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题07良母孝子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邓攸,字伯道,平阳襄陵邓庄人也。七岁丧父,寻丧母及祖母,居丧九年,以孝致称。清和平简,贞
正寡欲。初,祖父殷有赐官,敕攸受之。后太守劝攸去王官,欲举为季摩,攸目:“先人所赐,不可改也。”
尝说镇要贾逸通必△诊妻五」,攵便次之仗丕视旦孔子叁听至量我人也於也便毛必乎;昆奇之必太要最攸历太
了洗马、东海王越参军。越钦其为人,转为石子文学、吏部郎。越弟腾为东中郎将,请攸为长£。出为河
东太守。本港末,没于石勒。然勒宿忌诸官长二千石,闻攸在营,驰召,将杀之。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
时干,识攸,攸求纸笔作辞。干候勒和悦,致之。勒重其辞,乃勿杀。勒长史张宾先与攸比舍,重攸名操,
因称攸于勒。勒召至幕下,与语,悦之,以为参军,给车马。勒每东西,置攸车营中。勒夜禁火,犯之者
死。攸与胡邻毂,胡夜失火烧车。吏按问,胡乃诬攸。攸度不可与争,遂对以弟妇散发温酒为辞。勒赦之。
既而胡人深感,自缚诣勒以明攸,而阴遗攸马驴,诸胡莫不叹息宗敬之。荀组以为陈郡、汝南太守,愍帝
征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皆不果就,元帝以攸为太子中庶子。时吴郡阙守,人多欲之,帝以授攸。攸载
米之郡,俸禄无所受,唯饮吴水而已。时郡中大饥,攸表振贷,未报,乃辄开仓救之。台遣散骑常侍桓彝、
虞斐慰劳饥人,观听善不,乃劾攸以擅出谷。俄而有诏原之。攸在郡刑政清明,百姓欢悦,为中兴良守。
后称疾去职。郡常有送迎钱数百万,攸去郡,不受一钱。百姓数千人留牵攸船,不得进,攸乃小停,夜中
发去。百姓诣台乞留一岁,不听。拜侍中。岁余,转更哥尚书。蔬食弊衣,周急振乏。性谦和,善与人交,
宾无贵贱,待之若一,而颇敬媚权贵。攸每有进退,无喜愠之色。久之,迁尚书右仆射。咸和元年卒,赠
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祠以少牢。
(选自《晋书•列传第六十》,有删改)
i.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
妻焉/
B.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
妻焉/
C.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
焉/
D.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混奇之/以女妻
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廉,是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通过“举孝廉”,可形成“在家为孝子,出仕做廉吏”的良好风尚。
B.永嘉,年号。年号是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故能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如康熙皇帝。
c.£部,古代官司署之一,掌管天下文官的任免、考课、升降、勋封、调动等事务,其长官称吏部尚书。
D.少牢,古代祭祀时只有羊、猪的称“少牢”,牛、羊、猪齐备的称“太牢”。天子祭祀用太牢,诸侯
祭祀用少牢。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攸恪尽孝道,谨承祖荫。他按照礼制居丧九年,以孝着称;太守想推举他为孝廉,也被他委婉谢绝。
B.邓攸志向远大,才华过人。他希望天下没有诉讼,深得镇军厚爱;他被俘后修书一封便打动了石勒。
C.邓攸廉洁自守,关心民生。他在吴郡任职,自带钱粮;吴地饥荒,他开仓济贫,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
劾。
D.邓攸品行高尚,为人钦敬。诬陷过他的胡人,因他承担失火过失不加辩驳而感动,主动向石勒请罪。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3)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
【答案】
1.B
2.B
3.C
4.(1)浩浩然就如同凭空乘风,却不知道在哪里停止,飘飘然如遗弃尘世,超然独立,成为神仙,进入
仙境。
(2)何况我与你在江边的水渚上捕鱼砍柴,与鱼虾作伴,与麋鹿为友,(我们)驾着这一叶小舟,举起
杯盏相互敬酒。
(3)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己经模糊或
缺失了。
【分析】
1.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贾混”是镇军的名字,下文中的“混”是其省称,“混混”必须断开,据此可先排除A、C两项。
“攸”是“邓攸”的省称,“攸不视”句子结构完整,独立成句,不可与下文"曰"字连成一句,故可排
除C、D两项。
原文是“尝诣镇军贾混,混以人讼事示攸,使决之。攸不视,曰:“孔子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
混奇之,以女妻焉。”
句子大意:他曾去拜见镇军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
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
攸为妻。
故选B。
2.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B.“一个皇帝只能有一个年号”错,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
以年号作为皇帝的称呼。
故选B。
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因未请示朝廷而遭弹劾”错。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赈贷,朝廷还未答复,
他就擅自开仓救济饥民。为此邓攸遭到弹劾。选项曲解文意。
故选C。
4.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第一句关键词:冯:同“凭”,乘。虚:太空。御:驾御(驭)。遗世独立:遗弃尘世,独自存在。羽化
而登仙:成为神仙,进入仙境。
第二句关键词:渔、樵:名词作动词,打鱼、打柴。江渚:江中的小洲I。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侣,
以……为友。“属”:通“嘱”,互相劝酒。
第三句关键词:是:这。漫失:模糊不清或缺失。漫:磨灭。
参考译文:
邓攸,字伯道,是平阳襄陵邓庄人。邓攸七岁时父亲去世,不久,母亲与祖母也相继去世,他守丧九
年,以孝着称。他为人清慎和气,平易简朴,贞正寡欲。起初,他祖父邓殷有赐官,命令邓攸接受。以后,
太守劝邓攸辞去王官,准备推举他为孝廉,邓攸说:“这是出于先人所赐,不可改变。”他曾去拜见镇军
将军贾混,贾混把别人的诉状及情况拿给邓攸看,让他作出决断。邓攸不看,说:“孔子说:听理诉讼我
与一般人一样,应该作的是使人不进行诉讼。”贾混十分欣赏,把女儿嫁给邓攸为妻。邓攸历任太子洗马、
东海王司马越参军。司马越很钦佩他的为人,迁他为东海王世子文学,后转任吏部郎。司马越的弟弟司马
腾出任东中郎将,请邓攸任长史。又出任河东太守。晋怀帝永嘉末,邓攸被石勒俘虏。然而石勒一向忌恨
享受俸禄两千石的官吏,听说邓攸在营中,派人骑马去召他,打算杀死他。邓攸到达石勒门前,门干正是
邓攸为郎时的干,认识邓攸,邓攸就求他找来纸笔,给石勒写上一封书信。门干等石勒高兴时,呈上邓攸
的书信。石勒赏识邓攸的文辞,才没有杀死他。石勒的长史张宾先前与邓攸是邻居,很看重邓攸的名望节
操,于是向石勒推荐邓攸。石勒把邓攸召到帐下,与他谈话,谈后很高兴,就以他为参军,给他车马。石
勒每次外出征伐,就把邓攸安置在车营中。石勒夜间禁止点火,违犯者要处死。邓攸的车子与胡人相邻,
胡人夜里失火烧毁车辆。官吏来调查,胡人就诬陷邓攸。邓攸自知无法与他争辩,就回答说是因弟媳妇服
药,必须把酒温热而引起失火,石勒知道后,下令宽赦邓攸。以后胡人深感邓攸的恩德,捆上自己去见石
勒,以辩明邓攸的冤情。而且胡人暗中送给邓攸马、驴,胡人们听说后,无不叹息敬服邓攸。荀组任命邓
攸为陈郡、汝南太守。晋愍帝征召他为尚书左丞、长水校尉,邓攸都不能就职。晋元帝以邓攸为太子中庶
子。当时吴郡没有太守,有许多人觊觎这个职位,元帝把这个职位授给邓攸。邓攸自己运载着米到吴郡赴
任,不接受俸禄,只是饮用吴郡的水而已。当时郡中正闹饥荒,邓攸上表请求朝廷允许开仓振贷,朝廷还
未答复,他就擅自开仓拯救饥民。尚书台派遣散骑常侍桓彝、虞(马斐)慰劳饥民,察看地方官员的政绩,
于是他们就弹劾邓攸擅自开仓出谷。不久,朝廷下诏原谅邓攸的作法。邓攸在吴郡政治清廉,法纪严明,
百姓欢悦,成为东晋中兴时期着名的好太守。以后,他声称有病而离职。吴郡中常置备有送迎官员的钱数
百万,邓攸离开吴郡时,一钱也不接受。百姓数千人牵住邓攸的船进行挽留,使船无法行驶,邓攸于是暂
时停住,到半夜时开船离去。百姓到尚书台乞求再留邓攸一年,未得到允许。邓攸被任命为侍中。一年左
右,转任吏部尚书。他平时只吃蔬菜,穿旧衣,但经常周济别人的困乏。他性格谦顺和气,善与人交往,
不分贵贱,一视同仁,只是有些敬媚权贵。邓攸每次遇到进退升黜的事情,都没喜欢或怨怒的表情。过了
一段时候,他被任命为尚书右仆射。成帝威和元年,邓攸去世,追赠光禄大夫,加金章紫绶,并以少牢的
规格对他进行祭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萧彳兔,字思谦,贞元七年进士擢第。坐与张仲方善,仲方驳李吉甫谥议,言用兵征发之弊,由吉甫而
生,宪宗怒,贬仲方,彳兔亦罢手古。
十三年,皇甫铸用事,荐傥于上。自是顾眄日隆,进阶朝议郎,袭徐国公。十月,吐蕃寇泾原,命中
使以装军援之。穆宗谓宰臣日:“用兵有必胜之法乎?”傥对目:“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圣主不得已而
用之。如或纵肆小忿,轻动干戈,使敌人怨结,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帝然
之。
时令狐楚左迁西川节度使,王播广以货币赂中人权幸,求为宰相。而宰相段文昌复左右之。使性嫉恶,
面言播之纤邪纳贿,喧于中外,不可以污台司。事已垂成,帝不之省,使三上章。饯居相隹孜孜正道重慎
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我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脑屣重住时论称之。
穆宗即位之始,两河廓定,四鄙无虞。而傥手段文昌屡献太平之策,劝穆宗休兵偃武。又以兵不可顿
去,请密语天下军镇有兵处,每年百人之中,限八人逃死,谓之“消兵”。帝不能深料,遂诏天下,如他
人之策行之。而藩籍之卒,合而为盗,伏于山林。
彳兔性介独,持法守正。以己辅政日浅,超擢太骤,三上章恳辞仆射,不拜。改任吏部尚书。彳兔又以选
曹簿书炀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不许。使家行尤孝。母韦氏贤明有礼,理家甚严。使虽为宰相,侍
母左右,不异留亦时。丁苧佟,毁瘠逾制。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辞。既致仕于家,以洛都官属宾友,
避岁时请谒之炀,乃归济源别墅,逍遥山野,啸咏穷年。
(节选自《旧唐书•萧傥传》)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J免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
之
B.彳免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
称之
C.彳免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
称之
DJ免居相位孜孜/正道重慎名器/每除一官/常虑乖当故/鲜有简拔而涉克深/然志嫉奸邪/脱屣重位/时论称
之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士,指官名,即翰林学士。古代在国学读书的学生也常可以称为学士。文中取的是第二个意思。
B.“丁母丧”即“丁母忧”。“丁”意思即“遭受”,“丁母丧”即“遭受母亲的丧事”,如果是父亲
去世,则是“丁父忧”。
C.禁军,指封建时代直辖于帝王,担任护卫帝王或皇宫、京城警备任务的军队。
D.褐衣,指粗布衣,也可以指贫贱未做官。古代贫贱或卑贱的人一般穿粗布衣。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使有正义感。王播用金银财宝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还得到了当时宰相段文昌的帮助,萧彳免
却当面指责王播奸邪行贿。
B.萧恻敢于谏言。穆宗平定两河地区之后,萧彳免进言请求秘密“消兵”,但皇上没有采取他的建议,导
致了藩镇的在籍士兵集合起来成为盗贼。
C.萧使有孝心。无论做官还是没做官,他对母亲都很孝顺;母亲死后,他为母守丧,文宗下诏征他入朝,
他马上以守丧为名推辞。
D.萧恻淡泊孤傲。皇上提升他的官职,他几次加以推辞;退休后,为避免以前的属吏和宾朋在逢年过节
时宴请拜见,他回到了济源别墅。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师出无名,非惟不胜,乃自危之道也,固宜深慎!
(2)彳免又以选曹簿书烦杂,非摄生之道,乞换散秩。
【答案】
5.C
6.A
7.C
8.(1)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不仅不能取胜,更是危害自身的做法,原本应该特别谨慎!
(2)萧彳免又认为吏部文件多事件杂,不符合养生之道,请求换成散官。
【分析】
5.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萧彳免身居相位,坚持真理,看重名誉。每次授任一个官吏,常常考虑是否恰当,所以很少因
选拔不当而受到指责,然而心中嫉恨奸邪,将重位看得很轻,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使居相位”主谓宾都全,应在宾语“相位”后断开;“孜孜”是修饰“正道”的,应与“正道”相连,
排除AD;
“故”是表因果的连词,一般用于句首,其前断开,排除B。
故选C„
6.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文中取的是第二个意思”错。原文是“宪宗怒,贬仲方,彳免亦罢学士”,可见文中的学士为官名。
故选Ao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他为母守丧,文宗下诏征他入朝,他马上以守丧为名推辞”错。结合原文“免丧,文宗征诏,恳以疾
辞”可知,文宗下诏征他入朝时,他已守丧期满,他是借病推辞。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非惟”,“不仅”;“乃自危之道也”判断句,“更是危害自身的做法”;“深慎”,
“特别谨慎”。
(2)题得分点有:“以”,“认为”;“乞”,“请求”;“秩”,“官位”。
参考译文:
萧傥,字思谦,贞元七年考中进士科。因与张仲关系好,张仲方驳议李吉甫的谥号,谈论用兵征调的
弊端是因李吉甫而引起的,宪宗发怒,贬谪张仲方,萧傥也被免去翰林学士。
十三年,皇甫铸执政,向皇上举荐萧使。从此日益被看重,进阶朝议郎,继承徐国公的爵位。十月,
吐蕃侵犯泾原,派宦官带领禁军前去支援。穆宗对宰相说:“用兵有必胜的办法吗?”萧使回答说:“兵器
是凶器,战争是危险的事情,圣明的君主不得已才动用它。如果放纵极小的怨恨,轻率挑起战争,与敌人
结下怨恨,出兵没有正当的理由,不仅不能取胜,更是危害自身的做法,原本应该特别谨慎!”皇帝赞同
他的话。
当时降授令狐楚为西川节度使,王播用金银财富广泛贿赂宦官宠臣,求取宰相之位,而宰相段文昌又
从中帮助他。萧傥生性嫉恨邪恶,当面说王播奸邪行贿,朝中朝外人们议论纷纷,不能让他玷污宰相的名
声。眼看王播的目的就要达到了,皇帝还没有醒悟,萧傥三次上奏。萧傥身居相位,坚持真理,看重名誉。
每次授任一个官吏,常常考虑是否恰当,所以很少因选拔不当而受到指责,然而心中嫉恨奸邪,将重位看
得很轻,受到当时舆论的称赞。
穆宗继承王位后,平定了两河地区,四边没有忧患。而萧傀屡次进献使天下太平的策略,劝穆宗休兵
停战。又认为士兵不能立即撤销,请求秘密下诏天下拥有军队的军镇,每年在一百人中,限定八人离开军
队,称之为“消兵”。皇帝不能从远处着想,于是下诏天下,依照他人的计策去做。结果藩镇的在籍士兵,
集合起来成为盗贼,隐伏在山林中。
萧傀天生菰傲清高不随流俗,执行法令坚持原则。认为自己做宰相时间短,破格提升太快,三次递上
章表诚恳地辞让仆射,不愿上任。改任吏部尚书。萧傥又认为吏部文件多事件杂,不符合养生之道,请求
换成散官。皇上不答应。萧彳免在家里的行为尤其孝顺。母亲韦氏贤惠知礼,治理家事很严厉。萧悦,即使做
了宰相,侍奉在母亲的身边,与未做官时没有两样。为母亲守丧,因哀痛身体消瘦超过常人。守丧期满,
文宗下诏征他入朝,他诚恳地借病推辞。退休在家后,因洛都有他做官时的属吏和宾朋,为避免逢年过节
宴请拜见的麻烦,于是回到济源别墅,逍遥山野,一年到头歌咏不止。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路隋,字南式,其先出阳平。久淤通《巨箜》端豪塞宜必左悌用建史末为长安尉丛城会盟里述为虚所
热比遹“时隋婴孺,以恩授八品官。逮长,知父执虏中,日夜号泣,坐必西向,不食肉。母告以貌类泌者,
石镜。贞元末,吵号请和。隋三上疏宜许,不报。举昭攀,授润州参军事。李金欲困辱之,使知市
事,隋怡然坐肆,不为屈。韦夏卿高其节,辟置东都蓑后。元和中,吐蕃款塞,隋五上疏请修好,冀得泌
还,诏可。遣祠部郎中徐复报聘,而泌以丧至,帝愍恻,赠绛州刺史,官为治丧。服除,擢隋左补阙、史
馆修撰,以鳗亮称。穆宗立,与韦处厚并擢侍讲学士,再迁中书舍人、翰林学士。每除制出,以币来谢者,
隋却之日:“公事而当私取①邪?”进承旨学士,迁兵部侍郎。文宗画俘,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监修国史。初,韩愈撰《顺宗实录》,书禁中事为切直,宦竖不喜,誉其非实,帝诏隋刊正。隋建言:“卫
尉卿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皆上言改修非是。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
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议者至引隽不疑②、第五伦③为比,以蔽聪明。臣宗闵、臣僧孺谓史官李汉、蒋
系皆愈之婿,不可参撰,俾臣得下笔。臣谓不然。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虽汉等以嫌,
无害公谊。请条示甚谬误者,付史官刊定。”有诏撞贞元、永贞间数事为失实,余不复改,汉等亦不罢。
久之,辞疾,不听,册拜太子太师。明年,李德裕贬袁州长史,不署奏,为郑注所忌,乃检校尚书右仆射、
镇海节度使。道病卒,年六十。赠太保,谥日贞。
(节选自《新唐书?路隋传》)
(注)①观kuAng:赠,赐。②隽不疑:汉武帝时大臣,因察觉击破齐孝王之孙刘泽阴谋反叛,被提升为
京兆尹,并赐钱百万。后又识破冒充卫太子之人,得到汉昭帝和大将军霍光的称赞。成为封建时代运用经
术来维护大义的典范。③第五伦:东汉时期大臣,为官正直无畏、不惧权贵,受到世人很高评价。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泌/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从喊会/盟平凉/为虏所执/死焉/
B.父泌/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从球会盟平凉/为虏所执/死焉/
C.父泌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从球会/盟平凉/为虏所执/死焉/
D.父泌通《五经》/端亮寡言/以孝/悌闻/建中末/为长安尉从臧/会盟平凉/为虏所执/死焉/
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其君长称作“赞普”。
B.明经,原义是通晓经学,后来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科目,主要考查儒家经义。
C.幕府,军中将帅处理事务的地方,也泛指衙署;幕府中聘用的人员称为幕僚。
D.嗣位,意思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如“文宗嗣位”,就是文宗继承皇帝之位。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路隋思念父亲,为人至孝。路隋知道父亲被番虏拘捕,日夜哭泣,听母亲说自己的面容长得像自己的
父亲,就不再照镜子。
B.路隋从容处事,气节高雅。李锚想侮辱路隋,让他管理集市事务,他面色和悦地坐在集市中监管事务,
韦夏卿欣赏他,征召他入东都幕府。
C.路隋多次上疏,请求修好。路隋多次上疏朝廷,请求与吐蕃修好,最终得到了皇上的允许,朝廷与吐
蕃修好后,路隋父亲的尸骨柩被运回。
D.路隋颇有主见,敢于直言。有人指出韩愈写的《顺宗实录》所记之事不属实,路隋依理为韩愈辩护提
出可以修改贞元、永贞年间失实的几件事,其余的不修改。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每除制出,以金币来谢者,隋却之曰:“公事而当私猊邪?”
(2)议者至引隽不疑、第五伦为比,以蔽聪明。
13.在相关事件中,路隋是怎样为韩愈辩护的?请简要说明。
【答案】
9.B
10.D
11.D
12.(1)每次授任官职的诏书一发出,有拿着金币来拜谢他的人,路隋谢绝他们说:“办理公事能接受
私人的赠送吗?”
(2)谈论的人甚至用隽不疑、第五伦的故事来比附,来蒙蔽圣上视听。
13.①路隋指出史书不可以虚假,写君主的史书更是如此,而《顺宗实录》中的记录是真实的。②《顺宗
实录》不完全是韩愈撰写的。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文言断句的能力。
句意:父亲路泌,通晓《五经》,正直寡言,以孝顺友爱闻名。建中末年,任长安尉,跟随浑喊在平凉会
盟,被番虏拘捕,死在那里。
“父泌”是判断句,说路隋的父亲是路泌,表意完整,应与后文断开,排除CD;
“长安尉”是官职名,作“为”的宾语,应与后文断开,排除A。
故选B。
10.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
D.“意思是父亲传位或传业给长子”中“长子”错误,应是嫡长子。
故选D。
11.
本题考查学生给看和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有人指出韩愈写的《顺宗实录》所记之事不属实”错误,根据文意,是皇帝下诏指出“修改贞元、永
贞年间失实的几件事,其余的不修改”。
故选D。
12.
本题考查学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1)“除制”,授任官职的诏书;“却”,谢绝;“贱”,赠送。
(2)“至”,甚至;“比”,比附;“蔽”,蒙蔽;“聪明”,这里指圣上视听。
13.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题干问“在相关事件中,路隋是怎样为韩愈辩护的”,首先找到相关句段,然后筛选出有效信息。
由“夫史册者,褒劝所在,匹夫美恶尚不可诬,况人君乎”可知,路隋指出史书不可以虚假,写君主的史
书更是如此,而《顺宗实录》中的记录是真实的。
由“且愈所书已非自出,元和以来,相循逮今”可知,《顺宗实录》不完全是韩愈撰写的。
参考译文:
路隋,字南式,他的祖先出自阳平。父亲路泌,通晓《五经》,正直寡言,以孝顺友爱闻名。建中末
年,任长安尉,跟随浑玻在平凉会盟,被番虏拘捕,死在那里。当时路隋年幼,圣上恩赐授予八品官。等
到他长大后,知道父亲被拘捕在番虏,日夜号哭,坐时必定面向西面,不吃肉。母亲说他长得像父亲,他
便终身不照镜子。贞元末年,吐蕃请求和好,路隋三次上疏认为应当允许,得不到答复,路随考中明经科,
授任润州参军事。李菊想要使他困窘来侮辱他,派他主管集市事务,路隋面色和悦地坐在集市中,不因此
而屈服。韦夏卿欣赏他的气节,征召他到东都幕府任职。元和年间,吐蕃前来通好,路隋五次上疏请求修
好,希望能够让路泌返回。皇帝下诏同意。派遣祠部郎中徐复回访吐蕃,却带回路泌的尸骨柩,皇帝怜悯,
追赠路泌为绛州刺史,官府为他办理丧事。服丧期满,升任路隋为左补阙、史馆修撰,他以耿直诚实见称。
穆宗即住,路隋与韦处厚都升任侍讲学士,两次升迁任中书含人、翰林学士。每次授任官职的诏书一发出,
有拿着金币来拜谢他的人,路隋谢绝他们说:“办理公事能接受私人的赠送吗?”路隋晋升承旨学士,迁
任兵部侍郎。文宗继位,路隋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身份,监修国史,当初,韩愈写《顺宗实录》,
写宫中事情真实直率,宦官不喜欢,指责这些不属实,皇帝下诏让路隋校正谬误。路隋建议说:“卫尉卿
周居巢、谏议大夫王彦威、给事中李固言、史官苏景胤都上奏说不宜修改,大凡史书,是用来褒扬劝诫的,
匹夫的善恶尚且不可以虚假,何况君主呢?谈论的人甚至用隽不疑、第五伦的故事来比附,来蒙蔽圣上视
听。臣李宗闵、臣牛僧孺说史官李汉、蒋系都是韩愈的女婿,不能参与撰写,使臣得以下笔。臣认为不对。
而且韩愈的书不完仝是他自己撰写,元和以来,相互沿袭到今天,虽然李汉等有嫌忌,但对于公理无害。
请求分条列出大的错误,交给史宫修改审定,”下诏指出贞元、永贞年间失实的几件事,其余的不再修改,
李汉等人没有罢免,过了一段时间,他因病请求辞去宰相,皇上不允许,册命授任太子太师。第二年,季
德裕被贬为袁州长史,路隋不签署奏状,受到郑注的忌恨,于是改任检校尚书右仆射、镇海节度使,途中
病逝,终年六十岁,追赠太保,谥号叫贞。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警悟,读书数过辄成诵。舅李常过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常
惊,以为一日千里。熙宁初,举四京学官,第文为优,教授北京国子监。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
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知太和县,以平易治。时颁课盐策,诸县争占多数,太和独
否,更不悦,而民安之。哲宗立,召为校书郎、《神宗实录》稔号室。《实录》成,擢起居舍人。丁母艰。
庭坚性笃孝,母病弥年,昼夜视颜色,衣不解带。及亡,呼萎,哀毁得疾几殆。绍圣初,出知宣州,改鄂
州。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售前史宜会居藏出必待回摘土金条示之通为无验证既而腕吏考阂
悉有摄依所余才三土三事庭坚书“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至是首问焉。对日:”庭坚时官北都,尝
亲见之,真儿戏耳。”凡有问,皆直辞以对,闻者壮之。贬溶州别驾、黔州安置。庭坚泊然,不以迁询介
意。蜀士墓从之游,进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徽宗即位,起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知舒
州,以吏部员外郎召,皆辞不行。丐郡,得知太平州,至之九日罢,主管玉隆观。庭坚在河北与赵挺之有
微隙,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承风旨,上其所作《荆南承天院记》,指为幸灾,复除名、羁管宜州。三
年,住永州,未闻命而卒,年六十一。庭坚学问文章,天成性得。陈师道谓其诗得法杜甫,学甫而不为者。
善勺、革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
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
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
(选自《宋史•黄庭坚传》)
1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B.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C.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D.俾前史官分居畿邑以待问/摘千余条示之/谓为无验证/既而院吏考/阅悉有据依/所余才三十二事/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检讨,古代官名,掌修国史。宋时有史馆检讨,明时始属翰林院,与编修同谓之史官。
B.庐墓,古人于父母或师长死后,服丧期间在墓旁搭盖小屋居住,守护坟墓,谓之庐墓。
C.徙,与文中“贬涪州别驾、黔州安置”中的“贬”意思相同,都指被贬谪到地方做官。
D.行、草、楷,中国书法三种字体,与篆、隶等同属于中国书法中各具特色的主要书体。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机警聪明,才华出众。他幼年时读书数遍就能背诵,家中之书无不通晓;苏轼对他的诗文赞赏
有加,曾举荐他代替自己做侍从官。
B.黄庭坚性格直率,淡泊名利。面对《实录》内容是否真实的盘问,他照实回答,毫无顾忌;被贬涪州、
黔州时,他没把被贬之事放在心上。
C.黄庭坚性情笃孝,悉心侍母。母亲病了一年,他白天黑夜都细心看护、照料睡觉时衣服都不脱;母亲
去世后,他哀伤成疾几乎丧命。
D.黄庭坚仕途多舛,结局悲惨。他因编写《实录》遭人嫉妒而被贬;因与赵挺之有隔阂,遭人指摘而被
削职为民并受拘禁,至死也未得赦免。
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蜀士慕从之游,讲学不倦,凡经指授,下笔皆可观。
(2)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
【答案】
14.B
15.C
16.D
17.(1)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他讲学时不知疲倦,凡经他指导、教授的读书人,写出
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2)他奇特怪异的文辞,在当时精妙绝伦;他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行,可与古人相媲美。
【分析】
14.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
句意为:让前任修史官都分别住在京城附近以备询问,摘出一千多条给他们看,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
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以待问”是做句子的补语,表目的,中间不宜分开,在后面断开,排除AC;
“既而院吏考阅”中“考阅”是一个词,考察审阅的意思,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故选B。
15.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C.“徙”,是流放的意思,与“贬”不同。
故选C。
16.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言文内容能力。
D.“因编写《实录》遭人嫉妒而被贬”错,由原文“章惇、蔡卞与其党论《实录》多诬”,章惇、蔡卞与
其党羽认为《实录》多有不实之辞,并没有说嫉妒黄庭坚。
故选D。
1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能力。
(1)“游”,学习;“指授”,指导、教授;“下笔”,动词用作名词,写出的文章。
(2)“瑰伟”,奇特怪异;“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追配”,与……相媲美。
参考译文:
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幼年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
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惊奇,认为他会有快速的进步。熙宁初参加选拔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
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北京国子监教授。苏轼曾看到他的诗文,认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
万诗文之上,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了。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
和简易的措施治理该县。当时朝廷颁布征收盐税的政策法令,其他县都争占多数,唯独太和县不这样,县
吏们因此不高兴,而该县的老百姓却得到安定。哲宗即位后,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
《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逢母亲丧事。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服侍,衣不
解带。母亲去世后,他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
章惇、蔡卞与其党羽认为《实录》多有不实之辞,让前任修史官都分别住在京城附近以备询问,摘出一千
多条给他们看,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吏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
黄庭坚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
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
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没有将贬谪
之事放在心上。蜀地的读书人都仰幕他并跟随他学习。他讲学时不知疲倦,凡经他指点的读书人,写出的
文章都有可观之处。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吏部员外郎召
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罢免,主管玉隆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
挺之有小的隔阂,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摘他
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宜州管制。三年后流放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到宣布命令就死了,
终年六十一岁。黄庭坚的学问、文章,是天性生成的。陈师道说他的诗取法于杜甫,学杜甫而又不拘泥于
杜甫的诗。他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天下称为四
学士。而黄庭坚对于文章尤长于诗,四川和江西的君子都将黄庭坚与苏轼相提并论,因此称他们为“苏
黄”。苏轼做侍从官时,曾举荐黄庭坚代替自己,推荐词中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
人”的话,他看重黄庭坚竟到了这种地步。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游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日:“此非吾所
以居处子也。”乃去,舍市傍。其嬉戏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目:“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复徒,舍
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珥冬揖让进退。孟母日:“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及孟子长,学中苓,卒成
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诗云:”彼姝者子,何以予之?”此之谓也。孟子之少也,既学而归,
孟母方绩,问曰:“学何所至矣?"孟子曰:“自若也。”孟母以刀断其织。孟子惧而问其故,孟母目:
“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
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女则废其所食,
男则堕于修德,不为窃盗,则为虏役矣。"孟学惧,旦夕勤学不息,师掌子思,遂成天下之名儒。君子谓
孟母知为人母之道矣。诗云:“彼姝者子,何以告之?”此之谓也。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
孟子不悦,遂去不入。妇辞孟母而求去,曰:“去闻夫妇之道,私室不与焉。今者妾窃堕在室,而夫子见
妾,勃然不悦,是客妾也。妇人之义,盖不客宿。请归父母。”于是孟母召孟子而谓之曰:”夫礼,将入
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今子不察于礼,
而责礼于人,不亦远乎!”孟子谢,遂留其妇。君子谓孟母知礼,而明于举苧M道。
(节选自《列女传》)
1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B.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C.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D.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粮食哉/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俎豆”是我国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文中指祭祀仪式。“俎”指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
的礼器;“豆”指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
B.“六艺”指六种经书,包括《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可指我国古代儒家要求学
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一礼、乐、射、御、书、数。
C.“妾”既指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结构中,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也可作为上流社会的正妻对
自己的谦称,类似于男人自称的“仆”。
D.“姑母”,旧时妻称夫的母亲为“姑”或“姥”,夫之父母合称“翁姑”“舅姑”“公姥”。文中“姑
母之道”指的是“婆婆与儿媳母亲的相处之道”。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母注重环境影响,三迁择邻。她先后从靠近墓地的家和集市旁的住所迁徙,主要是想给孟子寻找一
个理想的成长环境。
B.孟母善于以事说理,教子有方。孟子学习回来,正在织布的孟母用断织打比方来劝告孟子学习不可废,
否则难以避免祸患。
C.孟母理解儿媳难处,劝导孟子。孟子妻因孟子不尊重自己而与他有了争执,孟母了解原因后,给孟子
讲道理,使其醒悟。
D.孟子受到正藁导,勇于改错。孟子在母亲断杼教育后从早到晚勤学不止,成为名儒;明白自己失礼
在先,就向妻子道歉。
2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君子学以立名,问则广知,是以居则安宁,动则远害。
(2)将上堂,声必扬,所以戒人也;将人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
【答案】
18.B
19.D
20.C
21.(1)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
避开祸害。
(2)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
担心撞上别人尴尬的时候。
【分析】
1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
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
“织绩而食”中,“而”是表修饰的连词,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
“其夫子”作“衣”的宾语,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应在其后断开,排除D。
故选B。
19.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文中‘姑母之道’指的是“婆婆与儿媳母亲的相处之道”错误,“姑母之道”指的应是“婆婆与儿媳
的相处之道”。
故选D。
20.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C.“孟子妻因孟子不尊重自己而与他有了争执”错,原文为“孟子既娶,将入私室,其妇袒而在内,孟子
不悦,遂去不入”,孟子只是见妻子衣衫不整而不悦,妻子认为丈夫太过见外。
故选Co
2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
(1)“立名”,树立名声。“广知”,增长知识。“居",平时。“动”,做事。
(2)“扬”,响亮。“所以”,……的方法。“戒”,告诫,通知。“下”,向下看。“过”,过错,
尴尬。
参考译文:
鲁国邹邑人孟轲的母亲,人称孟母。当初她的家靠近墓地。因此孟子小时候,游戏玩耍的都是下葬哭
丧一类的事,特别爱学造墓埋坟。孟母说:“这里不该是我带着孩子住的地方啊。”于是领着孟子离开了
这里,迁住在集市的近旁。孟子又玩起了奸猾商人夸口买卖那一类的事。孟母又说:“这里不是我应该带
着孩子住的地方啊!”就再次把家迁到一个学校的旁边。孟子所嬉戏游历的才是祭祀礼仪、作揖逊让、进
退法度这类仪礼方面的学问。孟母说:“这里才真正是可以让我带着儿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把家安在
了这里。等孟子长大成人,学了六艺的学问,最终成就了儒家大师的大名。君子贤人都说孟母善于利用环
境渐染教化孩子。《诗经》上说:“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赠送给你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孟
子小的时候,有一次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便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
不经心地)回答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就用剪刀把织好的布剪断。孟子见状害
怕极了,就问他母亲为什么要这样,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
了树立名声,多问才能增长知识,因此平时能平安无事,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开祸害。如果现在荒废了学业,
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以避免祸患。这和依靠织布而生存有什么不一样的呢?假如中途废弃而不
做,哪能使她的丈夫和儿子有衣服穿并且长期不缺乏粮食呢?女子若失去她赖以生存的技艺,男子若对修
养德行懈怠,那么她(他)不是去做小偷,就是被俘虏、被奴役。”孟子听后很害怕,自此,从早到晚勤
学不止,把子思当作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名的大儒。君子认为孟母懂得做母亲的法则。《诗经》上说:
“那美丽的女子啊,我拿什么来向你禀告呢?”说的就是这件事啊。孟子娶妻以后,有一次刚进入内室,
他的妻子裸着身体在屋里,孟子不高兴,于是离开不再进去。他的妻子向孟子的母亲告别要求离去,说:
“我听说夫妇之间的规矩,在自己的房里可以不遵守。现在我在卧室偷懒,而丈夫见到我勃然大怒,是把
我当成客人了。做女人的规矩,有不住在别人家里的说法。请让我回到父母家中。”于是孟母叫来孟子对
他说:“从礼节说,将要进入大门,要问一下谁在里边,这是表示尊敬;将要进入厅堂,声音一定要响亮,
这是表示通知了人家;将要进入屋子,眼睛一定要向下看,表示担心撞上别人尴尬的时候。如今你不遵守
礼节,却用礼节责怪别人,不是和圣人差得太远了吗!”于是孟子道歉,挽留他的妻子。君子说孟母懂得
礼节,而且清楚如何处理婆媳之间的关系。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皇甫谧,字士安,幼名静,安定朝那人,汉太尉嵩之曾孙也。出后叔父,徒居新安。年二十,不好学,
游荡无度,或以为痴。尝得瓜果,辄进所后叔母任氏。任氏日:“《季季》云:'三牲之养,犹为不孝。'
汝今年余二十,目不存教,心不入道,无以慰我。”因叹目:“昔孟母三徒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岂
我居不卜邻,教有所阙,何尔鲁钝之甚也!修身笃学,自汝得之,于我何有!”因对之流涕。谧乃感激,
就乡人席坦受书,勤力不怠。居贫,躬自稼稿,带经而农,遂博综典籍百家之言。沈静寡欲,始有高尚之
志,以着述为务,自号玄晏先生。着《礼乐》《圣真》之论。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耽玩典籍,忘寝
与食,时人谓之“书淫”。或有箴其过笃,将损耗精神。谧目:“朝闻道,夕死可矣,况命之修短分定悬
天乎!”城阳太守梁柳,谧从姑子也,当之官,人劝谧饯之。谧目:“柳为布衣时过吾,吾送迎不出门,
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是非吾心所安
也。”时魏郡召上计掾,举季廖;景元初,相国辟,皆不行。其后武帝频下诏敦逼不已,谧上季自称草莽,
辞切言至,遂见听许。岁余,又举贤良方正,并不起。自表就帝借书,帝送一车书与之。谧虽羸疾,而披
阅不怠。咸宁初,又诏目:“皇甫谧沈静履素,守学好古,与流俗异趣,其以谧为太子中庶子。”谧固辞
笃疾°帝初黄丕奎甚志寻复袁迢延为议眼又召补着作郎.司令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着论为葬送之制多
《笃终》。而竟不仕。太康三年卒,时年六十八。谧所着诗不诔颂论难甚多,又撰《帝王通:纪》《军言》
《高士》《逸士》《列女》等传及《玄晏春秋》,并重于世。
(节选自《晋书•皇甫谧》,有删改)
22.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着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着论为葬送之制/
名曰《笃终》
B.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着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着论/为葬送之制/
名曰《笃终》
C.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着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着论/为葬送之制/
名曰《笃终》
D.帝初虽不夺其志/寻复发诏征为议郎/又召补着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为功曹/并不应/着论为葬送之制/
名曰《笃终》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着作,历代儒家研习之重要作品。儒家十三经之一。
B.举孝廉,是古代一种由上向下选拔人才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
C.疏,是大臣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
D.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皇甫谧有孝心,听教诲。他得到一些瓜果,就进呈给他的叔母任氏。任氏对他游荡不好学痛心到流泪,
他被感动激励,听从教诲转而勤学不倦。
B.皇甫谧性淳朴,不附势。皇甫谧堂姑母的儿子梁柳做郡守将赴任,有人规劝他为梁柳设酒宴饯行,皇
甫谧一如从前,不用酒肉,只用盐菜招待。
C.皇甫谧淡利禄,终不仕。尽管官府多次征召他任职,他始终拒绝赴任。甚至皇上频下诏书敦逼不已,
他也言辞恳切予以谢绝。他一生都未做官。
D.皇甫谧乐写书,论着丰。皇甫谧年轻时就树立崇高志向,把写书作为自己的事业。他着述甚丰,作品
体裁多样,很多作品都受到世人的重视推崇。
2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昔孟母三徙以成仁,曾父烹豕以存教。
(2)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
26.皇甫谧勤学苦读在文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写出两点即可。
【答案】
22.D
23.B
24.B
25.(1)从前,孟子的母亲迁居三次,使孟子成为仁德的大儒;曾参的父亲杀猪使(信守诺言的)教育
长存。
(2)现在(他)做了郡太守(我)却(设宴)为他送行,这样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地位而轻视梁柳这个人,
难道这符合古人的为人之道吗?
26.①干农活时也带着经书去学习。②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废寝忘食。③瘦弱多病,却整天看书
不懈怠。
【分析】
22.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是解读文言文的重要环节,常见的断句方法有名词断句、修辞断句、对
称结构断句、虚词断句等。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
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皇帝起初虽然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不久却又下诏令征召他为议郎,后又补任为着
作郎。司隶校尉刘毅请求任命他为功曹。皇甫谧都没有答应。他写了有关葬送制度的论着,命名《笃终》”。
“寻复发诏征为议郎”中,“寻”表时间的状语,之前断开,排除AC;
“并不应”是没有答应之前的那些官职,之后断开,排除B。
故选D。
23.
此题考查文化常识的能力。重要的文化常识是一个高中生必须具有的基本常识。复习中要注意突出重点,
不纠缠于细枝末节,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和体系,建立知识树,同时加强积累,注重归纳,分类记忆。
B项,“举孝廉,是古代一种由上向下选拔人才的制度”错误,应该为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举孝廉是
汉朝的一种由下向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之一。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
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
故选B。
24.
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了
解人物的作为,概括人物形象;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看看有没有答
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
B项,”……只用盐菜招待”错误,文中并未提到皇甫谧用盐菜招待即将赴任的梁柳。“柳为布衣时过吾,
吾送迎不出门,食不过盐菜,贫者不以酒肉为礼。今作郡而送之,是贵城阳太守而贱梁柳,岂中古人之道?
是非吾心所安也。”意思是“梁柳还是平民的时候来探望我,我送迎都不会出门,招待的食物也不过是些
咸菜,贫穷的人不把酒肉当做礼节。现在他做郡守(我)却为他送行,这是看重城阳太守的地位而轻视梁
柳这个人,这难道符合古人做人的道理吗?这不是我的心能安宁的做法。”
故选B。
25.
此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翻译句子,第一:理解文句大意,将所要翻译的句子放入原文中,前贯
后连,把握大意;第二:确定考查重点,命题者在命题时从文段中选择的句子往往含有某些文言知识点,
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重点实虚词等,要通过审题抓住命题意图,确定考查点;第三:连缀词义成句,
直译求“字字落实”(留、册h换),意译求“文从字顺”(调、补、变);第四:认真审读检查,书写
规范清楚。在确定文言句子中的语法现象全部落实到位后,做到书写规范清晰。本题,(1)“徙”,迁
居;“仁”,仁德;“存”,使动用法,使……长存。(2)“贵”,看重;“贱”,轻视;“中”,符
合。
26.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
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
点内容。“居贫,躬自稼稿,带经而农”,意思是“他家很贫穷,他亲自参加农业劳动(或耕种庄稼),
常常带着经书去干农活”,即干农活时也带着经书去学习。”后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耽玩典籍,忘寝
与食”,意思是“后来得了风痹症,仍然手不释卷。他潜心钻研典籍,甚至废寝忘食”,即得了风痹症,
仍然手不释卷,废寝忘食。“谧虽羸疾,而披阅不怠”,意思是“皇甫谧虽然瘦弱多病,但却整天看书不
懈怠”,即瘦弱多病,却整天看书不懈怠
参考译文:
皇甫谧,字士安,小时候名叫静,是安定朝那(今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人,是汉代太尉皇甫嵩的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权技术合同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优化路径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贷款购房合同范本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钻机租赁及设备升级改造协议3篇
- 二零二五版二手房买卖合同(含交易纠纷解决)2篇
- 二零二五版国际货运环保项目六租船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劳务派遣服务合同范本3篇
- 2024年项目部治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题附参考答案(研优卷)
- 2023-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预热题】
- 二零二五年度高速公路扩建项目场地平整施工协议3篇
- 2023年-2024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教育培训试题带答案(完整版)
- 《接触网施工》课件 3.4.2 隧道内腕臂安装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模拟卷(统编版)
- 法人代持免责任协议书(2篇)
- 产业链治理协同性
- 闸站监理实施细则
- 高三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 2024年初三数学竞赛考试试题
- 窦性心动过速的危害
- 深基坑工程基坑土方开挖及支护降水施工方案
- 2024年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带解析答案
- 医药制造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以贵州百灵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