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
浙江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
浙江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
浙江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
浙江省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上册入学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学年第一学期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试题

高三年级历史学科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学校、班级、姓名、试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良渚遗址是人类早期文化遗址之一,实证中华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下列关于良渚文化说法正确的是

()

A氏族成员共同劳作成果共享B.用黏土和椰子叶来建造房屋

C.首创彩绘陶器用于生产生活D.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新石器时代(中国)。根据所学可知,良渚文化时期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项正确;氏族

成员共同劳作成果共享是处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时期,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古埃

及人用黏土和椰子叶来建造房屋,排除B项;首创彩绘陶器用于生产生活是仰韶文化时期,排除C项。故

选D项。

2.面对春秋“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混乱局面,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与之观点

类似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六合同风,九州共贯”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孔子的主张是强调中央集权,认为礼乐征伐应由天子统一管理,以维护社会秩序

和稳定。“六合同风,九州共贯”表达的是天下统一、中央集权的思想,与孔子的观点类似,C项正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个人责任,排除A项;“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自强不息,排除B

项;“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强调变法创新,排除D项。故选C项。

3.《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对各卷记载历史分别有简短的介绍。其中“汉既初一,继嗣不明,迎王践

祚,天下归心;蠲除肉刑,开通关梁,广恩博施,厥称太宗。”描述的是()

A.秦始皇B.汉高祖C.汉文帝D.汉武帝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材料中这段话描述的是汉文帝刘恒的事迹,文中提到“蠲除肉刑”,即废除肉

刑,这是汉文帝时期的重要改革措施之一;“开通关梁,广恩博施”也符合汉文帝时期的政策特点,汉文

帝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政策,史称“文景之治”,c项正确;秦始皇建立秦朝,并非汉

朝,排除A项;汉高祖并非称太宗,排除B项;材料内容体现了汉文帝,而不是汉武帝,太宗是汉文帝的

庙号,而汉武帝的庙号是世宗,排除D项。故选C项。

4.元代律学家柳赞说:“所谓十二篇云者,裁正于唐,而长孙无忌等十九人承诏制疏,勒成一代之典,防

范甚详,节目甚简,虽总归之唐可也。”以下内容与柳赞所评价的法典相符的是()

A.自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B.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C.宋代《天圣令》条目与其基本相同D.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中国)。柳赞所评价的法典是《唐律疏议》,它是唐代的法典,由长孙无忌等人编纂,是中

华法系的重要代表,D项正确;自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描述的是《唐六典》,排除A项;现存

最早的成文法典描述的是《法经》,排除B项;《天圣令》条目与其不相同,排除C项。故选D项。

5.宋代的纺织业中有棉、麻、绢、纱、毅、罗、绮、绫的区分,造纸行业中关于纸的分类有50多种,甚

至于日常所用的针亦有匠人专门打造,并区分为医工针灸所用、缝衣用针、刺绣用针等。这说明宋代

()

A.手工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B.手工业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

C.技术变革推动产业集约化D.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宋朝(中国)。题干中提到宋代纺织业和造纸业中产品种类繁多,甚至针也有专门的分类,这表

明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程度较高。手工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是指手工业生产中分工细化、技术专门化,能

够生产出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的产品,A项正确;手工业者享有一定的自治权说法错误,排除B项;技术

变革推动产业集约化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城市坊市分区制度逐步瓦解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

选A项。

6.雍正在《圣谕广训》中劝告所有人都必须节俭,为各种灾难作准备;奢侈浪费会让人们在灾害之年陷于

无助,“弱者饿殍沟壑,强者作慝犯刑”;人人都必须慷慨地纳税;不向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完全是忘恩

负义的行为。由此可见,清政府旨在()

A.预防犯罪和反社会行为B.构建上下相安的稳定秩序

C.维持对臣民的牢固掌控D.制定标准以规范基层生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清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雍正在《圣谕广训I》中劝告所有人都必须节

俭,为各种灾难作准备,强调人要慷慨纳税,体现了清朝重在维护社会稳定,因此旨在构建上下相安的稳

定秩序,B项正确;为灾难做准备与预防犯罪和反社会行为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对社会稳定的维

护,而不是对臣民的掌控,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清朝的教化,不属于规范基层生活的措施,排除D

项。故选B项。

7.1877年清朝驻英公使郭嵩煮给李鸿章的信中说:“钟表玩具,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

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

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办理洋务三十年,疆吏全无知晓。”这反映出当时的中国

()

A.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B.民众救亡意识潜滋暗长

C.江浙地区统一使用银元货币D.近代化事业的步履维艰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87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见洋人机器为公

愤者”体现的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中国落后思想的体现,反映出当时的中国近代化事业的步履维艰,D项正

确。传统经济结构受到严重冲击强调列强对中国传统经济的破坏,材料濒危涉及,排除A项;材料强调当

时中国存在保守思想,而不是救亡意识,排除B项;江浙地区统一使用银元货币无法全面反映材料内容,

排除C项。故选D项。

8.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军副总参谋长白崇禧说:“毛先生的大作在今年(1938年)5月问世后,本人已经

多次拜读,并已向委员长作了诚挚推荐。我将毛先生的大作总结成两句话: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

胜。”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一“大作”说法正确的是()

A.批判了当时错误的抗战观点B.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C.发表于抗战战略相持的阶段D.成为指导正面战场作战的理论依据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抗战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1938年5

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正确

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情况,得出了持久抗争的结论,并得到国民党的认可,批判了当时速胜论、速败论等错

误观点,A项正确;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

成,排除B项;1938年10月至1943年7月是全国抗战的战略相持阶段,而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

持久战》,排除C项;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属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成果,并未成为指导正面战场作战

的理论依据,排除D项。故选A项。

9.服纸承载历史。下图是1977年10月21日的《人民日报》头版。由此可知当时的中国()

n高

ine

M校

*

W重

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

A.实现了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B.体制改革亟需高素质劳动力

C.开启了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D.教育事业重新走上发展正轨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

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搞好大学招生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可知,改革

开放前夕,国家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事业重新走上发展正轨,D项正确;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了同

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排除A项;1977年改革开放还未开始,“体制改革亟需高素质劳动力”时间不符

合,排除B项;近代京师大学堂的设立开启了高等教育的近代化进程,排除C项。故选D项。

10.历史学家波里比阿认为人们能够在战场上无往不胜,因为国家实行了一种“混合政体”,在这种政

体之下,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这种政体是()

A.雅典民主制B.斯巴达寡头政治C.罗马共和国政体D,法国等级君主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空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罗马时期。据材料“在这种政体之下,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结合所

学知识可知,罗马共和国政体下,不会使任何一个原则过渡地膨胀,这体现了当时罗马实行权力的制约

与平衡,一定程度上防范了绝对权力的出现,C项正确;雅典民主制不属于混合政体,排除A项;斯巴达

寡头政治,不符合“三大机构通过平衡与制约使政体达到稳定状态”的表述,排除B项;法国等级君主制

加强了王权,不属于混合政体,排除D项。故选C项。

11.有学者在评价某一国际体系时,认为它把对神圣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统一”的否定付诸实践,重新整

合了欧洲分散的行为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纽带。这一国际体系是()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B.维也纳体系C.雅尔塔体系D.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世界)。根据材料“它把对神圣罗马帝国和基督教'统一’的否定付诸实践,重新整合了欧

洲分散的行为体,改变了欧洲的政治结构和文化纽带”可知,这是威斯特伐利亚体系,A项正确;维也纳

体系建立起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排除B项;雅尔塔体系是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

该体系以美国和苏联两极为中心,排除C项;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没有材料中

所述影响,排除D项。故选A项。

12.1918年春,列宁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垄

断组织的形式之一)+美国的国民教育等=总和。这一公式的提出是基于()

A.苏联落后的工业发展水平B.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构想

C.维护战后国际和平需要D.战时共产主义引发政治危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现代苏俄。材料“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垄断组织的形式之

一)+美国的国民教育等=总和。”可知,列宁认为应借鉴资本主义国家的有益经验来建设本国社会主义,

说明他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已经有了初步构想,B项正确;1918年时苏联还未成立,排除A项;这是针对

苏俄国内建设的,并非针对国际形势的,排除C项;当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未引发政治危机,排除D

项。故选B项。

1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对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说:“总统先生,人们关心的是

你在何种程度上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而你不必为内阁所困扰。而另一方面,我从不为议会所困

扰,但我事事都得与我的内阁商量并获得内阁的支持。”这表明()

A.英国政府首脑的行政权力有限B.英美两国元首关系亲近友好

C.美国政府首脑与国会权力分立D.英美两国的政体有本质差异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二战时期(英美)。根据材料信息可得出美国总统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所以人们才关心美国

总统是否不经国会批准而能采取行动,所以美国政府首脑与国会权力分立,C项正确;英国政府首脑的行

政权力有限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英美两国元首关系亲近友好和材料无关,排除B项;英美两国的政体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4.下图是1964年的宣传画《把新老殖民主义者赶出非洲去》,对该图寓意解读最合理的是()

A.民族民主运动陷入低潮B.希望帝国主义主动退出非洲

C.非洲开始形成泛非主义D.世界殖民体系终将土崩瓦解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1964年(非洲)。根

据漫画“把新老殖民主义者赶出非洲去”可知,1964年,非洲民族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世界殖民体系终将

土崩瓦解,D项正确;民族民主运动陷入低潮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64年帝国主义被迫退出

非洲,而不是希望帝国主义主动退出非洲,排除B项;泛非主义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C项。故选

D项。

15.2008年美国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事件,引发了美国金融危机,并波及到很多国家,造成国际金

融市场的动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于虚拟金融和现实经济生活的严重脱节,一味地追求利益最大化,忽

视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这对我们的启示是()

A.跨国公司在世界市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B.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度剧增

C.警惕国际金融风险引发的全球连锁震荡D.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阻碍全球化进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于虚拟金融和现实经济生活的严重脱节,一味地

追求利益最大化,忽视企业财务风险的有效控制。”可知,该事件给我们启示要警惕国际金融风险引发的

全球连锁震荡,C项正确;材料主旨并非强调跨国公司的作用,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相互依

存度剧增,是对时间本身的描述,不是启示,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排除D

项。故选C项。

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

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6.《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诗经•大雅》

中说:“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开始确立贵族政治B.族权与政权相结合

C.产生敬天保民思想D.制礼作乐意义重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西周(中国)。根据材料“(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大邦维

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可知,西周国家管理将分封制和宗法制相结合,族权与政权相结

合,B项正确;西周以前贵族政治已经出现,排除A项;敬天保民强调对民众的关注,与材料内容无关,

排除C项;材料强调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无法体现制礼作乐意义重大,排除D项。故选B项。

17.1928年,井冈山村民邱启山写下一副对联,上联:“分田不忘共产党”,下联:“幸福牢记毛委

员”,横批:“共产党万岁”。这表明()

A.共产党反“围剿”取得效果B.八七会议的方针得到了贯彻

C.国民党的反动政策不得人心D.农民群众积极拥护边区政府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28年(中国)。根据材料“分田不忘共产党”“幸福牢记毛委员”“共产党万岁”并结合所学

可知八七会议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农民分了土地,因此感谢中国共产党,

B项正确。1928年中国共产党还未开始反“围剿”,排除A项;材料只提到中国共产党,并未涉及国民党

相关内容,排除C项;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了边区政府,排除D项。故选B项。

18.以下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回顾系列报告。据此可知

()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0

-10.0

A.世贸组织成立推动服务贸易持续增长B.世界经济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突出

C.中国服务贸易增长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坚持改革开放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83年2007年(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总

额增长速度,超越了世界服务贸易增长速度,说明坚持改革开放助推中国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2001年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是组织,但服务贸易并非持续增长,排除A项;我国服务贸易增长速度与世界经济发展

趋势无关,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1998年后中国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增长速度超越了世界服务贸易

增长速度,排除C项。故选D项。

19.那尔迈调色板是一块盾形石板,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那尔迈统治的画面。图中那尔迈头戴

王冠,正击打敌人,鹰表示鹰神荷鲁斯,鹰脚下的莎草表示被打败的居民。据此可知那尔迈调色板

A.体现古埃及艺术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B.其雕刻技艺是对古代希腊的模仿

C.反映了两河流域居民对待生命的态度D.是佐证埃及象形文字的二手史料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古代(埃及)。根据材料可知,那尔迈调色板突出统治者的地位,反映了古埃及法老拥有至高无

上的地位,体现古埃及艺术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古希腊,无法说明是对古希腊

的模仿,排除B项;那迈尔调色板属于古埃及文物,与两河流域无关,排除C项;那尔迈调色板是佐证埃

及象形文字的一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A项。

20.观察下面的示意图,图中反映了当时美国()

A.爆发独立战争B.新生产方式的拓展

C.对外殖民扩张D.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世纪(美国)。据本题图中棉纺织业、生铁和钢的主要生产地区、铁路等可知,这些都与工业

革命有关,说明图中信息反映了当时美国新生产方式的拓展,B项正确。1775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排除

A项;材料反映的是美国内部,与对外殖民扩张无关,排除C项;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排除

D项。故选B项。

21.爱德华•卡尔在《历史是什么?》一书中说道:“历史学家和历史事实是相互需要的。没有事实的历史

学家是无根之木,是没有用处的;没有历史学家的事实则是一潭死水,毫无意义。因此,我对‘历史是什

么?’这个问题的第一答复便是:历史是历史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

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作者意在说明()

A.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往往受到所处时代的影响

B.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决定了各个时期历史的发展走势

C.历史学家主观上的历史解释是历史认识的基础和前提

D.要让事实说话就必须注重对文本史料的考订以及甄别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材料“历史是历史

学家跟他的事实之间相互作用的连续不断的过程,是现在跟过去之间的永无止境的问答交谈”可知,历史

学家对历史的认识是基于其所处的现实环境的,因此作者意在说明历史学家对历史事实的选择往往受到所

处时代的影响,A项正确;历史学家的历史叙述并不能决定了各个时期历史的发展走势,排除B项;历史

事实是历史认识的基础和前提,排除C项;材料强调历史学家的主观因素,无法体现要让事实说话就必须

注重对文本史料的考订以及甄别,排除D项。故选A项。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2题14分,23题7分,24题19分,25题12分,共52

分。)

22.文化遗产代表着人类文明所留下的辉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很快就被统治者用于“敷导民俗”,得到大力提倡和扶植。伴随着

佛教信仰的扎根、蔓延,顶礼膜拜的寺院、石窟应运而生……南北朝时期中国佛教艺术完成了本土化的第

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对外来艺术的巨大融合和改造能力。与汉代粗放写意的壁画

雕塑相比,魏晋南北朝出现的是一种清新、优美的风格……理想的人格是睿智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士大

夫阶层以人要消瘦、衣要宽肥为美,神情奕奕,飘逸自得是理想美的境界,因此成为各地普遍追求的时尚

和造型艺术的特征。

——摘编自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材料二江南运河一段广泛分布着由大量湖泊、河道构成的密集水网,逐渐繁荣和兴起了大量的市镇

聚落,承担了连接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商业功能,并发展了丝绸、棉布等代表性手工业,由此形成了具有典

型市镇格局和生产生活特征的江南水乡吉镇……大运河是中华风物的载体,是文化交流汇融的见证,也是

一部缓缓铺开的中国文化地理长卷,是贯穿全国最主要的交通干道……大运河串起了东南西北,带动了物

资的交流以及生活方式的交融,让沿线百姓接触到了远方的美味,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生活……2014年,大

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向世界讲述着两千多年的绵长故事。

——摘编自《品读中国:风物与人文》

(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石窟艺术兴盛的原

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运河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结合所学,阐述加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答案】(1)特点:对外来艺术(佛教)的融合和改造;清新、优美的风格。

原因: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和道家文化相融合);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士大夫审

美文化的推动;民族交融的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2)作用:促进工商业市镇(或集镇和沿线城市)的发展;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物资)交流;丰

富了百姓的生活;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风物的载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

必要性:很多文化遗产不断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对维护世界

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突出的普遍价值)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国。特点:根据材料“南北朝时期中国佛

教艺术完成了本土化的第一个进程,在这个进程中体现出中国传统艺术对外来艺术的巨大融合和改造能

力。与汉代粗放写意的壁画雕塑相比,魏晋南北朝出现的是一种清新、优美的风格”得出对外来艺术(佛

教)的融合和改造;清新、优美的风格。

原因:根据材料“两汉之际佛教传入中国,很快就被统治者用于‘敷导民俗’,得到大力提倡和扶植。”得

出佛教的广泛传播(佛教日趋兴盛,逐渐同儒家和道家文化相融合);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根据材料“理

想的人格是睿智的内心和脱俗的风度,士大夫阶层以人要消瘦、衣要宽肥为美,神情奕奕,飘逸自得是理

想美的境界,因此成为各地普遍追求的时尚和造型艺术的特征。”得出士大夫审美文化的推动;根据所学

得出民族交融的加强;中外文化交流发展。

【小问2详解】

本题是影响类、原因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现代中国。作用:根据材料“由此形成了具有典型市镇格

局和生产生活特征的江南水乡吉镇”得出促进工商业市镇(或集镇和沿线城市)的发展;根据材料“大运

河是中华风物的载体,是文化交流汇融的见证,也是一部缓缓铺开的中国文化地理长卷,是贯穿全国最主

要的交通干道……大运河串起了东南西北,带动了物资的交流以及生活方式的交融,让沿线百姓接触到了

远方的美味,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生活”得出促进文化交流;促进经济(物资)交流;丰富了百姓的生活;

巩固国家统一;是中华风物的载体(是世界文化遗产的代表)。

必要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当前现实情况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积极意义方面回答,如很多文化遗产不断

遭到破坏;文化遗产对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对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有重要

意义。文化遗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突出的普遍价值)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过去对穷人的援助计划已经失败,这些计划使穷人堕落,使纳税人受骗。家庭援助计划代表了近40

年里我们在社会福利改革方面所做出的最广泛、最深远的努力……家庭援助计划是以四个基本原则为基础

的: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

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

——摘编自《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1970年)

请简要评析尼克松总统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

【答案】观点:尼克松总统的声明有可取之处,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背景:过度的社会保障不利于社会发展(指出具体问题如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助长了懒惰行为,增

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引起纳税人的不满,也可以给分);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

进步性:尼克松的福利改革意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局限性:没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或固有弊端或基本矛盾)

【解析】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件阐释题。时空为1970年(美国)。首先,点明观点,指出对尼克松总统

关于扩大福利改革建议的声明的总体看法,如根据材料“鼓励工作和训练的强烈动机;公平地对有工作的

贫困家庭提供援助;尊重个人的选择与家庭的责任;并且提高行政效率以博得纳税人的信任”并结合所学

西方国家福利制度的市值可得出观点:尼克松总统的声明有可取之处,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然后从背

景、进步性、局限性等角度分别说明,如背景:过度的社会保障不利于社会发展(指出具体问题如降低了

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助长了懒惰行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引起纳税人的不满,也可以给分);20世

纪7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出现“滞胀”。进步性:尼克松的福利改革意在提高社会效率和维护社会公平之间寻

求新的平衡。局限性:没能触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或固有弊端或基本矛盾)

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文献史料记载,由中国商人“凿空”的商贸往来通道涉及疆土内外,有蜿蜒疆土的水、陆

通道,也有延伸内外的国际通道。这些通道中,用商品特征命名的除丝路、茶路、粮路、盐路外,还有餐

器路、珠宝路、玉石路、皮货路、药材路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有绿洲路、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

等;另外还有以交通工具命名的驼队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车队之路等。

——摘编自王如芹《中国商路研究概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商路的特点。结合所学,从材料中选择一条商路说明其基本路线。

材料二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被占领国和地区的民族觉醒。拿破仑掌握法国执政权后,“用不断的战争

来代替不断的革命”。1805年,拿破仑击溃了第三次反法同盟,进而占领了莱茵河左岸及一些附属小国。

同时,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建权利的遗迹,还剥夺了教堂

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拿破仑战争不仅通过战争手段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

兰、荷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还将法典带到了所有的被占领国和地区。

——摘编自许丹《论拿破仑战争对欧洲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拿破仑战争促进了被占领国和地区的民族觉醒”的原因。并结合所学,列举拿

破仑战争后欧洲政治文化重构的两个典型事例。

材料三1996年时60%的发达国家制定了减少移民的政策,到2007年时同一比例只剩下8%。换言

之,2007年时只有丹麦、爱沙尼亚、法国与荷兰4个发达国家要求减少移民入境总量,但其中的丹麦、法

国与荷兰3国,在减少总量的同时则执行增加接纳高技术移民工人数量的政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

兰和俄罗斯等5个发达国家则希望增加接纳移民的总量。如果说,移民输出国政府曾经有过关于促进人口

外迁可能造成人才流失的担心,移民接纳国政府有过关于接纳移民造成资源紧张、文化冲突的担心……目

前大多数国家的共识是:眼下国际移民政策的当务之急,不是一味严加限制,而是如何加强对国际移民的

有效管理,实现共赢。

——摘编自李明欢《人口生态、人口政策与国际移民》

(3)根据材料三,概括当代发达国家移民政策的变化。综合材料一二三,谈谈你对文化交流途径的认

识。

【答案】(1)特点:贸易线路多;商品种类多;区域范围广;历史悠久。

路线:陆上丝路:长安出发——经中亚、西亚——欧洲、非洲;

西南丝路: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一一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一一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草原丝路:漠北草原向南西伯利亚西行一一经咸海、里海以北一一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海上丝路:(东线:登州、扬州出发一一朝鲜、日本;南线:广州、明州、泉州出发一一东南亚、南亚、

西亚一一欧洲、非洲东海岸。

(2)原因:压迫被征服地区;废除封建贵族特权(打击封建制度);传播启蒙思想(自由平等或革命原

则);推行《拿破仑法典》

事例: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兰民族解放斗争;普鲁士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革命(德意志、奥地

利、普鲁士也可以给分)

(3)变化:从限制移民总量到增加移民总量;增加高技术移民(或对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商品的流动推动各国文化的交流,文化在互鉴中向前发展;战争在客观上造成了不同文化的交锋与

重构;人口迁徙在推动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文化认同的问题。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古代中国。特点:根据材料“有蜿蜒疆土的水、陆通道,也有延伸内外

的国际通道。这些通道中,用商品特征命名的除丝路、茶路、粮路、盐路外,还有瓷器路、珠宝路、玉石

路、皮货路、药材路等;用线路地理特征命名的有绿洲路、草原路、沙漠路、海洋路等;另外还有以交通

工具命名的驼队之路、马队之路、船队之路、车队之路等。”得出贸易线路多;商品种类多;区域范围

广;历史悠久。

路线:根据所学可以列举陆上丝路:长安出发一一经中亚、西亚一一欧洲、非洲;

西南丝路:关中平原入蜀至成都平原一一向西进入缅甸和印度一一再通往中亚、西亚等地;

草原丝路:漠北草原向南西伯利亚西行一一经咸海、里海以北一一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

海上丝路:(东线:登州、扬州出发一一朝鲜、日本;南线:广州、明州、泉州出发一一东南亚、南亚、

西亚一一欧洲、非洲东海岸。

【小问2详解】

本题是背景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世界。原因:根据材料“1805年,拿破仑击溃了第三次反

法同盟,进而占领了莱茵河左岸及一些附属小国。同时,拿破仑在征服意大利的时候,不仅消除了一切封

建权利的遗迹,还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力。”得出压迫被征服地区;废除封建贵族特

权(打击封建制度);根据材料“拿破仑战争不仅通过战争手段将法国的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到了波兰、荷

兰和西班牙等附属国,还将法典带到了所有的被占领国和地区。”得出传播启蒙思想(自由平等或革命原

则);推行《拿破仑法典》。

事例:根据所学得出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波兰民族解放斗争;普鲁士废除农奴制改革;1848革命

(德意志、奥地利、普鲁士也可以给分)

【小问3详解】

本题是对比类、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当代世界。变化:根据材料“换言之,2007年时只有丹麦、爱

沙尼亚、法国与荷兰4个发达国家要求减少移民入境总量,但其中的丹麦、法国与荷兰3国,在减少总量

的同时则执行增加接纳高技术移民工人数量的政策。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俄罗斯等5个发达国家

则希望增加接纳移民的总量。”得出从限制移民总量到增加移民总量;增加高技术移民(或对劳动力的受

教育程度和专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认识: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得出商品的流动推动各国文化的交流,文化在互鉴中向前发展;战争在客观上造

成了不同文化的交锋与重构;人口迁徙在推动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中也面临着文化认同的问题。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11届北京亚运会第19届杭州亚运会

开始时

1990年9月22日2023年9月23日

资金主要源于:中央财政、省级财

发行体育奖券直接贡献1.3

政、市县财政、亚组委及亚残组委

亿元。全国数千万人捐款

资金投组织的市场开发、捐赠等收入以及

2.7亿元,占全部投入的

入企业融资投入。前期基建投资约

1/10="今天你捐了没有”

2248亿元。比赛及训练场馆建设

一度成为当时的流行语。

总投资达101.9亿元。

以“潮起亚细亚”为主题,仪式及

以“团结、友谊、进步”为表演以水为串联、潮为意向,体现

主题。大型团体操表演《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