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考试高二语文试卷命题人:考试时长:150分钟卷面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一种是误以为文化自信只能建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实际上排除了红色文化,也就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红色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另一种是一谈起红色文化就有些不自信,以为红色文化是革命时期诞生的文化,现在我们成为执政党了,要告别革命了。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按照这两种观点,文化自信根本建立不起来。既然中华历史文化发展,经过中国近代革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两大历史时期,始终没有中断,而且还获得了时代化、大众化的新生,既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红色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继承弘扬、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获得了当代的新生,那么我们当今所说的文化自信,自然是贯通古今,而绝非专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就是说,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摘编自李捷《红色文化与文化自信》)材料二:遵义师范学院坐落在贵州省遵义市一隅,凤凰山麓,湘江河畔。百年的建校历史成就了学校丰厚的人文积淀,而其中影响学校至今的,便是红军长征过黔北时留下的深深的红色革命烙印。“红色文化是我们学校发展的力量源泉。”该校党委书记王大忠坚定的话语中流露出一份自豪,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记者了解到,遵义师范学院一直本着“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育人准则,同时强调“坚持传承红色文化”。而这样的育人标准,似乎也正是继承了长征精神里舍小为大的精神。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胜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摘编自徐逍君《红色文化能给传统教育带来什么?》)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革命志士之所以怀着执着的信念前赴后继地顽强奋斗,就是为了铲除社会的不合理现象,结束人压迫人的历史,追求社会的正义公平,这一美好的社会愿景是“红色经典”全程展开的价值脉络。来自不同社会背景的革命英雄克制了一己之私情别绪,投身于民族独立解放的大业,以国为家,以苦为乐,躬行不辍,严于律己,目的就是消除差别,与民同乐。这一朴素的人格与操守是“红色经典”浓墨重彩的价值主体。因此,“红色经典”并非一般的历史叙事文本,而是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摘编自惠雁冰、胡俊生《“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材料四: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其根本点在于红色。中国人对红色有着与生俱来的情结,它流动在民族的血脉里,遗传在民族的基因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黄”与“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红色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借鉴和运用。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红色文化彰显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真理性,是中国人民信仰、作风、道德、精神等的综合体现,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挖各类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不断为红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年轻一代了解革命斗争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功绩,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他们理解红色文化的意义和精髓,使他们坚定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继承革命意志,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力争上游的精神状态。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摘编自唐宏《用红色文化培养斗争精神》等)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获得新生。B.遵义师范学院建校历史悠久,人文底蕴丰厚,其所拥有的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一直对学校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C.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D.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驱孜孜以求的伟大理想,也是“红色经典”一贯的价值追求。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红色文化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不仅仅是对红色文化的不自信,同样也影响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B.遵义师范学院将教书育人与坚持传承红色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二者齐头并进,相辅相成,彰显了红色文化独特的教育价值。C.作为民族独立解放的历史记忆,“红色经典”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D.四则材料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红色文化的深远历史意义和当代实践价值,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指导意义。3.根据材料四,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习近平曾说“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所强调的精神同材料四的主旨是一致的。B.红色文化在中华民族备受欺凌、迷茫委顿时,引领着我们挣脱出来,所以只要有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战胜所有困难。C.红色基因鲜活地体现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身上,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D.因为我国正处于社会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受到了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所以我们才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4.材料四在论证上有哪些特色?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5.从前三则材料看,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红色文化?(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6-9题。看不见的珍藏茨威格【前文情节】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财政困难,人民生活艰困。盲眼收藏家的妻女为生活所迫,不得已瞒着他贱卖了他珍藏的画作,并央求“我”这位艺术古董商帮忙保守秘密。……他小心翼翼地,就像人家平时拿易碎品似的,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了的白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仔细端详了好几分钟,而实际上他什么也没看见。他叉开手指兴高采烈地把这张白纸举到眼前,整个脸上十分迷人地表现出一个看得见的人的那种凝神注视的神情。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的反光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怎样,”他颇为自豪地说,“您曾见过比这更精美的版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都是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翻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以致我不由自主地望过去,看那儿是否真的还盖有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的藏画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厄斯代勒的图章。”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一丝凉意掠过我的背脊。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我真的感觉到有些不寒而栗。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激动而颤抖地高举着的双手和满怀祈求的神情。于是我镇定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您还得看看《忧愁》。您瞧瞧,”说着,他的手指十分轻柔地抚摸着一幅他想象中的画——“这颜色多么新鲜,笔力多么遒劲,色调多么温暖。”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我和他一起看了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蚀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我越赞扬,这个饱经沧桑、老态龙钟的老人就越开心,显出一股发自内心的深情。“总算来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朝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大战以来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临别时,他握住我的双手,他的手指带着一个盲人的全部表达能力,爱抚似的沿着我的手一直抚摸到我的手腕,似乎想多了解我一点,并且向我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情。“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让我太太作证,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一直管理到它四散到世界各地之日为止。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也不需要更好的墓碑了。”我望了一眼他的妻子和女儿,她们两个紧紧地挨在一起,有时候一阵战栗从一个人的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仿佛两个人是一个身体,在那儿同受震动,一齐发颤。我的心情庄严肃穆,因为这位令人同情的毫无疑心的老人把他那看不见的、早已散失无存的收藏像个宝贝似的托我保管。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的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含着热泪,满怀无限的感激之情注视着我。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我不能用别的方法表达——一种敬畏的感情,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听见有人在叫我的名字。老人把身子探出窗外,挥动手绢叫道:“一路平安!”他的嗓音高高兴兴,像少年人一样清新爽朗。这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上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老人一开始向“我”夸耀画作时,“我”感到“恐怖”,是因为担心老人发现画已变成白纸。B.老人能精准入微地描绘和品评每一幅画作,说明他在以前无数次地欣赏过这些珍藏品。C.“我”用谎话得到了老人的信任,如愿以偿地从老人口中得到了管理这些珍藏品的权利。D.老人看不见现实的悲惨,因而才能远远脱离了残酷的现实世界,保持幸福开朗的心情。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老人进行大量的动作、神态等细节的刻画,突出了老人对自己珍藏画作的满腔热情和沉醉于艺术之中的幸福感。B.老人的妻女用真诚关爱为老人撑起虚幻的美丽世界,而“我”则带着商人谋利的目的到来,两者对比鲜明,深化主题。C.内心独白是西方小说常用的手法,这篇小说的结尾通过“我”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自我的反思和对老人精神的赞美。D.小说结尾老人的笑脸凌驾于愁眉苦脸的人群之上的这一特写镜头,将虚幻与现实、善意与严酷交织在一起,令人深思。8.叙述视角的选择是这篇小说的其中一个特色,请分析作者选择身为艺术古董商的“我”作为故事讲述者的好处。(4分)9.小说标题“看不见的珍藏”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曰:“有之。”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0.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凡有四端A于我者B知皆扩C而充之D矣E若火之F始G然H泉之始达。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孟子,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与孔子并称“孔孟”。B.忍人,狠心对待别人。这里的“忍”与《鸿门宴》中“君王为人不忍”中的“忍”都是“狠心”的意思,C.乡党,同乡的意思。“乡”一般指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党”是古代地方户籍编制单位,以五百家为一党。D.“泉之始达”的“达”是“流通”的意思,文中指泉水涌出。这里的“达”与“达则兼济天下”的“达”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开篇提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的观点,为下文阐释“推行仁政则天下大治”的观点做了铺垫。B.材料一以人看见小孩将要掉入井里时会产生恐惧的反应为依据,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C.材料一从天赋的“四心”论推导出天赋“四端”说,把“四端”再扩充,就推导出“保四海”的仁政。D.两则材料都提到了“不忍”,也就是人性本善的观点;前者以逻辑推理为主,后者以形象刻画为主。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2)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14.《孟子》的文章善于说理,材料一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指出并简要分析。(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宋诗,完成15-16题。甘露寺多景楼①曾巩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②淮南月,万里帆樯海外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③。【注】①多景楼:在今江苏镇江北固山甘露寺内,北宋时陈天麟所建,是寺内风景最佳观赏处。曾巩中年后离乡宦游,行经镇江,登临多景楼,写下了这首七律诗。②钟呗:撞钟和唱诵经文声。③冥鸿:指飞入远天的鸿雁。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登楼远眺,美景尽收眼底。“徙倚阑干”生动描绘了诗人流连于美景的情态。B.“浮”和“入”两个动词运用得极为精妙,“浮”呈现动态之美,“入”化动为静。C.钟声月色下的宁静之美与江风帆船的动态之美,相互映衬,使画面更加丰富多彩。D.诗人抓住富有特色的景物,使之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丽、山川掩映的壮阔画面。16.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分)(三)情景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十二章》中的“,”。(2)《礼记·大学之道》中“,”这两句针对全体社会成员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3)《<老子>四章》认为了解别人的人是智慧的,了解自己的人是高明通达的句子是“,”。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小题。血浓于水、A,香港的命运从来都同祖国休戚与共。1997年,香港回归,步入同国家共同发展、永不分离的宽广大道。回归后,香港同祖国内地的联系更加亲密,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今天,伟大祖国繁荣昌盛,活力香港朝气蓬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①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②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堡垒。③27年间,世界形势瞬息万变、波谲云诡,④但祖国的支持始终未变。⑤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抵御亚洲金融风暴⑥从抗击非典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⑦每当香港遇到困难、需要帮助时,⑧祖国都B、果断帮助,帮其化解问题、渡过难关。“‘一国’是根,根深才能叶茂;‘一国’是本,本固才能枝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祖国强大了,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足了,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多了。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实施香港国安法,修改完善香港选举制度,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祖国一直为香港C。18.对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爱国者治港”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韩愈“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透彻精辟而振聋发聩。B.他们的做法彻底撕掉了自己“文明”的面具,真相赤裸裸地展现在大家面前。C.我站在山脚抬头望去,只见无数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向山顶延伸着。D.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0.选文第二段有两处有语病,请指出序号、病句类型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21.用“祖国强大了”开头,把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一个递进关系的句子。要求保留主要信息,可以适量增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2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表达效果。(6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至今仍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如《老子》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对这句话,你有怎样的理解?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C2.C3.A4.①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第一段列举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与红色的关联;最后一段运用了对比论证,论述了要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的观点。②采用层进式结构,由红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到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体现再到红色文化的弘扬方式,最后指出根植红色文化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的重大意义,层层推进。5.①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对红色文化应有的自信;②大力挖掘、充分发挥、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③将“红色经典”的价值追求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起来,彰显“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C.“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取决……”错误,主客倒置,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中“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是否拥有自信,取决于对优秀文化的过去、现在、未来能否保持始终如一的自信。故选C。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C.“文化意义超越了文学审美意义”错误,根据材料三“‘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可知,原文没有比较,表述没有“超越”的意思。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B.“只要有红色文化,中华民族就一定能战胜所有困难”错误。原文为“正是因为有了红色文化的引领,中华民族才逐步从鸦片战争后备受欺凌、迷茫委顿的状态中挣脱出来,逐步实现了由落后衰败到繁荣富强的伟大转折”,表达的是必要条件,改为“只有……才”是对的。C.“只要宣传他们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人们就能艰苦奋斗、力争上游”错误,根据材料四第三段“革命先烈、英模人物是红色文化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从他们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可知,宣传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英勇故事和革命精神,只是一个方面,单做这一点,是无法让人们就艰苦奋斗、力争上游的,“只要……就……”的表述过于绝对。D.“因为……所以……”错误,强加因果,根据材料四“我们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可知,红色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弘扬不是特殊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大计。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特点的能力。论证方法上。根据材料四第一段中“华夏民族的祖先炎帝又称赤帝,是中国的太阳神、火神;而黄帝的‘黄’与‘皇’字通假,在甲骨文中,‘皇’字上面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下面是‘王’字,因此,黄帝氏族也是崇拜太阳神、火神的族群”可知,使用了举例论证,列举了华夏民族的祖先与红色的关联;材料四最后一段“一个民族在其发生质的飞跃的关键时期,一定会受到敌对势力的干扰和破坏,要想不被敌对势力摧垮,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丧失自己民族的共同信仰。丧失了信仰,就没有了凝聚力,就成了一盘散沙,这是我们在新时代斗争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政治和文化风险。因而,我们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了要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的观点,使用了对比论证。论证结构上。第一段,“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它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首先明确红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第二段,“红色代表着勤劳、勇敢、创造,代表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牺牲,也代表着希望和胜利,是中国人民价值追求和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阐述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体现;第三段,“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就要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和红色文化宣传,充分利用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深挖各类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容,不断为红色文化教育注入新的时代内涵,让年轻一代……”,谈红色文化的弘扬方式;第四段,“要将红色文化的种子不断根植于每个人,特别是年轻人的心中,使其成为一代代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的重要动力,成为我们伟大事业永葆青春的健康基因”,指出根植红色文化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的重大意义。材料由红色文化的历史文化内涵到红色文化的革命精神体现,再到红色文化的弘扬方式,最后指出根植红色文化种子在年轻人心中的重大意义,层层推进,采用层进式结构。5.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材料一“在红色文化问题上,有两种不自信”“要做到文化自信,既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历史形态的自信,也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当代形态的自信,更要有对自己的优秀文化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世界文化体系中的地位、贡献的自信。唯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才能健康地、持久地支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可以概括为“正确认识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对红色文化应有的自信”;材料二中,遵义师范学院的例子以及“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发挥无数高校所没有的人文资源——红色文化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遵义本地保留至今的红色文化影响的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甚至还对引领学校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而打好教育这一胜仗,正需要学生个体和学校组织的共同努力。‘红色’之于教育的影响可见一斑”,可以概括为“大力挖掘、充分发挥、努力实现红色文化独特的育人价值”;材料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层面分别指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创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无数革命先驱上下求索、披肝沥胆,就是为了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中国,这一伟大宏远的人生理想始终是‘红色经典’传唱不衰的价值主调”“‘红色经典’的价值元素也不单纯具有文学的审美意义,更具有刻画民族表情、塑造民族人格、展现民族精神图景的文化意义”,可以概括为“将‘红色经典’的价值追求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融合起来,彰显‘红色经典’传承民族文化核心价值的当代意义”。6.B7.B8.①身为艺术古董商的“我”得以进入老人家中,成为故事的见证者,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②“我”是故事中的线索性人物,小说以“我”的见闻感受贯穿起全文。因为“我”身为艺术古董商的专业行为,使得赏画过程得以顺利进行,使小说的情节得以向前发展。③通过“我”这个商人的敬畏与羞惭之情表现老人对收藏品纯粹的热爱,有助于彰显小说主旨,昭示人性中的善良与高贵。9.①表面上指收藏家因眼盲而“看不见”收藏品;②深层意义是收藏家面对藏品时的幸福和快乐;③“我”的无私帮助体现了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情操,也是一种“看不见的珍藏”。【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A.“是因为担心老人发现画已变成白纸”说法有误。盲眼老人已经永远不可能发现真相了,而“我”之所以恐惧,是因为“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我”害怕自己控制不好情绪扮演不好角色。C.“如愿以偿地从老人口中得到了管理这些珍藏品的权利”说法有误。“我”一开始只想“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也就是买走几件藏品,并非为了得到管理这些珍藏品的权利。D.“老人看不见现实的悲惨,因而才能远远脱离了残酷的现实世界”说法有误。对老人来说,丧失视觉再也看不见心爱的藏品就是常人无法忍受的悲惨,并且他的生活也一定不会免于时代的影响。他是因为对艺术的热爱才能保持幸福开朗的心情。故选B。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艺术特色的能力。B.“而‘我’则带着商人谋利的目的到来,两者对比鲜明”错误,由原文“‘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可知,“我”最初是带着商人谋利的目的而来,但在与老人的交往中,“我”被老人的精神所感动,两者都体现了人性真善美的一面。所以“两者对比鲜明”错误。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作品的叙述视角的能力。效果上,正是因为“我”艺术古董商的这一身份,“我”才有可能以借阅或收购等理由进入老人家中,与老人沟通交流,并被盲眼老人的妻女请来帮助保守他们贱卖画作的秘密。然后,“我”亲身经历了老人对画作的热爱、对艺术的执着追求以及妻女对老人的关爱和呵护等情节。通过“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可以使读者更加真实地感受到这些情节的发生和发展,增强了故事的可信度和真实感。情节上,本文以“我”的视角叙述盲眼的老收藏家对艺术的执着坚守,从“我”看到他介绍所谓的“作品”到最后“我”决定对老人进行一场善意的欺骗,“我”贯穿其中,“我”是小说的线索性人物。并且,行文中还提到,当欣赏《安提俄珀》时,因为老人“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我们还差点穿帮。但正因为“我”身为艺术古董商的专业素养,能够“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蚀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形势才能够转危为安,推动情节的发展。主旨上,身为艺术古董商,“我”对艺术也有着较为深入的理解。因此,对于老人对艺术的热爱,“我”自然更能感同身受。因此,文章通过“我”的视角和内心独白“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我心里充满——我不能用别的方法表达——一种敬畏的感情,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老人的精神世界和对艺术的热爱,以及“我”对老人的敬佩和感动。同时,而“我”的反思和羞愧也更能强化表达作者对人性、道德和艺术的深刻思考。这些都有助于揭示小说的主旨,即艺术的力量可以超越现实的苦难,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9.本题考查学生探究小说标题内涵的能力。探究小说的题目的内涵,要在理解标题字面意思的基础上,看其有无象征意义,深层含义,并联系小说的主题或作者的创作意图,看标题有无揭示主题和暗示作者创作意图的作用。从表层看,小说题为“看不见的珍藏”,结合原文“不得已瞒着他贱卖了他珍藏的画作”“他把画翻过来……看那儿是否真的还盖有图章”“我和他一起看了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很容易知道这一标题的表层意义:表面上指收藏家的妻女因生活所迫卖掉了他的所有藏品,他却一无所知,导致他对着根本不存在的藏品热情奔放地夸耀。深层上,小说中,为了不让失明老人知道卖画的真相,能够不知晓真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老人的家人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空白页来填充画框,瞒过老人,并请“我”协助。而在这一过程中,“我”看到“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的反光还是发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深深感动于“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在战争的大背景下,人们生活艰困,为一日三餐而忙碌,可是,像收藏家这样的,可以吃的、穿的,可以把生存的标准降到最低,只要心中还有着对艺术的挚爱,就拥有活下去的希望与快乐。可见,作者在这里所指的“看不见的藏品”,不仅指老人肉眼看不到那些版画藏品这件事,还指代普通人都无法直接用肉眼看到的收藏家面对藏品时的幸福和快乐这一藏品。主旨上,从“我”愿意帮助老人妻女的请求,对老人守口如瓶画作已经四散卖出的事实,并尽力配合他们演一出“戏”的行为以及最后“我”的心理活动“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可以看出文中也体现了“我”的善良。而综合全文,人性中善良与高贵的情操也是作者想要展现的“看不见的藏品”。BEH11.D12.B13.(1)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父母,也不是为着在乡里朋友间博取名誉。(2)百姓都认为大王吝惜(一头牛),而我确实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14.①举例论证,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比喻论证,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③对比论证,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者”字短语做主语,其后B处断开,表示强调;“矣”在此处为句末语气词,E处断开;“火之始然”与“泉之始达”结构一致,应在中间H处断开。故BEH三处需要断句。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正确。B.正确。句意: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君王为人不狠心。C.正确。D.错误。“达”,流通/得志,显贵。句意:泉水刚刚涌出。/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造福天下百姓。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论证‘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错误,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论证的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所以”,用来……的;“要”,博取;“乡党”,乡里。(2)“以……为”,认为;“爱”,吝惜;“固”,本来。1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证手法的能力。①举例论证,由原文“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可知,用“孺子将入于井”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②比喻论证,由原文“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可知,用“其有四体也”作比喻,论证“人之有是四端也”;③对比论证,由原文“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可知,把“有恻隐之心”和“无恻隐之心”等做对比,论证人有“四端”。参考译文:材料一: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先王因为有怜爱别人的心,这就有怜爱别人的统治了。凭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在手掌上运转小物件一样容易。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爱别人的心,其道理就在于:(譬如)现在有人突然看到一个小孩子要跌到井里去了,都有惊骇哀痛怜悯(别人的不幸)的心情。(这种心情的产生,)不是为着要来结交这小孩的爹娘,不是为着要在乡里朋友中间博取名誉,也并非因为厌恶孩子的哭声才这样。从这里看来,(一个人)如果没有同情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对自身的不善感到羞耻,对他人的不善感到憎恶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谦逊推让之心,简直不是人;如果没有是非之心,简直不是人。哀痛之心是仁的萌芽,羞耻之心是义的萌芽,推让之心是礼的萌芽,是非之心是智的萌芽。人有这四种萌芽,就好比他有四肢一样(是自然而然的)。有这四种萌芽却自己认为不行的人,这是伤害自己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人,就是伤害他的君主的人。所有在自己身上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如果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可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假若能够扩充,便足以安定天下;假若不扩充(让它消灭),便连侍奉父母都不行。”(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材料二:(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牵牛从殿下走过的人。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既然这样,那么(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您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是爱惜(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节选自《齐桓晋文之事》)15.B16.①颔联和颈联描绘了壮丽、宏阔的景色,既表达了诗人对多景楼胜景伟观的赞美之情,又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视野和胸怀。②尾联借“尘土”表达了诗人对老境渐至、离乡宦游、征尘满衣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无奈,又借“冥鸿”表达了对高飞鸿雁的歆羡,表明诗人内心强烈的思归之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实现理想抱负的渴望之情。【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能力。B.“‘入’化动为静”错误。“入”应是化静为动。故选B。1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中间两联是写多景楼上所见景象:云气和水光氤氲之处,浮现出碧瓦红楼;晚霞同山峦于夕阳下青红相间,镶入远处的天空;月光下淮南原野传来了佛寺的钟声梵歌;江面上强劲的海风送来了远方的航船。这四句,一写水光,一写山色,一写淮南寺钟,一写江面帆船,描绘了壮丽、宏阔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多景楼胜景伟观的赞美之情。壮丽宏阔的景象,开阔了诗人的心目,也展现了诗人宏大的视野和胸怀。尾联写到年老了衣服上仍旧风尘仆仆,心里真羡慕那暮色中的飞鸿。抒发了个人的抱负,虽老境渐至,征尘满衣,但内心仍未放弃对未来的企望和追求。所以尾联借“尘土”表达了诗人对老境渐至、离乡宦游、征尘满衣的人生际遇的感慨和无奈,又借“冥鸿”表达了对高飞鸿雁的歆羡,表明诗人内心强烈的思归之情、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向往之情以及对实现理想抱负的渴望之情。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知人者智自知者明18.C19.A.同气连枝/同气连根B.有求必应
C.保驾护航20.序号②,“祖国始终是香港的坚强堡垒”搭配不当,“堡垒”应改为“后盾”。序号⑤,“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到抵御亚洲金融风暴”语序不当,应改为“从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1.祖国强大了,不仅是香港抵御风浪、战胜挑战的底气所在,更是香港探索发展新路向、寻找发展新动力、开拓发展新空间的机遇所在。22.①比喻,将“一国”比作“根”、“本”,将“香港发展”暗比“叶”、“枝”,形象生动地突出了“一国”对于“香港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②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语言凝练,形成互文,强调了“香港”和“祖国”的关系。【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爱国者治港”引号表示强调。
A.引号表示直接引用;
B.引号表示反语;
C.引号表示强调;
D.引号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C。19.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年好》说课稿
- 中学语文教学反思15
- 南京工业大学《仪器分析测试原理与应用》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隧道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桥梁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交通管理与控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工业大学《激光原理与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设计素描教案内页
- 安全管理(中级)练习试题附答案
- 配电高级工试题专项试卷(一)
-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方案
- 湖北省十堰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2024年广西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食堂食材配送采购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小学生家务劳动
- 认知行为疗法(CBT)实操讲座
- 高中生物必修一学考知识总结
- 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控部分)
- 中医师承学员报名申请表
- MSDS(T-35)DBE溶剂
- DFMEA模板(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