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2022-2024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章节综合一、选择题1.(2023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科研人员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对牧草高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B.放牧的时间越长,牧草的高度越高C.动物啃食牧草促进了草场的物质循环 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2.(2022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美国白蛾作为入侵物种严重危害北京林木,可使用周氏啮小蜂进行防治。周氏啮小蜂会把卵产在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杀死美国白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美国白蛾泛滥可能是由于缺乏天敌 B.投放周氏啮小蜂能减少农药使用量C.人工投放周氏啮小蜂属于生物防治 D.投放周氏啮小蜂越多防治效果越好3.(2023北京东城初二上期末)下列关于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 B.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二、综合题4.(2024北京海淀初二上期末)周氏啮小蜂是防治美国白蛾等林业害虫的法宝,被誉为“森林小卫士”。(1)周氏啮小蜂可将卵产于美国白蛾蛹内,卵在蛹内孵化,以蛹中组织器官为食并致美国白蛾死亡。因此,周氏啮小蜂和美国白蛾为关系。(2)如图1所示,周氏啮小蜂的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头部有眼和等感官,胸部有两对,飞行能力强,因此能大范围搜寻美国白蛾。(3)研究发现,周氏啮小蜂能借助被美国白蛾啃食的植物所释放的气味,准确找到美国白蛾的蛹。由此可见,周氏啮小蜂与植物之间因该气味物质的作用构建起某种关系。以此对该气味物质命名,以下名称更贴切的是。a.利己素
b.利他素
c.互利素(4)周氏啮小蜂成体存活时间短,需要人工繁殖和定期释放以达到防治效果。我们常在树干上见到的黄白色的茧(如图2),其内就含有科研人员依据实验结果筛选出的虫蛹。昆虫被小蜂侵占的蛹占比(%)每只蛹内的小蜂数量(只)美国白蛾83191油松毛虫781010柞蚕955081桑蚕47681①根据上表所示研究结果,你认为最适合养殖周氏啮小蜂的应是的蛹,理由是。②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印发的《2023年北京市美国白蛾防治实施方案》中规定,防治性放蜂时,每株树放蜂5000头。请分析按一定比例放蜂的生物学意义:。5.(2022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中华穿山甲曾广泛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地区,但因非法捕猎、栖息地缩减等原因导致数量锐减,已被列为我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中华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的一种,其繁殖缓慢,每年只生一胎,通常每胎只产一仔,虽然被覆鳞甲,但在分类上属于动物。(2)中华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匿居洞中,晚间外出觅食。从获得途径来看,这种昼夜节律行为是行为。(3)中华穿山甲食性窄,牙齿退化,依靠能伸缩的长舌头舔食蚁穴中的白蚁。白蚁食性广,能粉碎整根朽木,此时它担当生态系统中者的角色;此外它们也能啃食活的林木,造成危害。资料显示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中,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数量。可见中华穿山甲在保护森林、维持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4)为了保护中华穿山甲,研究者检索中国境内2010–2020年间中华穿山甲的发现记录以评估其分布现状。①中华穿山甲数量少且活动隐秘,调查难度大。在调查中除了进行实体观察记录,还使用了记录。②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近年来中华穿山甲的记录数量呈现逐渐的趋势,但现有数量仍然较少。为保护中华穿山甲,我们应该。a.保护栖息地b.增强宣传教育c.禁止非法猎捕三、实验探究题6.(2022北京朝阳初二上期末)许多动物以植物种子为食,同时通过自己的活动帮助植物散播种子。(1)科研人员选取栓皮栎和麻栎种子进行萌发实验,从播种时开始记录。据图可知,随着栓皮栎的根逐渐增长,逐渐减少。比较图1和图2,可以推断:(“栓皮栎”或“麻栎”)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休眠期。科研人员选取不同萌发特性的种子,研究鼠类对其取食和贮藏的偏好。(2)为了提高实验的精确度和可信性,下列措施你认为不可行的是______________A.实验土地的面积应一致且选取多只鼠类进行实验B.同一种类的种子应该尽量大小一致、无虫蛀C.用尽可能少的种子进行实验,以减少统计的工作量D.研究者观察鼠类取食和贮藏时应注意隐蔽实验记录如下表:表鼠类对栓皮栎和麻栎种子的取食和贮藏比例统计种子种类种子命运(所占比例)被取食被贮藏丢失等其他情况栓皮栎54%23%23%麻栎27%45%28%(3)由表可知:鼠类倾向于取食(“非休眠型”或“休眠型”)种子,倾向于贮藏(“非休眠型”或“休眠型”)种子;请从种子类型和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角度,解释此现象对鼠类生存的意义:。四、资料分析题7.(2024北京西城初二上期末)阅读科普短文,回答问题。普氏野马(如图)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它们体长约2.1米,肩高只有1.1米左右。它们头大颈粗,咀嚼肌发达:耳朵短而尖,感觉灵敏;四肢短粗,奔跑能力强;体色棕黄,体表的毛浓密,能抵御零下。40℃的严寒。1879年,有探险家首次在新疆准噶尔地区发现该物种。由于外国盗猎者捕猎等原因,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普氏野马逐渐在野外消失。为了拯救这个岌岌可危的物种,也为了修复荒漠生态系统中曾经断裂的食物链,1985年我国启动了“野马返乡计划”,先后几次从国外动物园引进普氏野马,在新疆、甘肃成立繁育基地。野马因近亲交配所引起的退化现象十分严重,经过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野马数量不断扩大。2001年中国实施第一次野马野放,放归地点选在新疆乌伦古河南岸。这里供野马生存的水源和芨芨草、梭梭等植被丰富。然而当年冬季遭遇极端天气,马群缺乏食物,有的冻饿而死,有的失踪,还有被灰狼抓咬而受伤的,第一次放归以失败告终。科研人员调整策略,经过半野化过渡,在2002年第二次将野马野放。这一次马群度过了严寒,找到了食物和水源,终于在荒野上“立住了脚”。更让人高兴的是,2003年5月第一匹小马驹在野外诞生。经过持续20年的野马放归,如今在新疆各保护区野外生活的普氏野马已有200多匹。普氏野马和其他濒危动物一样,对于生态系统的作用就像宫殿的巨型柱子,柱子受损缺失,整个宫殿可能就要受影响甚至崩塌,这也是“野马返乡计划”的意义所在。(1)根据文中信息,普氏野马适应荒漠恶劣环境的特征有:。(写出一个即可)(2)我国启动“野马返乡计划”首先进行野马的繁育,但繁育之初野马退化严重的原因是,这主要是由于多样性的缺乏。(3)文中所提到的荒漠生态系统中,耐旱耐寒植物(如梭梭、芨芨草等)是该生态系统的,为其他生物提供和能量。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能力弱。(4)我们经历重重困难也要野放普氏野马,因为普氏野马曾经作为食物链的一部分,和其他动物一样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重要作用包括a.促进物质循环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提供高质量的皮革(5)综合以上信息,你对于普氏野马保护工作有什么感想或建议?
参考答案1.B【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动物在自然界中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由图知,长期禁牧牧草生长的更慢,而禁牧后放牧,牧草生长的更快,高度更高,故放牧对牧草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A不符合题意。B.由图知,长期放牧后,牧草的高度会变矮,B符合题意。C.动物啃食牧草,牧草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液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不符合题意。D.确定最佳放牧方式不仅需从牧草的高度来研究,还需进行其他方面的研究,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分析】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详解】A.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A不符合题意。B.投放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属于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B不符合题意。C.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人工投放周氏啮小蜂属于生物防治中的以虫治虫,C不符合题意。D.投放周氏啮小蜂数量过多会破坏生态平衡,D符合题意。故选D。3.A【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A错误。B.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这些物质在动物体内经过分解,释放能量,同时也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可以被生产者利用,动物排出的粪便或遗体经过分解者的分解后,也能释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无机盐等物质。可见,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如果食物链或食物网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就会影响到整个生态系统,而动物对维持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圈中如果缺少动物会影响生态平衡,C正确。D.自然界的动物和植物在长期生存与发展的过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存的关系。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因此生物圈中如果缺少动物会影响植物传粉,D正确。故选A。4.(1)寄生(2)触角翅(3)c(4)柞蚕周氏啮小蜂在柞蚕蛹中的寄生率最高,且每只蛹内寄生的小蜂数量最多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同时避免小蜂数量过多,破坏生态平衡【分析】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昆虫的基本特征包括: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等等。【详解】(1)寄生是指一种生物生活在另一种生物的体内或体表,周氏啮小蜂将卵产于美国白蛾蛹内,卵在蛹内孵化,以蛹中组织器官为食并致美国白蛾死亡,因此,周氏啮小蜂和美国白蛾为寄生关系。(2)周氏啮小蜂为节肢动物中的昆虫,头部是感觉和摄食中心,有眼和触角等感官,胸部是运动中心,有三对足、两对翅。(3)根据题意,植物所释放的气味使周氏啮小蜂能找到美国白蛾并杀死它们,这对周氏啮小蜂和植物都是有利的,因此,该气味物质命名为互利素更贴切。(4)由表中数据可知,周氏啮小蜂在柞蚕蛹中的寄生率最高,且每只蛹内寄生的小蜂数量最多,因此,最适合养殖周氏啮小蜂的应是柞蚕的蛹。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限的,一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平衡就会被打破,生态系统将会崩溃。因此,放蜂数量不能过多,按照一定比例放蜂可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数量,同时避免小蜂数量过多,破坏生态平衡。5.(1)属哺乳(2)先天性(3)分解生态平衡(4)红外相机上升abc【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详解】(1)穿山甲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纲,穿山甲属。(2)中华穿山甲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匿居洞中,晚间外出觅食。从获得途径来看,这种昼夜节律行为是属于先天性行为,它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3)分解者是指生态系统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具有分解能力的生物,也包括某些原生动物和腐食性动物。它们能把动植物残体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释放到环境中,供生产者再一次利用。白蚁食性广,能粉碎整根朽木,此时它担当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角色。动物具有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等作用。资料显示在一片面积约350亩的森林中,只要有一只中华穿山甲,就可以有效控制白蚁数量。可见中华穿山甲在保护森林、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很大作用。(4)红外相机是指通过红外光源发出的光线,例如砷化镓、红外发光二极管功能的相机。近年来中华穿山甲的记录数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但现有数量仍然较少。为保护中华穿山甲,我们应该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增强宣传教育、禁止非法猎捕。6.(1)子叶干重麻栎(2)C(3)非休眠型休眠型非休眠型种子很快萌发,营养物质迅速减少,不利于储存;而休眠型种子不萌发,鼠类可以埋藏起来,作为长期的食物储备,有利于鼠类的生存【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维持自然界中生态平衡。②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详解】(1)种子萌发是种子的胚从相对静止状态变为生理活跃状态。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吸水,把子叶或胚乳中的营养运给胚根、胚轴、胚芽;胚根发育,首先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轴伸长;胚芽发育成芽,芽进一步发育成茎和叶。所以,结合题图可知,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栓皮栎的根逐渐增长,子叶干重逐渐减少。图2中,随着时间的延长,麻栎种子的根长度一直为零,子叶的干重几乎没有变化,说明该种子没有萌发,处于休眠期中。所以,比较图1和图2,可以推断:麻栎的种子萌发过程中具有休眠期。(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所以,“实验土地的面积应一致且选取多只鼠类进行实验”、“同一种类的种子应该尽量大小一致、无虫蛀”、“研究者观察鼠类取食和贮藏时应注意隐蔽”都具有排除偶然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可信度的作用。实验材料或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多,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排除偶然性,增强实验的准确性、可靠性。因此,“用尽可能少的种子进行实验,以减少统计的工作量”的观点是错误的。故选C。(3)由题表可知:鼠类倾向于取食非休眠型种子(栓皮栎54%),倾向于贮藏休眠型种子(麻栎45%)。原因是,非休眠型种子很快萌发,营养物质迅速减少,不利于储存;而休眠型种子不萌发,鼠类可以埋藏起来,作为长期的食物储备,有利于鼠类的生存。7.(1)体表的毛浓密,能抵御零下40℃的严寒(2)近亲交配基因(3)生产者物质自我调节(4)abc(5)保护野生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新版二手房买卖合同全文
- 包装外包合同(2篇)
- 2025工会协议优于劳动合同:实际效果与合法性探究
- 2024年09月广东深圳市光明区人民医院选聘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人员19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承包合同
- 智能仪器仪表智能农业应用考核试卷
- 糖尿病足部护理与防治考核试卷
- 2024年09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干人员招聘1人(第二批次)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租赁合同样本简化版
- 2025年的物业管理服务承包合同范本
- 2024年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真题
- 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数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防汛抗旱合同协议
- 征地补偿的合同范本
- 2025年新高考历史预测模拟试卷3(含答案)
- 船舶压载水和沉积物接收处理技术要求编制说明
- 区域总经销商合同范本
- 保洁员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乡镇政府公共政策执行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 政治薪火相传的传统美德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2024)
- 第十课+养成遵纪守法好习惯【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