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1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2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3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4页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朝花夕拾》精读、略读、浏览

教学分析内容概要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是“回忆的记事"。由《小引》《后记》和十篇独立完整的散文构成。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描绘了当时的社会文化、人情世态,表达了鲁迅先生对世间百态的洞察和同情,也寄托了他对家人和师友的怀念之情。

其中《狗·猫·鼠》阿长与》《》《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回忆童年生活,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场景。《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从侧面揭露了当时社会的现状以及奇怪现象,并反映了有志青年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勇气和决心。

《琐记》首先写了鲁迅在衍太太的侮辱和流言中,在无奈与悲愤中离开家乡绍兴,“走异路,逃异地,寻别另一类人”。在南京鲁迅先后在江南水师学堂和矿路学堂学习,其间既感受到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也为接触到新学而兴奋。尤其是《天演论》更是打开了鲁迅看世界的大门,让他开始放眼世界,开始接受西方的人文科学思想。可在《藤野先生》中,在经历了“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后,他意识到国民精神上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最终做出弃医从文以改变国人精神而求民族新生的人生抉择。

《朝花夕拾》作为回忆性的散文集,并存着两个世界,一是回忆中的往日世界,另一个是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以“过去”“现在"两个视角,将回忆与现实交织、融合在一起,在对往事的追忆与怀念中也同样包含对当时中国现状的讽刺与思考,充分显示了鲁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变革的关注。回忆旧事的文字整体相对比较温暖;议论现实的文字是辛辣的,批判的。如《》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五猖会》鞭挞了封建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儿童活泼可爱的天性的束缚、压制和摧残;《无常》一文采用讽刺手法,揭露了人间没有公正的裁判,嘲讽了那些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父亲的病》有力地痛斥了那些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庸医;《琐记》刻画了洋务学业内的“乌烟瘴气";《藤野先生》则入木三分地勾勒出昏庸无耻、不学无术的清国留学生的丑态。

核心教学价值

阅读《朝花夕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富有挑战性。一是《朝花夕拾》十篇文章是按照创作

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每一篇内容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学生在阅读中,看到的往往是一篇

篇独立的散文,读不出篇与篇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影响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感受与发现,

影响学生对鲁迅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在《朝花夕拾》中,“过去的我”“现在的我"双重视角交织重叠,学生能感受到“童年鲁迅”眼中的风土人情,体味“童年鲁迅"儿时生

活的美好与缺憾,读不出鲁迅又以成人视角回述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世界,以成人的视角思考和反省成长过程。三是在散文叙述过程中,鲁迅在对个人旧事的叙事、抒情时“忽然想到”社会现实,并不时穿插议论,夹杂感想,这种讽刺性的表达也是学生的阅读障碍。

综合以上分析,《朝花夕拾》一书有下几个方面的核心教学价值:

1.《朝花夕拾》作为整本书阅读的整体构思。一是“成长"这一主题贯穿始终,记录了鲁迅的成长轨迹;二是十篇文章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同一人物在多篇文章出现,很多篇章首尾间有紧密的衔接和呼应。

2.双重视角的交织与批判性的审视。回忆中的往日世界与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交错出现,“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双重视角同时并存。鲁迅以童年孩子的眼光和心灵去观察和感受周围的人和事,又以成人视角回述儿童时期的生命体验,用成人的标准去评判世界,以成人的视角思考和反省成长过程。

挥”,通过讽喻等手法,或以含蓄的语言或夸张的手法,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

教学目标

1.了解双重视角叙事的特点.感受童年鲁迅的天真快乐和成年鲁迅的深沉自省。

2.了解鲁迅的求学经历和成长轨迹,感受他的心路历程和思想变化。

3.对《朝花夕拾》中杂感笔法的文句进行筛选、分类,明晰杂感笔法的原因,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感受鲁迅作品的风格特点。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阅读规划】

整个阅读教学实施采用通读与专题阅读相结合的方式。通读用3周的时间,以任务(问题)驱动、批注阅读和跨界阅读的方法,对“每一篇"形成自己的认识,并能进行梳理和整合;专题阅读用3周的时间,采用对比、聚焦重点内容精读、跨界阅读的方法,组织探究鲁迅的童年、鲁迅的求学经历与人生选择两个专题的阅读教学。

【通读指导】

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任务

第一周《狗·猫·鼠》1.说说“我”仇猫的原因,列举猫有哪些罪状。2.标画文中描写隐鼠的语句,体会这个“玩伴"带给“我”的乐趣和失去它时的痛恨心情。3.思考:狗、猫、鼠分别代表什么人4.借助网络或背景资料,了解所谓的“正人君子"是怎样的人。

《阿长与《山海经>》1.为阿长制作一张名片。姓名年龄职业习惯爱好2.模仿阿长的口吻讲讲“长毛的故事”。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述阿长买《山海经》的过程。4.借助网络资料,了解《山海经》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何以让“我"如此痴迷。

《》1.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看着“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竟让孩子们“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说说那时孩子们最喜欢读什么样的书。2.借助网络资料,了解《二十四孝图》的故事。重点了解:子路负米、黄香扇枕、陆绩怀橘、哭竹生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3.思考:“我”请人讲完二十四个故事之后,为什么“想做孝子的计划,完全绝望了"

《五猖会》1.用简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2.用折线图画出“我”的心情变化经历的几个阶段,并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标画出来。3.思考:“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现在的“我”真的不理解父亲为何要他背好书才能去看五猖会吗

《无常》1.文中共写了“迎神赛会上的无常"阴司间里的无常”“目连戏中的无常",分别说说在那时“我”的眼里,无常有着怎样的形象特点。2.思考:鲁迅塑造这样一个富有“人情味"的鬼,用意何在

第二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百草园里“寻乐”:童年的百草园有哪些让“我"快乐的回忆2.三味书屋“偷乐”:“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于是在“全城最严厉的书塾里”也能偷偷找到乐趣,你来找找看。3.寿镜吾先生是鲁迅的启蒙老师,也是他一直很尊敬的先生,标画相关语句,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父亲的病》1.陈莲河在给父亲“治病"的过程中用了哪些药和药引2.“败鼓皮丸”“治病"的原理是什么这副药起作用了吗3.思考:“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当年的“我"错在哪儿了

《琐记》1.“好。那么,走罢!”是什么原因让“我"决定离开绍兴外出求学“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离开的2.在南京水师学堂、矿路学堂的哪些经历使“我"又终止南京学习到日本留学3.借助网络查找《天演论》是一本怎样的书。

《藤野先生》1.文中写了哪几件“我”和藤野先生交往的事尝试为每件事拟写一个小标题。2.标画语句,细细品读,体现了藤野先生哪些美好的品质3.思考:“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我"的意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范爱农》1.文章欲扬先抑,开篇就写出“我”对范爱农的厌恶之情,原因是什么2.“杀的杀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结合上下文,说说这句话写出了范爱农当时怎样的心情和心理。3.在鲁迅离开绍兴后,他为什么“又成了革命前的爱农”4.思考:他是浮水的好手,为何“站在水里死了"

第三周___内容统整1.梳理每一篇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篇目主要内容阅读感受

《狗·猫鼠》

《阿长与》

《》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阅读时间阅读范围阅读任务2.按一定标准给文章分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和理由:(提示:

按时间分类,按内容分类,按文体分类······)

分类具体项目篇目

时间童年、少年时期

青年时期

内容过往的生活

周围的人物

儿童教育观念

文体散文(侧重写人)

散文(侧重记事)

散文(侧重发表批判性看法)

【专题阅读指导】

阅读时间专题重点阅读篇目阅读任务

第四周鲁迅的童年《狗·猫·鼠》《阿长与》《》最喜欢听的故事:里的:最喜欢的小动物:不喜欢《五猖会》里父最喜欢看的迎神赛会:亲的:最喜欢玩的事:

不喜欢读的书:最喜欢······不喜欢····2.如今的“我”回望童年生活,“喜欢"是因为:,而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

第五周鲁迅的求学经历和人生选择《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1.梳理鲁迅的求学经历。三味书屋→____________2.在求学经历中,探究改变的原因。离开家乡,去往南京,原因是:离开南京,去往日本,原因是:离开日本,回到中国,原因是:

第六周极具讽刺、幽默的杂文笔法《狗·猫·鼠》》《无常》鲁迅在追忆往事的同时,也“借题发挥”,通过影射、讽喻等手法,以含蓄的语言,揭露生活中乖讹和不合情理之处,讥刺、嘲讽落后、黑暗的人或事。从文中找出几处这样的例子品读赏析。

专题一:聚焦“乐趣",探寻儿童天性

一、寻找童年的乐趣

追求奇异的故事与别致事物中蕴藏的乐趣是儿童的天性。回到文中,细数“我”童年时代的乐趣有哪些。

活动1:梳理对比-读书的趣味梳理鲁迅读过的书,完成内容。

读过的书爱读的书爱读的书的特点不喜欢读的书不喜欢读的原因

《山海经》《》《鉴略》《尔雅音图》《毛诗品物图考》《点石斋丛《山海经》《》有图画,有注释,有稀奇古怪的事物或故事《鉴略》枯燥,读不懂

画》《诗画舫》

追问1:对比表格中的内容,说说“我"读书的乐趣有哪些。

预设: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满足了“我"幼稚的爱美的天性;

那稀奇古怪的图画满足了“我”好奇的心理,让“我"沉浸其中不能自拔。追问2:这些书对鲁迅有何影响

明确:正是这些稀奇古怪的图画和书籍,丰富了鲁迅的想象力,使他爱上阅读,爱上画画,为其以后的版画创作、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活动2:情景再现-故事里的神奇

每一个孩子都对稀奇古怪的事物和鬼神故事充满了好奇,这些鬼神不单从书本里读到,还出现在夏夜长妈妈的故事里,出现在民间的迎神赛会上,出现在民间戏曲的舞台上。

小组活动:下面以小组为单位,重回鲁迅的童年,选择你最喜欢的故事或最感兴趣的鬼神,模拟人物的语气、神态、动作,绘声绘色地讲给大家听,或者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预设1:模仿阿长讲美女蛇的故事、长毛的故事

预设2:我喜欢迎神赛会的五猖会,五猖会供奉的是五种瘟神,本是邪恶的鬼神,却变成老百姓喜欢的神道了,每年都要举行迎神赛会,祛邪避灾。

原文: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美慕他

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是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

预设3:我喜欢无常。他本是地狱里拿了阎王令牌勾拿人魂的鬼差,原来被安置在庙里的“阎王殿"阴司间”;可民间迎神赛会戏台上的“无常",却赏罚分明、公正无私,还善良仁厚、富有爱心,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鬼。

追问:这些神奇的鬼神故事和形象,给当时的“我”怎样的感受

预设:美女蛇的故事让夏夜的百草园更加神秘,长毛的故事也使“我"对阿长神奇的“功力”充满了敬意,无常则让“我"看到了鬼神不全是邪恶的,还有善良、通人情的一面。

追问:这些神奇的故事和鬼神形象,对鲁迅有何影响

明确:喜欢听故事、追求奇异故事是儿童的天性。这些充满神奇、神秘色彩的故事和鬼神形象,既满足了孩子强烈的好奇心、趣味感,又使鲁迅在民间戏曲和民间活动中受到文化的熏陶。

活动3:画出“我”的百草园-自然生活的美好体验

百草园是一个充满了颜色和声音的世界,那青青的野草丛里,也氤氲着动人的故事;就连全城中成为最严厉的书塾“三味书屋后面也有一个园",也是孩子们可以玩耍的地方,而且玩出无穷的滋味。拿起你手中的画笔,把你心中的百草园描绘出来,或者为课文的某一情节画插图。

预设1:用五彩的画笔描画出百草园优美的景物。(菜畦、石井栏、皂英树、桑葚,鸣蝉、黄蜂、叫天子、油岭、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藤、木莲藤······)

预设2:插图:夏夜长妈妈讲故事、冬天捕鸟、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追问:说说“我”在百草园的感受。

明确:在这里“我"可以翻断砖、拔何首乌、摘覆盆子、捕鸟,还可以跑出去折蜡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蚱,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以“乐趣”为核心的童真世界,在“有无限趣

味的百草园里"达到顶点。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总结梳理:

童年鲁迅的兴趣完全是在自然生活状态下的博物-一只小隐鼠、一本画着稀奇古怪动物的《山海经》、一场迎神赛会、一个神秘的百草园,满足了强烈的好奇心,激发了丰富的想象力,打开了学习知识的大门,儿童的天性被满足。童年时期对自然、民间文化和文学的浓厚兴趣和得到的体验、教育,也成为鲁迅文艺创作、思想主张的重要源头。

二、体会深沉的自省

活动1:知识卡片-双重视角

回忆性散文里往往并存着两个世界:一个是回忆中的往日世界,一个是写作当下的现实世界。两个世界经常交错出现,相应的“过去的我”与“现在的我"双重视角也同时并存。

读《朝花夕拾》我们也能感觉到这样两个世界经常交错出现、在感受童年鲁迅的天真快乐同时,也能感受到成年鲁迅的深沉自省。

《《二十四孝图》》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关,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

找出文中出现的双重视角,完成表格。

童年往事(过去的“我")理性感受(现在的“我”)

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

追问:对比两个视角,说说你的感受。

点拨:成年的鲁迅(写文章时的鲁迅)回望童年读书的生活,了悟爱读带图画的书、追求奇异古怪的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却被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束缚,无数像他一样好奇而活泼的儿童被传统的教育观念扼杀了爱美、爱玩的天性。

活动2:说说“我"的不快乐

在鲁迅的童年生活,并不是所有的乐趣都被满足。再回文中,找找有哪些“我”不喜欢或不快乐的事,说说原因是什么。

示例:“我"不喜欢阿长,因为她懂得许多规矩和道理,她总是用“不该、必须、不应该、

万不可”等束缚性的命令语言和“我"说话,在它们的约束之下,“我”毫无乐趣可言。

预设1:“我"不喜欢甚至反感《二十四孝图》中“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因为它说教虚伪、肉麻,剥夺了孩子幼稚的爱美的天性与阅读的乐趣,即使成年的鲁迅回忆起来依然“憎恨不已”。

追问1:你如何理解这种“孝"

点拨:这里的“孝”是教人从小恭恭敬敬、服服帖帖、唯命是从,扼杀和戕害人的自然天性。追问2;在《父亲的病》中,当他看到父亲弥留之际的痛苦喘气,自己又无力回天时,忍不住说,“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这种近乎罪恶的念头,是大逆不道还是另一种“孝道"

点拨:这在封建传统道德里是大逆不道,但鲁迅却认为这思想实在是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