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解析岳麓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E/39/wKhkGWc1zkeAfInxAAKbAJpJaXw025.jpg)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解析岳麓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E/39/wKhkGWc1zkeAfInxAAKbAJpJaXw0252.jpg)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解析岳麓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E/39/wKhkGWc1zkeAfInxAAKbAJpJaXw0253.jpg)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解析岳麓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E/39/wKhkGWc1zkeAfInxAAKbAJpJaXw0254.jpg)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含解析岳麓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0/1E/39/wKhkGWc1zkeAfInxAAKbAJpJaXw02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后限时集训(九)新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48年,毛泽东将关于五一劳动节口号原稿中的“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子翁”,改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快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探讨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体现了()A.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诚意和决心B.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成功C.中国共产党起先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D.工人阶级不再是革命的领导阶级A[毛泽东修改后的稿件内容由强调工人阶级地位转变为强调各民主党派的合作,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建设民主政治的决心和诚意,故选A项;人民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成功是在1949年,解除B项;中国共产党早已经意识到统一战线的重要,解除C项;毛泽东只是将强调的重点转移了一下,但并不否认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解除D项。]2.在论述新中国的民主制度时,毛泽东认为,二者应当是依据核子和电子的动力学相互联系起来。核子虽小,却特别重。环绕核子的电子很轻,却是自由的。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据此可知,毛泽东旨在强调()A.要求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B.要实现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C[毛泽东把中国的民主制度比方成核子和电子的关系,“没有电子,就没有进步”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故选C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现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是解决民族问题而非民主问题的,解除A项;毛泽东对民主政治的论述与两岸关系无关,解除B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是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解除D项。]3.新中国《共同纲领》的制定曾三次起草和命名,第一次是在1948年10月提出,叫《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纲领(草案)》。1949年8月,中国共产党提出其次次草案初稿,题目为《新民主主义的共同纲领》。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这反映出()A.新中国政党制度趋于成熟B.中国革命性质已发生改变C.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D.人民政权建立并得到巩固C[由材料“第一次……其次次……第三次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草案”可知,《共同纲领》名称的改变体现出人民政协民主协商的精神,故选C项;新中国政党制度的成熟是在1956年,解除A项;新中国成立前中国革命的性质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解除B项;人民政权的建立和巩固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解除D项。]4.1954年,毛泽东在谈到宪法时说:“我们这个宪法,是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但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这主要是因为该宪法()A.坚持了新民主主义原则B.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原则C.创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D.体现了社会转型的过渡性D[毛泽东认为1954年宪法“还不是完全社会主义的宪法”,事实上是指宪法体现了这一时期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发展特点,故选D项;新民主主义原则是1949年的《共同纲领》体现的,解除A项;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民主集中制原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原则,不是1954年宪法的特点,解除C项。]5.1949年9月7日,周恩来说:放弃联邦制……还有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中国和苏联的民族国情不同。“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须要实行与苏联不同的另一种形式。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历史发展状况,不能照抄别人的。”据此可知,周恩来()A.认为联邦制是国家分裂的根源B.主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反比照搬照抄苏联模式D.首倡“一国两制”宏大构想B[由材料可知周恩来认为中国不能实行联邦制,中国应当实行适合国情的民族政策,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故选B项;A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解除;苏联模式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材料中周恩来反对的是实行联邦制,解除C项;周恩来主见的是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非“一国两制”,解除D项。]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这主要是基于()A.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须要B.建立爱国统一战线的政治目标C.鼓舞全国人民接着争取独立民主D.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仍旧艰难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过渡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共同纲领》明确了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但没有把社会主义前途明确写进条文,主要是基于建设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现实须要,故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的统一战线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记着中国已经完成了民族独立,故C项错误;过渡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彻底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故D项错误。]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一方面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另一方面是进行新法的创建,如起草了《刑法大纲》《诉讼程序通则》《公司法》等。这些法制工作的开展()A.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B.保障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C.不利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使国家管理实现了有法可依A[材料反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任务是彻底废除国民党时期的旧法和制定新的法律,表明以法治国成为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记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成功,与材料信息不符,解除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供应了法律保障,解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的法制处于初步建设中,国家管理还未完全实现有法可依,解除D项。]8.1949年11月20日,北京市其次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开幕。与会各界代表共423人,会议选举聂荣臻为北京市市长,探讨了98件市政建设议案,制定了5项税收方法。据此可以推断各界人民代表会议()A.代表都是经选举产生B.组织了有安排的经济建设C.以制定新宪法为工作目标D.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雏形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在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故选D项。]9.在各级地方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基础上,1953年1月组成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3月,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子士500余人进行15次宪法草案初稿座谈。此后,公布了经过修改的宪法草案后,全国有1.5亿人参与探讨。材料表明()A.新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B.新中国已经步入法治国家C.新中国制宪程序的民主性D.人民普遍参与新中国立法C[依据材料“在各级地方人民代表会议召开的基础上”“全国政协邀请各界民主子士500余人进行15次宪法草案初稿座谈”“全国有1.5亿人参与探讨”可知,新中国制定宪法的过程体现了民主性的特点,故C项符合题意;制定宪法程序的民主性不能说明政权建立充分体现民意,A项解除;B项与材料及史实不符,解除;D项“普遍参与”说法过于肯定,解除。]10.史学探讨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年至2011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辛亥革命的专题探探讨文数量,它反映了学者们在半个世纪以来探讨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是()时间论文数量(篇)甲500乙70丙6000丁2000A.1949—1965年 B.1966—1976年C.1977—1991年 D.1992—2011年B[乙时期数量最小,说明受意识形态影响最大,此时应当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故选B项;1949—1965年不是最少,因为1956年提出“双百”方针,解除A项;1977—1991年论文数量不行能最少,因为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解除C项;1992—2011年论文数量不行能最少,因为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解除D项。]11.自1982年宪法颁布以来,历经四次修改,综合下表内修改内容可知,这一历程反映了()时间会议修改内容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1993年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扰,国家敬重和保障人权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巩固B.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不断深化C.新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D.社会主义社会主要冲突的改变B[对1982年宪法的修改、完善、健全,说明我国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究不断深化,故选B项;A项在材料中未体现,解除;表格内容显示的是对宪法的修改、完善、健全,这并不标记着中国法制建设的完成,解除C项;D项与史实不符,解除。]12.下表是一位中国法学专家的建言。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该专家主见()1新时代社会冲突发生改变,农夫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2建设法治国家要求强化法律权威和推行依法行政,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A.制定村民自治法规 B.深化基层民主C.确立依法治国方略 D.提升官员素养B[由材料“农夫主动参与公共事务决策的需求要求强化村庄内部管理和监督”“以制约行政对村民治理的不当影响”可知其反映的是新时期我国村民自治的基层民主建设,故选B项;材料体现的是法学专家主见深化基层民主而非制定自治法规,解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主政治建设而非依法治国,解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基层民主政治而非官员素养,解除D项。]13.下面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表。据表格可知()年份19881989199019911992内地与香港贸易额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26.9%30.9%4%36.6%1%港商投资占中国实际利用外资总额30.4%29.0%23.6%24.5%43.8%A.香港的回来推动了改革开放进程B.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C.“一国两制”有助于两地经济发展D.统一是香港经济旺盛的重要保障B[香港回来是在1997年,故A项错误;内地与香港贸易额与港商投资额比重呈增长趋势,说明内地与香港的外贸联系日益紧密,故B项正确;“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政治政策,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缘由,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香港和内地的贸易往来,不是香港经济旺盛,故D项错误。]14.郭溪土在《试论周恩来“和平解放”台湾的思想》中指出:“20世纪50年头中期,国内外形势发生了很多新的改变。……1955年,周恩来在《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中,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见。”这表明我国政府()A.主动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C.正式提出了“一国两制”方针D.对台政策敏捷务实主动主动D[“第一次正式地、公开地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见”体现了20世纪50年头对台政策敏捷务实主动主动,故选D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解除A项;确立和平方式统一祖国政策是在20世纪70年头末,解除B项;我国正式提出“一国两制”方针是在20世纪80年头初,解除C项。]15.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方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A.“一国两制”成共识 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C.“九二共识”已达成 D.两岸“三通”已实现B[依据材料可知,台湾同胞可以来大陆探亲,说明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故B项正确;A项不符合两岸关系的史实,解除;C项是在1992年达成的,解除;D项是在2008年实现的,解除。]16.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讲话中指出:“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我们情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因为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保留实行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该讲话()A.丰富了“一国两制”内涵B.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C.强调了武力统一的必要性D.消退了台独势力的干扰B[材料“我们情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表明重申了和平统一的方针,故选B项;讲话没有丰富“一国两制”的内涵,解除A项;“不承诺放弃运用武力”不是强调武力统一的必要性,解除C项;讲话不能消退台独势力的干扰,解除D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7题14分,第18题12分,共26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9年标记着新中国由观念而成为现实,但对于新生的政权来说,它还必需在实践中不断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记——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在重建社会结构中,群众运动再次被有效地加以运用,以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通过“翻身”意识等建立“主动的国家形象”,并赢得广阔民众的普遍认同。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摘编自周良书《“新中国”观念的生成和国家形象的初步建构》材料二一个国家制度的成熟完善和执行、监督的坚决有力,这是现代化对国家治理体系提出的基本要求。……站在现代化的角度看问题,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毋庸置疑,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重在加强国家制度建设。——摘自许耀桐《北京日报》2024年3月13日(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说明新中国塑造新国家形象的特点,并简析其意义。(8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并以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史实加以说明。(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新中国建立新的政治秩序和新的经济秩序以塑造新的国家形象,同时推行社会改革”“拒绝‘继承’旧中国一切外交‘遗产’,从而‘在整个战略上处于主动地位’”等信息回答;其次小问,依据材料一“赢得广阔民众的普遍认同”“这极大地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学问回答。第(2)问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等信息概括;其次小问,结合所学学问从民主、法制等角度回答。[答案](1)特点:国家仪式:利用开国大典及国庆等节日塑造;采纳群众运动的方式:广泛的动员民众参与;多方面塑造:政治、经济、社会都建新秩序,树新形象;内政外交结合:内建新政权,外建独立自主的新外交关系。意义:使新中国赢得了广阔民众的普遍认同;巩固了政权;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2)观点:国家的强大就在于制度的强大。说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推动了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加。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49—2008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立法简表时间法律1949—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心人民政府组织法》。由中心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或者批准的法律共23件,包括政务院及所属各机构组织通则、土地改革法、惩治反革命条例、选举法等1954—1958年1954年,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此后,通过的法律共60件,包括全国人大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兵役法、治安管理惩罚条例等1959—1978年1966年起,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停止工作。除1975年、1978年,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分别通过了新中国其次、三部宪法外,全国人大共通过法律6件,包括商标管理条例等1979—1992年除3件宪法修改和1982年宪法外,共通过法律126件,包括选举法、地方组织法、法院组织法、检察院组织法、刑法、刑事诉讼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民法通则、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1993—2003年除宪法修改2件外,共通过法律153件,包括立法法、行政复议法、公司法、证券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拍卖法、票据法等2003—2008年除宪法修改1件外,共通过法律72件,包括劳动合同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企业破产法、物权法、行政许可法、监督法等——摘编自陈斯喜《新中国立法60年回顾与展望》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对表中某一时段或若干时段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详细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法律制定的背景和影响,说明法律的制定和修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内蒙古体育职业学院《设计理论设计史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生物质资源与利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林木与观赏植物检疫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市政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西方美学史导读》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模拟集成电路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度煤炭购销居间不可撤销中介服务合同
- 会计师装修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实习生补充协议劳动合同
- 咖啡店合同咖啡店合作经营协议
- 2025年山东铝业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膳与食疗试题及答案高中
- 北京市西城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2016-2024)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海外市场拓展合作协议4篇
- 2025年春新外研版(三起)英语三年级下册课件 Unit4第2课时Speedup
- 2024年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标准卷
- 2025中国铁塔集团安徽分公司招聘29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北省农村信用社招聘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