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查漏补缺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原卷版)_第1页
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查漏补缺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原卷版)_第2页
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查漏补缺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原卷版)_第3页
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查漏补缺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原卷版)_第4页
新高考地理三轮冲刺查漏补缺专题04 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4地壳运动规律(地质地貌的演变)目录01挑战真题·查知识漏洞02回顾教材·补知识漏洞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易混易错归纳03知识通关演练(2023·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形成莲花盆需要()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2023·浙江6月选考)下图为广东某丹霞地貌景观图,该地貌主要发育于白垩纪的红色地层。该地质时期,当地主要受信风、副高控制。完成下面小题。3.该地貌景观的物质组成是()A.砂砾岩 B.石灰岩 C.石英岩 D.花岗岩(2023·浙江6月选考)黄河三角洲海岸线始终在不断变化。1996年黄河经人工改道朝东北方向入海。下图为1996-2020年黄河河口区汛期陆地面积变化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4.下列遥感影像,能正确反映不同年份河口区汛期陆地形态变化先后顺序的是()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②③④① D.③②①④5.1996年后,造成老河口陆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海水运动的作用 B.黄土高原植被的恢复C.上游水库的冲淤 D.汛期流域降水的变化(2023·海南卷)冰川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一种重要外力作用,常形成不同类型的冰川地貌。科研人员通过对典型冰川地貌的研究,可判断冰川的规模、运动方向及古气候环境。图中的羊背石是典型的冰川侵蚀地貌景观,由于冰川侵蚀作用方式不同,迎冰面和背冰面坡度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依据所学地理知识,判断该地貌景观目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云贵高原 D.内蒙古高原7.通过对羊背石的观察,可以直接判断()A.古冰川发育的厚度 B.古冰川运动的方向C.古冰川作用的规模 D.古冰川形成的时间(2023·浙江1月选考)新疆东部某雅丹地貌区,环境恶劣,被视为“畏途”。某同学随科考人员在该地研学旅行时,拍摄了布满“小蘑菇”的残丘岩壁照片(如图所示)。完成下面小题。8.岩壁上“小蘑菇”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为()A.沉积搬运 B.搬运风化 C.风化侵蚀 D.侵蚀沉积9.该雅丹地貌区被视为“畏途”的主要原因是()①空气稀薄②风沙强劲③气候极度干旱④滑坡分布广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3·浙江1月选考)下图为某地地质图,完成下面小题10.图中岩浆岩()①沿断层F侵入②切穿背斜轴部③切穿向斜轴部④早于寒武纪形成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该地区经历的地质过程是()A.褶皱隆升—固结成岩—断层错位 B.固结成岩—断层错位—褶皱隆升C.固结成岩—褶皱隆升—断层错位 D.褶皱隆升—断层错位—固结成岩(2022·辽宁卷)一般情况下,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在风力搬运作用下,我国北方某海岸在末次冰期中的相对寒冷期沉积了砂质沉积物,相对温暖期沉积了黄土状沉积物。下图为沉积剖面及其所在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推断剖面A→B→C层形成过程中海平面大致经历了()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 C.先降后升 D.先升后降13.砂质沉积物的来源主要是末次冰期的()A.海岸沙 B.河流沙 C.洪积物 D.冰碛物(2022·广东卷)河床纵剖面是指由河源至河口的河床最低点的连线剖面。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帕隆藏布江某段河床纵剖面呈阶梯状形态;近几十年来,在该河段有湖泊发育。下图示意该段河床纵剖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4.第I段河床纵剖面阶梯状形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A.地质构造差异抬升 B.河流的阶段性下切C.原始河床地形差异 D.滑坡、泥石流作用15.在第II段河床,纵剖面①→②→③的发育过程反映该段河床()A.淤积大于侵蚀 B.侵蚀大于淤积 C.侵蚀-淤积平衡 D.持续不断侵蚀16.(2023·福建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生物化石、环境沉积对于研究地质变迁历史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沉积物中常含有古生物化石。距今约135万年前澳大利亚墨累一达令盆地内形成巨大古湖古湖经由P处入海。后因气候变化,古湖萎缩,至现代形成墨累一达令河。该地气候一直呈现干湿交替的状况。甲乙两处分别有沉积层,其中黏土层一般在淡水环境中形成,石灰岩层一般在咸水环境中形成,风成砂岩形成时气候较干旱。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自然条件(岩层特点)分析,推测古河干旱化,和古河干涸过程中甲处比乙处先露出海面的依据。(2)由于p处海拔较高古湖曾无排泄口,后来古湖冲破p处排泄入海,请从内外力角度,分别分析对古湖南流入海的影响。(3)研究表明p处北侧附近没有海洋入侵的痕迹,现作为野外科考队,欲寻找证据证明,请从2个方面分别论证说明。17.(2022·山东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左图)。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右图)。(1)指出与古河道形成有关的主要内、外力作用。(2)说明左图中水系的演化过程。18.(2022·湖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某研究小组调查发现,在金沙江部分干热河谷的缓坡上发育着一定厚度的黄土状物质,其下部及附近谷底广布古堰塞湖沉积物(如下图)。在冬春季,常见谷风裹挟着尘土从谷底吹向谷坡。即将建成的白鹤滩水电站位于金沙江下游。(1)研究小组通过调查和实验,认为该地黄土状物质主要来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积物,推测其判断的主要依据。(2)白鹤滩水电站蓄水后,甲地谷底有部分被淹没,该地的黄土状物质沉积速率可能减小还是增大?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19.(2022·河北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冰斗和U型谷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因冰斗底部高度与其形成时当地的雪线高度基本相当,故常依据不同时期冰斗位置来分析气候变化规律,用U型谷特征判断冰川活动期次和规模。图7为根据我国西北某山区冰蚀地貌特征而编制的模式化图(忽略局地因素影响)。图中冰斗①~⑧分三期形成,受外力破坏微弱,形态完好;F为断层,它改变了冰斗③和⑤的原始位置。(1)判断各期次冰斗的先后顺序,并简述U型谷发育过程。(2)结合冰斗和U型谷特征,阐释该山区的气候变化。回顾知识体系回顾核心考点考点1内力作用与地貌一、内力作用表现形式板块运动与地貌全球岩石圈共分为六大板块,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是海洋外,其余五大板块既有陆地又有海洋。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地貌。如下图:(1)联想法记忆板块的分布关于六大板块的分布,通过六大板块与七大洲、四大洋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记忆:亚欧两洲→亚欧板块;南北美洲→美洲板块;非洲→非洲板块;南极洲→南极洲板块;太平洋→太平洋板块;印度洋→印度洋板块。(2)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①北冰洋分属于亚欧板块及美洲板块,大西洋是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及亚欧板块张裂而形成。②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③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④赤道穿过六大板块(太平洋东部有一部分属于南极洲板块)。⑤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⑥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板块构造理论的应用技巧1)判断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因此地球表面六大板块的交界处(分为消亡边界、生长边界)多为地壳运动活跃地带。2)解释常见地理现象①解释大褶皱山脉(如安第斯山脉)、裂谷(如东非大裂谷)、海洋(如大西洋)、岛屿(如日本列岛)等宏观地貌的形成与分布。②解释地震、火山、矿产资源的形成与分布等。地壳运动(构造运动)1.地质构造2.地质构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3.地质构造图判读步骤(1)判断岩层及新老关系1)一般情况:岩层呈水平状态,新老关系是下老上新或先老后新(如图中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③②①)。2)岩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原岩层形成后又发生了岩浆活动(如图中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⑤)。3)岩浆活动使原岩层某部位发生变质: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如图中由老到新依次是⑦⑥④⑤⑧)。4)断层切断:看切断了哪些岩层(如图中明确看出断层切断了⑦⑥④⑤③),则断层发生于这些岩层之后。5)新的沉积物(岩):图中①形成于断层之后(未被断层切断),并覆盖了原有地貌。(2)判断地质构造(3)掌握地壳运动过程的判断方法地质构造图的判读步骤之内外力作用的先后顺序①地质作用发生的顺序,通常先内力作用再外力作用,地壳抬升,容易被侵蚀,地壳下降容易发生沉积作用②除喷出型岩浆岩之外,其他岩石出露地表均需先经地壳抬升,再经历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③沉积岩的形成前需先经地壳下降④褶皱形成与岩层形成之后⑤注意:地质剖面图会结合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和地质年代表去考4.依据地质剖面图推断内力动态过程(1)确定岩层形成的早晚水平岩层→上面的形成晚,下面的形成早;发生断层→岩石形成早于断层的形成;侵入岩体→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2)河流阶地的形成地壳抬升,河流下切侵蚀→阶地上有沉积物(层)→地壳稳定,河流泥沙沉积→河流阶地(3)判断岩层的缺失原因地壳隆起,地势太高,终止了沉积过程(缺少沉积环境);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缺少沉积物);当地壳隆起后,原有沉积物被剥蚀完毕(缺少保存环境)。(4)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①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岩→水平挤压发生弯曲→褶皱。②水平岩层,受张力或挤压力→断裂并发生位移→形成断层→断块山(上升岩块)、谷地或洼地(下沉岩块)。(5)地下溶洞的形成海洋沉积环境→深厚的石灰岩→水的溶蚀作用,形成溶洞→水的沉积作用,形成石笋、石钟乳和石柱等。考点2外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2.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与分析分析某一地域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影响因素分析气候因素气温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降水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地质地貌因素基岩石灰岩地区:岩石微溶于水,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侵蚀、溶蚀作用地形地势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3.外力作用与地貌形成的分析方法(1)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地貌的分析方法①流水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河流上游地势陡峭、落差大,流速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峡谷、瀑布等流水侵蚀地貌河流中下游地形平坦、流速减慢,以堆积作用为主河漫滩、三角洲等流水堆积地貌②风力作用地区特点典型地貌干旱和半干旱区风力强,以侵蚀作用为主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干旱、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风力减弱,以堆积作用为主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风力堆积地貌(2)不同尺度区域内的外力作用①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②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地貌形态外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河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堆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堆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海岸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4.与海水作用相关的分析(1)海水作用对地貌的影响①海水侵蚀:海蚀崖、海蚀穴等。②海水搬运:沙滩上沙粒、贝壳的移动。③海水堆积:陆地泥沙、海洋生物遗体(如贝壳)等。④海水顶托:海水阻挡河流入海泥沙作用。(2)近岸海水作用与流水堆积作用的关系①河流处在汛期时,流水搬运作用显著,入海泥沙多,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②河流处在枯水期时,流水搬运作用弱,入海泥沙少,海水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3)海岸线变迁与流水作用、海水作用的关系①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此时海平面升高,海洋面积扩大,海水侵蚀作用强(海水顶托作用),流水堆积作用弱,海岸线后退,海岸线变短。证据:海岸上会有海洋堆积物,如贝壳等。②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此时海平面下降,流水堆积作用强,海水侵蚀作用弱,海底堆积作用强,海岸线长度变长。证据:如贝壳堤与海岸线距离扩大。③海岸线的变迁:取决于海水侵蚀作用与陆地流水堆积作用的强弱。陆地流水堆积作用与海水侵蚀作用呈负相关关系。5.河流冲淤变化与地貌河流主要的侵蚀地貌及形成过程:(1)V形谷(峡谷):地壳上升、流水下切侵蚀而成。(2)峡湾:冰川侵蚀形成谷地;气候变暖,冰川消退;海水入侵淹没谷地,形成峡湾。(3)曲流(河曲)——一般见于地形平坦的草原地区。形成过程:地势平缓、河床由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上;流速缓慢,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草场茂盛,草根固土作用较强。(4)曲峡:在早期的古平原上,地势平坦,流速缓慢,侧蚀作用强,形成曲流;后来地壳抬升,河流下切时保留了原来的曲流形态。流水堆积地貌形成过程: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2)流速减缓:地形平缓、河道弯曲、海水/湖水/河水顶托作用→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下降。(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泥石流堆积体阻塞河道、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4)区域差异:不同位置的堆积物、流速减慢的原因、沉积环境的差异,故堆积地貌形成的位置、形态存在差异。6.河流阶地(1)概念:河流阶地是指在地质作用下经河流下切侵蚀,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的地形。注:由河漫滩向谷坡上方,依次命名为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三级阶地等;海拔越高,形成年代越早。(2)河流阶地的成因成因形成过程构造运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开阔平坦的河漫滩;地壳上升期间,河水下蚀加强,河床加深,平坦的河漫滩成为高出河水的阶地;地壳运动是间歇性的,地壳每上升一次,就会形成一级阶地;多次地壳间歇性抬升就会形成多级阶地(有几级阶地,就至少有几次上升运动)气候变化气候干冷期间,河流水量减少,流域内植被减少,坡面侵蚀加强,含沙量增加,河床堆积,形成河漫滩;气候湿热期间,径流量增加,流域内植被茂密,泥沙量减少,导致河床下切侵蚀加强,形成阶地;长期的气候干湿变化引起河水的堆积与侵蚀交替作用,形成一系列阶地(3)研究河流阶地的意义①阶地位于河流附近,水源充足。②阶地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利于发展农业。③阶地地势平坦,建筑施工难度低。④阶地往往与河流堆积作用有关,河流从上游挟带的泥沙,含有多种重金属砂矿,如金矿、锡矿在阶地堆积富集形成矿床。⑤通过对河床两岸阶地岩层的研究,可以推测该地的地质运动,如褶皱、断层等。河流袭夺(1)概念:又称“河流抢水”。处于分水岭两侧的河流,由于侵蚀速度差异较大,其中侵蚀力强的河流能够切穿分水岭,抢夺侵蚀力较弱的河流上游河段,这种河系演变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低位河袭夺高位河。(2)条件①两条河川间的距离不能太远;②其中一条河川的侧蚀或向源侵蚀强烈;③必须一条为高位河、另一条为低位河,也就是分水岭两侧的海拔要具有明显的差异。8.风沙活动的条件(1)沙源①外地输沙:盛行风从上风地带将沙尘物质吹送至风沙活动地区沉积;河流从中上游地区搬运到风沙活动地区沉积。②当地沙源:枯水期湖滩、河滩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节地表缺少植被覆盖,表土裸露;耕地面积扩大、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2)动力①盛行风:风大、大风日数多;受地形影响(山口处狭管效应、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等),地面风速增强。②不稳定的空气条件:如沙尘暴多发生于午后或傍晚,不稳定的热力条件有利于风力加大、强对流发展。③特殊天气、气候背景:干旱少雨、气温回升、蒸发旺盛,是风沙形成的温床;气旋与冷空气活动频繁。(3)植被:冬春季节植被稀疏,地表缺少植被保护,表土疏松,沙源丰富,易起沙。风沙活动的危害:(1)沙埋:埋压农田、村庄、工矿、铁路、公路、水源。(2)风蚀:土壤肥力下降;大风袭击(毁坏房屋,刮翻火车,摧毁电杆,造成人、畜伤亡)。(3)污染大气:沙石、浮尘弥漫,空气浑浊,危害人体健康。(4)影响生产、生活:影响交通出行安全与室外作业等。风沙活动的防治:(1)工程措施:阻沙——设置沙障阻挡风沙;固沙——设置草(石)方格,固定沙面。(2)生物措施: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植被(保育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草等),防风固沙;合理利用水资源,保障生态用水。(3)组织管理措施: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建立风沙灾害的监测、预报机制;制定并严格实施防沙治沙的相关法律法规;对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实施生态移民。9.河流堆积地貌(1)河流堆积地貌必要条件1)堆积物:风化或流水侵蚀→搬运→堆积物(存在颗粒大小差异)。3)沉积环境:可供沉积的空间、地壳抬升(下降)、地形条件、水域环境(海浪、洋流)→沉积环境(沉积空间)。(2)常见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过程地貌形成洪积—冲积平原①河流上游山区,地势陡峭,水流速度快,携带大量砾石和泥沙;②河水或季节性的洪水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河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搬运能力降低;③河流携带的砾石、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冲)积扇;④洪(冲)积扇扩大并连接形成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河流泥沙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堆积体季节性出露水面形成河漫滩;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连接形成河漫滩平原三角洲(1)形成:河流中上游泥沙来源丰富;河流入海(湖)口处地形坡度变缓,加上海(湖)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泥沙堆积,形成三角洲。(2)变化①无三角洲形成:泥沙、沉积环境(沉积空间:河流入海处地势陡峻;海水运动:洋流等带走泥沙;地壳沉降)。②三角洲面积增大或减小:泥沙来源变化,海平面变化(海退时,海平面下降,陆地面积增大,导致三角洲面积增大;海进时,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减小,三角洲面积减小)冰川地貌易混易错归纳1.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并不相同。()分析:√。构造地貌指地质构造和地貌的组合,如背斜山、向斜谷等。2.沙丘只出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分析:×。湿润半湿润地区也存在沙丘天漠。3.岩石圈等于地壳()分析:×。岩石圈包括地壳和软流层之上的上地幔部分。(2024·山东泰安·一模)冰川前进时会导致行进路径.上的树木受伤甚至死亡,退缩后在其遗留的堆积体上,树木会重新生长。科研人员在某地由南向北倾斜的冰川末端槽谷中,沿某一剖面依次调查各垄状堆积体上的树木分布特征,调查中未发现受伤和死亡树木。下图为该剖面上各采样点最老云杉、杨树的树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反映该区域发生过完整的冰川进退事件的次数为()A.1次 B.2次 C.3次 D.4次2.同-堆积体上,杨树与云杉年龄存在差异,说明杨树()A.生长早、更耐贫瘠 B.生长早、更耐严寒C.生长晚、更耐干旱 D.生长晚、更耐渍水(2024·河北·一模)我国台湾省新北市知名景点象鼻岩在2023年12月16日13时55分断裂崩塌,“鼻子”部位整个坠落海中,从前后对比图可看到,象鼻部分已经整个消失不见。象鼻岩由砂岩和页岩或粉砂岩构成。图为断裂前后的象鼻部分对比图。完成下面小题。3.象鼻岩的形成过程是()①风化、侵蚀作用使拱洞扩大②地层下降,沉积物沉积并固结成岩③地层上升,出露海面④海浪差异化侵蚀形成拱洞A.①②③④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②③④①4.造成象鼻岩断裂崩塌的能量来源主要有()①太阳能②重力能③地热能④生物能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江西九江·二模)夷平面是在构造相对稳定条件下,经过长期地质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是地貌长期发展的产物。雨滴击溅侵蚀地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团粒被分散等现象,称为雨滴溅蚀作用。图示意某干旱草原地区夷平面演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与低凹处相比,该地区高凸处更易受到雨滴溅蚀作用,可能是因为高凸处()A.植被较稀疏 B.土壤孔隙大 C.径流速度快 D.降水强度大6.形成该夷平面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流水堆积 B.地壳下降 C.外力侵蚀 D.岩层拉伸(2024·贵州贵阳·一模)黄河下游为典型的地上河。其孟津至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段,长约284km,游荡段平面上在较长范围内呈宽窄相间的藕节状,具有水流“宽浅散乱”,主流摆动频繁、河槽易淤善冲等演变特点。如图示意黄河全下游及游荡段累计冲淤量变化(冲淤量=淤积量-冲刷量)。完成下面小题。7.黄河下游地上河形成的过程中河床不断提高的关键控制原因是()A.搬运来大量泥沙 B.人为筑高岸堤 C.黄河含沙量极高 D.泥沙大量淤积8.该游荡段冲淤状况是()A.宽窄相间,以淤积为主 B.宽窄相间,以冲刷为主C.窄处冲刷,宽处淤积 D.窄处淤积,宽处冲刷9.推断1999~2016年期间该游荡段出现冲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小浪底水库调水冲沙 B.龙羊峡水库调蓄洪水C.小浪底水库拦截泥沙 D.龙羊峡水库调水冲沙(2024·河北·模拟预测)冰碛丘陵是冰川退缩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某研究团队考察中发现,青藏高原东南部波密县境内的波堆藏布谷地中分布着大面积的特殊冰碛丘陵。考察队员推测,冰川向前运动处于停滞状态时,前端与主冰川脱离开逐渐消融,冰川表面差异消融导致碎质物质沉积,形成高达数米的特殊冰碛丘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造成冰川前端表面差异消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地质构造不同 B.光照强度不同 C.海拔高度不同 D.辐射吸收不同11.对冰碛丘陵的形成过程排序合理的是()A.③②①④ B.②③①④ 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2024·河南周口·二模)伴随着中生代——新生代活跃的构造作用,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地貌格局经历重大转变,呈现“跷跷板”式的演变特征。图示意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的地貌演变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青藏高原东南部至珠江口一线经历“跷跷板”式演变的原因是()A.西部地壳抬升、东部剥蚀下降 B.西部张裂上升、东部剥蚀下降C.西部岩浆喷发、东部断裂下降 D.西部堆积升高、东部断裂下降13.古近纪以来,百色盆地至玉林盆地一线()A.河流流向不变 B.气候趋于湿润 C.海拔高度增加 D.内流区面积增大14.推测百色、南宁盆地形成演变过程中沉积作用的变化是()A.持续增强 B.先增强后减弱 C.持续减弱 D.先减弱后增强(2024·广东汕头·一模)受河流径流与涨潮流共同影响,长江入海通道北支入海口(图a)存在水沙交换现象。图b示意2007—2016年北支不同河段各个港口的水深变化。总体来看,北支的冲淤演变趋势以淤积为主,部分地区表现为冲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对比北支下段北岸,南岸泥沙淤积严重的自然原因是南岸()A.海岸地形坡度较大 B.河流的流速较快C.受涨潮流侵蚀较弱 D.地壳抬升更明显16.与2007年相比,2016年北支入海通道出现的变化是()A.河床总体深度保持稳定 B.上段河床泥沙持续淤积C.中段更易发生海水倒灌 D.下段河床泥沙流失加剧【能力提升】(2024·湖南衡阳·二模)呼包盆地为河套盆地的一部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下图示意呼包盆地西部第四纪地层等厚线分布。完成下面小题。1.呼包盆地在成因上属于()A.背斜谷地 B.侵蚀谷地 C.向斜谷地 D.沉降谷地2.呼包盆地北缘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隐伏部分()A.穿越现代黄河的河床 B.早于第四纪地层形成C.与盆地边界垂直相交 D.第四纪地层厚度较小3.大青山山前活动断裂和鄂尔多斯北缘活动断裂的存在会导致()①大青山地壳抬升②该地区地震活动频繁发生③鄂尔多斯高原继续沉降④呼和浩特不断向北移动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024·云南昆明·二模)巴里坤鸣沙山位于新疆巴里坤盆地东缘。研究表明,末次冰期后的全新世初期,全球增温,很多松散碎屑物被带入巴里坤盆地中西部,为巴里坤鸣沙山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物源。下图示意目前巴里坤鸣沙山西北坡不同位置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粒级组成。沙山表层沉积物总体以中沙为主,分选性较好。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全新世增温为巴里坤鸣沙山大量物源形成提供的动力是()A.冰川搬运 B.风力搬运 C.流水搬运 D.海浪搬运5.巴里坤鸣沙山表层沉积物分选性较好的原因是()A.风力相对稳定 B.距沙源地较近 C.风沙作用时间短 D.风向复杂多变6.图中①②③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A.山脚、山坡、山脊 B.山坡、山脚、山脊C.山脚、山脊、山坡 D.山脊、山坡、山脚(2024·江苏南通·一模)如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海水深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指示该地海平面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地质年代 B.地表形态 C.岩石类型 D.岩层走向8.该地在地质演化过程中,形成褶皱的次数至少是()A.1 B.2 C.3 D.49.推测该地在侏罗纪时期地理环境为()A.海陆变迁频繁B.气候温暖湿润 C.断层广泛发育 D.岩浆活动剧烈(2024·湖北·二模)溯源侵蚀又称为裂点,是下蚀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方向向河源延伸,主要受到岩性、内外力作用等因素影响。图是我国西部地区某河流支流上的裂点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10.甲河流T1时期裂点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岩浆活动 B.风力侵蚀 C.持续抬升 D.冰川作用11.关于乙河流叙述正确的是()A.落差大,流速快 B.河流含沙量较大C.流程长,流速缓 D.地壳抬升速度快12.推测图中裂点形成时间最晚的是()A.T1 B.T2 C.T3 D.T4(2024·广东·一模)高纬度大陆架上搁浅的冰山底部与海底基岩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在搁浅区内做缓慢运动,如“犁耕”形成曲线凹陷,称为冰山犁沟。冰山犁沟内或边缘均广泛分布着大量的、规则的波纹脊地貌,可以根据脊间距粗略计算搁浅冰山每日运动的距离。下图示意冰山犁沟形成。完成下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