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机械运动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机械运动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机械运动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机械运动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机械运动 学情调研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机械运动学情调研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是()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 B.任何情况下冰水混合物都是0℃C.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m D.适宜的洗澡水温度大约40℃2.下列关于误差与错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时,受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B.测量时通过选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是可以消除误差的C.通过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3.图中为甲、乙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甲、乙两刻度尺的读数分别为()A.甲3.80cm,乙3.80cmB.甲2.80cm,乙2.8cmC.甲2.80cm,乙2.80cmD.甲2.8cm,乙2.8cm4.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变速直线运动 B.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2:3 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 D.甲车2小时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1.5小时5.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各种仿生机器人,来代替人类完成一些危险工作。如图甲所示的是一款爬树机器人。如图乙所示的是该机器人某次沿竖直树干向上爬行的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10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向上匀速爬行B.10—25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向上匀速爬行C.25—30s内,该机器人沿树干向下匀速爬行D.15—25s内,该机器人静止不动6.如图所示,小伟和小杜分别在甲、乙两部相邻的观光电梯里,小伟看到小杜竖直向下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下列哪种情况不可能发生()A.甲静止,乙向下运动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7.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A.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两车在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8.若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经过前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后的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A. B. C. D.9.如图是两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图像,分析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出发 B.两物体往同一方向行驶C.两物体在时刻相遇 D.两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相等,都是5m/s10.如图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将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B.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C.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D.为了测量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可以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1.如图甲所示,圆柱体的直径是_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_______s。12.站在路边的小明看到a、b两个气球正在升空,如图甲所示,过一会儿看到的场景如图乙所示。在此过程中,以a为参照物,b向_______运动:以b为参照物,a向_________运动,树向_______运动。(均选填“上”或“下”)13.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_____的工具(填写物理量的名称)。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每次向下打1个点,这样每打两个点的时间间隔就是______秒。小李同学用打点计时器拉出的纸带分别如图所示,纸带中从A点到H点经历的时间为______秒。14.《隆隆隆,骑马去海丰》是一首海陆丰民谣、儿歌。当古人骑马看到路边的柳枝向后退去,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陆丰到海丰的路程约为36km,若古人骑马走完此路程,平均速度为5m/s,合_________km/h,则大约需要_________h。15.周末,小聪一家开车去北京旅游。(1)小聪一家早上七点从家出发,七点半时,小聪爸爸说已经行驶了10.8km,那么这段时间小聪爸爸所开小汽车的速度是_____m/s.(2)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小聪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__________,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此标志牌处匀速行驶到达北京,最快需要_____h.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16.(20分)物理实验课上,某实验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甲所示,图中显示的是测量过程中小车在三个位置的情形及其对应的时刻。【基础设问】(1)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________;本实验用到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2)该实验的测量原理是________,对速度的测量是____(填“直接”或“间接”)测量。(3)图中带刻度的斜面的分度值为____cm,____cm,____s,则____m/s.(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每次测量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由________静止开始下滑。(5)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段的平均速度为段的平均速度为,分析可知,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能力设问】(6)①若实验时小车过了A位置后才开始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②若小车实验时过了B位置才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AB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③若小车实验时还没到达C位置就停止计时,则测量出的AC段的平均速度会____(填“偏大”或“偏小”).(7)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出该小车从斜面下滑过程中速度和时间关系的图像的是()(8)同组的小丽测出斜面上位置到斜面上位置的距离s和小车通过的时间t,如图乙所示,利用测量的数据计算出平均速度比小车的实际速度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拓展设问】(9)实验结束后进行交流,有同学发现不同的同学测量出小车的平均速度不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10)同组的小华想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小车从斜面上下滑时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影响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有如下猜想: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他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指出小华这一探究存在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17.(6分)在“测量纸锥下落的速度”的实验中,小华用两个等大的圆纸片,做成两个锥角不等的纸锥,如图甲所示。(1)实验要测量的物理量有下落的高度和________。(2)实验时想让纸锥下落得慢点,最好选择图甲中的________(填“大”或“小”)纸锥进行测量。(3)频闪摄影是研究变速运动常用的手段。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发出一次短暂的闪光,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乙是纸锥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纸锥从A运动到B的平均速度为,从B运动到C的平均速度为,则________。四、计算题(共30分)18.(10分)高速公路已广泛应用ETC收费系统,这种系统是对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费的电子系统。如图乙所示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公路上以如图甲所示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处开始减速,经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其通过的路程长。不计车长。求:(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路程;(2)汽车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3)汽车从开始减速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19.(8分)抵达北京后,晓豫一行乘坐研学机构大巴前往住宿酒店。大巴经过斑马线时需礼让行人。已知图中①②③是同宽度、同方向的三个车道,行人刚走到车道①时,车道②内的机动车应在斑马线前停车让行,只有在行人通过车道②后,机动车方可从行人后方通行。(1)司机的反应时间是指司机从看到行人到采取刹车措施前的时间。某次某司机驾驶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假设该司机反应时间为0.5s,则这段时间汽车行驶的距离是多少?(2)如图所示,行人正准备从A点沿虚线匀速通过路口,步行速度为1.2m/s.一个车道宽3m,汽车距离斑马线15m,汽车不改变车道,如果司机想要在无需刹车的情况下符合礼让行人的规则,其车速最大为多少?20.(12分)小明每天沿同一路线出行,查询信息如图甲,假定三种方式都是匀速直线运动。(1)图乙是三种出行方式大致的图像,与乘坐地铁对应的图线是图线______(填序号)。(2)第一天,他乘坐地铁,测出车速为28km/h,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求此过程中地铁行驶的路程。(3)第二天和第三天,他打车出行。第二天用时与图甲所示信息相同,第三天用时3min。请通过分析,比较这两天车速的大小。(4)第四天,他试着步行,果然需要24min,在图丙中画出图像(步行速度)。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1m/s,故A不符合题意;B.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都是0℃,故B不符合题意;C.全新的2B铅笔长大约一拃,即张开大拇指和中指时,两端的距离,约18cm,故C不符合题意;D.人在洗澡时淋浴的适宜水温略高于体温,约40℃,故D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B解析:A.测量时,受仪器、测量的人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存在差异,这就是误差,故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都可减小误差,但不可以消除误差,故B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小误差,故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裁判员秒表测量100米短跑时,应看到发令枪冒出的白烟开始计时,听到发令枪的声音才开始计时,得到的结果属于测量错误,故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3.答案:B解析:刻度尺甲的分度值是1mm,估读一位,记作;刻度尺乙的分度值是1cm,估读一位,记作,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4.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甲、乙两车的图像都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因此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则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故B错误;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因为,所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行驶,故C正确;D.由图可知,甲2小时行驶的路程为180km,乙1.5小时行驶的路程为60km,即两车通过的路程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5.答案:B解析:A.0~10s内,根据乙图知,速度大小在增大,该机器人沿树干加速向上运动,故A错误;BD.10~25s内,该机器人速度不变,大小为0.5m/s,则15~25s内机器人做匀速直线运动,即该机器人沿树干向上匀速爬行,故B正确,D错误;C.由图乙可知,25s~30s内,该机器人的速度一直在减下,机器人沿树干向上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故选B。6.答案:C解析:A.如果甲静止,乙向下运动,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下运动,故A符合题意;B.乙静止,甲向上运动,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下运动,故B符合题意;C.甲、乙均向下运动,乙的速度更小,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上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D.甲、乙均向上运动,甲的速度更大,所以以小伟为参照物,小杜向下运动,故D符合题意。故选:C。7.答案:C解析:A.由图知,前10s内甲车和乙车运动的路程分别为300m、200m,则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故A正确;B.由图知,甲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为20s,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的时间大于20s,所以乙车到达600m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故B正确;C.由图知,在相同的时间内乙小车通过的路程在变大,说明小车在做变速运动,故C错误;D.甲、乙两车在40s内通过的路程,则根据可知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C.8.答案:D解析:设总路程为s,由可得,前路程所用的时间为后路程所用的时间为全程所用的时间为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9.答案:C解析:A.由图像可知一个物体从起点出发,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外100m的地方出发,故A错误;B.由图像可知,上方图线表示一个物体从100m外的地方向起点运动,下方图线表示另一个物体从起点向远处运动,运动方向不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在时,两个物体相向而行,运动的距离都是50m,且在起点外50m处相遇,故C正确;D.由图像可知,它们的速度分别是两物体运动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故选C。10.答案:C解析:A(×)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因此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加速运动。B(×)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下滑得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越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C(√)小车做加速运动,由于AB段与BC段的路程相等,故小车在AB段运动的时间比在BC段运动的时间长,根据可知,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在BC段的平均速度。D(×)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时,运动的起点必须是A点,计时的起点是B点,在C处停止计时。11.答案:1.20;187.5解析:图甲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圆柱体的左端与8.0cm刻度线对齐,右端与9.2cm刻度线对齐,所以圆柱体的直径为图乙中,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未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大盘指针在7.5s,因此秒表读数为12.答案:上;下;下解析:根据图形可知,以a为参照物,b的位置不断变化,速度也比a快,所以相对来说是向上运动。根据图形可知,以b为参照物,a和树的位置不断变化,相对来说是向下运动。13.答案:时间;0.02;0.14解析:打点计时器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因为打点计时器每秒钟打点50次,所以每次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A、H两点的时间间隔为14.答案:古人;18;2解析:古人骑在前进马上以马(或自己)为参照物,柳枝与马(或自己)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柳枝是运动的,即看到柳枝纷纷向后退去。换算基础,平均速度为5m/s,进行单位换算路程约为36km,速度,所需时间15.答案:(1)6(2)行驶速度不能超过40km/h;1.5解析:(1)七点从家出发,七点半时已经行驶了10.8km,即0.5h运动了10.8km,速度为21.6km/h,,即6m/s;(2)“40”表示最大速度,“60km”表示距离,由公式可得,最短时间.16.答案:(1)小车;刻度尺和数字钟(2);间接(3)1;40.0;5;0.08(4)计算所测平均速度的平均值,减小测量误差;同一位置(5)(6)①偏大;②偏小;③偏大(7)C(8)偏大;测量的距离s偏大(9)选取的斜面坡度不同(或小车运动的路程不同,合理即可)(10)改变斜面高度时,没有控制斜面的长度相同解析:(6)①若小车过了A位置后才开始计时,测量时间将会比实际时间短,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大。②若小车过了B位置才停止计时,测量时间将会比实际时间长,计算出的平均速度会偏小。③若小车还没到达C位置就停止计时,测量时间将会比实际时间短,计算出的平均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