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课
2025古诗文阅读模块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目录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01考情分析备考策略古代诗文阅读是富有中国特色的独特内容设置,显示了积淀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发挥着涵养人文素质、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古代诗文阅读能力熟悉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一般规则和常见的特殊句式,能准确理解文意,正确标点古代诗文,并能将古代诗文准确地翻译成现代汉语的规范表达。1、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古诗词的语法结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兴、双关等,能够理解并运用这些技巧进行文学创作。通过学习古人如何运用语言表达情感与意境,学习者可以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使自己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分析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理解诗歌背后的深层含义,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及象征意义。通过深入解读诗歌,学习者能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培养对美的感知与鉴赏能力,理解古诗的美学价值,如音韵之美、意境之美。学会欣赏古诗的美学特质,不仅能够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进行创作,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代文化背景,理解诗词中反映的历史、哲学思想,如儒家的仁爱、道家的自然观。通过诗词这一载体,学习者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促进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核心目标知识讲解内容表层深层明白词语的含义理清句子结构典故语境省略语序作者或有关背景上下文有关词语意境意义语境意义:作者的真正意思想象所抒之情所写之景所叙之事艺术手法语言精炼含蓄跳跃性抒情方式表现手法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以动写静、以小写大、虚实结合、比喻、对偶、象征、衬托等触景生情移情入景古诗鉴赏诗歌内容的整体把握知识框架诗词题目中的有效信息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注释对我们的提示作用试题类型的归类知识讲解一、古代诗歌鉴赏备考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如利用标题、注释、作者生平经历等
因为标题一般能揭示诗的内容和情感(如《伤田家》,提示了诗的类别);注释、生平经历能揭示诗的背景,鉴赏诗歌若能做到“知人论世”,对诗歌的内涵和情感就一定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如能有效地利用命题中的这些信息,对解读诗人的心境情感、作品的内涵意蕴是很有帮助的。2、注意合理的鉴赏流程
诗是由意象构成意境,再由意境体现诗情的。意象是诗的基础,意境是诗的画面,诗情是诗的内涵。鉴赏一首诗必须从意象着手分析意境,再由意境感悟诗情。“意象→意境→诗情”是鉴赏古诗从局部到整体的合理流程,不可倒置。可见,①诵读(考试时则是默读,)全诗——②(通过领悟语言)感受诗歌描绘的形象——③(通过联想和想象)理解形象和意境——④进而理解形象并与形象产生共鸣——⑤感悟、评价形象的审美价值(也即作品的主题、社会意义等)——⑥创造自己心中的新的形象,才是诗歌鉴赏的正确步骤。总起来说就是,先明确写什么,再弄清怎么写,最后读懂为何而写。
3、注意分析诗的表现手法
古诗常用一些表现手法和修辞方法来表达情感、体现思想,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等表现手法及比喻、夸张、拟人、对偶、借代、衬托、反衬等修辞方法,因此鉴赏古诗要注意分析诗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4、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与惯用意象古诗常用典,用典可收到言简意赅的奇特效果。典故的复习要力避艰深难懂,但学生接触过的并且是非常熟悉的应掌握,如“武陵人”、“廉颇老矣”、“青衫司马”、“豆蔻词工”、“封狼居胥”等。古诗中的一些惯用意象有特定的用法,如送别诗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抒愁写恨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表现志向气节常用“菊”、“兰”等意象。掌握典故含义,把握惯用意象,可以找准理解诗词的切入点。5、从诗中描写的对象来体味意境诗歌的意境是通过描写的对象来表现的。因此,要体味一首诗的意境,可从诗中描写的对象着手。如欧阳修的《丰乐亭游春》描写的是暮春时节丰乐亭周围的景色及游人尽兴游春的情怀,这种意境是通过诗中的“红树”、“青山”、“绿草”、“落花”等景物来表现的。要体味这首诗的意境,就必须抓住这些描写的对象,结合全诗来分析。6、强化书面表达,注意逻辑条理
考生对于一首诗歌往往有一定的见解和感悟,但是一旦述诸语言,学生的思维却大打折扣,写出的鉴赏文字缺乏逻辑性、条理性,不能准确地运用有关的诗歌鉴赏术语,表达不出自己的想法。从阅卷效果来看,阅卷教师也往往喜欢那些卷面清爽、表述严密、条理清晰、逻辑合理的答卷。分点答题,点后例证。采用一、二、三、四或者首先、其次等标志明显的样式,往往会得到条理清晰的评价。就诗论诗,不枝不蔓。强调对诗歌本身的理解,答题时一般无需引经据典,泛泛而谈。适当运用鉴赏术语。如:“有我之境”“无我之境”“以我观物,万物皆著我之色彩”“言有尽而意无穷”等鉴赏术语,使答案显得更技高一筹。组织答案,因题而异。①对“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②对“综述题”,一般采取“总——分——总”的模式,即“诗歌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③对“对比题”,应该做到:通过研读,比照它们的异同;根据题目的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词句加以分析阐述。④回答“诗歌表达了怎样的主旨”试题,应指出诗歌表现(或突出)的思想倾向、情感特征,并具体剖析它是通过运用何种艺术手段和诗歌意象来表达其思想和情感的。答案的组织,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规则和套路,需要在训练中细致揣摩、认真总结。答题要做到准确、规范。具体来说,就是要:①紧扣要求,②吃透提示,③表述准确,④要点齐全,⑤分析具体,⑥组织有序,⑦语言流畅。二、古代诗歌鉴赏之四关注
“四关注”即关注诗题,关注作者.关注注解,关注考题。(一)关注诗的标题可以帮助你推敲诗歌的意旨。看人先看头.赏析诗歌先赏题,题目即文章的额头,富含诸多信息,如时间、地点、人物、诗人的心情、诗歌的意境以及诗歌的类型等。我们学生在鉴赏诗歌时应注意从题中去挖掘有效的信息以帮助我们解读诗词,而且有不少诗歌的考题的设置和题目有关,研读诗歌的题目,往往可以得到提示性的暗示。如鉴赏诗歌李华的《春行即兴》,诗歌的题目告诉我们,题材是首写景抒情的诗,“春行”二字就明示了写作对象是描写春景,“即兴”二字又可以看出诗人是采用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然是写春景,那么主题可能是赞春,也可能是伤春,那我们解读此诗时就会扣住诗歌中的景去把握诗人的情感,这样鉴赏难度就不是很大。再如鉴赏诗歌自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诗题中给我们明示了如下信息:写作时间是唐代时重要的节日冬至这一天的晚上,地点是诗人客居的邯郸,要传达的情感是思家,我们的学生如果注意挖掘这些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去解读本诗是不会有什么隙碍的。因此我们在鉴赏古代诗词时一定要认真的研读诗题,切忌一瞥而过,错失许多鉴赏诗歌的有效信息,从而为鉴赏诗歌增加人为的难度。(二)要关注作者。鉴赏诗歌最好要“知人论诗”,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人生境遇.有不同的人生体验,有不同的志趣与追求,而诗歌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外化。因此不同的诗人就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出不同的感情主基调。如杜甫的诗沉郁顿挫的基调居多,忧国忧民的思想是他的主旋律;而“豪放飘逸”则是李白不变的气度,愤世嫉俗是他人生的关照;“建功报国”是陆游的永恒的主题;“恬淡优美,含蓄生动”是王维的特质;“清丽俊逸”是李商隐的诗风;“苍凉雄健”是“三曹”的共性。如果我们把握了诗人的风格,熟悉诗人的人生感悟.解读他的诗歌就不是很难了。例如鉴赏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一诗的鉴赏,考生在解答第二问“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做简要分析”时,如果注意联想李白的诗擅长大胆的夸张和想像的艺术手法,解答此题就不会出现偏差。为此我们要关注作者,要借助你已有的有关诗人的信息帮助解读诗歌,这样可以大大降低鉴赏的难度。诗歌作者的背景与风格太白诗,激越豪放;
少陵诗,沉郁凝重;摩诘诗,形象如画;
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谲幻;
阆仙诗,清寒峭瘦;牧之诗,旷达绰约;
义山诗,含蓄典雅;李煜词,颓蘼伤感;
晏殊词,明朗疏淡;永叔词,清丽明媚;
希文词,苍凉悲壮;耆卿词,缠绵自然;
东坡词,雄浑豪放;少游词,小巧真切;
鲁直词,流畅自然;易安词,凄苦绰约;
放翁诗,雄浑厚重;稼轩词,壮阔雄奇;
姜夔词,清峭秀远。(三)要关注注解。有些诗歌在诗的下面提供了一些注解,或是对诗中的有关意象作解释,或是介绍诗人的写作背景,对此我们要紧扣有关信息去解读,决不能置之不理,或是熟视无睹,特别是介绍背景的注解,我们一定要把诗歌放到相应的背景中去揣度,要分析诗人在此背景下会是怎样的情感,在诗中可能会流露出怎样的思想。如鉴赏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下面的注解是“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这一信息对考生很重要,考生扣住了这一信息就自然会把诗人和国家衰亡的情感联系起来,这样就能准确的把握思想情感,就不会转向思家思亲人的主题,如不紧扣这一注解很容易转向这些方面,那就和诗人的情感大相径庭了。因此学生在鉴赏诗歌时一定要关注注解,要充分运用注解的信息为鉴赏诗歌服务。(四)还得关注考题,从具体考题的题干中挖掘信息帮助解读诗歌。其实在许多高考试题中题干本身就为学生鉴赏诗歌提供了许多显性或隐性的信息,对此学生应注意挖掘把握,让它为我所用。例如高考卷中它的题干是这样设计的:“‘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这一题干就明显的暗示诗歌的情感是写“边愁”,这就有助我们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我们只
须分析诗人是怎样表现这种情感就可以,而对考生来说最难的是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把握了情感去分析其表现方法应该是不难的。所以说鉴赏古代诗歌关注题干也是个不可小视的问题。三、常见古典诗歌的分类古诗按格律,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古体诗(古诗、古风)与近体诗相对特点:句数自由(四言古诗、七言古诗、杂言诗),字数、平仄、用韵、对仗自由。体例: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行(《琵琶行》)、引(《李凭箜篌引》)、吟(《秦中吟》)
近体诗(今体诗,格律诗)律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排律)
1、绝句(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特点:篇有定句,句有定字,韵有定位,字有定声,联有定对。
2、律诗特点:一韵到底,二、四、六、八字压韵(一可押可不押)、颔颈联对仗(首尾不论)旧体诗:古典诗、词、曲(与新诗相对)
词:小令(五十八字以内),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长调(九十一字以上)主要取材唐与宋唐诗宋词与宋诗
名家居多陌生注九悲一喜难开颜为志落寞离思苦九喜一悲正能量
友情爱情总难顾
孤寂失落梦难安
朝代更迭忧国民
一朝归隐山水间
从此名利最卑贱
古来文人皆寂寞
诗词歌赋多闲官
男儿有志在朝堂 报国无门负壮志
羁旅漂泊客天涯1.
山水•田园——厌恶官场、远离世俗/尘世、超凡脱俗、淡泊名利、对宁静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寄情山水的闲适和恬淡、闲情雅致、热爱大自然、向往自由2.边塞•战争——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山河沦丧的痛苦,报国无门的怨愤;塞外生
活的艰辛,连年征战的惨烈;久居边关的乡愁,归家无望的哀痛3.送别•怀人——离愁别绪、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4.羁旅•思乡——客居他乡、羁旅漂泊、浮生漂泊、羁旅之苦、思乡之愁5.怀古•伤今——借古讽/伤今、盛衰无常、昔盛今衰、壮志未酬、报国无门6.咏物•抒怀——托物言志、寄寓情怀、吟咏个人抱负或表达自身理想、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
伤、物是人非、岁月易逝功业难成7.即事•明理——借景喻理、借事说理、从现象到本质反映一定的人生哲理8.讽喻•论政——关注民生、为民请命、揭露时政黑暗、怜悯百姓苦痛9.爱情•闺怨——绵绵思念
、
款款深情、离情别恨诗词常考主题思想及答题词汇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1问什么,答什么2分点作答3结论先行4结合文本5完善要素6运用术语7准确表述仔细审题思考建模而非记忆复制“谜底”或许就在“谜面”临江仙晁补之2023甲宋破阵子-陆游2023乙宋答友人论学林希逸2023新1宋湖上晚归-林逋2023新2宋画眉鸟-欧阳修、文同2022甲宋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2022乙唐醉落魄-魏了翁2022新1宋送别-李白2022新2唐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理解“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印证画眉鸟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排遣离愁的方法有何不同哪些做人的道理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①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②开篇即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③在描写登山、穿林等生活场景时,也直白地表达出感受。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②本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①寓情于景: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以景结情: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人物形象“是什么”)(人物形象“是什么”)人物形象特点处境心境身份人物形象的作用形象特点诗人情感对形象对自己时代社会(人物形象“为什么”)怎样塑造人物形象内容角度正面外貌语言行动心理侧面景人物手法(人物形象“怎么写”)(事物形象“是什么”)03考点突破考法探究“按图索骥”解决古代诗歌选择题1.看图:分析选项,找选项中表明原诗内容的词语或句子2.索骥:根据词语或句子,还有选项顺序定位原文。古诗选择题四个选项一般是与诗歌顺序对应的,A项一般对应标题、首句,或是对整首古诗的理解概括,B、C、D三项依次对应后面的内容。如果诗句在选项中没有对应,那么它很可能就是主观题要考的内容。3.比对:比对选项与原文,看选项对诗歌的理解是否正确,对情感、手法等的分析鉴赏是否合理。几点说明:1.先整体读一下诗歌,按照“三纵六横”快速捕情法,结合选项,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情感。2.部分选项存在知识性错误或逻辑错误,可以根据常识或逻辑推断直接判定其错误。如2021新高考Ⅱ卷第15题C选项: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根据我们的常识可知,“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明显不符合古代读书人的追求。3.选择题宗旨:用原文证明选项错!!了解八大设误点1.关键字句译错示例1:2024新课标Ⅰ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襥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交代,诗人之所以会到千岁庵借宿,是出于对庵前泉水的喜爱。B.诗歌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来描写泉流,与题目中的“听泉”二字相切合。C.诗人雅趣与古人相通,在听泉的时候,联想到昔日曲水流觞的兰亭雅集。D.诗人与兰亭诸贤一样,都把对音乐之美的追求寄托于山水而摒弃了乐器。D2022全国乙卷14.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原诗句是: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2022新高考1卷15.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原诗句是: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其他例子:了解八大设误点2.意象、意境分析错误示例:2020天津卷纪村事
[唐]韦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归。[注]饷田:到田间送饭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B了解八大设误点3.技巧、手法分析错误示例:2021年全国乙卷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
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D了解八大设误点4.思想情感分析错误示例:2020年新高考Ⅱ卷赠赵伯鱼(节选)
韩驹①荆州早识高与黄②,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③。一朝悟罢正法眼④,信手拈出皆成章。【注】①韩驹(?—1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②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③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④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B了解八大设误点5.典故含义分析错误示例:高三练习潭州【唐】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潭州,为湖南观察使治所,在今湖南长沙。诗人由桂林返长安,曾在潭州逗留。承尘: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相当于天花板。松醪,一种酒。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不禁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第一句由眼前景起,第二句由古今情承,由今及古,情由景生。B.“湘泪浅深滋竹色”,传说舜帝南巡,淹死在湘水,他的两个妃子蛾皇、女英在湘水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让竹子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作者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C.“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骚》《九歌》《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D.“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当年东晋太守陶侃摧枯拉朽的战舰早已无踪,如今荒弃的沙滩只有雨声依旧;西汉贾谊的太傅祠庙年久失修,天花板回荡着呜呜风声。B了解八大设误点6.语言特点分析错误示例:高三练习晚次鄂州①
卢纶云开远见汉阳城,犹是孤帆一日程。估客昼眠知浪静,舟人夜语觉潮生。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旧业已随征战尽,更堪江上鼓鼙声。【注】①鄂州:唐时属江南道,在今湖北鄂州市。安史之乱前期,诗人为避战乱浪迹天涯,这首诗是他在南行途中写的。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见”字写出战乱漂泊中遥见汉阳城的喜悦,“犹是”突转,回归现实,写出仍需启程出发的沉郁。B.颔联简笔白描船中日常情景:同船商贾白日酣然入梦和夜晚船夫呼唤,透露出作者昼夜不宁的纷乱思绪。C.颈联即景生情:时值寒秋,人往三湘走,心却驰回故乡。用一“逢”字,将愁情与秋色的凄凉联系起来。D.本诗诗风淡雅直露,感情平易炽热,通过诗人的切身感受表现战乱,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D了解八大设误点7.人物形象分析错误示例
赠黔南贾使君①黄庭坚
绿发将军领百蛮,横戈得句一开颜。
少年圯下传书客,老去崆峒②问道山。
春入莺花空自笑,秋成梨枣为谁攀。
何时定作风光主,待得征西鼓吹还。[注]①贾使君奉命征西之际,诗人以此诗相赠。贾使君,时任黔南知州。②崆峒,道教名山。贾使君在崆峒山下有园林。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绿发”犹言“黑发”,此时的贾使君统领百蛮之地,可谓年少得志,功成名就。B.第二句描写贾使君横持长戈、即兴赋诗,塑造了文武双全、意气风发的将军形象。C.第三句运用张良圯下得授兵书的典故,意在赞许贾使君熟读兵书,富有军事才干。D.尾联通过设问,在何时做故园风景主人的问答中,表达对贾使君征西成功的期许。A04热考题型解题策略1.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野歌李贺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试题】16.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①意为凛冽的寒风终将过去,和煦的春风拂绿枯柳,缀满嫩绿的柳条好像轻烟笼罩一般摇曳多姿;②表达了诗人虽感叹不遇于时,但不甘沉沦的乐观、自勉之情。解决古代诗歌主观题【202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逢人个个说曾颜。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注]①笺:注释。这里指研读经典。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16.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①卖花担上的桃李花虽然美丽,但已失去根基,只有枝头树梢上的花朵才能使人感受到它的生机活力;②读书治学不能满足于道听途说,要认真阅读原典,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6.词人在下片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2022年全国新课标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送别李白寻阳五溪水,沿洄直入巫山里。胜境由来人共传,君到南中自称美。送君别有八月秋,飒飒芦花复益愁。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2022年全国新课标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16.本诗是如何表现离愁别绪的?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寓情于景:通过写秋天萧瑟的芦花,渲染悲凉气氛,强化离别的愁绪。②以景结情:末尾写孤帆远去,江水悠悠,正是诗人绵绵思绪的形象表现。【2023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临江仙晁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6)①景物描写的画面感强:低垂的柳条在江水中映出倒影,雪中盛开的梅花也开始凋落,正是一派美丽的春日风光;②以虚景写真情:这里的美景并非写实、而是词人心境的外部投射,词人与友人感情深厚,想到能与友人相聚便心生欢喜。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词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①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方法;②开篇即言志,表明自己看轻尘世浮名;③在描写登山、穿林等生活场景时,也直白地表达出感受。【2023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蜡屐登山真率饮,笻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与君同醉醒。【2023·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湖上晚归林
逋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依稀渐近诛茅地[注],鸡犬林萝隐隐声。
【注】诛茅地:诗中指人的居所。16.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一观点在本诗中是如何得到印证的?请简要分析。①诗人心境澄清:首句以“归思清”三字点出归家途中诗人的内心状态,此时的他心如止水,平和静谧;②心境投射出仙境:受心境影响,诗人眼中的桥、寺、翠羽、红蕖等,或宁静安详,或灵动明快,仿佛有了感情,令人如入“蓬瀛”。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2022全国甲卷】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4~15题。①欧诗中的画眉鸟寄托了诗人的感情,诗歌表面上是写鸟,实际上是写人,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生活的向往和追求;②文诗中画眉鸟的鸣叫声烘托轻松的气氛,有助于表现诗人在公务闲暇时悠然自得的状态。15.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15.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彼此间的深情厚谊排遣离愁;②本诗中的“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则是用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来排遣离愁。【2022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听与久听的不同:乍听泉声时,感觉是一条溪水从门前流过;久听后感觉水声逐渐弥漫于四周,使人有身处舟中之感。②激流声与涓滴声的不同:泉流时而汹涌,听来壮阔雄伟;时而滴沥,听来清亮圆润。1.【2024年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宿千岁庵听泉刘克庄因爱庵前一脉泉,襆衾来此借房眠。骤闻将谓溪当户,久听翻疑屋是船。变作怒声犹壮伟,滴成细点更清圆。君看昔日兰亭帖,亦把湍流替管弦。(2)诗中以对比的方式,对泉声进行了生动的描写,请结合相关内容简要赏析。(6分)①“白头心事”指的是诗人念念不忘,多年来一直想要实现抗击敌人,收复失地的志愿;②“卧闻刁斗起连营”,“刁斗”军事意象表明诗人时时牵挂对敌战事;③“惭愧儿童话请缨”表明诗人虽然壮心不已,但是却无法像年轻人一样请缨上阵杀敌的惭愧。【2024年新高考Ⅱ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雨后为山亭独卧叶梦得①过雨虚檐气稍清,卧闻刁斗起连营。几看薄月当轩过,惊见阴虫绕砌鸣②。汹汹南江浮静夜,寥寥北斗挂高城。白头心事今如许,惭愧儿童话请缨。[注]①叶梦得:南宋文学家,曾致力于抗金防备及军饷勤务。②阴虫:秋虫,如蟋蟀之类。(2)如何理解诗人的“白头心事”?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案:①“软”字形象地写出了桥边柔软的柳枝在微风吹拂下轻轻飘动,令人感到春色的温柔。②“低”字表现了在夕阳之余晖中,栏杆旁花丛的光彩照映到水面,给人以亲和亲近之感。【2024年全国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次韵①钱逊叔泛舟虹桥宋·吕本中半篙春涨绿平溪,二月江城草色齐。舟比蜉蝣千顷外,□同斥鷃一枝栖②。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却讶探骊③人不至,清樽画舫倩分题④。
[注]①次韵:依次用所和诗中的韵作诗。②本句首字原缺。③探骊:这里指精通写诗作文。④分题:诗人聚会,分题目而赋诗。15.请赏析颈联“野桥柳线斜风软,曲槛花光夕照低”中“软”“低”二字的艺术效果。05真题感悟命题洞见(2021·新高考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任务。读懂诗歌鉴赏杨巨源是中唐诗人,他35岁进士及第,仕进之路虽然慢,却比较平顺。白居易在朝为官时,他们经常以诗书往来。杨巨源虽然比白居易大了十几岁,但非常钦佩这位青年才俊的文学造诣,白居易也同样对这位长者非常尊重,他们很快就成了忘年交。白居易被贬江州之后,心情郁闷,身处异乡又缺少知音,甚至一度想皈依佛门。杨巨源非常同情他的不幸遭遇,希望他早点振作起来,并依然相信他前途光明。因为杨巨源挂念白居易,所以寄赠了这首七律。开篇以两个问句展开,颇有生趣。诗人首先询问白居易是否适应了新环境,并关心他的身体健康,更牵挂他的安全。其实诗人一定知道白居易的窘迫处境,所以次句才又追问,禅院是否住得习惯。“惠远”本指东晋时庐山东林寺的高僧,这里引申为白居易经常与当地的僧侣相处,逐渐淡泊名利,更有了归隐之心。诗人担心白居易经受不住打击,又受禅宗影响,对仕途失去信心,于是接下来就抒写了自己的态度:“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湓江发源于江西的湓山,并在九江汇入长江,它曲折绵长,仿佛一条蜿蜒的衣带;庐山群峰耸立,其中的香炉峰更是壮美秀丽。诗人深知白居易身在异乡,一定非常思念长安和亲朋,于是又转而表达自己的牵挂之情,“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岁末年关,白居易却归期不定,如同一只离群的大雁,音讯全无;更像生病的飞鹤,纵然经常眺望京城,却因为远隔千里,而不能看见长安的宫阙。“离鸿”“病鹤”,都形象地刻画出白居易处境之艰难,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忘年之交的关心。诗人还是希望白居易不要灰心丧气,更不可沉迷于佛禅,而忘记自己年少时的梦想。“莫谩拘牵雨花社”,这一句也化用典故。梁武帝时,曾有云光法师讲经于雨花社,并有幸获得天雨赐花。白居易好佛,故此句劝其不要拘牵于浮屠,从而消磨了锐气。最后一句“青云依旧是前途”,既是对白居易的肯定,也是对他的鞭策和鼓舞。诗人热心地开解对方,虽然身处困境,但前途远大,不可荒废一日。白居易若读到这首诗,也一定会感怀于这番深情。杨巨源的这首七律措辞委婉,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之意。诗人欣赏白居易的不凡才华,也为其坎坷的遭遇而感到不平。全篇虽然没有滚烫的话语,却充满温情,人生若能有这样的知己,夫复何求!请在理解正文、结合注释并联系题干的基础上,填出下面导图中的空缺内容。夸赞中有宽慰思念中有同情劝告莫沉湎于佛事,鼓励前途青云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比较接近。B.第三句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精做试题√选项中说使用“一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天涯若比邻”之意属于穿凿附会,理解错误。“一衣带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园林树木》课程标准
- 2BizBoxERP用户基础手册
- 三角形的翻折课件
- 第1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高频选择题50题)(原卷版)
- 2024年农业和农村档案工作总结
- 七年级下《保护野生动物》苏教版-课件
- 农业科创:研发力量展示
- 机场服务行业销售工作总结
- 资金借贷合同个人医疗保健费用贷款支出租赁保险三篇
- 初一生物教学工作总结实践探索培养动手能力
- 垃圾填埋场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 校园零星维修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平安产险云南省商业性桑蚕养殖保险条款
- 股权协议书和合伙人协议书
- 河南省驻马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 幼儿园名师公开课:小班安全《超市安全我知道》微课件
- MOOC 英文技术写作-东南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022年10月自考00850广告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含解析
- 工会委员会会议纪要
- 《水电工程水文设计规范》(NB-T 10233-201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