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其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归园田居(其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归园田居(其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归园田居(其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归园田居(其一)》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2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1.了解陶渊明及其创作风格。2.学习诗歌景物描写的技巧,领悟田园风光的优美宁静。3.感受作者的隐士情怀,学习其高洁的精神品质。学习目标

陶渊明(约365—427年),名潜,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一说寻阳郡柴桑县[47-49](今江西九江

)人,另一说江西宜丰人[43-46],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誉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陶渊明作品有《饮酒》《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写作背景陶少年时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41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向归田的道路。“归园田居”即辞别官场,回归田园。诗歌以“归”为线索,分别呈现了“归因”“归处”“归感”。题目解说主旨探微《归园田居(其一)》中诗人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对归返田园的生活进行了赞美,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开头两句诗有何作用?文本研读开头两句一个“无”字,一个“爱”字,表露了诗人的爱憎感情和清高孤傲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简要赏析“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文本研读“误落”一词,既是诗人对自已入仕做官的感叹,又是诗人对“尘网”般的官场的蔑视和极端厌恶。“误”字显示出诗人的悔恨之深。“三十年”写时间之久,是夸张的说法。文本研读这两句以“羁鸟”“池鱼”为喻,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束缚,向往回归田园的急迫心情。一“恋”一“思”,凝聚了诗人对田园的眷恋和思念。“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文本研读这两句是上下文的过渡,既总结了上文诗人辞官回归田园的述说,又为下文描写诗人回归田园后的生活作引子。“守拙归园田”一句点明了题目,是全诗的主旨句。从“远与近”“动与静”的角度赏析第二层的写景艺术。文本研读“方宅”和“草屋”显示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榆柳”“桃李”写出田园风光的自然美丽,这是近景。“远人村”“墟里烟”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从近景转到远景,画面很淡,却令人心旷神怡。“狗吠”“鸡鸣”是动景,使得田园画面活了起来,因为这鸡犬之声最富有农村生活气息,和整幅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文本研读

诗人通过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描绘了一派朦胧、和谐、恬静、幽雅的田园景色。

住宅周围有十几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宽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榆树和柳树遮住了房后的屋檐,桃树和李树排列在堂屋的前面,环境幽雅美丽,衬托出了诗人心满意足的欣慰之情。文本研读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迷蒙,炊烟袅袅,一切都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祥和。“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争乱和纷扰,鸡才能在桑树顶上得意地啼叫。

在这首诗里,我们所接触到的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傍晚的村落、墟里的炊烟、深巷中的狗吠、桑树顶上的鸡鸣,而是由这些具体的景物构成的一种宁静安谧、祥和自然的意境。这些使读者深深体味到诗人那淡泊恬静的生活情趣,真正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完美的艺术境界。《归园田居(其一)》里描写的田园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很常见,在诗人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文本研读

诗人热爱乡村生活、田园风光,尤其是在对官场生活产生了反感,彻底逃离它之后,更增添了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从诗中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诗人内心的闲适、自在、喜悦。他把平常的乡村景物饶有兴致地写入诗中,使这些景物与他的感情相互交融,相互生发,构成一个完整的诗境。所以,我们读起来,也会觉得其中蕴含着盎然的诗意,普通的景物也具有了美感。尤其是“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两句,语调轻快活泼,“荫”“罗”的使用,更让人体会到“榆柳”“桃李”似乎是含情的。我们应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文本研读

观点一:陶渊明放弃了大济苍生的理想有其消极的一面。要改造社会,要清除污浊,不能单靠“归隐”与“善”,应该兼济天下,积极地参加社会活动。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因憎恶黑暗而避世,那我们这个社会岂不是没入了黑暗之中而见不到光明了吗?

观点二: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陶渊明坚持高尚的志趣是一种对黑暗官场的反叛,具有积极意义。陶渊明辞官归隐是在对污浊的现实社会绝望之后选择的一条洁身自好、追求恬静的田园生活、完善独立人格、渴望自由的道路。我们应像他那样,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维护自己的尊严和人格。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由官场回归田园以后悠然闲适的生活及乐趣,表达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中心思想(1)语言质朴自然,富有诗意。这首诗与诗人一贯的诗风相同,用朴实的语言描绘了平平淡淡的田园农家生活,直白自然,无雕饰,而表现的诗意似浅实深,这是本诗的成功之处。(2)比喻和反衬手法的运用。诗人运用比喻和反衬手法,来表达自己的爱憎之情。如诗人自喻为一只久在笼中的鸟,用“尘网”“樊笼”比喻庸俗、黑暗的官场,并且以其反衬田园生活。这些比喻和反衬贴切形象,能激起人们对污浊的仕宦生涯的厌恶和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艺术特色(3)白描手法的运用。诗人描绘的田园生活,幽雅、闲适,南野、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狗吠、鸡鸣,好一派田园风光,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动静结合,生机盎然。(4)对比手法的运用。诗人将隐居的田园生活与官场环境进行对比,写人时把“适俗”与“守拙”进行对比,写鸟时将飞翔与囚于“樊笼”进行对比,写鱼时将游于“故渊”与困于池中进行对比。通过这些对比,诗人将自己厌恶官场、热爱自然的情感生动而又自然地表达了出来,突出了返归田园的喜悦。艺术特色当堂检测1.下列对诗中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尘网”,世俗的种种束缚。B.“羁鸟”,被关在笼中的鸟。C.“故渊”,即篇末所说的自然。D.“樊笼”,指囚牢般的社会制度。D解析:D项中“社会制度”说法不正确,此处指束缚本性的俗世。当堂检测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露了诗人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最终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8)透过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生活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