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登高》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登高》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登高》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登高》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讲义:《登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2课登高

目标任务

课程标准/素养目标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1.把握诗歌,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把握文体特点;

对诗歌文本内容的准确解读,培养2.领悟作者的情感,培养人文情怀,

2.鉴赏诗歌意象;

阅读诗歌和鉴赏诗歌能力。提高审美能力。

3.了解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

预习导学

1、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

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天宝三年(744),

在洛阳与李白相识,并与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备受颠沛流离之苦,

最后到了成都,在严武等人的帮助下,在城西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世称“浣花草堂”。

后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大历五年(770),杜甫病死在湘江上的一只小船

上。

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世界文化名人,被人们称为“诗圣”。其主要作品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南逢李龟年》《月夜忆舍弟》《兵车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月夜》《旅夜书怀》“三吏”“三别”等。

2、写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白居易任谏官时,直言敢谏,同情民间疾苦,写了大量的讽喻诗,触怒

了唐宪宗,得罪了权贵。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藩镇势力派人刺杀。白居易情急之中上疏请捕刺客,触

犯了权贵的利益,被指责越职奏事,贬为江州刺史;又进而诬陷他作《赏花》《新井》诗“甚伤名教”,

再贬江州(今九江)司马。江州当时被看成是“蛮瘴之地”,加之州司马虽然名义上是刺史的佐史,实际上

是一种闲散职务,这对白居易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嘲弄。他的被贬其实是一桩冤案,他连遭打击,心境凄凉,

满怀郁愤。次年送客流浦口,遇到琵琶女,创作了这首传世名篇。

3、文体知识

近体诗

近体诗与古体诗(又称古风)相对,是唐代出现的新诗体,严格讲究格律,分为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

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

律诗格律要求严密,常见的有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它们在格律上的规定如下:

限字句:一般每首八句,分为四联。分别叫作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

对句。

定韵脚:每首诗偶句句末必须押韵,一韵到底,首句可押可不押。

调平仄:诗句中每个字用平声或仄声,都有基本的规定,一般按照平仄相间的原则处理。

讲对仗: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对仗又分工对和宽对,工对要求词性和意义严格对偶,宽对只

要求词性相近,意义大体相对即可。

4.诗句解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秋风劲急,蓝天高远,猿啼悲哀,小洲水清沙白,鸟儿飞舞盘旋。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

无边无际的落叶萧萧飘坠,没有尽头的长江奔腾而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

漂泊万里客居异乡更添悲秋情绪,晚年百病缠身而今又独自

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登临高台。家国之愁令我鬓发像染上了一层厚重的白霜,

潦倒新停浊酒杯。

白发日多,穷困潦倒,病体日衰才停了消愁的酒杯。

探究提升

1、《登高》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明确:凄楚、悲伤、孤独、沉郁。

2、诗歌的首联写到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的作用是什么?

①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②作用:渲染烘托出秋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所感、

写内心之愁做铺垫。

3、诗歌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千古名句,试分析其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此联从大处着笔,境界壮阔,融视觉、听觉于一个画面,情景交融。写秋天肃穆肃杀、空旷辽阔的

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落木萧萧”引起诗人“悲秋”之感,“长江滚滚”引起诗人

对身世的感慨。“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

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诗人对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偶句,显示出诗人出

神入化的笔力。

4、本诗颈联哪些字眼富有表现力?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①“万”字,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字,表明了流落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

他乡,抒发了羁旅之愁。“百年”,有迟暮之感。“独”字,表明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②颈

联蕴含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凉之情。

5、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

明确: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

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从尾联句式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

词“恨”,“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

6.结合《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以及以前学过的李白、杜甫的诗歌,分析二人在创作风格和意象选

择上的区别。

李白性情豪迈,洒脱不羁,有着强烈的浪漫主义情怀,其创作的诗歌均充满浪漫主义的风格。他的诗歌意

象表现也多带有浪漫色彩,如仙人、飞瀑、大鹏等都是超凡的;其诗歌在描写景物、抒发情怀时也常用神话、

传说等把客观物象化为幻境。这些意象表现都是浪漫的、抽象的,是对眼前所见的艺术描绘,是个人情感的

艺术提升,使李白的诗篇气势豪迈,情调昂扬,形象奇特而且意境非凡,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其性格沉郁,对民间疾苦了解深刻,他的诗歌多从实处入手,直接描写现实生活,

借真实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内心情感。其诗歌意象表现是现实的。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如马、鹦鹉、大雁等都

是平时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的诗歌对生活的描写也是直接的、细致准确的。

体系构建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罗大经认为此句有八重悲意,曲尽人生之悲怀

「一悲:万里,地之远也

二悲:秋,时之惨也诗人为何而悲?

三悲:作客,羁旅也

离家万里,漂泊他乡

触景生情《四悲;常作客,久旅也

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五悲:百年,迟暮也

六悲:多病,衰集也

「七悲;台,高遇处也

Q八悲:独登台,无亲朋也

记忆清单

1.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春天;

如果意象是美人,意境就是良宵;

如果意象是鬼火,意境就是令人毛骨悚然的夜色;

如果意象是狼狗、铁丝网、警棍、坦克,意境即白色恐怖。

用这样简单的关系式来表示:

意象=物象+情思意境=意象+意象

2.意境题常见问法

提问方式:

(1)此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此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此诗描写了什么景象?

3.答案构成

①抓时+地+主要意象翻译诗句。

②概括意境特点。

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恬静优美

③意境作用(诗人的情感)。情境词+情感词

4.答案模板

①描绘画面

格式:

描绘了时+地+主要意象翻译的画面(景象)。

②概括意境特点

格式:

运用+表现手法,营造了+意境词+的氛围。

如:孤寂冷清、萧瑟凄凉雄浑壮阔、清幽静谧

③意境作用(诗人的情感)

格式:

表达了+人物+情境词+情感词。

5.例题

例1.绝句二首(其一)•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此诗描绘了: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

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的初春景象。

②运用借景抒情的手法,营造明净绚丽的氛围。

③表达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而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例2.西楼曾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景象:①前两句描绘了暴风雨来临前西楼外海滨,如云海浪肆意翻滚,北风伴随着阵阵雷声汹涌而

来的景象。②运用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营造壮美磅礴的氛围。

情感:①表达诗人对自然风雨壮阔之景的喜爱与赞美。②表达诗人面对人生风雨时的开阔胸襟和豪

情。

例3.春行即兴李华(唐)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写于安史之乱平息不久。

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

①本诗描绘了诗人春行时的所见所闻的宜阳城草木疯长,涧水流淌,花儿凋零,鸟凄清鸣叫的图景。②运

用情景交融、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营造凄清冷寂氛围。

③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伤。

例4.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草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简析诗的后四句描绘了什么景象?

①后四句描绘了夕阳西下,渡头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

②运用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的手法,营造静谧祥和的氛围。

③表达了诗人置身自然的闲适自得的情怀。

例4千秋岁

秦观

水边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乱,莺声碎。飘零疏酒盏,离别宽衣带。人不见,碧云暮合空相对。

忆昔西池会,鹦yuan鹭同飞盖。携手处,今谁在?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

海。

[注]

①千秋岁:此词作于词人被贬处州时。

②西池:汴京(开封)金明池。

③鹦鹭:两种鸟,这里借指同游的同僚、朋友。

(1)词的开头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象?简要描述。

①开头四句描绘了淡淡的春寒从溪水边、城郭旁渐渐消退,花凌乱地随风摇曳,莺叫得让人心碎的暮春图。

②运用以乐景写哀情、视听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营造凄清衰败的氛围。

③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失意及离别友人后的感伤。

(2)词的开头四句在全词中有何作用?

(2)①交代了人物离别的时间暮春,地点溪水边。

②营造凄清衰败的氛围(奠定悲凉落寞的感情基调)。

③触景生情,引起下文对往昔宴会欢乐场景的回忆。

④采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抒发诗人被贬后的愁苦及离别友人的悲伤。

例5.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唐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本诗描绘了一幅什么图景?请简析。

①本诗描绘了诗人拜访常山道士,一路上,青苔小道留下鞋痕,白云依偎安静沙洲,春草环绕道院闲门,

新雨过后松色青翠,循着山路来到水源,看到溪花心神澄静,凝神相对默默无言的景象。②运用借景抒情

的手法,营造清新静谧的气氛。③表达诗人置身山水的闲适自得以及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例6..海盐官舍早春

唐刘长卿

小邑沧洲吏,新年白首翁。一官如远客,万事极飘蓬。

柳色孤城里,莺声细雨中。羁心早已乱,何事更春风。

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简析。

①本诗描绘了新年时,诗人看到孤城中柳色青青,濠濠细雨里莺啼声声的情景。

②以乐景写哀情,营造悲凉寂寥的氛围。③表达诗人对久居官场的厌倦、思乡而不得回的孤苦以及韶华易

逝之感。

例7..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唐刘长卿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析。

①前两句描绘了夕阳西下,猿猴啼叫,江边送行的人已散尽,诗人眼望江水流淌的景象。②运用借景抒情

的手法,营造悲凄寂寥的氛围,③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的落寞及被贬的失意。

强化训练

题组A基础过关练

一、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断停浊酒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下IE项的一项是()

A.本诗体现了杜甫“沉郁顿挫”的创作风格,与他的《登岳阳楼》一诗风格接近。

B.第一句描写风急天高、猿声凄哀的情景,奠定了全诗“感伤悲凉”的感情基调。

C.颔联巧妙运用叠字,“萧萧”描写落叶飘零之态,“滚滚”描摹长江汹涌之状。

D.第五句横向展开,“常作客”叙写诗人作为客人常年在外,心情由此倍感凄凉。

2.请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第七句中“艰难”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它可能引发诗人怎样的情思?

4.《登高》这首诗在艺术上有何特点?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5.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精选意象,多角度写景,既写出了深秋时节的典型特征,又借景抒发了凄凉、孤寂之情。

B.颔联气象雄浑,境界开阔,为颈联、尾联抒发情感创设了宏大的自然背景,使得个人的痛苦在这个背景

下显得分外渺小,倍添悲凉。

C.颈联中“悲”是全诗的诗眼,它集中表达了诗人在全诗中蕴蓄的复杂情感,诗歌所抒之情缠绵俳恻,动

人心弦。

D.诗歌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由情选景,寓情于景,情与景浑然一体,淋漓尽致地表达了诗人的

忧国伤时之情。

6.这首诗首联写了哪些景物?其作用是什么?

7.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笼罩全诗的是一种“悲”情,你是怎样理解的?

8.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

二、情景默写

9.理解课文与默写。

(1)A.诗中由高到低,借“猿”“鸟”等意象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B.“,”两句写出了三峡急风猎猎、秋高气爽啼猿悲鸣等特点,格调高

亢,气势恢宏,境界阔大。

(2)A.诗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之情的句子是“,

B.今人常用杜甫《登高》中的“,”两句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而历

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

C.诗中用神来之笔描写秋色的凄冷和长江的气势宏大,显示了诗人出神入化之笔力的两句是

(3)A.杜甫一生漂泊,晚年病苦孤愁,他的《登高》中有两句对其生活状况作了生动的概括,即

B.诗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诗人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诗中道出郁积于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10.(1)杜甫一生失意,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登高》一诗对此都有直接描述,这些句子是

(2)杜甫在《登高》中发出“,”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

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杜甫《登高》中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

(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o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11.(1)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

(2)在诗中诗人深情倾吐自己的忧国伤时之情的诗句

(3)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是,O

(4)杜甫《登高》中“,”抒发了备尝

艰难之苦,国难家愁难以排遣之情。

(5)本诗的主旨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的句子,

(6)感叹自己白发日多,因病戒酒的名句是

12.(1)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o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2)杜甫《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4)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2)《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3)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参考答案:

1.D

2.(1)个人艰难: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壮志难酬。(2)国家艰难:连连战乱,社会动荡。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D.“横向展开”以偏概全,“万里悲秋”诗人常常客居他乡,不仅有空间的横向展开,也有时间角度的纵

向展开;“作为客人”说法不当,指的是客居他乡。

故选Do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

诗歌的后两联写诗人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历尽了艰难苦

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万里悲秋常作客”是写诗人颠沛流离之苦,“百

年多病独登台”是写诗人老病孤愁之伤。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

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3.这两句诗勾勒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是立足于整体的远景。落叶的“萧萧”之声,长江的“滚滚”

之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其状物之工,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更为重要的是,它在写景的同时深沉

地抒发了诗人自己的情怀。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会给人以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诗人的乡

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会使诗人超越时间的限

刺,联想到历代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从而联想到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4.①行文富于变化,

意境开阔。首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颔联虽也

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气氛,但却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颈联表现感情,从

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漂泊写到多病残生;尾联又从白发日多,抱病停酒,归结到时世艰

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之情,便跃然纸上,使主题更为鲜明,意境更为开阔。

②沉郁顿挫,含蓄深沉。“沉郁”主要指情感的深厚、浓郁、忧愤、蕴藉。这首诗将诗人万里漂泊、身体

多病、客居异乡、孤独无依的悲伤之情一起倾泻出来。“顿挫”则包括语言的刚健道劲,音调的铿锵有力,

章法的曲折变化等。这首诗不仅语言雄健有力,而且做到前后相对,句中自对,更显得节奏铿锵,富有音

乐美感。

③情景交融,气象宏伟。这首诗前半部分写登高所见之景,苍凉阔大;后半部分写登高感触之情,沉郁悲

伤。诗人通过重阳节登高所见、所闻、所感,描绘了大江边深远空旷的秋景,抒发了潦倒一生、年老多病、

流落异乡的身世之感。前四句写景,紧扣秋之特色,后四句抒情,事事感慨,充分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

挫的风格。

【解析】工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景物形象和理解诗人情感的能力。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这两句诗给我们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深远的图景。诗人仰望茫无边

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无

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

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叶落意味一年将尽,会引起韶光易逝的感觉;或许,这又加重了他

的乡愁,他会这样问自己,这长年漂泊的生涯何时能了?而长江“不尽”,亘古如斯,甚至会使他超越时

间的限制,连想到历代的一些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不禁要“长望千秋一洒泪”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

痛。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确有“建甑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难怪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艺术特点的能力。

行文富于变化,意境开阔。落叶飘零,无边无际,纷纷扬扬,萧萧而下;奔流不尽的长江,汹涌澎湃,滚

滚而来。本联写秋天肃杀、辽阔的景色,一句仰视,一句俯视,有疏宕之气。“无边”,放大了落叶的阵

势;“萧萧下”,又加快了飘落的速度。诗人在写景的同时,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传达出韶光易逝、

壮志难酬的悲怆。这两句诗对人们的触动不限于岁暮的感伤,同时让人想到生命的易逝与有限,宇宙的无

穷与永恒。沉郁悲凉的精工对句,显示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笔力,被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沉郁顿挫,含蓄深沉。表现在内容上,本诗主要内容是诗人登高望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见,风急天高、

白沙飞鸟、落木长江,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所闻,猿啸哀、萧萧下、滚滚来,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

所感,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诗歌内容饱含顿挫之感。表现在意境上,风是急

的,天是高的,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的意境都是以浅色、冷色为主,营造出苍凉广阔的氛围。落木萧

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拟声词的运用使具体事物扩大化,有张力。落木不止一处而是一大片,长江不止

一支流而是整个河流大支,给人一种深远磅礴之感,气势雄伟。表现在情感上,后两句的抒情虽无一字写

愁,愁却满篇,不仅有生活上的穷愁潦倒,还有情感上的消沉抑郁。表现在内容与音调上,内容上四联起

承转合皆妙:首联写出登高所见,紧扣题目;颔联承接首联继写秋景秋色,秋味深厚;颈联笔锋一转,想

起毕生之苦,牵系情思;尾联写眼下之境,概括愁思的起因。音调上符合七言律诗的押韵,富于变化,节

奏鲜明。

情景交融,气象宏伟。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

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一得到表现。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

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

病残生。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杜甫忧国伤时的情操,

便跃然纸上。全诗先用苍凉的色调描绘了一幅“严秋肃临天下”的萧瑟图画,以悲凉的气氛映照出诗人内

心的凄凉。“猿啸哀”和“鸟飞回”两个细节和诗人素有的伤时感情联系起来,是千百个流离失所者的写

照。接着又勾画出一幅极其广阔的图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流露出诗人激荡不已的

心情。叶落意味着一年将尽,韶光易逝,触景生情,也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的痛苦。颈联情景交融,从空

间和时间上把主题表达得既深且广更见构思的精巧。尾联分承五、六句,诗人备尝艰难潦倒之苦,国难家

愁,白发日多,再加上因病断酒,悲愁更难排遣。

5.C6.风、天、猿、渚、沙、鸟。写出了登高见闻,渲染烘托出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后文抒登高

所感、写内心之愁做铺垫。7.同意。猿声哀婉,飞鸟徘徊;落叶飘零,万木萧疏;江水滚滚,韶

华易逝;常年作客他乡;一生多灾多病;独自一人登高;时局艰难,两鬓如霜,因病戒酒等,无不体现一

个“悲”字。

【解析】5.此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的理解鉴赏能力。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

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

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

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C项,“诗歌所抒之情缠绵俳恻”分析错误,颈联“万里悲秋”是抽象的事物,寄托诗人感伤情绪之景物是

会令人心生孤独悲伤之感的景色,只有“万里悲秋”与我相伴,我只能“独登台”,独在异乡的孤独惆怅

感与深秋景色之荒凉凄冷水乳交融,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寄托诗人悲秋伤己的伤感情怀。这两句诗意境

开阔,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故C错。

故选Co

6.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意象及其作用的能力。

本题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意象有“风、天、猿、渚、沙、鸟”,首联出句和对句

分别写了三个意象,构成了衣服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的空阔的画面。《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

悲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

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

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

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

“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

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7.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首联,“风急”点出了三峡风大的特点,“天高”写出了秋天天高云淡的特点,“猿啸”是凄厉的,所以

其声甚哀;“渚清沙白”是一幅惨淡凄凉的画面,“鸟飞回”飞鸟徘徊盘旋。

颔联,“落木”加以“无边”“萧萧”写出秋风扫落叶的情景,化用“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的典故,表现自己年老不能被君王重用的悲情;“长江”加以“不尽”“滚滚”表现时间如流水班逝去,

年华易逝,青春不再。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前人评价此联有“八重悲”:“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盖‘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凄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

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精确。”

(罗大经《鹤林玉露》)

尾联,“艰难苦恨”,写时局之艰难;“繁霜鬓”,写自身之年老;“潦倒新停浊酒杯”写年老多病,不

得不停下饮酒,想借酒浇愁而不得,又是一悲。

8.①表现在内容上。本诗主要内容是诗人登高临远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见,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

回、落木、长江、高台,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所闻,狼啸哀、萧萧下、滚滚来,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

所感,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诗歌内容饱含顿挫之感。

②表现在意境上。风是急的,天是高的,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的意境都是以浅色、冷色为主,营造苍

白广阔的氛围。落木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拟声词的使用使具体事物扩大化,有张力。落木不是一处

而是一大片,长江不是一支流而是整个河流大支,给人一种深远磅礴之感,气势雄伟。

③表现在情感上。后两句的抒情虽无一字写愁,却愁容满篇。

④表现在内容与音调上。内容上起承转合皆妙:首联写出登高所见,紧和题目;领联承接首联写秋景秋色,

秋味浓厚;颈联笔锋一转,想起毕生之苦,牵系情思;尾联写眼下之景,概括所有愁思的起因。音调上符

合七律诗的押韵,富于变化,节奏鲜明。

【详解】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能力。沉郁顿挫,沉郁就是深沉蕴藉,沉郁的诗作者似乎有千言万

语积压在胸,而后沉吟再三,勃发于笔端。如杜甫《登高》“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

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答题步骤1、明特色: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列例证:用诗中

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析作用: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答本题“杜甫'沉郁顿挫’的诗风在《登高》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诗歌加以分析”时,首先要

分出方面或类别来比如①表现在内容上。②表现在意境上。③表现在情感上。④表现在结构思路上。⑤表

现在音调上。

然后针对每一方面再结合作品逐一举例分析:①内容方面,“本诗主要内容是诗人登高临远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见,风急天高、渚清沙白鸟飞回、落木、长江、高台,一幅宏大悲凉的秋景图;所闻,狼啸哀、

萧萧下、滚滚来,一段雄浑悲切的哀音;所感,悲秋、艰难苦恨、潦倒,一股阴郁消沉的无奈感。诗歌内

容饱舍顿挫之感”。

②意境上“风是急的,天是高的,渚是清的,沙是白的。写的意境都是以浅色、冷色为主,营造苍白广阔

的氛围。落木萧萧而下,长江滚滚而来,拟声词的使用使具体事物扩大化,有张力。落木不是一处而是一

大片,长江不是一支流而是整个河流大支,给人一种深远磅礴之感,气势雄伟”。

③情感上”后两句的抒情虽无一字写愁,却愁容满篇”。

④结构上“首联写出登高所见,紧和题目;领联承接首联写秋景秋色,秋味浓厚;颈联笔锋一转,想起毕

生之苦,牵系情思;尾联写眼下之景,概括所有愁思的起因”。

⑤音调上,“符合七律诗的押韵,富于变化,节奏鲜明”。

分析的过程中要紧扣住话题即题干所问关键词“沉郁顿挫”。

【点睛】语言风格类

(一)设问方式

1、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2、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这首诗(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二)分析思路

这种题型不是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技巧,而且要品味整首诗(词)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即语言风格(特

色)是就诗歌整体而言的。常见错误是从语言的使用上去揣摩作者的炼词、炼字,阐述字词运用巧妙。一

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的使用(炼字);二要注意语言特色(风格)不能等同于语言上

的特点,诗歌在语言上的特点包括炼字用词、修辞特点、语言风格等。

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

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

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

传神等。

语言风格分类

古诗词语言风格一般有清新、明快、凝练、含蓄、华丽、质朴、简洁、工丽、隽永、晦涩等类型。

1、清新:主要指语言浅显而有新意。

2、明快:主要指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的语言风格。

3、凝练(精练):主要指语言简洁而含意丰富。

4、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曲折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

5、华丽(绚丽):主要指有富丽的词藻,绚丽的文采,奇幻的情思。

6、质朴(平淡、自然):主要指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

人。

7、简洁: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

8、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

9、隽永:语意深长,耐人咀嚼。

10、晦涩:主要指语言艰涩、冷僻、难懂。

9.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岛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

注意以下重点词语的写法:“猿啸”“渚”“萧”“常”“作客”“繁霜鬟”“停”。

10.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此题中需注意“作”“啸”“渚”“清”的书写。

1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默写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作客”“繁霜鬓”“潦倒”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

句的意思。

1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详解】此题考查识记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此题中需注意“啸”“渚”“萧”“繁”“霜鬓”‘'潦"

的书写。

【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

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

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

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

13.(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详解】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考生平时既要注

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注意字形复杂字,要在平时默写时反复写。注意

重点字词的写法:萧萧、作客、啸哀、渚。

题组B能力提升练

三、选择题

14.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瀛洲木屐粟深林催眉折腰

B.青崖幽咽常做客转轴拔弦

C.艰难鼓瑟水浆迸洞天石扉

D.丘峦长嗟侍权贵东船西舫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忽魂悸以魄动悸:猛然惊醒的样子

B.漫倒新停浊酒杯潦倒:穷困不堪

C.迷花倚石忽已喉暝:睡着

D.座中这下谁最多泣:眼泪

16.下列对《登高》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

B.颔联抓住典型的景物一一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由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

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

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不忘忧国忧民的

情怀。

17.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百年多病独登台B.万里悲秋常作客

C.艰难苦偎繁霜鬓D.分明笛偎曲中论

四、语言表达

18.仿照下面一段话的句式,仍以“登高”开头,恰当引用古诗词名句,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例句:登高会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

五、小阅读-课内

19.《登高》一诗颈联、尾联抒情,哪些字眼富有表现力?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0.“悲”是《登高》这首诗的“诗眼”,那么诗人因何而悲呢?试简要分析。

21.《登高》这首诗给你的总体感受是什么?

22.本诗是诗人登高之作,诗人写了哪些景物?从这些景物中可以体会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简要分析。

2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什么会成为千古名句?

24.赏析杜甫《登高》的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5.赏析《登高》中的“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26.简要赏析杜甫《登高》的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7.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请简单赏析《登高》中的这一联。

六、非选择类

28.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身学青云梯(

章轼而望之(

五谷丰学(

五子堂科(

14.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A.“粟深林”的“粟”应为“栗”,“催眉折腰”的“催”应为“摧。

B.“常做客”的“做”应为“作”,“转轴拔弦”的“拔”应为“拨”。

D.“侍权贵”的“侍”应为“事”。

故选Co

15.D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悸:猛然惊醒的样子”错误。“忽魂悸以魄动”的意思是“忽然我魂魄惊动”。所以“悸:因惊惧而心跳”。

B.“潦倒:穷困不堪”错误。“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意思是“衰颓满心偏又暂停了浇愁的酒杯”。所以“潦倒:衰

颓,失意”。

C.“暝:睡着”错误。“迷花倚石忽己暝”的意思是“迷恋着花,依倚着石,不觉天色很快就暗了下来”。所以“暝:

昏暗”。

故选D。

16.C

【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分析理解能力,包括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诗句结构的分析、语言

特点以及情感的把握,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逐句翻译诗句,把握诗

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并得出答案。

此题C项中的“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说法错误,诗人目睹苍凉辽阔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

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包括羁旅之愁、孤独之感等。

故选Co

17.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能力。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包含以下几种

类型:(1)词义扩大,指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古义被包括在今义之中;(2)词义缩小,指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

今义被包括在古义之中。词义的扩大或缩小是词义演变、造成词义古今差异的最常见的现象。(3)有的词古今词

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4)还有的感情色彩发生变化,比如褒义词

变成贬义词,或者贬义词变成褒义词等。

A项,百年多病独登台:一生当中疾病缠身今日独上高台。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现代汉语指很多年,

一辈子,终身。

B项,万里悲秋常作客: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万里:指远离故乡,现代汉语指路程遥远。

C项,艰难苦恨繁霜鬓:历尽了艰难苦恨白发长满了双鬓。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苦恨:极恨,这里指极其

遗憾,现代汉语指病苦愤恨。

D项,分明怨恨曲中论:曲中倾诉的分明是满腔悲愤。怨恨:古今义都是强烈的不满或仇恨。

故选D。

18.(示例一)登高会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豁然;登高会有“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

开朗。

(示例二)登高会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伤感;登高会有“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的惊喜。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仿写要注意句式特点:登高会有……(名句)的……(感受)。引用的名句须与“登高”有关,感受应与名句表达

的情感一致。

例如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感受为“豁然”,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感受为“开

朗”,等等。

19.颈联:抒发了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凉之情。“万”字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字表明了流

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抒发羁旅之愁。“百年”有迟暮之感。“独”表明独自登台,形单影只,

万分凄凉。

尾联:抒发壮志难酬、忧国伤时而又难以排解的苦闷心情。“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苦”,极度,“恨”,

遗憾。虽忧国忧民,却无能为力。“新停”刚刚放下。杜甫晚年因病戒酒,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宣泄。

【详解】本题考查炼字和分析作者情感的能力。

颈联,点出一个“秋”字。“独登台”,则表明诗人是在高处远眺,这就把眼前景和心中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常作客”,指出了诗人飘泊无定的生涯。“百年”,本喻有限的人生,此处专指暮年。“悲秋”两字写得沉痛。

秋天不一定可悲,只是诗人目睹苍凉恢廓的秋景,不由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之绪。

诗人把久客最易悲愁,多病独爱登台的感情,概括进一联“雄阔高浑,实大声弘”的对句之中,使人深深地感到了

他那沉重地跳动着的感情脉搏。此联的“万里”“百年”和上一联的“无边”“不尽”,还有相互呼应的作用:诗

人的羁旅愁与孤独感,就象落叶和江水一样,推排不尽,驱赶不绝,情与景交融相洽。诗到此己给作客思乡的一般

含意,添上久客孤独的内容,增入悲秋苦病的情思,加进离乡万里、人在暮年的感叹,诗意就更见深沉了。

尾联对结,并分承五六两句。“艰难”,兼指国家和自身命运。“苦”,极度,“恨”,遗憾。虽忧国忧民,却无

能为力。“新停”刚刚放下。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诗人内心的痛苦

和郁闷程度之深,愁肠百结,愁绪万千,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

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20.(1)离家多年,有家难归。

(2)晚年多病,孤苦无依。

(3)国事艰难,壮志难酬。

(4)人生潦倒,消愁无途。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分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万里悲秋常作客”中的“常作客”,指出了诗人离家多年,因飘泊无定有家难回的生活状况而悲;“百年多病独

登台”中的“百年多病”“独”,表现了诗人因晚年身体多病不断,处境孤苦伶仃而悲;“艰难苦恨繁霜鬓”中的

“艰难”表现了诗人悲慨国家的前途命运和自身壮志难酬的现状;“潦倒新停浊酒杯”中的“潦倒”“新停浊酒杯”

表现了诗人借酒消愁,现在却因病戒酒而悲愁就更难排遣衰颓失意的悲伤。

21.凄楚、悲伤、孤独、沉郁。

【详解】本题考查把握诗歌情感态度的能力。

要想概括《登高》给人的总体感受,就需要看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如什么景,如什么事,如什么情,根据这些

来概括感受。《登高》这首诗歌的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如“急风”“高天”“哀的猿啸”“盘旋的鸟”“萧

萧落下的落木”“滚滚而来的长江”,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后四句抒情,写登高所

感,围绕作者自己的身世遭遇,抒发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流寓他乡的悲哀之情。由此可知,这首诗歌给人的感

受是凄楚悲伤的,是孤独沉郁的。

22.(1)景物:风、天、猿啸、渚、沙、鸟飞、落木、长江。

(2)情感:悲凉悲壮。

①风急:秋气逼人,使人感到非常冷,同时使人心里感到凄凉。②天高:在广阔的天地间,更使人感到渺小和孤独。

③猿啸哀:为景物蒙上了一层悲怆、凄凉的色彩。④渚清沙白:颜色上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⑤鸟飞回:诗人的处

境正如在急风中低回盘旋的孤鸟。⑥落木萧萧下:落水即落叶。肃杀之景使身心交瘁的诗人想到自己的人生也进入

了秋季,由此自然感慨生命的短暂;在动荡的社会中,诗人就像这飘零的落叶,落叶归根,可是诗人却身在他乡,

更增添了一层悲凉之情。⑦不尽长江滚滚来:亘古如斯、日夜流淌、永不停息的江水,给人时间无穷之感。在无穷、

永恒的时间面前,诗人更觉得自己的渺小。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意象和分析诗人情感的能力。

本诗描写景物重点在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描写了急

风、高天、悲鸣的猿猴、清渚、白沙、飞旋的海鸟、萧瑟的落叶、滚滚东流的长江。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

凉气氛。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

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

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

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