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西方经济学(下册)《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经济学(下册)

《宏观经济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下册)

课程英文名称:Macroeconomics

课程代码:

学时数:54

学分数:3

先修课程:微积分、微观经济学

适用专业:经济和管理类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1.课程性质

《宏观经济学》课程经济学、管理学科各专业必修的核心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要增进学生对以市场经济为背景的宏观经济理论的理解,掌握基

本宏观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并能够使学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进

行全面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二要让学生在充分了解和把握宏观经济学重要理论观点和政策

的基础上,加强对经济学科各门课程相互关系的了解,为学生进行其他专业课程的后续学习

奠定学科理论基础,使之具备系统扎实的知识体系储备。三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导其分析和把握西方宏观经济学中能够为我借鉴和利用的理论观点和政策措施,并举一反

三地分析和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宏观经济问题。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共同构成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

的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微观经济学的扩大,特别是微观经济学三个假设前提的不存在,尤其

是市场失灵的客观存在,要求政府必须采取有效手段刺激经济,使得有效需求能够不断犷大,

最终实现国民收入的扩大和均衡发展,成为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所在。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九章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衡量经济总量的相关指标,了解失业的衡量指标;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

法,掌握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掌握失业的分类;理解GDP指标、价格水平指标和失业

指标的局限性。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GDP的含义;衡最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方法;失业的分类。

难点:GDP指标、价格水平指标的局限性。

第一节国内生产总值及其衡量

一、GDP的含义

二、GDP的衡量

三、名义GDP与实际GDP

四、与GDP相关的其它指标

第二节价格水平及其衡量

一、一组物品价格的衡量问题

二、衡量价格水平的主要指标

三、通货膨胀的含义

第三节失业及其衡量

一、劳动力的构成

二、失业的简单分类

三、充分就业和自然失业率

第四节与基本指标相关的宏观经济问题

一、失业

二、通货膨胀

三、滞涨

四、增长问题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一、对GDP指标的评析

二、对价格水平指标的评析

三、对失业指标的评析

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凯恩斯主义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理解乘数的概念;了解总产出的决定因

素,了解凯恩斯的消费需求理论和投资需求理论;掌握各类乘数对均衡产出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凯恩斯的均衡国民收入次定原理;乘数原理,

难点:乘数对均衡产出的影响。

第一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

二、古典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三、凯恩斯主义关于国民收入决定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两部门经济:家庭部门

一、消费函数和消费倾向

二、储蓄函数和储蓄倾向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

五、影响消费的其他因素及其对相关政策效果的影响

六、其他消费理论

第三节两部门经济:企业部门

一、投资和资本边际效率

二、影响预期收益的因素

三、投资和利率

四、投资的q理论

第四节三部门经济:政府部门

一、政府需求的内容

二、政府对社会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影响

第五节四部门经济:国外部门

一、国外需求的决定因素

二、净出口的决定

二、几个主要的国外需求影响因素

第六节影响需求的重要机制:乘数

一、乘数原理:以投资乘数为例

二、与政府相关的乘数

第七节本章评析

一、对均衡国民收入决定原理的评析

二、对消费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

三、对投资需求决定理论的评析

四、对乘数机制理论的评析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的决定:IS-LM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IS和LM曲线的推导和移动因素:理解IS曲线和LM曲线的含义和斜率的影响因素:

掌握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掌握IS-LM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货币市场的均衡;IS-LM模型。

难点: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

第一节产品市场的均衡:IS曲线

一、IS曲线的前提条件:产品市场的均衡

二、IS曲线的含义和推导

三、IS曲线的斜率及其变动

第二节产品市场的均衡:LM曲线

一、货币市场均衡的含义和利率的决定

二、货币需求的决定

三、LM曲线的含义和推导

四、LM曲线的斜率和变动

第三节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IS-LM模型

一、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含义

二、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的调整和变动

第四节本章评析

对1S-LM模型的评析

二、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评析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的决定:AD-AS模型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总需求曲线的推导和决定因素;理解不同形状总供给曲线的假设条件,长期与短期

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掌握AD-AS模型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总需求曲线;AS-AS模型;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

难点:不同形状的总供给曲线;AD-AS模型的应用。

第一节AD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需求曲线的含义和相关效应

二、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三、点、需求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第二节AS曲线及其变动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二、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三、总供给曲线的变动和影响因素

四、特殊的总供给曲线及其变动

五、总供给曲线不同特征的经济含义

第三节AD-AS模型

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含义

二、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AD-AS模型对外来冲击的反应

一、对总需求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一.、对总供给方面扰动和冲击的反应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一、对AD-AS模型的评析

二、AD-AS模型、IS-LM模型和凯恩斯主义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比较和评析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失业的原因;理解自然失业率的含义,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与影响;掌握奥肯定律

的含义,掌握需求拉动的通货膨张和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掌握菲利普斯曲线。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菲利普斯曲线的含义,通货膨胀的原因。

难点:长期总供给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的关系,

第一节失业

一、失业的宏观经济学解释

二、失业的影响和奥肯定律

第二节通货膨胀

一、通货膨胀的类型和原因

二、通货膨胀的影响

第三节菲利普斯曲线

一、失业、通货膨胀与菲利普斯曲线

二、从短期总供给曲线到菲利普斯曲线

三、适应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四、理性预期与菲利普斯曲线

五、从菲利普斯曲线的角度理解通货膨胀的原因

六、通货膨胀和滞涨

第四节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的含义、阶段和类型

二、较早时期的经济周期理论

三、现代经济周期理论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一、对失业理论的评析

二、对通货膨胀理论的评析

三、对经济周期理论的评析

第十四章开放条件下的的宏观经济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国际收支及其账户的基本内容,了解汇率及其决定因素,了解净出口和净资本流

出;理解BP曲线,理解固定汇率制度H浮动汇率制度,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掌握开放

经济中产品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及相应的政策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应。

难点:开放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汇率

一、国际收支

二、汇率与汇率制度

三、国际收支的平衡

第二节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一、价格不变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二、价格变动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第三节固定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

一、固定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

二、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三、固定汇率制下的贸易政策

第四节浮动汇率制下的国际收支调整

一、浮动汇率制下的财政政策

二、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政策

三、浮动汇率制下的贸易政策

四、国际金融三元悖论:不可能的三位一体

第五节本章评析

一、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理论与经济全球化

二、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与中国经济开放政策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体系,了解财政政策的工具,了解货币政策的工具,了解供给

管理政策;理解财政制度的自动稳定器功能,理解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的含义,理解货币乘

数;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玫策的效应。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自动稳定器;货币乘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

难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配合。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体系

二、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抉择

第二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工具

二、白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三、财政政策效应

第三节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工具

二、基础货币、货币乘数和货币供给

三、货币政策效应

四、“相机抉择”和“规则”之争

第四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和协调

一、财政政策的局限性

二、货币政策的局限性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协调

第五节供给管理政策

一、人力政策

二、收入政策

三、指数化政策

第六节本章评析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局限性评析

二、宏观经济政策的借鉴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测算经济增长率的决定因素,了解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理解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的含义,理解储蓄率和人口增长如何决定稳态人均收入水平,理解技术进步与稳态增长率的

关系;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结论和内生增长理论。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古典增长模型和内生增长模型。

难点:经济稳态的条件及其经济含义.

第一节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一、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些事实

三、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绛济增长的决定因素

一、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

二、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

第三节新古典增长模型

一、基本假定和思路

二、模型的构建

-S、稳态及其条件

四、稳态时的增长率

五、模型的应用

六、模型的重要结论

第四节内生增长理论

一、基本模型

二、两部门模型

第五节增长核算

一、增长核算方程

二、增长的经验估算

三、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六节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

鼓励技术进步

二、鼓励资本形成

三、增加劳动供给

四、建立适当的制度

第七节本章评析

一、对增长理论的评析

二、创新驱动战略与经济发展

四、学时分配表

学时分配备

章次章名实验名称

理论实践注

第九章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6

第十章国民收入决定:收入支出模型6

第十一章国民收入决定:IS-LM模型7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决定:AD-AS模型8

第十三章失业、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6

第十四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6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6

第十六章经济增长6

合计51

五、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课堂讲授: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作业和自主学习法。教

学手段主要采用板书、多媒体及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相关资源,力求生动形象的把教学内容展

现给学生。通过教师的讲授,让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运用讨论法,理论联

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通过阅读专业参考书,帮助学

生孤独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给学生留下思考题目或者当前形势下的经济热点问题,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方式寻求答案,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锻炼学生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经济论文写作的能力。

2.课后作业:课后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锻炼学牛•的

思维能力。教师布置作业要体现教学内容的层次性、代表性,对作业的批改要及时,对共性

的问题给予及时、恰当的评价,对个性问题要个别讲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