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直线x+y−12=0的倾斜角是(

)A.π4 B.π2 C.3π42.已知点B是点A(3,4,5)在坐标平面Oxy内的射影,则OB等于A.5 B.34 C.41 3.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经过点P(3,0)的椭圆的标准方程为A.x29+y2=1 B.x281+y4.已知方程x22+m−y2A.(−2,−1) B.(−∞,−2)∪(−1,+∞)

C.5.在正四棱锥P−ABCD中,PA=4,AB=2,E是棱PD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E与PC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A.612 B.68 C.6.已知椭圆C:x29+y25=1A.9+21 B.14 C.7+27.已知A(−3,0),B(0,3),从点P(0,2)射出的光线经x轴反射到直线AB上,又经过直线AB反射到P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为A.210 B.6 C.268.已知A,B两点的坐标分别是(−1,0),(1,0),直线AM,BM相交于点M,且直线AM的斜率与直线BM的斜率的差是2,则点M的轨迹方程为A.y=−x2+1(x≠±1) B.y=x2+1(x≠±1)二、多选题:本题共3小题,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9.已知A(−3,−4),B(6,3)两点到直线l:ax+y+1=0的距离相等,则A.−13 B.13 C.−10.已知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点FA.PQ=4a B.3PF1=PQ

C.双曲线C的渐近线方程为y=±11.已知椭圆C1:x29+y25=1,将C1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π2得到椭圆C2,将C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伸长到原来的A.顺次连接C1,C2的四个焦点构成一个正方形

B.C3的面积为C1的4倍

C.C3的方程为4x2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2.过点P(0,1)作直线l,使它被直线l1:2x+y−8=0和l2:x−3y+10=0截得的线段被点P平分,则直线l13.直线y=x−2与抛物线y2=2x相交于A,B两点,则OA⋅14.设F是双曲线C:x2a2−y2b2=1(a>0,b>0)的右焦点,O为坐标原点,过F作C的一条渐近线的垂线,垂足为H,若△FOH的内切圆与x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6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本小题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1,0),B(1,0),动点P满足PA⊥PB.(1)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2)将点A和点B并入点P的轨迹得曲线C,若过点Q(1,2)的直线l与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直线l的方程16.(本小题12分)如图,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OABC−O'A'B'C'中,E,F分别是棱AB,BC上的动点,且AE=BF.

(1)求证:A'F⊥C'E;

(2)当三棱锥B'−BEF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求平面B'EF与平面BEF的夹角正切值.

17.(本小题12分)已知顶点为O的抛物线y2=12x的焦点为F,直线l与抛物线交于A,B(1)若直线l过点M(5,0),且其倾斜角θ∈π6,(2)是否存在斜率为1的直线l,使得FA⊥FB?若存在,求出直线l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8.(本小题12分)如图,P为圆锥的顶点,O是圆锥底面的圆心,AC为底面直径,△ABD为底面圆O的内接正三角形,且△ABD的边长为3,点E在母线PC上,且(1)求证:直线PO//平面(2)若点M为线段PO上的动点,当直线DM与平面ABE所成角的正弦值最大时,求此时点M到平面ABE的距离.19.(本小题12分)已知椭圆x2a2+y2b2=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2)过点H(−2,0)的直线交椭圆于A,B两点,若AF1⊥B(3)直线l1,l2过右焦点F2,且它们的斜率乘积为−12,设l1和l2分别与椭圆交于点C,D和E,F.若M,N分别是线段答案和解析1.【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直线的斜率与倾斜角的关系,属于基础题.

求出直线的斜率,然后求出直线的倾斜角.【解答】

解:因为直线x+y−12=0的斜率是−1,

所以tanα=−1,它的倾斜角为3π4.2.【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空间直角坐标系,考查空间向量的模,是基础题.

结合题意可得到B的坐标,根据向量的模计算公式得到结果.

【解答】

解:∵点B是A(3,4,5)在坐标平面Oxy内的射影,

∴B点的坐标是(3,4,0),

∴|OB|=3.【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标准方程,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根据题意分两种情况讨论,设椭圆方程的两种形式,然后根据题意求出结果.【解答】

解:①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其方程为x2a2+y2b2=1(a>b>0),

由椭圆过点P(3,0),知9a2+0b2=1,

又a=3b,

解得b2=1,a2=9,

故椭圆的方程为x29+y2=1;

②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其方程为y2a24.【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概念及标准方程,属于基础题.

利用方程表示双曲线,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解答】

解:方程x22+m−y2m+1=1表示双曲线,

可得(2+m)(m+1)>0,

解得m<−2或m>−15.【答案】D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异面直线所成角的求法,属于中档题.

建立,以O为原点,OB,OC,OP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由异面直线夹角向量法即可求解.

【解答】

解:由题意知,PA=4,AB=2,PO=42−22=14.

设AC,BD交于点O,以O为原点,OB,OC,OP方向分别为x轴、y轴、z轴的正方向,

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xyz,如图,

所以P(0,0,14),A(0,−26.【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椭圆的性质及几何意义,属于中档题.

利用椭圆定义及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即可求解.【解答】

解:如图所示,设椭圆的左焦点为F',

|AF|=22+(−23∴△APF的周长=|AF|+|PA|+|PF|

=|AF|+|PA|+6−|PF'|≤4+6+4=14,

当且仅当A,F',P三点共线时取等号(点P位于图中的P'处).

∴△APF周长的最大值等于14.

故选7.【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对称问题,重点考查了两点的距离公式,属中档题.

由对称问题,结合两点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答】

解:设P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1,PP1与x轴交于M,

则P1的坐标为(0,−2),

根据对称性,

设P1关于直线AB对称的点为P2,P1P2与AB直线交点为N,

根据对称性|P1N|=|NP2|,

又直线AB的方程为x−3+y3=1,

即x−y+3=0,

设P(m,n),

则n+2m8.【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计算能力,注意斜率存在的条件,属于基础题.

设M(x,y),先表示直线AM、BM的斜率,再利用斜率之差可得所求方程.

【解答】

解:设M(x,y),则kBM=yx−1

(x≠1),kAM=yx+1(x≠−1),

因为直线AM与直线BM的斜率之差是2,

即kAM−kBM=2,

所以yx+19.【答案】AC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

【解答】∵两点A(−3,−4),B(6,3)到直线

l:ax+y+1=0的距离相等,

∴|−3a−4+1|a2+1=|6a+3+1|a2+1,化为

10.【答案】B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双曲线的渐近线,考查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及其应用,双曲线的焦点三角形问题,属于中档题.

根据给定条件,结合双曲线的定义求得|PF1|=2a3,|QF1|=4a3,再逐项计算判断即可.

双曲线x【解答】解:由4PQ=3PF2,设PQ=3m,则PF1=4m−2a,QF1=5m−2a,而|PF对于A,PQ=2a,A对于B,显然F1Q=2PF对于C,令|F1F2|=2c,在△P则c2=179a2,b2=c对于D,由tan∠PF1F2=PF2P故选:BC.11.【答案】ABD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椭圆的定义和性质,属于中档题.

求出焦点即可判断A;根据相似比求解B;根据题意所描述的变换判断C;设出P,Q点的坐标,得到kPQkOR=−59,即可判断D.

【解答】

解:椭圆C1:x29+y25=1的焦点为(−2,0),(2,0),

将C1绕原点O沿逆时针方向旋转π2得到椭圆C2,

则椭圆C2的焦点为(0,−2),(0,2),

所以顺次连接C1,C2的四个焦点构成一个正方形,故A正确;

将C1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纵坐标分别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椭圆C3,

所以C3与C1为相似曲线,相似比为2,

所以C3的面积为C1的面积的22=4倍,故B正确;

且C3的方程为(x2)29+(y2)25=1,即x236+y22012.【答案】x+4y−4=0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两点式求直线的方程,属于中档题.

设l1与l的交点为A(a,8−2a),则由题意知,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B(−a,2a−6)在l2上,求得a的值,再根据点A、P点的坐标,求得直线l【解答】

解:设l1与l的交点为A(a,8−2a),

则由题意知,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B(−a,2a−6)在l2上,

代入l2的方程得−a−3(2a−6)+10=0,解得a=4,

即点A(4,0)在直线l上,

又点P(0,1)在直线l上,

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4+y=1,

13.【答案】0

【解析】【分析】本题求解OA⋅OB,把两点坐标具体求解出,考查距离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将直线y=x−2与抛物线【解答】

解:设A(x1,y1),B(x2,y2),

则OA•OB=x1x2+y1y2,14.【答案】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双曲线的几何性质,圆的几何性质,属于较难题.

先求出内切圆半径,再利用已知条件找到a,b之间的等量关系,进而求出双曲线的离心率.

【解答】

解:因为F到渐近线的距离FH=b,OH=c2−b2=a,

则△FOH的内切圆的半径r=a+b−c2,

设△FOH的内切圆与HF切于点M,则MH=r=a+b−c2,

因为BF=OB,

所以FM15.【答案】解:(1)设P(x,y),∵PA⊥PB,A(−1,0),B(1,0),

∴PA=(−1−x,−y),PB=(1−x,−y),

∴由PA⋅PB=0,

得(−1−x)(1−x)+(−y)2=0,

即x2−1+y2=0,

则动点P轨迹方程x2+y2=1(y≠0);

(2)由题设知曲线C的方程为x2+y2=1,

由直线l与曲线C有且只有一个交点,直线l与圆相切,故分两种情况考虑:

当直线l与圆相切时,

①若斜率存在,设l:y−2=k(x−1),即kx−y+2−k=0,

由【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轨迹方程的求法,考查直线与圆位置关系的应用,是中档题.

(1)根据向量垂直的坐标运算即可求解;

(2)根据直线与圆相切时,只有一个交点,即可求解.16.【答案】解:(1)证明:如图,

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为了方便,我们把ABB'A'朝外)

设AE=BF=x,则A'(a,0,a),F(a−x,a,0),C'(0,a,a),E(a,x,0),

∴A'F=−x,a,−a,C'E=a,x−a,−a,

∵A'F⋅C'E=−xa+ax−a+a2=0,

∴A'F⊥C'E;

(2)记BF=x,BE=y,则x+y=a,

三棱锥B'−BEF的体积V=16xya≤a6x+y22=124a3,

当且仅当x=y=a2时,等号成立,

因此,三棱锥B'−BEF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BE=BF=a2,

此时Ea,a2【解析】本题考查空间中两平面夹角的求法,利用空间向量证明线线垂直,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属于中档题.

(1)以O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AE=BF=x,验证A'F⋅C'E=0,即可证明A'F⊥C'E;

(2)利用基本不等式,确定三棱锥B'−BEF的体积取得最大值时,17.【答案】解:(1)由题可知F(3,0),且直线l的斜率不为0,

设A(x1,y1),B(x2,y2),设直线l的方程为kx−y−5k=0,

因为θ∈[π6,π3],则k∈[33,3],

因此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5k|k2+1,

联立y2=12xx=1ky+5,则y2−12ky−60=0,

显然△>0,所以y1+y2=12k,y1y2=−60,

则|AB|=1+(1k)2⋅144k2+240,

所以SΔOAB=12d|AB|=109k2+15,

当k2=13时,S△OAB取得最大值1042,

当k2=3时,S【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抛物线位置关系的应用,体现了函数及方程思想的应用,属于中档题.

(1)先设直线l的方程为kx−y−5k=0,结合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关系先求出斜率的范围,然后求出点O到直线l的距离d,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结合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求出|AB|,进而表示S△OAB,结合函数性质即可求解;

(2)先设直线l的方程为y=x+b,联立直线与抛物线方程,结合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及向量数量积的性质的坐标表示即可求解18.【答案】解:(1)证明:如图,设AC交BD于点F,连接EF,

易知PO⊥底面ABD,

因为AC⊂底面ABD,

所以PO⊥AC.

又△ABD是底面圆的内接正三角形,

所以AC=3sinπ3=2,F为BD中点.

因为AE=3,CE=1,所以AC2=AE2+CE2,

所以AE⊥EC.

又AF=3−34=32,

所以CF=2−32=12,AO=23AF=1.

因为AEAC=AFAE=32,且∠EAF=∠CAE,

所以△ACE∽△AEF,

所以∠AFE=∠AEC=90∘,即EF⊥AC,

所以EF//PO.

因为PO⊄平面BDE,EF⊂平面BDE,

所以直线PO//平面BDE.

(2)易知PO=2EF=3.以点F为坐标原点,FA,FB,FE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A(32,0,0),B(0,32,0),D(0,−32,0),E(0,0,32),

P(12,0,3),O(12,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