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1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2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3页
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导学案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政治】班级:姓名:页(共4页)1.2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学习目标】1.分析空想社会主义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明确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论证科学社会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2.概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轨迹,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当今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增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必然趋势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思想来源、社会历史条件、理论基石和产生标志教学难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探究学习】总议题:三探:科学社会主义的前世今生一探:蓄力之期——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背景一:资本家为了刺激经济的高速发展,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不断采取增加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办法来残酷地剥削工人。工人们每天要劳动14到16小时,有的甚至长达18个小时,但工资却很低。残酷现实之下,一些有识之士开始畅想未来理想社会比如:16世纪至17世纪。以莫尔为代表的人们喜欢用文学的语言描述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会。就如在莫尔的《乌托邦》一书中,他这样描写他的理想国:在乌托邦里没有货币,每个人都在市场上各取所需。没有家庭主妇、神甫,没有贵族,没有仆人,没有乞丐。继莫尔之后,18世纪以摩莱里为代表的人们开始以法律条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等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较为充分地描述了他的社会学思想。他主张符合自然和理性的社会状态,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完全现实的阶段,是人类历史的起点。而19世纪初,以欧文为代表的人们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对未来社会提出积极合理设想并进行实验。1824年创办,欧文的新和谐公社,公社成员的活动目的只要满足本社成员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导致公社产品成品缺少,生产少,消费多,产生矛盾。"新和谐公社"处在整个资本主义的重重包围之中,来参加公社的人形形色色,抱有各种目的,有着各种想法,所以,社员之间不久就产生了各种矛盾,变得不像预想的那么"和谐"了。四年以后,"新和谐公社"终于宣告了破产。结合课本11-13页与上述材料分析以下问题:1.空想社会主义为何产生?2.空想社会主义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这些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各个阶段又有何特点?发展阶段代表人物特点3.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物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设想,这些设想有何进步性和局限性?探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思想来源:背景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结合课本,说说三大工人运动的意义和工人运动对科学社会主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探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历史前提:背景三:(课本13页—14页“探究与分享”)1.结合教材知识,说说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意义。2.结合课本14页分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来源、内容。探得: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理论基石:二探:破茧之时——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列宁曾高度评价《共产党宣言》,指出:“这部著作以天才的透彻而鲜明的语言描述了新的世界观,即把社会生活领域也包括在内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作为最全面最深刻的发展学说的辩证法以及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者无产阶级肩负的世界历史性的革命使命的理论。”结合课本15—16页,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地位及其内容?探得: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标志——三探:蓬勃之路——一国到多国的实践镜头一: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摧毁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机构,废除了资产阶级议会制,采取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后虽失败,但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标志着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中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意义:“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镜头二: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的不平衡矛盾日益激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心逐步从西欧转移到俄国。列宁在革命的实践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领导十月革命取得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历史转变。十月革命为世界其他各国无产阶级树立了榜样,推动共产党在世界各国普遍建立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高涨。列宁领导俄国党和人民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取得初步进展并积累了宝贵经验。列宁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结束,今后只能根据人民群众生气勃勃的实践来谈论和建设社会主义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一个也未能解决。1929年爆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一步激化了帝国主义各国之间的矛盾,并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联共(布)领导苏联人民进行了伟大的卫国战争,其他欧洲各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反法西斯斗争,中国共产党和亚洲许多国家的共产党,领导和参与了本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把红旗插上了德国国会大厦。在苏联的帮助下,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民主德国等在二战结束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成为社会主义国家。亚洲的中国、越南、朝鲜、蒙古以及美洲的古巴等国二战后也先后走上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样,社会主义建设就越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实现了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这样一个占人类四分之一人口的世界大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极大地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走向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结合材料和课本17-19页,说明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及各个阶段产生的积极影响。时间和事件积极影响伟大尝试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曲折发展换发新生2.材料中俄国十月革命有何意义?其建立起的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有何特点【检测训练】一、连一连空想社会主义看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质看到人民群众力量看到资本主义弊端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揭示阶级斗争的作用剩余价值学说揭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唯物史观批判吸收德国古典哲学批判吸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二、选择题1.在19世纪早期,人们对未来社会提出许多美妙的设想,希望建立一种“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新社会。因为这些设想非常不成熟,因此被称之为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的主张之所以成为空想,是因为()①看不到人民群众的力量②从理性、正义原则出发论证和阐释未来社会③主张通过阶级斗争建立新社会④主张通过人民群众推翻现有社会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