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1T 2342-2022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_第1页
DB41T 2342-2022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_第2页
DB41T 2342-2022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_第3页
DB41T 2342-2022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_第4页
DB41T 2342-2022 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1I 2 2 3 5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张恒彬、吕晓燕、安增强、侯晓辉、陈守开、张俊峰、陈航、段宏伟、薄雪丽、薛洋1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技术指南修复方案制定、生态监测及修复效果评估和运行管理的指导和本文件适用于城市水系生态环境修复工作,其他水系生态修复可GB/T50805城市防洪工程设计HJ91.2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HJ/T415环保用微生物菌剂环境安全评价导则HJ2006污水混凝与絮凝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2008污水过滤处理工程技术SC/T9102.3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第3部分SL/Z572城市水文监测与分析评2SL/T800河湖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DB41/T2231水利工程生态护坡技术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4基本原则和技术路线4.1基本原则4.2技术路线a)对修复区域进行单元划分;b)确定单元的生态功能定位和服务功能定位;c)通过历史资料收集和对比、现状调查和评估,判定单元健康状况;3城市水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演变的主要胁e)逐一明确单元生态修复的方向和目h)提出后期监测、评价及维护管理技术要求。5生态环境调查与问题诊断况、水系演变历史变迁情况、流域坡面侵蚀情况等。河道整治宜遵守GB50707、SL35.2.2.1水文信息调查宜包括降水渗漏、蒸发、水位、流量、流速、泥沙、冲刷、淤积、城市水系补5.2.2.2水资源信息调查宜包括地表水资源、地下水资源、水资源总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其中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包括生活、生产、生态用水状况及水资源开发5.2.2.3水文水资源资料的获取优先采用已收集的水文监测站资料,并对资料缺乏的水体进行实地监能量流动、物质循环、信息传递等生态功能和供水、纳污、防洪、景观5.2.5.1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宜包括水环境质量、底45.2.5.2水环境质量调查宜包括主要水质因子、水质类别、水质目标、主要污染因子等。主要水质因5.2.5.3底泥环境质量调查宜包括pH、含水率、氧化5.2.5.4生境调查范围宜包括河床底质、岸线开发利用、河(湖)滨带等,宜包含以下内容:a)河床底质包括河床淤积层厚度及构成、底质组成及级配、渗透性等;c)河(湖)滨带包括宽度、坡度、基底类型5.2.5.5生物群落调查内容宜包括水生植物、岸边植物、底栖动物、浮游生物、鱼类、贝类等生长特5.2.5.6水生态环境质量调查宜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各至少开展一次,不同调查因子的采样断面或点位5.2.6污染源5.2.6.1污染源调查范围宜包括其流域潜在的污染源以及各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排放情况及对5.2.6.2调查内容宜包括城市水系自身的污染、沉积物、堆积物、漂浮物、水生植物腐烂产生的二次5.2.6.3调查点源污染时,宜根据城市水系排水口某一时段可能产生的污染或直接通过排污口排入的5.2.6.4调查面源污染时,宜调查包括城市规划区初期雨水排入水系造成的污染。5.2.7土地开发利用5.2.7.1土地开发利用调查范围宜包括城市规划区内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湿地、水域、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工建筑等用地类型、分布及面积等,分类方法宜符合GB/T21010的规5.2.7.2宜参考城市国土空间规划、总体规划等文件,对土地开发利用状况进行对比分析。5.3调查方法5.4现状分析及问题诊断5.4.1城市水系现状分析宜结合水系不同区域、不同功能、不同标准分区域分段划分为若干单元,现5.4.2问题清单宜根据城市水系的污染源、水文、水质、底泥、生物和河(湖)滨带状况的调查结果55.4.3问题清单中的优先解决次序可根据对城市水系功能需求实现的影响程度,以及需要解决的急切a)分析水文、水资源、水系特征,评估水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b)分析水环境特征,解析城市水系各单元水质现状及主要水环境问题、影响因素及演变趋势;c)分析污染源特征,结合区域水系水质标5.4.5城市水系变化趋势可通过定期开展水文水质监测以及建立水5.4.6城市水系的功能定位可根据城市建设规划,从城市产业结构布局、水土资源利用、污染源防治5.4.7宜根据问题清单的分析和诊断,对城市水系生态系统各项指标进行单项和综合评价。城市水系生态综合评价办法宜符合SL/T793的规定。5.4.8宜根据水系生态系统受损类型、范围与程度,对受损主要胁迫因子进行分析评价,明确水系生6.1.1宜按照城市水系划分的单元,确定各个单元的生态功能定位和服务功能定6.1.2每一单元宜设定相应的水质、水文和生态保护等目标值,每单元目标值就是该单元生态所需的最基本的生态值。每单元目标值宜满足整个城市水系生态区域6.1.3宜通过资料收集和现状调查,评估单元健康状况,判别区域退化程度和退化成因,分析区域水6.1.4提出针对性的修复方案,修复方案宜根据生态退化因素、污染源特性、水质及底泥特征、修复6.1.5宜按照城市水系自身的生态定位及功能要求进行整体统一规划设计,根据不同健康6.1.6宜合理确定生态补水、水质保障和6.1.7城市水系水生态修复工艺与技术可自成体系,构成由单项、同类型或多种类型工艺与技术相结66.2.1.1宜结合不同类型计算方法的适用条件和数据获取情况,选取合适的计算方法,对不同水平年水系生态流量和最低生态水位进行核算,以满足生态用水最小需求。生态流量的确定宜符合SL613、6.2.1.2宜根据流域水资源条件、生态保护重要性等因素,不同地域、不同类型城市水系单元、水资断面,科学确定适宜的生态流量和最小生态流量,并据此制定生态流量保障措6.2.1.3宜开展河流水系生态流量调控,结合生态流量过程或生态水位过程保障目标和存在问题,分6.2.2.1宜依据城市综合规划、水资源规划和水功能区划,结合城市水系功能,以生态流量或生态水6.2.2.2对于不同类型区域的生态水量优化配置,宜遵守SL/T800的规定。6.2.3.1宜在城市水系不同区域设置相应的控制断面,以控制断面的流量、水位、水质为过程目标,6.2.3.2以保障防洪安全和城乡生活供水安全为前提进行水利枢纽工程调度,宜按照优先满足生态流量的要求,明确调度运行规则,统筹生态用6.2.3.3对于不同类型水利工程的生态流量调度宜遵守SL/T800的规定。6.2.4.1常用城市水体生态流量保障技术宜包括以下主要取决于水体的类型、水质和预期目标,宜采用鼓风曝气、纯氧曝气和机械曝气d)微地形塑造技术:防洪安全是至关重要的;g)河湖一体化技术:宜结合水功能区划,评估76.2.4.2因闸、坝修建造成的生态流量匮乏型河流优先采用生态化改造技术改造,改造方法宜符合SL800的规定。也可采用闸坝调控技术,因地制宜拆除或改造传统闸坝,恢复河道生态流量,提升河6.2.4.3水体流动性较差、藻类密度较高、富营养化严重的封闭或半封闭水体,可实施曝气复氧和水6.2.4.7生物群落弹性提升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基流匮乏型河流生态流量的恢复。6.3.2常用城市水体水质改善与保障c)城市水体原位水质净化宜选用组合技术强化净化过d)城市水体异位水质净化宜选择处理效率高的技6.3.4当城市水系发生富营养化,且水域较大、水深较深时,可采用浮动式或移动式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絮凝沉淀技术、渗滤技术、浮岛技术等对水质进行原位高效净化,水质宜符合6.3.5宜根据藻华发生规模、藻华的动态预测、藻华生物是否有毒以及可能的危害程度制定应急处理a)宜先进行小试和中试,在不会危害生态环境安全的情况下应用;c)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技术,新增装置的布置不宜妨碍水体交换、行洪和水上交通等;d)采用絮凝沉淀技术,宜计算投加药剂累计使用量,避免造成累积生态风险;e)采用浮岛技术,使用塑料浮体时宜检测其抗紫外线的能力,确保使用寿6.4.1城市河湖生态缓冲带宽度划定宜注意以b)未划定城市蓝线的河段,宜按照河道管理范围或滨河绿地规划范围确定缓冲带范围;d)景区建筑小品紧邻湖库水体的陆域缓冲8e)无景区建筑小品的陆域缓冲区宜由多年平均最高水位6.4.2在满足防洪排涝的前提下,宜因地制宜,采用草皮护坡、人工植被护坡、多孔植生砌块护坡等6.4.3宜结合城市水系的功能需求,改变水系横断面尺寸,形成宽窄不同、坡度不同的横断面,调整6.4.4城市水系生态护坡设计及施工宜遵守DB41/T2231的规定。b)在两岸保护区域内,宜结合城市水系不同区域单元功能需求,统一规划实施;d)宜选用结构稳定、耐久性好、全生命周期成本低、养护方便的生态型护岸修复措施;e)依据土地资源情况选择护岸断面结构型式,宜遵守以下条h)宜考虑雨季或台风的影响,做好植物养护;6.4.7河(湖)滨带植物配置宜遵守6.5.1在水生生物群落结构调整技术实施前宜完成的处理措施包括:外源截污、鱼类控制、水质和底6.5.2在城市水系宜放空的水域,宜规划建设深潭以保障水生动物的避6.5.4在淤泥较厚的区域种植水生植物,宜控制种植深度,避免根部入泥过深导致植株腐6.5.5水生植物种类、数量、密度宜严格控制,防止出现水生植物爆发的现象。常见水生植物种类参96.5.6水生植物种植后,宜对系统中有害物种进行巡检及清除,在效果不佳的区域进行补种。可使用6.5.8水生动物的修复宜按比例合理投放鱼、虾、螺、贝等水生动物进行食物链调节,促进水生态系6.5.9宜逐级、分批、分段进行投放水生生物,可先投放对水质有利的物种,再投放控6.5.10水下光照条件改善宜注意6.5.11挺水植物群落恢复宜遵守c)采取隔离及围护措施,宜选择直接种植法和叉子种植法等方式种植;6.5.12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宜遵守a)适用于透明度较高、风浪扰动较小的开敞水域;b)沉水植物种植区域沉积物质地以松软6.5.13浮叶植物群落恢复宜遵守a)适用于水质较好、风浪扰动较小的开敞水域;c)浮叶植物宜选择播种法、配重抛掷法和容器种植法等方式种植;6.5.14漂浮植物群落恢复宜遵守a)适用于水面相对静止、水太深无法恢复沉水植物的水域;b)漂浮植物种植初期宜采取隔离及围护措施;6.5.15底栖动物群落恢复宜注意以a)投放宜为本地物种,防止引入外来物种;e)投放结束后,宜定期巡查所投放生物的生a)鱼类投放宜为本地物种,防止引入外来物种;b)宜提高肉食性鱼类比例和生物量、降低杂食性和浮游生物食性鱼类的比例和生物量;理投放上层、中层和底层肉食性鱼类的比例,投放时间一般选择在秋末或初7.1.2.2生态监测站网布设宜采取连续定位观测站点、临时性7.1.3.2宜结合河湖生态流量监管、考核及适应性管理要求,针对水利水电工程、水文站点等控制断面,提出生态流量监测能力建设措施,明确监测项目和频次7.1.3.4宜定期进行水位、水量及流量等指7.1.4.1监测内容包括布设监测断面、7.1.4.2宜监测湖库水温分层情况,并针对工程泄洪期制定溶解氧过饱和监测方案,监测坝下河段总7.1.4.3水环境监测指标与分析方法宜符合HJ/T91、GB3838的规定。监测内容和监测频次宜考虑与重要水生生物栖息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的相关性,遵守7.2.1宜在修复工程完成后生态监测和调查基础上逐年开展效果评估,分析生态系统演替趋势,并与7.2.3评估采用的资料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认可的公文、公报、统计资料和第三方检8.1.1城市水系因水位降低或生态流量减小不满足目标需求时,宜及时启动补水或循环活水系统,恢8.1.2宜制定多目标联合调度管理、监测预警、补偿激励、责任考核等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求,明确生8.2.1宜对曝气增氧、水质净化、补水活水等相关设备与设施进行常态化维护。8.2.4在运维中存在或发现水质异常时,宜及时调整或优化8.2.5每年汛期前后,宜在综合调查评估的基础上,对排水口、河流入口等重点区域实施清淤疏浚。8.3.1水生植物群落日常养护管理宜注意以下a)宜开展日常巡检,巡检频率每周不宜少于2次,汛期暴雨、台风等不利气象条件下宜加密巡8.3.2水生动物群落日常养护管理宜注意以下雌雄比例失调等现象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确保生态系统结构8.3.3汛期及极端天气的预防及应对措施宜遵守以下条b)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宜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c)前置塘、预处理池内沉积物淤积超过d)护坡出现坍塌时宜及时进行加固;a)宜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b)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d)进水口、溢流口堵塞或淤积导致过水不畅时,宜及时清理垃圾与沉积物;h)当调蓄空间雨水的排空时间超过36h,宜及时置换树皮覆盖层或a)宜及时补种修剪植物、清除杂草;b)进水口不能有效收集汇水面径流雨水时,c)进水口因冲刷造成水土流失时,宜设置碎石缓冲或采取其他防冲刷措施;f)由于坡度较大导致沟内水流流速超过设计流速时,宜增设挡水堰或抬高挡水堰高程。8.5.1修复工程完成后宜按照以下内容开展日常巡检工巡查,汛期、台风季或冬季等特殊情况宜根据实际情况8.5.2修复工程完成后智慧运维工作宜注意以下事a)城市水系人工检测及自动监测的水生态数据宜通过信息化系统进行统一存储和管理;8.6.2安全管理宜遵循“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处理”的原则,确保城市水系生态系统水量、水b)宜控制事故范围,确保未发生事故的设备继续运行;Phragmitescommunis(Cav.)Trin.exSteud.Schoenoplectustabernaemontani(C.C.Gmel)PallaTyphaorientalisPreslAcorusc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