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一、教材分析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精读课文,属于议论文。这篇课文通过三个科学发现的具体事例,向我们展示了科学家是如何敏锐地抓住常见的或不为人注意的现象,不断发问,反复实践探索,进而“找到真理"的。

课文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结构严整。全文按照提出观点一论证观点一总结观点的思路展开,写法很有代表性。课文在事例的选取和怎样用事例证明观点方面都有一定特点。用事例证明观点是论说类文章的常见写法,其中“证明”和“事例"同样重要,也就是说,恰当的选取并表述事例不等于完成议论的任务,还需要在事例和观点之间建立起证明的关系。首先,课文选取的三个事例都能体现科学发现中的“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紧扣课文的观点。其次,课文的三个事例,在表述时都采用了相同的顺序:先写“现象”,着力突出其“细小”“司空见惯";再写“问题”,突出“问题"与“现象”的关系;最后结合“问题"写相关的发明或发现,也就是所谓的“真理”。课文的观点正是从常见现象出发,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探索,进而发现真理,这样的表述顺序使事例与观点在结构上形成了一致,也就产生了证明的关系。

课文的语言表述既注重逻辑性、准确性和严密性,又能够将概括抽象与生动具体相结合,是学写论说性文章的范本。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属于高学段,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我们班的孩子都很喜欢阅读,而且有了一定的阅读速度。但这篇课文是一篇议论文,学生接触这类文体较少,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根据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以及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本节课主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如何用具体事例来论证观点。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并了解每一个事例的叙述顺序。

2.结合三个事例,体会科学家不断探索的科学精神,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并说出它给人的启示。

3.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研读三个事例,体会课文是怎样用事例来说明观点的;能了解每一个事例的表达顺序。

难点:能仿照课文的写法,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

五、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学习单。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交流导入

1.请看大屏幕,这是袁隆平爷爷在国际海水稻论坛上做主题报告,

这是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莱维特先生在全球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发布倡议,

这是抗疫英雄钟南山院士在国际生物论坛上发表演讲。

2.他们陈述着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的精彩发言,赢得了全世界的敬仰和赞赏。同学们,有一天你们也会成为像他们这样对人类、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因为有志者?——

生:事竟成。

这就是我们本期的班级论坛主题,怎样把这个观点论说清楚呢?请走进今天的课文,继续跟随叶永烈先生一起探寻论证观点的密码。

3.来齐读课题!

4.上节课我们对这篇课文内容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明确了文章的结构是: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本文提出的观点是什么?(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5.为了论证这个观点,作者列举了哪几个事例呢?谁来说?

6.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用这三个事例论证观点的呢?

来看第一个事例。

(二)任务一:研读事例,探寻论说密码

1.请同学们默读第3自然段,思考:事例中的“?”和“!"分别指什么?这个事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波义尔的不断发问,(溅上盐酸的紫罗兰变了颜色)那么波义尔为什么能制成石蕊试纸呢?

回顾这个事例中波义尔制成石蕊试纸的过程,来,请你按照顺序把它贴在黑板上。他来贴,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个事例的叙述顺序。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不断探索,找到真理。)

2.看,观察、提问、探索,真理就是这样诞生的,长长的一段文字,我们理一理顺序思路就清晰多了。

3.下面请同学们浏览剩下的两件事也这样来理一理,同桌合作完成你手中的学习单,开始吧。老师给你一个小建议,提取关键词,可以提高你的填表效率。

4.第二个事例,谁来分享?(生发言)

5.你把信息提取得很准确。(出示表格)其实还可以这样来说

首先——

于是——

接着——

最后——

你这么一说,我们听得就更明白了。

6.来,像他这样。第三个事例,谁来说?(生发言)

(师出示完整表格)

7.经过两位同学的分享,我们就清楚地知道了这3个事例到底是怎么回事。来,再来观察这个表格,这3个事例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横着看)不着急,看谁发现的多,请你。

看,短短的时间内我们就发现了内容上这么多的相同之处,同学们可真会观察。(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分析观点的阐述顺序和事例的叙述顺序一致)

8.这是3个事例的相同点。那有什么不同点呢?来,竖着看,有什么发现?

是的,同学们都很会发现。这三个事例是从不同的角度选取的。

9.关注他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觉得这三个事例能不能充分论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个观点呢?(生发言)

说话有理有据,来把掌声送给他。

10.是的,正是因为这样的相同和不同,他们才成为了有力论证作者观点的典型事例。

11.像这样的典型事例你还知道哪些?(生发言)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只写了三个呢?四个五个不好吗?你说。

那少一些,一个两个呢?(同学们都很会思考)

12.三是一个特殊的数字,不信你瞧,我们常说:三顾茅庐、三思而后行、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

由此可见,三个事例就能充分论证观点。

13.那这三个事例,作者是怎样把它们联结在一起来论证观点的呢?读课文,快速找到相关句子。(生发言)

看,这样的过渡语句使三个事例之间形成了有机整体,层层递进,更加有力地论证了作者的观点。

(出示第6自然段,生读)

14.同学们,从提出疑问到找到真理,注定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科学家们是凭借什么在这漫漫的长途中找到真理的呢?(生发言)

15.正如这位同学说的,无论是波义尔的许多次实验,还是魏格纳的大量查阅,或是阿瑟林斯基的反复实验都说明科学之路上的探索不会一帆风顺,这个过程是那么漫长和艰辛,有时甚至还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来看一则材料(指名读)

不仅外国科学家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有这样锲而不舍的精神,我国的科学家亦是如此。(出示材料二:屠呦呦的事例)

看到这些醒目的数字,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发言)

(出示第7自然段)

16.总结写法

同学们,我们在文中走了一个来回,在探寻论证密码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收获?(生发言,师板书关键词)

我们要注意的是,事例要紧扣观点,一定要从多个角度选取。在叙述事例时,我们要注意按照与观点一致的表达顺序,再巧用过渡句把事例联结成一个整体就更好了。

这些论证观点的密码,你学会了吗?

(三)任务二:小试身手紧扣观点选事例

1.为了给我们的班级论坛“有志者事竟成”做准备,在学习单中,老师为大家提供了5个材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选择你认为能够充分论证这个观点的材料,并在小组内说一说选择的理由。开始吧。

2.交流得很热烈,相信你的收获也一定很多。谁来说一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3.你选择的事例紧扣观点,论说的理由充分。

来,谁再来说一说你的选择和理由?

4.你还说出了材料2适合用在什么观点上,真是学以致用。

看来同学们已经会围绕观点选择事例了,课下同学们还可以继续搜集适合这个观点的事例,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里面讲到了很多科学家的故事,相信对你选择事例会有帮助。

选好事例请同学们课下完成你的论坛发言稿,完成后请按照这个评价单自我评价一下,再修改完善。期待大家在班级论坛上的精彩发言!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探寻了论证观点的密码,感悟了藏在文字中的科学精神。正是这样的科学精神,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让我们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