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 模块检测卷-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中国近代史 模块检测卷-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中国近代史 模块检测卷-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中国近代史 模块检测卷-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中国近代史 模块检测卷-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检测卷04中国近代史(16+3模式)

考试范围:纲要上+选必一、二、三中国近代史部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

i.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广州地区有饭后食用槟榔以消食的传统,其流通模式如下图。然而19世纪40年代以后广州食用槟榔的

习俗逐渐消失,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槟榔经销商4------------广州消费者

----------------白银-------------铜钱-------------

A.农业商品化导致饮食习俗的变迁B.鸦片战争对槟榔生产带来破坏

C.外贸格局变化引发槟榔价格上涨D.太平天国兴起阻碍了槟榔运输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世纪40年代的中

国。材料时间为“19世纪40年代以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列强在中国

大量收购原材料,且巨额赔款和外贸等因素使得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银贵钱贱”的现象,材料中经

销商用白银从种植者手中购买槟榔,白银的外流和原材料的输出导致槟榔价格上涨,从而影响了广州地区

食用槟榔的习俗,C项正确;农产品商品化在明朝时期已经得到发展,且槟榔本身就是投放市场的农产品,

排除A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对海南的影响较小,并不会对海南的槟榔种植带来长时期的破坏,

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时间是19世纪50年代,且太平天国的势力范围并未深入广州和海南,排

除D项。故选C项。

2.鸦片战争后,魏源提到:“欧罗巴洲内大小诸国一通国之中皆一夫一妇,无敢有二色者。国王广设学校,

一国一郡有大学、中学,一邑一乡有小学,优者进于大学,乃分为四科(医科、治科、教科、道科),而听

人自择。”魏源此说()

A.利于推动国人思想启蒙B.开启了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

C.找到了中国落后的根源D.引导中国人开展了教育救国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源在鸦片战争后介绍西方近代文明,以便国人了

解西方,这利于推动国人的思想解放,A项正确;明代中后期已经出现西学东渐的时代潮流,排除B项;

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制度,并不是婚姻和教育,排除c项;材料反映是对西方社会风俗和教育的介绍,但没

有涉及魏源认为这些是挽救民族危机的方式,排除D项。故选A项。

3.史学家邓嗣禹在谈到近代中国某历史事件时说:“军事上的失利代表着中国已经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

性。这也奠定了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向外委曲求全,向内必然是压榨人民。苛捐杂税的收取

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下列能够支撑该观点的是()

A.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兴起B.第二次鸦片战争与洋务运动

C.甲午中日战争与维新变法运动D.八国联军侵华与义和团运动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军事失利,使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失去了融入世界的主动性。此后,清政府对内压榨人民,对外委曲求全,

而大幅增加的苛捐杂税最终导致贫苦农民铤而走险,掀起了太平天国运动,A项正确;洋务运动没有逼着

百姓缴纳苛捐杂税,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是在清政府饱受西方列强欺凌的基础进一步加深,与题干信

息不符,排除C项;苛捐杂税的收取不得不逼着一部分支付不起这笔钱的人铤而走险与义和团运动内容不

符,排除D项。故选A项。

4.1875年,光绪帝颁布上谕:“开采煤铁事宜,着照李鸿章、沈葆桢所请,先在磁州、台湾试办,派员妥

为经理。即有需用外国人之处,亦当权自我操,勿任彼族搀越。”由此可知,当时采矿业的开办()

A.意在助推新式经营方式发展B.折射出统治集团挽回利权的希冀

C.印证清朝中央权力有所下移D.反映出清廷仍固守天朝上国观念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可知,清廷因内外环境变化,解决军工民用企业燃料所需,杜绝西方势力觊觎

我国矿产资源而做出的重大决策,反映了清朝统治者希望挽回利权的愿望而采取的措施,B项正确;材料描

述的是清朝统治者挽回利权的愿望,没有涉及经营方式的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中央权力的下

移信息,排除C项;材料描述的是清朝统治者挽回利权的愿望,而非固守天朝上国观念,排除D项。故选B

项。

5.1906年,时人建议关于募集新学资金等“公益事业”所涉及的民间公产不能“官不经手”,应在各州县“设

立公产调查局,由该州县选举公正绅商数人……禀由地方官给予照会,调查本邑公产若干,作为兴办公益

之用”。这表明时人认识到()

A.官绅合作是中国近代化的源动力B.救亡与兴办公益应相互结合

C.地方政府职能的调整具有必要性D.基层力量是实施宪政的基础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王朝时期对民间办学和民间公益等秉持着

“官不经手”的原则,不直接干预民间经济的处理。而随着办学和公益事业的发展,民间资金亟需政府介

入,对经费使用加以规范,这一认识顺应了清末新政时期强化地方自治、调整地方政府职能的客观需要,

使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事业中发挥应有作用,C项正确;中国近代化的“源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排除A

项;材料借由公益事业强调调整地方政府职能的必要性,而非强调救亡与兴办公益的关系,排除B项;材

料未反映出实施民主宪政的基础,排除D项。故选C项。

6.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煌曾说“欲雪国耻,要有自强。自强之道,首须培植人才。学校者,人才所由出

也,故必自广兴教育始。”这一教育思想()

A.抵抗了西方列强的侵略B.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

C.促进了教育近代化进程D.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1905年(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末新政期间,两广总督重视教育发展,重视人才培养,

有力地推动了广西教育近代化进程,C项正确;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未能有

效抵抗西方侵略,排除A项;清政府推行的教育改革目的在于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未能传播民主革命思想,

排除B项;教育改革未涉及政治体制层面,排除D项。故选C项。

7.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一则香烟广告,从中能够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A.爱国情怀与商业营销相结合B.民族工业企业竞争优势明显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得以建立D.不具备现代广告的基本特征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近代中国。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香烟广告属于商业营销,广告中“提倡实业”“航

空救国”字样体现了爱国情怀,这说明该广告实现了爱国情怀与商业营销的结合,A项正确;材料广告内

容没有民族工业竞争优势的描述,排除B项;1937年9月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的,排除C项;图中广告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信息传播手段和投资活动,已经具备现代广告的基本特

征,排除D项。故选A项。

8.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认为社会政策应承担调和资本与劳动矛盾的职能,通过保护工人,限制兼并等

方式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李大钊在设想未来社会主义时也强调,社会主义是“使生产、消费、分配适合的

发展,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得最大的幸福”。他们的主张都()

A.源于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影响B.反映出当时人民大众的价值追求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体现D.推动了中国农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原因题和影响题。据本题

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中国)。据材料“保护工人,限制兼并等方式缓解过大的贫富

差距……人人均能享受平均的供给”可知,陈独秀和李大钊追求共同富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

动后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陈独秀和李大钊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思想言论代表当时的工人阶级和人

民大众,B项正确;李大钊和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材料中的言论与中国古代传统儒家思想无关,

排除A项;材料时间为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但还未实现中国化,排除C项;材料中思想

仅反映当时人民的愿望,结合时代背景当时还未实现中国农村共同富裕,排除D项。

9.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提法,共产国际与中共在正式的决议中均有“合作”一词的表述,并强调这种合作

不是合并,而在国民党的表述和认识中则体现为“容共”一词。这种差异()

A.直接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B.说明国共两党实力对比悬殊

C.表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D.反映国共两党形成尖锐对立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国共双方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存在认知差异,表

明合作双方存在一定矛盾,C项正确;国共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在于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排除A

项;材料无法体现国共两党的实力对比,排除B项;在国民革命中,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有一定的合作基

础,排除D项。故选C项。

10.1932—1933年。苏区政府相继颁发了合作社暂行组织条例等,如在全体经济的基础上,为调剂劳动力

和耕牛以促进生产而自愿组建劳动互助社、耕田队和犁牛合作社会等。1934年2月,苏区的消费合作社、

粮食合作社、生产合作社等成倍增加。这些做法()

A.有利于粉碎国民党的封锁B.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C.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建立起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932—1933年是工农武装割据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根据地面临

国民党的严密封锁,所以在苏区实行的各种合作社有助于苏区经济的发展,从而有利于粉碎国民党的封锁,

A项正确;这些做法是为了发展经济,并不是为了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形成于1937年,与题意时间不符,排除C项;这些做法是为了调剂劳动力和耕牛的使用,并不是建立起

了生产资料的公有制,排除D项。故选A项。

11.20世纪30年代,川陕革命根据将几种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予以限制或降低,规定大米每斗0.4元

(银元,下同),食油、食盐维持原价每斤0.2元,猪肉每斤由0.64元降为0.5元。这一做法()

A.体现了新民主主义的原则B.适应了抗战形势的需要

C.促使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D.巩固了根据地群众基础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

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物价特别是日常生活必需品的价格直接关

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30年代国民党对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在物质极为缺乏的情况下,有些商人乘

机哄抬物价。根据地的降价、限价政策有利于稳定物价、赢得人心,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经济

的干预,不是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策,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共对峙斗争,不是抗日斗争,排除B项;

计划经济体制是三大改造后建立的,排除C项。故选D项。

12.《申报》于1925年5月创设读者通讯专栏,是民营各报中较早设立这一栏目的大报,早期其内容集中

于求学、职业、婚姻三方面内容,九一八事变之后。《申报》读者来信显得异常积极踊跃,而且内容绝大多

数与抗日救国相关,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爱国救国的民意空前高涨B.社会主要矛盾的逐渐转向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D.国民政府外交政策的调整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时空是1931年后的中国。根

据材料及所学可知,1927年日本召开了制定侵略中国总方针的东方会议,申报内容由求学、职业、婚姻相

关内容转为抗日救国相关主张,反映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行为的逐步实施,社会主要矛盾逐渐转向,

民众抗日救国意识的增长,B项正确;“爱国救国的民意空前高涨”是民众的表现,并非该变化的主要原因,

排除A项;1935年底中共确立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7年9月正式形成,排除C项;材料未

涉及国民政府外交政策调整的相关信息,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13.卢沟桥事变后,毛泽东在《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中指出:“争取英、美、法同情我们抗

日,在不丧失领土主权的条件下争取他们的援助。”1938年10月,他在《论新阶段》中指出:“中华民族解

放运动与外援的配合,主要的是和先进国家与全世界广大人民反法西斯运动之将来的配合。”这一认识是基

于()

A.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B.西方国家放弃了绥靖政策

C.中国抗战时局的变化D.美英盟军开辟太平洋战场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背景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

1937——1938年。材料反映的是毛泽东提出不放弃争取外援,这是因为卢沟桥事变以后,日本企图三个月

内灭亡中国,争取外援是为了增强抗日的力量,即这一认识是基于中国抗战时局的变化,C项正确;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标志是1942年1月《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排除A项;1939年9

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二战全面爆发,1940年英法在西线的失败,宣告了绥靖政策的破产,排除B项;

太平洋战争始于1941年底,排除D项。故选C项。

14.陕甘宁边区在“减租减息”政策实施后,展开彻底的减租查租运动,通过退租、勾账、换约、翻地等方式,

使“过去不敢减”或“明减暗不减”的现象得到遏制,在运动中涌现的贫雇农、新富农等开始在农村社区拥有更

多的话语权和权威。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构建起新型的平等社会关系B.广泛吸收农民参与政权管理

C.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剥削制度D.解决了空前严重的财政危机

【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本质题。依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

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的中国。材料中陕甘宁边区在“减租减息”政策实施后,通过一系列方式,遏制了

“过去不敢减”或“明减暗不减”的现象,使贫雇农、新富农等开始在农村社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权威,

这说明陕甘宁边区构建起新型的平等社会关系,A项正确;陕甘宁边区的建立有利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

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阶层,政权建设采取三三制的原则,不单单是吸收农民参与政权管理,排除B项;

1947年后在解放区实行的土地改革才逐渐消灭封建剥削制度,排除C项;“在运动中涌现的贫雇农、新富农

等开始在农村社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权威”强调的是政治、社会生活的变化,与经济领域的财政问题关

系不大,排除D项。故选A项。

15.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所创办的《新华日报》发表多篇文章,鼓励青年自愿入伍、主动从军;还通过

《边区安定县的春耕运动》这篇文章,对安定县春耕开荒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励。该时期中国共产党()

A.践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B.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C.工作重心转至经济建设D.积极投身于民族抗战

【答案】D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鼓励青年自愿入伍、主动从军:还通过《边区安定县的春耕运动》这篇文

章,对安定县春耕开荒给予极大的肯定和鼓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抗战时期,边区政府为了民族

抗战而采取的举措,说明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于民族抗战,D项正确;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与材料

内容不符,排除A项;这一时期实行的史减租减息政策,而非土地改革运动,排除B项;抗战时期以抗战

为中心,而非经济建设,排除C项。故选D项。

16.据长郡中学校友陈希孺回忆,1948年在长沙求学期间,购买日用品需要周详计划,一般是凑集三位同

学,拿一块银元去水风井一带找银元贩子换成法币或金圆券,然后立即用光,故当时一般都是身无分文。

这主要是因为()

A.战争导致民生物资紧俏B.国统区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C.政权更迭导致社会动荡D.国统区消费主义思想盛行

【答案】B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

时空是:近代(中国)。根据材料“1948年在长沙求学期间,购买日用品需要周详计划,一般是凑集三位同

学,拿一块银元去水风井一带找银元贩子换成法币或金圆券,然后立即用光,故当时一般都是身无分文”可

知,材料表明当时的货币价值不稳定,存在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而政府却难以稳定经济,说明国统区经

济趋于全面崩溃,B项正确;材料主要反映当时的物价水平,没有涉及民生物资,排除A项;材料表现出

的货币价值不稳定,是由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造成的,排除C项;材料主旨“经济趋于全面崩溃”,

而“消费主义思想盛行”与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第n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872年,在华英国人提出在上海外滩筑堤并建造外滩公园。时人便将外滩公园释以“公家花

园”四字,并提议向社会募捐筹修建之资,而非向西方借贷,以免花园落成后“将禁华人入内游玩,以示

结清严密之关防”。然而公园落成后,华人仍不免受到排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被迫进一步向西方

列强开放,全国各地外国商人开始提请建造“公众花园”。清朝末年,清廷派出考察团对西方各国社会进行

实地体验考察后,发现城市中均大量建有公园等公共设施,于是将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建设视为西方列国强

盛的原因之一。受此启发,各省督抚纷纷开始重视创办公园,并寄希望于公园的建设能够“开各人智识”。

社会舆论也将公园视为强盛国家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1917年,有文章指出,中央公园开放之后,一年四

季,不仅“春秋佳日,士女如云”,即便“日暮天寒”,园中仍旧游人“往来如织公园如此受到市民的喜

爱,可见此处“必有于心理上受无穷之感化,于身理上受无形之利益,而不自知者。”

——摘编自胡蝶《从清末民初公园论看近代中国“公共”意识的建立(1870—1920)》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公园发展呈现出的特点。(10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公园发展的意义。(8分)

【答案】(1)特点:由外国引入到本国创办;开放性逐步增强;具有半殖民地特征;民众参与程度不断提

高;修建范围逐步扩大;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2)意义:提升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意识;加强了民族认同感;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中国民众生

活方式向近代转变;有利于中国民众的身心健康。

【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1872年,在华英国人提出在上海外滩

筑堤并建造外滩公园”可知,由外国引入到本国创办;据材料“1917年,有文章指出,中央公园开放之后,

一年四季,不仅'春秋佳日,士女如云"即便‘日暮天寒’,园中仍旧游人'往来如织'”可知,开放性逐

步增强;民众参与程度不断提高;据材料“将禁华人入内游玩,以示结清严密之关防”可知,具有半殖民

地特征;据材料“各省督抚纷纷开始重视创办公园”可知,修建范围逐步扩大:据材料“并寄希望于公园

的建设能够'开各人智识社会舆论也将公园视为强盛国家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可知,具有浓厚的政治

色彩。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中国。据材料“公园如此受到市民的喜爱,可见此处’必有于

心理上受无穷之感化,于身理上受无形之利益,而不自知者。’”可知,提升了近代中国的公共意识;有利

于中国民众的身心健康;据材料“然而公园落成后,华人仍不免受到排斥”可知,加强了民族认同感;据

材料“并寄希望于公园的建设能够'开各人智识'。社会舆论也将公园视为强盛国家必不可少的公共场所”

可知,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据材料“1917年,有文章指出,中央公园开放之后,一年四季,不仅‘春

秋佳日,士女如云',即便‘日暮天寒’,园中仍旧游人'往来如织'”可知,推动了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向近

代转变。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中国近代农会的发展

时间概况

农务会在上海成立。梁启超指出,该会“置机器以代劳力……追三古之实学,保天府之腴

1897年

壤”

由南洋第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合各省农业团体、农务人员,成立了全国农务联合会。

1910年该会翻译了大量外国农业书籍,创办了农桑学校和农业试验场,改进农业技术,介绍新式

农具

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新型农会组织——衙前农民协会成立。它领导农民进行减租和反对

1921年9月

封建礼教的斗争

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号召农民即时组织农民协会。毛泽东于1927年到武

1924-1927年

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国民党政府先后公布实施了《农民协会组织条例》《农会法》《各级农会调整办法》等,国

1928-1939年民党重建农会组织的目的是“对内则使其协助政府,实行本党之土地政策以求社会安

宁,而促进地方自治”

随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在共产国际的指示和领导下,各农村革命根

1930-1937年

据地成立“贫农团”,团结贫农、中农

敌后抗日根据地兴起了“农民抗日救国会”“农民救国联合会”等一系列抗战救国的农民

1937-1945年

组织,以创造抗日根据地,并谋本身政治地位提高及生产改善为宗旨

1947-1949年《中国土地法大纲》颁布后,解放区开始普遍重新建立起了以贫雇农小组为核心的新农会

•据《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等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个农会发展的历史阶段,提出自己的看法,

并予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一看法:晚清农会在艰难环境中兴起。阐述:晚清时期,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加强对华经

济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农民生活困苦;由于工业化的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发展面

临重重困难。随着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的开展,革新农业、振兴实业、推动国家富强,成为清政府和有识

之士的愿望。农务会和全国农务联合会围绕整顿农务开展工作,这有利于改进农业技术工具,促进农业生

产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但这一时期的农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未能将农民动员起来,

效能有限。总之,晚清农会的兴起,体现了国人突破艰难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

方向。

示例二看法:国民革命时期的农会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阐述:土地问题是中国农业的基本问题,虽然

孙中山提出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但封建土地制度在民国成立后继续存在,土地兼并现象仍然严重。此外,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导致农民破产,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国民革命要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目标,就

必须要动员农民支持革命,因此亟须组织农民,亟待“扶助农工”,农会组织也就应运而生。这一时期在

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组织全国农民协会等开展农会组织建设,引导

农民投身大革命。总之,农会的建立与发展,支持了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进程,为后来中国共产党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继续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解析】本题是论述题之探究结论论证题。时空是近代的中国。首先,阅读材料,拟定论题。根据材料“置

机器以代劳力……追三古之实学,保天府之腴壤”与“对内则使其协助政府,实行本党之土地政策……以

求社会安宁,而促进地方自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看法是晚清农会在艰难环境中兴起。

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进行证明。根据材料“梁启超指出,该会'置机器以代劳

力……追三古之实学,保天府之腴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晚清时期,民族危机加深,列强加强对华经济

侵略,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农民生活困苦;根据材料“追三古之实学,保天府之腴壤”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由于工业化的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发展面临重重困难;根据材料“1910年:由南洋第

一次劝业研究会发起,集合各省农业团体、农务人员,成立了全国农务联合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

维新变法、清末新政的开展,革新农业、振兴实业、推动国家富强,成为清政府和有识之士的愿望;根据

材料”该会翻译了大量外国农业书籍,创办了农桑学校和农业试验场,改进农业技术,介绍新式农具”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务会和全国农务联合会围绕整顿农务开展工作,这有利于改进农业技术工具,促进农

业生产发展,推动农业机械化,但这一时期的农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未能将农民动员

起来,效能有限。

最后,总结归纳,深化中心。总之,晚清农会的兴起,体现了国人突破艰难困境、自强不息的精神,代表

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

如果选择国民革命时期进行证明,根据材料“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号召农民即时组织农

民协会”,其看法是国民革命时期的农会推动民主革命的进程。其次,依据材料信息结合近代中国的相关

史实进行说明。根据材料“广东革命政府在中国共产党的推动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地问题是中国

农业的基本问题,虽然孙中山提出要实现耕者有其田,但封建土地制度在民国成立后继续存在,土地兼并

现象仍然严重;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外,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导致农民破产,农村社会矛盾尖锐。国

民革命要实现“打倒列强,除军阀”目标,就必须要动员农民支持革命,因此亟须组织农民,亟待“扶

助农工”,农会组织也就应运而生;根据材料“毛泽东于1927年到武汉,任全国农民协会总干事,主持中

央农民运动讲习所。”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中国共产党通过举办农民运动

讲习所、组织全国农民协会等开展农会组织建设,引导农民投身大革命。

最后,总结归纳。总之,农会的建立与发展,支持了北伐战争,推动了国民革命进程,为后来中国共产党

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继续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