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教案_第1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教案_第2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教案_第3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教案_第4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下《第三章 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学法指导学法,简单地说,就是学生为掌握知识所采用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要采用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在学习活动中,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有条件时,要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自主探索,建立完全属于自己的高效的学习方法。说明1.本章内容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从整体上理解物质之间转化的主要规律,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和氮循环的主要过程并学会通过化学式或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本章内容可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物质之间转化规律归纳和阐述;第二部分是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步骤和方法的归纳讲解;第三部分是对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碳、氧循环的概述;第四部分是对生命的重要元素氮元素在自然界中循环情况的讲述。本章的重点是单质、氧化物和酸(碱)之间的转化规律;根据化学方程式,化学式进行计算。难点是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概念;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综合题的计算。

2.后面附有学习本章的“学习目标”、知识的归纳及学习时应了解运用的思想方法。3.本章各节习题的解答可参阅“教材直通车”。3.1物质的转化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了解物质转化的规律,并能运用已学知识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转化的例子,能说出物质之间转化的一些规律。通过教材P56~P59四个活动掌握金属与金属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通过教材P60和P62两个活动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相互转化。(2)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物质转化规律的了解。3.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掌握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规范、步骤和方法。并能正确解答相关计算题。(2)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的规范、步骤和方法的掌握。3.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1)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和氧循环方式、规律和状况。(2)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碳、氧循环的了解。3.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通过学习本节内容,知道氮元素是如何在自然界进行循环的;了解化学肥料的种类和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掌握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2)认真完成课后习题,加深对化学肥料种类及作用、化学式的相关计算以及氮循环状况的了解。小结一、知识结构图请你按照下面知识结构图,回忆本章所学知识. 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金属的氧化和金属氧化物的还原物质的转化物质的转化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物质的转化和元素的循环计算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计算步骤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计算方法计算方法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碳循环的途径和方式碳循环的途径和方式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和氧循环氧循环的途径和方式氧循环的途径和方式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肥的种类和作用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自然界中的氮循环氮循环的途径和方式氮循环的途径和方式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二、学习目标:1.从整体上理解物质之间转化的主要规律;2.理解自然界中碳循环、氧循环和氮循环的主要过程,能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上述变化的影响;3.能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金属的氧化及金属氧化物的还原;4.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关系;6.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5.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的计算;7.认识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及其意义;8.了解肥料的主要组成,合理使用和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三、复习提高1.物质的转化

(1)氧化反应:获得氧的过程。如:3+2

2Cu+2

4+52

以上例子中,Fe、Cu、P分别得到氧,被氧化。

(2)还原反应:失去氧的过程。如:

++

22+↑3+2+3

以上例子中,CuO,Fe2O3分别失去氧,被还原。同时,H2、CO、C分别得到氧,被氧化。

(3)具有还原性的物质。如:H2,CO,C等,能夺取别的物质中的氧,使别的物质发生还原反应。(4)实验:氢气还原氧化铜

①反应原理:

++

②实验装置:

③实验操作:

a.先通H2再加热。(防止氢气和氧气混合气体加热发生爆炸)

b.

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后,停止加热,再继续通一会儿H2,直至冷却。(防止热的铜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而再次被氧化)

c.

注意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湿存水或反应生成的水流入试管。造成试管炸裂),导气管伸入试管底部(排净试管中的空气)。

④实验现象:黑色固体变为光亮的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

(5)单质、氧化物、酸(碱)之间的转化

①非金属+O2→非金属氧化物

例:+C+(充足)2C+(不充足)2

②非金属氧化物+H2O→酸

例:+===③金属+O2→金属氧化物

④金属氧化物+H2O→碱。例:

+===2

+===

(6)其它酸、碱、盐与氧化物等之间的转化

①非金属氧化物+碱→盐+H2O

例:2+===+

②金属氧化物+酸→盐+H2O

例:+===+

③酸+碱→盐+H2O

例:+===+

④酸+盐→新酸+新盐

例:+===↓+

+===↓+2

⑤碱+盐→新碱+新盐例:+===↓+

+===↓+2⑥盐+盐→新盐+新盐例:+===↓++===↓+2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步骤方法

①设未知量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写出已知和待求量物质的式量

④列出比例式,求解⑤写明答案

注: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2)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的题目类型

①求各元素的质量比。②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③求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

3.自然界中的氮循环和氧循环(1)光合作用的化学过程6

+

6+6物质、能量转化关系:无机物→有机物;光能→化学能。(2)呼吸作用的化学过程

+66

+

6+能量

物质、能量转化关系:

有机物→无机物;化学能→其它形式的能。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氧循环及氮循环的过程及人类活动对其产生的影响。

(4)了解“温室效应”“富营养化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产生原因及现今的治理方法。4.自然界中的氮循环(1)化学肥料

①农家肥料:营养元素含量少,肥效慢而持久、价廉、能改良土壤结构。②氮肥作用:促进植物茎、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促苗)。缺氮:叶片发黄。常用氮肥:NH4HCO3(碳铵)、NH4NO3(硝铵)、(NH4)2SO4(硫胺)、NH4Cl、CO(NH2)2(尿素)、NH3·H2O(氨水)注意:氨态氮肥不能和碱性物质(如草木灰、熟石灰)混合施用,否则反应放出氨气,使肥效降低。③钾肥作用:促使作物生长健壮、茎杆粗硬,抗倒伏(壮秆)。缺钾:叶尖发黄。常用钾肥: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KCl、K2SO4。④磷肥作用:促进植物根系发达,穗粒增多,饱满(催果)。缺磷:生长迟缓,产量降低,根系不发达。常用磷肥:磷矿粉[主要成分是Ca3(PO4)2]、钙镁磷肥(主要成分是磷酸钙和磷酸镁)、过磷酸钙[Ca(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H2PO4)2]。⑤复合肥:含N、P、K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营养元素的化肥。如:KNO3、NH4H2PO4、(NH4)2HPO4等。(2)使用化肥对环境的影响:引起水体污染:N、P过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赤潮、水华等现象。(3)合理使用化肥①根据土壤情况和农作物种类选择化肥。②农家肥和化肥合理配用。(4)根据化学式的简单计算:①求化学式的式量。②根据化学是求某元素的百分含量。③根据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