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南阳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高二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从赣南、湘西、四川嘉陵江、河南何家冲出发的4支红色大军,最终汇聚在西北黄土高原。他们的远征,从此有了一个让中华民族为之骄傲的名字:长征。虽然,这支队伍当时还十分弱小,而病榻上的鲁迅却坚信,这些九死一生的红色种子,就是“民族的脊梁”。作为一部无与伦比的伟大史诗——长征,给予我们的,是一种怎样的启示?一条长征路,是一条鲜血浸透的红飘带。包括红一、二、四方面军和红25军在内的4支大军,出发时总人数为20.6万,到长征结束仅剩5.7万人;有16.6万名红军将士战死或失散在途中。张震将军回忆湘江之战时说,仅他们一个团,就顶住了敌人一个师又一个团的兵力。鲜血,染红了湘江,染红了一座又一座山头。突破包括湘江在内的四道封锁线后,在不到50天时间内,出发时8.6万人的中央红军,锐减到3万人。“再大的牺牲,也不能阻止我们前进!”从赣南一直征战到陕北的老红军唐进新回忆说,“每一战都有大批战友倒下,但活下来的人毫不退缩,因为我们有红色的理想。”这红色理想,就是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就是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共产党人创建的红色政权,点燃了像唐进新一样的劳苦大众心中的理想之火,也激发了他们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雪山草地,是许多老红军难以忘怀的地方。多少从枪林弹雨中闯过来的勇敢生命,倒在了川西水草地上。老红军李中权回忆说:“饿得摇摇晃晃,连抬腿的力气都没有。可一旦爬起来,就向前走,向着党中央的方向走!”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使红军战士的生命意志和能量空前迸发:粉碎了3倍、5倍乃至10倍于己的强敌的围追堵截……他们身后,留下的是惊人的数字:红一方面军翻越山脉18座,5座经年被积雪覆盖,跨过大河24条,历经11个省份行程二万五千里……(摘编自贾永《长征启示录》)材料二:“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长征精神,就是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江河,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我们党领导红军,以非凡的智慧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战胜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胜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这一惊天动地的革命壮举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最高体现。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长征胜利80多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夺取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伟大胜利。长征永远在路上。必须清醒认识到,夺取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新成效,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是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今天,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在新的长征路上,要深刻认识到:只有坚定理想信念,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才能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只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才能战胜一切风险挑战。弘扬伟大长征精神,走好今天的长征路,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新胜利而矢志奋斗;必须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为人民过上更加美好生活而矢志奋斗;必须把握方向、统揽大局、统筹全局,为实现我们的总任务、总布局、总目标而矢志奋斗;必须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为维护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而矢志奋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为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而矢志奋斗。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太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激励和鼓舞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发愤图强、奋发有为,继续把革命前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的篇章、创造新的辉煌!(2021年07月29日01版《人民日报·在新长征路上大力弘扬伟大长征精神》)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红军长征困难重重,损失巨大,革命力量锐减,但磨砺了战士的意志,激发了英雄气概。B.长征所过处自然环境恶劣,红军因环境恶劣造成的牺牲比与敌人交战的牺牲严重。C.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有爬雪山、过草地的艰难行军,也有娄山关、腊子口的激烈战斗。D.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取得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新胜利,仍然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面对长征路上的艰难险阻,红军战士毫不退缩,是因为他们想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想北上抗日实现民族独立。B.面对新的风险挑战要“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这表现了党和人民在新长征路上坚决克服一切困难的信念。C.长征精神诞生于长征这一伟大的革命壮举,新时代需要践行这种精神的原因在于其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D.新时代、新征程,我们仍需大力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这样才能在新的长征路上续写新篇章、创造新辉煌。3.下列选项不符合长征精神的一项是(3分)A.网球“黑马”郑钦文怀着为国争光的初心,一路过关斩将,为中国首次拿到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B.乒乓球选手樊振东成就“大满贯”后坦言:“我要战斗到最后一个球,要把比赛赢下!”C.羽毛球女单银牌得主何冰娇登上奥运领奖台后,向半决赛中受伤退赛的对手卡罗琳娜·马林致敬。D.潘展乐在男子百米自由泳“飞鱼大战”中一骑绝尘。赛后他豪情满怀:“下一棒,我要游进46秒。”4.材料一是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写作特色。(4分)5.新时代我们应当如何践行长征精神?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雪[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水兵那双安详的眼睛仿佛在问:“喂,怎么样?难道您真的想不起来,我们是在哪里相会的吗?”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伤不是很重。总的来说,伤快要养好啦。”“爸爸,我常常想起你,”她接着念下去,“我也常常想起我们家这座小屋,但这些离我似乎都非常遥远。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立刻就会看到:我好像正在推开小门,走进花园。这是在冬天,白雪皑皑,可是通向那座旧亭子的小径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钢琴当然已经修好啦,你把那些螺旋状的蜡烛插在了烛台上。钢琴上摆着的还是那些曲谱:《黑桃皇后》序曲和抒情曲《为了遥远的祖国的海岸……》。门上的铃还响吗?我走的时候还是没来得及把这修好。我难道还能再见到这一切吗?我明白,我在保卫的不仅是整个国家,也在保卫这个国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我们家的花园小屋。”“我出院后,会有一个很短的时间回家探亲。我还不能确定。不过最好别等。”她思忖,或许就在这两天内,这个陌生人就会从前线回来。一大早,彼得洛芙娜就吩咐瓦丽娅拿起木铲去清理通向山坡上那座亭子的小径。这座亭子已经非常破旧了。彼得洛芙娜修理好了门铃,她按了按门铃,门铃响了起来,声音很大。她显得格外精神,面色绯红,说话嗓门特别大。她从城里请来了一位老技师,他修好了钢琴,说这确是一架好钢琴。老技师走了之后,彼得洛芙娜小心翼翼地从抽屉翻找出一包粗粗的螺旋状蜡烛。她把蜡烛插到了钢琴架上的烛台上。晚上,她点燃蜡烛,坐到钢琴前,顿时,整个房子都充满了音乐声。①还在火车上,波塔波夫中尉就算好了,留给他待在父亲那儿的时间不超过一昼夜。火车是下午到达小城的。就在车站,中尉从认识的站长那儿了解到,父亲已经在一个月前去世了,如今在这座屋里住着的是一个带着女儿从莫斯科来的陌生的女歌唱家。站长建议中尉就别回家去了。中尉沉默了一会,说了声“谢谢”,便走了出去。站长看着他的背影,摇了摇头。穿过小城,一片暮霭中,波塔波夫终于走到了房子跟前。小心翼翼地打开小门,可是小门还是咯吱地响了一声。②花园仿佛抖动了一下。③树枝上有雪花簌簌飘落,沙沙作响。他环视四周。雪地里,一条已打扫干净的小径通向旧亭子,他不知不觉地走到了亭子里,把手放在年代已久的栏杆上。远方,森林的尽头,天空雾蒙蒙一片,呈现出粉红色的霞光,大概是月亮在云层后面慢慢升起的缘故。“怎么会是这样?”波塔波夫一脸茫然,轻声地自言自语道。不知是谁小心翼翼地拍了拍波塔波夫的肩膀。他回过头去。在他身后站着一位年轻的女人。“进屋吧,别在这站着。”女人轻轻说。波塔波夫一言不发。女人拽着他的袖口,沿着打扫干净的小径走向小木屋。快到台阶的时候,波塔波夫停了下来,感到喉咙里一阵痉挛,几乎喘不上气来。女人还是那样轻柔地说道:“没关系。请您别拘束。很快就会过去的。”他进了屋子。整个晚上波塔波夫都无法消除一种奇怪的幻觉,仿佛他处在一种飘然的、影影绰绰的,但却十分真实可靠的梦境中。钢琴、蜡烛……屋子里的一切都如他当初想看见的一样。彼得洛芙娜坐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弹奏了几曲,转过身,对波塔波夫说:“我觉得我好像在哪儿见过您。”“也许吧,”波塔波夫答道,“不过,想不起来啦。”几天之后,彼得洛芙娜收到了波塔波夫写来的信。“我当然记得我们是在哪里相逢的,”波塔波夫写道,“可是我不想在家里对您说。您还记得1927年在利瓦季亚吗?在一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您的倩影就永远刻在了我脑海里。当我看着您的背影远逝,我就知道,您是会让我的一生发生改变的人。可我当时不知为什么就是没有追上去。在这条小道上,我只看了您一眼,就永远失去了您。不过,生活看来对我还是很宽厚的,让我又遇上了您。如果能有一个美满的结局,如果您需要我的生命,那它当然是属于您的。”彼得洛芙娜放下手中的信,两眼朦胧地望着窗外那白雪皑皑的花园,低声说道:④“天呐,我从来没有去过利瓦季亚!从来没有!可是,现在这还有什么意义吗?该不该让他知道这一点呢?或者干脆欺骗一下我自己吧!”她捂住自己的双眼,笑了起来。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中波塔波夫老人虽未出现,却是联结男女主人公的要素,同时也是因战乱被迫与孩子分离多年的带有普遍意义性的角色。B.彼得洛芙娜移居小城后积极拥抱生活的新变化,她对钢琴和照片的习惯及后文中修门铃、钢琴等细节,体现了她的浪漫多情。C.雪景、钢琴、蜡烛等景物代表了家园和生活,文中反复出现,勾连照应,使小说结构紧凑,叙述的整体性更加明显。D.文章结尾写女主人公捂住双眼笑了起来,展现出其少女般的羞涩,同时给读者留下美好而丰富的想象空间。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句叙述视角由彼得洛芙娜转换成波塔波夫,从而使得两位主人公的形象得到全方位、立体式的呈现。B.②句通过拟人化描写,表现波塔波夫在看到眼前景象时内心掀起的波澜,情景交融,生动传神。C.③句运用叠词、拟声词摹写环境,以动写静,写出了环境的静谧,也暗示了波塔波夫微妙的内心活动。D.④句写彼得洛芙娜果断否定了两人见过的可能,揭晓了悬念,证实了波塔波夫说见过她纯属谎言。8.钢琴的修复在作品中有哪些寓意?试简要分析。(4分)9.本文和《老人与海(节选)》叙事语言风格鲜明,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不同。(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奏曲未半,有渔父者,下船而来,左手据膝,右手持颐以听。曲终而招子贡、子路,二人俱对。客指孔子曰:“彼何为者也?”子路对曰:“鲁之君子也。”客问其族。子路对曰:“族孔氏。”客曰:“孔氏者何治也?”子路未应,子贡对曰:“孔氏者,性服忠信,身行仁义,饰礼乐,选人伦,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此孔氏之所治也。”又问曰:“有土之君与?”子贡曰:“非也。”“侯王之佐与?”子贡曰:“非也。”客乃笑而还,行言曰仁则仁矣恐不免甚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呜呼!远哉其分于道也。”子贡还,报孔子。孔子推琴而起曰:“其圣人与?”乃下求之。客曰:“子将何求?”孔子曰:“丘不肖,未知所谓,愿闻至教。”客曰:“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子之所以者,人事也。天子、诸侯、大夫、庶人,此四者自正,治之美也,四者离位而乱莫大焉。官治其职,人忧其事,乃无所陵。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能不胜任,官事不治,行不清白,群下荒怠,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廷无忠臣,国家昏乱,工技不巧,贡职不美,春秋后伦,不顺天子,诸侯之忧也;阴阳不和,寒暑不时,以伤庶物,诸侯暴乱,擅相攘伐,以残民人,礼乐不节,财用穷匮,人伦不饬,百姓淫乱,天子有司之忧也。今子既上无君侯有司之势,而下无大臣职事之官,而擅饰礼乐,选人伦,以化齐民,不泰多事乎!”(节选自《庄子·杂篇·渔父》,有删改)材料二:孔某为鲁司寇,舍公家而奉季孙。季孙相鲁君而走,季孙与邑人争门关,决植。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十日,子路为享豚,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褫人衣以酤酒,孔某不问酒之所由来而饮。哀公迎孔某,席不端弗坐,割不正弗食。子路进,请曰:“何其与陈、蔡反也?”孔某曰:“来!吾语汝。曩与汝为苟生,今与汝为苟义。”夫饥约则不辞妄取以活身;赢饱则伪行以自饰,污邪诈伪,孰大于此!(节选自《墨子·非儒》)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行言曰□仁③则仁矣□恐不免☑其身□苦心□劳形□以危其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其,大概、恐怕,与《<论语>十二章》“其恕乎”的“其”字意思不同。B.属,连接,与《琵琶行(并序)》“名属教坊第一部”的“属”字意思不同。C.“孔某不问肉之所由来而食”与《墨子·兼爱》“具此而已矣”中的“而”字用法不同。D.食,进食,吃饭,与成语“丰衣足食”中的“食”字意思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子贡把他们和渔父的谈话向孔子做了汇报后,孔子迅速推测这是位圣人,就赶紧去寻找,并向他请教。B.渔父认为只要天子、诸侯、大夫、庶民这四类人能摆正自己的位置,社会定会太平安定,否则就会出现动荡。C.在渔父看来,孔子没有相应的地位和官职,却擅自修治礼乐,制定人伦规范,教化百姓,是多管闲事的表现。D.季孙氏为鲁君之相而逃亡,他逃到城门跟邑人争门关,孔子托举起关城门的直木放季孙逃走了。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上以忠于世主,下以化于齐民,将以利天下。(4分)(2)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4分)14.墨子指责孔子“污邪诈伪,孰大于此”,有哪些事实可以支持墨子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墨子的指责?请说明理由。(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嘲王历阳①不肯饮酒李白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空负头上巾②,吾于尔何有。【注释】①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当时李白在历阳访问。②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颔两联“大如手”“笑杀”新鲜有趣,运用夸张的修辞,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B.颈、尾两联“浪”“虚”“空”三字使用精妙,充分显示了诗人的狂放个性和冲天豪气。C.全诗用语隽秀华丽,风格豪放,文笔流畅,随意自然,有极为鲜明的个性色彩。D.诗人嘲笑王县丞喝酒不够痛快,抚琴栽柳,徒有虚名,这其中不乏激将的意味。16.本诗与李白《将进酒》同为劝酒诗,但表达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老子〉四章》中指出,人们做事总是在接近成功的时候失败,即“”,如果能做到“”,就不会失败。(2)《春江花月夜》中“,”两句运用“鱼雁传书”的典故,含蓄地表达书信不能往来,暗含相思之苦。(3)联合国总部一幅壁画的下方有一句话:“Dotoothersasyouwouldhavethemdotoyou(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也要怎样待别人)”。小刚觉得与《论语·卫灵公》中的“,”有相通之处。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叙述事情,描写人物,说明事理,论述观点,都要运用具体的材料,不能空谈。写作文如同盖房造屋,(甲),也要有合适的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是个人阅读积累和作文的关系。书籍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对善于积累的人而言,是取之不尽的作文源泉;很多经典作品,常读常新,能不断给人们新的启示,使我们获得属于个人的发现。作文材料也来源于我们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有积累素材的习惯,就不愁笔下无物。《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就是作者在占有大量素材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典型材料而写成的一篇优秀通讯。只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①如果走进一条很平常的街道,②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普通人的喜怒哀乐,③发现有趣的文化现象,④甚至观察到各种社会的经济形态。要积累一些新的、属于自己的材料,不能依赖“公用材料库”。在考场作文中,成千上万的学生A地写“哥白尼”“牛顿”“爱迪生”,就连表述的语句也相似甚至雷同,那样的作文很难展现个人独特的思维品质。材料一定要真实可靠。如果材料不够严谨甚至不真实,即使你的认识是积极的,也可能因言害意。有些经常被人引用的材料,辗转流传,已失去原貌,一定要核对鉴别;如果找不到出处,没有把握,应当果断放弃。有了高质量的材料,还要注意恰当使用。如聂荣臻《大战中的插曲》中全文收录致日本官兵的信,使这篇回忆录有了B的历史意义和政治高度。(乙),能深化文章主旨,引导读者思考,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反之,再好的材料,如果运用不当,与观点、主旨偏离,只会导致文章结构松散凌乱,令人不知所云。18.文中第二段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论证阅读积累对创作的重要性时,使用了引证法。请使用引证法写一段话来论证“珍惜时光,不负韶华”。(不少于30字)(4分)19.请在文中画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0.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逻辑严密,请结合句意简要分析。(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困扰我们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想法和看法。这句话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B2.C3.C4.①真实性。以具体数字、鲜活的事例材料客观反映长征时期的真实情况,揭示其意义;引述长征中红军战士的言语,给读者直观感受。②文学性。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5.①坚定理想信念,不畏艰难险阻。②自强不息,不怕牺牲,勇于斗争。③顾全大局,依靠群众。④发愤图强,矢志奋斗。(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给满分)6.B7.D8.①战后家园和生活的重建。②心理创伤的修复。③爱情的获得。(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满分)9.①《雪》语言生动优美,充满诗意。作家多用修辞和修饰语,笔触细腻柔和,生动传神,叙事轻快自然,氛围营造浪漫恬静,浓郁情感,具有诗化、散文化特征。②《老人与海》语言凝练精当,简洁有力。作者多用短句、动词来叙述场景和推动情节,少有修饰词,很少直接表露感情,叙事干净利落,呈现出冷静、密实的叙事风格。(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10.ACE11.A12.B13.(1)对上来说要尽忠于君主,对下而言要教化平民,将用这来使天下得利。(“化”“利”各1分,大意2分)(2)同类别的便相依从,同样声音的便相应和,这本来是自然的道理。(“应”“固”各1分,大意2分)14.①子路蒸了一只小猪,孔某不问肉的来源就吃了;子路又剥下别人的衣服去买酒,孔某也不问酒的来源就喝。看法示例:①墨子批评言之有理。孔子言行前后不一,与“礼义”相悖,虚伪巧诈,粉饰自己。②孔子所为情有可原。生死存亡之际选择苟且偷生,脱离险境后重拾礼义教化他人,是灵活变通的大智慧。③批评意味着在意见上有分歧,但它也是社会不断进步和学术繁荣发展的不竭动力,我们应辩证地对待。(事实2分,看法3分,共5分。看法角度自由,言之有理即可)15.C16.①《嘲》诗通过劝酒时的调侃和激将,表达了对友人饮酒不豪爽的批评,也隐含了对深厚友情的期望。②《将》诗以劝酒为名倾吐胸中块垒,表达了诗人渴望积极入世却又怀才不遇的苦闷之情。(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17.(1)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2)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比金钱更值得珍惜,要利用短暂而宝贵的青春时光去尝试、去创造,这样才不辜负青春之美。(引用句子2分,论说合理2分)19.A.不约而同B.令人瞩目(每空1分,其他答案酌情给分)20.①句修改为:即使走进一条很平常的街道。(关联词语使用不当)④句修改为:甚至观察到社会的各种经济形态。(语序不当)(每处2分)21.甲处:既要有好的设计框架乙处:材料运用恰当(每点2分)22.本句先用“如果”从反面假设材料的不严谨,接着用“甚至”进一步补充出“不真实”的极端情况,再用“即使”假设人的认识,进而指出使用不真实可靠材料的严重后果。(围绕“如果”“甚至”“即使……也”等展开分析;答对一处得1分,答对两处得3分,答对三处得4分)23.参考立意:①改变想法,减少困扰。②聚焦事情本身,解决问题,减少困扰。③受困扰是生命的常态,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参考译文材料一:孔子在名叫缁帷的树林游玩,坐在杏坛之上休息。他的学生们在读书,孔子在弹琴。曲子还没有奏到一半,有一个渔父,撑着船下来,左手按住膝,右手托着下颌倾听琴声。乐曲终了就招呼子贡和子路二人来到他面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