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_第1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_第2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_第3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_第4页
部编 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温故知新1.走向定居生活的促进因素有哪些?原始农业发展、饲养家禽、磨制石器、陶器2.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典型文化代表有哪些?长江流域:河姆渡文化

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半坡遗址、西坡遗址);大汶口文化原始先民河姆渡人半坡人距今年代生活地区居住房屋原始农业农作物农

具原始饲养业原始手工业及其他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比较距今约7000年左右长江流域浙江余姚干栏式房屋水稻骨耜①木结构水井;②使用天然漆③会制作陶器、玉器和简单的乐器骨哨;④会雕刻技术,有最早的象牙雕刻器距今约6000年左右黄河流域陕西西安半地穴式房屋粟、黍磨制石器猪、狗乐器(陶埙);陶器;纺织制衣(纺轮)用弓箭、渔叉进行渔猎

导入新课晚期(距今5000年)早中期(距今1万年-5000年)新

代农业产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良渚文化

良渚古城遗址龙山文化

陶寺古城遗址黄河流域炎黄部落尧舜禹部落部落联盟文明起源第3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框: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

第二框: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

第三框:远古的传说一、早期国家和文明的起源1.早期国家

社会分工(原始农业、畜牧业)人口增长向中心区集中

早期城市(生活安全便利)贫富分化出现私有制阶级产生大部分人从事生产劳动专门从事管理的王权利:掌管政治、经

济、军事和祭祀管理:对内统治

对外发动战争出现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一、农业的起源与定居生活2.文明的起源考古发现结论/信息红山女神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祭坛、女神庙和贵族的积石冢,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明,是红山文化的晚期,也是红山文化的高峰期,距今5500—5000年。牛河梁遗址出土的玉猪龙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1.良渚古城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1.良渚古城1.简介: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余杭,距今约5300-4300年2.组成:

宫殿区、内城、外城规模在世界上首屈一指3.水利:

复杂的水利系统同时期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4.农业:20万千克碳化稻谷通过庞大的工程量和炭化稻谷,可以看出当时社会怎样的发展程度?反映了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发现结论/信息1.良渚古城高等级墓随葬大量玉礼器第二等级随葬少量玉礼器和部分陶器

第三等级以少量陶器和石器随葬

低等级无随葬品的殉葬墓

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良渚反山M12号墓出土,墓主人可能是良渚古城的王者。象征最高军权象征神权考古发现结论/信息1.良渚古城良渚文化的玉器上普遍刻画一种神人兽面纹,这反映了什么?可能形成统一的崇拜对象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考古发现结论/信息1.良渚古城良渚古城的考古发现证实,距今约5000年,长江下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良渚文化的碳化稻米精美的手工玉器:嵌玉漆杯农业发水平高艺术发展手工业水平高代表神权的玉琮代表王权和军权的玉钺统一崇拜对象玉器:权力象征、神权与王权结合区分等级的良渚墓地良渚古城城墙分布图大型城市的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分化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2.陶寺古城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2.陶寺古城1.简介:陶寺古城遗址位于山西襄汾,距今约4300-4000年考古发现结论/信息

城内有多处墓地,大型墓葬分布集中,墓中随葬品多达一二百件,往往随葬陶鼓、石磬、玉钺、龙盘等,表明墓主人的尊贵身份。很多小型墓葬没有任何随葬品。阶级分化严重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2.陶寺古城考古发现结论/信息◀陶寺遗址大型墓中出土的蟠龙纹陶盘▶朱书符号陶壶,正面字符为“文”陶寺观象台复原图观测日出方位来确定季节和节气,‌从而指导农业生产陶寺先民对龙的崇拜权利和国家的象征农业的发展适应自然早期文字陶寺古城遗址的发现,表明黄河中游地区已经出现早期国家二、良渚古城与陶寺古城思考:从良渚古城和陶寺都城的考古发现,谈谈为什么当时已进入文明社会?都发现了墓葬随葬品出现私有制随葬品数量都有显著差别出现阶级分化生产力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有较高经济发展水平,出现早期国家私有制、阶级、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2.陶寺古城良渚遗址陶寺遗址焦家遗址凌家滩遗址二里头遗址红山遗址石家河遗址三星堆遗址石峁(mǎo)遗址殷墟遗址良诸古城、陶寺古城等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初步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距今5000年左右,黄河、长江、西辽河流域都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早期文明,它们共同构成了早期中华文明的主体。距今4000多年,以中原地区为引领的文明新格局开始形成。观察地图,中华文明有什么特征?三、远古的传说2.陶寺古城黄帝炎黄联盟华夏族炎帝蚩尤

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其他部落

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蚩尤思考: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材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炎帝和黄帝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内外华人以“炎黄子孙”自称。华夏族是由众多民族不断交往融合而成三、远古的传说2.陶寺古城思考:列举黄帝之后有名的部落首领?是通过什么制度产生的?标准是什么?1.人物:尧、舜、禹2.制度:3.标准:4.实质:禅让制将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民主选举联盟首领小伙子我看好你!接下来看你的了!鼓励开垦农田,发展历法,适时耕种制定刑法,完善制度,稳定局势,派禹治水,解除水患治水有功,解除水患三、远古的传说2.陶寺古城大禹治水雕像石拓片

相传,当时洪水滔天,禹的父亲鲧(gǔn)受舜之命治理水患。他采用封堵的方法,过了许多年都没有成功,后被处死。禹接替父亲治水,总结教训,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忠。禹竭尽全力治水,公面忘私,“三过其门而不入”,后来人们以此形容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思考: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学习大禹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勇于创新、无私奉献、坚持不懈、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禹因治水有功,得到民众爱戴,被尊称为“大禹”三、远古的传说思考:考古发现的遗址遗物和神话传说对认识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有何意义?①传说中被考古资料证明的部分是可信的女娲补天后羿射日愚公移山②没有被证明的是不可信的虚构内容愚公移山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文字发明以前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课后小结课堂小练1.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5800年前后,辽河流域、黄河流域和长江中游等区域,都出现了社会分化即文明起源的迹象。最终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格局。这突出反映了中华文明()A.兼收并蓄 B.多元一体 C.一脉相承 D.丰富多彩2.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①炎帝

②黄帝 ③尧 ④禹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3.“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华夏族(

)A.发祥地是黄河流域 B.交通便利,创造了众多的文明成就C.由名为华夏的巨人创立 D.杂居相处,在不断交往融合中形成BAD课堂小练1.“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2.中国人自称龙的传人。源于约8000年前的“龙”形,遍布中华大地,贯穿整个新石器时代直至今天,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图腾。这最能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

)A.华夏认同

B.革故鼎新

C.道法自然

D.和而不同3.“有学者认为,尧舜禹和“尧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