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水,周流无滞,似智者通过事理;山,厚重不迁,似仁者宽厚仁爱——无不在自然山水中见出宇宙的生命。
山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基础,天以刚健不已为德,人以自强不息应之;大地坤厚,君子以厚德载物应之。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生命共感”,所以山水文学需要用生命去体验。而《登泰山记》这篇山水游记可谓处处涌动着生命之美。导入新课
泰山被古人视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自秦始皇开始到清代,先后有13代帝王引次亲登泰山封禅或祭祀,另外有24代帝王遣官祭祀72次。古代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道教、佛教视泰山为“仙山佛国”,神化泰山,在泰山建造了大量宫观寺庙。封禅:古代帝王到泰山祭祀天地的典礼。祭天叫“封”,祭地叫“禅”。关于泰山
泰山又名岱山、岱宗、岱岳、东岳、泰岳,位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海拔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封禅人固有一死,或重如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孟子•尽心上》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唐·杜甫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人心齐,泰山移
泰山压顶不弯腰有眼不识泰山
稳如泰山
泰斗盘古开天辟地后头颅化作泰山,黄帝胜战蚩尤封禅泰山而登仙……相关描写泰山壮丽之景登泰山记姚鼐写作背景
乾隆39年(1774年),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12月28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表示辞官的词语:告老、请老、解官、乞骸骨、乞身、移病关于作者
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的集大成者。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乾隆28年中进士,曾参与编修《四库全书》。
乾隆39年辞官,就在这一年辞别京师南下途中登上泰山,写了《登泰山记》。
他提出文章要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在学习方法上,主张多读多做,要从摹仿到自我脱化。关于桐城派
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因这三人都是桐城人,又都以古文辞著名,世称桐城派),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桐城派的文章,内容多宣传儒家思想,尤其是程朱理学;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清真雅正”。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通过记事、记人、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主张,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①碑记:古代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文体裁。题目解读《登泰山记》属于山水游记。“泰山”点明浏览地点,
“登”表明侧重于叙述、描写游泰山经过和所见所感。学过的作品
①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译文:
泰山的南面,汶水向西流;它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在那南北山谷分界的地方,是古长城。最高处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读懂文本第1段必备知识
口诀:
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活动: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湘阴淮阴汉阴
明确:
衡阳(南岳衡山之南)湘阴(湘江之南)
淮阴(淮河之南)汉阴(汉江之南)第1段面:南北水系汶水、济水流向线:南北分界分界线——古长城点:重要景点最高峰——日观峰多角度说明思考①:第1段是从什么视角去写泰山?俯瞰的视角
内容技巧济水汶水
第1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
先写汶水和济水的分流,是“面”;
再引出两水的分界线——古长城,是“线”;
然后以古长城作为参照物,点明泰山最高峰——日观峰的位置,是“点”。
为下文叙述登山路线和观日出作好铺垫内容技巧思考②:第1段的作用?(提示:注意答题的思路)结论:内容+结构内容结构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长清两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越过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这月丁未日,我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的从南面的山脚上山。四十五里长的路上,都是石头砌的台阶,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个山谷。(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沿着中间的山谷进山,走了一小半段,越过中岭,又沿着西面的山谷走,就到了山顶。读懂文本第2段
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dèng)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译文:古时候登泰山,是沿着东面的山谷进去,路上有个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我没有到过那里。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有像门槛一样横在路上的山崖,人们都叫它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临近傍晚,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读懂文本第2段京师泰安南麓中谷中岭(天门)西谷山巅乘、历、穿、越由循越复循遂至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活动:根据文章内容画出作者的登山路线简图。(勾画出文中的地名,再梳理路线)北面南面古长城日观峰中谷中岭西谷南麓京师齐河长清泰安自乘历至由登循越循至天气恶劣路途遥远风尘仆仆心切急切无惧艰苦路程:四十五里石阶:七千有余路线:中谷-西谷-山巅(远)(高)(独特、险峻)越思考①:从作者由京师来泰山的路线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旅程的什么特点?由此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形象特点?内容技巧
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cúlái)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思考②:作者描写山顶上雪后美景时,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负”字以动写静,显出雪的厚度,又以拟人手法,使雪山奕奕传神。“烛”字名词活用为动词,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奇景。“居雾”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盈,呈停聚不动的状态。“若带”以小喻大,写出云雾的具体形状,写出了泰山安详明媚,肃穆中充满温柔飘逸美,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它使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动静结合、拟人、比喻手法内容技巧描写角度:1.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形、声、色角度)2.观察角度:定点观察、移步换景3.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4.色彩变换必备知识描写作用:1.交代时间、季节、地点、气候等,提供人物活动的背景2.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3.揭示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4.为下文做铺垫关于景物描写描写方法:1.正侧、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与细描2.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结合3.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描写活动:“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是写泰山山顶雪后美景的名句,试赏析。苍山负雪:“负”字描写青山背负着白雪,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以动写静,
显出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明烛天南:“烛”字描写苍山上的雪象蜡烛一样照着天南,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名词活用为动词,
显出雪光的亮度,写出日光和雪光相映的壮丽奇景。美景赏析提示:【翻译、描绘情景】+【点出手法】+【梳理效果和特点】苍山负雪:不言冰雪覆盖青山,却说青山背负着雪,由被动变为主动,赋静态的青山以人的动态,表现了冰雪之盛,使人想象到苍山宛如一位富有强大生命力的巨人,匍伏在那里,银装素裹,富有神韵。明烛天南:“烛”是一种光化反应。晴日直射雪山,雪山又把吸收的光能反射天南,绘出积雪映照南面天空的夺目光彩,呈现出雪光与日光争辉的奇景。
活动:有人说,“半山居雾若带然”这一句是神来之笔,试分析。
“居雾”写雾气停留于半山间,以静写动,写出雾的轻静,呈停聚不动的状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宁静飘逸气息;
“若带”写出云雾如一条飘带般缭绕山间,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小喻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云雾的柔美,烘托出泰山的高峻雄伟。
整句话描绘出了泰山安详、肃穆中有温柔飘逸美的特殊风韵,使雪山晚晴图神采顿现,给整个画面以无限的生机和情趣。美景赏析半山居雾:一个“居”字,不仅把动态的物写成静态,使人感受到那种特有的静谧,而且增强了山间云雾缭绕不绝的高峻之感,创造出云雾全然凝滞不动的静穆而奇妙的境界。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美景赏析现代时间时辰特殊名称更点23:00—1:00子时夜半三更1:00—3:00丑时鸡鸣四更3:00—5:00寅时平旦五更5:00—7:00卯时日出7:00—9:00辰时食时9:00—11:00巳时隅中11:00—13:00午时日中13:00—15:00未时日昳15:00—17:00申时哺时17:00—19:00酉时日入19:00—21:00戌时黄昏一更21:00—23:00亥时人定二更必备知识
古人纪时法五鼓:古代以打更击鼓报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一个时辰(两小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五鼓”相当于五点钟。朔:阴历每月第一天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望:阴历每月十五既望:阴历每月十六古人纪日法五更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chū)蒱(pú),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lǚ)。译文: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尽头)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起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读懂文本第3段思考:姚鼐在泰山日观亭观看日出之景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写出了泰山怎样的特点?又是如何体现的该特点?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白若摴蒱”“正赤如丹”“绛皓驳色”“而皆若偻”比喻、拟人手法色彩、动静、远近虚实结合、正侧结合以拟人手法烘托出日观峰凌驾于群峰之上的雄伟气势以色彩点染出日观峰日出之景的绚丽壮美、生机盎然时
间
顺
序内容技巧五鼓,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视频再现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这模糊或缺失偏僻在赶不上译文: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的行宫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天看见途中路两旁刻写的石碑。是从唐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至于偏僻不在路边的石碑,都没来得及去看。读懂文本第4段思考:第4段的景观与第3段有何不同?有什么作用?岱祠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明确:人文景观:岱祠、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道中石刻。
作用:既增加了游记的知识性,也有助于表现泰山的整体风貌和悠久历史,突出其作为文化宝库的作用。内容技巧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yuán)。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译文: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到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读懂文本第5段活动:从第5段中找出泰山自然景观的特点、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三多”是:多石、石多平方、多松;“三少”是:少土、石少圆、少杂树;“三无”是: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
特点:三多、三少、三无
作用:1.泰山之冬的肃杀和静美2.突出泰山苍劲峻峭的面貌
内容技巧白描泰山的位置登山的经过山巅之所见观日出奇景至于泰安由南麓登循中谷入越过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山水如画居雾若带五鼓——面迎风雪待日出稍后——白山矗立若樗蒲须臾——一线异色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红光承回视——群山异色拜日观人文之景观自然之风貌
岱祠
碧霞元君祠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全文思路
登山寄情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线索),
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内容),以精练的语言(语言特色),
生动地(效果)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画面)的瑰丽景色(画面特点)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意境),
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小情旨),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表达了作者对于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大情旨)全文主旨写作技巧1、抓住特征巧妙烘托
本文对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抓住景物特征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例如:写泰山高峻,主要借人在山顶俯视所见“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来进行烘托。作者在严寒中登山,全文无一“寒”字,但“大风扬积雪击面”“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都足以使人想出寒冷的程度。2、动静结合,气象万千
泰山冬季本是皑皑白雪覆盖青山,银色雪光映照蓝天的一片静景,但作者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变静为动,一洗寒冬游山的孤寂之感:“苍山负雪,明烛南天。”泰山高耸入云,山间云雾时聚时散,飘浮不定,实为动景,而作者将其描绘成一幅静态山水画,使人感受到一种特有的宁静气息:“半山居雾若带然。”3、叙事简练,语言形象
全文仅六百多字,却充分表现了雪后泰山的特殊情趣,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用“山多石,少土……雪与人膝齐”寥寥数语便将泰山多石多松,冰雪覆盖的景色描绘出来了。写登山情景,用“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不仅简洁,而且生动形象。义理:文章要表达一定的道理,文以载道《登泰山记》与这个单元的其他抒情散文所不同,文中几乎没有直接抒情或议论哲思的句子,是否代表它是一篇“无情的文章”?
乘风驭雪的场景侧面写出作者游玩的兴致之高,如“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虽然风高雪猛,但作者仍马不停蹄直奔泰安。思考:《登泰山记》体现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文学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泰山之景描写逼真细致,形象生动,泰山景色的绚烂壮美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喜悦。技巧提升思考:《登泰山记》体现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文学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考据:文章要有坚实的事实依据考据:
叙述泰山的地理方位及其周围的水文分布,以稽考与实证结合的形式补充说明泰山一带的景点位置及环境地貌。
如:“郦道元所谓”“古时登山”“古谓之”“世皆谓之”“自唐显庆以来”“远古刻”。技巧提升思考:《登泰山记》体现了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统一的文学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辞章:文章的修辞和语言技巧辞章:①.借助正面和侧面,远望和俯视,通过以动写静和以静写动,运用比喻、拟人,绘形摹色,真实而形象地描绘出泰山之景。②.语言平实洗练,言简意厚,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与蕴藉。③.叙述条理清晰,详略得当。以游泰山者的行踪为线,时间和地点有条不紊的进行推移,前后呼应,重点突出。
雅洁有序技巧提升①志当存高远,敢于迎难而上。②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就越壮阔。③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非有力者、非有情者而不能至,不能悟也。④不经风雨,怎么能见彩虹。要想得到美的感受,非付出艰辛的代价不可。⑤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才能驱散心灵的阴霾。
思维拓展思考:学完这篇文章你有何感悟?通假字1.须臾成五采2.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3.其级七千有余彩圆又文言积累词类活用1.泰山之阳,汶水西流2.其阴,济水东流3.明烛天南4.道少半,越中岭5.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6.山多石,少土7.极天云一线异色(向西,名词作状语)(向东,名词作状语)(照亮,名词作动词)(少于,形容词作动词)
(像门槛一样,名词作状语)(少有,形容词作动词)(像线一样,名词作状语)一词多义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余始循以入
回视日观以西峰
(在,在……的时候)
(同“而”,表顺承,连词)(连接方位名词等用法同现代汉语,连词)文言积累视回视日观以西峰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子孙视之不甚惜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看,动词审察,动词对待,介词眼力,目光,名词比照,比较,介词以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以谋叛坐之,并其部属四百余口尽杀之因击沛公于坐,杀之停车坐爱枫林晚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鸿门宴》)(与“站”相对,动词)
(判罪,动词)(座位,名词)(因为,连词)
(座位,名词)
余始循以入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开始)(最初,副词)(才,副词)(开头、开端,名词)一词多义文言积累始坐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石钟山记》)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梦溪笔谈》)(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庄子•秋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
)农者殆则土地荒()大概,副词通“怠”,精神困倦无所得几乎,近于危险,名词通“怠”,懈怠殆一词多义文言积累限越长城之限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皆不可限以时月然则诸侯之地有限界限,城墙,名词像门槛一样阻隔,动词限制,动词限度,名词乘自京师乘风雪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于是乘其厉声以呵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冒着,动词乘坐,动词趁,介词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一词多义文言积累古今异义文言积累①.至于泰安②.稍见云中③.多平方
古:到达。
今:表另提一事;表发展到某种程度。古:渐渐,逐渐。今:稍微,略微。古:平整方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标准砌体工程分包合同样本一
- 美食springboot课程设计
- 专题01基础知识综合(原卷版)
- 用户画像课程设计
- 自然课程设计营销推广
- 换热网络课程设计
- 理论课程设计需要考虑
- 湖南省株洲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解析版)
- 直播器材培训课程设计
- 汽修行业修理工技能提升总结
- 2024年机动车检测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记录表格合集(根据补充要求编制)
- 公司未来发展规划及目标制定
- 2023-2024学年上海市普陀区三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4年01月11067知识产权法期末试题答案
-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室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完整版)
- 消防系统检测方案(完整版)
- 关于童话故事的题目
- 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申请表1
- 巢湖地区地质调查报告 最终版[沐风文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