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探究:以A幼儿园为例(定量论文)》8900字_第1页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探究:以A幼儿园为例(定量论文)》8900字_第2页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探究:以A幼儿园为例(定量论文)》8900字_第3页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探究:以A幼儿园为例(定量论文)》8900字_第4页
《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探究:以A幼儿园为例(定量论文)》89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5PAGE14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目录TOC\o"1-2"\h\u24669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与策略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 132555前言 2165002相关概念界定 2202042.1幼儿游戏 2271942.2家庭亲子游戏 2192342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调查 2151422.1亲子双方游戏态度的现状 229012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认识 3165882.父母对亲子游戏价值的认识 3118513.父母对亲子游戏参与态度 4318232.1.2幼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 541412.2家庭亲子游戏内容的现状 5221452.3家庭亲子游戏引导的现状 6191152.3.1父母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的角色 6291672.3.2父母在亲子游戏里何时介入 695473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8129103.1存在的问题 8279893.2原因分析 9199334改进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策略 1140884.1改正父母对亲子游戏的态度 1162084.2家园合作丰富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 11262544.3纠正父母对亲子游戏的错误观念 123420结语 1220027参考文献 12摘要:从近期的发展来看,大多数的父母都非常重视与孩子之间的更加亲近的关系,也更加想让孩子学习到更多有用的知识,大多数父母也都意识到亲子游戏有非常多的价值,所以从此来看,说明大多数父母还是有着一种正确的亲子游戏观念的。但是在生活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多的事情要去做,亲子游戏的开展似乎也就比较少了。除此之外,由于对亲子游戏的调查情况也很少,亲子在家中进行的游戏,显然就成为一个值得我们去认真研究的重点对象。这次研究的重点也就是在于通过对A幼儿园里,所有的中班幼儿的家长的亲子游戏观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家庭亲子游戏实施的一些情况。并且提出了实用的想法,用来帮助这些家长们更好的去开展亲子游戏,并更好的去锻炼孩子的能力提升。关键词:中班幼儿;亲子游戏;家庭教育前言陈鹤琴老师说:“游戏是孩子的生命”。所以,游戏活动对于一个孩子成长来言才是一个孩子一生的最主要活动。近年来,由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地的一些中小城市的发展速度也是十分快速。主要城市的大型建筑都井然有序,这是一种井然有序和现代化的愿景。然而,城市里不同于农村,人们之间的联系较少,所以孩子们多数会选择在家里玩儿。另外,孩子们的爸爸妈妈都需要去工作,并且孩子们去学校的时间也比较早。父母陪伴孩子玩儿的时间也就变得很少了。也只有在家里面才能和孩子多多交流。所以,考察在家中父母与孩子的游戏变得很有必要。父母陪孩子一起玩儿,有助于培养他们之间的感情。拉近亲子关系。依恋理论认为,在婴儿和幼儿时期,孩子更容易与和自己熟悉的人产生感情,并对熟悉的人产生眷恋。家是孩子生活的地方,家里对他们进行照料的人,就是他们最熟悉的人。在家里面,由于社会压力大,爸爸妈妈们有很多事情需要去忙,可能有父母中有一人陪伴孩子的时间就会少。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耍,在玩耍中,家长和孩子交流,迅速建立起情感联系。因此,陪伴孩子较少的父母可以利用家庭闲暇时间与孩子一起玩耍,加强亲子关系。2相关概念界定2.1幼儿游戏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和心智的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心理学的解释:认为游戏是调节外部输入的信息和机体处理这些信息的能力,使机体与外界保持平衡。2.2家庭亲子游戏家庭亲子游戏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是指家庭抚养者与孩子以亲子情感为基础,由亲子其中一方或两者共同发起、共同参与,以幼儿为核心主体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活动。狭义的家庭亲子游戏是指在家庭室内发生的以亲子情感为基础,由亲子其中一方或两者共同发起、共同参与,以幼儿为核心主体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特殊活动2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现状调查2.1亲子双方游戏态度的现状亲子双方游戏态度指的是:家长和孩子在做游戏时,彼此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这种良好的心态体现为:家长肯定游戏的促进作用、家长肯定亲子游戏的作用、家长在游戏时的积极度、孩子对游戏的喜爱度等。2.1.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态度在亲子游戏中,只有父母能够了解到其中的价值与作用,父母才会积极参与,积极去营造游戏氛围等。因而,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设计了题项。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认识对于“您认为亲子游戏是谁与孩子进行的?”,研究的结果表明了(如图2.1):选择比例最多,在首位的是“认为是和爸爸妈妈一起进行的”,占35.48%;选择比例位于第二的,“认为是和妈妈一起进行的”占22.89%;选择比例位于第三位的,“认为是和爸爸一起进行的”占19.37%;选择比例位于倒数第二位的,“认为是和爷爷奶奶一起进行的”占11.94%;比例位于最后一位的是“不太清楚是与谁一起进行的”占10.32%。,也就说明了,从该数据可以看出来,大多数的家长都觉得是孩子与父亲,或者与母亲之间去进行的,但有的家长却觉得,不需要两个人同时都陪着孩子去玩,只需要其中一个人陪着就可以。图2.1父母认为亲子游戏是孩子与谁一起进行的2.父母对亲子游戏价值的认识对于“您感觉与孩子之间的游戏对家庭和睦重要吗?”(如图2.2)的研究显示,52.14%的父母“觉得重要”;43.56%的父母“觉得一般;,还有4.30%的父母“觉得不重要”。这个结果表明,有一多半的父母觉得其对家庭间的和睦相处是有一定促进作用的。图2.2家长认为亲子游戏对家庭和睦是否重要游戏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通过玩游戏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也比较深,是通过实践检验所得到的,有些游戏中的知识可以通过成人教授得到,有些只有通过游戏实践才能更好的体会。笔者想探究父母对幼儿游戏重要性的认识,对于“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学习获得”,父(母)的观念是(详见图2.3):28.01的父母持有“不确定”;23.53%的父母表示“比较认同”;15.43%的父母是“认同”的;还有13.55%的父母“反对”;19.48%的父母认为“不太认同”这个说法。持中立态度以及赞成态度的家长,明显已经超过了一半以上,也就证明了很多父母意识不到让孩子通过游戏去获得知识,远比直接进行枯燥的学习效果更好。图2.3父母对幼儿在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也可以运用学习获得3.父母对亲子游戏参与态度当孩子想和父母一起玩儿时,家长对于游戏的态度,也可以促进亲情升温。作者提出了“孩子想和您一起玩时,您会有什么样的态度?”,父(母)的选择是(如图2.4):有34.97%的家长,“会很开心的接受”;还有35.15%的家长表示,“会接受,但没有全心全意去投入”;有23.23%的家长,“先答应,等闲下来再陪孩子玩儿”;仅仅只有6.65%的家长表示自己,“不愿意,并且找各种各样理由去敷衍孩子、回绝孩子”。研究发现,这次调查中很多父母都很愿意和孩子一起玩儿。图2.4家长对于孩子邀请的态度2.1.2幼儿对亲子游戏的态度为了调查幼儿是否也喜欢,与他们的爸爸妈妈一起进行游戏,对于“您的孩子会经常性请你们共同做游戏吗?”,研究表明(详见图2.5):19.27%的幼儿,请爸爸妈妈共同做的次数多,44.12%的幼儿请爸爸妈妈共同做的次数较多,22.13%的幼儿请爸爸妈妈共同做的次数一般多。11.37%的幼儿请爸爸妈妈共同做的次数较少,3.11%请爸爸妈妈共同做的次数少。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幼儿会主动请爸爸妈妈一起进行,说明孩子还是很喜欢和父母一起玩的。图2.5幼儿请父母共同做游戏的次数2.2家庭亲子游戏内容的现状孩子们通常进行的游戏特别丰富,为了更好的进行区别,本次将游戏区别为以下几种,通过此次调查,来看一看最受到孩子们喜爱的是哪些。这篇文章里把孩子们喜欢玩儿的躲猫猫、追逐与打闹游戏等界定为运动类游戏,把各种与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娱乐相关的游戏如网络游戏等统一界定为计算机网络游戏,把各种与表演等相关游戏的如袋鼠妈妈、小厨师等界定的属于角色的扮演类游戏,把将与人类智慧、思考能力相关到的游戏如飞行棋、跳棋、绘画、手工制作等等界定到为休闲益智类游戏,将与拼、搭、建相关的游戏如积木、拼图等等的,界定到为益智建造类游戏,将与人类语言的表达能力相关到的游戏如猜谜记词、说说小故事、念诵童谣儿歌等等界定到为语言游戏,未被定义相关到游戏的则属于其他游戏。这个题项是多选题,我从两方面研究:第一方面是根据选择人数的比例,研究哪些游戏实践次数多;二是根据同一家长选择的多种游戏,研究进行的游戏是否多样。调查结果如下:如图2.6所示:家庭经常进行的游戏中,语言游戏排在第一,占53.08%。计算机网络游戏第二位,占41.01%。运动类游戏第三位,占40.57%。休闲益智类游戏第四位,占38.46%。扮演类游戏第五位,占30.28%。益智建造类游戏第六位,占26.71%。图2.6家庭亲子游戏的类型2.3家庭亲子游戏引导的现状2.3.1父母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为研究“您与孩子共同游戏时,您一般会是什么样的角色?”(如图2.7),(多选题目)所显示:父母在与孩子共同做游戏的时候,会是什么样的角色,其中作为“陪伴的人”的人数是最多的,占41.5%;作为“旁观的人”,占30.6%,排在第二;作为“命令的人”,占15.3%;作为“合作的人”的父母也比较少,仅占12.6%;没有父母是“捣乱的人”。图2.7亲子游戏中家长扮演的角色2.3.2父母在亲子游戏里何时介入作者想要调查“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您通常在何时介入?”,研究显示(详见图2.8):在游戏时,儿童遇到了难以解决的问题,其中52.60%的爸爸妈妈“立马介入”;26.97%的爸爸妈妈“在儿童提出需求后”;17.58%的爸爸妈妈“在儿童想办法的过程中”;2.85%的爸爸妈妈“在问题处理完后”介入。图2.8儿童遇到困难时家长何时介入

3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3.1存在的问题3.1.1父母对亲子游戏的态度存在问题调查发现,一些家长对于亲子游戏的态度是“不想玩,找各种理由推迟”,还有的家长会表现出不愿意的情绪,直接回绝孩子”,究其原因有的家长由于过于忙,没有时间,而根据数据情况来看,22.89%的“父亲认为这是另一半与孩子的游戏”,因此不去参与;有19.37%的“母亲认为这是另一半与孩子的游戏”,因此不去参与亲子游戏;还有10.32%的父(母)表示“不清楚”是孩子与谁的游戏。这表明在亲子游戏中很多家长不能做到参与亲子游戏,他们并不认为亲子游戏与他们有关,将其归于另一方的责任;还有一少部分家长并分不清楚亲子游戏需要谁来参与,缺乏责任意识。因此有的父亲或母亲推迟并拒绝孩子。游戏对幼儿的积极作用很大,可以培养幼儿实践能力和思维发展。但有47.85%的家长依然认识不到亲子游戏的价值所在。63.98%的家长认为“游戏中所收获的知识,同样也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获得”,虽说这个说法不能算有误,但也并非完全正确,虽然说现在发展速度特别快,学习能很有效率地习得知识,但是游戏中所获得的知识是幼儿通过亲身实践所得到的,比起通过教授习得的知识更加直观、好理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3.1.2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不完善不同的游戏模式对早期儿童发展具有不同的作用,不同的游戏有不同的促进作用。游戏的益处可以表现为这些,比如:游戏有利于幼儿表达能力、思维、创造力、体能、情感体验、积极心态、社会性、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所以,父母和孩子共同去玩儿的时候,不要总是去玩儿一种最熟悉的游戏,要打破这种不合适的游戏观念,要多去和孩子玩儿一些新奇的游戏,并且要尝试不一样的游戏带来的不同体验,这对孩子身心发展具有积极影响。但是在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多数家庭亲子游戏结构过于单一。家庭经常开展的亲子游戏中语言游戏、计算机网路游戏、运动类游戏位居前三;休闲益智游戏、扮演游戏、益智建构游戏依次为后三位。排在后三位的游戏由于需要很多游戏材料,以及游戏场景的布置,为了方便省事儿,很多家庭不去进行,这就是问题所在,不能因为麻烦不去进行这些游戏,更要注重游戏之间的共同促进作用。3.1.3家庭亲子游戏的引导不足根据本次调查表明,有超过调查人数一半以上的家长,当他们的孩子遇到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立马就进行介入,帮助孩子;只有极少数的家长会完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对问题进行处理,在问题得到完成后,进行介入;有少部分的家长会在孩子想办法的过程中,就去介入引导。多数家长都立马进行介入,但这样做不利于培养幼儿独立思考能力,个别家长完全不去打扰孩子,让孩子自己想办法,待问题解决后,才去介入,但更好的方式应该是少数的家长的做法,先让幼儿独立思考,适时进行引导,培养幼儿爱动脑的习惯。好的家庭亲子游戏有利于幼儿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幼儿期好的习惯有利于幼儿终身健康的发展。好的习惯需要家长长久地培养,帮助幼儿去适应。很多的父母喜欢命令孩子去做事情,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去做,但都要接受,这意味着很可能会使幼儿缺乏思考意识,并且没有主见。3.2原因分析3.2.1受大众媒体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在访谈的时候,访问一些家长:“您觉得孩子去进行游戏活动,与孩子去进行学习活动有什么关系吗?”,有一位年轻的妈妈说道:“我觉得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谁曾经还不是个孩子,大家都一样不爱学习,但却很喜欢玩儿,但是现在社会竞争过于激烈,优秀的人太多,大城市的孩子什么都学,要是对孩子管理松懈,他们将会从一开始就与别人有很大差距,就像电视中的小朋友年纪虽小,却什么都明白。”这位家长看到了小明星如此优秀,所以我也让自己的孩子多去学习一些技能,多去学习一些知识,不能让别人觉得我的孩子什么也不会。这也说明了网络传媒会左右家长的教育行为。正是因为这种急功近利的意识,使家长认为幼儿要多去通过培训方式学习多种技能,缩短了幼儿玩耍游戏的时间,亲子游戏也很少开展。同时家长由于工作繁忙、责任意识薄弱等问题也很少参与亲子游戏。依照教育部门发布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关于各个地方的一些教育部门,以及当地的一些幼儿园,需要高度与有关部门进行一些配合工作,一起为了家长去开办有关的学校。据调查,现在没有什么专门为家长进行培训的家长学校,因此,也对亲子游戏的有效进展,起不到任何推动助力的积极作用。3.2.2幼儿园对家庭亲子游戏的指导功能缺失由于一些家长对于亲子游戏类型和价值的不了解、不重视,导致家庭亲子游戏内容不完善并且过于单一,没有发挥各种游戏之间的协同促进作用,幼儿园有责任与义务,给孩子的父母去教授一些真正能够对他们有用的东西,并且是贴近他们生活的,能去真正的运用到教育孩子,引导孩子变得更加优秀的知识。因此近年来,我国教育部接连制定了许多与幼儿有关的法律规定,这些法律文件明确规定,幼儿园有义务为幼儿的父母提供科学育儿观。当前,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当面沟通以及打电话沟通,都是围绕的是幼儿在园的情况,很少沟通关于亲子之间互动游戏的情况,因此家长学到的关于与孩子互动游戏方面的知识很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说到幼儿园在1学期里,应组织一次或两次亲子活动。谈论到关于“亲子游戏实际的开展与实施-在幼儿园中”,家长说到:“虽说幼儿园组织过,但是次数太少了。”“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家长参与度低,并且也存在老师根本关注不到个别家长的情况”。“参加的家庭太多了,老师很累,根本忙不过来。”“由于我俩工作比较繁忙,每次几乎都是孩子的奶奶或爷爷来参加的。”“每次这种活动我和他爸都参加,我觉得很好玩儿,就是人有些多,太吵了。”家长的回答也印证了在幼儿园里面,很少去开展亲子活动,并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价值。3.2.3父母对家庭亲子游戏的观念有误家长认为孩子小,没有判断对错能力,常去控制孩子。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是不平等的。有的爸爸或者妈妈,总是觉得自己的孩子还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做决定,不能判断是非,他们为孩子决定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父母已经习惯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里,左右孩子的一言一行,这种对孩子的态度行为,使得父母已经习惯了如此去对待自己的孩子,因此在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有的爸爸妈妈还是会把生活中对孩子的这种态度与行为,带到游戏活动之中,使孩子不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己喜欢的游戏。与几位家长进行了聊天,谈论到“您认为亲子游戏是谁与孩子进行的?”这个话题时,家长的答复各不相同。有一位爸爸笑着说:“这还用说吗?从问题来看,那不就是娃和他爸他妈一起去随便玩个小游戏。”另外一位妈妈也说:“那就是父母跟自己的宝宝,玩儿一个游戏,我觉得挺好的,我家娃特别喜欢和我玩儿”。有位爸爸说:“那不就是我媳妇抽空陪孩子去做游戏,我太忙了,这种事情一般都是她陪着孩子”。还有很多类似地回答,从几位家长的回答上来看,家长都知道是父母要陪孩子去做的,但有的家长比较缺乏参与意识,除此之外,他们普遍对亲子游戏的参与理解的不深刻,认为只要“在孩子身边就好”,这所以很多家长只是在孩子身边,却不去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

4改进A幼儿园中班幼儿家庭亲子游戏开展的策略4.1改正父母对亲子游戏的态度科学的亲子游戏知识可以来源于身边的好友、工作伙伴、好的文章、幼儿园、儿童教育专家等,不局限于一两种方式,父母必须从多角度去学习这些知识,比较并考虑,形成良好的亲子游戏观念。父母要能意识到游戏对幼儿的好处,不能因为亲子游戏费时费力而不去进行,更不能有急功近利的思想,认为孩子要多学习,游戏会耽误学习的错误思想,家长还需要加强责任意识。孩子天生都爱玩儿,父母要支持孩子去探索、去玩,更要注重和孩子要公平关系,在游戏中把握好关键时候,进行教育。在平时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活动的时候,作为家长也不能只是尽到义务,认为只要陪着孩子就够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与孩子共同去进行游戏,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不要直接凶孩子或者去帮孩子,要让孩子自己去想想如何合理的解决。孩子最喜欢的就是玩儿,家长不要限制孩子玩儿,这是他们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一种有效途。在进行完游戏后,家长需和孩子一起回顾游戏。应该在游戏结束之后,亲子一起来谈一谈游戏中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先问问孩子“和我们一起玩儿开心吗?为什么感到开心呢?”因为什么事不开心呢"与孩子及时进行谈心。做游戏总结,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总结能力,还可以让孩子从表达中发现自己的不好之处或亲子游戏不好之处,增强家庭中亲子游戏的品质。4.2家园合作丰富家庭亲子游戏的内容幼儿园里的教师是具备专业育儿知识的人,因此老师要定期给家长传授关于游戏的知识。可以运用各种幽默有趣的方式,也要在平时多与家长沟通,了解一些他们的需求,比如可以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问一问他们在平时引导孩子进行游戏时,有什么样的问题,教师可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帮家长进行分析,教他们如何去科学引导,更好地调动孩子玩儿游戏的热情。有的家长不会布置游戏场地,也可以运用专业的知识,教会他们对于不同的活动,如何去进行布置等。老师也要把握不同年龄阶段下,孩子之间的不同,以及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对家长进行讲解。不管是幼儿还是幼儿家长制定的游戏规则与玩法,家长都要对其进行评估。一些家长并不了解这些科学的育儿知识,幼儿园要定期开展亲子游戏活动,并为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指导与教育理念,教会家长评估亲子游戏,以及如何让科学开展亲子游戏。家长要做到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的游戏。当前最大的问题是亲子游戏内容不完善,并没有达到多种游戏的协同促进作用。而想要科学进行亲子游戏,要注意结合多种游戏种类,不时改变游戏内容。中班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喜欢提问,口语发展快,有意注意一般在10-15分钟,小肌肉渐渐发育等。家长要做好评估,选择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游戏。例如:幼儿自己要玩儿的游戏,但其中存在血腥画面,不适合幼儿的身心健康,所以必须立即改变。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各种游戏要配合着玩儿,内容也必须多样。4.3纠正父母对亲子游戏的错误观念由于父母对于亲子游戏的观念有误,导致父母对于亲子游戏的引导不足,调查中超过一半的家长,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立刻介入,有15.3%的家长在亲子游戏中扮演的角色是“命令的人”,这些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施加在孩子身上,总是去主导、控制幼儿。这就需要一些政策的出台来进行大趋势的纠正,国家一些教育法规,也规定了需要去多为家长开办一些为他们提供科学教育方法、引导方法的学校,家长们还应该跟老师学习教育方法、亲子游戏开展方法和科学的亲子游戏观念。让家长真正意义上明白,幼儿现在还处于重要的成长阶段,现在的孩子就犹如一棵小树,我们不仅要多浇水,还要帮小树引导正确的生长方向。父母的做法甚至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理解幼儿是一个独立的人,是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要让家长意识到坚持引导幼儿,对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积极影响;长期主导幼儿,会使幼儿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与意识,在亲子游戏中,家长要让幼儿有自己的想法,并鼓励幼儿大胆说出,出现错误及时纠正并引导,要多鼓励幼儿。游戏是伴随幼儿度过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项活动,他们的发展也根本离不开游戏,因此,作为父母更应该重视起来,多去和孩子进行一些新奇且多样的游戏,并且作为孩子的爸爸妈妈,并不单单是需要陪着孩子这么简单,与孩子积极主动地互动才是关键所在。结语近年来,社会进步连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导致了教育也有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