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_第1页
2020-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_第2页
2020-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_第3页
2020-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_第4页
2020-2024年高考地理试题专项分类汇编:地球上的大气(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点三地球上的大气一五年(2020—2024)高考地理真题专项分

类汇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班级:考号:

一、单选题

如图为我国某地面观测站(47°06'N,87°58'E),海拔561m)某月1日前后连续4天

太阳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和大气逆辐射的通量逐小时观测结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第1大

1.图中甲、乙、丙三条曲线依次表示()

A.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

B.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C.大气逆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地面长波辐射

D.大气逆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地面反射太阳辐射

2.观测期间该地()

①第1天晴朗无云

②第2天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最大

③第3天比第4天大气透明度低

④可能经历了降水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该时段可能为()

A.4月1日前后B.6月1日前后C.10月1日前后D.11月1日前后

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下图为“冷空气影

响期间降温范围及31日地面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下面问题。

4.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

A.海陆位置B.地形格局C.植被覆盖D.洋流性质

5.因受暖锋影响,31日最可能的降水区域是()

A.甲B.乙C.丙D.T

6.造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31日已移向()

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墨西哥湾

贵州中西部地区冬季多出现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锋面雨雾,雾区位于锋线附近。

下图为贵州某次锋面雨雾发生过程中,大致呈纬向分布的三个测站测得的能见度变化

图。这次雨雾形成的气象条件是西南气流沿锋后弱冷平流爬升,形成弱降水。雨雾随

锋面缓慢东移消亡。完成下面两题。

2

3

7.三个测站的地理位置,自西向东依次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②C.②③①D.③①②

8.本次锋面雨雾出现时,雾区地面以上气温垂直变化最接近的是()

海拔(m)

H工

质M

2()0-20-40

气温(七)

①②

海拔(m)海拔(m)

9000、

V匕r

W哥

5500

虫3()()01/

装1500\

-:--

5(T1):20-40

幄200-20-40

气温F)气温(t)

A.@②D.④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

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

成下面小题。

9.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10.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B.4—5月C.7—8月D.10—11月

下图为北半球某地某季节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图,甲、乙、丙为该地三个不同高程

面,完成下面小题。

201001020纬向风速(m/s)

201001020纬向风速(m/s)

12.能正确反映上图平均纬向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地点位于()

高度(km)高度(km)

0030°N60°N90°N0°30°N60°N90°N

秋季冬季

图例川g••1上、等风速线(m/s)正负值分别代表

纬向不同方向

A.春季的低纬度B.夏季的中纬度C.秋季的中纬度D.冬季的高纬度

13.最接近该地甲、乙、丙三个高程面上风向、风速的是()

D.④

二、材料分析题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在对流层的中低层,风的辐合、辐散和水汽输送是影响天气和气候的重要因子。

辐合是水平气流的流速降低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聚集而产生的上升运动,辐散是水平

气流的流速增加或流向变化造成气流分散而产生的下沉运动。图为198厂2010年中亚

及周边地区中低层平均风场分布图。

⑴分析甲地1月降水的成因。

⑵指出7月影响甲地的主要天气系统,分析该系统对甲地天气的影响。

⑶与甲地相比,说明乙地的气候特点。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a示意欧洲部分区域一种典型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形势。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

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图b)风速较大,最大风速位于莱芒湖区,时速可超过100

千米。这种风会使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逆温层下方常有层云(低空中呈层

状的云层)形成;当有其他条件配合时,莱芒湖畔局地还容易出现冰冻现象。下图为

莱芒湖畔某次发生冰冻时的街景。

。城市7,河流、湖泊

(1)结合图a,分析莱芒湖区大风的形成过程。

(2)说明冬季受该气压形势控制时,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层云的成因。

(3)指出除大风外,莱芒湖畔局地出现冰冻现象所需的自然条件。

(1)推测当年4—10月澳大利亚气候异常的表现,并分析其在沙尘暴形成中的作用。

(2)在图示甲、乙、丙、丁四地区中,指出10月23日4时正在经历沙尘暴的地区并

说明判断依据。

(3)指出经历此次沙尘暴的地区10月22—23日风向、气温的变化。

(4)(选做)对于“人类是否应干预沙尘暴”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说明理

由。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可知,该地面观测站所示经纬度显示为我国新疆

地区,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在四天中白天出现,夜晚几乎为0,而地面反射太阳辐射需

要太阳辐射,夜晚也不会出现,因此图中丙为地面反射太阳辐射,故AC错误;大气

逆辐射是大气通过吸收地面辐射增温后辐射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射向宇宙

空间的地面辐射,推测大气逆辐射小于地面长波辐射,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大于乙,

因此甲为地面长波辐射,乙为大气逆辐射,B正确,C错误。答案选择B。

2.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阅读图文材料和上题结论可知,图中显示期间,第一天出现大

气逆辐射,因此有云层出现,不是晴朗无云,故①错误;第2天是四天中太阳辐射最

弱的一天,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量小,故②错误;第3天太阳辐射小于第4天,

说明第3天云层较厚,大气削弱作用强,大气透明度低,而第4天太阳辐射强烈,说

明云层薄,大气透明度高,故③正确;四天中,第2、3两天太阳能辐射弱,说明大气

削弱作用强,云层较厚,可能为阴雨天气,因此可能经历降水过程,故④正确。正确

的有③和④,答案选择D。

3.答案:B

解析:结合第二小题结论,四天内趋于可能经历降雨过程,该区域为我国新疆地区,

降水集中在5-6月,主要是5月气温回升快,冰雪融化,蒸发量大,阴雨天气较多,

因此可能出现在6月1日前后,故B正确;4月气温尚未回升,阴雨天气可能性较

小,故A错误;冬半年新疆地区气温低,且太阳辐射弱,故CD错误。答案选择B。

4.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2022年3月25—30日,北美部分地区受到冷空气影响,出现降温。

从图中看,降温区位于图示陆域东部,五大湖周围、部分密西西比平原以及部分墨西

哥湾沿岸平原,图示陆域西部的高原山地和阿巴拉契亚山脉以东的沿海平原受到影响

较小,因此影响图中降温区分布特点的因素是地形格局,而不是海陆位置,A错误,B

正确。植被覆盖与如此大范围的降温关系不大,C错误。洋流对陆地气温的影响范围

主要在海岸线附近,不会影响如此大范围的区域,D错误。故选B。

5.答案:D

解析:图中五大湖西南方的992百帕等压线圈起的区域为低压中心,由此低压中心向

东、西南延伸出两条锋线,北半球锋面气旋气流呈逆时针辐合,其东侧为暖锋,西南

侧为冷锋,丁位于暖锋锋前,最可能因为暖锋影响而降水,D正确。故选D。

6.答案:D

解析:降温区与太平洋之间有高原山脉阻挡,图示陆域东部大西洋沿岸有高压系统盘

踞,北冰洋近地面为冷高压控制,移向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的可能性很小,故造

成此次降温的天气系统只能向墨西哥湾移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7.答案:B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雨雾随锋面缓慢东移消亡,说明雨雾移动方向是自西向东:雨

雾会降低大气能见度,故大气能见度低的地区即锋面雨雾所在地区,①测站大气能见

度最先出现低值,说明其位于最西侧,同理可知③测站位置居中,②测站位于最东

侧。

8.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该锋面下方为弱冷平流,上方为温暖的西南气流。在冷空气内

部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到锋面处自下而上由冷空气进入暖空气,气温随海拔升高

而升高;到暖空气内部又恢复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特征,A项符合。

9.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的最大差值出现在15时左右,而不是正午,A

项错误;傍晚时分,沙漠地表温度下降时曲线的斜率大于绿洲,故傍晚绿洲的降温速

率小于沙漠,B项错误;0时一6时沙漠和绿洲都在降温,曲线的走向一致且接近平

行,故此时段二者降温速率接近,C项正确;上午绿洲和沙漠均升温,且沙漠升温更

快,故上午沙漠长波辐射强于绿洲,D项错误。

10.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与沙漠相比,绿洲全天的温度都较低,白天沙漠温度高于绿洲,凌

晨二者降温速率接近,故夜晚绿洲温度仍较低;因所处季节温度高,绿洲蒸发旺盛,

水分蒸发(腾)需要吸收热量,从而使绿洲温度下降;若绿洲空气湿度大,则夜晚大

气逆辐射强,保温效果好,温度会较高,和题干设定结果相反。

11.答案:C

解析:由图可知,和沙漠相比,绿洲全天的温度都较低。由上题可知,该季节绿洲夜

晚蒸腾作用很强,消耗了大量热量,导致夜间绿洲温度比沙漠低。该绿洲地处北半

球,一年中7—8月份温度最高,发生该现象的可能性大。

1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可知,自近地面到高空,纬向风速先变

大,到对流层顶后达到最大,然后风速再变小,之后随高度增加,风速再变大,且风

向有明显变化。对流层厚度在低纬度地区最大,约为17—18千米。春季的低纬度(0

-30°),风速为0处与图示不符,且20千米以下随海拔增加,风速先变大后变小,

与题干图不符,A项错误;夏季的中纬度(30°-60°),随海拔升高,风速先变

大,再变小,等于0后,风速为负值,表示改变了风向,与题干图相符,B项正确;

秋季的中纬度和冬季的高纬度,随海拔升高,风速的数值一直为正值,与题干图不

符,C、D项错误。

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风向的判断。由题干图可知,由甲到乙到丙,风速在减小,但风向变

化不明显。①图中丙为北风,④图中丙为南风,均没有明显的纬向风速,②图中三地

风向差异大,A、B、D项错误;③图中三地风向差异小,为西南风,最接近题干图的

情况,C项正确。

14.答案:(1)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甲地受西风控制;西风遇到青藏高原阻挡,流速

减慢,气流辐合上升;叠加因地形导致的抬升,水汽凝结,形成降水。

⑵高压(脊)。气流水平辐散,造成水汽扩散;且气流下沉增温,炎热干旱。

(3)1月份西风辐合不明显,降水较甲地少;7月西风能带来一定降水,降水较甲地多;

深居内陆,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夏热冬冷,年温差大。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37°N左右,1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南,该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风由海洋吹向陆地,带来充沛水汽;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地位于青藏高原西侧,盛行西风受到青藏高原的阻碍,在青藏

高原前大量堆积,气流流速降低,气流辐合抬升;在气流抬升过程中,水汽凝结,形

成降水。

⑵甲地位于37°N左右,7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该地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在水平方向上以辐散气流为主,水汽扩散,不易集聚;高压控制

下,以下沉气流为主,下沉过程中,空气增温,水汽不易凝结,以晴朗天气为主,炎

热干燥。

⑶乙地1月份受西风控制,但西风的辐合作用较弱,且没有地形雨,降水较少,甲地

1月份降水较多,所以1月份乙地相较甲地降水少;乙地7月份受西风控制,降水较

多,甲地7月份降水较少,所以7月份乙地相较甲地降水多;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乙

地距离海洋更远,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更小,所以气候的大陆性更强,冬夏温差更

大,气温年较差更大。

15.答案:(1)等压线较为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后下沉

过程中,受重力影响加速;地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

向,与风向平行,具有狭管效应;湖面摩擦力小,风速大。

(2)气压北高南低,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下沉增温,高空气团性质温暖;冷空气因密

度大,堆积在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之间的谷底,下部气团性质较冷,上下气团形成

逆温;莱芒湖的蒸发为下部气团提供水汽;大气稳定,晴天多,(夜晚)辐射散热

强,下部气团的水汽易冷却凝结成云;由于逆温层的存在,难以对流,云系难以向上

发展,形成层状展开。

(3)气温下降到0℃以下;天气晴朗;近地面相对湿度较大;具有逆温现象,对流较

弱。

解析:(1)从图中来看,莱芒湖位于汝拉山脉与阿尔卑斯山脉之间,处于瑞士中部高

原的南部地区,该地区谷地呈东北一西南走向,与该地盛行西南风风向大致平行,

同时由于两山相夹,该地地形较窄,具有一定的狭管效应。从图中等压线形势来看,

该湖泊附近的等压线相对较为密集,整体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较大。从图中可以看到

该地北部有明显的高压中心,东南部有明显的低压中心,较强的偏北风越过汝拉山脉

后,在下沉的过程中受山地重力的影响,会对风力起到加速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泊表

面摩擦力相对较小,使得风速也相对较大。

(2)材料提及瑞士中部高原地区出现逆温层,而逆温层的下方常有层云的出现,层云

是指低空中呈层状的云层。从图中可以看到,该地气压北部相对较高,南部相对较

低,较强的偏北风在越过汝拉山脉后顺地势向下运动,而下沉气流会出现增温效应,

使得高空气团的性质相对较为偏暖。冷空气密度相对较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