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_第1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_第2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_第3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_第4页
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 副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安区初中语文集体研备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年级八年级单元三单元课题课外古诗词诵读《赠从弟》(其二)、《梁甫行》课时数三课时主备人执教人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诵读《赠从弟》(其二)、《梁甫行》继续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2.结合相关背景,领会诗歌主旨,体会诗歌的思想内涵。3.积累优美的诗句,激发诵读古诗词的兴趣,提升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能够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并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教学难点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悠长细腻真挚的情感,了解古人朴素自然的情感,从中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学习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课时三课时课时目标1.朗诵诗歌,熟读成诵,领略古体诗的韵律之美。2.运用想象描绘诗歌所描写的画面以配合理解。3.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古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培养审美情趣。预习单1、查找两首诗作者相关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读诗歌,探究诗歌的含义。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次备课导入赠从弟(其二)在你的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经历过挫折?你是怎样面对的?父母兄弟他们是怎样的态度?但有一位诗人,当弟弟面临挫折时,他不是以过来人的身份指手画脚。而是通过赠诗勉励弟弟该怎样去面对这一切。(出示课题)梁甫行同学们好!你们知道“才高八斗”这个成语的故事吗?“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你了解他吗?(屏显:后人对曹植评价)南朝文学批评家钟嵘:“骨气奇高,词彩华茂,粲溢今古,卓尔不群。”

南朝宋文学家谢灵运:“天下才有一石,独占八斗”。清朝诗人、学者王士祯:汉魏以来二千年间诗家堪称“仙才”者,李白、苏轼三人耳。生思考,讨论,发言生谈理解问题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很好的切入课题。问题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很好的切入课题。重点研习赠从弟(其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背景。课件展示二.读法指导,诵读诗歌。师:“古人云:三分诗歌,七分读。今天让我们从读开始学习这首诗吧!”1.自己尝试朗读,并且思考:读好这首诗需要注意哪些朗读方法?2.教师范读。三.读出自我,品读诗歌。好诗如茶,不仅要读,更要细细的品,方能品出诗歌的意境、情感和韵味。下面让我们一起品析这首诗歌。照下列句式,赏析诗歌:示例1:我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读出了松树坚忍不拔的形象)示例2:我欣赏“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因为这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让“山上松”和“谷中风”展开较量,突出了松树的高耸挺拔。梁甫行一.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及背景。(课件展示)二.初读——领略诗风,把握基调。1.题解梁甫,泰山下的一座小山。“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文体。“梁甫行”原为挽歌,在这里曹植用旧题描写海边人民贫苦的生活,为贫苦民众写挽歌。(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往梁甫探寻吧)。2.在朗读之前谁能告诉大家朗读诗歌有哪些要求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庭中有奇树》和《赠从弟》(其二),从体裁上来说,这三首诗都是五言古诗,因而其节奏的划分应该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应该是怎样的节拍呢?3.师适时板书读错的字。4.俗话说“三分诗七分读”。读诗也是讲究技巧的,下面请同学们听录音。5.(幻灯片)出示《梁甫行》诗歌(节奏停顿)普希金说“读书是最好的学习”。现在,请同学们一起朗读这首诗,争取能够读出情感,读出韵味。三、再读——通晓诗意,读出韵味。(在同学们诵读声中,不知不觉我们到了梁甫,曹植所吟诵的古诗啊,我们可能听不大懂,怎么办呢?下面就让我们再读古诗,通晓诗意,读出韵味。)1.师巡视。2.指名学生译讲诗歌。(师生补充)好!同学们对本首诗的内容理解得不错了!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诗歌,注意:边读边在头脑中展现诗句所表现的意境。四、品读——体悟诗情,含英咀华。(从同学们,朗朗的读书声中,老师听出了你们的自信已经充分的建立起来了,下面我们来品读古诗,体悟情感。)1.出示列句:(1)我读句(词),眼前浮现出了————————的画面。(2)我读句(词),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3)我读句(词),仿佛看到诗人————————的形象。2.师巡视,2分钟后检测、交流。(分析过程:a.让多名学生回答,并从诗中找出词句作证;b.其他同学加以补充;c.师引导辨析答案)简介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1.尝试朗读,并且思考明确:朗读方法(1)读准字音(2)把握节奏(3)定好重音(4)控制语调语速2.以这样的朗读方法,将诗歌自由朗读两遍。3.指名朗读并互相评价。4.最后学生配乐齐读。1.边读边理解诗歌内容。2.照下列句式,赏析诗歌。(1)我从“”中读出了松树的形象。(2)我喜欢“”,因为这诗。简介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曹植(192—232),字子建,三国魏诗人,曹操之子,封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代表作有《白马篇》《七步诗》等1.生谈理解2.生:读准字音、节奏、停顿、轻重缓急、读出感情等3.生:二三拍。4.请同学们先自由朗读一遍诗歌。5.点名朗读,同学纠正。6.听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注意听准字音、划出节奏。现在我们来对照一下,看看我们画出的节奏是否正确,如果有差错,请迅速更正。8.齐读诗歌一遍,生再读,读出情感,读出韵味。再读古诗,通晓诗意,读出韵味。1.生自由朗读诗歌,对照课文下注释,理解诗句意思。如有疑难,可与小组内讨论,也可举手问老师。2.将学生有疑难的共性问题板书在黑板上。3.学生译讲诗歌。4.学生齐读诗歌。1.生自由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好在哪里?2.选出你最有感触的句子(字),说一说。(仿照句式说话)3.再读诗歌,要求读出作者对下层人民苦难生活的深切同情的感情。既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此环节通过朗读方法的指导,形式多样的诵读,去感悟、体会诗歌,以此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自主疏解诗歌内容,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通过扎实的表达训练,让学生感悟诗歌内容,感受松树形象,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美。既锻炼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三分诗七分读”,学生反复诵读,与文本对话,感知诗歌的韵律和节奏,读出情味,为理解诗歌情感做铺垫。自主疏解诗歌内容,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组交流讨论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在读和译中让学生感悟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语言文字美。通过朗读及语言的表达训练,让学生感悟诗歌内容,体悟作者情感。合作探究质疑赠从弟(其二)1.本诗的题目是《赠从弟》,却描写了松柏这种景物,你认为作者的目的是什么?这属于哪种写法?2.赏析“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3.诗歌中除采用托物言志手法之外,还运用何种写作手法?试简要说明。梁甫行1.“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2.本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讨论、交流明确:从弟即堂弟。题目的意思是写诗慰勉堂弟,写的内容是松柏树。目的是借青松刚劲挺拔的外形和不畏严寒、凌风傲雪的大无畏精神,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并以此来勉励堂弟要像青松一样保持坚贞本色,不向严寒低头,不在恶势力下弯腰,高峻挺拔,傲骨铮铮。这属于托物言志的写法。明确:作者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品质,以此勉励他的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明确:第三、四句用了衬托(或对比)手法。用谷中风的迅疾凶猛衬托出青松的雄健挺拔。讨论、交流明确: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字词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通过问题的引领,抓住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文本,品析诗歌情韵,读出诗味。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赠从弟(其二)总结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喜欢用松、竹、梅、菊来比喻人格。在本诗中,刘桢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把自己对堂弟的劝勉寄托于其中,委婉含蓄,更有诗意和韵味。拓展延伸让我们发挥自己的想象,以《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为例,紧扣“松”的特征,用散文化笔法扩写<《赠从弟》其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扩写:

我站在窗边,近看庭院。已是暮春三月,又起风了!庭院的杨柳在摇荡,柳絮在纷飞,柔枝在飘荡。“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枝上的杜鹃,声声泣血,悲凉凄异,哀转久绝。这一切,拨动着我的心弦,我的思绪便在这轻柔的风中缓缓漾开。

此时,传来令人不安的消息:王昌龄被贬龙标府。

我站在窗边,远眺他乡。思绪趟过了五溪,那里已是大唐僻远的蛮荒之地,而龙标城,更是遥远啊。

我站在窗边,仰望苍穹。广漠的天空,一轮孤月是那么亮,那么圆。圆月下,伫立独望的人儿——我,此刻,多么牵挂万水千山之外的朋友啊!胸腔里跳动的这颗完整的心却不禁分成了两半。一半留给自己,一半分给朋友。梁甫行总结同学们,我们的“梁甫行”就要结束了,请不要忘记曹植悲天悯人的情怀;不要忘记社会动乱带给人民的苦难;不要忘记珍惜和平年代的幸福日子;更不要忘记我们曾经欢聚一堂,共同学习。发挥想象,扩写诗句。齐读四首诗此环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再现画面的形式,加深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青松”形象把握。板书设计赠从弟(其二) 刘桢梁甫行曹植课后作业及检测背诵并默写四首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高山流水,有琴棋书画,有梅兰竹菊,以《树》、《小草》、《蜡烛》等为题写一段咏物的小短文。教学反思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诵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触摸古人的思想,体会古人的情感。整诗始终以“读”贯穿全篇,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有助于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更好地感知诗作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这种以读悟诗的方法,在以后的诗歌教学中可借鉴。但还是有部分学生在朗读时不着要领,读不出诗歌的情感,这可能和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因此还应多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