而感动天地,难道不应该审慎吗’天地感动,万物就会发生变化。《诗经》上说:你出言要审慎,威仪要整肃,那就没有什么不妥善的。’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在君王不是审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反而纵欲恣肆,不亡国也一定会被臣下杀死。”陈灵公听到这番话,认为泄冶散布妖言而杀掉了他。后来,陈灵公果然被徵舒所杀。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江上吟

李白

木兰之枻①沙棠舟,玉箫金管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注】①枻(yì):船桨。②玉箫金管:用金玉做成的箫笛。此处指吹箫笛等乐器的歌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开头四句写船只华贵、乐器精美以及舒适畅快的游乐,营造出一种悠闲惬意的氛围。

B.中间四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其中将屈原与楚王对比,目的是表现对屈原辞赋的高度肯定。

C.结尾两句表达了对功名富贵强烈的否定,与《将进酒》“钟鼓玉不足贵"句情感相似。

D.全诗以遨游江上的所思所感,表达诗人对局促庸俗现实的摈弃和对自在闲适生活的追求。

16.本诗是如何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15.B16.①意象运用:运用“木兰”、“沙棠"、“玉箫”、“金管"、“美酒”等华丽的意象,营造出超越尘世的美好氛围,充满浪漫色彩。

②夸张表达:“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自己诗兴浓烈时落笔的力量可摇动五岳,诗成后的傲岸之态可凌驾沧海,展现出诗人无比豪迈的气概和宏大的气魄。

③奇特想象:结尾“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以汉水不可能向西北流的奇特想象,从反面强烈地表达出对功名富贵的不屑,使诗歌充满了奇幻色彩和浪漫气息。

【解析】

【导语】李白的《江上吟》通过悠闲的船游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屈原的高洁与楚王的空虚,表达对名利的无所谓态度,展现了李白浪漫主义的个性与思想深度,对人生的哲学思考透过豪放的诗句自然流露。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目的是表现对屈原辞赋的高度肯定"错误。将屈原与楚王对比,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目的是说明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诗中“木兰之枻沙棠舟”,木兰和沙棠都是珍贵神奇的木料,以此为舟桨和船体,显示出非比寻常的华贵;“玉箫金管坐两头”,精美的乐器和歌伎相伴,营造出华丽的氛围;“美酒樽中置千斛”,千斛美酒更是体现出诗人的豪放与夸张,这些超现实的华丽意象组合,构建出一个超越尘世的美好世界,充满浪漫色彩。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诗人以极度夸张的语言,展现出创作时的磅礴气势和完成后的豪迈之态。落笔可摇动五岳,这一夸张想象将诗人创作时的激情与力量放大到极致,给人以强烈的震撼。诗成后笑傲沧洲,更是凸显出诗人的自信与傲岸,仿佛其诗作具有超越尘世的力量,这种宏大的气魄是李白浪漫主义的典型表现。

结尾“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汉水向西北流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奇特想象,诗人以此来表达对功名富贵的否定。这种大胆的想象不仅使诗歌在逻辑上产生一种意外感,更增添了奇幻色彩。将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引入诗歌,以一种超现实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不受现实束缚、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风格。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诗经·秦风·无衣》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句。

(2)《将进酒》中举古人为例,呼应只有饮者留其名,表现自我忧愤不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3)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了游子和思妇通过举头望月来表达思念之情,跟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初看自相矛盾,却是诗人更深一层的情怀,体现的正如李清照的“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般的相思之情。

【答案】①.与子同袍②.与子同泽③.陈王昔时宴平乐④.斗酒十千恣欢谑⑤.此时相望不相闻⑥.愿逐月华流照君⑦.不思量⑧.自难忘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宴、恣、谑、逐。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对于过量吃糖所产生的诸多坏处,想必大家都A_________________。因此,现代社会除了强调戒烟之外,戒“甜"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然而,想要戒掉对糖的念想,也实在困难。怎么办?专家说了,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

糖是人类生长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供给物质,(甲),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远古时期的人们,要想保证生命的延续就得尽可能多地获得“能量”,所以要不停地找东西吃。尽管当时还没有“糖"的概念,但是人们慢慢地从味蕾中总结出了经验——带“甜味”的食物似乎更“抗饿"。久而久之,就进化出品尝甜味的能力和对糖根深蒂固的青睐,并且牢牢地刻在了基因里。①虽经时间的淬炼,②依旧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这些基因。③从这个角度讲,④人喜欢吃糖并非什么“坏习惯”,⑤“甜"也不可能轻易地戒掉。

甜蜜的食物会刺激大脑中的神经元释放“多巴胺”,这种物质可不得了,会让人产生愉快的感觉。因此,(乙),大脑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并且层层递进,分泌更多的多巴胺,以鼓励下次继续吃糖、吃更多的糖。长此以往,无异于落下“甜瘾":有事没事总想吃点或喝点甜的东西,而且吃得少了还不太满足。这就是“多巴胺抵抗”,类似于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下,光靠意志力控制是很难长期坚持的。既然如此,与其跟自己过不去,还不如正确认识糖的利弊,按科学的方式吃糖。

以前人们钟爱含糖饮料或糕点,现在则要让大脑“B”,将含糖饮料或糕点换成别的食物,同时,也可以多参加户外运动。重复做这些会让大脑逐步加深印象,慢慢缓解对糖的依赖。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综合运用了哪些语气?这样表达有什么效果?请简要分析。

20.文中第二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将第三段中加点的内容改成整句。要求表达准确,衔接自然,可适当增减文字,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A.一清二楚(心知肚明)

B.改弦更张19.综合运用了疑问、陈述、祈使(或商量)语气,引起读者对“戒糖"问题的思考,且语气亲切自然,带有婉商口吻,利于人们接受“与糖和解”的建议。

20.②改为:这些基因依旧完好无损地保留了下来。

⑤改:也不可能轻易地把“甜"戒掉。

21.甲:人生存下去需要糖

乙:每一次吃糖的时候(每次想起糖时/当下一次吃糖时)

22.示例:正确识糖,科学吃糖(识糖求全面,吃糖重科学/用理性心态识糖,按科学方式吃糖/理性爱糖,全面识糖,科学吃糖)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A空,前面的“想必”说明不需要说就清楚,可填“一清二楚"(或“心知肚明”)。一清二楚:指十分清楚、明白。心知肚明:心里明白但不说破,形容心中有数。

B空,由后面的“将含糖饮料或糕点换成别的食物”,可知需要改变方法,故可填“改弦更张”。改弦更张:指重新改换琴弦,使声音和谐,比喻改革制度,变更方针、政策或做法。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句式表达效果的能力。

语气有六种基本类型,分别是: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反问语气。

“怎么办?"是疑问句,属于疑问语气,引起读者对“戒糖”问题的思考。

“专家说了,糖难戒也不能都怪你"是陈述句,属于陈述语气,语气亲切自然,带给人心理安慰,利于人们接受建议。

“实在戒不掉就与之和解吧”是祈使句,属于祈使语气,带有婉商口吻,利于人们接受“与糖和解"的建议。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

第②句,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以把“这些基因”调整到“依旧"前面做主语。

第⑤句,语序不当,可承接前面的主语“人”,调整为“把"字句,改为:也不可能轻易地把“甜”戒掉。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甲处,由后面的比喻句“就像车子跑起来需要加油一样”,可知此处需要补充比喻句的本体,来表明“糖是人类生长活动不可缺少的能量供给物质”,故可填:人生存下去需要糖。

乙处,需要补充的是“大脑都会自动浮现上次吃糖时的那种美好体验"的条件状语,需要补充的状语结构可以是“每当……的时候”,具体内容是“吃糖时”,故可填:每一次吃糖的时候(每次想起糖时/当下一次吃糖时)。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变换句式的能力。

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往往构成对偶、排比的修辞格。

把“正确认识糖的利弊,按科学的方式吃糖”改为整句,可以改为两个短语,保留核心词语“正确"认识”“科学"吃”及核心对象“糖”,选用的字数可以是四字、五字、六字,可合理增加词句,如可改为“正确识糖,科学吃糖”,或“识糖求全面,吃糖重科学"用理性心态识糖,按科学方式吃糖”,也可改为三个短语,如“理性爱糖,全面识糖,科学吃糖"。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英雄指非凡出众的人物,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英雄。对待英雄的态度,也能折射一个社会的特质。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以“时代与英雄”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材料首先定义了“英雄"为“非凡出众的人物”,这表明英雄具有超越常人的品质或成就。随后,指出每个历史时代都有其特定的英雄,意味着英雄是时代的产物,反映着特定时期的价值观、社会需求和文化背景。最后,材料强调了对待英雄的态度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特质,这意味着社会对英雄的认可、纪念和评价方式,能够体现该社会的精神风貌、价值取向和文化自信。

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英雄"是非凡出众的人物,具有时代性;“历史时代”则指每个时代有其特定的英雄,反映时代特征;“对待英雄的态度"表明社会对英雄的认可、纪念和评价方式,反映社会特质。就材料而言,文章可以探讨不同时代对英雄的需求与塑造,以及英雄对时代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也可以分析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对英雄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而揭示社会的精神风貌和文化内涵;还可以论证时代与英雄之间的辩证关系。

行文思路上,文章开篇可以从个人对英雄的理解出发,引出不同历史时代英雄的特点。在论述过程中,首先可以探讨不同时代英雄的差异,及其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比如,古代英雄多为军事领袖或国家建设者,而现代英雄可能包括科学家、医生、教育家等。接下来,通过具体例子说明,社会对英雄的态度如何反映了其价值观。例如,现代社会更加重视平民英雄,体现了对普通人努力和贡献的尊重。然后进一步讨论现代社会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英雄,避免盲目崇拜,倡导理性评价和学习英雄精神。文章结尾部分,重申英雄的时代性和社会对英雄态度的重要性,提出对未来社会塑造健康英雄观的期待。

立意:

1.英雄是时代的镜子。

2.社会对英雄的态度反映其精神风貌。

3.时代呼唤英雄,英雄引领时代。

4.铭记英雄,传承精神,砥砺前行。长沙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

语文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此,人们的认识,不论对于自然界方面,还是对于社会方面,也都是一步又一步地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的方面。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大家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人们能够对于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把对于社会的认识变成科学,这只是到了伴随巨大生产力——工业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际的情形是这样的,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物质生产过程中,阶级斗争过程中,科学实验过程中),人们达到了思想中所预想的结果时,人们的认识才被证实了。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人们经过失败之后,也就从失败取得教训,改正自己的思想使之适合于外界的规律性,人们就能变失败为胜利,所谓“失败者成功之母”,“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道理。辨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把实践提到第一的地位,认为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排斥一切否认实践重要性、使认识离开实践的错误理论。列宁这样说过:“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但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判定认识或理论校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

(摘自毛泽东《实践论》)

材料二:

走过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的腥风血雨、颠沛曲折,深受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之苦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形势、任务的急剧转变,却仍有教条主义者“披着马列主义的外衣迷惑了广大的同志”,理论强党刻不容缓!1937年7月,毛泽东写出《实践论》。以此作为讲稿,毛泽东在抗大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用生动的例证讲解深奥的哲学原理。新中国成立后,经修改完善,1950年12月29日,《实践论》刊发于《人民日报》头版。《实践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基础,为形成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围绕认识的来源,《实践论》指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

《实践论》的副标题是《论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和行的关系》,凸显出阐述认识和实践即中国传统文化中“知”“行"的关系是此文的重点。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行为方式的基本特点是先思后行、以知统行,正所谓“三思而后行”。这就容易错误地认为,认识是先于实践产生的,认识决定实践。为了驳斥这一错误观点,《实践论》开篇即阐明:“马克思以前的唯物论,离开人的社会性,离开人的历史发展,去观察认识问题,因此不能了解认识对社会实践的依赖关系,即认识对生产和阶级斗争的依赖关系。"进而揭示出在认识和实践的关系中,归根结底是实践决定认识,而不是认识决定实践。围绕认识的本质,《实践论》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围绕认识的本质,唯心主义先验论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东西;不可知主义的怀疑论认为,人的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是无法证明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是认识者消极、被动接受客观事物刺激的过程。针对这些错误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明确指出,认识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如列宁在《哲学笔记》中指出:“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改造客观世界。"《实践论》将此通俗阐述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并深刻总结出,“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从而一锤定音“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之第一和基本的观点”。

(摘编自路军《“实践是真理的标准"——重温毛泽东〈实践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实践论》是在教条主义等危害党的发展的社会背景下,为了理论强党写出来的,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也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基础。

B.毛泽东同志曾在抗大讲授《实践论》,运用其中所凝聚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C.由于剥削阶级对社会历史的歪曲和一定时期社会生产对人们眼界的限制,人们对社会历史的了解不够全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D.列宁说:实践有普遍性和现实性,所以,它是高于理论认识的,人的认识一点也不能离开实践,否认或离开实践都是错误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先有预想,然后要通过实践来验证,如果实践失败,那就说明该预想不符合客观外界规律性。

B.我们衡量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如果这个理论停留在猜想阶段,并未得到实践验证,那么它就是错误的。

C.小华在参与某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认知,这些认知会指导后面的实践,同时针对实践中某些探索的不成功,及时吸取教训,改进方法,如此则有利于做好该项目。

D.《实践论》本质上是对“知”和“行"的关系的探讨,其倡导的方式与传统的行为方式不同,现实生活中人们“三思而后行”的行为方式是不科学的。

3.下列选项不能支撑材料二中“毛泽东深入浅出讲授《实践论》"说法的一项是()

A.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责任,已经历史地落在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世界到了全人类都自觉地改造自己和改造世界的时候,那就是世界的共产主义时代。

B.人在实践过程中,开始只是看到过程中各个事物的现象方面……外面的人们到延安来考察,头一二天,他们看到了延安的地形、街道、屋宇,接触了许多的人……听到了各种说话,看到了各种文件,这叫作认识的感性阶段。

C.社会实践的继续……使用判断和推理的方法,就可产生出合乎理论的结论来。……外来的考察团先生们集合了各种材料,加上他们“想了一想”之后,他们就能够作出“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是彻底的、诚恳的和真实的"这样一个判断了。

D.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你要知道革命的理论和方法,你就得参加革命。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4.根据材料一、二,试简要概括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5.长沙某校的周校长在北京某学校考察学习期间,得知该校在广泛使用一种教学方法,且各班均有实效。周校长打算从下学期起将这一教学方法引入本校课堂。试结合上述材料中有关实践的理论,向周校长提出实施建议,以做好这次教学方法的引进工作。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唯一的电视

李娟

哎,我真是撞了好运了!真没想到自己居然待在了整个冬牧场上唯一有电视的人家!……在冬窝子里看电视!多奢侈啊!在这荒凉粗犷之地看电视,多么超现实……总之我撞了好运,从此以后再也没能睡过一个好觉……

大家看电视,一直看到蓄电池电量不够了,画面不稳定了,发白了,还要看。看到画面越发模糊,并且越缩越小了,还要看。后来一直缩至明信片大小,混混沌沌,啥都看不清了,还要看。到最后干脆连明信片也没了,整个显示屏黑乎乎的,只有声音没图像了,还要看——不,还要听,听广播剧。一直听到太阳能电池终于发出滴滴的低电压警示音,才满意地关闭。

到了晚上,新什别克一家也会抱着喀拉哈西过来看电视。等放了假的学生们都回来以后,每天晚上,床榻上更是挤得满满当当,想打个盹都找不到地方躺倒。况且我责任重大,不能打盹,得负责给居麻解释电视内容。居麻则负责给大家翻译。

可是更多地,大家并不在乎情节;只留心画面的细节。比如一个漂亮姑娘哭得很伤心,一个日本鬼子被抽了耳光,一群坏人踩了地雷……都会令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或叹息或大笑。

大家对一个从北京去东北放羊的姑娘(知青)深感同情,因为她美丽又不幸。然而令大家疑惑的是,说她是放羊的,为什么从头到尾没看到过一只羊?终于,直到第二天,才有了一个镜头——那女孩抱着一只小羊羔寂寞地跳望远方。大家这才“哦”地释怀。又期待镜头下移或拉远,以便能看到更多的。但导演就是不肯成全。显然,剧组经费紧张,只租到这么一只小羊。

这样的垃圾剧在城里看看,消遣消遣饭后时光还算可以。但进入荒野后,就经不起被认真地对待了。那些暴风雪镜头,假得连喀拉哈西都能看穿——只在摄像机前大把大把地洒雪,风雪中挣扎的演员身上一片雪也没有!

总之,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撕开了这荒野的沉静。然而,它令牧人们惊讶外面世界的同时,又觉得那样的世界可笑极了。那些食品广告,虽然画面诱人,但我们刚刚炸出的包尔沙克一点也不逊色啊。我给试着翻译出一部分广告词,大家听毕,“豁切"连连。电视把外面的世界带进了荒野,事实上却让这片荒野更加与世隔绝。

——多么不真实啊!那么多轻率的爱恨情仇,显而易见的欺骗,那些啰里八唆的眼泪和隐情,拼了血本的噱头……连既不见多也不识广的牧人也会着“换台换台!”在我,就更是无聊和绝望了:电视机就像拖拉机,轰轰隆隆碾来碾去,所到之处,破碎混乱,狼藉不堪。每个频道都是如此,似乎这些真的就是现实。

而我们的现实距其多么遥远。我们一板一眼,一步一印,平实稳妥地经历着寒暑岁月,谨遵自然的规则和传统的戒律像初生牛续,虽然什么也不明白,却什么也不管,自顾自地成长,犯犟就是一切……然而,却谈不上哪种现实更为脆弱了……

幸好并非一直烂片当道。终于来了一部真正有意思的片子《我的兄弟叫顺溜》。

加上那时哈语台也调出来了,又有汉语字幕,皆大欢喜。所有人都看得很痴迷,都非常喜欢顺溜。我以前大略看过一两集,知道些剧情。当我告诉大家最后二雷死了,大家都骂我胡说八道。

可惜的是太阳能供电有限,加之广告又多,每天总是只能看一半。

通常情况下是这样的:充饱电后,第一天能看三个小时;第二天继续充电,但只能看两个小时了;第三天继续充电,就只能看一个小时;第四天就非得休息一天了:到了第五天又能看两个小时;如果连着休息两天,第六天才能看三个小时……总之就这么糟糕。而且前提是不得有阴天:充电时,嫂子也不得接错线路(她老干这事,由于没有插头和插孔,所有电器接口全绕着两个线圈,挂在电瓶上方的线圈大大小小十来个,加之连接电瓶两极时还得分清正负……)。

为了省电,一到广告时间,我们就拔下电瓶上的线圈。在黑暗中一起等待(开灯也会浪费电嘛),五分钟后再接上线圈。这样,每天从八点半开始,我们能看一集半的“顺留"!

在八点半之前,有天大的事也不许开灯。大家坐在黑暗里,聊这聊那。孩子们凑在火炉边,就着微弱的炉火玩耍手指的影子游戏。

在每天电量结束的最后时分,仍然一团黑暗,一屋子人静静地听着广播剧。那时要插嘴说话,会立刻遭到大家的斥责。

大家深深地同情二雷的命运,白天里也议论个不停。但终究还是没能看到最后的大结局。——最后那两天一直在下雪,一直阴天,每天不到半个小时电就用完了。大家遗憾极了。

隔壁的男孩意犹未尽,特意做了一支长木枪,还系了背带,扭了铁丝圈的瞄准仪,整天背着走来走去。有时会突然就地卧倒,举枪伏击。一旦被我撞个正着,小家伙立刻把枪藏在身后,面朝着我慢慢后退,心虚地笑着,坚决不给我看到他的宝贝。

遗憾的是,“顺溜”结束后,再也没什么像样的片子了。大家别无选择,电视机播啥看啥。最可恶的是,总是这样的:开始一个钟头的片子一点也不好看,等到最后半小时却开始了李连杰的功夫片。当然了,最精彩处就没电了,居麻大恨。说早知这样,前面一个小时就不看了。

(摘自长篇纪实散文《冬牧场》,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首尾两次感慨“撞了好运”,在语义的反复中渲染了在荒野中能看电视的激动之情。

B.文章第二段当中不断提到“还要看”,意在表现电视的情节内容对牧民们有极大的吸引力。

C.大家看电视时,“我"负责解释内容,居麻负责翻译,表现出草原大家庭其乐融融的氛围。

D.牧民们对电视内容细节的较真,既表现了他们的淳朴也流露出他们无法欣赏电视的遗憾。

7.关于文中写太阳能电池充电情况的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写得详细而准确,既表现了对看电视时间珍惜,也与后文“一集半”形成对比,突出看电视的不易。

B.电池供电过程的描述凸显了牧民们生存环境的艰难,与标题“唯一的电视"相呼应,为文章增添了悲彩。

C.牧民们居住的地方用电难充电更难,两处省略号的使用,将这种“难”的无休无止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D.括号里是起补充说明的一段文字,其中充满了无奈和调侃,这也凸显了牧民们在艰难处境之中的乐观态度。

8.文章写出了牧民们对于看电视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简要概括。

9.文章八、九两段三次提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