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衢江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3九上·衢江期中)文字溯源。
1.小文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而右下角则是“虫"字。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是___。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中的“强"意思最接近的是()
A.强词夺理B.发愤图强C.差强人意D.博闻强识
【答案】1.声音洪大的虫子。
2.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汉字的字义。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理解。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1.根据题干“‘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而右下角则像‘虫’”,结合图片中显示的是:左边是一个“弓"字,和右上角合在一起成为“弘”字,右下方是一个“虫"字,由“弘”加“虫”,即可推测出其本意为声音或气势洪大的虫子。
故答案为:声音洪大的虫子。
2.自强不息: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强:努力向上。
A.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有理硬说有理,多用于无理辩解。强:硬要,迫使;
B.发愤图强:多指在长期的学习中奋发向上,并能通过努力有所成就。强:努力向上;
C.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强:振奋;
D.博闻强识: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强:程度高;
故答案为:B。
(2023九上·衢江期中)小文发现古诗文中有不少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3.认识诗词中的自强不息的内涵。
内涵名句
自信乐观①___,___。(李白《行路难》)
无私奉献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忧国忧民③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忠君爱国④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小语因为不适应九年级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厌学的念头。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用“自强不息”的内涵来规劝他。(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文)
【答案】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为圣明除弊事;求索不止
4.小语,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本题中“长风、济、化作、除弊”等字词易写错。此外,第⑤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的是面对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诗人依然坚定地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因此,“求索不止”是对这句诗内涵的准确概括,即不断追求、永不停歇的精神。
故答案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为圣明除弊事求索不止
4.作答时,结合“君子自强不息"的相关理解,劝说时要注意语言得体,以鼓励为主。注意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文。
示例:小语,你好!进入九年级,学习的氛围自然严肃、紧张,但我们不能就此打退堂鼓,甚至产生厌学的念头。正如李白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走向成功的!加油!
故答案为:小语,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2023九上·衢江期中)诗歌鉴赏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播种者啊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我爱这土地(节选)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5.小语要为《复活的土地》配图,你认为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请说明理由。
A.以斑驳暗沉的灰色作为主色调
B.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6.小文负责朗诵脚本的设计,请你完成朗诵设计。
诗歌土地的象征意义朗诵脚本设计
《我爱这土地》①___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
画横线句重音:重读“爱”“深沉"。
语速:③_________。
《复活的土地》②___感情基调:④____________。
画横线句重音:⑤___。
语速:整体较快,最后一句可一字一顿,语速较缓。
7.分享会上,小语提出疑问:该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这两句诗的含义。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帮小语解答疑惑。
[链接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国内群情激惯,敌忾同仇,有力地阻止了统治当局的卖国投降的政策。作为一个与时代共命运、对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有深切体察的诗人,艾青自然以他敏感的心灵感受到了发生在我们古老国土上的巨大变化。
8.在品鉴艾青诗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意象是诗中寄寓了主观情感的事物,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了现代诗歌的意境。以“太阳"为核心可以衍生出很多意象,如图示。请你参考示例,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创作一首短诗,不少于4行。
示例:
[意象选择]朝阳少年
[诗歌创作]
奔跑着的少年
肩披金色的光飒沓而来
初生的朝阳
为你点染最炫目的青春华彩
意象选择:,。
诗歌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示例一:选A方案,理由: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背景主色调,主要由于艾青诗歌和土地有关意象的大量运用,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发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之上衬托着太阳,更能凸显诗人内心在苦难中依旧渴望光明。(示例二:选B方案,理由:红色象征了生命,活力,在艾青的诗中太阳、黎明、火把是其礼赞的对象,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红色正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
6.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战斗者”“血液"
7.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8.游子;红日;异乡的游子/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追梦人;红日;努力的追梦人/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体会现代诗歌意境;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为诗歌配图选择色调,要考虑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情感,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颜色来展现和表达。
(2)本题考查朗诵。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3)本题考查诗歌理解。诗歌中,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意,抓住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点明其中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5.“复活的土地"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土地”,土地颜色大部分是灰色、黑色、暗沉的,这和A方案里“斑驳暗沉的灰色"具有相似性;结合“复活的土地”的主题可知,主要是唤醒人们的希望,土地已经复活了,呼吁人们要去播种、要去战斗。用斑驳暗沉的灰色为主色调,还可以突出土地曾经遭受的苦难,进而激发人们去战斗、去追寻的渴望,表达对光明的向往。据此表述理由即可。
结合《复活的土地》中的“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可知,这里把土地拟人化,写土地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战斗的血液,进而突出了土地隐藏的力量,呼吁人们去战斗。这中主题情感和“鲜艳亮丽的红色作”非常相配,能够展现出诗人对光明、对战斗的渴望,充满力量感。据此表述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选A方案,理由: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背景主色调,主要由于艾青诗歌和土地有关意象的大量运用,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发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之上衬托着太阳,更能凸显诗人内心在苦难中依旧渴望光明。(示例二:选B方案,理由:红色象征了生命,活力,在艾青的诗中太阳、黎明、火把是其礼赞的对象,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红色正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
6.(1)结合《我爱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这里作者把自己比成鸟儿,用土地象征着祖国,结合“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可知,土地饱受暴风雨的摧残,是写祖国饱受各种磨难。故土地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
(2)结合题目“复活的土地”和诗句“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可知,这里写“土地”曾经死去过,现在复活了,结合“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可知,这里写土地上孕育着战斗和觉醒,结合艾青的诗歌大多写祖国的背景可知,土地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
(3)结合“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可知,感情基调是低沉的,表达的情感是沉重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写的是祖国饱受磨难,情感上是焦急的,过省略号前语速急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写作者直白的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爱,以及对祖国饱受磨难的遭遇的心疼和痛苦,情感是浓郁的,所以省略号后语速是缓慢的。
(4)结合《复活的土地》“播种者啊/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可知,这首诗写土地的复活,写民族的觉醒,呼吁战斗者们去战斗,所以感情基调应该是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
(5)结合“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可知,这一句诗突出复活的土地上都是战斗者,突出“战斗者”的身份,“血液"二字则突出了复活的土地上战斗者流淌不息壮阔景象,故重读“战斗者”“血液"。
故答案为: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战斗者”“血液"
7.结合【链接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国内群情激惯,敌忾同仇,有力地阻止了统治当局的卖国投降的政策”可知,“往日的忧郁"可以理解为曾经国家遭受侵略、蹂躏,但是统治当局为了一己私利却不管不顾,致使国家、民族蒙受巨大磨难。而现在,由于国内人民的团结,有力地阻止了统治当局的卖国投降的政策,国内的抗战局势有所改变。
显然“悲哀的诗人”指的就是作者自己,从国家当前局势来看,形势有所改变,并且是向好的一面转变,因此诗人认为自己应该拂去过去的忧郁;并且自己应该对光明充满信心,拂去心中的阴霾,去等待黎明、光明的到来;更是用这样的话语来勉励自己、勉励国人,拂去忧郁,焕发希望,进而充满希望的去战斗。
故答案为: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8.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创作不少于4行的小诗。可以仿照所给示例。示例:
意象选择:落日游子
诗歌创作:落日的余晖洒在黄昏的老墙/时间随河流静静流淌/游子靠着傍晚的臂膀/守望那一望无际的荒凉。
故答案为:游子;红日;异乡的游子/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追梦人;红日;努力的追梦人/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
9.(2023九上·衢江期中)阅读诗歌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典故】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1)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①伯夷、叔齐扣马而谏;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
《南安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
【答案】(1)②;《野望》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隐居不仕的向往。③;《南安军》借伯夷,叔齐采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
【知识点】体味古诗词曲的意象;古诗词曲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建功立业;生活杂感
【解析】【分析】第一空:由《野望》前三联可知,这是描写的傍晚看到的山村的景色,悠闲自在的人们缓缓地走向家园,所以表现出的是诗人对于这种风景的喜爱,那么进一步的就是想要隐居在这里,所以第一空填入的应该是第②个角度。第二空:表达的情感是对于隐居生活的向往;
第三空:由“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可知,诗人看到山河破碎,心中升起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自己的志向,不愿投降,宁愿饿死也不愿,所以他运用的角度是第③个角度;第四空:表达的是诗人宁死不屈的爱国之情。
故答案为:②;对隐居不仕的向往;③;以死明志的爱国之情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作答,如从诗歌遣词用句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从修辞的角度、抒情的方法、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作答时只要抓住其中的一个方面的特点完成作答即可。
(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古诗文专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标山记
[元]张养浩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①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②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
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携酒肴,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始有小劳,既戾其上,神超气逸,身欲羽飞。环视众山,手若可即。其联岩属巚,盛于东南,而微杀于西北。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练横绳引③,析而复合。盖郊外可登眺者,莫此胜焉!
尝欲构亭其上,时杖履往来,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觞更酌,咏古人闲适之诗,如陶谢韦柳者数篇,其清欢雅思,悠然而集,若世若形,两忘其所恃。加以烟岚坌涌,相与冥合,窅乎④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
于是仁本举酒相属曰:“乐也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无记!”遂书而贻之。
[注释]①童:山无草木。②陂陀:不平。③练横绳引:形容河水蜿蜒交叉,好像被索引着一样。练,绳,均为索引之物,练,白绢。④窗乎:深远的样子。
10.请完成实词积累手册。
实词方法:课内迁移字词释义
A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宠辱偕忘。(范仲淹《岳阳楼记》)
B故以名之名之者谁。(欧阳修《醉翁亭记》)
C既戾其上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11.“标山"得名的缘由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12.结合画线句,任选一角度欣赏本文的写景文字。
欣赏角度一:奇特的想象
欣赏角度二:色彩的运用
欣赏角度三:修辞手法
13.体会“窅乎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中“也"字表达的语气及作用。
14.假如穿越时空,你认为作者会和谁成为知己?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A.范仲淹《岳阳楼记》。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张岱《湖心亭看雪》。
【答案】10.共同,一起;取名,命名;至,到达
11.因为附近没有别的山,只有这两座像是远处可以看到的标志一样的山峰。
12.示例1:作者借助想像写登临山顶游目骋怀的心理感受,像飞一般;写周围的山触手可及,表现了视野的开阔。(示例2:作者把蜿蜒的河水比作白练、绳索,在苍翠的山中蜿蜒曲折、分分合合,运用比喻描摹河水形态,白练表现了河水的清澈、苍翠写出植被的生机,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水图。)
13.“也”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表现了作者山我一体的梦幻境界,抒发了心灵和大自然交融后的迷醉情味。
14.我选择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的政治抱负和豁达胸襟令人敬佩。我觉得年轻人要学习这种家国情怀,提升自己,为国为民。
【知识点】归纳文言文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分析概括文言作者个人的观点态度;根据文言文中某一内容谈观点;常用文言实词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词句赏析。赏析句子,则可从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句子的突出特征、含义等方面着手分析表达效果。
(4)本题考查句末语气词的理解和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文章,找到题干中句子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即可。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把握。解答本题,首先要阅读文章,找到题干中句子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章内容,理解句子的意思,分析文章的主旨。
参考译文:
绰然亭的西边,三四里远的地方,有两座山叫标山。每座山约占地四十亩,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林木。这两座山东西相对,山上都青石重叠,高耸直立。山势高低不平,可以稳步上登。查找《舆图经》书,没有这山的名字。大概当地人认为近处无山,只有这两座小山像个标志历历在目,所以给它起了“标山"这个名字。坐落在东边的山,山上有洞像屋,可以在里面躲避风雨。
泰定元年三月间,让童仆们提着酒和菜,同馆人清江的谕仁本一起去登标山。开始登时稍觉累,登上了山顶以后,心里有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身上像长了翅膀,要飞升天空一样。环顾周围的群山,好像用手就可以摸到。那些连接不断的山峰,东南方的崇高雄伟,西北方的小而分散。这标山下的条条小河,河水碧绿,互相环绕,像白绸纵横,如绳索牵动,一段儿分开,又一段儿合流。这郊外可以登高望远的地方,没有比标山更好的了!
我曾经打算在山上建座亭子,经常拄杖漫步这里,用以开阔我的心怀,然而一直没有时间去修建。接着,我们坐进洞里,摆出酒具和菜肴,斟满了美酒,又吟咏起古人的闲适诗篇,像陶渊明、谢灵运、韦应物、柳宗元等人写的一些作品。那种清静娴雅的心情,悠然而来,忽隐忽现,这时出时没的思绪不知从哪儿来的。加上这时山顶烟雾蒸腾上升,天色变得昏晦幽暗,渺渺茫茫,不知道我变成青山,还是青山变成我啦!
在这时,谕仁本举起酒杯相托付说:“多快乐啊,张公这次游山,恐怕不能不写篇游记吧!”于是,我写了这篇游记赠送给他。
10.A.依据课内迁移方法,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宠辱偕忘"一句,意为受宠或受辱都一起忘记,其中的“偕”也是共同、一起的意思。与题目中的“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和清江人谕仁本一起登上这座山)中的“偕”用法相同。
B.依据课内迁移方法,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名之者谁"一句,意为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其中的“名”是取名、命名的意思。与题目中的“故以名之"(因此用标来命名)中的“名”用法相同。
C.依据课内迁移方法,在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中,“鸢飞戾天者"一句,意为像老鹰飞到天上那样追逐功名利禄的心也就平静下来,其中的“戾”是至、到达的意思。与题目中的“既戾其上"(等到我们登上山顶)中的“戾”用法相同。
故答案为:A.共同,一起;B.取名,命名。C.至,到达。
11.根据第①段“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可知,“标山”得名的缘由是因为标山旁边没有别的山,只有这两座山像是标志一样可以看到,因此人们将这两座山命名为“标山"。
故答案为:因为附近没有别的山,只有这两座像是远处可以看到的标志一样的山峰。
12.解答时,首先,选择一个角度,如“奇特的想象”、“色彩的运用"或“修辞手法”。对于选择的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释。如果是“奇特的想象”,就要找出画线句中哪些描述是借助了想象,并分析这些想象如何增强了写景的效果,如何使读者有更深的感触。如果是“色彩的运用”,就要分析画线句中使用了哪些色彩词汇,这些色彩如何描绘出景物的特点,以及给读者带来怎样的视觉感受。如果是“修辞手法”,就要识别画线句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分析这些修辞手法如何更生动地表现了景物的特点,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阅读体验。最后,总结分析,说明这种写景手法如何有效地传达了作者的意图和情感,以及给读者带来了怎样的审美享受。
示例1:作者在描述自己登上山顶的感受时,运用了奇特的想象,如“身欲羽飞”,仿佛自己的身体变得轻盈如羽,能够自由飞翔。这种想象不仅生动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欢愉和自在,也让读者感受到了登高远眺所带来的无限遐想和畅快淋漓的感觉。
示例2:作者在描绘山水景色时,巧妙地运用了色彩的变化,如“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将清澈的河水与周围的绿色植被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清新自然的山水画卷。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景色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让读者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
示例3:“环视众山,手若可即”运用了夸张手法,表达了山峰离观察者之近,仿佛触手可及。通过这种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成功地营造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让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观察者站在高处俯瞰众山时的震撼和惊叹。
故答案为:示例1:作者借助想像写登临山顶游目骋怀的心理感受,像飞一般;写周围的山触手可及,表现了视野的开阔。(示例2:作者把蜿蜒的河水比作白练、绳索,在苍翠的山中蜿蜒曲折、分分合合,运用比喻描摹河水形态,白练表现了河水的清澈、苍翠写出植被的生机,描绘出一幅色彩艳丽的山水图。)
13.“窅乎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中的“也”是一个句末语气词,在这句话中,作者描述了自己与山的关系,仿佛已经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山与我已经不再是两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合而为一。这种描述不仅表现了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更体现了他心灵与自然的交融,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界。“也"字在这里起到了加强语气的作用,使得作者的感叹之情更加突出,让读者能够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迷醉情味。同时,这个字也体现了古代汉语中语气词的独特魅力,使得整句话读起来更加有韵味和节奏感。
故答案为:“也”是语气词,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表现了作者山我一体的梦幻境界,抒发了心灵和大自然交融后的迷醉情味。
14.解答时,首先,理解所给选项中的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岳阳楼记》中范仲淹表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和豁达胸襟;《醉翁亭记》中欧阳修则表达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和对自然风光的热爱;《湖心亭看雪》中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体现了他的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流露出在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的怀恋。然后,理解“标山记”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文中作者热爱自然,向往闲适的生活,有着高洁的情操和遗世独立的情怀。最后,将“标山记"中作者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与所给选项中的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进行比较,找出最相似的选项,阐述理由。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我选择张岱。张岱在明亡之后,选择避居山中,独往湖心亭看雪,体现了他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对故国的深深怀恋。这与“标山记”中作者表现出的对自然的热爱和遗世独立的情怀非常相似,因此我认为他们可能会成为知己。
故答案为:我选择范仲淹。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出了的政治抱负和豁达胸襟令人敬佩。我觉得年轻人要学习这种家国情怀,提升自己,为国为民。
(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思辨性阅读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A]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B]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入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⑦“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15.把下面思维导图填写完整,理清文章脉络。
16.阅读议论性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下面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
②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
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观点:
事实:
17.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第⑤段的论据,说明理由。
[材料一]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材料二]每天早上起床后,小邱习惯性地边洗漱边刷微博,随后在食堂买了早餐匆匆赶往教室。在短短五分钟的路上,她仍然不停地滑动手机点击微博热搜榜。到了教室,她一边吃早饭一边和朋友在微信上分享最新信息。第一节课结束后的课间五分钟也没有休息,而是打开了新闻APP,浏览起了时事新闻……
18.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请从[A][B]划线句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答案】15.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16.②③;①④
17.放在第⑤段中最恰当。补充的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我"在碎片化阅读中,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方法,而第⑤段阐述的正是“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这一观点,补充的这段文字可以有力地论证第⑤段的观点。
18.A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B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及运用排比句,语气强烈,从反面有力地论述了“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的观点。
【知识点】分析议论文论证方法及作用;针对文中观点谈看法;议论的方式(立论和驳论);议论文文本;定位筛选、分析整合文中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论证思路的整理与概括。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
(2)本题考查句子理解。解答本题,首先需结合题干信息,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章主旨,找出充足的理由来阐述。
(3)本题考查论据的运用。论点(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论据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
(4)本题考查分析语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准确严密的特点,大多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和运用分寸感强,用语贴切的角度分析。2.可以从限制性词语的使用方面进行分析。3.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
15.第一空。文章第①段中列举了海量信息带来的各种负面体验“炒作"代笔”“伪科学"似是而非”等,指出“面对海量信息"我们应该怎么做,即提出论点“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第④段提出了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针对此问题,作者在第⑤-⑥段做了分析解答。
第二空。结合第⑤段中“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可知,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碎片化阅读、简单化观点,我们都需要培养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可概括为“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填空。
第三空。结合第⑥段中“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而要“成为一个思考者”,“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可知,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可概括为“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填空。
故答案为: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
16.议论性文章的观点是作者的看法或结论,事实是用来论证观点的事例或事理。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和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是作者列举的事实,引用的名人语言,是为了证明作者的论点的材料,因此属于陈述事实。
②“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和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是作者的看法或论断,表明了作者的态度,因此是表明观点。
故答案为:②③;①④
17.根据题干,首先了解所给材料一的内容:“我"把觉得有必要深究的的东西记录在便签本里,并在空闲时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材料中的内容属于举例论证,写了“我”在日常的碎片化阅读中对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并获得“独到的见解"的方法;和文章第⑤段的分论点“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相符合,所以可以作为第⑤段的论据,有力论证该段的分论点;
材料二的内容:小邱盲目的刷海量信息,却没有对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等进行思考,更没有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就在微信上和同学分享,成为了一个“信息传播者"。材料的内容与第⑤段的分论点“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不符,故不能作为第⑤段的论据。
故答案为:放在第⑤段中最恰当。补充的这段文字主要讲述了“我"在碎片化阅读中,有效整合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的方法,而第⑤段阐述的正是“我们还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这一观点,补充的这段文字可以有力地论证第⑤段的观点。
18.A“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这句话用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的例子来论证技术演进对人类的影响,这里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结尾“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的观点。
B“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入云亦云、亦步亦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复读机、传声筒”是比喻论证,语气强烈,生动形象,从反面有力地论述了前一句“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的观点。
故答案为:A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应该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B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以及运用排比句,语气强烈,从反面有力地论述了“我们要学会有效整合的思考习惯"的观点。
19.(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主题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在主题班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提示:⑴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⑵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择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⑷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略
【知识点】议论文;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1.审题。本次作文题目是关于班级迟到现象的讨论,具体涉及班主任提出的“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班级规定。题目要求学生在主题班会上发表看法,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对迟到现象有所认识,还要对班主任提出的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立意。在这道作文题中,学生需要围绕“班级迟到现象”和“班主任的处罚建议"展开思考,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立意时,可以支持班主任的严格规定以促进班级纪律;也可以反对过于严厉的处罚方式,主张采取更温和、人性化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还可以提出自己的创新建议,如设立迟到提醒机制、开展时间管理教育等。无论选择哪种立意,都需要确保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有力。
3.构思选材。在构思时,学生可以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经典结构来组织文章。首先描述班级迟到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理由。在选材时,学生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学习体验中选取相关素材来支持观点,如讲述自己或他人因迟到而受到的处罚经历、分享守时带来的好处等。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社会现象或教育理论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深度。
例文:
拒绝拖延,从守时做起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句名言时刻提醒我们时间的宝贵。然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拖延却如同顽疾,束缚着我们的步伐。特别是在学校的班级中,迟到的现象屡禁不止,给教学秩序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应当毅然决然地拒绝拖延,从守时做起,共同营造一个高效有序的学习环境。
守时,是对他人尊重的体现,也是个人品格的彰显。每当上课铃声响起,那些姗姗来迟的同学,不仅打乱了老师的授课计划,也影响了其他同学的学习状态。因此,守时不仅关乎个人的道德修养,更关乎整个集体的和谐与效率。我们应该时刻铭记,尊重他人的时间就是尊重他人的生命。
守时是培养自律的起点,是良好习惯的基石。一个连基本的时间观念都没有的人,很难在其他方面表现出自律性。而自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它要求我们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持高度的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通过守时这一行为,我们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为未来的成就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在班级中推广守时文化,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等形式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守时的重要性。同时,分享一些名人的守时故事和格言,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大家向守时看齐。其次,建立合理的奖惩机制,对守时的同学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迟到的同学进行适当的提醒和惩戒。这样可以在班级中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大家自觉遵守时间规定。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古人的诗句深刻揭示了拖延的危害。我们应该拒绝拖延、从守时做起,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培养自己的自律意识和良好习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奖惩机制以及加强班级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共同营造一个高效有序的学习环境,让每一个人都能够在守时的氛围中茁壮成长。
【点评】本篇作文题目是关于班级迟到现象的讨论,具体涉及班主任提出的“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的班级规定。围绕“班级迟到现象”和“班主任的处罚建议"展开思考,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首先描述班级迟到现象的普遍性和严重性,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及其影响,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并给出理由。文章论点鲜明,论据充分,论证思路严谨。
1/1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2023九上·衢江期中)文字溯源。
1.小文查到“强”的甲骨文体(如图),他发现这个字左边部分和右上角合在一起,就是“弘"。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而右下角则是“虫”字。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强"的本义是___。
2.随着字形演变,“强”的本义不再使用,引申出其他意义,以下成语中的加点字与“自强不息"中的“强”意思最接近的是()
A.强词夺理B.发愤图强C.差强人意D.博闻强识
(2023九上·衢江期中)小文发现古诗文中有不少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作品,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3.认识诗词中的自强不息的内涵。
内涵名句
自信乐观①___,___。(李白《行路难》)
无私奉献②落红不是无情物,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忧国忧民③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忠君爱国④___,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⑤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4.小语因为不适应九年级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厌学的念头。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用“自强不息"的内涵来规劝他。(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文)
(2023九上·衢江期中)诗歌鉴赏
复活的土地(节选)
艾青
播种者啊
是应该播种的时候了,
为了我们肯辛勤地劳作
大地将孕育
金色的颗粒。
就在此刻,
你——悲哀的诗人呀,
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
让希望苏醒在你自己的
久久负伤着的心里:
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
在明朗的天空下
已复活了!
——苦难也成为记忆,
在它温热的胸膛里
重新漩流着的
将是战斗者的血液
1937年7月6日
我爱这土地(节选)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1938年11月17日
5.小语要为《复活的土地》配图,你认为背景主色调应该选什么颜色?请说明理由。
A.以斑驳暗沉的灰色作为主色调
B.以鲜艳亮丽的红色作为主色调
6.小文负责朗诵脚本的设计,请你完成朗诵设计。
诗歌土地的象征意义朗诵脚本设计
《我爱这土地》①___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
画横线句重音:重读“爱”“深沉"。
语速:③_________。
《复活的土地》②___感情基调:④____________。
画横线句重音:⑤___。
语速:整体较快,最后一句可一字一顿,语速较缓。
7.分享会上,小语提出疑问:该如何理解“你——悲哀的诗人呀,也应该拂去往日的忧郁”这两句诗的含义。请你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帮小语解答疑惑。
[链接材料]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中国国内群情激惯,敌忾同仇,有力地阻止了统治当局的卖国投降的政策。作为一个与时代共命运、对人民的情绪和愿望有深切体察的诗人,艾青自然以他敏感的心灵感受到了发生在我们古老国土上的巨大变化。
8.在品鉴艾青诗歌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意象是诗中寄寓了主观情感的事物,意象的组合营造出了现代诗歌的意境。以“太阳"为核心可以衍生出很多意象,如图示。请你参考示例,从图示其他两组意象中任选一组,创作一首短诗,不少于4行。
示例:
[意象选择]朝阳少年
[诗歌创作]
奔跑着的少年
肩披金色的光飒沓而来
初生的朝阳
为你点染最炫目的青春华彩
意象选择:,。
诗歌创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2023九上·衢江期中)阅读诗歌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南安军
[南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典故】
采薇《史记伯夷列传》载:殷末,孤竹君二子伯夷、叔齐,反对周武王伐纣,曾扣马而谏。周代殷而有天下后,他们“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遂饿死于首阳山。
(选自《汉语典故大辞典》)
(1)下面是某同学的探究成果,请你补全。
为表达不同情感,“采薇"这一典故可能有三种使用角度:①伯夷、叔齐扣马而谏;②伯夷、叔齐隐于首阳山,采薇蕨而食;
③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于首阳山。
《野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
《南安军》侧重从(填序号)角度用典,表达的情感是____________。
(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古诗文专题阅读活动,请你参与。
标山记
[元]张养浩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①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②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有洞如屋,可避风雨。
泰定甲子三月,命童携酒肴,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始有小劳,既戾其上,神超气逸,身欲羽飞。环视众山,手若可即。其联岩属巚,盛于东南,而微杀于西北。诸支流之水,萦络交碧,练横绳引③,析而复合。盖郊外可登眺者,莫此胜焉!
尝欲构亭其上,时杖履往来,以豁心目,因仍未暇。既而坐洞屋中,出觞更酌,咏古人闲适之诗,如陶谢韦柳者数篇,其清欢雅思,悠然而集,若世若形,两忘其所恃。加以烟岚坌涌,相与冥合,窅乎④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
于是仁本举酒相属曰:“乐也哉,公之游乎,殆不可以无记!”遂书而贻之。
[注释]①童:山无草木。②陂陀:不平。③练横绳引:形容河水蜿蜒交叉,好像被索引着一样。练,绳,均为索引之物,练,白绢。④窗乎:深远的样子。
10.请完成实词积累手册。
实词方法:课内迁移字词释义
A偕馆客清江谕仁本登焉宠辱偕忘。(范仲淹《岳阳楼记》)
B故以名之名之者谁。(欧阳修《醉翁亭记》)
C既戾其上鸢飞戾天者。(吴均《与朱元思书》)
11.“标山"得名的缘由是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12.结合画线句,任选一角度欣赏本文的写景文字。
欣赏角度一:奇特的想象
欣赏角度二:色彩的运用
欣赏角度三:修辞手法
13.体会“窅乎不知余之为山,而山之为余也!”中“也"字表达的语气及作用。
14.假如穿越时空,你认为作者会和谁成为知己?请结合内容说明理由。
A.范仲淹《岳阳楼记》。
B.欧阳修《醉翁亭记》。
C.张岱《湖心亭看雪》。
(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思辨性阅读专题活动,请你参与。
不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各种心灵鸡汤、励志美文,其实似是而非……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如今,面对海量信息,该给自己提个醒:不要让自己的头脑,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②信息爆炸的时代,一种相反的体验却是“信息收缩”。面对海量资讯、多元观点,一些人仿佛置身迷宫之中,因为通道太多而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筛选甄别。所以,“转发"跟帖”的热度,成了信息选择的风向标;“点击"点赞”的数量,成了观点参考的指示牌。于是,分享同一个段子,阅读同一篇网文,转发自同一个大V……在信息的狂涌中,难免失去了独立思考的宁静。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然而,走捷径总是更简单。喜欢大而化之,喜欢立竿见影,喜欢流于表面的现象,喜欢一看可知的结论,这样的“认知取向"之下,对思辨性、专业性强的内容,对复杂的哲理、深刻的思考,反而不再感兴趣。长此以往,思考力就在简化中退化,自己的头脑变得空空如也,没了沉潜深流,徒剩一地鸡毛。
④技术的演进对人类思维的影响,是一个引人思考的哲学命题。[A]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曾忧心,电视的流行让人越来越不愿阅读,越来越不愿思考,甚至造成人与人之间交流的隔绝。如果说电视因其直观性、娱乐性而弱化了思考力,那么互联网信息的碎片化、芜杂化,也可能给我们的心灵带来同样的影响。波兹曼的思考,是向时代的发问:当技术在获取知识的途径上做了一个减法,我们如何给自己的思想做一个加法?
⑤实际上,网络并没有改变人们的思维实质,只是改变了抵达思考的方式。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B]满足于当复读机、传声筒,不愿思考;满足于浅阅读、浅吸收。不会思考;满足于囫囵吞枣、一知半解,不善思考,最终就是入云亦云、亦步亦趋。即便是碎片化阅读,也需要系统性积累,才能把握住背后的思维路径、认识方法,从而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如果是简单化观点,更需要想想其中的逻辑误区、认识盲点,不仅是否定肯定,而且要理解分析。
⑥在易如反掌地拥有“观点”“态度"和“感受”之时,更需防止盲目、偏见和极端挤占了逻辑与理性的空间。不管哪个时代,也不会每个人都是思想家。然而,每个人却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者。不是只当数据丛林中的猎人和采集者,也应该有不甘为“信息传播者"而愿为“思想瞭望者”的志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只有保持独立思考和理性思辨,才能真正带来人类智慧的增长,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⑦“思考是勤奋的一部分,人最大的懒惰是思想懒惰"。身处这个时代,有太多声音萦绕耳边。要在花繁柳茂中拨开、雨骤风狂里站定,不仅需要“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眼界,也需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思考,唯如此,“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才能于众里寻他中浮现眼前。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王艺锭)
15.把下面思维导图填写完整,理清文章脉络。
16.阅读议论性文章要能区分观点与事实,下面的句子是表明观点还是陈述事实?请将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①转发的热门文章,原来是炒作;欣赏的名人名言,居然是代笔;分享的养生知识,竟是伪科学。
②面对触手可及的庞大信息,是迷失方向还是有效整合,取决于思考习惯的养成。
③思考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练习才能提升。
④叔本华说,经过自己思考获得的真理像自己天生的四肢,也只有这些东西才真正属于我们。
观点:
事实:
17.下面哪则材料更适合作为第⑤段的论据,说明理由。
[材料一]当我在上下班途中刷手机时,无论我是看知乎还是微信,我一定会打开一个便签工具,随时把自己觉得有必要深究的东西在便签里记一笔,并对便签做好分类。空闲时,我就会把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成体系地加以积累和思考,使自己对许多问题有了独到的见解。
[材料二]每天早上起床后,小邱习惯性地边洗漱边刷微博,随后在食堂买了早餐匆匆赶往教室。在短短五分钟的路上,她仍然不停地滑动手机点击微博热搜榜。到了教室,她一边吃早饭一边和朋友在微信上分享最新信息。第一节课结束后的课间五分钟也没有休息,而是打开了新闻APP,浏览起了时事新闻……
18.本文语言富有说服力,请从[A][B]划线句任选一处加以分析。
19.(2023九上·衢江期中)班级开展主题班会,请你参与。
班级迟到现象屡禁不止,为解决此问题,班主任建议将“无正当理由迟到,迟到一分钟,(教室内)罚站十分钟"作为班级规定执行。班长召开主题班会讨论此事,同学们纷纷发言:有人赞同,有人反对,有人提出更合理的建议。
假如你是班中一员,请结合上述材料,联系当今生活和社会教育现状,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不少于600字,在主题班会上发表你的看法。
提示:⑴深入思考,确定自己的观点,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明确地表达出来。⑵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注意选择适当的材料支持自己的观点。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会和当前现实来谈,力争做到有理有据。⑷恰当安排论证的结构,注意层次清晰,逻辑严密。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声音洪大的虫子。
2.B
【知识点】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理解汉字的字义。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彩,尤其要注意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字词含义的变化,辨析作答
(2)本题考查词语意思理解。易错点是句意理解不到位,词语理解不正确。正确使用词语的基础是能够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汉语词语有许多是多义的,但是到了具体语境中,每个词就只能有一个确定的意义
1.根据题干“‘弘’,弓声也,特指声音洪大。而右下角则像‘虫’”,结合图片中显示的是:左边是一个“弓"字,和右上角合在一起成为“弘”字,右下方是一个“虫"字,由“弘”加“虫”,即可推测出其本意为声音或气势洪大的虫子。
故答案为:声音洪大的虫子。
2.自强不息:自己努力上进,永不懈怠。强:努力向上。
A.强词夺理:指无理强辩,明明没有理硬说有理,多用于无理辩解。强:硬要,迫使;
B.发愤图强:多指在长期的学习中奋发向上,并能通过努力有所成就。强:努力向上;
C.差强人意:(差:稍微地)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强:振奋;
D.博闻强识:知识丰富,记忆力强。强:程度高;
故答案为:B。
【答案】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为圣明除弊事;求索不止
4.小语,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知识点】一般性默写;理解性默写;语言得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及理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3.本题中“长风、济、化作、除弊"等字词易写错。此外,第⑤空,屈原《离骚》中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的是面对漫长而艰难的道路,诗人依然坚定地追求真理和理想的决心。因此,“求索不止"是对这句诗内涵的准确概括,即不断追求、永不停歇的精神。
故答案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化作春泥更护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欲为圣明除弊事求索不止
4.作答时,结合“君子自强不息”的相关理解,劝说时要注意语言得体,以鼓励为主。注意至少引用一句古诗文。
示例:小语,你好!进入九年级,学习的氛围自然严肃、紧张,但我们不能就此打退堂鼓,甚至产生厌学的念头。正如李白所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只要我们相信自己,自强不息,努力拼搏,你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走向成功的!加油!
故答案为:小语,我知晓并理解你现在的困境,然而我们每进入一个新的环境,都需要时间逐步适应。面对困难,我们应如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坚持不懈,自强不息,我们才能磨炼出坚强的意志,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个世界。相信你会如你的名字一般,做自强的自己,加油!
【答案】5.示例一:选A方案,理由: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背景主色调,主要由于艾青诗歌和土地有关意象的大量运用,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发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之上衬托着太阳,更能凸显诗人内心在苦难中依旧渴望光明。(示例二:选B方案,理由:红色象征了生命,活力,在艾青的诗中太阳、黎明、火把是其礼赞的对象,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红色正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
6.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省略号前急促,后缓慢;慷慨激昂,要读出战斗的决心和奋发昂扬之情;“战斗者"血液”
7.①水深火热的生活即将结束,诗人勉励自己拂去往日的忧郁;②“悲哀的诗人"就是指作者自己,作者让希望在自己久久负伤的心里苏醒,也就是暗示光明即将到来;③诗人也是民众的一部分,诗人所体现的情感,就是民族的情感,所以也可以理解为借勉励自己来勉励人民大众。
8.游子;红日;异乡的游子/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追梦人;红日;努力的追梦人/你的生命在羁旅中漂泊/给你期盼的落日/牵引你奔向故乡)
【知识点】把握现代诗歌主题;体会现代诗歌意境;推敲现代诗歌关键词语的表达作用;感悟现代诗歌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倾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为诗歌配图选择色调,要考虑诗歌的意象和主题情感,不同的情感用不同的颜色来展现和表达。
(2)本题考查朗诵。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首先要理解句子的意思,然后弄清句子的成分,不要把句子割裂开。
(3)本题考查诗歌理解。诗歌中,往往是借助意象来表达情感的。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诗意,抓住诗中的意象;然后分析这些意象所营造的氛围特点;最后点明其中寄寓的诗人的情感。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5.“复活的土地”这首诗的写作对象是“土地”,土地颜色大部分是灰色、黑色、暗沉的,这和A方案里“斑驳暗沉的灰色”具有相似性;结合“复活的土地"的主题可知,主要是唤醒人们的希望,土地已经复活了,呼吁人们要去播种、要去战斗。用斑驳暗沉的灰色为主色调,还可以突出土地曾经遭受的苦难,进而激发人们去战斗、去追寻的渴望,表达对光明的向往。据此表述理由即可。
结合《复活的土地》中的“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可知,这里把土地拟人化,写土地里流淌着红色的血液、战斗的血液,进而突出了土地隐藏的力量,呼吁人们去战斗。这中主题情感和“鲜艳亮丽的红色作"非常相配,能够展现出诗人对光明、对战斗的渴望,充满力量感。据此表述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选A方案,理由:以斑驳暗沉的棕色作为背景主色调,主要由于艾青诗歌和土地有关意象的大量运用,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不但不是消沉的,而且更能激发一个哀伤的民族渴求解放的意志;这斑驳暗沉的棕色之上衬托着太阳,更能凸显诗人内心在苦难中依旧渴望光明。(示例二:选B方案,理由:红色象征了生命,活力,在艾青的诗中太阳、黎明、火把是其礼赞的对象,表达了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红色正好与这一主题相呼应。)
6.(1)结合《我爱这土地》中的“假如我是一只鸟”“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可知,这里作者把自己比成鸟儿,用土地象征着祖国,结合“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可知,土地饱受暴风雨的摧残,是写祖国饱受各种磨难。故土地象征多灾多难的祖国。
(2)结合题目“复活的土地"和诗句“因为,我们的曾经死了的大地,在明朗的天空下/已复活了!”可知,这里写“土地"曾经死去过,现在复活了,结合“在它温热的胸膛里/重新漩流着的/将是战斗者的血液”可知,这里写土地上孕育着战斗和觉醒,结合艾青的诗歌大多写祖国的背景可知,土地象征正在觉醒奋起的中华民族。
(3)结合“感情基调:深沉悲情,要将读者带入国难当头、山河沦亡的悲壮情境中"可知,感情基调是低沉的,表达的情感是沉重的。“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写的是祖国饱受磨难,情感上是焦急的,过省略号前语速急促;“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五年级小数乘除法计算题汇编
- 科创板开通知识测试参考答案
- 语文试卷 天津市滨海新区五所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语文试卷
- 保险行业助理的工作总结和技能要求
- 骨骼疾病护理工作总结
- 家具家居行业技术尝试改造
- 生物医药行业技术工作总结
- 纸制品行业业务员工作总结
- 游戏界面设计师的交互体验和游戏设计
- 《机械防烟方式》课件
- DB11-T 693-2024 施工现场临建房屋应用技术标准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情景试卷(含答案)
- 股权原值证明-文书模板
- 中国近代史纲要中国计量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练习题复习资料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重庆四年级英语期末培优卷3
- 2024年01月11344金融风险管理期末试题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八县区2024-2025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
-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操作系统》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教育集团初中联盟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艺考培训合作合同协议书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