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9-微生物的基本培育技术必备学问·素养奠基一、培育基的配制1.培育基的概念:人们依据微生物对养分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养分基质——培育基,用以培育、分别、鉴定、保存微生物或积累其代谢物。2.培育基的分类:依据物理性质不同分为两类。(1)液体培育基:呈液体状态的培育基,不加入凝固剂(如琼脂)。(2)固体培育基:呈固体状态的培育基,加入凝固剂(如琼脂)。3.养分组成:各种培育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此外还须要满意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养分物质以及O2的需求。4.培育基特殊需求:(1)培育乳酸杆菌时,在培育基中添加维生素。(2)培育霉菌时,将培育基调至酸性。(3)培育细菌时,将培育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4)培育厌氧微生物时,须要供应无氧的条件。有同学认为液体培育基含有水,而固体培育基是没有水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液体培育基和固体培育基都含有水分,它们的区分为是否添加凝固剂。二、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关键:防止杂菌污染。2.消毒与灭菌:(1)概念:①消毒:运用较为温柔的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方法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芽孢和孢子)。②灭菌:运用猛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全部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2)类型与方法:连一连:将无菌技术类型、常用方法和适用对象用线连起来。在无菌技术中,为什么很多试验操作都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提示:酒精灯火焰四周温度高,细菌少,甚至无菌,这样可以避开四周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三、微生物的纯培育1.微生物纯培育的概念: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育物,获得纯培育物的过程就是纯培育。2.酵母菌的纯培育:(1)纯培育的原理:设法在培育基上得到由单个微生物繁殖形成的纯培育物(单菌落)。(2)纯培育方法: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纯培育过程:①制备培育基:配制培育基→灭菌→倒平板②接种和分别酵母菌:用平板划线法在马铃薯培育基表面接种酵母菌。下列接种过程正确的依次是baefcgd③培育酵母菌:待菌液被培育基汲取,将接种后的平板和一个未接种的平板倒置,放入28℃左右恒温箱中培育24~48(4)结果分析与评价:结合酵母菌纯培育的过程,推断下列分析的正误:①未接种的平板上没有菌种,此试验没有必要培育。 (×)提示:培育未接种的平板起到比照作用,可以检验培育基的制备是否合格。②在未接种的培育基表面长出了菌落,说明培育基制备不合格。 (√)③若无菌操作合格,在接种酵母菌的培育基上应视察到不同形态、不同颜色的酵母菌菌落。 (×)提示:应当是视察到形态、颜色一样的酵母菌单菌落。④假如将酵母菌放置在35℃恒温箱中培育,相同时间后视察,菌落会比28℃条件下的大提示:酵母菌相宜生长温度为28℃,35⑤某同学运用平板划线法纯化酵母菌,培育48h后,只在培育基的第一划线区域长出密集的菌落,其他区域未长出菌落,可能是这位同学其次次灼烧接种环未冷却就干脆划线导致的。 (√)将接种后的平板放在恒温培育箱中培育有必要吗?为什么?提示:有必要。恒温培育箱可以供应微生物生长的相宜温度。关键实力·素养形成学问点一培育基的配制1.培育基的成分及功能:养分要素来源功能碳源(供应碳元素的物质)无机碳源NaHCO3等含碳无机物①构成细胞物质和一些代谢产物;②有机碳既是碳源又是能源有机碳源糖类、脂质、蛋白质、有机酸、石油等氮源(供应氮元素的物质)无机氮源铵盐、硝酸盐等将无机氮合成含氮的代谢产物有机氮源牛肉膏、蛋白胨、尿素、氨基酸等合成蛋白质、核酸及含氮的代谢产物生长因子(生长必不可少的微量有机物)维生素、氨基酸、碱基①酶和核酸的组成成分;②参加代谢过程中的酶促反应水外界摄入①良好的溶剂②维持生物大分子结构的稳定无机盐无机物为微生物供应除碳、氮以外的各种重要元素【特殊提示】有关培育基养分物质的三点提示(1)培育不同的微生物所须要的养分物质可能不同。①自养型微生物的培育基主要以无机养分为主。②异养型微生物的培育基主要以有机养分为主。(2)微生物须要补充生长因子,是由于缺乏合成这些物质所须要的酶或合成实力有限。(3)微生物须要量最大的是碳源。能合成含碳有机物的是自养型,反之则为异养型。2.培育基的种类:分类标准培育基种类培育基特点作用物理性质固体培育基加凝固剂,如琼脂微生物的分别与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半固体培育基容器放倒不致流出,猛烈振动则破散视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液体培育基不加凝固剂常用于工业生产功能选择培育基依据某种微生物的特殊养分要求配制选择、分别鉴别培育基加入能与目的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鉴定成分来源自然培育基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自然物质工业生产合成培育基用已知的化学物质配制分类鉴定微生物种类繁多,培育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关于微生物培育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同一物质不行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供应能量,氮源有些也能供应能量C.牛肉膏蛋白胨培育基是培育细菌、病毒等常用的培育基D.培育硝化细菌,可用无机碳源的培育基【解题导引】
【解析】选D。对异养微生物来说,含C、H、O、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又是氮源,如牛肉膏,A错误;有机碳源能供应能量,无机碳源不能供应能量,有些氮源也能供应能量,B错误;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活,不能用一般培育基培育,必需先培育细胞再培育病毒,C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微生物,可以通过化能合成作用合成含碳有机物,D正确。【误区警示】微生物的碳源、氮源和能源物质的两个相识“误区”(1)误认为全部碳源和氮源都可供应能量:有机碳源和有机氮源是异养微生物的能源物质。(2)误认为全部微生物的能源都是有机碳源:自养微生物的碳源一般是CO2,光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是光能,例如蓝细菌等;化能自养微生物的能源是化学物质,例如硝化细菌的能源物质是NH3。【素养·探究——母题追问】(1)科学思维——分析与推理结合病毒的特点,试分析如何培育病毒,写出简要思路。提示:可以先在特定培育基上培育病毒的宿主细胞,然后让病毒侵染宿主细胞,从而达到培育病毒的目的。(2)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结合相关学问,推断下面培育基的各种成分能供应的营养物质类别:成分蔗糖(NH4)2SO4FeSO4维生素供应的养分____
____
____
____
提示:碳源氮源(无机盐)无机盐生长因子【素养·迁移】下表是某微生物培育基成分,请据此回答:编号成分含量①粉状硫10②(NH4)2SO40.4③K2HPO44.0④MgSO49.25⑤FeSO40.5⑥CaCl20.5⑦H2O100mL(1)上表培育基可培育的微生物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除去成分②,加入(CH2O),该培育基可用于培育________________。
(3)表中养分成分共有________类。
(4)不论何种培育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上表培育基用于菌种鉴定,应当增加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由题表可知,该培育基中没有碳源,说明培育的微生物是从外界环境中获得碳源的,因此培育的微生物是自养型微生物。(2)该培育基若加入(CH2O),培育基中就有了碳源,但除去成分②,培育基中就没有了氮源,该培育基就只能用于培育固氮微生物。(3)题表中的养分物质有水、无机盐、无机氮源三类,缺乏碳源和特殊养分物质。(4)微生物生长须要肯定的pH,所以培育基装瓶前须要调整pH。(5)该培育基中无凝固剂,为液体培育基。菌种的纯化和鉴定通常利用固体平板培育基以获得单细胞菌落,因此须要加入凝固剂,如琼脂,将液体培育基转变成固体培育基。答案:(1)自养型微生物(2)固氮微生物(3)3(4)调整pH(5)琼脂(或凝固剂)【补偿训练】下列关于培育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氮源、无机盐、水等是微生物生长不行缺少的养分物质B.依据微生物自身的特点,运用不同碳源的培育基C.可在培育基中加入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用于维持pH的相对稳定D.若要将微生物扩大培育,应运用固体培育基【解析】选D。微生物的养分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无机盐、水和生长因子,A正确;依据微生物自身的特点,运用含不同碳源的培育基,例如培育自养型的细菌,在培育基中不需加入碳源,B正确;微生物培育基调整pH时可以用磷酸氢二钾或磷酸二氢钾,C正确;若要将微生物扩大培育,一般用液体培育基,D错误。学问点二无菌技术1.无菌技术的概念:防止外来杂菌的入侵,并保持已灭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再被污染的方法,称为无菌技术。2.无菌技术的目的:(1)可防止试验室的培育物被其他微生物污染。(2)有效避开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3.无菌技术的选择原则:(1)考虑效果:灭菌的效果比消毒要好。(2)考虑操作对象的承受实力:活体生物材料、操作者的手等只能采纳消毒的方法,而不能采纳灭菌的方法。4.无菌技术的方法——消毒与灭菌:方法条件应用范围消毒煮沸消毒法在100℃一般物品,如家庭餐具等生活用品巴氏消毒法62~6530min或80~90℃处理30s~1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如牛奶、啤酒、果酒和酱油等化学药物消毒法70%~75%的酒精、碘酒、氯气、石炭酸、煤酚皂溶液等用于双手、皮肤、伤口、动植物组织表面消毒和空气、水源、手术器械、塑料或玻璃器皿等消毒紫外线消毒法30W紫外灯照耀30min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灭菌灼烧灭菌在酒精灯火焰充分燃烧层灼烧涂布器、接种环、接种针或其他金属用具等;接种过程中的试管口或瓶口灭菌干热灭菌干热灭菌箱内160~170℃下灭菌2~3h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不相宜用其他方法灭菌须要保持干燥和能耐高温的物品湿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锅:100kPa、121℃条件下15~30培育基及容器的灭菌【特殊提示】消毒和灭菌的两点提示(1)作用原理是借助理化因素,通过使蛋白质变性来抑制微生物生命活动或杀死微生物。(2)最根本区分是芽孢和孢子是否灭活,灭菌能杀死芽孢和孢子,因而灭菌更彻底。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育物,是探讨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试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试验室中,不行吃东西、喝水,离开试验室时肯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干脆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D.运用后的培育基丢弃前肯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解题导引】明确以下三个关键点:(1)对操作空间消毒的方法:紫外线消毒、化学药物消毒。(2)适于灼烧灭菌的物品: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3)防止微生物感染:做好自身防护,对运用后的培育基进行灭菌。【解析】选C。为防止杂菌污染,探讨和应用微生物时应进行消毒和灭菌,试验室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A正确;在试验室中,不行吃东西、喝水,离开试验室时肯定要洗手,以防止被微生物感染,B正确;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干脆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即外焰部位灼烧灭菌,C错误;运用后的培育基丢弃前肯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D正确。【方法规律】灼烧灭菌的适用范围和方法(1)灼烧灭菌适用于接种工具和试管口、瓶口的灭菌。(2)接种工具灼烧灭菌:用酒精灯外焰按依次充分燃烧;试管口、瓶口灭菌:快速通过酒精灯外焰。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某同学在试验过程中不当心将灭菌的培育皿和未灭菌的培育皿混合了,那么这些培育皿还能用于试验吗?为什么?提示:不能。已灭菌的材料物品不能与四周物品接触,以防止污染。所以这位同学应将培育皿再次灭菌后才能用于试验。(2)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题中A项的化学药物消毒时,某同学想酒精浓度越高,消毒效果可能越好,于是他就用了95%的酒精进行消毒,他的这种做法对吗?说明缘由。提示:不对。用酒精消毒时,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消毒效果最好,缘由是浓度过高,菌体表面蛋白质凝固成一层爱护膜,酒精不能渗入其中。【素养·迁移】在生产、生活和科研实践中,常常通过消毒和灭菌来避开杂菌的污染。回答下列问题:(1)在试验室中,玻璃和金属材质的试验器具__________(填“可以”或“不行以”)放入干热灭菌箱中进行干热灭菌。
(2)牛奶的消毒常采纳巴氏消毒法或高温瞬时消毒法,与煮沸消毒法相比,这两种方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密闭空间内的空气可采纳紫外线照耀消毒,其缘由是紫外线能__________。在照耀前,适量喷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强化消毒效果。
(4)水厂供应的自来水通常是经过__________________(填“氯气”“乙醇”或“高锰酸钾”)消毒的。
(5)某同学在运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而锅内并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缘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玻璃和金属材质的试验器具可以通过干热灭菌的方法来灭菌。(2)巴氏消毒法是在70~75℃煮30min或在80(3)紫外线有消毒、灭菌的作用,在照耀前,适量喷洒消毒液,可以强化消毒效果。(4)自来水消毒通常采纳“氯气”或“紫外线”等方法。(5)运用高压蒸汽灭菌锅时,若压力达到设定要求,但没有达到相应温度,最可能的缘由是锅内冷空气没有排尽。答案:(1)可以(2)在达到消毒目的的同时,养分物质损失较少(3)破坏DNA结构消毒液(4)氯气(5)未将锅内冷空气排尽【补偿训练】高温灭菌的原理是 ()A.每种微生物生长的最适温度是肯定的B.微生物对高温环境不适应C.高温破坏了细胞内的蛋白质、核酸,影响其生命活动D.高温降低了环境中氧的浓度【解析】选C。高温灭菌的目的是利用高温杀死包括芽孢和孢子在内的一切微生物。原理是高温能使细菌的蛋白质变性,同时破坏核酸的结构,从而影响其正常的生命活动。学问点三酵母菌的纯培育1.制备马铃薯琼脂培育基:(1)配制培育基:(2)灭菌:培育基转移至锥形瓶,加棉塞,包上牛皮纸,如图所示,然后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培育皿包扎后放入干热灭菌箱内灭菌。(3)倒平板:待培育基冷却到50℃左右时,【特殊提示】关于制备培育基的四点提示(1)假如须要调整培育基的pH,应当在定容完成后,灭菌之前进行操作。(2)灭菌之后,倒平板时培育基的温度是50℃左右。因为凝固剂琼脂在98℃以上熔化,在44℃以下凝固,倒平板时高于50(3)倒平板的整个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避开杂菌的污染。(4)倒平板时不要将培育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否则此培育基不能用来培育微生物,因为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培育基上滋生。2.平板划线法接种和分别酵母菌:(1)平板划线法: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育基表面连续划线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育基表面。(2)平板划线法结果:平板划线示意图(A)及培育后菌落分布示意图(B)如下图所示。(3)几次灼烧的目的:灼烧时期目的第一次操作(取菌种前)杀死接种环上原有的微生物,避开污染培育物每次划线之前杀死上次划线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次划线的菌种干脆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末端,使每次划线菌种数目削减划线结束杀死接种环上残存的菌种,避开微生物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特殊提示】(1)灼烧接种环后,要冷却后才能进行操作,以免温度太高杀死菌种。(2)其次次及其以后的划线操作总是从上一次划线末端起先,能使微生物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渐渐削减,最终得到由单个细胞繁殖而来的菌落。(3)划线用力大小要适当,防止用力过大将培育基划破。(4)最终一次的划线不要与第一次的划线相连。3.培育酵母菌:接种和未接种的平板在温度相宜的恒温箱中培育。4.结果分析与评价:(1)培育未接种的培育基的目的是检查培育基制备是否合格。未接种的培育基表面若有菌落生长,则说明培育基被污染,应当重新制备;若无菌落生长,则说明未被污染。(2)在接种酵母菌的培育基上可视察到独立的菌落,这些菌落在颜色、形态和大小上相像,酵母菌菌落一般表面光滑,多呈乳白色。(3)若在培育基中视察到不同形态的菌落,缘由可能是菌液不纯,混入其他杂菌,或在试验操作过程中被杂菌污染。如图表示酵母菌纯培育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步骤①操作时,待倒入的培育基冷却凝固后,盖上培育皿盖,将其倒置B.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应先在火焰上灼烧消毒,接种环冷却后再放入试管中蘸取菌液C.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渐渐稀释,最终一次的划线不能与第一次的相连D.步骤④是将培育皿放在培育箱中培育,也需倒置,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都是酵母菌的菌落【解题导引】本题的解题思路是:【解析】选C。分析步骤①,倒完平板后马上盖上培育皿盖,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A错误;分析步骤②,接种环和试管口须要先在火焰上灼烧灭菌,待冷却后才可以蘸取菌液进行平板划线,B错误;分析步骤③,沿多个方向划线,使接种物渐渐稀释,最终一次的划线不能与第一次的相连,培育后可出现单个的菌落,C正确;步骤④是将培育皿放在培育箱中培育,也需倒置,假如操作过程受到污染,一段时间后所得到的不肯定都是酵母菌的菌落,D错误。【误区警示】本题常见误区有以下两种(1)误认为需将培育基冷却后再盖上培育皿盖:倒完平板后马上盖上培育皿,而不是等培育基冷却凝固后盖上培育皿盖。(2)误认为只要有菌落,就是纯培育物:培育结果不肯定是纯培育物,只有无菌操作合格时培育的微生物才是纯培育物。
【素养·探究——母题追问】(1)科学思维——分析与综合若要依据如图④的区域进行划线,那么在接种划线的操作过程中,共灼烧了几次接种环?提示:图中共划了5个区域,在每次划线前后均须要对接种环灼烧灭菌,因此共须要灼烧接种环6次。(2)科学思维——演绎与推理在划线操作时,假如接种环不慎划破培育基,可以接着正常进行操作吗?为什么?提示:不能接着运用。因为划破培育基会造成划线不匀称,难以分别单菌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无氧呼吸或杂菌污染等。【素养·迁移】微生物的分别和培育是现代生物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如图甲、乙、丙是酵母菌分别和培育过程中部分操作和试验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上图甲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育基时的试验操作步骤之一,它称为________,若用该培育基培育大肠杆菌,除考虑养分条件外,还要考虑________、________和渗透压等条件。
(2)培育酵母菌时,在接种前须要检测培育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育基应采纳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图乙是平板划线法接种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操作依次是A→B→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找出图乙中两处错误的操作(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
(4)上图丙是某同学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的培育基培育12h后的试验结果,假如培育基上
______________,则说明无菌操作基本符合要求。
【解析】(1)图甲所示操作为倒平板,须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培育基中除养分成格外,还应考虑pH、氧气、无菌、温度、渗透压等条件。(2)检测培育基是否被污染的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育基在相宜的温度下放置相宜的时间,视察培育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如有菌落,说明该培育基已被污染。(3)平板划线法的操作依次为灼烧接种环,冷却,挑取菌种,划线,灼烧接种环,划线,灼烧接种环,平板倒置培育,即A→B→G→F→E→C→D→H。图乙中C操作应在酒精灯旁边进行,D中划线的首尾不应当相连。(4)同一菌种的菌落颜色、形态、大小基本一样,如有杂菌污染,会有异样菌落出现,可依据菌落的特征确定该菌落是否为酵母菌。答案:(1)倒平板温度(氧气)pH(无菌)(2)将未接种的培育基在相宜的温度下放置相宜的时间,视察培育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3)G→F→E→C→D→HCD(4)生长的菌落颜色、形态、大小基本一样,并符合酵母菌菌落的特点【补偿训练】在酵母菌的纯培育试验中,划线接种(甲)、培育结果(乙)如图所示,且甲、乙的对应位置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配制培育基时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位置C.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D.图示试验过程中接种环灼烧了5次【解析】选B。为了能彻底灭菌,配制的培育基需进行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起始划线的区域长出的菌落多且密,依据甲、乙对应区域对比,甲中a区域为划线的结束位置,B错误;连续划线的目的是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C正确;由于每次运用接种环前后都要灼烧灭菌,从图示甲中4次划线接种就可推出,接种过程中接种环灼烧了5次,D正确。【课堂回眸】课堂检测·素养达标【概念·诊断】1.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育物是探讨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请分析下列关于微生物的纯培育操作,错误的是________。
①无菌技术的关键是杀灭试验室中全部的微生物②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养分细胞和部分芽孢③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彻底歼灭,所以不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④培育基要进行高压蒸汽灭菌⑤将接种环干脆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快速彻底地灭菌⑥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则只能消毒,不能灭菌⑦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解析】选①②⑥⑦。无菌技术的关键是防止杂菌的污染,①错误;灭菌能杀灭环境中一切微生物,包括孢子和芽孢,②错误;经巴氏消毒法处理的食品因微生物未被彻底歼灭,所以不能在常温下长期保存,③正确;培育基用高压蒸汽灭菌,④正确;将接种环干脆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烧,可以快速彻底地灭菌,⑤正确;无菌技术中,若处理对象为液体,可以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⑥错误。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冷却后才能挑取菌落,⑦错误。2.培育下列微生物,培育基中不用添加有机碳源的是 ()A.蓝细菌 B.酵母菌 C.醋酸菌 D.乳酸菌【解析】选A。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是异养微生物,蓝细菌是自养微生物,培育基不须要添加有机碳源。3.下列有关常见无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用酒精擦拭双手B.用氯气对水源消毒C.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D.玻璃器皿(吸管、培育皿)可用酒精擦拭【解析】选D。用酒精擦拭双手属于运用化学药剂消毒;用氯气消毒水源也属于运用化学药剂消毒;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边进行,因为高温可防止杂菌污染;玻璃器皿(吸管、培育皿)等应用干热灭菌法灭菌,利用酒精擦拭不能将全部微生物杀灭。4.2024年,疫情中的最美逆行者,在给患者治疗时,要充分消毒并防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医务人员进入工作区要全身灭菌B.接种疫苗前要对注射区域进行消毒C.消毒与灭菌的含义本质是相同的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灼烧法和高压蒸汽法【解析】选B。医务人员进入工作区要全身消毒,A错误;接种疫苗前要对注射区域进行消毒,B正确;灭菌是将处理物体中的一切生物全部杀灭,在经过灭菌后的物体中,不再存在任何活着的生命;消毒是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C错误;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法、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或化学药物消毒法等,D错误。5.(2024·江苏高考)为纯化菌种,在鉴别培育基上划线接种纤维素降解细菌,培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倒平板后需间歇晃动,以保证表面平整B.图中Ⅰ、Ⅱ区的细菌数量均太多,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C.该试验结果因单菌落太多,不能达到菌种纯化的目的D.菌落四周的纤维素被降解后,可被刚果红染成红色【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平板划线法的相关运用技巧。倒平板后不须要晃动,A错误;Ⅰ区、Ⅱ区没有出现单菌落,说明细菌数量太多,故应从Ⅲ区挑取单菌落,B正确;出现单菌落即达到了菌种纯化的目的,C错误;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D错误。【思维·跃迁】6.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养分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探讨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养分物质的培育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育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成平板后干脆培育可推断有无污染B.倒成平板后须要进行灭菌处理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须要生长因子乙或丙D.生长图形法不能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解析】选A。倒成平板后干脆培育若有杂菌生长说明已被污染,若无杂菌生长说明没有污染,A正确;灭菌应在倒平板之前,B错误;图示结果表明须要两种生长因子乙和丙,C错误;依据某些菌种须要特殊的生长因子,可用生长图形法进行筛选,D错误。7.无菌操作是微生物接种技术的关键。传统发酵技术和微生物分别、纯化、应用过程均要无菌操作。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下列哪些事物适用于消毒处理________。
①皮肤②饮用水③牛奶④注射器⑤培育皿⑥接种环⑦培育基⑧果汁⑨酱油⑩手术刀A.①②③⑧⑨B.④⑤⑥⑦⑩C.①②③④⑤ D.④⑤⑥⑧⑨(2)如下图所示,利用________法进行酵母菌接种。
如图A、B、C、D所示的四种划线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3)培育酵母菌常用的培育基是______________,此培育基的氮源是______________。氮源进入酵母菌细胞后,可参加合成的生物大分子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在接种前须要检测培育基是否被污染。对培育基的检测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视察培育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解析】(1)皮肤可用70%酒精消毒,饮用水用氯气消毒,牛奶、果汁、酱油用巴氏消毒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球场油漆施工合同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立竿式道口反射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移动电话光电源电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砼收缩膨胀仪(卧式)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甜品叉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洗煤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柔肤营养蜜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德式电焊钳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大型帐篷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多功能电夹板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鲁滨逊漂流记选段:叙事技巧分析教案
- 围手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与护理
- 贵州省气象部门招聘考试真题2024
- 《大学生就业指导》期末笔记
- 《诉衷情》(陆游)课件
- 陕西省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
- 2025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知识点与答题技巧汇编 讲义
- Unit 5 Here and now Section A Grammar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
-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地质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
- 2024年领导干部任前廉政知识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