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

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树有根,水有源,迫根溯源是人类的天性。近几年,世界各地的华人后裔回祖国大陆,掀起寻根热。跟上述材料最紧密相关的制度应该是()A.分封制

B.宗法制

C.世袭制

D.礼乐制2.据历史记载,秦始皇有一次外出看见丞相车骑很多,不是好事。官中有人将此事告知丞相,丞相随即减少车骑数量。秦始皇认为有人泄密,勃然大怒,逮捕当时的在场者,并全部处决。这最能反映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独尊

B.皇位世袭

C.皇权至上

D.神化皇权3.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军机大臣处理事务;五年后,裁军机处,将军机事务移交总理事务大臣处理;乾隆三年,裁撤总理事务大臣,恢复军机处。上述演变反映出

()A.军机处成为法定的中央一级机构

B.军机处逐渐成为加强君权的利器C.权力机构之间的矛盾尖锐

D.清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4.1920年由国际联盟主持签署的多边条约《斯瓦尔巴条约》授予签约国及其公民在北极地区的斯瓦尔巴群岛开展经济和科研活动的权利。1925

年中国北洋政府应法国之邀请,与多国共同签署了该条约。2004年中国据此条约在该地建立了北极黄河科考站。北洋政府签署《斯瓦尔巴条约》()A.反映出当时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从本质上看是受到列强胁迫的产物C.为中国在北极确权奠定了法理基础

D.有利于中国摆脱不平等条约的束缚5.1941年底,第三次长沙会战爆发,日军抽调在华北号称精锐的独立混成第9旅团来充实前线。战斗中,第9旅团奉命派出约350人去接应陷入重围的日军,这股接应日军拼力突进,抢占要地后,遭到中国军队一部猛烈反击包抄,最终被全部地歼灭。歼灭日军的中国军队一部应是()A.八路军第115师组建的敢死队

B.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军官教导队C.川军第20军及友邻滇系第58军

D.华东野战军所属的特种兵纵队6.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这里亚里士多德所阐述的原则是()A.轮番而治

B.人人平等

C.法律至上

D.主权在民7.光荣革命后,在英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1760

1820年),没有一个首相能够完全摆脱他的控制。这表明()A.责任制内阁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8.我国古代的一些作品中有许多关于农业的叙述,如《农书·粪田之宜》中的“用粪犹用药也”,《吕氏春秋·任地》中的“时至而作,渴(通‘竭’)进而止”。以上材料均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A.因时制宜

B.因地制宜

C

尊重规律

D.精耕细作9.据记载,“宋代时,陈、许、颖、亳等州,止因去秋一次水灾,(农户)遂致骨肉相食,积尸满野”。这反映了古代小农经济的()A.保守性

B.脆弱性

C.落后性

D.封闭性10.《礼记·月令》关于秦代官营手工业有这样的记载:“物勒(刻通)工(制造者)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表明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质量管理严格

B.产品大都精美C.生产不计成本

D.产品不入市场11.在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12.到明代,棉布取代桑麻,成为最主要的衣料。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棉布柔软结实,价格便宜

B.棉纺织技术进步C.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D.棉花种植面积扩大13.宋高宗曾下谕给大臣:“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材料表明宋代()A.重视海外贸易

B.重视官吏选拔

C.减轻人民负担

D.改变抑商政策14.明代《斜纹布赋》中说:“嘉邑(嘉定)布缕,行于京省”,“浆纱行于本境,刷线达于京师。”此记载说明当时()A.江南出现纺织业分工

B.跨区域贸易发达C.南北经济走向互补

D.嘉邑已成棉纺织业中心15.中国封建社会始终固守“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的基本经济政策,反映的最根本问题是()A.商品经济的特征

B.自然经济的特征C.对外贸易的需要

D.手工业发展的要求16.明代著作中记载“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土地可以买卖

B.私有土地出现

C.农业水平提高

D.封建专制统治17.《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泛指掌管苑囿、田猎的人)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作者实质上主张()A.农为邦本

B.重农抑商

C.农、工、商三业平等

D.士、农、工、商四民平等18.明代《苏州府志》记载“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有他故,则唤无主之匠代之,日唤代。无主者,黎明立桥头以待”,材料反映了明代()A.官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B.民营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C.产生了雇佣劳动关系

D.工匠与机户关系紧密19.在古代社会,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对人类生存构成重大威胁。据史料统计,中国两宋时期发生的90

多次疫病中,两宋的首都汴京和临安(今开封和杭州)及其附近地区就发生了20多次。两宋首都地区疫病频发()A.可能与宋代特殊的驻军制度有关

B.说明市坊制打破后环境问题严重C.源于商贸繁荣人口过分聚居城市

D.是民众崇信佛教而放任疫情造成20.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写道,大理国(今云南)王子段誉被吐番国国师绑架,经四川到苏州,路上饮食,口感逐渐由辣而变甜。如果真正出现上述饮食口感变化,段誉应该生活在下列哪一时期()A.隋唐

B.五代

C.宋元

D.明清21.今天的美国纽约始建于17世纪初,最初名叫新阿姆斯特丹,17

世纪中后期改名为纽约。纽约名称的变化反映了()A.美国金融的崛起B.荷兰商业的繁荣

C.殖民霸权的更替

D.英国科技的先进22.19世纪中期开始,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主要出口产品中,棉花、生丝、矿产原料逐步取代茶叶、香料。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工业革命迅速发展

B.国际贸易增速放缓C.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D.贸易保护主义盛行23.下表为美国一段时期内轻重工业比例对比。年代轻工业重工业1860年2.411880

年1.811900

年1.21这说明19世纪晚期的美国A.经济获得飞速发展

B.轻重工业发展比例逐渐失调C.重工业发展速度超过轻工业

D.为发展工业忽视了国计民生24.近代某书记载“苏南虽近洋场,本属首当其冲之地,但直到光绪年间,时人记叙还经常提到纺织与耕种相济以谋食营生的事实”。这反映了当时()A.小农经济顽强生存

B.小农经济已经完全破产C.商品经济陷入困境

D.列强加大了商品的倾销25.张之洞和张謇是中国近代工业的两个代表人物。两人的共同之处是()①都为中国工业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②都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③都是民族资产阶级的杰出代表

④都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题20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2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在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日本大陆政策史》材料二

对于实力的强弱,也需要做一点具体分析。事实上,还在战争进行过程中,不少朝野人士就纷纷指出,就军力和经济力量而言,日本并没有绝对必胜的优势……即拿两国的海军实力来说,日本虽在速射炮和舰速上强于中国,拥有优势,但在川坚炮重上则有所逊色,而且在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还拥有四艘日本所没有的鱼雷艇。即便是北洋陆军,虽在装备上总体说来落后于日本,但也并非一无长物。如日本就有学者认为,北洋陆军装备就有德制的毛瑟枪和克虏伯野炮,就“比使用村田式步枪和青铜炮的日军优越”。服务于北洋舰队的外籍人士肯宁威说:“中国人在鸭绿江上(指黄海海战)是可以得胜的,假使他们的炮弹不是实着泥沙。这不是海军提督的过错,而是军需局的坏蛋官吏的罪恶。”东北前线战事紧迫,军费告急,却同各地一样受到必须“报效”慈禧太后六十庆典银两的谕旨。将军长顺为讨好慈禧,硬从远不敷出的军费中开销一万两“报效”银,迅速上交。——《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1)根据材料一,分析日本发动战争的原因。(8分)(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8分)(3)甲午战争,给我们那些启示。(4分)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根据1801年首次普查,该郡(英国的约克郡)只有15个城镇,其人口总共2万多人;而到1891年,已经有63个城镇。从1820年到1830年,利兹、曼彻斯特以及伯明翰的人口增长率达40%,这是增长最快的10年。

――[英国]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二

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材料三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的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他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共产党宣言》材料四

没有什么在表达工业时代的恶果时比这副照片更令人震惊的了。早期的工业社会已变成疯狂的食人机器,浓烟蔽日的工厂和血淋淋的断指,是对19世纪兴起的所谓“人类的进步”最为直接的控诉。(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和产生的政治影响。(8

分)(2)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10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

分)材料:图1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图2

秦朝铜钱图3

汉代的铜钱图4

唐代铜钱图5

宋代交子图6近代银元请从以上材料中,提取两项有关中国货币变迁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12分)一、选择题15BABCC610DADBA1115BBABB1620BCCCD2125CACAA二、主观题26.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日本近代工业的发展;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制定大陆政策”,侵华是既定方针;日本细致周密的准备工作。(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8分,言之成理即可) ②中国封建制度的腐朽;官场的腐败;军备废驰;战场指挥的失当;李鸿章的“保船”政策;清军的战斗力弱。(每点2分,答出4点即可得8分,言之成理即可) ③启示:必须进行政治改革;改革必须彻底;善于学习和借鉴先进文明成果。(答出2点即可得4分,言之成理即可)27.①英国人口快速增长。(2分)主要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2分)。政治影响:推动英国的议会改革(推动英国民主制度的完善);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4分)②促进城市化进程;加剧社会贫富分化;加强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推动了工业文明的扩展;造成环境污染;影响人们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