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含解析)

2024年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布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评卷人得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各种人生选择。最近

几年,身边新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

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找

到一份工作,一边做一边羡慕别的工作,于是跳槽成了家常便饭。跳

槽之后,又不满足,于是接着跳,这样下去,工作无法进入正常的发

展轨道。一份工作,做到皮毛就①,永远领略不到其中的魅力c我

很想对他们说:不要总羡慕别人的风景,属于自己的风景最美。如果

你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景,就要做到专注。一份工作的魅力,与认识到

的风景的魅力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你深入其中,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

每一处风景都有独特的魅力,既然选择了,就要②,专注当下°认

识风景,就像欣赏一座山一样,你只有走进去,完全沉浸,才能了领

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才能领略到③的妙处。而且在这个过程

中,你可能会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几番周折,柳暗花明又一村c这

些美好的体验,都是深入其中得到的。

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看遍所有的风景,那就把自己的一片风景

经营得④。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了了之目不窥园曲径通幽多姿多彩

B.束之高阁目不窥园曲尽其妙五光十色

C.不了了之心无旁鹫曲径通幽多姿多彩

D.束之高阁心无旁鹫曲尽其妙五光十色

2.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以修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

择。

B.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

择。

C.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

择。

D.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

择。

3.下列与我们所学的古代文章相关的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批判巫医、乐师等耻学于师的风气赠文韩愈中唐

字退之

B《赤壁赋》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文赋苏轼北宋字子

C《陈情表》表达作者报养祖母的决心奏疏李密西晋字伯

D《兰亭集序》抒发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惋赠序王羲之东

晋字逸少

评卷人得分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版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

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

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

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

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图1:中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

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胸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

业大县,临胞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

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县开阔平坦的农田委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

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

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

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的县在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

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

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

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胸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标

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

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

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

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

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

盘活荒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

下村大显身手一一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

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

建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

提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

斤,高标准农田巳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

有力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

报》2020年12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1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

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

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

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

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胸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村于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

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

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驹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

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的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

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

貌。

6.临驹县山区与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有着相同的经验,

概括有误的是()

A.立足本地耕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电路等问题。

C.积极盘活荒地,引进外资,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了粮食产

量。

D.积极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评卷人得分

三、(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时政疏

【唐】马周

贞观①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曰:臣历睹前代,自夏、

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

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

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

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

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

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遐长

而祸乱不作也。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

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

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

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

昔唐尧茅茨②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复可行于

今。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二书囊以为殿帷,所幸夫人

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纂组③妨害女工,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

后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

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

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为俭。臣闻昧旦

丕显,后世犹

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下少处民间,知百姓辛苦,前代成

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万岁之

后,固圣虑所当忧也。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

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

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

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

收之。若人劳而强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然俭以息人,贞观

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

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

尘之警,狂狡因之纷发,则有不可测之事,非徒圣躬阡食晏寝而已。

若以陛下之圣明,诚欲励精为政,不烦远求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

则天下幸甚。

【注释】①贞观,唐大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②茨,屋顶。

③纂组,读音为zuGnzu,意思为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祚相继祚:福分,这里指帝位

B.所幸夫人衣不曳地幸:幸运

C.不更外事更:经历

D.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被:遭受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B.至景帝以锦绣纂组妨害女工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而承文景遗德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D.式歌且舞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

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

养之

B.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

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

C.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

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

养之

D.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

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

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陈时政之弊的一项是()

①供官徭役,道路相继②兄去弟还,首尾不绝

③春秋冬夏,咯无休时④议者皆不以为俭

⑤黎庶怨叛,聚为盗贼⑥式歌且舞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④⑤⑥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见微知著,引经据典,规劝

唐太宗要“节俭于身,恩加于人工

B.作者认为,虽然唐太宗有仁德,曾多次下令减轻徭役,但官

府的文书下达后,有些地方并未落实到位,因此百姓服役的状况并没

有改善。

C.作者认为唐太宗了解民生疾苦和前代兴衰,尚且无法制止皇

室生活奢靡,如果将来太子登基,那么可能会动摇唐王朝的基业。

D.文章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都是写给唐太宗的奏折,但前

者语气更加委婉,用语更为自然,几乎不假骈俪。

第n卷(非选择题共U7分)

评卷人得分

四、(27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复可

行于今。(4分)

(2)若人劳而强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4分)

13.马周认为唐太宗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居?请

结合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3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①。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②常得从鸡翘③。

【注】①白璧招:典出自“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

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②华簪:华,美也;簪,发簪。即华丽的

服饰。③鸡翘:鸾旗车的俗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

脉络清晰分明。

B.首朕“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

别的地点。

C.第五句用典故,写与项判官相识时都没有官职,相差十岁却

亲若兄弟。

D.诗歌虚实结合,既有别时场景的描述,又有离别后的思念,

感情真挚。

(2)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他送上了哪

些祝愿。(2分)

(3)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

联的精妙之处。(3分)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母、孙二人,更相为命,o((李密《陈情表》)

(2)月明星稀,—o(曹操《短歌行》)

(3)—,举类迩而见义远。(司马迁《屈原列传》)

(4)—,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5)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关系的句子是:

评卷人得分

五、(21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过麦口

雪樱

①每年小满一到,天气呼啦一下热起来,连空气里也炸裂着黏人

的气息。小麦青、大麦黄,老人们掰着长满黄茧的手指头数着日子一

一快割麦子了。我的嗓子眼里就像有隐疾,发痒难耐,如麦芒刺人的

灼痛感,久久挥之不去,连同那些被阳光晒干的往事也被翻腾出来,

让人心事如泉。

②过麦口,是夏天的仪式。我喜欢这个“过”字,盈满节日般的

欢喜,就像弯腰的麦穗对丰收的麦田行注目礼。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

块麦田,供我们储藏童年的往事。芳是我的发小,娃娃头,瓜子脸,

当年班上的小个子,站队排在最前面。她的姥姥是大学教授,她的爸

爸是姥姥带出来的学生,这样的一家人着实令人羡慕。芳最大的优点

是爱看书、爱思考,课间经常围着老师问问题,遇到不会做的数学题,

我总喜

欢向她请教。一张白纸被她塞满密密麻麻的公式,字号大得惊人,

我却看得直犯困。后来,她被保送省重点学校,大学毕业后去了新加

坡定居。二十多年过去了,我至今记得她和我说起的一件冏事。

③那年端午,芳跟着爸爸回到农村老家。那可能是她第一次回去,

正好赶上收麦子,望着大片大片的麦田,麦浪滚滚可人,阳光善解人

意,她欢欣雀跃。咕咕鸟声一叫,似乎是为麦浪助阵,又像是把天空

顺道收割。大人忙割麦,小孩跟在后面低头拾麦穗,边拾边玩。下午,

她跟着一群孩子点着火烤麦穗吃,满手黑乎乎的。麦子还没烤熟,就

被大家七手八脚抢夺一空,捻着麦粒往嘴里塞。芳没吃两口就被卡着

了嗓子,又是拍背又是喝水都无济于事,憋得脸蛋通红,她嚷嚷着自

己要死了。孩子们喊来大人,立马带她去了村里的卫生室,结果白跑

一趟一值班医生也下地割麦子了。最后不得不带她去了镇上的医院,

才成功取出卡嗓子的麦粒。从那以后,芳再也没有吃过烤麦穗,奶奶

总是把麦穗放锅里煮熟了,然后用手轻捻去皮,再给她吃。“那是我

吃过最好的美味,元论走到哪里,都会想起老家的麦田,还有奶奶看

我大口咀嚼麦粒的眼神。”芳说的时候,眼睛里雾着一层朦胧,或曰

乡愁。

④关于过麦的记忆,很多孩子的童年里都有或深或浅的拓印。好

比麦芒刺疼胳膊,热风吹疼脸颊,那是一种真实的精神场域,绵延着

一个人的血脉和基因。跟着母亲回姥姥家过麦,我有两大痛苦之事,

一是晚上住不惯,蚊虫叮咬,狗吠鸡鸣,搞得睡不踏实。哪怕是挂上

蚊帐,我也睡不着,从小就对发明蚊帐的人产生质疑,觉得那是人造

的牢狱。二是如厕不方便,露天地里搭个棚子、挖个土坑,每次上厕

所我都担心自己掉进去,简直是痛苦的煎熬。当然也有开心的事,村

口小卖部出售的酸梅汤,麦子地里推车子卖冰糕的小贩,午饭点儿槐

树下的欢笑声声,泛黄的葱油饼,淌油的咸鸡蛋,浓肝的绿豆汤,都

能成为一景。晚上拖着一身汗臭和疲惫回到家,当炊烟开始云游屋顶,

孩子们欢腾起来,屋檐下摆上小桌和木板,姥爷举起长刀切西瓜,我

啃得满脸满襟都是红沙瓢,一口一口,直甜到心里。

⑤有一年,父亲回来帮忙收麦子,那几天大人们真的是争分夺秒,

手里的镰刀像变了戏法般飞奔,与日头赛跑。从远处眺望,大人的腰

板齐刷刷弯成一条线,只见草帽移动、头巾飞舞。暑气撩人,不理;

麦秆戳痛,不顾。就这样把汗水忍住,把疲累忍住,把所有委屈统统

吞咽下肚,以泼出命般的无敌势头,把麦子收割入怀,仿佛这是一年

一度为大地精心布置的婚房,柔软、温暖,容不得半点亵渎。麦田里

的孩子们,与麦浪一样调皮。一次,父亲骑三轮车带着我回家取水,

回来路上,我的右脚不知怎么被卷进了车蛇里,伴随我“哇”的一声

大哭,父亲猛然刹住了车。凉鞋脱落,血溅了出来,一阵剧痛从脚底

直蹿向头顶,我哭得更凶了,头顶上的咕曲鸟也跟着叫嚣。家里人闻

讯跑了过来,商量先把我送回家。那时候没有手机,麦口上找个人全

靠跑来跑去。舅舅辍转绕了一大圈,请来医生上门包扎。幸好没有伤

着骨头,用纱布缠绕包扎,坚持每天换药,伤口恢复得很快,只是右

脚趾留下了一道粉色长疤。那年夏天,我升入高中,学校

组织去腊山封闭式军训,晚上洗漱完大家在宿舍里卧谈,我才知

道,脚被自行车或三轮车车轮卷进去这样的倒楣事,他们也遇到过,

而且有两位同学也是回老家过麦口时遭遇的。

⑥我始终觉得,麦田是大地上的音乐家,内蕴着生命的律动和节

拍。梵高在给弟弟提奥的信中如是写道:“当我画一个太阳,我希望

人们感觉它在以惊人的速度旋转,正在发出骇人的光热巨浪。当我画

一片麦田,我希望人们感觉到麦子正朝着它们最后的成熟和努力绽放。

”在他眼中,麦田是绝对的力与美的象征。然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

加速推进,麦田隐退,变成高楼大厦,连同那些记忆也连根拔起c倒

是云门舞者的《稻禾》,能够唤醒一抹记忆,2012年,林怀民来到“稻

米之乡”,被一望无垠的稻田攥住心灵,他带领云门舞者体验生活、

学习割稻,仔细辨认,“不同季节的稻田有不同的颜色,从青而黄,

金黄之后,饱熟的稻谷泛出一种琥珀色的红光,很像黎明时初初露出

的朝阳饱满而含蓄的金红”,看到“稻花开时的愉悦的香,和稻穗抽

长时安静的香,以及谷粒饱满时像烟米饭般幸福满足的米香,都不太

一样他们拜稻农为师,冒着大雨也割稻,真正把自己历练成农人

的模样。林怀民有感而发:“在稻田里长时间弯腰,脊椎比想象中痛

很多。怀抱收获的稻穗,比想象中快乐很多。从真实的劳动中,大家

懂得了粒粒皆辛苦。”想象自己也是一株挺立的麦子,扭动身躯,起

伏不定,那“刷刷刷”的声响不啻轻扬的口哨,仿佛告诉人们:万物

皆有情,种田好比养儿育女,时间久了,手掌的刀痕、裤脚的泥印、

指头的厚茧,都幻化为一枚金色的徽章一一那是大自然的馈赠。

⑦“走,回老家,收麦子!”但愿这样的呼唤声消失得慢一些,

再慢一些。而我,宣温往事,迎着热风,朝着村口小卖部的方向,轻

轻哼唱起一首儿歌,

(选自《齐鲁晚报》2022年6月1日,有删改)

16.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写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冏事(jibng)亵渎(xie)祛除(qu)好高鹫远(w

u)

B.倒楣(mdi)包扎(zd)稼嵇(s。)为虎作傕(w6i)

C.拓印(tud)旋转(zhuan)尽管(jin)博闻强识(zh

i)

D.浓酢(yan)应届(ying)炳米饭.(men)徇私舞弊(x

iin)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门见山,开头写出小满时节老人的期待与自己的主观

感受,引出了下文对往事的回忆与感怀。

B.作者幼时的玩伴芳因被麦穗卡到嗓子,之后便再也没有吃过

麦穗,但曾经麦穗的味美与奶奶的眼神始终是芳生命中最美的怀恋。

C.第五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脱落”“溅"蹿”等动词生动形象

地表现出“我”的脚被卷进三轮车里

的内心感受;“咕咕鸟也跟着叫嚣“从侧面表现出作者心情的烦

躁。

D.文章引用梵高的信突出麦田是的力与美的象征,表现出作者

对麦田的热爱,增添了文章文化底蕴,引出后文对城镇化进程中麦田

文化式微的愤懑。

E.文围绕收麦主要回忆了芳吃烧麦穗时被麦粒卡到嗓子的冏事

和父亲骑三轮车带“我”回家取水返回时,“我”的右脚被卷进了车轮

里的遭遇两件事。在回忆中寄托了作者浓浓的情感,感情真挚,具有

打动人心的力量。

18.赏析文中第①段划线的句子。(4分)

19.选文在选入某文学杂志时,编者将标题改成了“远行的童年

记忆”,你更喜欢哪一个?请说明理由。(5分)

20.“麦田”在文中有着丰富的内涵,请简要分析。(5分)

评卷人得分

六、(11分)

21.下面两道题,任选一道作答。(6分)

(1)根据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三染法”是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塑造人物的常用手法。这里

所说的“三染法”,是指先对人物进行定基调式的介绍与描写;后随

情节的展开,不断对人物形象加以充实,从而塑造出丰满立体的人物

形象。请从下列《红楼梦》中的四个人物中任选一个人物,简要说明

作者是如何运用“三染法”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

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

(2)下面是关于《乡土中国》一书的一张思维导图,请根据要

求完成后面的题目。

(1)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思维导图的空缺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在西洋家庭团体中,夫妇是主轴,夫妇共同经营生育事务,子女

在这团体中是配角,他们长成了就离开这团体。在他们,政治、经济、

宗教等功能有其他团体来担负,不在家庭的分内。夫妇成为主轴,两

性之间的感情是凝合的力量。两性感情的发展,使他们的家庭成了获

取生活上安慰的中心。在我们的乡土社会中、家的性质在这方面有着

显著的差别,我们的家是个绵续性的事业社群,它的主轴是在父子之

间,在婆媳之间,是纵的,不是横的。夫妇成了配轴。配轴虽则和主

轴一样并不是临时性的,但是这两轴却都被事业的需要而排斥了普通

的感情。一切事业都不能脱离效率的考虑C求效率就得讲纪律,纪律

排斥私情的宽容。在中国的家庭里有家法,在夫妇间得相敬,女子有

着“三从四德”的标准,亲子间讲究负责和服从。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①—②—③—

(2)《乡土中国》是一本学术专著,你即将上高中的表弟不知道

如何阅读这样的作品。请你根据上面的图文,补全下面的语句,向他

介绍思维导图阅读法的优点。

表弟啊,我推荐你一个很妙的思维导图阅读法。它有三个妙处:

一是提取妙,关键信息一目了然;二是差异信息一目了然;

三是_,_。学会了做思维导图,相信你就能读懂学术专著

To

22.下面文段有五处语言表达(病句、标点、逻辑等)的问题,

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5分)

①史学离不开逻辑,史料的应用、选取和甄别,都要经过逻辑的

推理。②逻辑理性和历史理性有着休戚与共的联系。③逻辑理性直接

影响到自然学科,历史理性影响到人文学科,④因而自然学科本身也

是历史的。⑤逻辑理性对于自然理性来说,是必要条件,也是充分条

件。⑥没有逻辑理性,就没有历史理性,但是有逻辑理性,不见得就

有历史理性。⑦人必须有历史理性,也必须有逻辑理性。

评卷人得分

七、(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孔子曾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簧,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

覆一簧,进,吾往乜。”明初文学家刘基曾说:“知进而不知止者,虽

得必失J“进”与“止”体现了古人求学修业、立身处世的态度与智

慧O

这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2024年高考语文临考押题卷02(天津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指定位置上C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

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33分)

本试卷共11小题,每小题3分,共33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评卷人得分

一、(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Q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尤其是各种人生选择。最近

几年,身边新毕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我感觉他们的生活状态就是,

不是在找工作,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找

到一份工作,一边做一边羡慕别的工作,于是跳槽成了家常便饭。跳

槽之后,又不满足,于是接着跳,这样下去,工作无法进入正常的发

展轨道。一份工作,做到皮毛就①,永远领略不到其中的魅力c我

很想对他们说:不要总羡慕别人的风景,属于自己的风景最美。如果

你选择属于自己的风景,就要做到专注。一份工作的魅力,与认识到

的风景的魅力是同样的道理,需要你深入其中,慢慢发现其中的奥秘。

每一处风景都有独特的魅力,既然选择了,就要②,专注当下。认

识风景,就像欣赏一座山一样,你只有走进去,完全沉浸,才能了领

略到横看成岭侧成峰的美,才能领略到③的妙处。而且在这个过程

中,你可能会觉得山重水复疑无路,几番周折,柳暗花明又一村c这

些美好的体验,都是深入其中得到的。

人生短暂,我们不可能看遍所格的风景,那就把自己的一片风景

经营得④。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属于自己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不了了之目不窥园曲径通幽多姿多彩

B.束之高阁目不窥园曲尽其妙五光十色

C.不了了之心无旁鹫曲径通幽多姿多彩

D.束之高阁心无旁鹫曲尽其妙五光十色

2.将文中画波浪线部分加以修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A.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

择。

B.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

择。

C.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无论这片风景怎样,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职业选择,尤其是人生选

择。

D.无论这片风景怎样,既然选择了一片风景,都要专注于眼前

的风景。这一点很容易让人想到人们的各种人生选择,尤其是职业选

择。

【答案】1.C2.A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①处,语境指

做工作不能做完,用“不了了之"。不了了之:用不能了结事情的办

法去了结。指把未做完的事情放在一边不管,就算完事。束之高阁:

捆起来以后放在高高的架子上,比喻放着不用、丢在一旁不管,也比

喻把某事或某种主张、意见、建议等搁置起来,不予理睬和办理c②

处,语境形容对选择的专注,用“心无旁鹫心无旁鹫:心中没有

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专心致志。目不窥园:形容埋头读书,

专心治学。③处,语境形容风景的妙处,用“曲径通幽二曲径通幽:

弯曲的小路通到风景美丽的地方,形容景色雅致迷人。曲尽其妙:把

其中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充分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很强。④处,

语境形容人生姿态丰富,用“多姿多彩”。多姿多彩:形容颜色形态

多样。五光十色:色泽鲜艳,花样繁多。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画线句有两处语病:

一语序不当,“要专注于眼前的风景”应作为条件复句放在“无论这片

风景怎样''的后面,同时句前加上“都”;二不合逻辑,作为递进关

系的复句,“尤其是”后面应接“职业选择”,表强调突出。只有A项

修改正确。故选A。

3.下列与我们所学的古代文章相关的知识,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A《师说》批判巫医、乐师等耻学于师的风气赠文韩愈中唐

字退之

B《赤壁赋》表达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文赋苏轼北宋字子

C《陈情表》表达作者报养祖母的决心奏疏李密西晋字伯

D《兰亭集序》抒发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惋赠序王羲之东

晋字逸少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批判巫医、乐师等耻学于师的风气”错误,由《师说》中“巫医

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

笑之”可知,应是批判士大夫耻学于师的风气。C.李密,字令伯,而

非“伯阳D.《兰亭集序》应是“书序”而非“赠序”。故选B。

评卷人得分

二、(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假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

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

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

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

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巨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粮食安全作为

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

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图1:中国粮食毕位面积产量(1996〜2018年)

图2:2017年三大谷物品种单位面积产量对比

图3: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年)

(摘自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

材料二:

山东省临胸县是一个有着90多万人口和近90万亩耕地的山区农

业大县,临胸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错综复杂,起伏多变,

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县开阔平坦的农田委少见,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

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交通极其不便。用

乡亲们的话说:“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耕地就像百衲衣,一顶

苇笠也能盖一块地。“近年来,临晌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立

足山区实际,把解决地块零散,水电路不配套等问题作为重点,坚持

集中连片规划建设,着力补齐农业基础设施短板,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十三五”以来,全县共改造中低产田

3.7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2万亩。

(摘编自张正瑜等《山东临胸立足山区实际科学谋划建设高标

准农田》)

材料三:

近几年,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长埠镇江下村,村容村貌有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

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过去,

江下村因土地贫瘠,一直没有找到产业发展的好路子,祖辈守着一亩

三分地种水稻及常规农作物,产量较低的“斗笠田”随处可见。为改

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进种粮大户

盘活荒

地。作为高标准农田的“集成模块。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江下

村大显身手一一粮食耕、种、管、收实现全程机械化,逐步提高智能

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去年11月,江下村2168亩高标准农田建

设项目开始动工,项目如今已全部完成。现在村里的耕地质量普遍提

升两个等级,粮食产能平均提高15%,亩均粮食产量提高100公斤,

高标准农田已成为带动农民持续增收、实现贫困群众稳步脱贫的有力

引擎。

(摘编自李慧《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光明日

报》2020年12月24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粮食单位面积产量显著提高,2011年开始平均每公顷粮

食产量突破5000公斤,粮食生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B.从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四年稳定在65000万吨以

上水平,这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C.2003-2015年,粮食总产量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势头,中国特

色粮食安全之路越走越稳健,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D.2017年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的每公顷产量明显高于世界平

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交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

少,这些曾经是制约临胞县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因素。

B.村于部主动作为,引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利用新技术推进

农业机械化,这是推动江下村农民持续增收、稳步脱贫的有效举措。

C.“开门就见山,种田走半天”,这是临胸县山区地形和耕地的

特点,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也呈现出这种特点。

D.在提升粮食产能方面,临的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的工作侧

重点有所不同,前者着力解决地块零散的问题,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

貌。

6.临胸县山区与江下村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有着相同的经验,

概括有误的是()

A.立足本地耕地实际,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水电路等问题。

C.积极盘活荒地,引进外资,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了粮食产

量。

D.积极改造低产田,提高粮食产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答案】4.D5.B6.C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D.“明显高

于“说法不当,根据材料一图表2的数据,玉米的产量刚刚超过世界

平均水平;”可见,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说法

不当,虽然我国主要粮食产量有所提升,但人均粮食数量并不多,因

此“显著提升”的说法不当。且“可见”意味着因果推理,前后句没

有非常明显的因果关系。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A.“交

通极其不便,产业发展路径缺失,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这些曾

是……主要因素''错,原文是“临胞县山区丘陵面积较大,而且地形

错综复杂,起伏多变,成百上千亩集中连片且开阔平坦的农田很少见,

加之农田基础设施落后,从自然村落到田间地头的道路基本都是土路,

交通极其不便“,可见并没有强调这些是“主要因素”,也没有提到“产

业发展路径缺失”的问题;C.“安义县江下村'斗笠田’的地形地貌

也呈现出这种特点”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产量较低的‘斗笠田'

随处可见”,可见江下村的田地主要是产量低,没有说与临照县的地

形地貌特点一样;D.“后者着重改变村容村貌”说法错误。原文的表

达是“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引

进种粮大户盘活荒地”,这才是江下村提升粮食产能的做法,改变村

容村貌只是改善影响粮食增产的基础设施的做法。故选B。

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C.“盘

活荒地”只是江下村的做法;“引进外资,推进农业现代化”两个地方

都没有相关措施。选项以偏概全,无中生有。故选C。

评卷人得分

三、(15分)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时政疏

【唐】马周

贞观①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陈时政日:臣历睹前代,自夏、

殷、周及汉氏之有天下,传祚相继,多者八百余年,少者犹四五百年,

皆为积德累业,恩结于人心。今陛下虽以大功定天下,而积德日浅,

固当崇禹、汤、文、武之道,广施德化,使恩有余地,为子孙立万代

之基。岂欲但令政教无失,以持当年而已!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

教,宽猛随时,而大要以节俭于身、恩加于人二者是务。故其下爱之

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其所以卜祚避长

而祸乱不作也。

今百姓承丧乱之后,比于隋时,才十分之一。而供官徭役,道路

相继。兄去弟还,首尾不绝。远者往

来五六千里,春秋冬夏,略无休时。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

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

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

昔唐尧茅茨②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复可行于

今。汉文帝惜百金之费,辍露台之役,集二书囊以为殿帷,所幸夫人

衣不曳地。至景帝以锦绣纂组③妨害女工,特诏除之,所以百姓安乐。

后至孝武帝,虽穷奢极侈,而承文景遗德,故人心不动。向使高祖之

后即有武帝,天下必不能全。此于时代差近,事迹可见。今京师及益

州诸处营造供奉器物,并诸王妃主服饰,议者皆不以为俭。臣闻昧旦

丕显,后世犹怠,作法于理,其弊犹乱。陛下少处民间,知百姓辛苦,

前代成败,目所亲见,尚犹如此,而皇太子生长深宫,不更外事,即

万岁之后,固圣虑所当忧也。

臣窃寻往代以来成败之事,但有黎庶怨叛,聚为盗贼,其国无不

即灭,人主虽欲改悔,未有重能安全者。凡修政教,当修之于可修之

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自古以来,国之兴亡不由蓄

积多少,惟在百姓苦乐。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要当人有余力而后

收之。若人劳而强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然俭以息人,贞观

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难也。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

歌且舞矣。若人既劳矣,而用之不息,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边方有风

尘之警,狂狡因之窃发,则有不可测之事,非徒圣躬阡食晏寝而已。

若以陛下之圣明,诚欲励精为政,不烦远求上古之术,但及贞观之初,

则天下幸甚。

【注释】①贞观,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②茨,屋顶。

③纂组,读音为zuGnzU,意思为赤色绶带,亦泛指精美的织锦。

7.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祚相继祚:福分,这里指帝位

B.所幸夫人衣不曳她幸:幸运

C.不更外事更:经历

D.倘中国被水旱之灾被:遭受

8.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且自古明王圣主虽因人设教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

B.至景帝以锦绣纂组妨害女工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C.而承文景遗德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

D.式歌且舞矣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

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A.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

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

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之

B.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

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

C.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

文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

养之

0.陛下虽每有恩诏/令其减省/而有司作既不废/自然须人徒行文

书/役之如故/臣每访问/四五年来/百姓颇有怨嗟之/言以陛下不存养

10.下列六句分编四组,都属于作者陈时政之弊的一项是()

①供官徭役,道路相继②兄去弟还,首尾不绝

③春秋冬夏,略无休时④议者皆不以为俭

⑤黎庶怨叛,聚为盗贼⑥式歌且舞矣

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③⑤D.④⑤⑹

1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针对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见微知著,引经据典,规劝

唐太宗要“节俭于身,恩加于人”。

B.作者认为,虽然唐太宗有仁德,曾多次下令减轻徭役,但官

府的文书下达后,有些地方并未落实到位,因此百姓服役的状况并没

有改善。

C.作者认为唐太宗了解民生疾苦和前代兴衰,尚且无法制止皇

室生活奢靡,如果将来太子登基,那么可能会动摇唐王朝的基业。

D.文章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都是写给唐太宗的奏折,但前

者语气更加委婉,用语更为自然,几乎不假骈俪。

【答案】7.B8.D9.C10.B11.C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含义的能力。B.“幸:

幸运”错误。“幸”,宠幸;句意:他宠爱的慎夫人的衣裙不得拖到地

上。故选Bo

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第一

个“因”,介词,根据;句意:而且,自古帝王虽然都根据当时的局

势。第二个“因”,介词,用;句意:又用丰厚的礼物贿赂掌权的靳

尚。B.第一个“以二动词,认为;句意: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妨

碍女工。第二个“以”,介词,凭借;句意: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

不用眼睛去看。C.第一个“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句意:但还

是继承了文帝、景帝的遗德。第二个“而”,连词,表承接;句意:

想到帝位高高在上,就想到要谦虚并加强自我约束。D.第一个

“且”,连词,又、并;句意:大家就会载歌并载舞。第二个“且”,

连词,又、并;句意:大石方正又坚厚,可以千年都不变。故选D。

9.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陛下虽然仁德,每

每下令减轻徭役。可是,有些部门按计划,还是需要不断征派百姓去

服下断征派百姓去服劳役。官府减轻劳役的文书不断下达,可是,百

姓服役的征程依然如故。我常常去访问民间疾苦,这四五年来,老百

姓之中已有很多抱怨之辞了,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爱抚百姓。“恩诏”,

固定词语,帝王降恩的诏书,“恩诏”作“有”的宾语,之间不能断开,

排除AB;“怨嗟”作“言”的定语,“怨嗟之言”为偏正短语作“看”

的宾语,不可断开,排除D。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⑤“黎庶怨叛,聚为盗

贼”是往代以来成败之事;⑥”式歌且舞矣”是推行节俭让百姓休养

生息的好处。排除这两项。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C.“如果将来太

子登基,那么可能会动摇唐王朝的基业”错误。作者认为太子生长在

宫中,不知民间疾苦,陛下将来去世后,确实应当忧虑,“可能会动

摇唐王朝的基业”无中生有夸大其词。故选C。

第n卷(非选择题共117分)

评卷人得分

四、(27分)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昔唐尧茅茨土阶,夏禹恶衣菲食,如此之事,臣知不复可

行于今。(4分)

(2)若人劳而强敛之,竟以资寇,积之无益也。(4分)

【答案】

(1)过去,唐尧用茅草盖屋顶,以泥土砌台阶,夏禹穿粗劣的

衣服吃粗劣的食物c这些节俭的美德,我知道已不可能在当今推行。

(2)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最后还是帮助了贼寇,积聚

财物并没什么好处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茅

茨”“土阶"恶衣”“菲食”,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行”,推行;(2)

“强敛”,强行征敛;“竟”,最终;“资”,帮助;“益”,好处。

13.马周认为唐太宗应该怎样做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居?请

结合文章第四段简要概括。(3分)

【答案】①在能够治理的时候及时改进政治教化。②在保障百姓

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征收钱粮贮积财物。③注重节俭,让百姓休养生

息。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凡修政教,

当修之于可修之时,若事变一起,而后悔之,则无益也”可知,在能

够治理的时候及时改进政治教化。由“但贮积者固是国之常事,要当

人有余力而后收之”可知,在保障百姓正常生活的情况下,征收钱粮

贮积财物。由“然俭以息人,贞观之初,陛下已躬为之,故今行之不

难也。为之一日,则天下知之,式歌且舞矣”可知,注重节俭,让百

姓休养生息。

参考译文

贞观十一年,侍御史马周上疏说:我历观史书,发现从夏、商、

周到汉代,朝代不断交接更替,时间长的朝代可以延续八百多年,短

的也有四五百年,这些朝代都是积善积德,以恩德赢得民心。现在,

陛下虽然以大功平定了天下,但是积累恩德的时间还很短,因此,应

当推崇大禹、商汤、文王、武王之道,广布道德教化,使德有余,为

后世子孙创下稳固的基业。怎么可以认为只要当今的政治没有过失,

保住今日的江山,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而且,自古帝王虽然都根据

当时的局势,制定或宽或严的具体政策,但节俭、施恩却是历代政治

的根本。只有这样,百姓才会爱戴君王如同爱戴自己的父母,仰慕君

王如同仰慕日月,尊敬君王如同尊敬神明,畏惧君王如同畏惧雷霆。

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没有动乱的原因。

现在处于天下大乱之后,百姓人口相当于隋朝的十分之一。然而,

如今徭役仍然很多,一个家庭里面兄长才回到家,弟弟又不得不离开

了,并且往来征程几千里,一年四季,没有休止。陛下虽然仁德,每

每下令减轻徭役。可是,有些部门按计划,还是需要不断征派百姓去

去服劳役。官府减轻劳役的文书不断下达,可是,百姓服役的征程依

然如故。我常常去访问民间疾苦,这四五年来,老百姓之中已有很多

抱怨之辞了,他们认为陛下不体恤爱抚百姓。

过去,唐尧让官吏住在茅草屋中,大禹以饮食丰美为恶。这些节

俭的美德,我知道已不可能在当今推行。汉文帝顾惜百万资金,停止

修建露台,他收集大臣们上书用的布囊来做大殿的帷幕,他宠爱的慎

夫人的衣裙不得拖到地上。汉景帝认为织锦刺绣会妨碍女工,于是下

令解散,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安居乐业。汉武帝时,他虽然穷奢极欲,

但还是继承了文帝、景帝的遗德,所以民心没有动摇。如果汉高祖之

后就是武帝即位,那么汉代的江山必定不会保全。这些情况离当今较

近,事情还清楚可见。现在,京城和益州等地制造供奉的器物,诸王

妃嫔公主的服饰也极其精美,民间的舆论都认为这太奢侈。臣听说勤

奋早起而功业盛大显赫的君主,后代还会因循懈怠;制定合乎常理的

法令,久而久之还会出现弊端产生混乱。陛下年少时,生长在民间,

知道百姓的辛苦,前代的成败,也看在眼里,治理国家还尚且这样做,

而太子生长在宫中,不知民间疾苦,陛下将来去世后,确实应当忧虑

啊。

我私下考察自古以来国家成败的事,发现只要百姓心生怨恨造反,

聚集成为盗贼,国家没有不灭亡的。君王即使悔过,也没有能重新安

定的。凡是改进政治教化,应当在能够治理的时候进行。如果发生变

故才

开始悔过,就没有用了。自古以来,国家的兴亡不在积蓄了多少

财富,而是在于百姓的苦乐。贮积钱粮财物本是国家的常事,总得等

百姓衣食有余然后再去征收。如果百姓劳苦却仍强行征敛,最后还是

帮助了贼寇,积聚财物并没什么好处。不过,推行节俭让百姓休养生

息,在贞观初年,陛下已经亲自实行过,所以如今实行起来也不会困

难。只要实行一天,天下都会知道,大家就会载歌载舞。如果百姓已

经劳苦,还不停役使,一旦中国受水旱之灾,边境有战乱警报,狂悖

狡黠的人就会乘机作乱,就将有不可预测的事情发生,不仅仅是使圣

上晚进餐迟睡觉而已。如果以陛下之圣明,真要励精图治,不用远求

上古的办法,只要做到像贞观初年那样,那么天下就很幸运了。

14.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自呼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①。

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②常得从鸡翘③。

【注】①白璧招:典出自“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

庄子为相,庄子固辞”事。②华簪:华,美也;簪,发簪。即华丽的

服饰。③鸡翘:鸾旗车的俗称。

(1)下列对这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是一首送别诗,前四句借景抒情,后四句叙事抒情,全诗

脉络清晰分明。

B.首联“断芦”落枫”“过午”点出送别的时间,“渡口”点明送

别的地点。

C.第五句用典故,写与项判官相识时都没有官职,相差十岁却

亲若兄弟。

D.诗歌虚实结合,既有别时场景的描述,又有离别后的思念,

感情真挚。

(2)从诗中可以看出项判官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为他送上了哪

些祝愿。(2分)

(3)本诗的颔联命意造境别开生面,语言精湛圆熟,请赏析这一

联的精妙之处。(3分)

【答案】

(DD

(2)项判官是不贪图荣华富贵之人。祝愿项判官保重身体,仕途

顺利。

(3)颔联视听结合,写送别耳闻目睹的实景,渡口山鸟鸣叫,行

人如织,车来马往,熙熙攘攘;“泥滑滑”和“马萧萧”对偶,既是谐

音,也用叠字,巧妙再现渡口的热闹场景,造境别开生面,情趣盎然,

一转首

联深秋送别的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