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答案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22页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物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单选题1.如图,为了做好新冠病毒疫情的防控工作,多地防疫部门利用雾炮车对城区街道及空气喷洒消毒剂进行消毒除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放热而液化B.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因为消毒剂升华了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因为吸热而汽化D.雾状的消毒液的形成与晨雾的形成一样,都是熔化现象2.夏天,当身体出了许多汗以后,坐到电扇下吹,这是因为()A.电扇扇的风温度低,风吹到人身上感觉到凉爽B.使人体汗水蒸发加快,因为蒸发要吸热,使人体温度降低C.电风扇吹风使空气温度降低D.电扇扇的风吹到人身上,吹跑了人体的热量,所以感到凉快3.蒙山位于山东省蒙阴县南部,为著名风景区。其一年四季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下列与蒙山有关的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A.初春冰雪消融 B.盛夏雾绕山峦C.深秋霜满枝头 D.寒冬滴水成冰4.如图所示,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为,凝固点低于B.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在DE段物质处于固态C.该物质的熔化过程持续了,凝固过程也持续了D.在BC段和EF段,该物质都处于固液共存态,都在吸收热量5.关于热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游泳之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是由于身体表面的水蒸发吸热B.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可以提高冰的熔点C.为了防止食品运输时腐烂变质,可以利用干冰升华吸热降温D.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来保存蔬菜6.今年冬天日照气温较往年偏低,降雪频率较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下雪不冷化雪冷,说明熔化放热 B.早晨气温骤降,茅草尖出现霜是凝固现象C.春节后降下冻雨,地面结冰是凝华现象 D.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7.关于下列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这样读数会使测量结果偏大B.图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其中晶体在BC段不吸收热量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D.丁图中干冰变小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8.下列事例中,能加快液体蒸发的是()A.将盘子中的水倒入瓶中 B.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C.把湿衣服揉成一团 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9.《天工开物》中描述古代劳动人民铸“釜”的最后工序场景:匠人将液态的铁水倒入“范”(模具)中成形。下列反映该过程的物理图像是()A. B.C. D.10.小明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未加热前,纸锅里的水不发生汽化现象B.将纸锅中的水换成沙子,加热时纸锅不会被点燃C.纸锅上方的“白气”是水蒸气先汽化再液化的结果D.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11.刚从冰箱冷冻室拿出冰棍贴紧舌头,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这时舌头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象是()A. B.C. D.二、填空题12.生活中常见一次性打火机里的燃料是一种叫丁烷的物质,通常情况下呈气态,它是在常温下,用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如果不小心将其摔坏,待里面的液体刚消失时,立刻捡起残骸,会感觉到残骸较(选填“冷”或“热”),这是因为里面的液体发生物态变化时要(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13.在南通,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打火机内的液体是通过的方式液化形成的。14.通常情况下,物质一般以、、三种状态存在,物质处于哪种状态与温度有关。15.“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是民间的俗语,这个现象是水温差异以及气压大小导致的。如图,烧杯中的水已经开始沸腾,则沸点为℃,此时烧杯中的气泡应为图。16.我省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时节经常会出现“雨凇”现象,如图所示。这种现象一般是寒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花草等物体上形成的,该过程需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7.如图是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的性质制成的:用体温计测量人的体温时,可以离开人体读数,是因为体温计有缩口;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18.“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是民间的俗语,这个现象是水温差异以及气压大小导致的。水烧开之前,气泡由变,气泡在上升过程中,还没有到达表面就破裂了,引起水面的振荡,发出声响。水沸腾时热量,温度。三、实验题19.如图所示,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2)实验过程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第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值为℃,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下表可知水的沸点为℃。由此可判断当地的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标准大气压;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890929498989898(3)根据你所画的图像,你认为水沸腾的特点是;(4)为了缩短实验时间,你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写出一条)(5)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丁中a、b所示。则图丁中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20.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试管中装有适量的碎冰

(1)观察装置和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2)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实验中让碎冰的温度较(选填“快”或“慢”)地上升,可以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图乙是根据实验记录绘制的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BC段的物质处于态,冰的熔化过程经历分钟;(4)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得到图像中的DE段,这段时间内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如果他们里面是不同液体,为了试管中液体能沸腾,那么试管中液体的沸点比烧杯中液体的沸点选填(“高”或“低”)。参考答案1.C【详解】AC.地面上的消毒剂很快就干了,是蒸发现象,这是因为消毒剂因为吸热而汽化了,故A错误,C正确;B.附近的人可以闻到消毒剂的味道,是因为消毒剂扩散到了空气中,发生了汽化,故B错误;D.雾状的消毒液是被雾炮车喷出时在气流带动下分散成的小液滴,晨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D错误。故选C。2.B【详解】因为风扇会加快空气的流动速度,人身上的汗就会加快蒸发,蒸发需要吸热,就从人的身上吸走了热,人的体温也就下降了,身体就会感觉凉快。而电风扇吹的风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一样,不能使空气温度降低。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3.A【详解】A.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A符合题意;B.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C.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D.滴水成冰属于凝固现象,凝固放热,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4.C【详解】A.图中BC段吸热但温度不变,所以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45℃,EF阶段放热但温度不变,所以EF段为凝固过程,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故A错误;B.CD阶段物质已经全部熔化,为液态,DE阶段物质还没有达到凝固点,也是液态,故B错误;C.BC段为熔化过程,即该物质从3min开始熔化,到6min结束,熔化时间为3min,EF段为凝固过程,即该物质从12min开始凝固,到15min完全凝固,凝固过程持续了3min,故C正确;D.物质在BC段是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过程吸收热量;EF阶段是凝固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故D错误。故选C。5.B【详解】A.人游泳结束刚离开水时,人身体上的水蒸发要从身体上吸热,所以感到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寒冷的冬季,在结冰的道路上撒盐,在其它条件相同时,在冰中掺入杂质,使冰的熔点降低,使冰在0℃以下熔化,从而使交通畅通,故B错误,符合题意;C.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是利用干冰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升华现象来吸热,达到降温目的,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北方的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是为了利用水凝固会放热,避免冻坏蔬菜,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D【详解】A.化雪是冰变成水,是熔化现象,熔化吸收热量,所以化雪冷,故A错误;B.霜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形成的小冰晶,故B错误;C.春节后降下冻雨,地面结冰是凝固现象,故C错误;D.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7.D【详解】A.图甲是某次温度计读数的示意图,温度计读数仰视,会造成读数偏小,故A错误;B.图乙是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曲线,BC段为晶体的熔化过程,该过程中晶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故B错误;C.丙图中,花儿上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D.丁图中干冰变小是固态小冰晶变成气态,属于是升华现象,此过程吸收热量,故D正确。故选D。8.B【详解】A.将盘子里的水倒入瓶子内,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控制了表面空气的流动,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A不符合题意;B.用扫把将地面上的水扫开,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可以加快水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C.把湿衣服揉成一团,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这样做减慢了液体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D.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减小了液体的表面积,同时控制了表面空气的流动,可以减慢蒸发,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9.B【详解】铁属于晶体,液态铁温度先逐渐降低,当温度到达凝固点时,继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当铁全部凝固为固体时继续放热,温度下降。故选B。10.D【详解】A.纸锅里的水沸腾前,虽然不能沸腾,但会蒸发,所以水会发生汽化现象,故A错误;B.沙子加热后温度会持续升高,温度会高于纸的着火点,纸锅会被点燃,故B错误;C.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实际是小水珠,是水先汽化后液化形成的,故C错误;D.纸锅中盛着水,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00℃,纸锅受水的影响,不会超过100℃,水的沸点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故D正确。故选D。11.B【详解】根据题意可知,舌头会被“冻”在冰棍上,是舌头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冰棍变成了冰,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所以,从图中找出晶体的凝固图象即可。A.由图知,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的特点,这是晶体的凝固图象,但凝固点不对,故A不符合题意;B.液体温度降低到0℃时,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水的凝固特点,故B符合题意;C.由图知,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熔点为0℃,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冰的熔化图象,故C不符合题意;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压缩体积冷吸收【详解】[1]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压缩体积和降低温度,打火机里的燃料是通过压缩体积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储存在打火机里的。[2][3]打火机里面的液体消失,由液体变为气体,是汽化现象,汽化吸收热量,故会感觉到残骸较冷。13.液化外侧内侧压缩体积【详解】[1]小水珠是液态,水蒸气是气态,液态变气态,发生了液化现象。[2]炎热的夏天,打开了车内的空调,车外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3]寒冬,车内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会对其放热液化形成小水珠,小水珠出现在车窗的内侧。[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个: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打火机内的燃料液体是由气体采用压缩体积方式液化的。14.固态液态气态【详解】[1][2][3]一般情况下,物质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状态存在。15.99A【详解】[1]由图可知,当水温达到99℃时,继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此时水已经沸腾,则沸点为99℃;[2]观察烧杯中的气泡可知,A中气泡由下而上越来越大,是由于水已经沸腾,不断产生水蒸气补充到气泡中,所以气泡越来越大;而B中气泡越来越小,是水沸腾前的状态。16.放出【详解】“雨凇”雨滴附于树枝、花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现象,物质在凝固过程中是需要放出热量的。17.热胀冷缩37.8℃【详解】[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体温计是利用水银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2]如图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为37.8℃。18.大小吸收不变【详解】[1][2]水沸腾前,上层的水温度较低,上升的气泡中的水蒸气遇低温液化成水,所以气泡减小;当水温接近沸点时,有大量的气泡涌现,接连不断地上升,并迅速地由大变小,使水剧烈振荡,产生“嗡嗡”的较大响声,这就是“响水不开“的道理。[3][4]水沸腾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19.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后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温度计表面9698低于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减少水的质量a【详解】(1)[1]倒入热水时,热的水蒸气遇冷的温度计壁液化成小水珠,沾在温度计壁上,造成难以看清示数。(2)[2]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此时水的温度是96℃。[3]实验过程中,水达到9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