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课题:《念奴娇•赤壁怀古》教案
班级授课(完成)时间教师(学生)
知识与技1.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学能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赏析诗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能力。
习1.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
目2.通过教师点拨,学生自主探索,掌握并学习烘托和映衬的表达技巧。
法
标3.多角色、多种形式的朗诵这首词,以达到熟读成诵。
情感态度感受苏轼豪放的词风,体会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学习
与价值观他的旷达胸襟和进取精神。
重点1.了解豪放派宋词的特点,提高古典诗词阅读鉴赏能力。
难点2.学生通过阅读学习,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导语】
当我们真正走近东坡时,会发现:
与屈原比,他多了一分自我,少了几分愚忠;
与陶潜比,他多了一分经历,少了几分寒闲;
与韩柳比,他多了一分豁达,少了几分悲观;
与李白比,他多了一分责任,少了几分狂漫;
与杜甫比,他多了一分大度,少了几分怨言;
与程朱比,他多了一分童心,少了几分刻板。
东坡是中国文人完美个性和品格的化身。
东坡是人类的骄傲……
----黄玉峰《说东坡》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近东坡,去认识这位天下最完美的男人!
【知识链接】
1.题解
《念奴娇》,词牌名,念奴为唐天宝中著名歌女,因其音调高亢,遂取为调名,又名《百字令》《大江
东去》《酹江月》《壶中天》等。双调,一百字。
“赤壁”:此指黄州赤壁,一名“赤鼻矶”,在今湖北黄冈西。而三国古战场的赤壁,文化界认为在今
湖北赤壁市蒲圻县西北。”
“怀古”:苏东坡在赤壁游览时,触景生情,缅怀古人,抒发感慨。
2.作者
苏轼(1036-1101),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与其
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
坎坷历程:
1.他的政治思想比较保守,宋神宗时,王安石当政,行新法,他极力反对,出任杭州等地方官。
2.因“乌台诗案”得罪朝廷,被捕入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3.新党再度执政后,又贬惠州,远徙琼州,后死于常州。
旷世奇才:
苏轼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词改变了五代以来婉约柔靡的风格,开创了豪
放一派的词风。
散文: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为“唐宋八大家”领衔人物,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记承天寺夜游》
《石钟山记》《留侯论》《贾谊论》《晁错论》《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方面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饮湖上初晴后雨》
《赠刘景文》《题西林壁》等
词:是开宗立派的大家,首开豪放派词风,与辛弃疾同为豪放派的代表,合称“苏辛”。《江城子•湖
上与张先同赋》《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等。
书法:擅长行书、草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合称为“宋四家”。
绘画:是文人画的开创者之一,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传世。
苏轼总结自己一生,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储州。”政治上苏轼是失意的,但就个人创作成就
而言,苏轼是中国古代第一全才。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
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余秋雨说:“没有黄州被贬,一道天光就不能射向天际”。(有时候磨难也是一笔财富)
东坡词风:
苏轼的词意境和风格都比前人提高一步。他作词不纠缠于男女之间的绮靡之情,也不喜欢写那些春愁
秋恨的滥调,一扫晚唐五代以来文人词的柔靡纤细的气息,创造出高远清新的意境和豪迈奔放的风格。
1.豪放词《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注:抒写自己的抱负与理想,表现出一种慷慨豪迈的精神。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酎江月。
注:写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一种高逸旷达的精神。
2.旷达词《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注:此词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景,表现出旷达
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
3.婉约词《江城子•记梦》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注:表达作者怀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对亡妻的哀思中又糅进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将夫妻之间的情
感表达得深婉而挚着,使人读后无不为之动情而感叹哀惋。
多位思想:
苏轼的一生,将中国传统的三大思想体系:儒、道、佛,很好地融于一身。他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从政,立志做一个经世济民的人物。他又以释、道二家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思想处置人生忧患,因而在
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儒家一一君子固穷的坚毅精神,经时济世的用世情怀
老庄——轻视有限时空,超然物外,顺应自然
禅宗一一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看取当下,随缘自适
儒家思想为经时济世的支柱,佛老思想作调剂,前者要求为国为民,为功绩事业急流勇进,后者要求
听其自然,无为而至,宠辱不惊,超然物外,洒脱旷达。------林语堂〈苏东坡传〉
苏轼的词强烈地反映着入世和出世的世界观的矛盾。他政治上长期失意,一生经历坎坷不平,但仍能
保持乐观豪迈的精神,不时发出健忘爽朗的笑声;另一方面作者在达观潇洒的风度里潜伏着一种浓厚的,
逃避现实追求解脱的老庄思想,用来寄托自己对政治现实不满的心情。
自题金山画像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余平生功业,黄州惠州脩州。
说明:当风烛残年的苏轼从海南岛檐州贬所北归途经润州(镇江)时,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
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
3.创作背景
苏轼43岁(元丰二年)时因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出狱后贬官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个闲职,他
在旧城营地辟畦耕种,游历访古,政治上失意,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但由于他豁达
的胸怀,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风云人物的激发下,借景抒情,写下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名篇(“两赋
一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谪
居黄州游赤壁时(元丰五年)写的,这时作者46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
怀抱。借古代英雄伟绩感叹自身失意,抒发了胸中的怨愤和对人生的感喟。被誉为“千古绝唱”。
朗诵歌曲
【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时世变迁之叹)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对周郎的
敬仰之情)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对周郎的赞美之情)故
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功业未成的感慨)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建功立业的豪情)
【注释】淘:冲、洗。风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人道是:人们说的,暗示这里不是三国时期的
赤壁古战场,诗人只是借此怀古抒发自己的感情。周郎:指三国时吴国名将周瑜,字公瑾,少年得志,
二十四为中郎将,掌管东吴重兵,吴中皆呼为“周郎下文中的“公瑾”,即指周瑜。雪:这里比喻浪
花。
小乔初嫁了(1iao):《三国志•吴志•周瑜传》载,周瑜从孙策攻皖,“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
自纳大桥,瑜纳小桥。”乔,本作“桥”。其时距赤壁之战己经十年,此处言“初嫁”,是言其少年得意,
倜傥风流。
羽扇纶(guan)巾:古代儒将的便装打扮。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青丝制成的头巾。橘橹
(qidnglu):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战船。橘,挂帆的桅杆。橹,一种摇船的桨。“橘橹”一作“强虏”,
又作“橘虏”,又作“狂虏”。《宋集珍本丛刊》之《东坡乐府》,元延祐刻本,作“强虏”。
故国神游:“神游故国”的倒文。故国:这里指旧地,当年的赤壁战场。神游:于想象、梦境中游历。
“多情”二句:“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的倒文。华发(f4):花白的头发。
一尊还(hudn)酹(Idi)江月:古人祭奠以酒浇在地上祭奠。这里指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
尊:通“樽”,酒杯。
【译文】
大江之水滚滚不断向东流去,淘尽了那些千古风流的人物。在那久远古战场的西边地方,说是三国
周瑜破曹军的赤壁。四面石乱山高两岸悬崖如云,惊涛骇浪猛烈地拍打着对岸,卷起浪花仿佛冬日的千
堆雪。江山如此的美丽如图又如画,一时间涌出了多少英雄豪杰。
遥想当年的周郎名瑜字公瑾,小乔刚刚嫁给了他作为妻子,英姿雄健风度翩翩神采照人。手中执着
羽扇头上著着纶巾,从容潇洒地在说笑闲谈之间,八十万曹军如灰飞烟灭一样。如今我身临古战场神游
往昔,可笑我有如此多的怀古柔情,竟如同未老先衰般鬓发斑白。人生如同一场朦胧的梦似的,举起酒
杯奠祭这万古的明月。
【探究】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如果将“大江”改为“江水”、将“千古”改为“无数”
好不好?为什么?
【答案】不好。①“大江”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还指历史的长江,把空间拓展开了;②“千古”
让我们想到了悠久的历史,从古到今,把时间概念扩大了,同时也暗示英雄人数。③这几句一开篇便将我
们的视野引向了无限广阔的空间和无比悠久的时间之中,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
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定下了这首词的豪放基调,为“周郎”出场渲染了波澜壮
阔的背景。
2.作者描写赤壁景色,用的是“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请分析其作用。
【答案】①内容:以此点明这里并非一定是赤壁之战的所在地,只是借此勾起人们对赤壁之战历史的回顾,
抒发自己的怀古之情。②结构:为下文对赤壁之地壮丽景象的描写和对周瑜英雄事迹的追忆做铺垫。③情
感:不仅赞扬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功绩,而且表现了诗人对英雄人物周瑜的敬仰之情。
赤壁之战的战场到底在什么地方,一直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据考证,有人认为在现在湖北武昌的赤矶
山,或湖北赤壁。而苏轼写这首词时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他所游的地方在湖北黄冈的赤鼻矶。用“人道是”
这三个字,表示作者对于黄州“赤鼻矶”就是三国周瑜破曹处的说法是有怀疑的,是说人们传说是如此,
而自己并不坚信。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这三句中哪几个字用得非常妙,并分析它们的作用。
【答案】①“乱”——写出岸边岩石山崖之险怪;“穿”——写出陡峭山崖直插云霄的高峻;“惊”一
一本意为马受惊狂奔,写出了江水的汹涌;“拍”——突出了惊涛骇浪与江岸搏击的力度;“卷”——
波涛力量之浩大。②这三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绘形绘声绘色地描绘了一幅奇险雄伟的赤
壁江山图,也暗写下阕赤壁之战惊心动魄的场面和英雄人物的英姿,表现作者的豪迈奋发之情。
4.“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在全词中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①过渡句(承上启下)。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写景过渡到写人。③
这一声慨叹将江山之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开头“千古风流人物”,
又为下阕写周瑜作了铺垫。
5.下阕中哪些诗句写了周瑜这一人物?塑造了周瑜怎样的形象?
【答案】①“小乔初嫁了”——年轻得志,年较有为;“雄姿英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羽扇纶巾”
——从容闲雅,儒雅风度;“谈笑间”——指挥若定,气定神闲;“橘橹灰飞烟灭”——足智多谋。②塑造
了一位叱咤(zha)风云的英雄形象。
6.三国时代的人物很多,作者为什么单单要选择周瑜?
人物周瑜苏轼
年龄34岁47岁
生活幸福美满屡遭不幸
外貌英俊儒雅早生华发
职务东吴都督团练副使
际遇功成名就功业未成
怀古—伤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
【答案】①通过周瑜少年英雄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感慨。②周瑜年仅34岁(赤壁
之战208年,周瑜出生175年)就在赤壁之战中取得胜利,成为一时之英雄。而自己年将半百,却身遭贬
谪,功业无成,怎能不在感慨万分中生发仰慕之情呢?苏轼对周瑜“赞扬”的同时又是在慨叹自己。词人
刻画周瑜的“雄姿英发、叱咤风云”与自己的“待罪黄州、早生华发”相互映衬,怀古思今,对比反差强
烈,既显出周瑜的少年得志,又显出自己的壮志未酬,意在感慨自己报国无门,渴望能够建功立业。
补充:映衬一一既是“以乙托甲”,也是“以甲托乙”,有互相彰显的作用。
7.下阕描写周瑜时为什么要插入“小乔初嫁了”这一情节?
【答案】①借周瑜娶小乔的事实,说明周瑜在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很有作为。②以美人烘托
英雄,更能衬托周瑜潇洒的风姿,英雄美人,相得益彰。③小乔的姐姐大乔是孙权之嫂,所以周瑜外托君
臣之义,内有姻亲之情,能够取得孙权的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
补充:烘托一一“以乙托甲”,使甲的性质更加突出,乙起陪衬作用。
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小乔初嫁了”,一是说明周瑜指挥赤壁之战时,年纪很轻;二是以美
女衬英雄,更足以表现他当时的春风得意;更为重要的是,小乔之姊大乔系孙权之嫂,周瑜能取得孙权的
绝对信任,这是他能够建功立业的一个重要条件。接着又以“雄姿英发”来描绘周瑜的动人姿貌和出众才
华,说明他的确是能担当大任的英霸之器。以上两句都是铺垫,下面两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
烟灭。”周瑜从容闲雅,指挥若定的风度何等令人生敬啊!词人这样来称颂周瑜,表明他渴望能像周瑜
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建立丰功伟业。
渴望建功立业,希望自己也能象周瑜一样能为国家干一翻伟大的事业。但自己年近半百,白发早生而
贬居边地,无所建树,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8.有人说,《赤壁怀古》的结尾“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醉江月。”
的抒情含有消极成分,与豪壮情调不合,如何评价这种观点?
【答案】我不这么认为。①“多情”是古代诗词中的一个常用语,有多种含义,这里主要是指词人建
功立业的愿望。②“白发”固足已使人生悲,但这种悲是因为尚未实现青云之志。③“人生如梦”则是词
人在遭受.压抑情况下的自慰之词,但他并未想到及时行乐,而是感到时间短促,他的“一尊还酹江月”
不过是要向“江月”倾诉壮志难酬的苦闷。正是“洒酒祭月”,表现诗人追慕英雄、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
之情。④可以说豪放中略见苍凉,而苍凉只是豪放的补充,二者并不矛盾。
俞文豹《吹剑录》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东坡在玉堂(翰林院),有幕士善歌,(苏轼)因问:“我词何如
柳七(柳永)?"对曰:“柳郎中(柳永)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苏轼)
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苏东坡豪放词的风格可见一斑。
9.《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公认的豪放派代表作,其“豪放”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①描绘壮丽之景。不仅写出了长江的非凡气势,而且融合概括了千古英雄的非凡业绩,将江山形
胜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引发读者的历史联想。②刻画豪迈之人。上片将“周郎”与“赤壁”并称,肯
定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作用,下片着力写他的才华和功勋,塑造一个指挥若定而从容闲雅的儒将形象,
以周瑜自况。③抒发壮志豪情。全词借称颂周瑜来抒发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小结】
这首词把写景、咏史、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豪迈奔放,一泻千里。在对赤壁景物的描写上和对周瑜
形象的塑造上,都体现了豪壮的情调。用烘托和映衬的手法,抒发了自己的感慨。更可贵的是,这首词还
留给我们无尽的人生启示:每个人的一生都必然遇到种种挫折和磨难,你将如何应对呢?每个人的一生也
必然面临许多选择和考验,你将如何处理呢?从苏轼和他的作品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
答案。
【课外拓展训练】
满庭芳•有王长官者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因送陈,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摧摧(chuang)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zhuhng)。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居士先生老矣!
真梦里、相对残缸(gang)o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片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词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与长江共论,有
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
会面的因由。
C.下片转入写景,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
志趣。
D.“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
和二人的不舍。
【答案】A【解析】A项,这三句无“傲视天下”之意,主要表达的是对王长官的赞颂之情。
2.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案】①对友人的赞颂之情。借“苍桧”“云溪”"松窗",赞颂友人风骨凛然,志趣高雅。②相聚
的欢愉之情。"一饮空缸",相见恨晚,酒逢知己千杯少,词人与友人畅饮欢谈,豪爽奔放。③依依惜别之
情。主客依依不舍而船鼓催发,表现了相互留恋、不忍离别的怅然。(每点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背景:
这首词是苏轼发配黄州时的作品。当时,苏轼的许多朋友或怕株连,或避嫌疑,纷纷疏远了他,使他
备感世态炎凉。然而,他的同乡陈情却蔑视世俗,仍与其过从甚密,五年中竟七次来访。元丰六年(1083
年)五月,“弃官黄州三十三年”的王长官因送陈情到荆南某地访东坡,得以与东坡会晤,此作乃得以诞
生。陈情字季常,“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稍壮,折节读书,晚乃遁于光、黄间。东坡至黄,季常数从
之游”(《施注苏诗》)。而作者对王长官,则是素闻其名,可谓神交已久,以前却无缘拜见。因而此词虽涉
三人交游,较多的篇幅却是写作者与这位王先生倾盖如故(偶然结识的新朋友却像友谊深厚的旧交一样。
倾盖,原意为车上的伞盖靠在一起,后指初次相逢或订交)之情怀的。白头如新:白头:头发白了;新:
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与倾盖如故语意相反。
小序:元丰六年(一零八三)五月,陈情z豆。(季常)与王氏过访苏轼,苏轼写了这首词送别。上阕
颂扬王氏为人刚健孤高,下阕写王氏前来过访、相对畅饮旋即匆匆离去的情景。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算只君与长江”,一开篇就语出惊人不同凡响,将长江拟人化的同时,以比
拟的方式将王长官高洁的人品与长江共论,予以高度评价。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二句喻其人品格之高,通过“苍桧”的形象比喻,以“苍桧”的傲霜枝
干比喻王氏傲岸不屈的性格。
“闻道司州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司州古县,指湖北黄陂县,王氏住在那里。坞松窗,用竹子
搭的凉棚,用松枝编成的窗户。写王氏居住环境的简素高雅。后四字以竹松比喻托衬他的正直耿介。
“江南岸”三句是说倘非王先生送陈情来黄州,恐终不得见面。语中既有词人的自谦,也饱含作者对
于王先生人品的仰慕之情。
上阕主要刻画王长官的高洁人品,描绘了一个饱经沧桑、令人神往的高士形象。表达了对友人的赞颂、
仰慕之情。
“攒搬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几句,既写当日气候景色,又通过自然景象的不凡,暗示作
者与贵客的遇合之脱俗。这三句是写王氏于风雨过后,翩然乘车而至。车帘,车盖都带着山林的烟霞,形
容王氏的风雅。暗示这次遇合不同于俗人聚首。自然意象与人的气质达成一种象征关系。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充满了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豪情。知己难遇之情,相聚的欢愉之情。
“居士先生老矣”,生命短促之悲、人生无常之叹。
“真梦里,相对残金工”,缸:油灯。写主客通霄达旦相饮欢谈,彼此情投意合。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这三名是说昨夜歌声刚歇,行人未起,船鼓却来催客动身了。
逢逢(p6ng朋)鼓声,开船的信号。写天明分手,船鼓催发,主客双方话未尽,情未尽,满怀惜别之意。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
苏轼
上巳日作⑵。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yong)郑淇水入城⑶。
东武①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隐隐遍、长林高阜(土丘),卧红堆碧。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更
向江头觅。问向前(未来)、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风雨外,无多日。相将②泛曲水,满城争出。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注]①东武:此处指密州治所诸城。会:聚会。流杯亭:即诸城南禅小亭。②相将:相随,相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微雨蒙蒙、树林山岗上花叶狼藉的暮春景象,将“红”“碧”活用为名词,代指花、
叶,十分形象和精练。
B.词人眼见“枝上残花吹尽”而与友人试着向江边寻春而不得,体现出被贬密州之后内心的极端痛
苦之情。
C.“官里事”四句,写词人感叹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
说明聚会流杯亭是很难得的。
D.“满城争出”渲染出全城百姓观看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满”“争”二字,描绘出万人空巷的
热闹情景。
【答案】B【解析】B项,“寻春而不得”有误,词中有“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只不过春大都已去;
“极端痛苦之情”的表述与全词感情基调不符。
4.这首词的下片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聚会流杯亭的难得之情。官衙事务纷繁,自然界又多风雨,轻闲而明丽的日子竟没有多少,
此次出游,实属幸事。
②与民同乐的自得之情。与同僚相约聚会于流杯亭,百姓"满城争出"观看,一个"满"字和一个"争"
字,渲染出曲水流觞现场的盛况,表现词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艺师考试知识体系2024年试题及答案
- 辅导员考试中的个案分析能力要求与试题及答案
- 植物生理特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扩展性的园艺实施方案试题及答案
- 智研咨询发布:2025年中国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高校辅导员的职业使命感与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福建事业单位考试年计划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电子标签阅读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花艺师考试的色彩搭配试题及答案
- 鞍钢专业面试题目及答案
- JJG 539-2016数字指示秤
- JJF 1183-2007温度变送器校准规范
- GB/T 8642-2002热喷涂抗拉结合强度的测定
- GB/T 19289-2019电工钢带(片)的电阻率、密度和叠装系数的测量方法
- GB 3150-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硫磺
- 沼气发电项目建议书
- 大学物理上总复习课件
- 施工进场通知书
- 幼儿园小班科学艺术:《欢乐的小芽儿》 课件
- 子宫肌瘤课件PPT(共38张PPT)
- 《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全套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