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1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2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3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4页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5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统编版)15《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解析)《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学生版)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草色入帘青征于色,发于声

B.阅金经苏、黄共阅一手卷

C.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D.陶后鲜有闻尤鲜肥滋味之享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芙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早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①于前人也;以芙蕖之可人,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劲叶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之日妍,有风既作飘飘之态,无风以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②秋,此时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以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

(节选自《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成说:通行的说法。②徂(cú):到。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以境过清,不可久居

B.①中通外直②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C.①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②此之谓失本心

D.①请备述之②前人之述备矣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①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②杂然而前陈者

D.①以可告无罪于主人矣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5.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蔓”,名词作动词)

B.此皆言可目者也。(该句是判断句)

C.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芬”,这里是使动用法)

D.【乙】文按照时间顺序说明了芙蕖“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的特点。

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①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②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7.请分别概括【甲】【乙】两文作者爱莲的主要原因。

8.【2024·陕西西安·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自古人知贵兰,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贵之也。兰甚似也君子:生于深山薄丛②之中,不为无人而不芳;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性也。是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与萧艾不殊。清风过之,香蔼然,在室满室,在堂满堂,所谓含章以时发者③也。

(黄庭坚《书幽芳亭记》)

【注释】:①楚之逐臣:即屈原。②薄丛:贫瘠的丛林。③含章以时发者:藏善以待时机施展自己。

(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可爱者甚蕃

②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不为无人而不芳

④来岁不改性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虽"和“兰虽含香体洁”中的“虽"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B.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3)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所谓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

(4)请结合【甲】【乙】两文,简要分析“莲”与“兰"具有的君子品性的共同点。

【2024·广西·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兰之味

兰之味,非可逼而取①也。盖在有无近远续断之间,纯以情韵胜。氲氲②无所,故称瑞耳。体兼彩③,而不极于色,令人览之有馀,而名之不可;即善绘者以意取似,莫能肖也。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者耶?

(选自张大复《梅花草堂集》)

【注释】①取:这里指嗅取(兰的香味)。②氲氲:弥漫飘忽的样子。③兼彩:兼有不同的颜色。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不求闻达于诸侯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而名之不可

D.不可得而亲/将归见亲也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莲花形象的铺排描绘,后一部分揭示莲的喻义,并以莲自况。

B.甲文作者用“予独爱莲”一语道出了自己的心意,写出了自己与陶渊明消极避世的区别,也表达了对世间众人随波逐流的不满。

C.乙文认为,兰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类,不可以过于亲近而亵玩,也不可不存于世间。

D.乙文中,作者认为兰花兼有各种颜色,但色彩素淡清纯,不走极端,所以兰花被视为寓意吉祥的花草。

11.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2)兰之味,非可逼而取也。

12.《爱莲说》中,“莲"被称为“花之君子”,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君子"应具备哪些美好品质?

13.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从写法与语言风格两方面,说一说两文的异同。

【2024·广东清远·三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1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

(2)香远益清

(3)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乙】

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驾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节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而出,遇伏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而列于堂陛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

[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

1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复因轩之前营(凭借)B.外节而直(笔直)

C.雨雪晦明无所不宜(合适)D.有君子之明(清明)

20.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

21.下面是两位同学关于【甲】【乙】两文的阅读分享,请结合文意,帮他们完善对话。

小明:我发现【甲】【乙】两文在写法之的相似之处,(1)

小智:你说得对,我还发现【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趣的差异,(2)

【2024·广东阳江·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2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可爱者甚蕃()(2)亭亭净植()(3)陶后鲜有闻()

2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乙】

梅之冷①,易知也,然以有极热之候。冬春冰雪,繁花粲粲②,雅俗争赴,此极热时也。

三、四、五月,累累实,和风甘雨之所加,而梅始冷矣。花实俱往时维③朱夏④叶干相守与烈日争,而梅之冷极矣。故夫看梅与咏梅者,未有于无花之时者也。

……

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而名实之权在焉。巧者乘间赴之,有名实之得,而又无赴热之讥,此趋梅于冬春冰雪者之人也,乃真附热者也。

(节选自钟惺《夏梅说》)

[注释]①梅之冷:指梅花开在冷的时候。②粲粲:鲜艳灿烂的样子。③维:语助词,用在时间之前,无义。④朱夏:古时称夏季为朱明或朱夏。

2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然以有极热之候/南极潇湘

B.累累实/此皆良实

C.夫世固有处极冷之时之地/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

D.而名实之权在焉/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25.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花实俱往时维朱夏叶干相守与烈日争

26.【甲】【乙】两文共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各自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2024·北京海淀·二模】

阅读《爱莲说》,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丙】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2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意思或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中“之"的意思与“往之女家”中“之"的意思不同。

B.文章第一段中两处加点的“而”都表转折关系,凸显了荷花的可贵品质。

C.“不蔓不枝"中“蔓”“枝"活用,意思分别为“横生藤蔓”“旁生枝茎"。

D.“香远益清”与“老当益壮"开卷有益”中的“益"字,意思完全相同。

28.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语气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甲】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翻译: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分析:这句话用陈述的语气,含蓄表达了作者希望成为像陶渊明那样的隐士的愿望。

【乙】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翻译: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

分析:这句话用反诘语气,将作者因少有志同道合之人而遗憾的情感表达得很强烈。

【丙】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应当人很多了。

分析:这句话用陈述句却表达出感叹之意,体现出作者对世人追逐功名富贵的不屑。

29.根据《爱莲说》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之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修条拂层汉,密叶障天浔。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范云《咏寒松诗》)

【材料二】

值春凝寒,反能留花,过孟月始盛。名人才士,题咏层委①,以可谓不负此花矣。但花艳并秀,非天时清美不宜,又标韵孤特,若三闾、首阳二子②,宁槁③山泽,终不肯頫首④屏气,受世俗湔拂⑤。间有身亲貌悦,而此心落落不相领会,甚至于污亵附近,略不自揆⑥者。

(取材于张镃《梅品》)

【注】①层委:接连不断。②首阳二子: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最终饿死。③槁:枯萎。这里是死的意思。④頫(fǔ)首:低头。同“俯”。⑤湔(jiān)拂:这里是任意摆布的意思。⑥自揆(kuǐ):自我反省,自我克制。

中国文人常常将自然美与人格美相联系,赋予了花草树木以人的品格,使二者具有了共通性。周敦颐以莲花“①___"喻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性。范云笔下的寒松傲雪参天,寄寓了诗人对②理想人格的赞美。张镃以三闾大夫屈原和首阳二子的美好人格来喻梅花“③”的品格,进而批评那些不得赏梅要领而污亵了梅花的庸俗之辈。

【2024·陕西咸阳·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

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可作。"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柄国之日也。侂胄专僭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忧国也,凡邸④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⑤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之,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⑥,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之。③掖垣:泛指高官。④邸(dǐ):此指官府。⑤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⑥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3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亭亭净植()

(2)陶后鲜有闻()

(3)属万里为之记()

(4)侂胄专僭日益甚()

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水陆草木之花B.属万里为之记

C.醉翁之意不在酒D.此之谓大丈夫

32.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2)动兵残民,谋危社稷。

33.【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共同启示?

【2024·之海杨浦·三模】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壮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丙】

尚节亭记(节选)

刘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也①无营也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有节也。至于涉寒署,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也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注释】①澹也;恬静、安然的样子。

34.【甲】诗作者是南宋文学家(人名),【乙】文作者是(朝代)哲学家周敦颐。

35.下列各句中“为"字的释义各不相同,请作解释:

(1)岂徒为玩好而已()(2)故为亭竹间()

(3)以为读书游艺之所()(4)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

36.下列对【丙】文画直线的句子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这的确是有远超过常人的地方。B.这确实是一个不会犯大错的人。

C.是他有真诚的品质而没有犯错。D.是他拥有的真诚大大超过别人。

37.【丙】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但位置不能交换。请结合不同的句式分析原因。

38.刘基作此记,说明他和黄中立一样,同是“”之人。【甲】诗、【乙】文的作者也都是这样的人:【甲】诗作者在生死关头,展现出的高风亮节;【乙】文作者面对“"的社会风气,仍能做到_________________。

【2024·湖北黄石·一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爱蓬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开。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而不染,濯清涟(A)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B)。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不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君子比德于玉①

孔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C);缜密以栗②,知也;廉③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④,礼也;叩之声清越以长终诎然⑤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⑥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珪璋⑦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如玉。’”

[注]①选自《礼记·聘义》,有删改。题目是临时加之的。②栗:坚硬。③廉:棱角。这里名词用作动词,有核角④队:同“坠"。⑤诎然:指声音戛然而止。⑥孚尹:指玉的光彩。⑦理璋(guǐzhāng):一种用作凭信的玉器。

3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方法提示词语解释

联系常见词语香远益清(1)

结合语境推测常见成语陶后鲜有闻(2)

结合字形推测廉而不刿(3)

迁移课内字词孚尹旁达,信也(4)

40.请将“焉"也”“而"还原到文中括号内。

A.()C.()B.()

41.请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二处)

叩之声清越以长终诎然乐也

42.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3.甲文“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4.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什么相同点?请用相关语句加以印证。

【2023·湖南怀化·统考中考真题】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子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君子亭记

(明)王守仁

阳明子①既为何陋轩,复因轩之前营,架楹为亭,环植以竹,而名之曰“君子"。曰:“竹有君子之道四焉,中虚而静,通而有间,有君子之德。外坚而直,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有君子之操。应蛰②而出,遇伏③而隐,雨雪晦明,无所不宜,有君子之明。清风时至,玉声珊然,中采齐而协肆夏,揖逊俯仰,若洙、泗④群贤之交集;风止籁静,挺然特立,不挠不屈,若虞廷群后端冕正笏⑤,而列于堂隆之侧,有君子之容。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吾受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节选自《王阳明散文选译》)

【注】①阳明子:即王守仁,明代哲学家,被贬至贵州龙场,自建居所,命名为何陋轩。②蛰:二十四节气之“惊蛰"。③伏:暑天。④洙、泗:二水名,流经山东曲阜,孔子与弟子习礼之地。⑤正笏:恭敬地拿着之朝的笏板。

1.用“/”给乙文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吾亭有竹焉而因以竹名名不愧于吾亭

2.下列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濯清涟而不妖(洗)B.贯四时而柯叶无所改(四季)

C.陶后鲜有闻(新鲜)D.无所不宜(合适)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2)竹有是四者,而以‘君子’名,不愧于名

4.甲乙两文都提到了君子,请用自己的语言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君子应该具备哪些美好品质。(至少提出三点)

【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吴中梅花,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入春则游人杂沓①,舆②马相望。洞庭梅花不减二山,而僻远在大湖之中,游屐③罕至,故余年来多舍玄墓,光复,而至洞庭。园中梅百余株,一望如雪,芳气在襟袖。

(节选自归庄④《洞庭山看梅花记》

【注释】①杂沓:聚集的样子②舆:车③游屐:指游人。④归庄:明末清初文学家,明代学者归有光曾孙,明亡后抗清。事败逃亡隐居江苏昆山一带。

5.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甚爱牡丹"中的“甚”是很、非常的意思,写出了牡丹的受欢迎程度。

B.“不蔓不枝"中的“蔓”“枝"指生藤蔓,长枝节,写出了莲挺拔秀丽的姿态。

C.“陶后鲜有闻”中的“鲜"指少,感叹爱菊花的人少,实则叹息真正的隐士大少。

D.“玄墓、光复二山为最胜”中的“胜"在这里有盛开的意思,表现了玄墓、光复二山梅花盛开的美景。

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7.根据甲文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君子”应具有的美好品质。

8.两文段都运用了衬托的写法,请根据两个文段的内容完成填空。

甲文段用陶渊明“独爱菊"、唐朝以来世人“甚爱牡丹”来衬托作者,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用玄墓、光复二山游人如织的场景衬托作者,表现了作者_________。

【2023·广西南宁·统考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周敦颐传((节选)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也!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任:被任用。②手版:笏板,是古代大臣之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之奏的事项。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晋陶渊明独爱菊故人不独亲亲

B.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

D.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10.下面对《爱莲说》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题中的“说"明确了此文为议论性文章,作者借说爱莲的缘由来表明人生志趣。

B.文章以花“可爱者甚蕃”开篇,为下文要说到的对三种花的爱张本,做入题准备。

C.作者从自然环境、色彩形态、风度气质等多个角度层层展开,由此塑造莲的形象。

D.本文句式骈散结合,以散句为主,长句、短句相间,读起来错落有致,富于变化。

11.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乃委手版归,将弃官去。

12.【甲】文篇首强调“可爱者甚蕃”,文末分评三花。既然可爱之花甚多,为什么作者特别选中“菊花”和“牡丹"来作衬托呢?

13.请联系以之两个文段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怎样的人。

【2023·河南南阳·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色香,去芍药有几?择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也?”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物生有候,葭动①以时,苟非时,虽十尧②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呜也?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即生,俾③之他向则死,此肮脏⑤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有删改)

【注释】①动:萌发。②尧:传说中之古帝王名。③俾:使。⑤肮脏:读音kǎngzǎng,意为不屈不厄。

14.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濯清涟而不妖”中的“妖"妖艳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庄重、质朴。

B.“不蔓不枝”中的“蔓"是藤蔓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的正直不苟。

C.“亭亭净植”中的“植"是树立的意思,象征了君子美好的姿态和气质。

D.“可强鸡人使昼鸣也”中的“强"是强迫、强令的意思,表达出作者对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一事的不满。

15.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6.甲文对莲进行形象和品质的具体描写,有何用意?

17.甲乙两文都提到了牡丹,但写作目的有所不同,请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2023·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①焉者,寡矣;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予谓养心不止于寡焉而存耳,盖寡焉以至于无。无则诚立、明通②。诚立,贤也;明通,圣也。是圣贤非性生,必养心而至之。养心之善,有大焉如此,存也人而已。

张子宗范有行、有文,居,背山而面水。山之麓构亭,甚清静。予偶至而爱之,因题曰“养心"。

(节选自周敦颐《养心亭说》)

【注释】①不存:存不住,有所失去。②诚立、明通:立真诚,明事理。

18.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人甚爱牡丹”中的“甚"是“很”的意思,说明世人很喜爱牡丹。

B.“出淤泥而不染"中的“不染”是指莲花从淤泥中不沾染任何污秽,表现莲花的洁身自好。

C.“不蔓不枝"中的“蔓”是名词,意思是“藤蔓"。

D.“养心莫善于寡欲”中的“莫"是“没有”的意思,表现了作者坚定地认为节制欲望才能修心养性。

19.把文段甲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文段甲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衬托的手法,请你结合内容简要说明。

21.“说"作为古代一种议论性文体,是为了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观点与看法。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的内容,谈谈你对“说”这种文体的认识。

【2023·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统考二模】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甲】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君。是进以忧,退以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节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22.下列加点字注音错误的选项是()

A.嗟夫(jiē)B.微斯人(sī)C.可爱者甚蕃(fán)D.陶后鲜有闻(xiān)

2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先天下之忧而忧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濯清涟而不妖:

(4)不蔓不枝:

24.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5.范仲淹笔下的“古仁人”和喜爱莲的周敦颐是否是同类人呢?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理由。

【2023·河南新乡·统考三模】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各题。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大抵松之为物,极地气不能移,历岁寒不为改。大类有道君子,顾当始生,困蓬蒿,阨①牛羊,摧折于斧斤者,往往而是。惟托根深山大壑,苏之以风雨,照之以日月,笼之以轻烟薄雾,而又饱饫雪霜,延历岁时,然后翠蕤②摩空,铁干拂汉,虬③掀鳞射,夭矫④扶疏,为故国伟观,良以不易矣。爱松者,当何如珍护耶?

(节选自《爱松说》,有删改)

【注释】①阨(è):同“厄”,困苦,灾难,这里指受牛羊践踏。②蕤(ruǐ):草木茂盛的样子。③虬:古代传说中有角的小龙。④夭矫(yāojiǎo):屈曲而有气势。扶疏:枝叶茂盛的样子。

26.借助方法提示,完成表格。

文言字词方法提示词义

中通外直语境推测法①

香远益清课内迁移法:益慕圣贤之道②

27.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甲】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甲】文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好的姿态气质。

C.【乙】文中的松树刚开始生长时的情形是被困在草丛中,受牛羊践踏,遭受斧子的砍伐。

D.【乙】文中松树遇到极端寒冷的天气也不改变,借“松"比喻在困厄之中不懂得变通的人。

29.【甲】【乙】两文作者分别依托“莲”“松"表达了自己怎样的志向?

【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二模】

阅读两篇短文,完成各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富贵不能淫

《孟子》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也?子未学礼也?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受益匪浅

B.甚爱牡丹幸甚至哉

C.花之君子往送之门

D.富贵不能淫淫雨霏霏

31.下列对文中画线句的翻译和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甲】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翻译:对于牡丹的喜爱,人应该是有很多了。

理解:本句感叹世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表现了作者坚持原则、洁身自好的品性,同时也流露出作者的无奈与失望。

【乙】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翻译: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妾妇之道。

理解:孟子用妾妇之道对比公孙衍、张仪之行为,挖苦他们曲意逢迎,无自己的原则。

32.根据两篇短文及下面古诗,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之填写恰当内容。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托物言志”是诗文常见的写作手法。周敦颐借莲花“"的特点,体现自己不被污浊环境所沾染的傲骨;王冕用墨梅“”的特点代指自身的人格志向。两位作者都通过对花的描写,表现了的品格。

【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

阅读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于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谦性故刚,遇事有不如意,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亨①功不加谦而得世侯,内愧,乃疏荐谦子冕②。诏赴京师,辞,不允。谦言:“国家多事,臣义不得顾私恩。且亨位大将,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以裨军国,而独荐臣子,于公议得也?臣于军功,力杜侥幸,决不敢以子滥功。"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有删改)

【丙】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注】:①亨:人名,指石亨;②冕:人名,指于冕,于谦的儿子。

33.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B.固辞固以怪之矣

C.亨功不加谦大王加惠D.宜也众矣宜多应者

34.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2)国家多事,臣义不得顾私恩。

3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作者对三种花象征的不同品性进行了比较,抒发了内心的真实情感。

B.甲文以菊与牡丹衬托莲的品质,乙文中是以石亨的做法衬托于谦的精神。

C.乙文中“不闻举/一幽隐拔/一行伍以/裨军国”这句话的断句是正确的。

D.丙文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之气贯长虹,朗读时结尾要读出磅礴气势。

36.你认为乙文中的于谦可以称为“君子"吗?请结合甲乙两文谈谈你的看法。

37.运用恰当的表现手法,能更好地传情达意。请你参照示例,品评丙文语句。

出处原句品评

甲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巧用反问,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以及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乙辄拊膺叹曰:“此一腔热血,意洒何地!”巧用动作和语言描写,将于谦内心无奈和爱国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丙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8.【2023·内蒙古呼和浩特·统考一模】

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问题。

【甲】

咏菊

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①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栗②初开晓更清。

【乙】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丙】

丹阳顾方③,笃行④君子也。皇祐⑤末,登进士第,再调明州象山县令。视事⑥之初,召邑⑦中父老,询问民间利害及境内士民之善恶。善者,访而亲劝之,使勿怠;恶者,喻而戒之,使自修。又建学舍,率子弟之秀者教之。暇日,亲为讲说,掖诱⑧使进于善。逾年,民大化服⑨。俄而病,邑民相率出钱诣塔庙祈祷者数千百人。方竟不起。百里之内,号泣思慕如失父母。与立祠,以岁时祀方。

(选自《渑水燕谈录》,有改动)

【注释】①著:同“着”,附着。②金粟:这里指菊花。③顾方:人名。④笃行:专心践行。⑤皇祐:宋仁宗赵祯的年号。⑥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⑦邑:县。⑧掖(yè)诱:扶持引导。⑨化服:感化顺从。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可爱者甚蕃

②濯清涟而不妖

③陶后鲜有闻

④喻而戒之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莲,花之君子者也策之不以道

B.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学而不思则罔

C.率子弟之秀者教之如土石何

D.以岁时祀方不以物喜

(3)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季节与《咏菊》中所反映的季节相同的一项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B.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②善者,访而亲劝之,使勿怠。

(5)《咏菊》和《爱莲说》中都写到了“莲”(荷),请结合诗文谈谈作者的用意有何不同?

(6)请结合以之三篇材料,说说君子应具备哪些美好的品质?

【2022·重庆·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下列各项对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蕃”,《说文解字》解释为:从帅番声,草茂也,引申为“众多”。由此可知,“可爱者甚蕃"中“蕃”的意思为“多"。

B.“蔓”在“青树翠蔓"中是“藤蔓”的意思,互文印证,可知“不蔓不枝"中的“蔓”也是“藤蔓"的意思。

C.“精益求精”中的“益"是“更加”的意思,据此推断,“香远益清"中的“益”也是“更加"的意思。

D.查阅词典,“植”有以下义项:①栽种;②竖立;③生长。结合语境,可知“亭亭净植"中的“植”是“竖立"的意思。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主要描写莲花,第二段对莲、菊和牡丹的不同品性进行比较和评论。

B.作者赋予了莲花丰富的象征意味,“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象征君子孤傲独立的品质。

C.“予独爱莲"一句,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要像莲花一样洁身自好、坚强不屈。

D.作者以“牡丹之爱”反衬“莲之爱”,意在讽刺官场污浊、世人逃避现实的社会现象。

4.选文与下列链接材料对莲的描写和表达的情思有何不同?请比较分析。

【链接材料】

曲池荷

卢照邻①

浮香②绕曲岸③,圆影④覆华池⑤。

常恐秋风早,飘零⑥君不知。

【注】①卢照邻,“初唐四杰”之一,才华出众,但命运多舛,长期饱受病痛折磨,英年早逝。②浮香:荷花的香气。③曲岸:曲折的堤岸。④圆影:圆圆的荷叶。⑤华池:美丽的池子。⑥飘零:坠落,飘落。

【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B.香远益清/自以为大有所益

C.予谓菊/秦王谓唐雎曰D.宜也众矣/诚宜开张圣听

2.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只画一处)

晋陶渊明独爱菊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4.你从“莲之爱,同予者何人”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5.依据之文,谈谈“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人格的现实意义。

【2022·四川泸州·中考真题】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马说

唐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道,食之不能尽材,鸣之而不能通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真无马邪?真不知马也!

【乙】爱莲说

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丙】问说(节选)

清刘开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大矣,而或不知细,舍问,奚决焉?

贤于己者,问焉以破疑,所谓“就有道而正"也。不如己者,问焉以求一得,所谓“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也。等于己者,问焉以资切磋,所谓交相问难,审问而明辨之也。《书》不云也?“好问则裕。"孟子论:“求放心”,而并称曰“学问之道”,学即继以问也。子思言“尊德性”,而归于“道问学”,问且先于学也。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完正确的一项是()

A.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B.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C.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D.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能:才能

B.牡丹之爱,宜也众矣宜:应当

C.贤于己者,问焉以破疑破:破解

D.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耻:耻辱

3.下列对三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说”是古代一种议论文体,写法不拘一格。甲乙丙三文都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表达作者鲜明的观点,抒发高雅的情趣。

B.甲文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寄寓了作者对人才受到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C.乙文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高洁的品格,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人格和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厌恶。

D.丙文第一自然段提出“君子之学必好问”的中心论点,分析了“问"与“学”的关系,后面几段主要阐明了“问"的重要性。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

(1)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

【2022·甘肃武威·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芙蕖①

(清)李渔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②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之,日之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以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③至菡萏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④秋,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及花之既谢,以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可目者也。

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⑤;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注释】①芙蕖:荷花的别称。②荷钱:生的荷叶,状如铜钱,故称“荷钱”。③迨(dài):及,到。④徂(cú)往,到。⑤异馥:特别的香味。

1.解释下列加点词。

(1)可爱者甚蕃______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______

(3)过而不问之秋______

(4)亭亭独立______

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自荷钱出水之日自非亭午夜分(《三峡》)

B.乃复蒂下生蓬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C.荷叶之清香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D.摘而藏之人不知而不愠(《十二章》)

3.翻译下列句子。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及花之既谢,以可告无罪于主人矣。

4.填空。

两文同写莲,《爱莲说》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作者____的生活态度;《芙蕖》写莲的“______"______”“______"可用”,由莲的观赏价值写到______价值。

【2022·黑龙江·三模】

【古文阅读】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子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山涛①,字巨源,河内怀人也。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②令,贪浊而赂遗公卿③,以求虚誉,以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之。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④,凡所以赂,皆见推检⑤。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晋书·山涛传》)

【注释】①山涛:魏晋名士,“竹林七贤"之一。②鬲(gé):地名。在今山东境内。③公卿:泛指高官。④槛车送廷尉:用押送犯人的车子把他送往司法机关。⑤推检:追究审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濯清涟而不妖濯:___(2)山涛早孤孤: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之。

3.【甲】文的中心句是哪句?【乙】文中哪句话体现了山涛“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2022·之海·模拟预测】

阅读下面两篇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甲】

饮酒(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乙】

爱莲说(节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乙】文划线句中的“陶"即为【甲】诗的作者_______(朝代)________(人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3.下列选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居住在偏僻之地就能心存高远"。

B.【乙】文的标题“爱莲说”的意思是“说一说自己喜爱莲花的原因"。

C.【甲】诗“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寄托了作者与山林为伍的美好情意。

D.【乙】文“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了内心正直,不拉拢勾结的品质。

4.【甲】诗和【乙】文都表达了作者______这一共同的生活态度,但【甲】诗作者对___________的向往和热爱并不是【乙】文作者的人生追求。

【2022·广东·深圳市高级中学二模】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孔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①知也;坚刚而不屈,义也;廉而不刿②,行也;折而不挠,勇也;瑕适并见,情③也;扣之,声清扬而远闻,止辍然④,辞也。诗曰:‘言念君子,温如玉。’此之谓也。”

(节选自《荀子·法行篇》,有删改)

【注】:①栗而理:坚实而有纹理。②刿:割伤,刺伤;③真诚。④辍然:突然停下来的样子。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蔓不枝青树翠蔓B.香远益清曾益所不能

C.瑕适并见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言念君子念无与为乐者。

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扣之,声清扬而远闻。

3.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通过对“菊花"和“牡丹”的批判,突出“莲"的高洁品格。

B.乙文运用排比手法,从不同角度对“玉”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C.甲乙两文托物言志,借“莲"和“玉”,表达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D.“温润而泽/仁也/栗而理/知也"这个句子的断句是正确的。

4.比较甲乙两文,周敦颐笔下的“君子”和孔子所说的“君子"有哪些相同点?结合相关语句加以叙述。

()

《爱莲说》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教师版)

【2024·四川雅安·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选段,完成小题。

陋室铭

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之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爱莲说

周敦颐(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1.下列加点实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草色入帘青征于色,发于声

B.阅金经苏、黄共阅一手卷

C.中通外直政通人和

D.陶后鲜有闻尤鲜肥滋味之享

2.把下面文言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答案】

1.B

2.①这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繁重的公文劳累身心。

②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解析】

1.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名词,颜色/名词,脸色;

B.两个“阅”都是动词,阅读;

C.形容词,贯通/形容词,通达,顺利;

D.形容词,少/形容词,新鲜;

故选B。

2.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时应注意如下重点字词的意思:

①“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的总称,在这里指世俗的乐曲。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案牍:指官府文书。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躯体。

②予:我。独:只,唯独。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淤泥:河沟、池塘里积存的污泥。而:连词,表转折,却。染:沾染(污秽)。“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是省略句,完整的句子是: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

【参考译文】:

《陋室铭》:山不在于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显得灵异。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觉得简陋了)。苔藓长到阶之,使台阶都变绿了;草色映入帘里,使室内染之青色。说说笑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来往往的没有无学问的人。可以弹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爱莲说》:水之和陆地之草本木本的花中,值得喜爱的有很多。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自从唐朝以来,世之的人们很喜爱牡丹。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2024·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也众矣。

【乙】

芙蕖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性同也。谱云:“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早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