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科期中检测题(本试卷为开卷考试,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特别提醒:1.答案一律按要求涂或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上无效。2.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题有关说明。3.请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1.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认识越来越深刻。下列做法中能正确感受社会生活的是()①参观科技馆,丰富的展品使我们眼界开阔②参与爱心捐赠等社会公益活动,体会奉献③关心国家大事,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④了解到社会生活中的负面现象,对社会失去了信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2.“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下列诗句与之表述一致的是()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③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④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某校开展了“遵守道德和法律,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活动,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一活动,你认为下列活动不能体现传播网络正能量的有()A.小南通过网络为重庆山火救火志愿者点赞B.小平通过网络转发了她看到的一则募捐信息C.小剑通过网络对开展诚信考试倡议进行响应D.小津通过网络传播了一些反诈骗的方法做法4.从来没有一个渠道,能够汇集如此之多民间声音;从来没有一个空间,可以同时容纳如此多的人共商国是。中国互联网做到了,中国网民做到了。这意味着()①网络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②网络能够促进民主政治进步③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④网络使人们有序参与政治生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2023年7月7日,为切实加强网络暴力信息治理力度,营造良好网络生态,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起草了《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以下建议和治理办法不可行的是()A.网站平台要及时发现预警网暴倾向性、苗头性问题B.引导网民遵守规则、理性发声,共同抵制网暴行为C.在网站平台评论、私信等位置设置快捷投诉举报入口D.一经发现有网暴行为,立即关停所有网站平台的运营6.一旦在手机上查找什么,很快就会在某手机App里看见这类商品;刚刚浏览了某个主题的新闻,很快某手机App里就会有很多同类事件的内容。针对“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等互联网算法的不合理应用,国家网信办等4部门联合发布约束“算法”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国家出台此项规定是为了()①杜绝各种侵权行为②保护公民合法权益③破解基层治理难题④规范互联网企业行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7.社会生产离不开规则”,下列“事件”与“态度”配对正确的是()事件态度①小明劝说一大妈不要插队,保持一米距离遵守规则②酒驾违法、醉驾入刑,小王害怕受处罚,酒后找了代驾敬畏规则③党员小李积极响应党组织号召,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疫情防控维护规则④路口绿灯只有15秒,小张延长时间的建议被采纳改进规则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8.看病:排队挂号,耐心候诊;过马路:行人、自行车、机动车服从交通灯指挥;看电影禁止喧哗,保持安静……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需要秩序,这是因为()①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有序化状态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③社会秩序能够保障社会规则的实现④社会秩序使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9.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一些不遵守社会规则的现象,这时我们就要掌握一定的劝导技巧。那么,劝导的技巧有()①有“礼”,要用语文明,态度和善②有“义”,要讲“义气”,大义灭亲③有“理”,要晓之以理,以理服人④有“节”,要严厉批评,不留情面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以下是王同学整理的关于“文明有礼”的相关笔记,其中你认可的有()①“不学礼,无以立”——文明有礼是一个人能够立身处世的前提②“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③“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文明有礼要用语文明④“敬人者,人恒敬之”——文明有礼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换位思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清代学者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这句话告诉我们()A.文明有礼利于个人立身处世、国家发展昌盛B.做文明有礼的人就要语言文明、态度谦和C.人没有礼貌,就无法生存,影响事业发展D.是否文明有礼是衡量个人事业成败的标准12.阅读漫画,它告诉我们()A.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在面临两难选择时就需要我们运用诚信智慧B.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虚假宣传是可以理解的C.诚信是商家无形资产,只要坚持诚信经营,就一定能带来持久效益D.我们要弘扬诚信文化,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13.我们在社会中生活,应当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下列有关“隐私”的说法,正确的是()①好朋友之间要亲密无间,讲求隐私会破坏友谊②在社会生活中,应既恪守诚信又尊重他人隐私③遵循“一米线”规则,是尊重他人隐私的表现④所有侵犯个人隐私的行为,都应该受刑罚处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下列案例与违法行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案例违法行为A小张骑摩托车不戴头盔被交警罚款行政违法行为B某工厂偷排工业废水被环保部门处罚刑事违法行为C李某因抢劫他人财物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民事违法行为D王某损害他人名誉被要求赔礼道歉行政违法行为15.思思和小杰是同班同学。一天,小杰突起“玩心”。偷偷将思思的椅子抽走,思思不慎坐空并摔倒,导致其视神经挫伤,思思父母诉至人民法院,法院判决小杰父母向思思赔偿医疗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合计10万余元。此案件告诉我们()①恶作剧是犯罪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③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诱惑④要尊重他人合法权利,侵犯他人权利要承担相应责任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6.“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法治社会,无法外之地,无法外之人,无法外之权,任何人都不能为所欲为。这说明()①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是犯罪行为②无论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受到刑罚处罚③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④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二、简答题(共9分)17.材料:刘某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构成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000元。(1)材料中违法行为的类别是什么?(3分)(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该材料给我们什么警示?(6分)三、辨析题(共12分)18.为筑牢广大师生上学、放学平安畅通路,海口公安交警根据辖区学校实际情况,在学校周边重点路口增派警力,持续查处骑乘非机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不断增强广大群众自觉佩戴安全头盔、文明守法骑行的交通安全意识,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保障。初中生小明认为,“戴不戴头盔是我的自由,和他人无关,我可以不理会交警的要求。”请你对小明的观点进行辨析。四、材料分析题(共17分)19.材料一: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15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6967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3.8%。材料二:直播“带货”——仪征农民陈云正在农场的田间地头抖音直播,向粉丝介绍早熟油桃的口感,受到广大网友欢迎。扬州很多农民跨界当“主播”,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推介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材料三:直播“带祸”———网络直播本是一种充满趣味的互动方式,然而,在一些主播的操作下,它却演变成了低俗有害的竞争手段。这些主播为了吸引流量、追逐利益,直播内容时常走极端,游走在法律边缘,公然挑战公序良俗,不仅污染了网络空间,还严重扰乱了社会风气。(1)材料一的数据变化反映了什么?(4分)(2)结合材料二和材料三,联系所学知识,网络直播会带来哪些“获”与“祸”?(6分)(3)请从合理利用网络的角度,为避免直播“带货”变成直播“带祸”出谋划策。(7分)五、实践探究题(共14分)20.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同心战‘摩羯’,青春勇担当”的主题班会活动。【镜头一】受超强台风“摩羯”影响,学校校园内多处树木倒伏,满地狼藉。(1)看到此情此景,你可以有哪些实际行动?请列举一例。(2分)【镜头二】“我们的校园,我们来守护!”为再现美丽校园,某校师生积极响应号召,齐心协力,全力以“复”。(2)师生积极参与校园重建活动,受到了社会广泛好评。请你说说点赞的理由。(6分)【镜头二】第74集团军某旅官兵日夜鏖战奋战在救灾一线,离开借宿学校前,他们将教室清理干净,并在黑板上给同学们留下寄语:“我们负责保家卫国,你们负责好好学习。生而逢盛世,青年当有为!”(3)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如何积极回应解放军的期望?(6分)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期中检测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答案ADBCDCDABBADCADB17.(1)答:材料中违法行为的类别是刑事违法行为。(犯罪)(3分)(2)答:①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更应该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共6分)18.答:(1)小明的观点是错误的。(2分)(2)因为: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3分)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3分)③遵守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我们需要交警的监督、提醒、奖惩等外在约束,又需要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不戴头盔属于行政违法行为,应当受到行政处罚。(2分)(3)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自由与规则的关系,自觉遵守规则,增强守法观念,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化为自己行动的准绳。(2分)19.(1)答:从2020年3月到2023年12月来看,我国的网络购物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使用率持续增多,反映了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4分)(2)答:①材料中“扬州很多农民通过产地货源免费直播带货的方式,线上宣传家乡,推介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说明了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互联网大大促进了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推动了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新业态,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3分)②材料中“主播为了吸引流量、追逐利益,直播内容时常走极端,游走在法律边缘,公然挑战公序良俗”说明了在网络时代,人人能够参与信息发布,信息变得丰富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有的人恶意发布暴力、色情和危害社会稳定的信息,造成了恶劣的影响。(3分)(结合材料1分,知识点2分,每点3分,共6分)(3)答:①我们要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2分)②我们要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2分)③网络无界,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2分)④我们要在网上传播正能量。我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让网络公共空间充满正能量,弘扬主旋律。(1分)20.(1)答:返校清扫校园;参加校园志愿者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理操作输血操作
- 工厂行为规范教育
- 2025届吉林省榆树一中高考全国统考预测密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四上数学6.3 认识亿以内的数、亿以内数的读写
- 历史-四川省九市(广安、广元、眉山、雅安、遂宁、内江、资阳、乐山、自贡)高2022级(2025届)第二次诊断 性考试(九市二诊)试题和答案
- 金相检验基础知识培训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9. 直流稳压电源的实现
- 第六章 职业生涯管理
- 跨境资产分割条款在2025离婚协议中的法律效力解析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分班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无听力音频有听力原文)
- 2025年池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题库附含答案
- 房地产市场报告 -锐理2024年成都房地产市场年报 20250110
- 中国新闻社招聘考试试卷及答案2022
- 成都中考二诊数学试卷
- 创业思维-创造你喜爱的人生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 朱玉贤《现代分子生物学》(第5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章节题库】
- 9《屈原列传》课件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专业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雷泽佳编制-2024C0)【第2部分:131-273】
- 《分解因式-十字相乘法》课件
- 京津冀地区农业减污降碳增效协同: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