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咱去长沙的时候去没去过橘子洲?橘子洲有一块诗词牌注意到了吗?有一位伟人,曾于寒秋之时独立橘子洲头,面对“自古逢秋悲寂寥"的秋景,他却生发出了别样的感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
二、品读诗歌
活动一:读一读
1.指名朗读,学生点评。
2.播放朗诵视频,感知这首词的基调。再放一遍,小声跟读。
3.指名朗读,教师点评。
4.全班齐读诗歌。
活动二:品一品
思考:你能感受到这是一首什么风格的词?(提示:乐观豪迈、开阔大气)你感受到了词人哪些方面的大气?(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并相互探讨)
提示:可从品味意象、品读关键词、体悟情感等方面来鉴赏。
示例:①从诗人“独立寒秋”开始的前三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爱秋而不畏寒、卓然而立的形象和中流砥柱的英气。词中的“独立"不能改为“站立”“直立”,“独立”不仅仅是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还可以让读者想象作者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中流砥柱(就像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的英雄气概。
联系背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但同时,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的镇压。诗人遭军阀赵恒惕(tì)通缉,在韶山共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掩护下,暂时摆脱了敌人的追捕,身处如此险境却能独立寒秋(寒秋,指深秋有寒意,也可理解为处境险恶),何等的坦荡从容!
②从“看"领起的七句,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来描绘的呢?远观近看,仰视俯视,有动有静,有颜色的对比,还有动作的对比,大开大合之间尽显词人写景视野的开阔豪气。
万山红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红色的枫林,也就是像火一样的枫林。遍:写出红之广。这一句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什么?(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因为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大有燎原之势)。层林尽染:树经霜后变红的程度和红遍现象。染:用了拟人的手法。把一带枫林彷佛人工染成的一样的壮美景色描绘出来。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满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见底,江面上往来的船只争先恐后,你追我赶。描写了一个十分热闹的场面。漫:写出江水满溢之状。争:展现了江面上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场面。
鹰击长空:击,把雄鹰展翅奋飞、迅猛有力地拍打天空的那种矫健的勇猛的雄姿绘显了出来,若改成“飞”就太一般了。
鱼翔浅底:“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影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好像在天空中游动,好像飞翔一样。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鱼在水中酣游时的那种轻松自如的神态。
万类霜天竞自由:竞:竞争、竞赛。由眼前之物一下子扩展到世界万物,并作了哲理性的概括。既然世间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争中获得生存的自由,那么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的人民,不是更应该争自由吗?照此理解,可以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被压迫人民的一种什么?(问)是号召和呼唤。
③从“怅”领起的三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问江山问大地的情感大气。
面对着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着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开始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中华民族的命运将走向何方?是继续维护黑暗衰退的反动统治,还是冲垮黑暗统治走向兴盛进步?谁将成为主宰发展方向的力量呢?由此,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④从“粪土当年万户侯”,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藐视权贵、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气!
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词人的思念和追忆,他回忆起1911~1923年在长沙的经历,想起其间发生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惨案和国共合作的领导权之争,也想起了一群风华正茂、奋发有为,敢于向旧世界宣战的“同学少年”,感慨万千之余,用一句“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出他藐视军阀官僚、改造旧世界的凌云壮气!
2.为什么从这首诗歌中可以感受到如此大气的词人呢?
除了毛泽东本人豪迈的性格之外,还与时代背景相关。
写作背景: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毛泽东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岳麓山,面对如画的秋景,追怀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不禁浮想联翩,写成这首境界开阔、气势恢弘的不朽诗篇。
诗歌是时代的反映,时代也能赋予诗歌以灵魂。其实,我们还可以将《沁园春·长沙》与毛泽东同志的其它诗歌作对比,探究诗歌背后的时代变化。
三、延伸赏析
1.我们还学过毛泽东同志其它的诗词吗?(生:同样词牌的《沁园春·雪》),我们一起来背一背,看看这首词中流露的情感与《沁园春·长沙》一致吗?
明确: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还有自己的豪情壮志。在《沁园春·长沙》中词人怅然地发问“怅寥阔,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在《沁园春·雪》里则是坚定地回答“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写作背景:1936年2月,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蒋介石则迎合日本帝国主义的要求,继续实行不抵抗政策。国家和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秋。(此时,国共第一次合作早已破裂于1927年,我们愈发坚信只有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才是主宰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与此同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同志率领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饱含激情地写下了这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2.《沁园春·雪》表现出了词人的豪情壮志以及坚定的信心。你们还能从这首诗中读出毛泽东同志的坚定信心吗?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注释:钟山:此处用作南京的代语。
苍黄:同仓皇,慌张,匆忙,急遽失措貌,即突然的意思。
虎踞龙盘:形容地势优异。
慨而慷:感慨而激昂。
宜将剩勇追穷寇:号召将革命进行到底,把敌人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掉,不要留下后患。
剩勇:形容人民解放军过剩的勇气。
穷寇:走投无路的敌人。
沽名:故意做作或用某种手段猎取名誉。
霸王:指楚霸王项羽。
天若有情天亦老:借用唐代诗人李贺诗句,原句的意思是,对于这样的人间恨事,天若有情,也要因悲伤而衰老。这里指自然界的运行都是有规律的,新事物终究会取代旧事物。
人间正道: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沧桑:沧海变为桑田,这里比喻革命性的发展变化。
明确:
写作背景:1945年8月至1949年10月。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1949年4月,国共双方分别派出周恩来和张治中一行人在北京进行和谈,4月15日通过了《国内和平协定》,要求蒋介石政府必须4月20日予以批准。但,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当夜,解放军遵照毛泽东和朱德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要求,百万雄师强行渡江并于4月23日晚占领南京。毛泽东听到这个消息后欢欣鼓舞,于是写下了《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在“钟山风雨起苍黄"的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仅用三天时间,就突破了蒋介石苦心经营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攻克南京。“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革命胜利在望。面对渡江战役前以“和平"之名,建议共产党与国民党划江而治的舆论,毛泽东断然宣示“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一首纪念南京解放、庆祝革命胜利的诗篇。诗中写出了革命风暴席卷南京的磅礴气势,展示了人民解放军空前的胜利,表现了人民解放军彻底打垮国民党反动派的信心和决心,表达了解放全中国的必胜信念!语言铿锵有力、气势恢宏,都反映了革命的发展进程,展示出一个伟大革命家的胆识和气魄。
3.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词,它跟前面三首诗词相比,有什么不一样?
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馀。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译文:刚喝了长沙的水,又吃着武昌的鱼。横渡这万里长江,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哪管得风吹浪涌,这样比在庭院中散步还舒服,今天我终于可以尽情流连。孔子在河岸上说:时间就像这奔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昼夜不停的流逝着!
江面风帆飘荡,龟蛇二山静静伫立,胸中宏图升起。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以后,长江天险成为通畅的大路。我还要在长江西边建起大坝,把巫山多雨造成的洪水拦腰截住,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神女如果当时还健在,她看到高峡出平湖,必定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明确:前三首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高潮关键时期所作的,而这首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作的。
《水调歌头·游泳》词的下阕描写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长江的伟大变革。“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动”一“静”,相映成趣。一“起”则耸然挺拔,发起新意,充分表现了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带领下建设祖国、改变山河的豪迈气概。又由眼前景象引起了对未来景象的展望。前两句,先就眼前最突出的大桥建设展开,写正在付诸实施的部分宏图,不仅写出了大桥兴建的飞快速度和即将见到的大桥凌空的雄伟形象,而且写出了一桥贯通大江南北的历史意义。全词运用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谱写了一曲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战歌。
写作背景: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视察了大桥的施工。6月1日、3日、4日毛泽东在武汉三次畅游长江,写下了此词。
3.教师总结:综合以上诗歌,从《沁园春·长沙》到《水调歌头·游泳》,毛泽东同志用诗笔绘就了中国革命波澜壮阔的宏伟画卷,勾勒了中国共产党产生、发展、壮大的轨迹。读其诗词,不仅能体会到毛泽东同志的豪情壮志,还能回溯历史,领略在20世纪风云变幻的神州大地上,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创建伟业的精神与情怀。
(3)词的风格:豪放、婉约
(4)词牌由来
“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
(三)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但同时,国民党右派阴谋篡夺革命领导权,共产党人陈独秀也认为革命应由资产阶级领导。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长沙停留,重游橘子洲,怀着由对中国革命的思虑所引发出来的激情,写下这首词。
·
一)情境导入
让学生齐背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在这首词中,词人写出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霸气"。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首他在青年时代写下的另一首“大气”的词《沁园春·长沙》。
任务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词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什么情感?词中蕴含了作者怎样的人生追求?
该词上片描绘长沙秋景,下片作者回忆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抒发了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2、根据词的写作特点,找出相关内容。(建议学生以思维导图展示)
上片——写景:
(何时、何地、何景)
寒秋,湘江,橘子洲头
山,林,江,舸,鹰,鱼,万类霜天
下片——叙事、抒情
(何人、何事、何情)
百侣曾游,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3、诵读诗词上片内容,词人所写秋景和一般秋景有何不同?
在横线上填入合适的词语。
看生机勃勃之景
生济世苍生之情
2、解读上片:
(1)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解读:开头三句,点明时间、地点何写景抒情的独特环境,把自己置身于秋天的广阔背景之中,把读者带进一个高远的深秋境界——独立寒秋图
思考:“独立"能否换为“站立”、“直立"?为什么?
举例诗句:
李白:独坐敬亭山,相看两无厌。——闲适
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
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
明确:“独立”既表明一个人,更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高大伟岸、踌躇满志。
(2)中间七句: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湘江秋景图。
思考:在这几句诗句中,你认为那些字用的比较好?为什么?
(万)山(红遍):山之多;红之广
(层)林(尽染):因山势起伏而成的树木的高低;拟人,林之密,染之透
(漫)江(碧透):水深而宽;水澄澈洁净;水之盛、清。
(百)舸(争流):船多;热闹
鹰(击)长空:鹰的矫健有力
鱼(翔)浅底:鱼的自在快活
哪一个字引出词人所见之景?有什么特点?角度有什么不同(建议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
看(领字),领出下文内容。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作者的观察地点由山上到江中到天空。观察角度由远眺到近观到仰视到俯瞰,由远及近,由高到低,动静结合,色彩鲜明,一派生机盎然之秋景。
(3)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美丽壮阔的秋景,生发出什么感慨?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诗人见山川的壮阔美丽很自然地想到了祖国命运和革命未来,进入了理性的思考,提出谁是大地主宰的问题:革命领导权问题。“怅”写出词人思绪万端,百感交集。“问"又表达了对自然荣枯和社会盛衰由谁来主宰的追问,表现了诗人的胸怀与抱负。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4)上片小结
看生机勃勃之景
生济世苍生之情
“诗的品评在意境的高下,而意境的高下,又决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毛主席具有博大的胸襟,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故其诗歌也充满豪情壮志。体现了主席博大的胸襟与凌云壮志。
第2课时
教学目标:鉴赏下片,感悟作者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感受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过程
·
情境导入
·
由上片背诵导入下片的学习内容
二、文本研讨
任务一:读思结合
1、下片刻画了一群怎样的少年形象,完成表格,体会其情感与精神。
人物
情态
事迹
精神
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中流击水
雄姿英发的风貌和气概,以天下为己任,有肩负着国家兴亡、主宰民族命运的豪情壮志。
下片由“忆"字领出回忆内容,当年的那段峥嵘岁月。革命青年在一起谈论国家大事,一起到水流的中心去游泳,体现了青年一代博大胸襟,壮志凌云,乘风破浪,砥砺前行。
任务二:合作探究
有人认为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图是实写,有人认为是虚实结合,既写毛泽东当时眼前的实景,又暗含当时中国各地的自然景观和政治形势,你怎么看?
观点一:实景。因为当时作者只是站在湘江的橘子洲上,不可能看到全国各地的自然景观,而且全国各地秋景也不同。
观点二:虚实结合。诗词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写实,更多的是想象和联想,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读出不同的内容。词中所写既是湘江之景,也是祖国大地之景;既指自然景,也暗含社会形势。“万类”则包含了所有种种。
任务三:比较阅读
1、《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的比较阅读。
比较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雪》
创作时间
1925年
1936年
创作背景
1925年,毛泽东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当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首词。
1936年,红军组织东征部队,准备东渡黄河对日军作战。当时,所经过的清涧县高杰村袁家沟一带下了一场大雪,长城内外白雪皑皑,隆起的秦晋高原,冰封雪盖。毛泽东见此情景,颇有感触,填写了《沁园春·雪》这首词。
表达思想
表达的是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主要表达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抒发无产阶级要做世界的真正主人的豪情壮志。
表现手法
用对比,描写深秋景色
用拟人,描写雪景。
2、聆听经典
视频播放平安的歌曲《沁园春·长沙》
三、课堂总结
1、学生说出自己的收获和体验,谈一谈短期目标和长远打算。结合青春的话题,引导学生树立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2、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毛主席的诗词,感受到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壮志豪情,他们的英气勃发,他们的博大的胸怀和敢为天下先的美好品格,希望大家学完这一课后后能有所启示,如何绽放自己的青春,如何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如何保持一颗积极的心态,让自己的生命蓬勃而信念依存。
(二)学习活动之二:诵读,分层概括1.第二次朗读训练:读好特殊节奏。(体会“领字"的结构与语速作用)2.知识撷萃:对仗。诗词中的对偶,叫对仗。对仗指两句相对,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3.引导学生运用对仗方式概括这首词的内容与风格。(老师出句,学生对句)——上阕写壮景;下阕抒豪情。——上阕主写景,景中有情;下阕主写情,情中有景。——万山红遍,一派壮丽秋景;中流击水,一群热血青年。——上阕绘景,描绘橘子洲头秋色图;下阕忆事,表现同学少年凌云志。4.小结:上阕写景,描绘美丽壮观的湘江深秋景色,并即景抒情,提出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下阕抒情,通过回忆,形象概括同学少年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艺术地回答了“谁主沉浮”的问题。
(三)学习活动之三:诵读,品味词句1.知识撷萃:炼字。诗人讲究炼句、炼词、炼字。简单说就是写作时反复斟酌、锤炼、推敲语句,使之精确简洁,生动传神,为诗文增色(举例“推敲"故事)。2.自由品析:说说哪些字、词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好。——“染”字用拟人手法,写出秋色之深。——“击"字显示出雄鹰展翅奋发、搏击长天的强劲力量。——“争”既写船,又写人,写出了人的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3.探究诗眼: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穿插诗眼的有关知识)4.第三次朗读训练:语速缓急有致。(略)
(四)学习活动之四:朗读,感受意境1.知识撷萃:意境。意境是作品中蕴含着、渗透着、表现着的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境界。2.意境例举:王之涣登鹳雀楼的意境是开阔的,王昌龄出塞的意境是豪壮的,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的意境是凄婉的,毛泽东沁园春雪的意境是崇高的,柳宗元江雪的意境是孤寂的,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意境是悲壮的,李清照声声慢的意境是凄美的……3.本词意境:高远
单元学习主题:本单元人文主题是“青春的价值”。
1、单元学习目标
通过对不同时期青春情怀的思考,领会青春之美,结合自己的经验,认识青春的价值。
通过对诗歌和小说在语言、形象等方面的探讨,把握诗歌和小说不同的抒情方式,能够进行鉴赏和赏析。
通过对诗歌与小说特点的掌握,体会诗歌和小说的独特魅力,获得审美体验,能够进行诗歌创作。
2、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第一课《沁园春长沙》一个课时;第二课中《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和《红烛》各一课时,《峨日朵雪峰之侧》与《致云雀》为学生自学;第三课《百合花》两个课时,《哦,香雪》一个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好在哪?
课型:新授课
1.教学内容分析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是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一单元第二课的第一首诗,这也是这首诗第一次被选入语文教材,此前人教版教材中曾在新诗单元选入郭沫若另一首诗歌《天狗》,两首都选自诗集《女神》。
一直以来,对郭沫若《女神》中的诗歌评价存在两极现象,或以当今审美标准批其缺乏文学性,不足以称之为诗;或站在文学史、历史角度对其高度赞扬。特别对于高一学生来说,很容易站在个人审美立场对诗歌进行解读和评判,而不能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时代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本次课主要从接受和创作两个角度对诗歌进行分析。从接受角度:结合时代背景,揣摩青年人们的心理状态,理解诗歌为何在当时备受欢迎、甚至被奉为潮流。从创作的角度:通过分析诗歌的特点,发现诗歌能够宣泄情感、传递力量的原因。体会诗歌蕴含的青春价值。
诗歌主情,郭沫若这首诗歌具有其《女神》时期的典型风格特点——自我抒情主人公、自由的写法、新词汇的使用、大胆地抒情等。正如温儒敏所说,一味解读《女神》中诗歌的反封建求民主的思想,其实并不能够解释其在五四时期引起轰动的原因,因为在当时具有深刻反封建思想的文章刊物比比皆是。郭诗之所以能够代表五四精神产生巨大的影响,与读者的接受密不可分。所以本次课特意设置了一个设身处地环节,意在引导学生感受、揣摩当时读者的心理状态,从读者角度领略其时代价值。
那么为什么这样的诗歌就能够满足当时青年情感宣泄的需求?是如何传递力量的?接下来便以小组交流探讨的方式,从意象、字词、句式等创作角度方面考察诗歌力量效果的产生原因。通过对诗歌的改写和对比,帮助学生解读诗歌、更客观地认识郭诗该时期的特点,领略五四时代青年人的风貌,也为后续作业中的诗歌创作做铺垫,落实“阅读与写作"的学习任务群要求。
最后总结所学,概括诗歌所蕴含的“青春”,最终与本单元的主题“青春的价值"紧密相扣。并在作业设计中,由学生完成群文对比阅读同一单元的诗歌《峨日朵旭锋之侧》,同样写力,有什么不同?不同的原因在哪?
2.学习者分析
这一阶段的学生刚刚进入高中,在初中阶段对古诗词和新诗有一定了解和积累。在初中阶段,学生也曾学习过郭沫若的诗歌《天上的街市》,对郭沫若有一定的认识。
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诗歌的认识和感受更多基于诗歌的审美体验,对郭沫若在《女神》时期的诗歌认识未必客观,容易站在当今的审美立场对其进行评判,而低估其背后的时代的意义与价值,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在对诗歌赏析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诗歌鉴赏基础,知道诗歌鉴赏常用角度,如意象、手法、练字等,为本堂课小组任务的开展提供条件。
3.学习目标确定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对诗歌语言特点的分析和把握,感受诗歌的力量性。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诗歌受欢迎原因探讨,能够立足情境客观评价诗歌;通过诗歌改写,能够从意象、形式等方面把握诗歌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朗读,体会诗歌情感的奔放性与宣泄性,感受狂飙突进的时代风貌。
(4)文化传承与理解:通过结合时代背景,领略五四青年人积极进取的青春之美。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诗歌在五四时期受欢迎的原因。通过对诗歌力量传递方式的分析,把握郭沫若此时期诗歌特点,理解诗歌时代意义。
难点:通过对五四时期青年人的身份代入,结合情境,感受五四时期青年人的青春风貌,感受诗歌时代精神。
5.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初读朗诵,直观感知
教师活动1
教师提问:
这首诗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感觉是什么样的人能发出这样的声音?并请学生带着问题朗读。
学生活动1
自由朗读诗歌,获得诗歌感受,说出诗歌带来的感觉和印象。
预设答案:
第一印象:粗犷、奔放······
场景:开阔壮观······
人:自信、豪迈、疯狂、巨人····
活动意图说明:郭沫若的诗歌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其散文化、过于口语化的语言也成为他诗歌在后来饱受争议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阅读与自由朗读,使学生获得诗歌的初步印象,此时学生或许会对诗歌产生困惑:这样的诗好在哪里?为何会给人这样的感觉?为后面引入时代情境和分析诗歌的力量来源做准备。
环节二:设身处地,品味诗情
教师活动2
1.介绍背景,情境引入
(1)问题:大家看下这首诗创作在什么时候?这一时期有什么重要事件发生?五四时代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是一个处在新旧交替阶段的大变动时代,也可以说五四是一个觉醒的时代。个人的力量和意义受到重视,新的社会力量在生长和发展,群众的力量在不断壮大。以青年学生为先锋,无产阶级为主要力量的五四运动更是表现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性,体现了狂飙突进式的呐喊与抗争精神,反叛成为一种潮流。
(2)五四运动发生后,在日本留学的27岁的郭沫若正感受到了来自国内这场运动的冲击,毅然决定渡海回国。面对无边的大海,诗人写下了这首诗。大家觉得诗人又是什么心情?
2.朗读
如果你是五四青年,你会怎么读这首诗?
学生活动2
1.了解背景,情境代入
(1)探讨心中的五四,代入五四时期青年人的身份,揣摩青年人心理,认识到五四时期进步思想让青年人充满斗志。
(2)预设:既然能够毅然地选择回国,证明五四运动的发生让诗人看到了希望,充满了斗志。
2.结合时代背景,以五四青年人身份大声朗读诗歌。
活动意图说明:诗歌创作所处的时代距离今天学生比较远,虽然诗歌本身具有很强的时代感,但与学生存在历史隔膜。了解时代背景后代入五四时代的青年身份,可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时代意义,从接受角度去感受诗歌所具有的时代魄力以及蕴含的时代精神。
环节三:探析特点,名理分析
教的活动3
1.挖掘诗歌力量感的来源
为什么这样的诗就会给人昂扬、奔放之感?它是怎样传达出诗歌的力量的?如果让它的感情收一些,你会改掉哪些地方?
教师对回答问题小组的观点进行总结,将要点依次列出:
(1)感叹
(2)修饰词
(3)意象
(4)动词
(5)反复、排比的手法
(6)句式
2.删改前后对比分析
教师将各组删改完成的诗歌进行投影,并结合各组删改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
(1)感叹:感叹词、感叹号与感叹句,都让诗歌的情感得到毫无节制的抒发,抒情大胆外放。而且以第一人称抒情的感觉也更加强烈。
(2)修饰词:“无数的”“无限的"全身的”“不断的”,都具有无限性,好像有无穷无尽的力量。也正是因为无穷无尽的力量,才可以去“不断的毁灭和创造”,力不仅巨大,而且绵延不绝。同时还有各种形态,能够看见、听见,能够唱出来、歌咏出来,这首诗本身又何尝不是一种力的表达呢?也让我们感觉到,五四运动发生后,在日本毅然选择回国的郭沫若充满了力量,这力量不仅给诗人带来决心,也鼓舞着青年人们去毁灭、去创造。
(3)意象:
①巨大:大海和太平洋差别在哪?大海到底有多大,没有办法形容,因为没有参照物,但北冰洋大小可感,参照物是地球。洪涛也是本身就具有巨大力量的意象。
②新奇:为何一定要用太平洋和北冰洋这样的专业词汇?诗人渡海回国,面对的就是汪洋的太平洋,所以提到太平洋也并不奇怪。不过这样的专有名词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新奇,是新鲜的、与传统不同的,对于五四时期极具反叛精神的青年人来说,这样的词汇很具有抗争性和反叛性。不仅仅是一种新词汇、新文化,还是一种新力量。
而诗人之所以能同时看到太平洋与北冰洋,是因为诗人的视角是站在地球边上的巨人,这样的视角也放大了抒情主人公的力量。我们既能够感受到诗人郭沫若的信心,作为读者也能够让自身的力量得到很大程度的释放。是对自我力量的认知,对自我力量的肯定,青年人们喜爱这样的诗歌也可以体现五四时期人的觉醒意识。
(4)动词:
①“涌":云在什么天气会涌动?有很大的风,所以涌字能够传递力量感。为何不说乌云涌动?通过图片对比可知,乌云基调压抑,而白云使诗歌一开始基调就是积极的,从一开始就给人昂扬之感。所以郭沫若此番回国是要面对暴风雨还是想要开辟新世界呢?郭沫若对这种毁灭的力量是反对呢还是赞扬呢?从一开始就已经表明了诗人此番回国的态度。
②“提”:大洋提起全身力量可以联想什么场面?海啸,具有毁灭性的力量,也正因如此才能把地球推倒。地球真的会被海啸推倒吗?不会,但不可能发生的场面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5)手法的反复排比:朗读“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和“不断的毁坏、创造以及努力(哟)”,一个情感是不断递进、越发激昂的,一个气势稍收,且不适合加感叹词读出感叹语气。
(6)句式:对比朗读,原诗长句和短句搭配,使诗句错落有致,朗读时停顿时间、语速等都富于变化,朗朗上口,更适合大胆直接地抒情,给人情感的宣泄感。
3.总结
总结:
感叹——奔放
修饰——无限性
意象——巨大新奇
动词——力量感
手法——反复排比
句式——自由
这些其实也就是《女神》时期郭沫若自由诗的特点,正是具备这样的特点,所以这样的诗歌读起来让人特别宣泄、充满力量,也因此备受五四青年的欢迎。写下这首诗歌的诗人郭沫若27岁,也正值青春年少,不仅开创了新诗体式,而且充分体现了当时青年人饱满的激情和昂扬的自信。这首诗歌在青年人中的接受情况,也反映了五四青年追求昂扬进取的青春风貌。无论是从创作还是接受角度看,早期郭沫若的诗歌都足以代表五四时期追求进取的青年风采、时代精神。
学的活动3
1.小组合作,删改诗歌
各小组通过合作探讨诗歌可删改的方面,从而探究诗歌表现力量的方法。
各小组在教师列出的要点中任选一项,进行诗歌删改,并将删改后的诗歌写在卡片上。各小组领取删改任务先到先得,避免重复。
2.删改前后对比分析
结合删改部分,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将各组诗歌删改部分与原诗对比,感受诗歌力量感的传递方式,把握诗歌特点。
(1)感叹:对比朗读,体会情感的收放。
(2)修饰词:观察被删改掉的修饰词的共同特点,感受力的特点,以及对诗歌力量感的作用。
(3)意象:对比删改后意象和原诗意象效果上的差别,分析原诗意象选取的特点及原因。
(4)动词:对比删改前后动词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动词传递的力量性。
(5)(6)都通过对比朗诵,感受删改前后抒情上的变化,体会自由句式和反复排比带来的抒情自由感和语势的增强,从而体会力量性。
活动意图说明:从创作角度入手,以小组探讨的方式寻找诗歌的力量感来源,从而把握诗歌的特点。并通过诗歌改写进一步对诗歌效果对比分析,认识到诗歌的力量性与诗歌本身特点密切相关,这也是郭沫若《女神》时期诗歌能够受到五四青年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诗歌具有力量性、能够宣泄情感。在诗歌特色中体会时代特色,领略昂扬的青春之美。
环节四:把握价值,朗读总结
教师活动4
1.这一单元主题是青春的价值:在这里你能感受到几种青春?
我们在这首诗里仿佛能够看到一个站在地球边上发出大声呐喊的、有着无穷力量的“巨人"般的形象,诗人对未来也是充满信心与希望,期待开创一个美好的图景。这样一首诗,不仅让当时的青年人们找到了情感的宣泄,更能给青年人们希望与斗志。
在解读诗歌时,我们不能完全站在今天的审美角度进行评判,还要把诗歌放在当时的环境中,去感受和揣摩在特定历史情境中的意蕴和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这样的诗歌能够受到五四青年们的欢迎,这种现象也让我们看到了五四青年人们敢于反抗、大胆前进、不断探索的时代风貌。
在今天,当你遇到困难觉得心中万分困顿时,不妨读一下郭沫若的《女神》,回想五四时代青年人们的热情与勇气,激励自己去开创、去拼搏。
2.朗诵
学生活动4
1.预设答案:
(1)诗人的青春:写作时诗人27岁。
(2)新诗的青春:形式上对传统诗歌格式规矩的不留余力的打破,开创了一种新诗体式。内核、精神是新的,张扬个性,反叛一切。
(3)时代的青春:对旧社会的反抗、破坏与新时代的创造。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对新事物的接受与对人的力量的肯定,一个新的时代的开创。
2.朗诵诗歌。
6、板书设计
一、导入
青春是一场永不停歇的相遇,青春的我们将与青春的美文不期而遇,首先让我们听听董卿对青春的解读,欣赏董卿朗诵《青春》视频。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青春是那么美好,在这段不可复制的旅途当中,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记忆。不管它是迷茫的、孤独的、不安的,还是欢腾的、炽热的、理想的,它都是最闪亮的日子。雨果曾经说:“谁虚度了年华,青春就将褪色。”是的,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不是用来挥霍的。只有这样,当有一天,我们回首来时路,和那个站在最绚烂的骄阳下曾经青春的自己告别的时候,我们才可能说:“谢谢你"。青春是一个美好的字眼,今天让我们在前辈的青春诗情中寻找青春的价值,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学习目标出示:1.品析意象内涵,领悟青春价值。2.探究抒情方式,书写青春华章。)
二、诵读展意气诵读是诗歌的灵魂。
作业要求:
1.全班齐读《沁园春·长沙》。
2.离桌站立、手捧书卷、感情投入。
3.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4.读完后自行落座。
三、青春溯源——识青春之诗人
《孟子·万章章句下》:“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一首诗是一幅画,是画境与诗意的浓缩,也是诗人生活时代的缩影。知人论世,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时代性很强的诗歌作品。
(学生课前准备三位诗人的背景资料)
诗人
创作时间年龄身份
背景
毛泽东
1925年,32岁,革命领导人
当时革命蓬勃发展,国共统一战线已经确立,但革命由谁来领导,成为党内外斗争的焦点。1925年2月,诗人途经长沙,并独自去了橘子洲。
郭沫若
1919年,27岁,热血青年
“五四运动"的狂飙,震动了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给了他极大的精神鼓舞。1919年9月、10月间,郭沫若从日本回国,当轮船行驶在日本横滨海面时,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他胸中激情奔涌,写下此诗
闻一多
1923年,24岁,爱国青年
1923年,闻一多看到了社会的黑暗混乱,民不聊生,回归自己数年来的理想探索,写下此诗。
明确:
相同点:
作者都处于青春年少时期,又都处在中国黑暗时期,他们彷徨,对现实不满,但又十分关注国家的命运前途,他们怀抱着自己的豪情壮志,希望能点燃澎湃的青春激情,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四、活动一:1.寻找青春的意象领悟青春价值意象是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请各小组选择一首诗歌,勾画出诗中主要的意象,分析诗人的情感,领悟青春价值。
作品
意象
情感
青春价值
《沁园春·长沙》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要求: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诵读,一名同学汇总小组成员的意见,总结发言)
作品
意象
情感
青春价值
《沁园春·长沙》
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暗喻和赞美了当时工农运动蓬勃兴起的革命形势,引发忧国忧民的情怀,抒发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胸怀天下勇担大任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涛、力
摧毁旧世界创造新生活
勇敢进取创新精神
《红烛》
红烛
赤诚与奉献
执着追求理想,甘为国家牺牲奉献
小结:
由表格,我们明确知晓,《沁园春·长沙》借助“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等意象群,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色彩绚丽壮美的秋景图,体现了巍峨、博大、壮阔的崇高美。《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借助北冰洋、白云、太平洋、洪涛这些意象叠加,通过想象,把北极的北冰洋和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浩瀚的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以超乎人们认知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认知的伟力,显示它们的壮阔。体现了排山倒海的气魄,映射出青春昂扬的气息。《红烛》借助核心意象“红烛”,揭示了红烛精神的本质和灵魂所在。2.拓展“青春的价值”的内涵。俄国别林斯基曾说:“一个诗人越是崇高,他就越是属于他所出生的社会,他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色,也就越是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师:请同学们结合我们生活中的“青春偶像”丰富“青春价值"的内涵。
生:我觉得“青春的价值”的内涵是勇敢。作为一代青年,他们敢于抨击黑暗,改造旧世界,宣扬真理,敢于发声,值得我们学习。
生:我觉得“青春的价值"的内涵是爱国。在国家前途命运受到威胁之时,他们没有退缩,勇于挺身而出,承担起救国救民的重任。
生:我认为“青春的价值”使命感和责任感,他们心系天下,忧国忧民,勇于担当,勇于承担匡世济民的责任,为国家图富强,为人民谋幸福!为万世开太平!
小结:
通过分析,我们感受到毛泽东主席那种充满责任的青春担当,体会到郭沫若先生破坏与创造的青春豪情,领略到闻一多先生甘于奉献和牺牲的青春无悔。活动二:再读诗歌探究抒情方式以《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为例,探究现代新诗的抒情方式。修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进行比较阅读,总结《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的抒情特色。
原诗: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
啊啊!好幅壮丽的北冰洋的情景哟!
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
啊啊!我眼前来了的滚滚的洪涛哟!
啊啊!不断的毁坏,不断的创造,不断的努力哟!
啊啊!力哟!力哟!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修改版:
白云空中怒涌,壮丽的北冰洋晴景。
太平洋提起力量要把地球推倒。
滚滚洪涛,不断的毁坏、创造、努力。
力的绘画、舞蹈、音乐、诗歌、律吕。
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抒情特色
(1)运用“白云"、“太平洋”“洪涛"等阔达的意象便于情感的外放。
(2)词语运用别具特色。运用叠词“啊啊”,直抒胸臆,抒写对“力"的赞叹,增强艺术感染力。
(3)句式自由,节奏鲜明。不受束缚的自由句式,具有极为鲜明、强烈的节奏感。长短句式随着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自由、奔放没有约束。
(4)《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反复、排比等手法便于情感的喷薄而出。《红烛》抒情特色
(1)“红烛”这一意象具有的古典含蓄之美。
(2)《红烛》中诗人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反问的方式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显得含蓄深沉。
活动三:展笔致青春青春是花样年华,生活中的一举一动,学习中的一点一滴,看似平平淡淡,实则编织了青春最美的画卷。请选择特定的意象,借鉴现代新诗的抒情方式,写一首小诗表达对青春的感悟。
五、青春诵读
教师指导
青春是诗的季节,充满着生生不已的感发力量,请选择最能点燃你青春激情一首诗歌进行诵读,读出你对青春价值的理解。
六、立青春
榜样在你的心目中,什么是最美的青春?谈谈你心中的青春榜样。
七、课堂小结
前路虽远,愿赤诚永在心间,远征星辰大海,归来仍是少年,以滚烫年华,报以世界满腔热烈,愿你青年如画,不负年华,胸怀青云志,不忘赤子心,青春正向上,梦想有光芒!(学生齐读)
八、作业
诗篇浩如烟海,作家灿若群星,请你为“青春之歌"专栏,推荐最具时代气息的青春诗篇,并附上诗歌评论。
九、归纳本设计
赏前辈青春诗情立吾辈少年远志
——《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比较阅读
青春意象——青春价值——吾辈远志
确:“我”指向诗歌的抒情主人公;我指向作者本人。
2、分析“我”,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
明确:创作背景、意象、情节、描写……
(一)学习活动一:诵读诗歌——寻“我”
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预习以及课下注释,朗读两首诗歌,画出描写“我"的句子,并试着用一个词语概括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什么形象。
明确:《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歌号者形象
《峨日朵雪峰之侧》:攀登者形象
(二)学习活动二:结合意象——鉴“我"
请同学们找出两首诗中涉及的意象,完成相应表格,并结合这些意象更深一步探究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的形象。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诗人最后着重对于“力"的描绘,请同学们思考诗中的“力”有何特点?这有何深意?
明确:特点1:毁坏、创造、努力。
“毁坏":指毁坏旧世界、旧中国、旧社会、旧文化。
“创造”:指创造新世界、新中国、新社会、新文化,创造新时期的文明。
“努力":指诗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
特点2:绘画、舞蹈、音乐、律吕。
《峨日朵雪峰之侧》:
(三)学习活动三:知人论世——“析”我
(1)资料补充:《立在地球边上放号》(1919年9、10月创作)
“五四运动"——狂飙突进时代精神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蓬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内容受到猛烈抨击与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切的推崇。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郭沫若说:“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我在那时差不多时狂了。”
创作高峰——惠特曼《草叶集》的影响
惠特曼的那种把一切的旧套摆脱干净了的诗风和五四时代的狂飙突进的精神十分合拍,我是彻底地为那雄浑的豪放的宏朗的调子所动荡了。_________——郭沫若《我的作诗的经过》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本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常德,祖籍湖南桃源,中国当代诗人,历任青海省文联《青海湖》杂志编辑。1957年定为右派,1979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
时间跨越20多年,1962年8月2日初稿——1983年7月27日删定。
1962年8月,昌耀正在距离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1957年4月,因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反革命分子乘中国共产党开展整风运动之机。昌耀被划成了右派,在藏区和沙石场劳动改造了20年,从此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直到1979年平反。
昌耀曾说:“我是风雨雷电合乎逻辑的选择!"
(2)请同学们结合补充资料,小组探究“我”与我,赏析诗人自身形象及蕴含的情感。
明确:1、抒情主人公“我"的“巨人形象”和“歌号者形象”,其实就蕴含了诗人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渴望破坏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热情和决心。
2、抒情主人公“我”的攀登者形象与作者自身——我的形象是有关联的。诗人早年曾经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了理想与热情,但是生活却给了他严厉的答复。但是,诗人依然保持着生活的信心,但这样的信心不再是少年的狂热,而是多了审慎、多了清醒,多了对生活内涵的深刻的体认。
这难道不是一个人的成长、成熟历程吗?从渴望自由、雄壮豪迈、热烈奔放、狂歌猛进走向一种冷静、清醒,虽然面对艰苦困难的环境,但仍然坚持不懈,勇敢顽强,热爱生活。
《红烛》教案
【教材定位】
《红烛》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二篇文章,在延续“青春"这一主题的同时,拓展了生命的意义。“青春”不止意味着宏图大志、激情与梦想,还意味着有更多的使命与责任,意味着要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而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有时是需要足够的奉献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他人。
这篇课文,就是诗人闻一多在面对红烛时的思考,由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引入对红烛的思考,由“红烛”到自己,写出的是甘于奉献的牺牲精神,道出的是自勉自励,不断向前的无畏精神。这对青少年树立人生理想,培养人文情操具有指导意义。
【素养目标】
1.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对于诗歌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
2.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3.理解“红烛"这一意象的精神内涵。
【教学重难点】
把握整首诗歌的情感结构,体会闻一多诗歌的“三美”艺术。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点拨法。
2.点拨法:抓关键核心意象“红烛”,了解情感结构,进而深化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初读李商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时,可曾引发你的思考?可曾被诗句所描写的“蜡烛"所触动?那么,你曾经想到的,可以用蜡烛来形容的人,包括谁?我想,这些问题,在懵懂时期的我们,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今天,就让我们走近一位诗人—闻一多,看看他是怎么写“烛”的。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原名家骅,湖北淆水县人。出生书香门第,自幼喜爱古典诗歌、绘画和戏曲。1912年考入北京清华学校,翌年正式入学。“他到清华学校以的致命伤1916年开始到1920年上半年,经常有旧诗发表。在学校中颇有诗名"。“五四运动以后,他致力于新诗的创作。……他自己编过一本手抄的《真我集》,录存1920年至1921年间写的新诗。”在清华九年中,闻一多在文学、绘画和戏剧演出等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人物轶事】身处异乡却心系祖国
1922年,闻一多远渡重洋留学美国,他的行囊里装的还就是薄薄的一本杜甫诗集。美国的发达他看在眼里,中国的贫穷和战乱他刻在心里。在家书中,他说:“一个有思想的中国青年,留居美国的滋味,非笔墨所能形容。"在美国,有的中国同学去理发,却因为就是有色人种,门都没进去,告到法院虽然胜诉。
可就是店老板还就是要求中国学生只能偷偷地来理发。毕业典礼上,惯例就是男女生成对上前接受毕业文凭,但六个中国男生只能自己结成三对走向讲台。
因为没有美国女生愿意和他们站在一起。每每耳闻目睹这些事,闻一多都会痛苦地折断手中的笔。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他知道,很多不堪卒读的话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祖国的苦难,但他写下的诗句却就是“我要赞美我祖国的花,我要赞美我如花的祖国”。有人说:“国家就是腐败的,到处丑恶,不值得爱。"
闻一多痛心地反驳道:“不对,只要就是你的祖国,再丑、再恶,也要爱他。”他常把自己的诗寄给国内的朋友们。也常常提醒道:“不要误会我想的就是狭义的家,我所想的就是中国的山川,中国的草木,中国的鸟兽,中国的屋宇,中国的人"。
2.了解写作背景
1922年闻一多赴美国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受到的歧视,写过许多篇爱国诗篇。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和期望从美国归来,但看到的是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政治腐败、经济凋弊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我来了,我喊一声: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正是这种为现实所冷却了的爱和期望,成为了本首诗的深层根基。
《红烛》是闻一多的第一本诗集(红烛)的序诗。这本诗集编人了他从“五四运动到留美初期的部分作品,于1923年9月出版。序诗的写作是在这个时间以前。其时,诗人身在远离祖国的大洋彼岸,这个被“五四"运动的洪流冲激过的、从“世家望族、书香门弟”里挣脱的书生,与当时千千万万的青年知识分子一样,面临着历史的抉择,思考着人生和自我的价值。
3.了解“新月诗派"
新月派: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受泰戈尔《新月集》影响。该诗派大体上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l前期
他们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主张"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与诗的形式格律化,为了实现这一理论原则,新月派诗人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的尝试,首先是客观抒情诗的创作,即变“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为主观情愫的客观对象化。然后再用想象来装成那模糊影像的轮廓,把主观情绪化为具体形象。反对滥情主义和诗的散文化倾向,从理论到实践上对新诗的格律化进行了认真的探索。
l后期
后期新月派提出了"健康"、"尊严"的原则,坚持的仍是超功利的、自我表现的、贵族化的"纯诗"的立场,讲求"本质的醇正、技巧的周密和格律的严谨”,但诗的艺术表现、抒情方式与现代派趋近。
4.了解“三美"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音节)、绘画美(辞藻)、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详解】
闻一多主张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他大肆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认为“格律可从两方面讲……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属于听觉方面的有格式,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还认为“整齐的字句是调和的音节必然产生出来的现象,绝对的调和音节,字句必定整齐”,对于字数整齐了但音节却不一定调和了这个问题,他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是因为只有字数的整齐,没有顾到音尺的整齐"。也就是说,音尺、韵脚等音乐性因素的组合,构成了诗的韵律、诗的节奏,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又构成了诗的音乐美,成为诗的基本动力。
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是指诗的词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
新诗建筑美理论是先生根据汉语的特点提出来的:“我们的文字是象形的,我们中国人鉴赏文艺的时间,至少有一半的印象是要靠眼睛来传达的。原来文学本是占时间又占空间的一种艺术。既然占了空间,却又不能在视觉上引起一种具体的印象——这是欧洲文字的一个遗憾。
三、诵读全诗,感受诗韵
1.读准字音
吐出(tǔ)烧沸(fèi)捣破(dǎo)
脂膏(zhīgāo)慰藉(jiè)耕耘(gēngyún)
2.给全诗标出节奏和重读,诵读全诗。
3.诵读指导(示例)
红烛啊!语调深沉,饱满,上场不误,不误!___两个相同的句式读出区别,后一个要更强调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注意断在“要”字后面,“烧"与“光”为重音这正是自然的方法。“正是"后断开,重音强调
红烛啊!字韵饱满,充满激情既制了,便烧着!坚定而有力,“烧”字重音烧吧!烧吧!___渐高,第二个“烧"字加强重读烧破世人的梦,___排比句式,接续紧凑烧沸世人的血──“血”字拉长音也救出他们的灵魂,语气坚定而有力也捣破他们的监狱!读出决绝果敢的语气
4.教师范读。
5.学生朗读,教师点评。
四、文本研究
【思考1】速读全诗,概括每一小节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对红烛颜色之红的赞美;
第二节:困惑于红烛的自我燃烧;
第三节:找到红烛燃烧的高尚理由;
第四节:感伤怜悯红烛的燃烧;
第五节:困惑于红烛的流泪最终明白缘由;
第六节、第七节:开导安慰红烛的流泪;
第八节:引用“莫问收获,但问耕耘"重申红烛精神使情感归于理性沉静。
【思考2】这首诗将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歌主体扣住了引子中的哪两个字写红烛说一下理由。
明确“灰"与“泪”两层。
2、3、4节——“灰"
5、6、7、8——“泪”
【思考3】开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对全诗有什么作用?
明确是全诗抒情的中心和总纲。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在这样的红烛面前,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否则就不配做诗人。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那颗心,真是一颗赤子之心,是那么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一个“吐"字;逼真的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
【思考4】自读2、3节,先说红烛“一误再误”,后又写“不误不误"是不是矛盾?
明确这两节诗,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悟彻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已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思考5】怎样理解“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明确第8、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做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应当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中,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思考6】品读语句
①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可是一般颜色?
明确“这样"是指示代词,这里指性质,用“这样红”,表明诗人凝视着红烛,也能唤起读者对红烛的印象,想到烛火照得红亮的样子,“这样红"远比“鲜红”的形象丰富得多。“吐"字,逼真地描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远比“掏”字爽快率直。
②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
明确用“侵"字性质明确,红烛创造光明,残风却容不得这片光明,残风是一种邪恶的势力,它的行径完全是邪恶的行径。此其一。其二,“侵”字的适用范围大,因而给人以丰富的想象,风有大有小,而烛火在或大或小的风中也程度不同的摇曳晃动。用“着急"更能表现出红烛一心为人世间创造光明,唯恐不能为人世间创造光明,以无私奉献为天职的灵魂。
③原是要“烧”出你的光来(引号的作用)
明确“烧"字不加引号,就不能着重标明它的特殊含义。加上引号,引人注目,字义丰富而又突出。
④哦!我知道了!(叹号如改逗号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用叹号:经过思考找到明确后的快感显得很强烈。改用逗号,语气不强,感彩淡薄。
⑤才着急得流泪!(叹号的作用)
明确用叹号着急的心情表达得很强烈,改用句号,就失去了强烈的感彩。
五、探究把握—情感结构
【任务指引】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就指出:“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如果拿一棵树来类比诗歌,白居易认为情感是它的根本,语言是它的苗叶,声音是它的花朵(“华"同“花”),思想是它的果实。情感之于诗歌犹如根本之于树木,而“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可见,诗歌的情感何其重要。
【分析】:
诗人用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领导全篇,是诗歌的主题所在中心所在,“蜡炬成灰"一句表达了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用。
《红烛》引李商隐诗句不仅是因为这句诗概括了全诗的主旨,点出了蜡烛甘愿自我牺牲直至生命终止的高尚人格,更是安排内在情感结构的需要:诗人先验地知道并接受了“蜡炬成灰泪始干”的事实,在心底生出赞叹、困惑、怜悯、认可和歌颂,而不是诗人在红烛下看着摇曳的烛光慢慢悟出红烛的精神,继而托物言志、引为知音,而是诗人无比清楚理性地明白自己的献身事业,对红烛生出的一系列的感情变化,实则都是诗人的自我对话,是在反思自身的倾心交流,诗人的志向得以一步步抒发,更加坚定不移地忠于自己的理想去献身世人,由此,情感得以建构。
引用李商隐的诗句还取得了客观上的另一种效果,即与全诗结尾所引“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润圆满,加上中间部分的赞叹、困惑、疑问等情感,全诗体现出一种起承转合的美,诗歌经由“蜡炬成灰泪始干”到“莫问耕耘,但问收获”,中间也有困惑不解,认为红烛是误了自身,但最后仍归于继续燃烧,是诗人自己对理想的短暂徘徊和疑问,但诗人没有丧失信念,他很快认识到燃烧是为了照亮世人,继而安慰鼓励红烛,这也是诗人的自我激励,由此更见出诗人的高尚和伟大来。诗歌的情感呈现出一个封闭式的紧凑结构。
《红烛》首尾引用正是与其他部分相结合的匠心独运,并不是与其他部分截然分开的,全诗构成一种冷静———热烈———冷静的圈形情感结构,可以简单地以图示来表达:
六、明晰主旨
诗人以物化的红烛表现自己的拳拳赤子之心,通过隐喻的笔法描写自己在现实生活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表达了无私奉献、唤醒民众的热情,从侧面抒发抒发诗人火热的爱国情感,凸现诗人献身祖国、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
《峨日朵雪峰之侧》教案
【教材定位】
《峨日朵雪峰之侧》是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的第三篇文章,解读的是有别于前几篇课文的青春姿态。青春在大多数人的眼中应该是美好的、充满活力、充满无限可能的,但是这首诗歌的作者—昌耀,却经历了与别人不一样的青春。在因为诗歌创作而被流放到西部垦区之后,昌耀得以冷静的思考、审视整个时代。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经历,让昌耀能够站在与别人不同的角度和高度,以一种极度的清醒和理智看待这个世界。诗歌中,运用到了大量具有西部高原特色的意象,营造了一个庄重的情感氛围,耐人品味,引人思考。
【素养目标】
1.找出诗歌中的意象,鉴赏意象的含义及作用,把握象征的手法
2.诵读诗歌,体会其中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沧桑情怀
【教学重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昌耀的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宏大的主题
【教学方法】
1.语言品读法:诵读法
2.点拨法:抓关键意象,了解时代背景和诗人个人经历,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你对青春有怎么样的幻想?你眼中的青春又是怎样的?(用一些词语概括)那,如果你正在经历的青春与你幻想的发生了很大的偏差时,你会怎么做?当青春不再充满激情与活力,当前途和理想被残忍的毁灭,你该何去何从?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一种别样的精神世界--《峨日朵雪峰之侧》
二、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昌耀
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原名王昌耀,湖南桃源人,诗人。
1950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宣传队员。同年,响应祖国号召,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期间,推出处女作《人桥》,从此与诗歌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2000年3月23日,在与肺腺癌抗争数月后,昌耀在青海省人民医院跳楼自杀。
【人物轶事】
怕黑的“胆小“军人
1949年秋,昌耀在原籍桃源县立中学读书期间,背着家人报名参军,被湘西军政干校录取,后因年龄小怕鬼,不敢起夜而常常尿床,被家人领回。转年,他又偷着去部队应召,于1950年4月被38军114师政治部录取为该师文工队员。当时他只有13周岁。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6月在元山战役中因头部负伤回国治疗,伤愈后进河北荣军学校学习。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晚年随团出访俄罗斯。
2.了解写作背景
1957年,昌耀因诗作《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此后仅得以“赎罪者”身份辗转于青海西部荒原从事农垦,1962年昌耀已陷入冷寂和沉闷了,由此,他得以用理智和清醒,观照和揣度个体生命及周围的世界:这便是他的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产生的外在机缘和直接意图。
3.昌耀的诗作风格
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
4.了解“峨日朵"雪峰
冠名以“峨日朵”则应该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而“峨日朵"则应该是当地老百姓“峨堡”的发语词。那么,“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