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物概念及危害_第1页
毒物概念及危害_第2页
毒物概念及危害_第3页
毒物概念及危害_第4页
毒物概念及危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毒物(dúwù)概念及危害中国(zhōnɡɡuó)CDC孙承业共六十一页“毒”的定义(dìngyì)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在一定条件下(接触方式、接触途径(tújìng)、进入体内数量),影响机体代谢过程,引起机体暂时或永久的器质性或功能性异常状态的外来物质。共六十一页人类面临着巨大(jùdà)的毒物挑战

人类不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停顿(右侧的数字是2011年07月08日09时09分),化合物登记(dēngjì)数从5000万到6000万近用了不到2年时间,而最近1个月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物质种类超过4万种;2009年中国首度超过美国及其他国家成为了化学专利申请最多的国家共六十一页2011年5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了来自(láizì)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一项具有抗病毒活性物质专利申请;美国化学文摘社给这种物质CAS号是1298016-92-8。并宣布,这种来自此项申请的物质为全球注册的第6000万种物质;共六十一页人类(rénlèi)从适应环境,到主动改变环境;工业革命前,人类只认识10种元素;18、19世纪有71种元素被发现;人类改造(gǎizào)自然,

也在改变自己共六十一页毒—恐惧(kǒngjù)武大郎罗密欧毒农药氰化钠共六十一页毒—就在身边(shēnbiān)碘盐三聚氰胺共六十一页主要毒物(dúwù)种类纯的物质生物动物植物真菌(zhēnjūn)细菌产品多种、形式多样、相互作用共六十一页毒物(dúwù)的范围

简单或复杂的化学物;有毒动物或植物(zhíwù)的毒素;用于疾病治疗的药物(1.5万种);微生物的毒素;日常用品--多种化学物的混合物;共六十一页毒物种类(zhǒnglèi)繁多天然有毒物质有毒海洋动物有1000余种毒蜘蛛有数万种毒蛇(dúshé)约2000种。毒蘑菇。400余种。还有毒蜂、毒蜈蚣等众多有毒动植物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肥皂。染料共六十一页毒物与人类(rénlèi)的关系生物进化的压力;有意识的积累--人类最早的知识积累之一就是(jiùshì)识别有毒的植物(毒芹);许多天然物质既可以用作食物,也可制成毒品(如木薯--氰甙亚麻苦甙);共六十一页毒物对人体危害(wēihài)的类型局部作用:中毒;变态反应;长期(chángqī)作用致癌、致畸、致突变共六十一页剂量-反应关系(guānxì)剂量-效应关系作用剂量(Dose)是接触浓度(Concentration,C)与接触时间(Time,t)的乘积(D=C·t)。内剂量是指已吸收进入(jìnrù)体内的量,即存留剂量(Retaineddose),也是体内负荷量(Bodyburden);

剂量-反应关系:测定一组生物体中,毒物剂量与产生标准效应的个体数之间的关系,即发生效应的百分率;剂量-效应关系:一个生物体内所致效应量的关系;共六十一页毒性(dúxìnɡ)(toxicity)通常是指某种毒物能够造成机体损害的能力,是物质(wùzhì)本身固有的特性。在实验条件下,毒性是指实验物引起实验动物某种毒效应所需的剂量(浓度)。物质毒性大小,通常可用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引起实验动物某种反应(效应)所需剂量愈小,则毒作用愈大;反之亦然。共六十一页毒性(dúxìnɡ)指标—致死剂量(1)绝对致死剂量(LD100)指毒物(dúwù)引起受试对象全部死亡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如再降低剂量,即有存活者。由于绝对致死剂量可随实验动物品种、敏感性、动物数量不同而发生变化,故难以在实验中得到重复的结果。一般不用绝对致死剂量来衡量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大小。共六十一页毒性(dúxìnɡ)指标—致死剂量(2)最小致死剂量(MLD或LD01)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个别成员出现(chūxiàn)死亡的剂量。从理论上讲,低于此剂量即不能引起死亡。(3)最大耐受剂量(MTD或LD0)指毒物不引起受试对象出现死亡的最高剂量。若高于该剂量即可出现死亡。共六十一页毒性指标(zhǐbiāo)—致死剂量(4)半数致死剂量(LD50)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出现死亡所需要的剂量,又称致死中量。LD50是评价毒物急性毒性大小最重要的参数,也是对不同毒物进行急性毒性分级的基础标准。与LD50概念相似(xiānɡsì)的毒性参数,还有半数致死浓度(LC50),即在动物急性毒性试验中,使受试动物半数死亡的毒物浓度。共六十一页毒性指标(zhǐbiāo)—最低有害作用剂量(1)阈剂量(thresholddose)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的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在此剂量下的任何剂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最小有作用剂量。但实际上,能否观察到毒物造成的损害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所选用的判定指标及检测技术灵敏性和精确性的限制。另外,受试对象的数量对此也有影响。阈剂量分为急性和慢性(mànxìng)两种:急性阈剂量为与毒物一次接触所得;慢性(mànxìng)阈剂量则为长期反复多次接触所得。共六十一页毒性指标(zhǐbiāo)—最低有害作用剂量(2)观察到损害作用的最低剂量(lowest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LOAEL)是指在规定的暴露(bàolù)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一种物质引起机体形态、功能、生长、发育或寿命某种有害改变的最低剂量或浓度。LOAEL是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到的,是有害作用,应具有统计学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共六十一页毒性指标(zhǐbiāo)—最大无有害作用剂量(1)最大无作用剂量(maximalno-effectlevel,MNEL)指物质在一定(yīdìng)时间内,按一定(yīdìng)方式与机体接触,用现代的检测方法和最灵敏的观察指标不能发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与阈剂量相似,损害作用能否检出主要与检测方法及样本大小有关。(2)未观察到损害作用剂量(noobservedadverseeffectlevel,NOAEL)指在规定的暴露条件下,通过实验和观察,与适当的对照机体比较,一种物质不引起机体任何作用的最高剂量或浓度。它是毒理学的一个重要参数,在制订物质的安全限值时起着重要作用。共六十一页毒性(dúxìnɡ)试验—急性毒性试验急性毒性(acutetoxicity)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急性毒性试验是指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染毒的试验,是毒性研究的第一步。要求采用啮齿类或非啮齿类两种动物。通常为小鼠或大鼠采用经口、吸入或经皮染毒途径。急性毒性试验主要测定半数致死剂量(浓度),观察急性中毒表现,经皮肤吸收能力以及对皮肤、粘膜和眼有无局部刺激作用等,以提供受试物质的急性毒性资料(zīliào),确定毒作用方式、中毒反应,并为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及剂量分组提供参考。共六十一页毒性(dúxìnɡ)试验—亚急性毒性试验亚急性毒性(subchronictoxicity)指染毒期不长(一般为3个月),或接触毒物时间不长(数10天乃至数月)对机体引起功能和(或)结构的损害。亚急性毒性是介于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之间的一种毒性表现,有时也难以划定明确的界限。亚慢性毒性试验以毒物连续反复的染毒、比较充分而适当的接触时间、较大的剂量范围和较深入的检测,可以观察受试物在实验动物(dòngwù)体内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获得较丰富的毒理学信息,且为慢性试验寻找接触剂量及观察指标。共六十一页毒性试验(shìyàn)—慢性毒性试验慢性(mànxìng)毒性(chronictoxicity)指实验动物或人长期(甚至终身)反复接触外源物质所产生的毒性效应。时间一般为2年。慢性毒性试验研究剂量-反应关系,确定长期接触造成的有害作用的最低剂量和未造成有害作用的剂量,为制定人类接触时的安全限量标准以及危险度评价提供毒理学依据,同时观察毒性效应谱、毒作用特点和毒作用靶器官以及毒作用的可逆性,为毒性机制研究和将毒性研究结果外推到人提供依据。共六十一页毒物对人群(rénqún)危害统计资料显示,每年约有人口总数的1%出现因接触有毒物质需要医学帮助的。我国死因统计显示,近年“中毒与伤害(shānghài)”都是排在第五位。重大中毒事件近些年发生较频繁。共六十一页突发(tūfā)中毒事件的主要表现形式共六十一页中毒事件表现形式生活中意外事件食品安全事件;发展与安全失衡(shīhénɡ)环境事件;职业中毒事件;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事件;投毒犯罪;化学武器;化学恐怖;其他事件中的次生危害;共六十一页1.生活(shēnghuó)意外事件居家中化学(huàxué)物使用(药物、洗涤用品化妆品);家庭装修;儿童误用(6岁以下);共六十一页2.食品(shípǐn)安全事件在食品(shípǐn)的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流通;如9月造成上海9个区县350人中毒的瘦肉精来自均来自浙江,而瘦肉精自上个世纪80年代使用到现在已经造成数百起中毒事件,每起事件中毒人数从数十人到数百人!。造成此类事件的原因可以出现在食品生产添加物使用、食品生产、食品贮存、食品运输、食品销售和食品加工食用的所有环节。多宝鱼孔雀石绿农药瘦肉精三聚氰胺29万人发病共六十一页3.发展(fāzhǎn)与安全--印度Bhopal事件1969年美国联合炭化公司在印度中部的Bhopal市建立了农药工厂;人口(rénkǒu)40万—67万工厂建在城市的北部,主要以分装美国本土生产的农药;工厂周围形成了一个贫民区;1979年,工厂扩大生产,建立了年设计生产能力为5000吨的MethylIsoCyanate(异氰酸甲酯,比重比空气高2倍)生产线;1984年12月2日晚,09:30,第610号罐进水……12:30,大量氢氰酸、MIC从罐口拥出(45吨)……01:30,警报响起……风速6.4km/h。64.75km2,达4个小时;2500人死亡,20万人中毒;12月3日起,整个城市大逃亡,后有近2万人死亡,5万人失明;工厂被废弃,厂房内及周遍布满了有毒、有致癌性的化学物;公司轻松的逃脱了责任(4亿美元),留下了一个让人恐惧的城市;共六十一页共六十一页高桥井喷(jǐngpēn)事件

2003年12月23日,22:35,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所属的罗家16#井突然喷出含有大量硫化氢气体的天然气;含有高浓度硫化氢的天然气从井口喷出30余高;16#位于(wèiyú)重庆市开县高桥乡晓阳村;开县距重庆市337公里,公路条件差;高桥镇距开县县城约60公里;高桥镇距晓阳村直线距离约500米;共六十一页矿井周围有2个村落,最近的住户(zhùhù)距井口不到100米;村民听到了井喷发出的声音,多数村民不以为然;就诊的患者表现为眼烧灼、疼痛,皮肤化学性烧伤,呼吸系统刺激症状以及神经系统兴奋、抑制的表现;现场救援工作共持续了近4天。事件造成65000人撤离疏散、10000人到医院就诊、2142人住院治疗、243人死亡;其中,仅2名为钻台上的工作人员;死亡在送往医院途中和医院中的患者为10人;共六十一页责任事故(zérènshìgù)未按规定定期测定溢出气体中硫含量,致使未能发现井喷的先兆;12月21日在下钻的钻具组合中去掉了回压阀,才致使起钻发生井喷时钻杆(zuànɡǎn)内无法控制,井喷失控;作业工人在起钻6柱钻杆后才灌注钻井液1次,致使井内液压力下降(应每3柱灌满1次),这是造成溢流并导致井喷的主要原因。共六十一页职业(zhíyè)安全卫生管理

机制不顺归属16#为中国石油—四川石油管理局—川东钻探公司—钻井二公司12队;四川石油管理局钻采工艺研究院定向井中心;管理中国石油内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地方—四川石油管理局属地(shǔdì)应归四川省管理;16#井所在地为重庆市开县高桥乡;响应信息:正式消息在6个半小时后才到达高桥镇点火:失去了3次机会,18个小时后才点火封井:方案争议善后:政府主导,企业主导共六十一页救援(jiùyuán)疏散(shūsàn)范围确定规范(山区、风向);在周三下午喷出的天然气被点燃后空气有毒气体浓度降低后,有组织的救援行动才开始进入现场;1,500武警、消防队员和军人参加了人员搜救行动;超过4,000当地群众自觉参加了搜救行动;在10公里范围内搜救生存者;搜救行动一直持续到12月27日早上7点;个体防护患者救治共六十一页内蒙古乌海市钠厂2002年10月氯气泄漏造成(zàochénɡ)3000余人中毒,1人死亡;内蒙古乌海市钠厂2003年11月再次氯气泄漏,造成5000余人中毒;2003年11月,武汉东风造纸厂氯气泄漏,48人中毒;2004年3月,福建建甄市130人氯气中毒;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2004年4月20日南昌氯气泄漏,造成22人中毒;2004年4月20日北京怀柔氰化钠泄漏,造成18人中毒,3人死亡。2004年5月14日,太原。。。共六十一页4.环境(huánjìng)状况无节制的排放;事故性泄漏;案例:2002年12月27日,广西柳州金秀县,20吨砒霜(三氧化二砷)翻入柳江;2002年10月,2003年11月,乌海市一个制钠厂两次氯气泄漏,造成8000人出现异常反应2004年3月,福建建甄市130人氯气中毒;2004年4月16日重庆市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造成7人死亡,15万人疏散;2004年4月20日北京(běijīnɡ)怀柔氰化钠泄漏,造成18人中毒,3人死亡。共六十一页2005年3月29日6:50,京沪路淮安段35吨氯气泄漏,造成29人死亡,436人中毒,1万余人转移,畜禽死亡15000头(只);15吨车,实际载量40.44吨;车况差,左前轮爆胎;押运员没有资质生产厂家无许可证救援体系问题:缺乏有效的监测制度、方法;治理(zhìlǐ)困难;危害长远;共六十一页环境(huánjìng)状况—长期为害共六十一页共六十一页5.职业中毒(zhòngdú)危害严重—苯中毒铅、苯、汞等传统(chuántǒng)毒物危害依然存在河北省白沟镇箱包加工企业发生苯中毒致6人死亡;浙江温岭市制鞋企业发生苯中毒致4人死亡;广东东莞发生8人苯中毒;北京某包装制品企业20人苯中毒致1人死亡1人病危等新的毒物出现二甲基甲酰胺、正己烷等向内地、西部转移外资企业、乡镇企业职业危害严重共六十一页6.社会(shèhuì)心理因素引起的事件共六十一页中国不同人群(rénqún)的平均年自杀率:1995-1999年

人群 人口数 自杀(zìshā)率 自杀(zìshā) 自杀(zìshā)人群

自杀占全部 (百万)(1/100,000) 人数 的构成比死亡的% 全人口 1,236 23.23 287,013 100% 3.58%

农村 981 27.10 265,916 93% 4.03%

城市 254 8.29 21,098 7% 1.49%

农村:城市 3.27

女性 607 25.85 156,841 55% 4.37%

男性 629 20.70 130,173 45% 2.94%

男:女 0.80

农村女性 480 30.47 146,335 51% 4.92%

农村男性 501 23.87 119,580 42% 3.29%

男:女 0.78

城市女性 126 8.31 10,506 4% 1.71%

城市男性 128 8.27 10,592 4% 1.33%

男:女 1.00 共六十一页

总数

5-1415-2930-4445-5960+全球1.670.831.331.792.301.65

高收入国家2.94N/A4.003.573.002.27

中低收入国家1.530.911.231.612.121.52欧洲地区(dìqū)

4.03N/A6.005.754.332.20美洲地区3.71N/A3.503.753.675.00非洲地区3.001.003.002.505.004.00东南亚地区1.750.631.232.004.203.50东地中海地区1.091.000.831.502.001.00西太平洋地区

0.971.000.700.851.231.18全球不同(bùtónɡ)地区不同(bùtónɡ)年龄段自杀身亡的男:女比例(2000年)**来自《世界暴力与卫生报告》.世界卫生组织,2002共六十一页国内所有(suǒyǒu)自杀者中有58%是服农药自杀的。估计每年有16.6万服农药的自杀案例,占全世界总自杀人数的1/5。其中:

共六十一页7.投毒犯罪(fànzuì)—现阶段突出的问题2002年9月14日晨,南京汤山早读的学生和民工陆续出现抽搐为特征的疾病;自5:45分第一个病人出现,持续约2个小时;600人就诊,近200危重患者,死亡42人;问题:准备响应处理;2003年,2003年全国共报告重大剧毒鼠药中毒事件75起,造成(zàochénɡ)1316人中毒,121人死亡。共六十一页8.化学武器(huàxuéwǔqì)从有记载的文字看,可追朔到2000多年前;1915年,在比利时的伊伯尔地区(dìqū)德军与英法联军对峙了已经半年,4月22日德军打开了前沿阵地放置5730个氯气钢瓶,升腾起来的黄绿色烟雾以2~3m/s的速度吹向对方阵地,英法联军败退,5000多人死亡,15000人中毒,毒气影响到对方25km纵深;国际禁用;地区间战争中仍有使用;解决国内问题的手段;仍有应用的潜在可能;共六十一页化学武器(huàxuéwǔqì)2003年8月4日,齐齐哈尔某建筑工地挖出5个芥子气罐,造成43人中毒,1人死亡。芥子气、路易氏剂—黄弹—糜烂性80%二苯氰胂、二苯氯胂—红弹—刺激性光气、三氯化砷—青白弹—窒息性氢氰酸和纯铜粉—茶弹—全身性苯氯乙酮—催泪生产700多万,一半到中国,哈尔巴岭有40多万。现我国16个省市,40多个点发现了化学武器!依据《关于禁止发展、生产、储存和使用化学武器及消化此类武器的公约》(国际环保,1997年4月29日)吉林敦化市哈尔巴岭地区销毁(xiāohuǐ)工厂,06年进入工程施工。7-10年完成共六十一页9.化学(huàxué)恐怖化学恐怖是指一个集团或组织,应用物质的毒性特征,来胁迫、危害另一群人或普通公众以达到其政治、军事目的所采取的暴力行为。1960-2002年全球共发生各种恐怖事件16000起。现代超级(chāojí)恐怖增长迅速。共六十一页化学恐怖—东京地铁(dìtiě)沙林事件1994年6月27日,日本长野县松本市发生了一起造成580人中毒,7人死亡;东京、横滨(hénɡbīn)等地的事件1995年3月20日,东京地铁,12人死亡,5510人中毒;20公斤沙林开往目黑的日比谷地铁7死,2475人中毒;开往上野动物园的日比谷地铁1死,532人中毒开往狄洼的丸之内地铁1死,358人中毒;开往代代木的千代田地铁2死,231中毒开往池袋的丸之内地铁,200人中毒恐怖的危害具体化共六十一页共六十一页共六十一页Septemper11,20018:46:40,AmericanAirlinesFlight11撞到了世贸中心北楼;9:03:11,UnitedAirlinesFlight175撞到世贸中心南楼(nánlóu);9:37:46AmericanAirlinesFlight77撞到五角大楼共六十一页美国本土2001年9月25日,NBC收到装有白色粉末信件;10月5日,第一例肺炭疽(tànjū)患者出现;白色粉末迅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