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数字经济就业与收入分配AIandEmployment本章学习目标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理论数字经济失业产生原因数字经济收入不平等产生原因数字经济就业与分配总体政策13.1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理论13.1.1数字技术对就业总量影响(1)资本劳动替代理论资本替代劳动:替代弹性数字技术是资本增强型技术,会增加资本投资并提高资本生产效率,出现大规模资本替代劳动现象,从而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产生失业。自动化技术具有更高生产效率+自动化技术具有相对成本优势(AcemogluandRestrepo,2020)经验分析机器人应用对美国就业的影响时发现,机器人渗透率每提升1%,就业总人数就将下降0.2%,员工工资收入将会下降0.42%。(2)任务为基础的理论替代效应:自动化使资本能够在一系列任务中替代劳动力,降低对部分岗位劳动力的需求。生产效率效应:数字技术应用的生产率效应提高了对非自动化工作的劳动力需求,从而提高就业总量。重置效应:数字技术应用很大程度上重置了生产任务内容,产生大量新岗位,增加了劳动力需求。自动化对劳动力需求的净影响取决于替代效应的负影响和生产率效应与重置效应所产生的正影响之间的权衡。促进条件:人工智能技术具有重大的效率提升和重置效应!
13.1.2数字技术影响劳动力就业结构(2)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劳动任务可以被划分为两种类型:程序化常规性任务和非程序化创造性任务任务类型任务特点任务从事者与技术进步关系程序化常规性任务重复性中低技能劳动力替代作用非程序化创造性任务灵活性、创造性、抽象性高技能劳动力互补作用(2)任务偏向型技术进步理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应用主要是替代程序化常规性任务。数字技术发展初期:自动化替代程序化常规性任务,增加高技能劳动力需求。——蓝领替代人工智能技术:减少中等技能劳动力执行的程序化常规管理任务需求——白领替代,无法自动化的服务行业,如美容、健康护理、心理医生等岗位会增加——以人为中心或体验式职业岗位!解释就业“极化”现象。麦肯锡(2023):受生成式AI影响最大10个职业(1)替代效应13.1.3数字经济影响总体就业的效应大规模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会产生强就业替代效应,导致大量岗位工人被替代。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所带来的替代效应不再局限于低技能劳动者,而逐步向中高端和脑力劳动领域扩展,从而导致更广泛的就业岗位替代。(2)补偿效应补偿效应本质是一种生产率效应,指数字经济通过数字技术应用显著提高生产效率,使得生产规模扩大和有效需求增加,进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具体包括:价格效应——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进而增加消费者对相关产品的需求,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增加就业岗位。溢出效应——产品价格降低增加了消费者实际收入,扩大了对其他行业或部门产品的需求,扩大相关行业或部门的生产规模并增加就业岗位。规模效应——产业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从而自发地扩大生产规模,表现为所有行业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3)创造效应
数字经济发展催生新业态、新模式,平台经济和共享经济的兴起使得就业形式更加灵活和多样化,创造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和网络营销师等新职业。
数字技术发展增加了与数字技术相关的高端技术人才需求,创造了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和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等诸多新职业新岗位。高盛公司报告(GoldmanSachs):生成式人工智能高盛公司发布的报告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可能会取代全球3亿人的工作岗位,美国三分之二的就业岗位会实施一定程度的自动化。创造效应超过替代效应,总体不会恶化就业!高盛报告:GenerativeAI对不同行业具有差异化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办公室和行政管理工作,其中46%的工作可以被自动化所替代;对法律工作的影响位于第二位,44%的工法律作可以被自动化所替代;建筑和采掘业仅有6%的工作会被自动化所替代;安装、维护和维修工作仅有4%会受到影响。13.2.1数字经济结构性失业产生的原因(1)行业替代带来的失业新技术的创造性破坏可能会导致从事传统行业的劳动者失去工作,从而引发短期失业激增。例如自动化对传统制造业的影响,电子商务市场中的网店对实体店的冲击、网约车对出租车的替代。
13.2数字经济结构性失业(2)劳动者技能不匹配导致的失业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许多传统行业也需要员工具备数字化技能,如数据分析、编程、数字营销、智能操控等。劳动者对新兴技能的缺乏导致技能与工作任务不匹配,无法满足数字经济中的工作岗位要求。(3)自动化对特定岗位的替代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能导致从事常规性任务的劳动岗位被取代,从而使得这些岗位的劳动力需求减少,甚至完全消失。例如,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大量替代常规的一般管理、业务营销、文秘写作等岗位的工作。(4)数字鸿沟产生的失业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劳动力市场日益网络化,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主要通过网络来发布和搜寻。数字鸿沟导致部分群体因缺乏数字技能和无法接入使用数字设备而无法获得就业机会,偏远地区和弱势群体更容易陷入失业风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以增加更多就业岗位促进劳动者跨行业转型就业提升劳动者数字技能加强失业保障能力13.2.2促进数字经济就业的公共政策13.3.1数字技术影响劳动收入分配理论(1)资本强化带来收入不平等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是一种资本集约性技术,其技术增值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劳动时间以及降低劳动力成本来实现,从而使资本获得更高相对剩余价值,加剧了资本与劳动在初次分配中的占比差距,恶化了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收入。13.3数字经济收入分配美国1980年以来工资收入增长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是技能偏向性技术,其技术掌握需要高度的人力资本投资,且高技能劳动者具有较高生产率,导致企业在收入分配上向高技能劳动者倾斜,高技能劳动者与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2)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带来收入分配极化效应美国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者工资比率变化(1)数字鸿沟造成的收入不平等数字鸿沟指不同群体在接入和使用数字技术及其产品或服务的机会与能力差异。数字鸿沟造成的不平等也称之为“数字化不平等”。地区间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会造成收入不平等。不同人群间的数字技能差异会导致收入不平等。13.3.2数字经济收入不平等的产生原因(2)劳动者数字技能差距带来收入不平等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对拥有高数字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从而导致在劳动力市场中这些高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其收入会明显提高。拥有更高数字技能的劳动者具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能够创造更高的价值,因此其在劳动市场会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应用不仅替代低技能劳动者,更为突出的是大量替代中等技能劳动者的就业岗位,造成明显的中等技能劳动者失业和收入下降。(3)数字市场垄断带来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由于数字经济独特的发展规律,数字经济市场往往呈现高集中市场垄断结构。少数几家大型企业占据过高国民收入比重,并对平台中小商家收取过高交易佣金,同时在劳动力市场利用买方势力对劳动者提出苛刻的工资待遇或工作考核条件,总体上导致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加剧收入分配不公平。(4)数字经济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境
数字平台的垄断化可能导致其在劳动力市场具有较强买方垄断势力,从而制定较为苛刻的劳动用工条件,使劳动者面临低薪和不公平待遇。平台与平台从业者之间独特的劳动合约关系带来劳动者权益保障难题,存在大量侵犯劳动者权益的行为。(5)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过度监督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为雇主强化对工人的监督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实现对工人的实时监督和精准考核,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恶化了劳动者的工作状态。在某种程度上,强化对劳动者的监督实际上是一种隐性的收入剥削,将租金从工人转移到雇主,会恶化劳动者收入,加剧收入分配不平等。2021年7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等联合印发《关于落实网络餐饮平台责任切实维护外卖送餐员权益的指导意见》,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明确要求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考核要求。始终坚持发展是解决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的根本路径完善以市场竞争机制为基础的初次分配制度注重发挥政府再分配的保障作用13.3.3数字经济收入分配政策的基本导向13.4.1注重劳动者教育与技能培训13.4数字经济就业与分配总体政策(1)改革完善正规教育体系改革僵化的专业设计。增加数字技能培训课程。注重培养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跨学科的能力。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体制。(2)建立多元主体协同的劳动者技能培训体系打破政府、企业、正规教育机构、社会培训机构等多元主体之间的分割体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来加强对劳动者数字技能的动态培训。(1)建设均衡普惠的数字基础设施13.4.2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着力提升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偏远农村地区数字基础设施服务可及性。推进城乡层面、区域层面的数字经济优化协同发展,扩大东部地区优质数字资源向西部地区的辐射覆盖范围。(2)形成按要素贡献为基础的收入分配体制坚持按要素价值贡献分配基本原则的同时,缩小劳动要素与资本、数据等在数字经济初次分配中的收入差距,改善劳动力市场价格扭曲状况,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强化数字经济反垄断,更好地维护市场竞争,增强线上市场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使数字平台企业和中小商家能够共同创造价值并合理分享价值成果。(3)合理保护劳动者权益制定法律法规,确保数字劳动者享有合适的劳动权益保护。加强对数字平台等雇主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的监管,鼓励数字企业主动完善劳动者权益保护制度,构建收益共享的新型劳动关系。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实现应保尽保。(1)完善税收制度完善对垄断企业的税收征管,创新数字经济监管制度和政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的有效性。完善对新型职业和数字经济高收入群体的税收征管,合理平衡效率与公平。调整所得税征收制度,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征收门槛。研究探索征收对机器或智能化技术征税,并将这部分税费通过收入再分配分给其他失业劳动者,避免出现收入极化现象。13.4.3优化收入再分配政策(2)完善社会保障体制(3)促进数字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将部分税收形成数字经济再分配的基金池以形成对低技能、低收入、转岗分流的弱势劳动者群体的转移支付。探索建立分档制、差别化、多元化、合理化的社保、年金、医保、失业保险等缴纳标准,强化平台企业保险缴纳责任,提升灵活就业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水平。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和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重点民生领域数字化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普惠性。解释数字技术对就业总量影响的理论主要是资本-劳动替代理论和任务为基础的理论。数字经济失业产生的原因包括行业替代带来的失业、劳动者技能不匹配导致的失业、自动化对特定岗位的替代、数字鸿沟引发的失业。数字经济收入不平等的产生原因包括数字鸿沟、数字技能差距、数字市场垄断、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护困境、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过度监督。数字经济就业与收入分配政策主要包括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劳动者技能培训政策、收入再分配政策。本章总结14数字经济与高质量发展40本章学习目标4114.3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14.1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4.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14.4中国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政策14.1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内涵4214.1.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14.1.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43新发展理念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方面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集中体现了中国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4.1.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44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党中央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也是对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14.1.1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45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包括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动力高质量,经济结构、供给体系高质量,社会保障支持体系高质量,综合效益高质量等方面。数字经济数字经济作为当今时代新一轮的科学技术革新和产业变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先进的生产力,具有成长速度快、覆盖范围广、渗透能力强等属性。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4601数字经济与创新的关系02数字经济与协调的关系03数字经济与绿色的关系04数字经济与开放的关系05数字经济与共享的关系47创新条件第一,数字经济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为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创新动力创造良好条件。创新过程第二,数字经济推进核心技术的研发,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创新过程。创新结果第三,数字经济加快创新成果转换,推动构建创新共同体,为提升创新结果助力。数字经济与创新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要素资源合理配置①加速了各类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②实现了数据驱动的多要素有机联动;③引致了数据聚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①数字技术本身提升了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率;②数字技术的溢出效应。消费市场提质扩容①消费端和需求端信息的精准匹配;②降低了交易成本;③激活消费市场活力数字经济与协调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49数字经济与绿色第一,数字经济通过提高要素效率,推动资源节约化。第二,数字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直接推动节能减排。第三,数字经济发展有助于形成多元协同治理格局。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50第二,数字经济在拉动外资贯彻“引进来”战略时,深化国际合作新模式。第三,数字经济有利于加快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数字经济与开放第一,数字经济为“走出去”战略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数字产品与服务。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14.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经典经济增长理论、全要素生产率理论等经济理论为研究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而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是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促进技术进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绿色和普惠发展。5114.2.1数字经济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14.2.2数字经济促进技术进步14.2.3数字经济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14.2.4数字经济促进绿色和普惠发展52040203第四,渐进共享。第三,共建共享。第一,全民共享。第二,全面共享。01数字经济与共享数字经济推进平台等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促进教育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与优化。数字经济满足人们经济利益的要求,推动精神文化、社会保障和生态环境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成果共享。数字经济使更多的人参与社会的建设,充分利用各要素资源,真正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共享发展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但也不能一蹴而就,从共享走向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过程,任重而道远。14.1.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要义14.2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
14.2.1数字经济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53土地、劳动和资本03010402劳动分工和资本积累亚当斯密,1776
土地、劳动、资本和企业家才能马歇尔,1881萨伊,1803
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现代学者14.2.1数字经济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
54数据凭借其易复制性、零边际成本等特性,克服传统要素的稀缺性和排他性,突破传统资源约束与增长极限,新经济时代的增长核算框架应当加入数据,形成Y=AF(D,K,L)。第一,增加新的数据要素投入,改变要素组合方式。数据成为核心生产要素,能够以其渗透性与替代性赋能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等传统要素,带动技术效率提升。第二,增加数据要素,赋能传统要素配置。14.2.2数字经济促进技术进步
55第一,数字技术对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一是降低了搜寻成本。二是降低了复制成本。三是降低了交通运输成本。四是降低了追踪成本。五是降低了验证成本。第二,数字技术对供给侧生产效率的影响一是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精准追逐和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从而改善产品设计和产品创新。二是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采用可以直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三是数字技术还可以帮助提升企业内部沟通效率,强化市场营销的手段和优化营销能力等。1.2.14.2.3数字经济全面提升全要素生产率56第一,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二,数字经济利用技术扩散效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以技术进步为依托,将创新内化为自身发展动能,从万物互联、数据要素、融合发展全方位激发创新发展效率。数字经济具备的强扩散性能够使传统产业不断与数字技术融合,进而提高传统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14.2.4数字经济促进绿色和普惠发展
57数字经济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创造性地形成了“生态+数字”的先进发展模式和思路。第一,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与扩散赋能绿色发展。一方面,数据本身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通过优化各种数据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全民数据共享、资源共享;另一方面,数据赋能其他行业。第二,数字经济通过要素合理有效分配助力普惠发展。14.3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
数字经济本身就是高质量的经济形态,基于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机制,需要立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明确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5814.3.1强化数字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14.3.2推动区域数字融通与协调发展14.3.3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14.3.4打造开放共赢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格局14.3.5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14.3.1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59通过数字化进行“强链”“补链”,激发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潜能,并追踪其动态变化,增强风险应对能力,进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水平。把握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区块链、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重大机遇,充分利用全球创新资源构建起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相适应的国家创新体系。数字核心技术包括5G、区块链、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核心支撑。第三,提升数字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第二,构建自立自强的数字技术创新体系。第一,加强关键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强化数字技术创新能力14.3.2推进区域数字融通与协调发展60给予欠发达地区必要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支持,推动要素资源跨区域跨行业有序流动,优化配置,通过空间溢出和辐射效应带动欠发达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区域内产业链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积极参与到全国数字产业链构建布局中,形成具有地方区域特色的数字产业。推动欠发达地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在更大范围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支撑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第三,优化数字经济空间布局。第二,数字赋能欠发达地区产业优化升级。第一,加快欠发达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区域数字融通与协调发展14.3.3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61推动数字生活与绿色生活融合共生;加快打造数字化绿色生活新场景;积极引导公众树立数字化绿色思维方式以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以数字技术赋能能源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强核心数字新兴技术供给和绿色技术创新。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感知体系;坚持系统观念,利用数字技术建设生态数据资源标准体系;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环境数字化智能化建设。第三,倡导数字化绿色智慧生活方式。第二,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第一,提高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能力。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14.3.4打造开放共赢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格局62加强我国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统筹协调能力建设,统筹谋划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推进国内国际数字网络空间协同合作,贡献更多中国智慧和方案打造“数字丝绸之路”,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和高效率的数字经济和贸易合作;统筹开展沿线国家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与建设,协助发展中国家弥合“数字鸿沟”加强国际网络空间合作,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发、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第三,强化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能力建设。第二,高质量共建“数字丝绸之路”。第一,营造良好国际合作环境。打造开放共赢的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新格局14.3.5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63加快推进能源、交通、物流、环保等领域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便民生活圈,发展新型数字消费业态、创新面向未来的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深入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完善乡村地区信息化服务供给;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精准化管理服务能力。推动新型数字技术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资源深度融合,打造国家智慧教育、健康、文化等平台,助力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第三,普及数字生活智能化。第二,推进数字社会治理精准化。第一,促进数字公共服务普惠化。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14.4中国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政策
6414.4.1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政策14.4.2中国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低田闲置转让合同范本大全
- 2024年代理债务合同范本模板
- 全面预算管理的培训
- 中国减少含氟气体的努力和前景(英文版)
- ktv前台礼仪培训
- 2024年中国自动头白色开尾拉链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培训班如何自己做课件
- 信息安全法律法规
- 2024技术运维服务合同律师拟定版本
- 2024至2030年中国薄膜高频烧结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PE100管施工方案水平定向钻
- 实验室试剂管理培训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首都师范大学)》2024章节测试答案
- 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词四首》导学案
- 油库设计与管理(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小学体育多媒体课件
- 小学科普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 物资设备盘点报告(模版)
- 国家安全概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护理职业规划大赛
- 2023年6月新高考英语天津卷(第二次)基础词汇积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