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生长繁殖_第1页
细菌生长繁殖_第2页
细菌生长繁殖_第3页
细菌生长繁殖_第4页
细菌生长繁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菌的生长繁殖一、微生物的营养物

(1)碳源:凡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碳元素的营养源。构成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微生物获取能量的主要来源。比如有机酸、糖类、脂肪、醇类等。其中糖类是微生物最广泛利用的碳源。(2)氮源:凡能提供微生物所需的氮元素的营养源。主要用于构成微生物细胞的主要物质,一般不用于作为能源。(3)能源:能为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最初能量来源的营养物质或辐射能。(4)无机盐类:其主要作用是构成菌体的成分;作为酶活性中心的组成部分或维持酶的活性;调节渗透压、PH值、氧化还原电位;作为自养菌的能源。(5)生长因子:一类对微生物正常代谢必不可少且不能用简单的碳源或氮源自行合成的有机物,如氨基酸、维生素、碱基等。能够提供生长因子的天然物质有酵母膏、蛋白胨、动植物组织或细胞浸液等。(6)水:是微生物细胞的主要化学成分,还是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良好溶剂,并且还参与细胞中各种生物化学反应。二、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

微生物营养的吸收与细胞膜的通透性关系十分密切,营养物质需通过细胞膜才能被微生物吸收。

营养物质通过细胞膜被微生物吸收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四种。其中主动运输是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方式。三、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碳源光能无机自养型光能无机物CO2化能无机自养型无机物无机物CO2光能有机异养型光能有机物CO2及简单有机物化能有机异养型有机物有机物有机物四、细菌生长繁殖方式主要为二等分分裂方式,即一个细胞通过对称的二分裂,形成两个形态、大小和构造完全相同的子细胞。一般细菌均进行横分裂。五、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六、细菌生长繁殖的结果菌落:单个或少量细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团。1、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结果不同种类的细菌菌落特征均不同。细菌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透明度等。这些特征是识别菌落的重要内容,具有“种”的特征,也是鉴别细菌和分类的重要依据之一。纵剖面:1.扁平;2.隆起;3.低凸起;4.高凸起;5.脐状;6.草帽状;7.乳头状表面结构。形状及边缘:8.圆形,边缘整齐;9.不规则,边缘波浪;10.不规则;11.规则,放射状,边缘花瓣形;12.规则,边缘整齐,表面光滑;13.规则,边缘齿状;14.规则,有同心环,边缘完整;15.不规则似毛毯状;16.规则似菌丝状;17.不规则,卷发状,边缘波状;18.不规则,丝状;19.不规则,根状整个菌落显得湿润,易被接种环挑起;球菌形成隆起的菌落;有鞭毛的细菌形成边缘不规则的菌落;具有荚膜的菌落表面透明、边缘光滑整齐;有芽孢的菌落表面干燥皱褶;有些能产生色素的细菌菌落还显出鲜艳的颜色。2、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结果大多数细菌生长后使液体培养基浑浊。3、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结果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有鞭毛的细菌除了在穿刺接种的穿刺线上生长外,在穿刺线的两侧均可见羽毛状或云雾状浑浊生长七、影响细菌生长的主要因素1、温度在三基点温度内,微生物都能生长,但生长速率不一样,只有处于最适生长温度时,生长速度才最快,代时最短。2、pH值每种微生物只能在一定的pH值范围内生长。3、氧气微生物在生活中是否需要氧,可将微生物分为四种类型。(1)需氧性微生物。凡是生活中需要氧的微生物。所有的放线菌和霉菌属于此类型。(2)厌氧性微生物。凡生活中不需要的微生物。(3)兼性厌氧微生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