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1页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2页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3页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4页
福建省南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畏葸(xǐ)桌帏(wéi)鲰(zōu)生连城拱壁(bì)B.壅弊(bì)监(jiàn)生抱厦(shà)鼎铛(dāng)玉石C衅(xuè)钟罪愆(qiān)歆(xīn)享踌躇(chú)满志D.央涣(měi)杯杓(sháo)惙(chuò)然秋毫(háo)之末2.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②道芷阳间行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项伯杀人,臣活之⑤三子者出,曾皙后⑥择善而从之⑦成以其小,劣之⑧吾得兄事之⑨欲辟土地,朝秦楚A.①⑥/②⑤/③⑧/④⑨/⑦ B.①④/②⑤/③⑧/⑥⑦/⑨C.①⑥/②⑧/③⑤/④⑦/⑨ D.①④/②⑧/③⑤/⑥⑨/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俯足以畜妻子(养活)刑人如恐不胜(胜过)廊腰缦回(萦绕)B.摄乎大国之间(震慑)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如土委地(散落、卸落)C.虽董之以严刑(督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辟邪说,难壬人(批驳)D.径造庐访成(到)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始速祸焉(加速)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宗庙会同②黎民不饥不寒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因之以饥馑⑤而听细说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⑦韩魏之经营⑧沛公居山东时⑨竭诚则胡越为一体A.①③⑤⑥⑧ B.②④⑥⑦⑨ C.①③⑤⑧⑨ D.②④⑤⑦⑧5.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浴乎沂,风乎舞雩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⑤舆薪之不见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欲呼张良与俱去A.①⑥/②⑨/③⑧/④⑤/⑦ B.①④/②⑥/③⑦/⑤⑧/⑨C.①⑥/②⑨/③⑧/④⑦/⑤ D.①④/②⑨/③⑦/⑤⑧/⑥6.下列句子中,全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鼓瑟希,铿尔②技盖至此乎③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④刑于寡妻⑤暴霜露,斩荆棘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⑦且贰于楚也⑧不复一一自辨⑨凡百元首,承天景命A.①③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⑥⑧⑨ D.②④⑥⑦⑨二、课内外阅读(62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细节不是仅仅具有装饰功能的点缀,而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经典的细节,在作品的结构中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是柳暗花明的转折点,是伏脉千里的隐笔。看似信手拈来的闲话,实则存有深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听《牡丹亭》到葬花再到焚稿,细节之间环环相扣,遥相呼应,带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用心的细节营造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动感,描述出事件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人物呼之欲出,常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在作品中应当是一种活态的存在,血脉贯通,既从作品中获得支持,也为作品输送营养。细节并不是孤立的,作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细节来推动叙事、挖掘人性。高品质的文学创作离不开细节的营造与打磨。文学当然也有说理的功能,但文学素来主情重情,文学说理功能的达成,大都会发挥其以情动人的优势,而不是采取训诫、压制的方式,情理交融有助于以理服人。文学作品要让读者情动或心服,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成功的细节如同时代的精神切片,以小见大,以缩微的形式保存鲜活而独特的时代信息,包含特殊的时代蕴涵,折射出社会的面貌与时代的变迁。汪曾祺的小说大多以细节串联成篇,他并不刻意地花笔墨去勾勒时代背景,但细节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和地域元素。细节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反复强调,但细节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还是被定位为细枝末节,即使有瑕疵也是无伤大局的小错误。在文学创作中,以大为美的观念由来已久,影响深远。新世纪以来,对鸿篇巨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不少作家追求时间跨度的久远、主题的宏大、气势的磅礴,但在趣味的深化、境界的提升、内涵的丰富等方面着力甚少。要靠大部头的创作才能奠定文学史地位,文学界在这一点上似乎形成了普遍共识,为此越来越多的写作者一出手就是长篇小说,却忽略了语言的推敲和结构的斟酌。一些在网络连载的类型小说为了吸引粉丝持续跟读,更是刻意拉长篇幅,动辄数百万字,即使热闹一阵,但终究是过眼云烟。曾经有不少文学界人士为鲁迅没创作长篇小说而感到遗憾,但就艺术质量而言,鲁迅对文字的珍惜和敬畏,恰恰为文坛树立了一个榜样,诠释了“少即是多”的艺术法则,文学永远不应该以字数论高下。与写作的规模相比,臻于至善显得更为重要,文学精品应该以细微的笔触挖掘丰富的人文意蕴,挺进人的生命感觉更为柔软的地带,这类创作在艺术上具有更强的韧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对细节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小的尊重和对弱的疼惜。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都不会用大道理压人,而是从小处入手,尊重每一个卑微的生命个体,从他们守护尊严的艰难中洞见人性的光辉。文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并不是对成功者的追捧,恰恰是对失意者怀有一种将心比心的体谅与共情,以悲悯情怀凝聚人性的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在这些年婚恋题材的小说与影视剧中,夫妻感情破裂时常会围绕着结婚照演戏,或凝视或摔打,像傀儡一样做出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反应。按理说,每个作家观察同一个对象都应该有自己的角度、其笔下的细节能够显现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修养与魅力。不无遗憾的是,在同类题材的创作中,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关系、语言风格都如出一辙。不应回避的是,作家的自我重复不再是个别现象,某些细节在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表明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作家过分看重量化指标,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使得作家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创作出现竭泽而渔的倾向。文学细节的艺术质量和作品总体的艺术水平构成正向的关联,细节失真或者细节移植看似小事,却是作家无法辩驳的硬伤,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要保证创作的艺术质量,必须重视细节的打磨。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语言既是细节,也决定整部作品的品质。俄国学者雅可布松认为“文学性是文学的科学对象,亦即使该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那种内涵”。他认为“文学性”就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之中,诗性语言就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其特质是具有审美的功能。语言的粗糙是近年文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作家写得太快,语言泥沙俱下。在图像文化影响日隆的语境中,越来越多作家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视觉化倾向,强化语言的直观性,不少叙事作品都向剧本靠拢,听觉化的人物对白和视觉化的场景展示成为作品的主体内容。作家语言的辨识度出现弱化的趋势,不同创作者的语言相差无几,不少作家只求浅表层次的传情达意,缺乏风格化的探索,直白粗浅的小白文大行其道,在文体上也缺乏锤炼和磨砺,随波逐流的流水账体颇为盛行。(摘编自黄发有《论文学细节与文学性》)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许多细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些细节在作品的结构和人物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B.文学作品也可以运用于说理,想要达成文学说理的效果,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以求实现情理交融,而不能采用训诫的方式。C.艺术质量与写作规模不存在必然联系,一部鸿篇巨制的生命力未必比短篇作品更持久,所以文学质量不应该以字数论高下。D.受时代语境的影响,许多作家为了强化语言的直观性,将听觉化的人物对白和视觉化的场景展示作为作品的主体内容。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述细节和时代的关系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中,庖丁在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B.《鸿门宴》中,对张良的礼物,项王“置之坐上”,范增则“拔剑撞而破之”。C.《祝福》中,鲁四老爷在和“我”寒暄一番之后,随即大骂新党。D.《雷雨》中,周朴园看到桌上的新雨衣,却说他要的是旧雨衣。9.作者指出当前文学创作在细节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二)《红楼梦》专题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惹得他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撑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惜春道:“都是宝姐姐赞的他越发逞强,这会子拿我也取笑儿。”黛玉忙拉他笑道:“我且问你,还是单画这园子呢,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在上头呢?”惜春道:“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似的才好。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着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前仰后合。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子背儿上,那椅子原不曾放稳,被他全身伏着背子大笑,他又不提防,两下里错了劲,向东一歪,连人带椅都歪倒了,幸有板壁挡住,不曾落地。众人一见,越发笑个不住。宝玉忙赶上去扶了起来,方渐渐止了笑。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一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仍旧收拾好了,方出来,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李纨笑道:“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文本二:红楼女性世界是一个寻常而鲜活的女人世界,原汁原味的女人世界,这是《红楼梦》女性观中最有价值的亮点。作者观察与表现女人的新视角、新兴奋点、新的艺术追求,无不透过寻常、本真、原汁原味的性格描写展现出来。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首先是美的。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像冰心老人所说,少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绽放异彩。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必定是不完美的。用脂砚斋的话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庚辰本第二十回双行批注)。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原汁原味地透露了出来。(摘编自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10.下列对文本一及原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蝗虫”是黛玉对刘姥姥的戏称。刘姥姥曾三进荣国府,前两次目睹了贾府的富贵奢华,第三次亲见了贾府的败落惨状。B.“‘春秋’的法子”,即“春秋笔法”。文中指黛玉的话深隐曲折、意含褒贬,体现了本回目“潇湘子雅谑补馀香”中的“雅”。C.黛玉说要在园子图中画上草虫,李纨认为用不着草虫,只要点缀一两样翎毛即可,这表现了李纨比黛玉更精通绘画艺术。D.李纨召集诗社成员商量处理惜春告假一事,众人谈笑风生,妙语频出,气氛热烈,生动地展现了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1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玉在众姐妹在场时向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便能立刻会意,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宝黛之间非同寻常的心灵契合。B.文中多处写到笑:众人“拍手笑个不住”“哄然大笑,前仰后合”,史湘云笑得“连人带椅都歪倒了”,表现了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C.文本没有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是从平凡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提取情节,挖掘出不平常的意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D.文本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显示作品生动鲜活、精炼隽永的语言风格。12.文本一中两次写宝钗对黛玉的戏谑之言进行精妙点评,请分析这样写的效果。13.请以文本一中林黛玉的形象为例,谈谈你对文本二中《红楼梦》女性观的理解。(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魏王泰有宠于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曰:“隋文帝时,一品以下皆为诸王所颠踬,彼岂非天子儿邪!朕但不听诸子纵横耳,闻三品以上皆轻之,我若纵之,岂不能折辱公辈乎!”房玄龄等皆惶惧流汗拜谢。魏征独正色曰:“臣窃计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在礼,臣、子一也。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上悦曰:“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上闻州刺史程名振善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之,曰:“卿有将相之器,朕方将任使。”名振失不拜谢,上试责怒,以观其所为,曰:“山东鄙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敢于天子之侧,言语粗疏;又复不拜!”名振谢曰:“臣疏野之人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所对故忘拜耳。”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上乃叹曰:“房玄龄处朕左右二十余年,每见朕谴责余人,颜色无主。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即日拜右骁卫将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曰:臣数年以来,每奉明旨,深惧群臣莫肯尽言。臣窃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见述其短,未有称其长。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莫能尽节,实由于此。欲必使乎致谏,在乎好之而已。故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夫以耳目之玩,人犹死而不违,况圣明之君求忠正之士,信不为难。若徒有其言,而内无其实,欲其必至,不可得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14.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臣疏野之人A未尝B亲奉C圣问D适方E心思F所对G故H忘拜耳。1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意为道歉或谢罪,与后文“名振失不拜谢”中的“谢”意思相同。B.爱,意为喜爱,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爱”意思不同。C.善,意为擅长,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不同。D.短,文中指短处,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远”用法相同。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三品以上大臣多轻视魏王李泰,太宗召集有关人员严加指责,表示如果自己放纵诸皇子横行霸道,大臣也会受到诸皇子的羞辱。B.魏征首先判断朝中群臣不会轻视魏王,接着指出太宗能对三品以上的公卿以礼相待,魏王是圣明的人,自然也不会随意羞辱大臣。C.面对太宗假装恼怒试探观察,程名振举止自如,应答明晰而有条理,太宗大为感叹,当天就任命程名振为右骁卫将军。D.齐桓公喜欢紫色服饰,以致举国效仿;楚王喜欢细腰美女,导致很多后宫佳丽因节食而饿死。魏征引述这两则史实以劝谏唐太宗。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2)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18.材料二中,群臣“莫肯尽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①苏轼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②,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③,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注]①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诗人在城外建“东坡雪堂”,还向大冶的友人讨来了桃花茶种,种在雪堂边。②老龙团、真凤髓:古代名贵茶。③青州从事:出自《世说新语·术解》,因青州齐郡出产名酒,故以“青州从事”作为美酒的代称。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旗枪”喻茶,叶展如旗,芽尖如枪;“雀舌”比喻茶芽细小鲜嫩;生动形象。B.上片中用“紫云堆”“黄金碾”“绿尘埃”等词语将制茶过程描述得赏心悦目。C.“兔毫盏”是茶器名品,名茶名器相得益彰,意在表现作者对奢华生活的追求。D.“唤醒”与“战退”两句,盛赞好茶有醒酒提神、驱除困倦功效,语言风趣。20.本词结尾“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两句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强调治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宫车驶离,无法确定其去往何方,侧面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3)苏洵在《六国论》的开头亮明核心观点后,再以假想论敌的口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他的读者意识。(4)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劳动场景,极具动态感。(5)小刚暑期回老家游玩,路过一片荷塘,荷花的姿态让他不禁想起两句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习的本质,A,而是增加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突触。因为如果学习本领会增加神经元细胞,那么随着知识的积累,大脑就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头娃娃”,对生物体是一个非常大的累赘。大脑这种只增加“软件”、不增加“硬件”的方法很好地适应了资源有限的环境。如果我们对一项技能或知识完全陌生,神经元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连接。当我们不断重复技能或者知识的训练,一个个神经元就开始手牵着手,慢慢地尝试进行新的连接。训练次数越多,重复得越频繁,B,我们所掌握的本领就越牢固。所以说,“()”。外科医生、钢琴家、奥运健儿,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莫不如是。如果想成为专家,必定要进行艰苦的训练,付出汗水。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3.将下列谚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鸟靠翅膀,人靠智慧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C.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D.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不在家的日子里,兔子或者没尾巴的小耗子代替我陪着我的家人。兔子在房间里慢慢地爬,终于爬到外婆脚下。外婆缓慢地弯下腰去,慢慢地,慢慢地,终于够着了兔子,然后吃力地把它抱起来。她抚摸兔子倒向背后的柔顺的长耳朵,问它:“吃饱没有?饿不饿?”——就像很早很早以前,问我“吃饱没有?饿不饿?”一样。天色渐渐暗下来,又是一天过去了。还有小耗子,代替我又一年来到深山夏牧场。趴在铁笼子里,背朝广阔碧绿的草原。外婆急着带它们出去玩。她提着笼子,拄着拐棍颤巍巍地走到外面的草地上,在青草葱茏处艰难地弯下腰,放下笼子,打开笼门,哄它们出去。可是它们谁也不动,缩在笼角挤作一团。她又努力弯下腰把手伸进笼子,把它们一只一只捉出来放到外面,让它们感觉到青草和无边的天地。阳光斜扫过草原,两只小耗子小心地触动身边的草叶,拱着泥土。24.下列句子中的“像”与文中加点的“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像对我表示感激。B.一峰峰骆驼就这样浑身披红挂绿、载金载银,像一桌桌丰美的盛宴。C.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D.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25.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她提着笼子,拄着拐棍走到外面的草地上,在青草葱茏处弯下腰,放下笼子,打开笼门,叫它们出去。”语义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四、写作(60分)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有人推崇依照书单进行阅读,有人则不以为然。对此,你有什么联想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立场,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10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要认真核对答题卡上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致。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畏葸(xǐ)桌帏(wéi)鲰(zōu)生连城拱壁(bì)B.壅弊(bì)监(jiàn)生抱厦(shà)鼎铛(dāng)玉石C.衅(xuè)钟罪愆(qiān)歆(xīn)享踌躇(chú)满志D.央涣(měi)杯杓(sháo)惙(chuò)然秋毫(háo)之末【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A.“连城拱壁”的“壁”写作“璧”;B.“壅弊”的“弊”写作“蔽”;“鼎铛玉石”的“铛”读作“chēnɡ”;C.“衅钟”的“衅”读作“xìn”。故选D。2.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②道芷阳间行③朝济而夕设版焉④项伯杀人,臣活之⑤三子者出,曾皙后⑥择善而从之⑦成以其小,劣之⑧吾得兄事之⑨欲辟土地,朝秦楚A.①⑥/②⑤/③⑧/④⑨/⑦ B.①④/②⑤/③⑧/⑥⑦/⑨C.①⑥/②⑧/③⑤/④⑦/⑨ D.①④/②⑧/③⑤/⑥⑨/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①“老”,形容词作名词,老人。句意: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②“道”,名词作动词,取道。句意:取道芷阳,抄小路走。③“朝”,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句意: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④“活”,使动用法,使……活。句意:项伯杀了人,我救了他的命。⑤“后”,名词作动词,走在后面。句意:子路、冉求、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晰走在后面。⑥“善”,形容词作名词,好的意见。句意:挑选好的意见而听从它。⑦“劣”,意动用法,认为……劣质、不好。句意:成名以为蟋蟀的个头小,认为它不好。⑧“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句意: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⑨“朝”,使动用法,使……来朝见。句意: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拜。①⑥形容词作名词,②⑤名词作动词,③⑧名词作状语,④⑨使动用法,⑦意动用法。故选A。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俯足以畜妻子(养活)刑人如恐不胜(胜过)廊腰缦回(萦绕)B.摄乎大国之间(震慑)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如土委地(散落、卸落)C虽董之以严刑(督察)又欲肆其西封(延伸、扩张)辟邪说,难壬人(批驳)D.径造庐访成(到)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始速祸焉(加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胜:尽。句意:向下足以养活妻子孩子。/惩罚人惟恐不能用尽酷刑。/长廊像腰带,迂回曲折。B.摄:夹处。句意:夹在大国之间。/永远保持无尽的美善。/就像泥土一样卸落在地上。C.正确。句意:虽然可以用严刑来监督他们。/又想往西扩大边界。/驳斥错误言论,责难奸佞小人。D.速:招致。句意:直接到成名家去拜访。/沛公就丢下车马、随从。/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故选C。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①宗庙会同②黎民不饥不寒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④因之以饥馑⑤而听细说⑥微夫人之力不及此⑦韩魏之经营⑧沛公居山东时⑨竭诚则胡越为一体A.①③⑤⑥⑧ B.②④⑥⑦⑨ C.①③⑤⑧⑨ D.②④⑤⑦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①会同:古义,古代朝见天子的通称;今义,跟有关方面会合起来(办事)。句意:宗庙祭祀、朝见天子。②黎民:古今同义,普通平民或百姓。句意:老百姓没有挨饿的,挨冻的。③非常:古义,指意外的变故;今义,异乎寻常的,特殊的。句意: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和意外变故。④饥馑:古今同义,饥荒句意:接下来又有饥荒。⑤细说: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详细地说。句意:却听信了小人的谗言。⑥夫人:古义,那个人;今义,妻子,多用于外交场合。句意:假如没有那个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⑦经营:古义,指金玉珍宝等物;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句意:韩国魏国聚敛的金银。⑧山东:古义,崤山以东,泛指六国之地;今义,指山东省。句意:刘邦驻扎在崤山以东的时候。⑨诚:古今同义,诚心。句意:若能竭尽诚心待人接物,则即使是像春秋时吴国、越国这样世代为敌的国家也能结为一体。②④⑨古今同义。故选A。5.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浴乎沂,风乎舞雩②晋军函陵,秦军氾南③是寡人之过也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⑤舆薪之不见⑥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⑦明星荧荧,开妆镜也⑧夫晋,何厌之有⑨欲呼张良与俱去A.①⑥/②⑨/③⑧/④⑤/⑦ B.①④/②⑥/③⑦/⑤⑧/⑨C.①⑥/②⑨/③⑧/④⑦/⑤ D.①④/②⑨/③⑦/⑤⑧/⑥【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①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乎沂浴,乎舞雩风”。句意: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②省略句,应为“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句意:晋国的军队驻扎在函陵,而秦国的军队驻扎在氾水的南面。③判断句,标志词“也”。句意:这是我的过错。④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而刀刃若于硎新发”。句意:但刀刃就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好的一样。⑤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见舆薪”。句意:看不见整车的柴草。⑥被动句,“为……所”表被动。句意: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迫。⑦判断句,标志词“也”。句意:明亮的星星晶莹闪烁,这是宫妃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⑧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夫晋,有何厌”。句意:晋国,有什么可以满足的呢。⑨省略句,应为“欲呼张良与(之)俱去”。句意:想叫张良跟他一同离去。①④状语后置,②⑨省略句,③⑦判断句,⑤⑧宾语前置,⑥被动句。故选D。6.下列句子中,全都包含通假字的一项是()①鼓瑟希,铿尔②技盖至此乎③以小易大,彼恶知之④刑于寡妻⑤暴霜露,斩荆棘⑥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⑦且贰于楚也⑧不复一一自辨⑨凡百元首,承天景命A.①③⑤⑦⑧ B.②④⑤⑥⑧ C.①③⑥⑧⑨ D.②④⑥⑦⑨【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①希,通“稀”,稀疏。句意:弹瑟的声音渐渐稀疏下来,铿的一声。②盖,通“盍”,怎么。句意: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③不含通假字。句意:用小的换大的,他们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呢?④刑,通“型”,做榜样。句意:(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⑤暴,通“曝”,暴露。句意:冒着霜露,斩断荆棘。⑥倍,通“背”,背叛。句意:希望您详细地(向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叛项王的恩德的。⑦不含通假字。句意:而且依附于晋国的同时又依附于楚国。⑧辨,通“辩”,辩解。句意: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⑨不含通假字。句意:所有君主帝王,承受上天重大使命。③⑦⑨不含通假字。故选B。二、课内外阅读(62分)(一)信息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细节不是仅仅具有装饰功能的点缀,而是文学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些经典的细节,在作品的结构中发挥着起承转合的作用,是柳暗花明的转折点,是伏脉千里的隐笔。看似信手拈来的闲话,实则存有深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从听《牡丹亭》到葬花再到焚稿,细节之间环环相扣,遥相呼应,带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深化了对人物性格的塑造。用心的细节营造使得文学作品具有了动感,描述出事件发展变化的曲折过程,人物呼之欲出,常有画龙点睛的效果。细节在作品中应当是一种活态的存在,血脉贯通,既从作品中获得支持,也为作品输送营养。细节并不是孤立的,作家可以凭借自己的创造性和想象力,通过细节来推动叙事、挖掘人性。高品质的文学创作离不开细节的营造与打磨。文学当然也有说理的功能,但文学素来主情重情,文学说理功能的达成,大都会发挥其以情动人的优势,而不是采取训诫、压制的方式,情理交融有助于以理服人。文学作品要让读者情动或心服,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成功的细节如同时代的精神切片,以小见大,以缩微的形式保存鲜活而独特的时代信息,包含特殊的时代蕴涵,折射出社会的面貌与时代的变迁。汪曾祺的小说大多以细节串联成篇,他并不刻意地花笔墨去勾勒时代背景,但细节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气息和地域元素。细节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反复强调,但细节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还是被定位为细枝末节,即使有瑕疵也是无伤大局的小错误。在文学创作中,以大为美的观念由来已久,影响深远。新世纪以来,对鸿篇巨制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不少作家追求时间跨度的久远、主题的宏大、气势的磅礴,但在趣味的深化、境界的提升、内涵的丰富等方面着力甚少。要靠大部头的创作才能奠定文学史地位,文学界在这一点上似乎形成了普遍共识,为此越来越多的写作者一出手就是长篇小说,却忽略了语言的推敲和结构的斟酌。一些在网络连载的类型小说为了吸引粉丝持续跟读,更是刻意拉长篇幅,动辄数百万字,即使热闹一阵,但终究是过眼云烟。曾经有不少文学界人士为鲁迅没创作长篇小说而感到遗憾,但就艺术质量而言,鲁迅对文字的珍惜和敬畏,恰恰为文坛树立了一个榜样,诠释了“少即是多”的艺术法则,文学永远不应该以字数论高下。与写作的规模相比,臻于至善显得更为重要,文学精品应该以细微的笔触挖掘丰富的人文意蕴,挺进人的生命感觉更为柔软的地带,这类创作在艺术上具有更强的韧性,具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对细节的重视,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小的尊重和对弱的疼惜。值得注意的是,那些历久弥新的文学经典都不会用大道理压人,而是从小处入手,尊重每一个卑微的生命个体,从他们守护尊严的艰难中洞见人性的光辉。文学最能打动人的地方,并不是对成功者的追捧,恰恰是对失意者怀有一种将心比心的体谅与共情,以悲悯情怀凝聚人性的向心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与文明进步。在这些年婚恋题材的小说与影视剧中,夫妻感情破裂时常会围绕着结婚照演戏,或凝视或摔打,像傀儡一样做出一种按部就班的机械反应。按理说,每个作家观察同一个对象都应该有自己的角度、其笔下的细节能够显现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修养与魅力。不无遗憾的是,在同类题材的创作中,作品的主题、结构、人物关系、语言风格都如出一辙。不应回避的是,作家的自我重复不再是个别现象,某些细节在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表明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作家过分看重量化指标,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使得作家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创作出现竭泽而渔的倾向。文学细节的艺术质量和作品总体的艺术水平构成正向的关联,细节失真或者细节移植看似小事,却是作家无法辩驳的硬伤,这也从反面说明了要保证创作的艺术质量,必须重视细节的打磨。对于文学创作而言,语言既是细节,也决定整部作品的品质。俄国学者雅可布松认为“文学性是文学的科学对象,亦即使该作品成其为文学作品的那种内涵”。他认为“文学性”就存在于文学作品的语言之中,诗性语言就是具有文学性的语言,其特质是具有审美的功能。语言的粗糙是近年文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作家写得太快,语言泥沙俱下。在图像文化影响日隆的语境中,越来越多作家的语言风格呈现出视觉化倾向,强化语言的直观性,不少叙事作品都向剧本靠拢,听觉化的人物对白和视觉化的场景展示成为作品的主体内容。作家语言的辨识度出现弱化的趋势,不同创作者的语言相差无几,不少作家只求浅表层次的传情达意,缺乏风格化的探索,直白粗浅的小白文大行其道,在文体上也缺乏锤炼和磨砺,随波逐流的流水账体颇为盛行。(摘编自黄发有《论文学细节与文学性》)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红楼梦》中的许多细节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这些细节在作品的结构和人物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整部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B.文学作品也可以运用于说理,想要达成文学说理的效果,必须在细节上下功夫以求实现情理交融,而不能采用训诫的方式。C.艺术质量与写作规模不存在必然联系,一部鸿篇巨制的生命力未必比短篇作品更持久,所以文学质量不应该以字数论高下。D.受时代语境的影响,许多作家为了强化语言的直观性,将听觉化的人物对白和视觉化的场景展示作为作品的主体内容。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述细节和时代的关系的一项是()A.《庖丁解牛》中,庖丁在解牛后,“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B.《鸿门宴》中,对张良的礼物,项王“置之坐上”,范增则“拔剑撞而破之”。C.《祝福》中,鲁四老爷在和“我”寒暄一番之后,随即大骂新党。D.《雷雨》中,周朴园看到桌上的新雨衣,却说他要的是旧雨衣。9.作者指出当前文学创作在细节方面存在一些不足,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7B8.C9.①对细节的重视不足;

②细节重复,缺乏个性;

③语言粗糙,细节的审美功能不强。【解析】【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B.“而不能采用训诫的方式”错误。曲解文意。由原文“文学当然也有说理的功能,但文学素来主情重情,文学说理功能的达成,大都会发挥其以情动人的优势,而不是采取训诫、压制的方式,情理交融有助于以理服人”可知,原文说的是“会发挥其以情动人的优势,而不是采取训诫、压制的方式”,并不是“不能采用训诫的方式”,必要时可以采用训诫的方式。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只叙述了细节,没有时代背景;B.只叙述了细节,没有时代背景;C.“新党”一词提示了时代背景,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论述细节和时代的关系;D.只叙述了细节,没有时代背景。故选C。【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①结合“细节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反复强调,但细节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还是被定位为细枝末节,即使有瑕疵也是无伤大局的小错误。在文学创作中,以大为美的观念由来已久,影响深远”可知,对细节的重视不足;②结合材料“不应回避的是,作家的自我重复不再是个别现象,某些细节在同一位作家的不同作品中反复出现,表明在功利化追求的影响下,作家过分看重量化指标,削弱了作品的艺术质量,使得作家的想象力受到抑制,创作出现竭泽而渔的倾向”可知,细节重复,缺乏个性;③结合“语言的粗糙是近年文学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作家写得太快,语言泥沙俱下……作家语言的辨识度出现弱化的趋势,不同创作者的语言相差无几,不少作家只求浅表层次的传情达意,缺乏风格化的探索,直白粗浅的小白文大行其道,在文体上也缺乏锤炼和磨砺,随波逐流的流水账体颇为盛行”可知,语言粗糙,细节的审美功能不强。(二)《红楼梦》专题阅读(本题共4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李纨见了他两个,笑道:“社还没起,就有脱滑的了,四丫头要告一年的假呢。”黛玉笑道:“都是老太太昨儿一句话,又叫他画什么园子图儿,惹得他乐得告假了。”探春笑道:“也别要怪老太太,都是刘姥姥一句话。”林黛玉忙笑道:“可是呢,都是他一句话。他是那一门子的姥姥,直叫他是个‘母蝗虫’就是了。”说着大家都笑起来。宝钗笑道:“世上的话,到了凤丫头嘴里也就尽了。幸而凤丫头不认得字,不大通,不过一概是市俗取笑,更有颦儿这促狭嘴,他用‘春秋’的法子,将市俗的粗话,撮其要,删其繁,再加润色比方出来,一句是一句。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众人听了,都笑道:“你这一注解,也就不在他两个以下。”李纨道:“我请你们大家商议,给他多少日子的假。我给了他一个月,他嫌少,你们怎么说?”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得二年工夫呢。又要研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又要……”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他是取笑惜春,便都笑问说“还要怎样?”黛玉也自己撑不住笑道:“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可不得二年的工夫!”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儿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惜春道:“都是宝姐姐赞的他越发逞强,这会子拿我也取笑儿。”黛玉忙拉他笑道:“我且问你,还是单画这园子呢,还是连我们众人都画在上头呢?”惜春道:“原说只画这园子的,昨儿老太太又说,单画了园子成个房样子了,叫连人都画上,就像‘行乐’似的才好。我又不会这工细楼台,又不会画人物,又不好驳回,正为这个为难呢。”黛玉道:“人物还容易,你草虫上不能。”李纨道:“你又说不通的话了,这个上头那里又用的着草虫?或者翎毛倒要点缀一两样。”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昨儿‘母蝗虫’不画上,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黛玉一面笑的两手捧着胸口,一面说道:“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众人听了,越发哄然大笑,前仰后合。只听“咕咚”一声响,不知什么倒了,急忙看时,原来是湘云伏在椅子背儿上,那椅子原不曾放稳,被他全身伏着背子大笑,他又不提防,两下里错了劲,向东一歪,连人带椅都歪倒了,幸有板壁挡住,不曾落地。众人一见,越发笑个不住。宝玉忙赶上去扶了起来,方渐渐止了笑。宝玉和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会意,便走至里间将镜袱揭起,照了一照,只见两鬓略松了些,忙开了李纨的妆奁,拿出抿子来,对镜抿了两抿,仍旧收拾好了,方出来,指着李纨道:“这是叫你带着我们作针线教道理呢,你反招我们来大顽大笑的。”李纨笑道:“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倒赖我的不是。真真恨的我只保佑明儿你得一个利害婆婆,再得几个千刁万恶的大姑子小姑子,试试你那会子还这么刁不刁了。”(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二回“蘅芜君兰言解疑癖潇湘子雅谑补馀香”)文本二:红楼女性世界是一个寻常而鲜活的女人世界,原汁原味的女人世界,这是《红楼梦》女性观中最有价值的亮点。作者观察与表现女人的新视角、新兴奋点、新的艺术追求,无不透过寻常、本真、原汁原味的性格描写展现出来。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首先是美的。花团锦簇,流光溢彩。像冰心老人所说,少了女人,就少了百分之五十的真,百分之六十的善,百分之七十的美。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绽放异彩。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必定是不完美的。用脂砚斋的话说:“真正美人方有一陋处”(庚辰本第二十回双行批注)。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原汁原味地透露了出来。(摘编自刘敬圻《〈红楼梦〉的女性观与男性观》)10.下列对文本一及原著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母蝗虫”是黛玉对刘姥姥的戏称。刘姥姥曾三进荣国府,前两次目睹了贾府的富贵奢华,第三次亲见了贾府的败落惨状。B.“‘春秋’的法子”,即“春秋笔法”。文中指黛玉的话深隐曲折、意含褒贬,体现了本回目“潇湘子雅谑补馀香”中的“雅”。C.黛玉说要在园子图中画上草虫,李纨认为用不着草虫,只要点缀一两样翎毛即可,这表现了李纨比黛玉更精通绘画艺术。D.李纨召集诗社成员商量处理惜春告假一事,众人谈笑风生,妙语频出,气氛热烈,生动地展现了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11.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宝玉在众姐妹在场时向黛玉“使个眼色儿”,黛玉便能立刻会意,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了宝黛之间非同寻常的心灵契合。B.文中多处写到笑:众人“拍手笑个不住”“哄然大笑,前仰后合”,史湘云笑得“连人带椅都歪倒了”,表现了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C.文本没有追求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而是从平凡的日常家庭生活中提取情节,挖掘出不平常的意义,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D.文本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从而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显示作品生动鲜活、精炼隽永的语言风格。12.文本一中两次写宝钗对黛玉的戏谑之言进行精妙点评,请分析这样写的效果。13.请以文本一中林黛玉的形象为例,谈谈你对文本二中《红楼梦》女性观的理解。【答案】10.C11.B12.①借宝钗的话点明黛玉言语的妙处;

②体现宝钗的博学多识、机敏聪慧;

③表现宝钗与黛玉性格的差异。13.①黛玉冰雪聪明,谈笑中思维敏捷,机智俏皮,话语淡而有味,体现了黛玉的才智美;

②黛玉讥笑刘姥姥是“母蝗虫”,并为园子图起名《携蝗大嚼图》,尖酸刻薄,体现其性情的不完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C.“这表现了李纨比黛玉更精通绘画艺术”错误。由“黛玉笑道:‘别的草虫不画罢了,……岂不缺了典!’众人听了,又都笑起来”“李纨笑道:‘你们听他这刁话。他领着头儿闹,引着人笑了’”可知,这里是黛玉为了取笑李纨故意说在园子图中画上草虫,所以并不能表现了李纨比黛玉更精通绘画艺术。故选C。【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B.“表现了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错误。这里是林黛玉取笑李纨把大家逗笑的,不能表现众人乐观开朗的性格。故选B。【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①“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亏他想的倒也快”,宝钗说黛玉想的快,这“母蝗虫”三字,把昨儿那些形景都现出来了,借宝钗的话点明黛玉言语的妙处;②林黛玉说“又要照着这样儿慢慢的画”,薛宝钗认为这句话最妙,这几句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体现宝钗的博学多识、机敏聪慧;③通过林黛玉的戏谑之言可知,她语言锋利、洒脱、直爽、才华横溢,而宝钗对黛玉的精妙点评,体现了她的博学多识、机敏聪慧,表现宝钗与黛玉性格的差异。【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①“红楼女性的形貌美、才智美、性情美以及不同年龄特有的风神美,都在绽放异彩”,黛玉冰雪聪明,她戏称刘姥姥“母蝗虫”,又说要在园子图中画上草虫,谈笑中思维敏捷,机智俏皮,薛宝钗认为她的话虽是淡的,回想却有滋味,体现了黛玉的才智美;②“寻常而鲜活的女性世界,必定是不完美的。”“这些陋处,在形貌、才智、性情诸方面,都被自然、本真、原汁原味地透露了出来”,黛玉讥笑刘姥姥是“母蝗虫”,说要在园子图中画上草虫,还说“你快画罢,我连题跋都有了,起个名字,就叫作《携蝗大嚼图》”,她尖酸刻薄,体现其性情的不完美。(三)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魏王泰有宠于上,或言三品以上多轻魏王。上怒,引三品以上,作色让之曰:“隋文帝时,一品以下皆为诸王所颠踬,彼岂非天子儿邪!朕但不听诸子纵横耳,闻三品以上皆轻之,我若纵之,岂不能折辱公辈乎!”房玄龄等皆惶惧流汗拜谢。魏征独正色曰:“臣窃计当今群臣,必无敢轻魏王者。在礼,臣、子一也。三品以上皆公卿,陛下所尊礼。若纪纲大坏,固所不论;圣明在上,魏王必无顿辱群臣之理。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上悦曰:“理到之语,不得不服。朕以私爱忘公义,向者之忿,自谓不疑,及闻征言,方知理屈。”上闻州刺史程名振善用兵,召问方略,嘉其才敏,劳勉之,曰:“卿有将相之器,朕方将任使。”名振失不拜谢,上试责怒,以观其所为,曰:“山东鄙夫,得一刺史,以为富贵极邪!敢于天子之侧,言语粗疏;又复不拜!”名振谢曰:“臣疏野之人未尝亲奉圣问适方心思所对故忘拜耳。”举止自若,应对愈明辩。上乃叹曰:“房玄龄处朕左右二十余年,每见朕谴责余人,颜色无主。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即日拜右骁卫将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曰:臣数年以来,每奉明旨,深惧群臣莫肯尽言。臣窃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见述其短,未有称其长。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莫能尽节,实由于此。欲必使乎致谏,在乎好之而已。故齐桓好服紫,而合境无异色;楚王好细腰,而后宫多饿死。夫以耳目之玩,人犹死而不违,况圣明之君求忠正之士,信不为难。若徒有其言,而内无其实,欲其必至,不可得也。(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14.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臣疏野之人A未尝B亲奉C圣问D适方E心思F所对G故H忘拜耳。15.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意为道歉或谢罪,与后文“名振失不拜谢”中的“谢”意思相同。B.爱,意为喜爱,与《齐桓晋文之事》“百姓皆以王为爱也”中的“爱”意思不同。C.善,意为擅长,与《鸿门宴》“素善留侯张良”中的“善”意思不同。D.短,文中指短处,与《烛之武退秦师》“越国以鄙远”中的“远”用法相同。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得知三品以上大臣多轻视魏王李泰,太宗召集有关人员严加指责,表示如果自己放纵诸皇子横行霸道,大臣也会受到诸皇子的羞辱。B.魏征首先判断朝中群臣不会轻视魏王,接着指出太宗能对三品以上的公卿以礼相待,魏王是圣明的人,自然也不会随意羞辱大臣。C.面对太宗假装恼怒的试探观察,程名振举止自如,应答明晰而有条理,太宗大为感叹,当天就任命程名振为右骁卫将军。D.齐桓公喜欢紫色服饰,以致举国效仿;楚王喜欢细腰美女,导致很多后宫佳丽因节食而饿死。魏征引述这两则史实以劝谏唐太宗。1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隋文帝骄其诸子,使多行无礼,卒皆夷灭,又足法乎?(2)名振平生未尝见朕,朕一旦责之,曾无震慑,真奇士也!(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18.材料二中,群臣“莫肯尽言”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4.ADG15.A16.B17.(1)隋文帝放纵他的儿子们,致使他们做了很多无礼之事,最后全被杀掉,(这)又值得效法吗?(2)程名振从来没有见过我,我一时责备他,(他)竟然毫无惧色,真是奇人啊!(3)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打退了它。18.①所述之事无论得失都遭批评;

②言之有理不一定能得宠升官;

③不合圣意就会被羞辱。【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我本是粗略草率之人,未曾亲身恭奉过皇上的垂问,刚才只想着如何对答,所以忘记叩头(谢恩)了。“疏野之人”作宾语,省略谓语动词“是”,宾语后断句,所以A处断句;“亲奉”作谓语,“圣问”作宾语,省略主语“我”,宾语后断句,所以D处断句;“故”表结果的连词,用于句首,所以G处断句。故选ADG。【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错误。意思不同。道歉或谢罪;/感谢。句意:房玄龄等人都惶恐得汗流满面,磕头谢罪。/程名振失礼没有叩头谢恩。B.正确。喜爱;/吝啬。句意:朕因私情溺爱而忘记公义。/老百姓都认为大王是吝啬一头牛。C.正确。擅长;/与……交好。句意:太宗听说州刺史程名振善于用兵打仗。/一向与留侯张良交好。D.正确。都为形容词作名词。句意:只看到您批评他的短处。/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作为秦国的边邑。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B.“魏王是圣明的人”错误。“圣明在上”的“圣明”意为“英明圣哲,无所不晓”,是封建时代称颂帝、后之词,此处指太宗。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骄”,放纵;“夷灭”,被杀掉;“法”,效法。(2)“一旦”,一时;“责”,责备;“曾”,竟然。(3)“再”,两次;“却”,使……退却。【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①根据原文“臣窃思之,自比来人或上书,事有得失,惟见述其短,未有称其长”可知,所述之事无论得失都遭批评;②根据原文“且所言当理,未必加于宠秩”可知,言之有理不一定能得宠升官;③根据原文“意或乖忤,将有耻辱随之”可知,不合圣意就会被羞辱。参考译文:材料一:魏王李泰深得太宗宠爱,有人禀奏称三品以上大臣多轻视魏王。太宗大怒,召见三品以上大臣,严厉地责备他们说:“隋文帝的时候,一品以下大臣均被亲王们所羞辱操纵,魏王难道不是帝王的儿子吗?朕不过不想听任皇子们横行霸道罢了,听说三品以上大臣都轻视他(魏王李泰),我如果放纵他们(皇子们),(他们)难道不能羞辱你们吗?”房玄龄等人都惶恐得汗流满面,磕头谢罪。惟独魏征正色地说:“我考虑当今的大臣们,一定不敢轻视魏王。依照礼制,大臣与皇子地位相等。三品以上都是公卿大臣,是陛下尊重礼待的人。假如纲纪败坏,固然不必说它;陛下圣明,魏王一定没有羞辱大臣的道理。隋文帝放纵他的儿子们,致使他们做了很多无礼之事,最后全被杀掉,(这)又值得效法吗?”太宗高兴地说:“说得条条在理,朕不得不佩服。朕因私情溺爱而忘记公义,刚才恼怒的时候,自己觉得有道理,等听到魏征的一番话,方知没有道理。”太宗听说州刺史程名振善于用兵打仗,便召见并询问他方法谋略,赞扬他才思敏捷,慰勉他,说:“你有将相之才,朕将要对你有所任用。”程名振失礼没有叩头谢恩,太宗假装恼怒,来观察他的反应,说:“山东一个山村野夫,得到一个刺史职位,(便)认为富贵之极了!竟敢在天子身边,言语粗俗,而且还不叩头谢恩!”程名振谢罪道:“我本是粗略草率之人,未曾亲身恭奉过皇上的垂问,刚才只想着如何对答,所以忘记叩头(谢恩)了。”举止自如,应答更为明晰而有条理。太宗于是感叹道:“房玄龄在我身边二十多年,每次看见我斥责别人,脸色(惶恐),六神无主。程名振从来没有见过我,我一时责备他,(他)竟然毫无惧色,真是奇人啊!”当天(就)任命程名振为右骁卫将军。(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材料二:贞观十一年,魏征上疏说:我数年以来,每次接到陛下的旨意,都非常担忧群臣不肯把话都说出来。我私下思考了这个问题,(发现)近来臣子上书,所述之事无论得失,只看到您批评他的短处,而不见表扬其长处。而且(就算)言之有理,也不一定能得宠升官;一旦违背或忤逆圣意,耻辱就将随之而来。(群臣)不能尽臣子的职分,确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一定想要让臣下大胆进谏,在于(君王就要)喜好这样做。因此齐桓公喜欢穿紫色的衣服,(结果)整个国境之内(的臣民)没有穿其他颜色的服饰;楚王喜欢细腰(的美女),(结果)后宫佳丽很多都(因节食而)饿死了。像这些供耳目玩赏的行为,国人尚且愿意牺牲性命而不违背,何况是圣明的国君渴求忠诚正直之士,确实并非难事。如果只有一句空话,而内心没有切实实行(的打算),想要这个结果一定实现,是不可能的。(节选自《贞观政要·公平》)(四)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水调歌头·尝问大冶乞桃花茶①苏轼已过几番雨,前夜一声雷。旗枪争战,建溪春色占先魁。采取枝头雀舌,带露和烟捣碎,结就紫云堆。轻动黄金碾,飞起绿尘埃。老龙团,真凤髓②,点将来。兔毫盏里,霎时滋味舌头回。唤醒青州从事③,战退睡魔百万,梦不到阳台。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注]①此词作于元丰四年(1081年),即苏轼被贬黄州第二年,诗人在城外建“东坡雪堂”,还向大冶的友人讨来了桃花茶种,种在雪堂边。②老龙团、真凤髓:古代名贵茶。③青州从事:出自《世说新语·术解》,因青州齐郡出产名酒,故以“青州从事”作为美酒的代称。1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旗枪”喻茶,叶展如旗,芽尖如枪;“雀舌”比喻茶芽细小鲜嫩;生动形象。B.上片中用“紫云堆”“黄金碾”“绿尘埃”等词语将制茶过程描述得赏心悦目。C.“兔毫盏”是茶器名品,名茶名器相得益彰,意在表现作者对奢华生活的追求。D.“唤醒”与“战退”两句,盛赞好茶有醒酒提神、驱除困倦的功效,语言风趣。20.本词结尾“两腋清风起,我欲上蓬莱”两句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答案】19.C20.①写出了品尝名茶后飘飘欲仙的快意与舒适;

②体现了诗人轻松自在、宁静超脱的心境;

③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世俗烦恼、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解析】【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C.“意在表现作者对奢华生活的追求”错误。“兔毫盏”是茶器名品,名茶名器相得益彰,意在表现作者对茶的喜爱和高雅志趣。故选C。【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①“两腋清风起”,典出唐朝卢仝的茶诗《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此句引用了唐代的饮茶精神感受与茶道境界,阐述了作者心中飘飘欲仙的美妙感受,仿佛乘清风欲归去,暗含品茶给人带来的舒适惬意之感;②词人以纵横挥洒之妙笔,写尽了产茶、采茶、制茶、备茶、品茶及功用等系列茶事,结尾两句以两腋生风,羽化成仙,把品茶时悠然自得、御风而行的心境描绘得淋漓尽致,体现了诗人轻松自在、宁静超脱的心境。③“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蓬莱仙境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超凡脱俗的理想境界,因此,“我欲上蓬莱”表达的是一种超越现实、远离世俗,追求精神升华、心灵自由的愿望。(五)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2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对比的手法强调治国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2)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宫车驶离,无法确定其去往何方,侧面写出阿房宫占地之广。(3)苏洵在《六国论》的开头亮明核心观点后,再以假想论敌的口吻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他的读者意识。(4)王维《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描写劳动场景,极具动态感。(5)小刚暑期回老家游玩,路过一片荷塘,荷花的姿态让他不禁想起两句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有善始者实繁②.能克终者盖寡③.辘辘远听④.杳不知其所之也⑤.六国互丧⑥.率赂秦耶⑦.竹喧归浣女⑧.莲动下渔舟⑨.水面清圆⑩.一一风荷举(翦翦红衣,学舞波心旧曾识/爱亭亭无数,绿衣持节)【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寡”“辘”“杳”“浣”“翦”。三、语言文字运用(1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学习的本质,A,而是增加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突触。因为如果学习本领会增加神经元细胞,那么随着知识的积累,大脑就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头娃娃”,对生物体是一个非常大的累赘。大脑这种只增加“软件”、不增加“硬件”的方法很好地适应了资源有限的环境。如果我们对一项技能或知识完全陌生,神经元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连接。当我们不断重复技能或者知识的训练,一个个神经元就开始手牵着手,慢慢地尝试进行新的连接。训练次数越多,重复得越频繁,B,我们所掌握的本领就越牢固。所以说,“()”。外科医生、钢琴家、奥运健儿,各行各业的从业者莫不如是。如果想成为专家,必定要进行艰苦的训练,付出汗水。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3.将下列谚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恰当的一项是()A.鸟靠翅膀,人靠智慧B.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C.行行出状元,处处有能人D.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答案】22.示例:A.并不是增加神经元细胞的数量;B.神经元的连接就越稳定23.D【解析】【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后文根据“因为如果学习本领会增加神经元细胞,那么随着知识的积累,大脑就会越来越大,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头娃娃’,对生物体是一个非常大的累赘”可知,解释了如果增加神经元细胞,那么每个人都会成为“大头娃娃”,可见增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