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单元教学设计】一、目录二、具体内容1、2022年课标要求:〖导论〗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东汉的版图大致与西汉相当,但政局较为混乱。〖内容要求〗1.3秦汉时期通过了解秦朝统一、陈胜和吴广等领导的秦末农民起义、西汉“削藩”和尊崇儒术,知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和早期发展的过程;通过了解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武帝大一统,知道西汉从建立之初的社会残破发展到国力强盛的变化及原因;通过了解西汉末到东汉的政治、社会动荡,了解佛教传入和道教产生的背景;知道这一时期的重要文化和科技成就,如司马迁与《史记》、蔡伦与造纸术、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华佗的故事等。2、2022年课标解读:⑴了解秦汉时期的基本线索和重要的事件、人物,知道重大史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原因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⑵知道秦始皇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并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探究秦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从而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知道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及表现,认识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了解匈奴的兴起和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所作的贡献,知道汉朝与匈奴战与和的关系史实。认识到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民族友好是我们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两汉时期,科技与文化都有突出的成就,并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往。(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⑶能结合语文、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学习,通过阅读古代的文献材料、图像材料,观察实物材料,查阅地图,并加以分析、概括并提取其中的历史信息。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本单元教材主要内容:本单元由七节正课组成。涉及两个关键词: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汉朝)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秦朝因暴政短命而亡,但它的一些制度对以后历代王朝具有深远影响。继起的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两汉的科技和文化得到发展。单元大概念架构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第一个高潮,奠定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经济上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并不断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封建经济得到发展。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奠定了中国的政治版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大一统时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确立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维持了四百多年。秦汉王朝影响深远的是一系列政治制度。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科技:医学、造纸术、地动仪等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秦汉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标志着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秦汉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个高峰,奠定世界领先地位,对后世影响深远,也对世界文明作贡献。整体教学流程透视(1)课堂导入环节以科学性、趣味性、灵活性和启发性原则,通过视频、图片等方式,采用设疑、悬念导入法、直观导入法、开门见山法、直接破题法、温故知新等方法导学激趣。(2)导入新课后,出示学习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明确学习的重难点和要求,明晰地让学生知道通过本节学习应该掌握哪些知识点,形成何种能力,从而进入自主学习环节。(3)自主学习,让学生整体感知教材,对基本史实有一定了解,再对重难点进行精细预习,标画重点内容。(4)小组合作,问题探究要围绕教材的重点、难点内容展开,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去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教师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5)当堂检测,着重在于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可以通过口答、自背、做题等方式完成。根据课堂情况,灵活掌控教学环节,每节课至少留出3至5分钟进行测验训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堂堂清,不欠账。4.本单元教材体例(1)设计导语激发兴趣,引出重点;(2)设计插图增强感染力;(3)设计正文宋体内容明确基本知识;(4)设计正文楷体内容补充说明;(5)设计相关史事教会学生提炼有效信息;(6)设计“问题思考”栏目,引起探究兴趣,激发学生思考;(7)设计“材料研读”培养学生研读材料的能力,活学活用;(8)设计“课后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9)设计“知识拓展”,扩大学生知识面。七年级学生年龄小,认知水平有限,尽管其在小学阶段接触过一些历史典故,但是缺乏系统性,再加上七年级学生缺乏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所以处理教材的原则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以转变学习方式为核心,根据2022年课程标准,教师要尽可能以感性的、易于理解的、多种多样的呈现方式开展教学。教师不仅应在课堂上尝试创设帮助学生感同身受的历史情境,还应充分利用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历史遗址、古代建筑、古村落,以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历史文化名城等,尽量发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及乡土历史的资源。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史的过程中,可通过下列一些活动提升核心素养。一、学习目标:1、简述秦统一六国的原因、过程、结果,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权的措施及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意义;知道秦朝走向衰亡的原因;知道秦末农民大起义的过程与结果、意义;知道楚汉之争,知道楚汉之争与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区别与联系;通过评价秦始皇,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正确方法。2、知道西汉王朝的建立,西汉初期“休养生息”政策的原因及内容及“光武中兴”;通过秦亡汉兴对比这一活动,让学生体会失民心失天下的道理;知道汉武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及影响;评价汉武帝。3、知道东汉的建立与“光武中兴”的表现;知道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导致东汉的衰落;知道黄巾起义;4、通过张骞凿空西域的主要史实,通过梳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历经的千辛万苦,让学生体会其百折不挠的精神;通过解读《丝绸之路示意图》与教材相关史实,认识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体会大汉王朝的开放、包容的精神;通过对今天的“一带一路”的拓展,把古代历史拉进现实之中,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历史传承与创新。5、知道造纸术的发明,知道张仲景、华佗等历史人物的贡献,体会两汉时期的我国科技取得较高的成就;通过《史记》与佛教、道教的相关史实的学习,认识两汉时期的文化成就。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进行的措施;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学习难点: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情境1、通过设计历史年代尺,梳理秦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与人物,初步了解中国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历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情境2、识读图文资料:秦始皇像、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统一文字、统一货币、灵渠、知识拓展(举世闻名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秦空心砖、秦代的刑具、《大泽乡起义》、汉高祖像、“汉并天下”瓦当、汉文帝像、金缕玉衣、汉文帝像汉代耧车、霍去病墓、知识拓展(汉文帝确立察举制)、东汉宅院画像砖、陶院落(模型)、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知识拓展(州牧割据)、张骞拜别汉文帝出使西域图(敦煌壁画)、知识拓展(南海诸岛)、居延汉简、马王堆汉墓帛书、纸本地图、造纸工艺流程图、河南南阳张仲景祠、张仲景像、《史记》书影、四川成都青城山、河南洛阳白马寺、知识拓展(农历与节气),获取有效信息,通过材料研读,学会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认识图文资料是了解古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情境3、通过秦汉时期历史典故、历史人物故事会(如秦始皇、陈胜、吴广、刘邦、项羽、汉文帝、汉景帝、卫青、霍去病、刘秀、张骞、班超等)及相关视频的搜集、播放,体会历史人物身上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家国情怀。情境4、介绍秦朝疆域图、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西汉形势图、东汉形势图、张骞出使西域路线示意图、丝绸之路示意图、汉代海上航路示意图等资料,通过历史时序演变,明确历史发展进程,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空观念。情境5、创设生活情境,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以及中医、《史记》等传统文化价值,培养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现代文明的意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家国情怀。情境6、运用详实的史料,立足唯物史观,正确评价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张骞等人的功过是非——唯物史观。情境7、搜集秦汉时期出土的秦皇陵兵马俑、秦空心砖、秦代的刑具、“汉并天下”瓦当、金缕玉衣、东汉宅院画像砖、东汉彩绘陶击鼓说唱俑、敦煌壁画(赚钱拜拜汉武帝出使西域图)、马王堆汉墓帛书、西汉的纸本地图、《史记》书影等举办出土文物鉴赏会,认识出土文物在考古中的价值,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史料实证。情境8、选择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如卫青北击匈奴、张骞出使西域,在查阅史料的基础上,编写历史剧的脚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成熟后在班级或校内演出。情境9、围绕中国古代历史上重大的、综合性的问题进行探究并展开讨论,如“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各秦汉时期的具体表现”等。通过探究与讨论,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8课时第1课时:第9课秦统一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第2课时:第10课秦末农民起义(哪里有压迫哪儿就有反抗)第3课时: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休养生息)第4课时: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第5课时:第13课东汉的兴衰(“光武中兴”东汉强,外戚宦官东汉衰)第6课时: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桥梁)第7课时: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科技先进与文化勃兴)第8课时:单元复习(第八课时)第3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单元复习设计】复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填写课前背诵清单的内容,复习巩固本单元的基础知识。2.通过组内合作,小组竞赛展示合作成果的形式,史论结合解释思维导图,达到整体把握本单元的知识脉络的目的。3.通过精选习题的训练,落实学生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4.通过收集中医、四大发明等,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的重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核心素养唯物史观: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等原理分析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和巩固统一的措施。2.时空观念:通过中外的时间轴,能把秦汉时期放在世界中整体来看,让学生落实核心素养中的时空观念。3.史料实证:将出土文物及文献记载等引入教学,用史实说话,培养实证意识。4.家国情怀:研读史料,进一步理解秦汉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教材分析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期,也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时期。政治方面:秦朝完成国家统一,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初步建立并完善。2.经济方面:秦朝推行统一的货币和度量衡制度,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西汉初年的休养生息政策使经济恢复,社会稳定。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等措施,加强了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3.思想文化方面:秦始皇“焚书坑儒”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汉武帝把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作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的正统思想。秦汉时期科技文化都有突出成就。课时1教学重点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汉武帝为开拓大一统所进行的措施;“光武中兴”;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教学难点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所产生的影响;“丝绸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中的作用;如何评价历史人物。学情分析本单元为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因为是复习,所以更重视知识的梳理和进一步的整合,重视学生对历史核心素养的敏感和掌握,重视答题技巧的掌握。在这一学情分析下,这一课的学习将重点核心素养的提升和解题能力的提高。故此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图示法、视频来引导学生自主整合基本知识,通过研读丰富的史料来提高阅读素养;通过习题来提高解题技巧和解题能力;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让学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传统医学的重视,树立中华民族文化自信。本节课希望通过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落实基础知识并能整合知识,通过合作探究,提升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考向定位1.考查秦朝建立和巩固统一的措施。2.联系史实,从历史价值观角度考查秦始皇、汉武帝、张骞的贡献。3.考查秦汉时期的科技和史学成就。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教学法、史料教学法、图示法、视频等教学准备提前制作课件及评价检测【复习过程】【复习导入】播放视频《一带一路》纪录片,提问“一带一路”理念来源于什么时候的什么事件?“一带一路”的理念来源于古代西汉的丝绸之路,今天的“一带一路”说明中国作为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旧知识带动新热点,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复习环节】环节一、自主复习教师:请同学们阅读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至第15课的课文,完成下列问题。一、秦统一中国1、公元前230——,秦先后消灭了韩赵魏楚燕齐,结束了长期的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的封建国家。2、秦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有如下一些条件:,秦国实力最强;顺应民心,符合;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3、为巩固统治与维护统一,秦始皇建立一套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中央设、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与,地方上推行,各级官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统一货币,将钱作为通行全国的货币,还统一度量衡;文化上以作为标准文字,为加强思想统治,实行了;在民族关系方面,为防御匈奴的进攻,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的万里长城。二、秦末农民起义1、秦朝的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秦朝的暴政表现在“沉重的;繁重的和兵役;严酷;的统治更加残酷。2、陈胜吴广起义爆发于209年,直接原因是,按律当斩;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陈胜、吴广率众在起义,后陈胜称王,在陈建立“”政权,向西进攻,直逼咸阳,结果起义失败。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精神,鼓舞后世人民反抗残暴。公元前207年,之战,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公元前207年,刘邦直逼咸阳,秦朝。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展开斗争,最终以的胜利告终。三、西汉的兴衰1、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定都长安。刘邦是。2、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西汉初实行了政策。其主要措施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下令“兵”,让士兵还家务农(解甲归田);将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释奴为民);鼓励人民致力(鼓励生产);采取的政策(轻徭薄赋)。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社会局势得以稳定。3、汉文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增强,史称“”。“文景之治”的取得得益于、汉景帝采取的休养生息政策:①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提倡,关心农桑,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②: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一些严刑苛法:③提倡节俭:提倡勤俭治国,(汉文帝以节俭著称)。4、汉武帝统治时期面临的问题有:政治方面势力强大;地方豪强地主发展起来,横行乡里。汉武帝接受的建议,颁布“”;找各种理由削爵、夺地、除国;把全国分十三州部,各州部设,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富,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思想方面思想不统一,混乱。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五经》作为教材,使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经济方面没有禁绝;富商大贾控制国家。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将、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专卖;统一调配物资,,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莫定了。军事方面,统一蒙古草原,南下侵扰中原。汉武帝命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沉重的打击了,使之无力与西汉对抗。四、东汉的兴衰1、公元25年,(光武帝)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刘秀统治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史称“”。2、出现的原因(中兴措施):①释放奴婢:②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③合并郡县,,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④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3、东汉后期,出现了交替专权,主要表现为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恶性循环。4、东汉末年,东汉政治腐败,频发,民不聊生,爆发了张角率领的,动摇了东汉统治,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东汉王朝走向。五、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古代西域指甘肃和阳关以西,今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成为西域。公元前138年,为了联合,夹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公元前119年,为联系西域各国,加强汉朝同西域的联系,汉武帝派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5、汉武帝时,开通了通往西方的“”,这条路从出发,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再到中亚、西亚,直到,这条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桥梁。同样是汉武帝时,还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这条路从中国出发,经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通过,孟加拉湾沿岸,到达印度半岛南端。6、为加强对西域的控制,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设置,今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东汉时期,班超出使西域,班勇继承父业,出使大秦。六、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时期,人们已经懂得了造纸的基本方法;东汉时期,宦官总结前人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蔡候纸的有点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2、张仲景和华佗是的名医,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原则;提出了“”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后世界尊称他为“”。华佗发明了“”,被誉为是“外科鼻祖”,创“五禽戏”。3、西汉时期的著的《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体通史,书中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时期历史。其特点是体例完备,史料翔实,,文笔生动。对中国史学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上也有崇高的地位,鲁迅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4、道教是我国的,创立于,创始人是太平道的张角和的张陵。5、佛教起源与公元前6世纪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张骞通西域后,佛教通过传入中国。佛教的主要教义有人生如,熄灭各种欲望与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佛教兴盛的原因在于它符合统治阶级的;也可以成为劳动人民的。佛教的传播丰富了中国的文化。给同学们15分钟的时间,来完成【自主复习】中的相关问题。请小组代表(3个学生)来公布你的答案和认识(8—10分钟)学生:学生开始完成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派出三个代表进行公布自主学习的答案。参考答案一、秦统一中国公元前221年;争战混战;多民族;商鞅变法;历史潮流3.专制主义;皇帝;丞相;监察;郡县制;圆形方孔钱;小篆;焚书坑儒;辽东。二、秦末农民起义1.暴政;反抗;赋税;徭役;刑罚;秦二世2.遇雨误期;大泽乡;张楚;第一次;革命首创;巨鹿;灭亡;刘邦三、西汉的兴衰1.西汉;汉高祖2.休养生息;皆罢归家;奴婢;农业生产;轻徭薄赋;恢复和发展3.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文帝;以农为本;减轻刑罚;以身作则4.诸侯王;主父偃;推恩令;刺史;控制;罢黜百家;儒学;私人铸币;经济命脉;煮盐;平抑物价;经济基础;冒顿单于;匈奴四、东汉的兴衰1.刘秀;恢复和发展;光武中兴2.光武中兴;裁减冗官;民族矛盾;3.外戚宦官4.自然灾害;黄巾起义;衰亡五、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1.玉门关;大月氏;西域;骞2.丝绸之路;长安;欧洲;经济文化;东南沿海;马六甲海峡3.西域都护;新疆;甘英六、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西汉;蔡伦;易于推广2.东汉末年;治未病;医圣;麻沸散;3.司马迁;汉武帝;叙事简洁;文学史;离骚4.本土宗教;东汉末年;五斗米道5.古印度;丝绸之路;苦海;利益;精神寄托(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针对【自主学习】中有问题的题目进行讲解)(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学生当堂进行检测。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能够巩固夯实基础知识。并且夯实基础知识;同时学生回答完基础知识后,小组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精神,同时能够对当堂的检测进行点评,发现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修改并讲解。)环节二、活动探究刚才通过【自主复习】我们对秦朝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央集权制度、秦末农民战争、西汉的建立、“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张骞出使西域、“光武中兴”、东汉经营西域、东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丝绸之路”、两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有了一个了解,那么接下来,以四人为一个小组,给大家10分钟的时间,结合【活动探究】的相关内容,小组讨论完成相应的问题。活动探究1:比较秦始皇和汉武帝加强统治、巩固统一的措施,从中有何认识与启示?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认识与启示:学生开始小组讨论,学生开始回答相应的问题。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1:措施秦始皇汉武帝政治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实行“推恩令”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监察权。经济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官营。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立太学。军事开凿灵渠,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认识与启示:①共同之处: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都采取了创新的制度来巩固中央集权;其举措对后世影响巨大并且对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大一统的象征。②对中国历史的贡献:秦始皇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汉武帝实现了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的大一统。③强化中央集权的作用:有利于国家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央集权制度的设置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而且不断完善和加强。④启示:国家统一是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的突出特征;国家的强盛既要依靠政治的稳定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也要依靠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要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国家的统一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盛的基础。(通过小组合作后的课堂展示,能够使得学生拓展思维,贯彻课程标准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的落实,同时使学生进一步强化本单元主题: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活动探究2: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和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的比较项目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不同点爆发时间领导人口号特点主要原因相同点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2:项目秦末陈胜、吴广起义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不同点爆发时间公元前209年184年领导人陈胜、吴广张角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特点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主要原因秦朝沉重的赋税、徭役,残酷的刑罚等暴政,导致阶级矛盾激化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导致东汉后期朝政腐败,时局动荡不安;灾荒连年相同点都属于农民起义,都沉重打击了当时的黑暗统治,但结果都失败了(通过小组合作后的课堂展示,能够使得学生拓展思维,贯彻课程标准中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核心素养的落实。)活动探究3:光武中兴和“文景之治”出现的共同原因有哪些?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3:统治者都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都实行轻徭薄赋政策,减轻农民负担,并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都加强中央集权,都维护国家统一。启示:统治者善于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体察民情、爱惜民力,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等。(通过本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探究4:两汉时期文化昌盛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回答探究4:(1)政治因素:汉朝中央集权加强,大一统国家巩固。(2)经济因素:社会生产力提高,封建经济发展较快。(3)民族因素: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联系得到加强。(4)中外交流:两汉时期中外交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如丝绸之路的开辟。(5)群众因素: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和发明创造,为两汉文化的昌盛提供了条件。(通过本环节的设计,能够落实学习目标中唯物史观等核心素养的落实。)环节三、巩固提升(教师小结并升华),通过对于本堂课的讲授,我们了解了且知道应该掌握的基础:1、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2、秦的暴政和陈胜、吴广起义,秦朝的灭亡和西汉的建立。3、“文景之治”,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4、“丝绸之路”的开通,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5、东汉的建立,知道东汉外戚、宦官专权造成的社会动荡。佛教的传入和道教的产生。6、司马迁和《史记》。造纸术的发明造成传播文化的作用。张仲景和华佗。(通过抓住主要内容和时空脉络来总结,使学生构建知识体系,认识事物发展规律。)完成第三部分【巩固提升】的相关练习题(2分钟左右)1.(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春秋战国时代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时代,到了‘天下车同轨,书同文’之后多元文化逐渐融合而形成统一的汉文化。”“天下车同轨,书同文”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秦国 B.秦朝 C.汉朝 D.唐朝2.(2023春·河南平顶山·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吕思勉在《中国通史》中写道:于是(秦始皇)把天下分做三十六郡,置“守”、“尉”、“监”,守是一郡的长官;尉是帮守管理一郡的军事的;监是中央派出去的御吏。这一举措(
)A.开创了历代行政的基本模式 B.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C.结束了诸侯长期争战的局面 D.消除了文字书写的各种差异3.(2023春·四川攀枝花·七年级校考期中)历史课堂上,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秦孝公统治时期 B.秦始皇统治时C.秦二世统治时 D.西汉建立初期4.(2023春·宁夏中卫·七年级统考开学考试)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出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局面是(
)A.文景之治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光武中兴5.(2023春·江苏淮安·七年级统考开学考试)《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郡县制 B.休养生息 C.推恩令 D.盐铁官营6.(2023秋·河南新乡·七年级统考期末)《史记》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为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B.建立刺史制度C.发兵北击匈奴 D.颁布“推恩令”7.(2023春·福建福州·七年级统考开学考试)下图是秦汉时期推行的货币,旨在(
)
秦半两钱
汉五铢钱A.扩大交往 B.沟通文化 C.控制思想 D.巩固统治8.(2023春·湖南长沙·九年级校联考阶段练习)《后汉书》记载“和帝即祚幼弱,而窦宪兄弟专总权威,内外臣僚,莫有亲接,所与居者,唯阉宦而已。故郑众得专谋禁中,终除大憝(dui怨恨),遂享分土之封,超登宫卿之位。于是中官(宦官)始盛焉。”上述材料反映的现象,形成的深层原因是(
)A.皇帝年幼,不理朝政 B.东汉贪官横行,朝政腐败C.外戚和宦官都是豪强地主的代表,实力强大 D.封建皇权的专制和皇位世袭制9.(2023春·江西南昌·九年级南昌市第二十八中学校联考阶段练习)司马迁《史记》载:“后岁余,骞所遣副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张骞“凿空”旨在(
)A.设置西域都护府,有效管理西域 B.促进西域与中原联系,对抗匈奴C.发动对匈战争,开拓国家疆域 D.建立刺史制度,加强中央集权10.(2023春·宁夏中卫·七年级统考开学考试)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我国古代科学瑰宝的中医药大显身手,为疫情的科学救治防控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效果显著的“清肺排毒汤”便源于“医圣”张仲景的旷世巨著。请问这部旷世巨著是(
)A.《黄帝内经》 B.《神农本草经》 C.《本草纲目》 D.《伤寒杂病论》1.【答案】B2.【答案】A3.【答案】C4.【答案】A5.【答案】B6.【答案】D7.【答案】D8.【答案】D9.【答案】B10.【答案】D(通过对本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本堂课的知识进行巩固提升。)【课堂总结】秦汉时期(公元前221—220年)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政治方面:经过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创新,实现了大一统;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方面:结束了诸侯混战局面,封建经济初步恢复发展。民族关系:秦朝修筑长城北击匈奴、西汉开辟丝绸之路等,促进了民族交融,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步形成发展;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进入初创时期。思想文化:秦始皇“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汉武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儒家学说被立为正统思想。科技文化成就辉煌灿烂,世界领先。所以其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作用。【板书设计】【教学反思】亮点:1.背诵清单的设计设计比较合理,很好的辅助了教学过程,结合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史料的选择内容广泛,既有文献史料,又有图片史料,通过试题形式的呈现既节省了时间,又落实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落到了实处。不足:教学环节还需要再精心设计,教学过渡语言还有待打磨。难点一: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作用:(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分裂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难点二:如何评价秦始皇?(1)评价:①功:a.统一全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b.创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c.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d.修长城、开灵渠,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②过:a.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b.施行暴政,给人民带来灾难,加速秦朝的灭亡。(2)人物评价方法:评价历史人物要全面、客观、公正;把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进行评价;主要看历史人物是否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多角度辩证评价。难点三:汉武帝为什么要实施“推恩令”来加强中央集权?(1)减少阻力。如果直接撤销诸侯国,诸侯王势必抵制。而采取“推恩”的办法,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广场建设围护桩施工合同
- 电力公司合同管理规范
- 2024年度商品购销合作协议模板
- 2024年实习生学习合同3篇
- 2024年事业单位聘用协议到期不续签范例版
- 2024年施工方安全生产职责明细合同版
- 2024年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采购协议3篇
- 2024年业务整合:双方补充协议3篇
- 2024年度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合同2篇
- 2024年古建修复项目协议3篇
- 2024年版数据中心租赁合同
- GB/T 44770-2024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
- 四川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调研测试政治试题
- 2024年度陕西省高校教师资格证之高等教育学基础试题库和答案要点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赛项)省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大学与文化传承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浙江大学
- 浙西南红军歌曲赏析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丽水学院
- 办理退休委托书
- 2023医院反恐防暴应急演练脚本
- 物流战略规划
- 化工原理设计--苯—甲苯分离过程板式精馏塔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