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_第1页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_第2页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_第3页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_第4页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行避开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起到引导读者熟悉先进,学习先进的作用。下面是我整理的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欢迎阅读。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1】

刘培、刘洋的父亲刘盛均在湖北襄阳一家汽配厂工作。20__年6月18日凌晨4时,刘盛均在作业时不慎被高温蒸汽烧伤,全身96%的皮肤烧伤,生命垂危,被转至武汉市第三医院抢救。其间,医院从刘盛均自体取皮做了一次皮肤移植,但效果不佳。医院提出若能从直系亲属身上取皮,是让刘盛均尽快脱离危急的最佳选择。虽然知道大面积取皮存在风险,但刘培、刘洋兄弟俩都试图劝说对方,用自己的皮肤去挽救父亲。为此,兄弟两个多次“争吵”,甚至“打架”,都认为父亲供给自己读书多年劳累,肯定要舍身救父,不然会一辈子患病良心的责备。为了爱护弟弟,哥哥刘培趁弟弟上班,偷偷签下了手术单,用自己的头部和背部的皮肤移植到父亲的四肢及腹部,使父亲的恶化病情得到掌握。得知消息后,弟弟刘洋失声痛哭,于8月10日也接受了取皮手术,一场争相割皮救父的孝举在兄弟俩身上上演。

刘盛均家庭并不富有,妻子戴亚兰体弱多病,治疗已先后花费80余万元,绝大部分钱都是借来的。为了替父亲筹集巨额手术费,弟弟刘洋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将交完首付几个月的一套新居变卖,所剩20余万元全部用于治疗。为了节省医疗费用,哥哥刘培在接受取皮手术一个星期后,就搬出了医院。

手术室外爱心涌动

手术室外爱心涌动,不少市民闻讯赶来,现场捐献爱心。

9点21分,一位穿着非常朴实的中年男子来到手术室前,将200元塞给了刘培。他动情地说,百善孝为先,兄弟俩的事迹让他很感动,他自己也是一个父亲,自己也有个儿子在上学,所以特意赶过来,表示一点心愿。

上午11点,刘洋回到病房后,热心读者吴先生和恋人特意来到医院探望中国好兄弟,送上了1000元。

吴先生称,这几天始终在持续关注兄弟俩的报道,作为90后,兄弟俩的事迹令他跟恋人都很感动,现在社会太需要中国好兄弟的精神了。平常上班比较忙,昨天特意来医院探望兄弟俩,并盼望社会上有更多的人能够关心这个家庭。

刘培所在单位海天教育集团武汉分校的30多位同事纷纷慷慨解囊,连日来,共捐款14800元。昨天中午1点30分,市场部副经理带着员工嘱托,将钱交给刘培。

“中国好兄弟”刘培、刘洋争孝接力割皮救父的事迹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家乡黄陂的100多家单位自发捐款86万余元,为这个患病不幸但布满大爱的家庭解燃眉之急。截至目前,社会捐助的爱心款已达190490元。

罗长姐

罗长姐,女,土家族,1928年9月生,湖北省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湾潭镇九门村村民。

35年来,罗长姐细心照料在部队执行任务时不幸患上乙型脑膜炎、严峻智残、按政策应由政府抚养的儿子。虽然布满艰辛,甚至被儿子打瞎一只眼晴,但她始终无怨无悔,悉心照料。

“儿子是立了军功的军人,我是军人的母亲。绝不能给国家和部队添麻烦,给儿子脸上抹黑。”1978年,家住鄂西深山中的罗长姐,坚决接回执行特别任务时突发意外精神失常的儿子,悉心照料至今。35年来,为照看失去生活自理力量、每天都要发病的儿子,罗长姐脸很多次被儿子抓破,胳膊和手被咬伤,全身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一次,她帮儿子洗澡,儿子突然一拳挥来,把她的右眼珠打了出来,她失去了右眼。每年,她都将家里的口粮卖掉一半,领着其他孩子拔野菜、挖葛根填肚子,攒钱买儿子喜爱吃的大米。她买来绞剪和剃刀,每月给儿子理发,儿子不听话,她为之理一次发短则三四天,最长的一次用了七天。

为了顺应儿子在部队养成的习惯,罗长姐在吊脚楼住房四周建起一米多高的木栅栏,修了一条环形走道,带着儿子跑步“训练”。由于儿子对军队生活记忆深刻,吃饭喝水肯定要用部队的搪瓷碗。罗长姐翻山越岭,处处查找、购买类似部队发的搪瓷碗。至今,儿子摔坏了100多个搪瓷碗、折断了一万多双竹筷。罗长姐不让医生给儿子注射冷静剂,也不让家人用铁链锁住儿子,儿子在哪里她就在哪里,全天候照料儿子吃喝拉撒睡。曾有医生预言,罗长姐的儿子活不过40岁,但是她用母爱制造了奇迹,今年罗长姐85岁,她62岁的儿子身子骨依旧硬朗。

罗长姐先是送弟弟入伍,接着送儿子入伍。73岁那年,她又送孙子参军。每天不管多忙,她都把家门楣上方的“光荣军属”牌和儿子的军帽、军功章仔细擦拭、整理一遍。她说:“当兵是保卫祖国,是最光荣的事!”以罗长姐为原型的电影剧本《天下娘心》已获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备案,将于近期进行拍摄。

罗长姐荣获全国双拥模范个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2】

杜红卫,男,1967年11月生,长安区永恒出租车公司驾驶员。

20__年4月22日下午,杜红卫拉着市民张先生一家三口从航天城去新华街,抵达目的地后张先生一家匆忙下车离去,杜红卫也驾车连续向前行驶。很快便有一位乘客在路边挥手打车,在乘客上车时,杜红卫下意识向后座看了一眼,发觉后排座位上放着一个黑色手包。于是,杜红卫便询问了新上车的乘客,推断出黑色手包是上一位乘客遗失的,他便立即将手包妥当保管好,在将乘客送到目的地后,第一时间将手包送到了自己所在的.永恒出租车公司。

由于失主在下车时使用的是现金付费,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为查找失主信息,杜红卫打开了手包,发觉除了1.7万元现金、两个身份证、8张银行卡及多张收据外,还幸运地找到一张与身份证信息相符的名片。通过拨通名片上的电话,杜红卫与出租车公司工作人员顺当找到了黑色手包的仆人——张先生。失主接过失物感动地说:“感谢杜师傅!祝杜师傅开车一路平安,好人有好报!”

“我开车许多年,捡到过别人不少东西,但我都全部找到失主归还了。不是自己的我肯定不会要,通过自己努力得到的东西拿着才安心。”杜红卫坦然道。一个再一般不过的出租车司机,收入也不多,但面对金钱不为所动,急人所急,第一归还失主。杜红卫拾金不昧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长安区委文明办、区交通运输局和永恒出租车公司都分别赐予了表扬,并号召广阔出租车驾驶员向杜红卫学习,努力提升服务质量,以文明的形象为广阔市民服务,以实际行动为城市文明增光添彩。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3】

她是一位医技超群,医德高尚的“好医生”,更是一位乐于助人、扶贫济困的“好市民”。她———就是首届__省道德模范获得者、第x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__市__痔瘘医院院长刘__。

多年来,刘__在全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非常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她用一个好医生的道德情操和一个好女人的悲悯情怀,把爱心和暖和传递给了每一个需要关心和关怀的人。

病人心目中的“好医生”

刘__从医28年,创办__痔瘘医院17年,从公立医院的一名主治医师到自办的民营医院的院长,她始终秉承着“医者父母心”这一人道主义精神,把爱心和暖和传递给了全部需要关心的人。

马长义老人,__县东山乡农夫。他患有严峻的肛肠疾病,便血不止。7年前,他慕名来到__医院看病,由于家境贫困,来的时候,他身上只带了200元钱,当得知手术需要1000多元时,他预备放弃治疗。刘__得知状况后对他说:“你就安心住下来治病吧,我们不收你一分钱手术费、医药费。200元你留着住院时买些好吃的。”马长义不敢信任自己的耳朵,认为刘院长在和他开玩笑。刘__说:“放心吧,医院就是治病救人的地方,谁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由于你没钱,就让你带着病痛回去。”就这样,一位来自__农村素不相识的农夫,一分钱没花,在__医院治好了多年困扰他的顽疾。以后的7年中刘__给他和她的老伴长年治病,减免了4万多元的医药费,马长义流着泪说:刘院长是我见过最好的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啊!

为了病人,刘__放弃了许多,也收获了许多她是医生,还是院长,熟识刘__的人都知道,一年365天,只要不是出差在外,她必是每天提前来到医院,来到病房。

20__年6月的一天,刘__随专家医疗队送医下乡,在草峰农村义诊时,她发觉一位姓李的大爷患肛肠疾病已经好多年了,却没有去医院治疗,强忍着病痛的熬煎“捱日子”。与老人攀谈中她得知,老人儿子出外打工多年未归,杳无音讯,儿媳等不到丈夫回来,就提出离婚改嫁了。现在,老人不但要负责照看两个孙子,还要种地务农,很是辛苦。加之家里境况不好,始终没有去治疗。刘__听着,看着老人洁白的胡须和满脸的皱纹,以及因病痛熬煎而蹒跚的走路姿态,她落泪了。当天下午,她就将老人接到医院,连夜为老人做了手术。在住院半月后,又将老人送回家里,未收一分钱费用。同时,她还给老人的两个孙子带去了衣服和书包、本子、笔等学习用品。像这样类似的事迹在刘__身上是数不胜数的。

据悉,自__医院开办17年以来,得到刘__资助和减免医药费的患者有1300多人,共减免医疗费用约38万余元。

山区孩子心中的“好阿姨”

或许是由于女性的细腻本性,或许是缘于与人为善的家教传承,在__痔瘘医院这个优秀的团队中,员工无一不受到刘__的精神力气感召:大家心甘情愿地追随她一起投身公益。热心公益在她的医院里成为一种文化。

出于工作的需要,刘__曾走过许多地方,国内外都市的高楼大厦没有给她留下太多的记忆,反倒是在贫困山区看到的一幕幕使她深感震动。她说:“当我看到贫困山区失学孩子渴望学问的眼睛,看到聋哑孩子奇怪   而困惑的目光,看到盲人夫妇生活的艰辛和无助的表情,身为一名企业家和医生,我深深地感到了自己身上担子的沉重。还有许多的人生活在窘境中,等待我们伸出援手,给他们获得新生活的士气和盼望。我不忍心看到对美妙生活的渴望在这些弱势群体的心灵中一每天地黯淡下去,而是想看到他们过正常人的生活,享受共建和谐社会为每个人制造的幸福。”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4】

晓惠,女,布依族,1961年8月生,x省政府办公厅服务中心退休职工。

__年以来,余晓惠悉心照看患有精神疾病的妹妹、侄子以及体弱多病的母亲,悄悄地为家人付出,用弱小的身躯扛起家庭的盼望。

__年,妹妹和侄子均被确诊患有精神疾病,余晓惠带着他们四处求医,她几乎花光全部积蓄,并欠下债务。

为了省钱,平常她就着酸萝卜吃饭;在街上看到有被丢弃的纸箱,会不顾旁人眼光捡起来,积攒之后当废品卖掉……就这样,她节衣缩食,苦苦支撑着这个家。

__年,余晓惠年迈的母亲一病不起,瘫痪在床。她不仅需要照看妹妹和侄子,还要照看瘫痪在床的母亲,虽然生活愈加困难,但她没有退缩。余晓惠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一早起床做好饭,照料妹妹、侄子吃完,然后到母亲床前照料,穿衣、洗漱、喂饭、按摩、烫脚、倒大小便……

由于久病在床,母亲身体常感不适,她找来按摩书籍,自学按摩手法。只要有空闲时间,她就会为母亲按摩,缓解母亲的`不适症状。在她的细心护理下,卧病在床近6年的母亲直至2022年去世,都从未长过褥疮,床上、身上总是清清爽爽,家里也整理得干洁净净、整整齐齐。

余晓惠不仅关爱家人,还乐于助人。她捐助困难同学、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抗疫捐款捐物,是邻居眼中的“热心肠”。

余晓惠荣获x省道德模范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5】

丁大力几十年用一颗孝心暖和着母亲,7000个日日夜夜,他每天如一,细心侍侯百岁母亲的事迹,在村群众中传为佳话,他用自己的孝心和真情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了解他的人无不对他竖起大姆指。他被评为优秀道德模范,他的事迹材料如下:

这是一个令人艳羡的家庭,一个布满温馨、孝顺和真爱的家庭。在东五司村,说起“八旬儿子照看百岁老母”的孝顺故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如今,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今年已105岁高龄的宁翠青老人,正在享受着儿子、孙子、孙媳妇、孙女、重孙带来的天伦之乐。这个其乐融融的家庭招来了邻居邻居艳羡的目光和社会各界的敬重。丁大力同志就是这个和谐家庭的杰出代表。

丁大力同志今年80岁,25年前,老伴患病不幸去世,儿女及亲友们都劝他再找一个老伴,生活上有人关怀,将来也有个依靠,但考虑到始终随自己生活的老母亲已80多岁高龄,假如再找一个老伴,婆媳关系是否能处的好?假如相处不好,就会产生冲突,对老人的晚年生活有影响。因此,就打消了再找老伴的念头,始终围绕在母亲身边,随时照看老人家,毫无怨言地担负起为老母亲做饭、洗衣服、梳头以及端屎倒尿等日常家务活。为了照看好老人的生活,买了一些有关老年人保健的书籍,尽可能多地学习老年人的保健学问和养生之道,细心支配饮食起居,调剂饭菜品种,荤素搭配,想方设法变换口味,给母亲增加食欲,使老人吃的可口顺心。为了使老人每顿早餐都能喝上新奇豆浆,他买了个豆浆机自己制作,不仅用黄豆,还要放一些核桃仁、花生米。他说,这样打出来的豆浆才有养分。为了削减老母亲夜间起床解手的次数,总是陪伴老母亲到晚上11时入睡后才休息。不论老母亲何时翻身换睡姿,他都会起床,看看老母亲的被子是否盖严,是否要起床解手。尽管自己今年已是80岁的老人,并患有腰间盘突出症,也需要儿女们的照看,但他从来没有过要自己的子女照看他和老太太的准备。每当说起老母亲,就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在他的细心照料下,老母亲精神状况很好,身子骨比较硬朗,至今还能端着碗吃饭,不要别人帮忙,她觉得自己吃舒适。老人说:“人老了,不用吃得好,穿得好,心情好比什么都强。儿孙们都很孝顺,我就心满足足了。”

丁大力有四个儿女,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都很孝顺。多年来始终亲自照看老母亲的精神,给儿孙们树立了榜样。他们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来探望老人,为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谈天;家庭成员中从来没有闹过一次别扭,红过一次脸。今年40多岁的孙媳沈贺萍说:“多年来,爸爸始终在亲自照看着奶奶。爸爸的这种精神始终感动着我们,是我们行动的榜样。我能每天来看奶奶,完全是受到了这个家庭的家风影响。人不能忘恩,要感恩父母、亲人,最起码的底线就是要孝顺。”

几十年如一日,细心侍侯百岁母亲的事迹,在群众中传为佳话,他用自己的孝心和真情演绎了感人至深的人间真情,了解他的人无不对他竖起大姆指。邻居们说:“尽管许多子女都会在公休日或有事时回家看父母,但总不如住在一起让人感到家庭的温馨。20多年如一日侍候老母的感人事迹,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家庭的事迹,经新闻媒体多次报道,已成为创建和谐家庭活动的典范。丁大力说:“母亲辛辛苦苦哺育了我,在我心中,她是我们子女的靠山、主心骨。现在,母亲年龄大了,不能动了,儿女们就应当照看她。能让我们一家人始终照看她,让老太太健康、欢乐地活着,是我们最大的福气。”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6】

张桂梅,女,52岁,满族,中共党员,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老师。

张桂梅自幼丧母,由姐姐抚养长大。正是有感于自己的成长经受,她才使自己变成了83名孤儿的“妈妈”。

1995年,丈夫因患胃癌去世,孤身一人的张桂梅从大理市调入华坪县民族中学任教。张桂梅一边教书,一边忙着筹办儿童之家,她要让孤儿们有一个暖和的家。2022年,她开办了华坪儿童之家并任院长,先后收养了83个孤儿。她每天来回于华坪民中与儿童之家,用自己细腻的母爱,急躁培育与孩子们的感情,细心照看他们的生活,把母爱给了这些失去父母的孩子们。来自多个民族的83个孩子把儿童之家产成了自己真正的家,在这里幸福、欢乐地生活和学习。孩子们无不对自己的“妈妈”布满感恩之情。为了弥补资金不足,也为了让孩子们体会生活的不易,张桂梅领着孩子们上街卖过布娃娃、鞋子。经费紧急、不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都没有阻挡张桂梅把儿童之家办下去、办得更好的决心。她把社会各界给自己看病的捐款和各级党委、政府发给自己的奖金全部转捐给了学校,用来修建校舍、资助贫困同学。10余年来累计捐款近60万元,但她个人户头上却没有一分钱。

在多年的教育中,张桂梅深刻熟悉到“学问转变命运”的道理,她要努力用学问转变女童们的人生轨迹。在她连续5年的多方奔跑和不懈努力下,2022年9月1日,分散着张桂梅爱心的丽江华坪女子高中正式开学。第一批入学的100名同学,全部是山区少数民族贫困生。张桂梅从对同学的爱心教育、感恩教育入手,在教学中引入体验教育的内容,使同学真实、深刻地感受到全社会的关爱,教育她们要从内心鞭策自己,用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作为一项爱心工程,丽江华坪女子高中关心越来越多的山区贫困女孩圆了上学梦。

张桂梅先后被评为全国先进工、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全国十大女杰、全国百名优秀母亲、全国十佳学问女性、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云南省首届兴滇人才奖、云岭先锋奖章。2022年,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7】

“蒲公英精神”是一种超越常人的精神力量,他们能够为社会布满正能量,他们能够用微小的力气、平凡的工作感动很多人,他们都具有的一种精神叫做:“蒲公英精神”。

道德模范不是高高在上的道德“神仙”,不是“高大全”式的遥不行及,他们用实际行动告知我们,他们的善行义举就体现在自身的日常生活中。在此次表彰活动中,我们不仅感动于道德模范的个人魅力,也体会到了他们的“蒲公英”精神——借着评比表彰的微风,把美德的“种子”播散进每一个一般人心中,让更多“草根”加入到“英雄”的群体中。

刘洪安当选为“诚恳守信模范”其实就是在为一个群体“代言”。去年5月“油条哥”刘洪安以拒绝使用复炸油、诚信经营的事迹快速“蹿红”后,全国各地相继涌现拒用复炸油的“油条哥”、“油条姐”。社会给予“油条哥”群体的是一种诚信、包涵、大爱的精神,一种乐观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的集中体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平安既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进展。食品平安问题频出除了市场经济本身存在的漏洞和监管不力的外因之外,更重要的内因是生产经营者的诚信失范。在这一背景下,推广经营有道的道德模范,尤其是像“油条哥”心中想着老百姓、为食品平安贡献力气、乐观奉献的经营者,不仅仅是道德层面的需求,更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有益补充。

一花以来万花开。一名道德模范“站”起来,就是一本鲜活的教科书,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变得详细生动。一名道德模范“亮”起来,就是在社会上竖起一面旗帜、一个标杆,就是在群众中确立起一种正确价值导向。这些道德模范作为时代的先锋、社会的脊梁、群众的楷模,以蒲公英的微弱之力落地生根,润物无声的发挥着榜样的力气。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8】

__,男,生于1977年6月25日,现年38岁。于1995年12月参军入伍,在部队上挥洒热血16年,16年的军营生活也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磨练了意志。作为一个诞生在一般的农夫家庭的农夫的儿子,他自小便跟随父母到农田中劳作,所以他深知农村生活的艰苦与不易。很小的时候,他便想象着有一天能走出去,学到东西带领乡亲们去走出一条属于自我的康庄大道。在部队的日子里,他的心中仍旧惦念着家乡的进展,仍旧惦记着在家乡辛苦劳作的父老乡亲们。

作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他喜爱祖国,并且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有很高的思想觉悟。他从小就非常喜爱自我的家乡,在部队服役期间,仍旧眷恋着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他总想着,我的根在家乡,有机会我还是要回到那片哺育我的大山中去。2022年12月复员返乡后,他放弃了在泸州市两个门市、两套住房的优越条件,毅然决然地打算了回乡进行创业,一方面他是想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回到那片熟识的土地;另一方面也想尽自我的绵薄之力为家乡的进展做一点贡献,为家乡人过上好日子出一份力。他总说:这片土地生我养我,这是莫大的恩惠,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想着我还能为它做些什么,而我此刻所做的这些还远远不够。

凭借多年在部队生活学到的学问技术和自我对当今进展机遇的敏锐探究,于2022年在文龙村五组投入资金30余万元建立了肉鸽养殖基地,并且在泸州市肉鸽基地中学习了养殖技术,学习回来后,间续扩大了肉鸽养殖基地,如今他已经成立了镇龙宝山种养专业合作社,其肉鸽养殖基地年产达2万只。他说:胜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人只看得到我此刻的成就,其实这条路一路走来,我也遇到过许多困难,也想到过要放弃,可是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和对失败阴影的恐惊,在渐渐摸索中我还是走到了此刻。军营是一所熬炼人才的大熔炉,或许和他在部队所理解过的训练有关,养成了他肯干、肯钻研的这股劲头。如今他的肉鸽养殖基地制造年产值30万元。主要销往泸州、古蔺、叙永、兴文、毕节等餐饮行业,并且和这些地方的多家餐饮行业签订了长期合同。许多和他合作的人都说,他这人实在、靠谱,他家的肉鸽我们用得放心。他如今已成为我们村上的种养殖大户,为我们村农夫的致富之路打开了一条口子。

在创立肉鸽养殖基地的同时,他还投入资金60余万元创立了脆红李种植基地,年产50万斤,主要销往沿海城市,创年产值100万元。他创立的种养殖基地不仅仅为文龙村的产业进展起了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并且村上有许多村民就近在他的种养殖基地里工作,一方面使当地村民多了一个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使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得到了解决,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村民不用背井离乡就能够挣钱。在他的养殖基地里工作的村民,他不仅仅手把手地指导其种养殖方面的技术,还会向他们传授许多自我以及其他一些胜利人士的创业阅历。村上有村民想自我创业的,他也会赐予全方位的支持。他说:当时我走创业这条路子也曾遇到过不少的困难,我了解这其中的辛酸。如今我创业初有成就,我还是期望能够带动乡亲们一齐致富,能帮大家的地方我必需会尽力帮忙的。在他的带领下,周边近20户农户靠劳动致富,这一举措为镇的经济社会进展作了巨大贡献。提起,村民纷纷都点头赞扬。对于村民的认可,说:无论我的种养殖基地进展到什么程度,我的宗旨都不会转变,那就是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多一个就业出路,让更多下岗职工能实现再就业,让更多的人能靠劳动走上致富路。

在交谈中,说起了自我的人生规划,他说道:等到条件许可的情景下,我还预备再投入30余万元的资金在鱼塘里养鱼、养鸭,同时把我的鸽子场的养殖规模扩大,我去泸州学习养鸽技术的地方,鸽子的年产量就到达了百万只。我们双泉这个地界也算是山清水秀了,我觉得我们也能够像别人一样搞搞生态观光旅游,既能够进展我们镇上、村上的旅游业,还能够带动周边农户的经济进展,算一算,这简直是一个一举双得的事情,可是,目前还在雏形阶段。我今年申请成立了兴文县镇龙宝山种养专业合作社,等渐渐走路正轨了,还预备传授更多养殖技术给四周群众。

作为一名农村青年,经过这几年的创业实践阅历,他成为了一个胜利者,成为我们村上甚至镇上经济进展的大功臣,但他总认为:他事业的胜利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怀支持的结果;是各界人士和父老乡亲关怀支持的结果。生命是一种姿势,不一样的追求,不一样的奋斗,必将演绎出不一样的人生。正是用他自我不懈的努力,谱写着新一代农夫最壮美的诗篇。今后,他决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大实践中,更加努力,谱写新的壮美篇章,成就精彩人生,迎接完善将来。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9】

__,女,生前为重庆市巴渝航运公司下岗职工。

一个被群众誉为精神永不下岗的下岗女工,一生十多次救人,最终为救落水群众献出了年仅44岁的生命。

2022年10月20日晚,在重庆巴南区轮渡渡口,两名群众不慎跌入滚滚长江,此时,在轮渡上的__听见呼救声后,来不及脱掉衣服和鞋子便纵身跃进湍急的江水中。波涛汹涌中,她奋力向落水者游去,并抓住了落水者的衣服,可落水者在慌乱中突然将__的脖子紧紧扭住,两人不停地在江面上沉浮,__最终勇敢牺牲,用生命和热血谱写了见义勇为的壮歌。

__的救人壮举不是偶然的,与她44年的人生经受和她一贯的勇敢行为分不开。生前,__的主业是船体除锈油漆工,副业则是下水救人,并一干18年。1983年秋,__回涪陵老家,遇到一位被江水冲出几十米外的落水者,她一个猛子扎进江中,搏激流,闯险滩,将落水者高高举过头顶。1988年夏天,__的邻居巫天幸不慎落入长江,危难之时,__不顾一切跳入江中,半个小时后巫天幸被救了上来,__却累得瘫倒在地。1981年和1988年长江涨大水,__作为公司水上抢险队惟一的巾帼英雄,和男同事一齐乐观救援,救起多名落水者。2022年,她跳入河中救起了因在河边洗衣而落水的下岗职工李新萍。

18年来,__不顾自身安危,十多次跳入长江救起落水群众。一次下水救人就有一次生命危急,__10多次下水救人,就经受了10多次死亡的威逼。

__家境困难、生活艰辛,但她依旧热忱地帮忙身边的人。熟悉她的人都说她是个任凭哪个时候都笑嘻嘻的人。性子直、热心肠,四周的人有个大事小事,她总是第一个站出来说话,谁家有点什么麻烦她总是从头到尾,关注究竟。

__2022年被重庆市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篇10】

__,女,58岁,济南市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第四届山东省道德模范。

1988年,她听从组织支配到基层社区工作,一干就是25个春秋。25年来,她以社区为家,把全部心思投到社区工作中,时刻把群众冷暖挂在心上,带领社区党员群众制造性地开展工作,赢得了各界的高度赞誉和群众的拥护爱戴。她有60多本写满家长里短的笔记本,记录着她如何践行上为政府分忧,下为百姓解难的座右铭。下岗女工杨国云遭侄儿夺房,__帮她打官司找证人;社区矫正夫妻无力从农村接回孩子,她求人把孩子转学到济南;低保户王景山生病,__组织居民为他捐款,去世后,带领大伙为他送行

__这位社区管家婆婆,以对群众的一片深情和敬业之心制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她的努力下,这个0.4平方公里的小社区,拥有了17支社区文体活动队、13支志愿服务队、3支党员服务队、2个俱乐部,拥有自我的社区养老院、社区诚信就业促进会、知心畅语工作室;他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上了中央电视台;他们组织的金婚银婚夫妇重温庆典活动,吸引了数千人参与。在她的努力下,这个拥有2744户、11400多名居民,困难住户多、下岗人员多、居民文化程度低的大社区,多年实现辖区居民零失业、方案生育零超生、群体性上访零案例。在她的努力下,这个修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月、以往嘈杂混乱的老社区,变成了环境干净有序、居民归属感强、人们安居乐业的美丽宜居家园,成为香港中文高校、山东高校等5所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吸引了来自美国、加拿大、德国、瑞典和香港、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工作专家来社区参观考察。

__制造性地总结出以党建为龙头、以文化为灵魂、以服务为核心、以居民自治为方向的四位一体工作法。她狠抓社区党建,建立了流淌党员联络站和在职党员活动站、党建工作联席会和党员议事会、党员职责区,组建了老党员环境卫生服务队、老党员治安巡逻队和在职党员互帮互助服务队,30多名党员与17个特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社区43位楼长、112位居民小组长中90%以上由党员担当,党员成为社区群众的标杆和依靠。她常年坚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消遣活动,成立了上善若水俱乐部、好妈妈俱乐部、青少年成长俱乐部,开展家庭教育课堂等系列讲座,让居民在教育中提高素养,懂得感恩奉献。她探究出四议三评两公开自治工作法,凡是社区重大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