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文意概括——备战2024年高考语文考点系列
年份卷别题干表述命题特点
新课标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新高考采用两道题考查文章内容
全国I卷子附用以批驳韩非的事实依据是什么?概括,老高考只采用一道客观题考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查。
考情材料二中,李靖认为混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②客观题,判断A、B、C、D概述的
全国0卷哪些?
微观2023正确项:客观题考查时,题干表述文
全国乙卷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字的数量在4。~70。
③主观题,一般考查分析概括,或分
全国甲卷卜列对原义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析原因,或概括内容,或概括人物性
格,等等
।突破导航I
p(i.比对人物
12.比对时间、地点
客观胭五大
-~(3.比对关键词语)
比对角度
~(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
文
意45.比对关系)
概
括探寻事件原因)
〕
■(2.概括人物事迹或形象特点1
主观题命
题四角度■(3.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乂4.分析写作手法)
突破一客观题的答题技巧
文本内容概述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型,如果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命题人设置错误项时,只是对原文
的一个细小的信息点做出更改,考查是否能够判断正误。因此答题时需要把选项与原文内容进行细致的比对。
因为一个选项包含的信息量大,往往是文中多处语句的综合,因此分析前先将选项进行切片,分出不同的信息区
间,再逐个与原文进行比对。
E3EJE3C3
[2023•新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o
材料一:
凡战,若我众敌寡,不可战于险阻之间,须要平易宽广之地。闻鼓则进,闻金则止,无有不胜。法H:“用众进
止。”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沈水,与晋将谢玄相拒。玄使谓苻坚日:“君远涉吾境,而临水为阵,是不
欲速战。请君少却,令将士得周陀仆与诸君缓辔而观之,不亦乐乎!”坚众皆曰:“宜阻流水,莫令得上,我众彼
券,势必万全。”坚臼:“但却军,令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通而杀之。”融亦以为然。遂麾兵机众因乱
而不能止。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渡那水。玄、琰进兵大战娜水南,坚众大溃。
(节选自《百战奇略》)
材料二:
太宗日:“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曰⑶:“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
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施苻用之不善也。”太宗顾侍臣检《谢玄传》阅
之,口:“苻坚甚处是不善?”靖口:“臣观《苻坚我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
之,垂子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
难乎?臣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日:“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
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流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
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日:“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选项与原文比对判定
①苻坚与谢玄隔观水列阵,〃②苻坚
的部下认为,应当在潮水阻击,不让晋
军渡河,〃③苻坚则想让晋军先渡河
上岸,再以铁骑逼杀晋军
①晋太元时,秦苻坚进屯寿阳,列阵3肥
水,与晋将谢玄相拒。〃②坚众皆曰:
“宜阳观水,莫令得上。我众彼寡,势
原文
必万全。”〃③坚曰:“但却军,令
得过,而我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而杀
之。”
①苻坚的大军在后撤过程中发生了混
舌L,不受控制,〃②谢玄等人乘机率八
B
干精兵渡河,〃③两军大战于观水之
南,苻坚的部队溃败
①遂麾兵却,众因乱而不能止。〃②
于是,玄与谢琰、桓伊等,以精锐八千
原文
渡泗水。〃③玄、琰进兵大战避水
南,坚众大溃
①苻坚全军大败,〃②只有慕容垂的
一支部队得到保全,〃③苻坚带领残
C
兵千余人投奔慕容垂,〃④慕容垂的
儿子慕容宝劝他乘机杀掉苻坚
①秦诸军皆溃败,〃②唯慕容垂一军
原文独全。〃③坚以千余骑赴之,〃④垂
子宝劝垂杀坚
①李靖认为,吴汉善于用兵,在讨伐公
孙述的战斗中,分兵合击,最终取得了
D胜利;〃②唐太宗认为,|吴汉战例的
得失可以作为万代借鉴
①靖日:“睡总百万之众而败于观
X
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医浏
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
原文
・艮,述来攻汉,尚出合击,大破之,此兵
分而能合之所致也。"〃②太宗曰:
“然。褥事迹足为万代鉴。”
五大比对角度
1.比对人物
误解
'几日把人物的言行所揭示出来的性格特点故意说错,造成对人物形象的错误理解
设误形象
”式手£把甲的行为说成是乙的行为,或者把甲的事件的结果说成是乙的事件的结果
李戴
比对要围绕“是谁,在何时何地,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有什么样的品质”进行比对,耍着重比对选项在这
方法几个方面的表述与原文是否一致
【对点训练】
❶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
[2022•新高考全国I卷][原文片段]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其人谋,奈
何?”孟尝君H:“有诸侯之救,则国可存也。"王H:"寡人愿子之行也!”
(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
[选项]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
表示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
[比对结果]
[分析过程]
2.比对时间、地点
、九怛二时序二概括人物的典型事件时.,命题者故意将事情发生的时间顺序颠倒
设误颠倒
方式空“间二把不同空间的事件糅合起来表述,故意在地点方面颠倒
TH位
比对分析时要特别注意选项中表示人物行为、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的词语,并与原文进行比对,理清人物
方法在何时、何地做了何事
【对点训练】
❷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现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
[2019•全国卷I][原文片段]后岁余,贾牛.(贾谊)征见。孝文帝方受瓶,坐宜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
本。贺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
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选项]贾谊答复询问,重新得到重用。文帝询问鬼神之事,对贾谊的回答很满意,丁•是任命他为自己钟爱的小儿
子梁怀王的太傅,乂表示自己比不上贾谊。
[比对结果]
[分析过程]
3.比对关键词语
曲解
故意曲解文中某•关键词语的意义,从而制造干扰项干扰考生,这种方式是命题的主要方式
设误文意
方式归纳
概括主要信息不完整,故意遗漏关于人物、事件、观点等方面的内容
不全
比对要细心辨析选项中对人物的分析、文本道理的阐述等有无夸大、歪曲或偷换概念的现象,要注惹比对选
方法项转述时是否漏掉了某个起关键作用的词语
【对点训练】
❸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
[2022•全国甲卷]〔原文片段]齐助楚攻秦,取曲沃。其后秦欲伐齐,齐、楚之交善,惠王患之,谓张仪曰:“在
欲伐齐,齐、楚方欢,子为寡人虑之,奈何?”张仪日:“王其为臣约车并币,臣请试之。”张仪南见楚王,日:“今
齐王之罪其于敝邑之王甚厚,敝邑欲伐之,而大国与之欢。大王苟能前关绝齐,臣请使秦王献商於之地,方六百里。
若此,则是北弱齐,西德于秦,而私商於之地以为利也,则此一计而三利俱至。”楚王大说。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
[选项]张仪见到楚王,提出楚国如果能与齐国断交,秦王就会下令献上商於之地六百里,又可以削弱齐国,还能
得到泰国的恩惠,这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比对结果]
[分析过程]
4.比对添加或删减内容
・王中
、人旧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人物、事件或观点等内容,致使选项的分析概括于文无据
设误生有
方式以偏将原文对某•方面的判断通过增加或删减表范围或程度及其他类的词语,故意扩大或缩小判断对
概全象的范围
比对辨析时应将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查是否有故意添加原材料中未涉及的内容,或者筛查选项中
方法有无漏掉原文关键词(尤其是表范围或程度的副词)的情况
【对点训练】
❹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
[2023•全国乙卷][原文片段]重耳即位三年,举兵而伐曾矣。因令人告曹君曰:“悬叔瞻而出之,我型杀而以
为大戮。”又令人告箍负羁口:“军旅薄城,吾知子不违也。其表子之闾,寡人将以为令,令军勿敢犯。”曹人闻
之,率其亲戚而保旅负羁之闾者七百余家。此礼之所用也。
(节选自《韩非子•十过》)
[选项]重耳即位三年后,出兵讨伐曹国,派人威胁曾君要他吊死叔瞻并交出尸体,不然就大开杀戒,但这酸负羁
则给予了特别的关照。
[比对结果]
[分析过程]
5.比对关系
改变
以、口⑺出命题者将原因说成结果,或将结果说成原因,或强加因果关系,或将因果关系改变成其他关系
设俣因果
方式事件将文段叙述的几件事情或事情的细节进行杂糅混编,或把多个人做的事说成是一个人做的,故意
杂糅制造事实的混乱状态
比对辨析时厘清人物与事件的关系,事件产生的原因、结果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将选项与原文仔细比对,检
方法查关系是否恰当
【对点训练】
❺比对选项与原文片段,判断选项正误并写出分析过程。
[2022•全国乙卷][原文片段]晋平公春筑台,叔向曰:“不可。古者圣王贵德而务施,缓刑辟而趋民时。今春
筑台,是夺民时也。岂所以定命安存,而称为人君于后世哉?”平公曰:“善。”乃罢台役。
(节选自《说苑・贵德》)
[选项]叔向反对晋平公在春天筑台,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农时,如果只顾自己安身立命,就不会被后世称为人君。
平公于是停止了筑台的劳役。
[比对结果]
[分析过程]
突破二,主观题的答题技巧
2023年新课标文言文继续考查简答题,对文言文阅读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言文简答题的命题角度与
现代文阅读”概括内容要点”的命题角度有着相似之处。文言文简答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懑:
一、探寻事件原因
原因与结果是无法割裂开的,任何事物只要存在,就有它存在的原因。原因是造成某种结果或引起另一事情
发生的条件。就文言文中某一现象或结果要求结合文本追溯原因几乎适用于所有类型的文言文。对这种据果索
因的概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准确理解题干中表示结果的词语的含义,有些“果”是直接从原文中摘用的,本身就是一个文言词语,如
不准确理解,几乎无法找到原因。
2.表示原因的词句有时集中在一段中,这时只要提取即可;有时分散在全文中,需要认真、全面、仔细地筛
选。
3.据果索因,其“因”肯定不止一个,有主观、客观原因,有主要、次要原因,等等;注意多方面、多角度思
考,筛选排查,找足找全原因。
4.对文中带“原因”的词句,在转述概括时•定要忠实于原文,尤其是对于表示原因的、相对委婉,间接的
词句,应注意转换说法,以求既符合原意,又符合题干要求。
【对点训练】
❻[2023•新课标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太宗日:“古人临阵出奇,攻人不意,斯亦相变之法乎?”靖日⑶:“前代战斗,多是以小术而胜无术,以片善
而胜无善,斯安足以论兵法也?若谢玄之破苻坚,非谢玄之善也,盖苻坚之不善也。”太宗颐侍臣检《谢玄传》阅
之,曰:“苻坚甚处是不善?”靖曰:“臣观《苻坚载记》曰:'秦诸军皆溃败,唯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
之,垂:宝劝垂杀坚,不果。'此有以见秦师之乱。慕容垂独全,盖坚为垂所陷明矣。夫为人所陷而欲胜敌,不亦
难乎?用故曰无术焉,苻坚之类是也。"太宗曰:“兵有分聚,各贵适宜。前代事迹,孰为善此者?”靖曰:“苻坚
总百万之众而败于沈水,此兵能合不能分之所致也。吴汉讨公孙述,与副将刘尚分屯,相去二十里,述来攻汉,尚
出合击,大破之,此兵分而能合之所致也。"太宗曰:“然。得失事迹,足为万代鉴。”
(节选自《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注]靖:指李靖,唐代名将,封卫国公,世称李卫公。
材料中,李靖认为视水之战苻坚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二、概括人物事迹或形象特点
分析人物形象也是文言阅读的一个重要命题点,一般有两个命题角度,一是概括人物在某方面的主要事迹,
二是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此类试题的答案往往分散在全文中,需要阅读全文进行筛选、提取、整合。
概括人物郭迹需要针对题目的具体指向确定答题区间,然后分出层次,再逐层概括。
概括人物的性情品质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
1.直接摘取文中涉及人物特点的词语。
2.从文中所写的事件中概括。
3.从他人或者作者的评价中概括。
【对点训练】
❼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延矍元年十二月,南匈奴诸部并叛,与乌桓、鲜卑寇缘边九郡。帝以京兆尹陈龟为度辽将军。龟临行,上疏
□:“臣闻三辰不轨,擢士为相,蛮夷不恭,拔卒为将,臣无文武之才,而忝鹰扬之任,虽殁躯体,无所云补,今西州
边鄙,土地塔境。民数更寇虏,室家残破。虽含生气,实同枯朽。往岁并州水雨,灾蝗互生,稼嵇荒耗,租更空阙。
陛下以百姓为子,焉可不垂抚循之恩哉?古公、西伯,天下归仁,岂复与金辇宝以为民惠乎?陛下继中兴之统,承光
武之业,临朝听政而未留圣意。且牧守不良,或出中官,惧逆上旨,取过目前。呼嗟之声,招致灾害。胡人凶悍,因
衰缘隙,而令仓库单于豺狼之口,功业无铢两之效,皆由将帅不忠,聚奸所致。前凉州刺史祝良初除到州,多所纠
罚。太守令长,贬疑将半,政未逾时,功效卓然,实应赏异,以劝功能;改任牧守,去斥奸残;又宜更选,简练文武,授
之法令:除并、凉二州今年租更,宽赦罪来,扫除史始,则善史知奉公之佑,恶者觉甘私之祸。胡马可不寂长城,塞
下无候望之患矣!”
帝乃更选幽、并刺史,自营、郡太守、都尉以下多所革易。下诏为陈将军除并、凉一年相赋,以赐吏民。龟
到职,州郡重足震栗,省息经用,岁以亿计。诏拜安定属国都尉张奂为北中郎将,以讨匈奴、乌桓等。匈奴、乌桓
烧度辽将军门,引屯赤航,烟火相里。兵众大恐,各欲亡去。奂安坐帷中,与弟子讲诵自若,军士稍安,乃潜诱乌桓,
阴与和通,遂使斩匈奴、屠各渠帅,袭破其众,诸胡悉降。奂以南单于车儿不能统理国事,乃拘之,奏立左谷蠡王
为单于。诏曰:“《春秋》大居正;车儿一心向化,何罪而黜!其遣还庭!”
(节选自《资治通鉴》)
请结合选文,简析张奂的人物形象。
三、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是文章思想内容的核心。所谓观点,就是作者对事物所持的看法;所谓态度,就是指
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思想倾向和感情倾向,包括肯定与否定、爱与憎、褒与贬,以及某种程度的保留,等等。
分析观点态度的途径:
1.从概括性强的句子入手。有的文章的观点是直接表述的,抓住了概括性强而乂表达某种看法的句子,就抓
住了作者的观点态度。
2.从文中运用的材料入手。文中运用的材料,不论是事实还是文献资料,总是要表达•定的观点的.因此
从分析材料入手,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重要途径。
3.从作者的评述入手。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
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做出概括。
分析概括观点态度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要整体把握文总和全文的倾向。
2.要准确理解语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总是要通过一定的涪句来表现,对语句理解不准确,分析概括就
会出错。
【对点训练】
❽[2021•新高考全国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唐高祖武德九年秋八月甲子,太宗即皇帝位于东宫显德殿。初,上皇欲强宗室以镇天下,故皇再从三从弟及
兄弟之子,虽童孺皆为王,王者数卜人。上从容问群臣:“遍封宗子,于天下利乎?”封德彝对H:“上皇敦睦九族,
大封宗室,自两汉以来未有如今之多者。爵命既崇,多给力役,恐非示天下以至公也。”上日:“然。朕为天子,
所以养百姓也,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十一月庚寅,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上与群臣
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臼:“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
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
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闻景州录事参军张玄素名,召见,问以政道。对臼:“隋主好自专庶务,不任群臣,群臣
恐惧,唯知奈受奉行而已,莫之敢违。以一人之智决天下之务,借使得失相半,乖谬已多,下谀上蔽,不亡何待!陛
下诚能谨择群臣而分任以事,高拱穆清而考其成败,以施刑赏,何忧不治!”上善其言,擢为侍御史。上患吏多受
脉,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尚书裴矩谏曰:“为吏受赂,罪诚当死。但陛下使人
遗之而受,乃陷人于法也,恐非所谓‘道之以镌,齐之以礼‘。”上悦,召文武五品已上告之H:“裴矩能当官力
争,不为面从,傥每事皆然,何忧不治?”
臣光口:古人有吉:“君明臣”装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具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
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
文末《资治通鉴》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健身房与健身教练个人代言合同
- 2024年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合同书3篇
- 2024年度商用房产借款合同范本说明3篇
- 2024年物业设施设备维护合同
- 2024年人民医院新院新一期项目临时医疗废物处理及回收合同3篇
- 2024版婚姻家庭子女教育协议及婚姻生活调整协议3篇
- 2024年个人担保书容易版3篇
- 2024版城市综合体地下车库车位购置协议2篇
- 2024年度刮大白材料技术参数说明书3篇
- 2024年商标转让合同范本:附商标权转让合同争议解决方式3篇
- 2024年河南省中考语文试卷试题答案详解及备考指导(精校打印版)
- NB-T32041-2018光伏发电站设备后评价规程
- 分子生物学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江苏大学
-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复习试题
- 专题08 探索与表达规律(解析版)
-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课件
-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句型转换方法
- 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
- 中职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卷(含答题卷、参考答案)
- 2024年公务员(国考)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 中考数学专题复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应用题(销售问题)》测试卷-附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