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原卷版)_第1页
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原卷版)_第2页
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原卷版)_第3页
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原卷版)_第4页
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与练(江苏专用)

。7古诗词鉴赏之把握情感(原卷版)

目录

考情分析

【课标要求】

【考查重点】

【主要题型】

【命题趋势】2

【备考策略】3

必考题型归纳.....................................................2

考点1:把握诗句情感2

考点2:把握整首诗的情感........................................3

考点3:比较两首诗的情感5

方法总结..........................................................5

把握诗歌情感六法.................................................5

考场练兵..........................................................6

【课标要求】

“把握古诗词情感”这一考点主要考查学生在理解诗词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

写作风格、诗词类别、诗词情境、关键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等方面,把握作者抒发的

情感、领会人物精神、体会蕴含的感情基调及作者的情绪。

【考查重点】

古诗情感中,有单项(单一)的,更有多项(丰富、复杂)的,而情感内容的丰富、复杂而

变化的特点,在近几年的中考中体现得特别明显。

情感类试题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切口小,多为对局部语句思想感情的理解、领悟,但

需要多角度、多层面挖掘;一是从整体上理解,要求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关涉思想感情。无

论是哪一类,其答案都是多点、多层面的。

因此,答情感题时应特别注意多角度、多层面地开掘,以免缺失要点。

【主要题型】

古诗词情感考查的方式通常有: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的主旨

是什么?3.这首诗的某一句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命题趋势】

把握古诗的思想感情是古诗学习和高考考查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中考对此的考查有了

变化:从分析的对象上看,有词语,有句子,有联片,有全诗;从情感的内涵上看,有情感,

有心情,有心境,也有观点和理趣;从情感的程度上看,有表层更有深层,有析景中语更有

典中语;从考查的题型上看,有直接概括题,也有深度分析题,更有情感评价题。

【备考策略】

在复习中,考生不仅要强化把握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更要适应考查的各种变化,能透

过语言文字去深入分析其中的思想感情。

■部产竹…

考点1:把握诗句情感

【例题剖析】

【例(2023•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寒

陆游

斗帐重茵®香雾重,膏粱②那可共功名!

三更骑报河冰合,铁马何人从我行?

【注】①重茵:多层褥垫。②膏梁:享受奢侈的公子哥儿。

1.诗中哪些词语照应了标题"夜寒"?

2."铁马何人从我行”一句中蕴含了哪些情感?

考点2:把握整首诗的情感

【例题剖析】

【例7】(2023•江苏南通・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泥山④

张骞

幽壑穷余赏,林阴趁夕瞋。

寺从山侧见,水向路边分。

轩②槛诗龛敞,蔬苔庙祝®耘。

便期肩一镶④,种药与锄云。

[注释]①黄泥山:位于南通市南郊,南通狼山风景区五山之一。②轩:即新绿轩,当地

人大多在此读书。③庙祝:寺庙里主持祭礼的人。④镶(jue):一种农具。

1.颔联"寺从山侧见"中的"见",小南同学读作小通同学读作"xi成n",你认为哪种读音

更贴合诗意?请将你的理解与同学分享。

2.结合诗句,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情感。

考点3:比较两首诗的情感

【例题剖析】

【例7】(2022•江苏淮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L请发挥想象,用生动的文字描写“水面初平云脚低”句的画面。(60字以内)

2.同样写草,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与本诗中"浅草才能没马蹄”在写景抒情方面有

何不同?

【例2】(2022,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望月有感

白居易

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1.诗的前两联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家园荒芜、、O

2.,,千里雁,,写出诗人之苦,"九秋蓬"写出诗人之苦。

3.这首诗的尾联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

现手法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例3】(2021•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登赏心苧

陆游

蜀栈秦关岁月遒,今年乘兴却东游。

全家稳下黄牛峡,半醉来寻白鹭洲。

黯黯江有瓜步雨,萧萧木叶石城秋。

孤臣老抱忧时意,欲请迁都涕已流。

【注释】此诗写于陆游奉诏回临安路上,经建康登亭有感而作。作者曾建议迁都至建康,有

利于抗金,但朝廷置之不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阅读上面诗词,回答问题。

⑴第一首诗的感情脉络,由首联的""字引出,到尾联的""字收束;中间写

景,主要渲染秋天的氛围。

(2)第一首诗的尾联与第二首词,表达的情感有哪些共通之处?

把握诗歌情感六法

诗歌鉴赏中,品味作者思想感情题型就是根据整首诗歌大意及意境,把握作者写作意图

及情感抒发,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关注题目,推知情感。

诗歌题目有时明确了写作的目的、背景等,不同的写作目的和背景,往往能够提示抒发

什么情感。诗题形式上的标志词有:思、另I」、送、谪、行、咏、登、寄、赠、感、遇、访、

题关注诗歌题目、知晓诗歌内容,可以推知诗歌情感:1.“题”、“访”,写景抒情诗,

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2.“咏”、“感”,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

或理想。3.“谪”,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包括离别之事,迁谪之事等。4.“行”

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5.“送”、“别”,送别诗,分别时的

依依不舍、对友人的祝愿、牵挂.....

二.明确题材,分析情感。

中考常考查的诗歌类型(按题材分类)包括咏史怀古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羁旅行役

诗、边塞诗、咏物诗、讽喻诗等。考生对古诗词不同的题材表达的具体情感内涵先有一个总

体的认识,考生在鉴赏具体诗歌时可以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田园诗:热爱、向往悠闲平静自由的生活,表达恬淡闲适的心情。写景诗:描绘春夏秋

冬、山川美景,表达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赞美之情。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恋;对友人的思念,

劝勉安慰的豁达;坦陈心志的告白。行旅诗:游子漂泊在外(久戌边关、久宦在外)的孤独寂

寞和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咏物诗: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自己的人格品性。

三.关注作者,了解风格。

通过诗人来了解古诗词的情感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方向,因为,古代的很多诗人都有其自

己的写作风格以及写作的倾向,一般通过诗人我们就能大概了解某诗的内容及情感。陶渊明:

恬淡平和。王维:诗中有画。杜甫:沉郁顿挫。李清照:婉约含蓄。当然,也不是说某个诗

人一定就会写什么诗,不同情况下,心情、情感不同,写出的诗也是有差异的。要根据实际

情况具体分析。

四.关注注释,了解背景。

注释,是古诗词中很重要的部分,不仅要借助注释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更要了解诗歌

写作的背景,从而领会诗歌情感。如注释中“作者被贬官”、“作者离开家乡”、“安史之乱”

等要紧密联系分析情感。、

五.品味词句,体会感情。

关注诗歌中的关键词或诗眼。所谓“诗眼”,是指一首或一句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最能

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词语,它一般是动词或形

容词。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孤”字就是表达孤独、孤傲以及现实中遭到打

击的悲观愤懑而又超尘脱俗、悠然自得之情。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表达作

者对西湖之景的喜爱;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断肠”表达漂泊在外游子的孤独、思乡之

情。

六.熟知意象,感受意境。

诗歌的意象通常是指自然意象,即取自大自然的借以寄托情思的物象。古人以为意是

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

寄托物。意象是指构成一种意境的各个事物,这种事物往往带有作者主观的情感。月思乡思

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流水、落花青春易

逝、人生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

梅、兰、竹、菊、松一高洁坚贞之志。鸦、猿、杜鹃一凄苦哀伤之情。孤雁孤独、思乡。

1.(2023•江苏无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送春词

刘禹锡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注】①楚客:本指屈原,屈原忠而被谤,身遭放逐,故称"楚客",这里诗人以屈原自喻。

⑴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颔联的妙处。

(2)这首诗中"楚客临江心事违”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到乡翻似烂柯人”在表现手

法和表达的情感上有何异同?

2.(2023•江苏泰州・统考二模)阅读刘长卿的《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①》,完成小题。

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②,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

【注】①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陷落,刘长卿被迫流亡到江苏扬州一带时。②旧

垒:指当年南朝留下来的包括吴公台在内的防御工事。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琥的一项是()

A.首联叙事,因登南朝古迹吴公台而发感慨,由台上落叶起兴,触景生情。

B.颔联描写登台所望之景,由远及近,寺庙荒凉,人踪稀少;云罩雾绕,显得格外幽深。

C.颈联中"夕阳依旧垒"着一"依"字,赋予"夕阳”人格化的形象;"寒磬满空林"着一"满"

字,以声衬静,以满显空。

D.尾联议论抒情,南朝往事,如过眼云烟;台外长江,却从古流到今。

(2)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所抒发的情感。

3.(2023•江苏扬州•统考二模)阅读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唐)刘长卿

古台摇落②后,秋入望乡心。

野寺来人少,云峰隔水深。

夕阳依旧垒,寒磬满空林。

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自今。

[注释]①吴公台:在今扬州北,南朝古迹。②摇落:零落。

(1)《唐诗癸签》说"刘长卿得骚人之旨,专主情景”。请简要分析本诗第三联是怎样写景的。

(2)作者登楼远眺,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4.(2023•江苏泰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清明海陵北湾舟中作

孔尚任®

放眼平芜雨气匀,浮沉宅舍梦难真。

淮南景物黄金柳,使客行踪绿水演②。

逢着儿童思往事,封成书信少归人。

两年辜负清明节,只觉乡园另有春。

【注】①孔尚任:清代戏曲作家。康熙年间,曾以河钦使身份到泰州治理淮扬水患,驻节

泰州的时间最长。②演:浮萍。

⑴结合本诗内容,简要概括清明时节的气候(物候)特点。

⑵尾联中"辜负"二字包含了哪些情感?

5.(2023・江苏无锡•校考一模)阅读回答问题。

夜坐®

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

宿雁半江画,寒蛋②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

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注】①此诗写于起兵勤王之前。宋恭帝即位后,国家艰危,各地将官大都观望,只有文

天祥和张世杰两人,召集兵马,起兵勤王。②蛰:蟋蟀。

⑴本诗首联选用了淡烟、枫叶、细雨、蓼花等意象,描绘出了秋天夜景的(特

点)。颔联从和(角度)写景,将秋夜所见景色描写得真切生动。

颈联中"逶迤"本是形容道路、山川蜿蜒曲折,此处暗示诗人O

(2)本诗的尾联与文天祥《过零丁洋》的尾联相比,在抒情方式和情感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三模)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临江仙•送钱穆父®

苏轼[宋]

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樽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注]①北宋1091年苏轼55岁在杭州作。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州。②改火:

指年度的更替。③古井:枯井。这里指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④筠:竹。

⑴“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赞扬了友人、_

的品格。

(2)这首词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写送别,词中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与王

诗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抒发的情感上有何易回?

7.(2023•江苏无锡•统考二模)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后面小题。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②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

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④。

【注】①这首诗作于元丰六年(1083),当时苏轼被贬黄州。②苏轼家居临皋时有《南堂》

五首,其四云:"山家为割千房蜜,稚子新畦五亩蔬。“③东风:喻指当时的皇帝宋神宗。

④"暗香先返玉梅魂"化用唐代诗人韩堡《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玉为通体依稀见,

香号返魂容易回",意指梅的花朵通体如玉,第二次开放的梅花好比魂的返回。

(1)首联点明了家的位置,突出其—的自然特点,为写颔联、颈联的相关内容作了—

(2)本诗与写于同年的《记承天寺夜游》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何不同?请作简要分析。

8.(2023・江苏无锡•校联考模拟预测)阅读诗歌,完成下列题目。

江亭

杜甫(唐)

坦腹江亭暖,长吟野望时。

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

寂寂春将晚,欣欣物自私。

江东犹苦战,回首一颦眉。

(1)请展开合理想象,描绘首联与颔联的画面。

(2)比较此诗与《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抒发情感的异同。

9.(2023•江苏镇江•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首诗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榔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乙】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甲】诗写早行,【乙】词写暮归,前者写的是,后者写的是O(填写季节)

(2)【甲】【乙】两诗都写了花:枳花和藕花,它们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处境?

(3)【甲】【乙】两诗结尾都写了鸟儿,作者借"凫雁"和"鸥鹭"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10.(2023•江苏淮安・校考三模)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郊兴

王勃

空园歌独酌,春日赋闲居。

泽兰侵小径,河柳覆长渠。

雨去花光湿,风归叶影疏。

山人®不惜醉,唯畏绿尊②虚®。

【注】①山人:隐居山中的士人,作者自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