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实务】王建波 教材精讲班课件 10-第2章-2.2-起重技术(三)_第1页
【机电实务】王建波 教材精讲班课件 10-第2章-2.2-起重技术(三)_第2页
【机电实务】王建波 教材精讲班课件 10-第2章-2.2-起重技术(三)_第3页
【机电实务】王建波 教材精讲班课件 10-第2章-2.2-起重技术(三)_第4页
【机电实务】王建波 教材精讲班课件 10-第2章-2.2-起重技术(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2起重技术2.2.2索吊具的分类与选用1.钢丝绳、吊索、吊具1)钢丝绳钢丝绳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1)钢丝绳钢丝的强度极限(2)钢丝绳的规格2.2起重技术(3)钢丝绳的直径①在同等直径下,6×19钢丝绳中的钢丝直径较大,强度较高,但柔性差,常用作缆风绳。6×61钢丝绳中的钢丝最细,柔性好,但强度较低,常用来做吊索。6×37钢丝绳的性能介于上述二者之间。后两种规格钢丝绳常用作穿过滑轮组牵引运行的跑绳和吊索。2.2起重技术【例-单选题】起重吊装中,6×19钢丝绳宜做()。A.缆风绳B.滑轮组跑绳C.吊索D.用于载人的绳索答案:A2.2起重技术(4)吊索与铅锤线的夹角要求一般应控制在30°~45°之间,特殊情况下,不得大于60°。若采用2个以上吊点起吊时,每点的吊索与水平线的夹角不宜小于60°3)钢丝绳安全系数钢丝绳安全系数为标准规定的钢丝绳在使用中允许承受拉力的储备拉力,即钢丝绳在使用中破断的安全裕度。其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钢丝绳的安全系数拖拉绳应大于或等于3.5卷扬机走绳应大于或等于5捆绑绳扣应大于或等于6系挂绳扣应大于或等于5载人吊篮应大于或等于142.2起重技术2.2起重技术【问题】卷扬机走绳,杆缆风绳和起重机捆绑绳的安全系数分别应不小于多少?答案:(1)卷扬机走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5(2)桅杆缆风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3.5(3)起重机捆绑绳的安全系数应不小于62.2起重技术(2)卸扣使用要求①吊装施工中使用的卸扣应按额定负荷标记选用,不得超载使用,无标记的卸扣不得使用。②卸扣表面应光滑,不得有毛刺、裂纹、尖角、夹层等缺陷,不得利用焊接的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③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应报废。④使用卸扣时,只应承受纵向拉力。2.2起重技术【例-单选题】卸扣使用要求正确的是()A.卸扣表面应光滑,有缺陷时,应利用焊接的方法修补卸扣的缺陷B.使用卸扣时,只应承受横向拉力C.卸扣使用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发现有永久变形或裂纹应降级使用。D.无标记的卸扣不得使用。答案:D2.2起重技术2.吊梁吊梁(平衡梁)也称铁扁担,在吊装精密设备与构件时,或受到现场环境影响,或多机抬吊时,一般多采用平衡梁进行吊装。2.2起重技术1)吊梁(平衡梁)的作用(1)保持被吊件的平衡,避免吊索损坏设备。(3)缩短吊索的高度,减少动滑轮的起吊高度。(2)减少吊件起吊时所承受水平向挤压力作用而避免损坏设备。(4)构件刚度不满足而需要多吊点起吊受力时平衡和分配各吊点载荷。2.2起重技术(5)转换吊点。在同一台非标准起重机(如桅杆)的一个吊耳上,如需要挂两套及其以上的滑轮组,也需要采用平衡梁。抬吊梁用于双机抬吊来完成一些设备的吊装工作,主要起到分配起重机负荷和转换吊点的作用。2.2起重技术3.起重滑车1)滑车与滑车组的作用使用滑车一是承受吊装力和牵引力;二是改变牵引绳索的方向。滑车一般用作定滑车、动滑车、导向滑车、平衡滑车等,也常由多个滑车组成滑车组。2.2起重技术4)滑车组钢丝绳穿绕方法(3)穿绕方法的选择①常用的穿绕方法有:顺穿、花穿和双跑头顺穿。一般3门及以下宜采用顺穿;4~6门宜采用花穿;7门以上宜采用双跑头顺穿。顺穿(≤3门)花穿(4~6门)双跑头顺穿(>7门)2.2起重技术②穿绕方法应简单,易操作,在负载后滑车组应不产生歪斜,牵引钢丝绳进入滑轮的偏角应控制在不大于4°的范围内。2.2起重技术5)滑轮组的选用滑轮组动、定(静)滑轮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5m。跑绳进入滑轮的偏角不宜大于5°。2.2起重技术2)卷扬机的基本参数(1)额定牵引拉力:额定拉力从0.5t到50t(5~500kN)的慢速卷扬机(额定速度小于20m/min)共有20种规格。(2)工作速度:即卷筒卷入钢丝绳的速度。(3)容绳量:即卷扬机的卷筒允许容纳的钢丝绳工作长度的最大值。2.2起重技术每台卷扬机的铭牌上都标有对某种直径钢丝绳的容绳量,选择时必须注意,如果实际使用的钢丝绳的直径与铭牌上标明的直径不同,还必须进行容绳量校核。2.2起重技术【例-多选题】吊装工程选用卷扬机应考虑的基本参数有()A.总功率B.额定载荷C.额定速度D.容绳量E.自重答案:BCD2.2起重技术5.手拉葫芦2)手拉葫芦使用要求(1)手拉葫芦吊挂点承载能力不得低于1.05倍的手拉葫芦额定载荷;当采用多台葫芦起重同一工件时,操作应同步,单台葫芦的最大载荷不应超过其额定载荷的70%2.2起重技术(3)如承受负荷的手拉葫芦需停留较长时间,必须将手拉链绑在起重链上,以防自锁装置失灵。(4)已经使用3个月以上或长期闲置未用的手拉葫芦,应进行拆卸、清洗、检查并加注润滑油。对于存在缺件、结构损坏或机件严重磨损等情况,必须经修复或更换后,方可使用。2.2起重技术2.2.3吊装方法和吊装稳定性要求1.吊装方法(9)利用构筑物吊装:利用建筑结构作为吊装点,通过卷扬机、滑轮组等吊具实现设备的提升或移动。利用构筑物吊装要求:①编制专门吊装方案,应对承载的结构在受力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校核。②选择的受力点和方案应征得设计人员的同意。③对于通过锚固点或直接捆绑的承载部位,还应对局部采取补强措施;如采用大块钢板、枕木等进行局部补强,采用角钢或木方对梁或柱角进行保护。④施工时,应设专人对受力点的结构进行监视。2.2起重技术【模考题—案例】背景资料施工单位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和各专项方案。因设备布置在主楼三层设备间,采用了设备先垂直提升到三楼,再水平运输至设备间的运输方案。设备水平运输时,使用混凝土结构柱做牵引受力点,并绘制了设备水平运输示意图(如图2所示),报监理及建设单位后被否定。2.2起重技术问题:设备运输方案被监理和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