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 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1页
第16讲 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2页
第16讲 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3页
第16讲 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4页
第16讲 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练习)(教师版) 2025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新高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精准翻译文言语句目录01模拟基础练02重难创新练03真题实战练专项训练第一组文段一: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章献太后垂帘时,溥因奏事,盛称浙茶之美,云:“自来进御,唯建州饼茶,而浙茶未尝修贡。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自国门挽船而入,称“进奉茶纲”,有司不敢问。所贡余者,悉入私室。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例。发运使入奏,舳舻蔽川,自泗州七日至京。予出使淮南时,见有重载入汴者,求得其籍,言“两浙笺纸三暖船”,他物称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岁奏计,则以大船载东南美货结纳当途,莫知纪极。(2)本司以羡余钱买到数千斤,乞进入内。(3)所贡余者,悉入私室。溥晚年以贿败,窜谪海州,然自此遂为发运司岁。(4)他物称是。(一)(1)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2)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3)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4)其他人都称道认为是正确的。李溥为江淮发运使,每年的年底进京奏报财务情况,就用大船装载东南地区珍贵土产交结贿赂朝中当权大臣,没有限度(不知收敛)。章献太后垂帘听政时,李溥利用奏事的机会,大肆夸赞浙江茶叶的美味精致,又说:“自来向皇宫进贡的,只有建州的饼茶,而浙江茶不曾成为贡品。我用节余的钱买到数千斤浙江茶,请求允许贡入内宫。”(他所调度的运茶船)直接从京城大门下的汴水道牵挽到城里,号称“进奉皇帝的茶纲”,有关部门都不敢盘查。那些进贡剩余的茶叶,他都装入了私囊。李溥晚年因为贿赂遭查处落败,被贬官流放到海州,然而他首开的茶贡从此成为江淮发运司每年例行的进贡。每当发运使入奏茶纲进京,长长的大船遮蔽河面,从泗州连行七日到达京城。我出使淮南时,见有满载着货物准备入汴京的船只,曾设法弄到这些船只的货物单,上面虽写着“两浙笺纸三暖船”,其实所运送的其他贡物或私载的货物,都不亚于簿子上所登记的物品的数量。文段二:仆射李靖、侍中王珪继至,吏改馆宫御以舍靖、珪。帝闻,怒曰:“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征曰:“靖、珪皆陛下腹心大臣,宫人止后宫扫除隶耳。以此按吏,且骇天下耳目。”帝悟,寝不问。后宴丹霄楼,酒中谓长孙无忌曰:“魏征、王珪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然征每谏我不从,我发言辄不即应,何哉?”征曰:“臣以事有不可,故谏,若不从辄应,恐遂行之。”帝曰:“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征再拜曰:“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威福由是等邪!何轻我宫人?”诏并按之。(2)帝悟,寝不问。(3)事隐太子、巢剌王时,诚可恶,我能弃怨用才,无羞古人。(4)弟即应,须别陈论,顾不得?(5)陛下导臣使言,所以敢然;若不受,臣敢数批逆鳞哉?(二)(1)“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2)皇帝醒悟,停下不再追究。(3)侍奉隐太子、巢剌王时,的确可恶,我能放弃怨嫌任用人才,无愧于古人了。(4)只要答应一声,再另行陈述议论,难道不可以吗?(5)陛下引导臣说话,所以敢这样;如果陛下不接受臣下的建议,臣又怎敢屡次触犯陛下啊!魏征不久任检校侍中,晋爵郡公。唐太宗临幸九成宫,宫女住在湋川宫下。仆射李靖、侍中王珪接着来到,官吏便把宫女安排在别处住而让李靖、王珪住下。皇帝得知后,发怒说:“难道威福出于李靖、王珪等人吗!为什么怠慢我的宫女?”下诏一并审讯查办。魏征说:“李靖、王珪都是陛下的心腹大臣,而宫女只不过是在后宫打扫清除的奴仆罢了。用这件事审讯官吏,将会惊骇天下人的耳目。”皇帝醒悟,停下不再追究。后来唐太宗在丹霄楼宴饮,酒席间唐太宗对长孙无忌说:“魏征、王珪侍奉隐太子、巢剌王时,的确可恶,我能放弃怨嫌任用人才,无愧于古人了。但魏征每次进谏而我不听从时,我发话他就不马上答应,这是为什么?”魏征说:“臣认为事情不可行,所以进谏;如不听从就随便答应,害怕就要去施行。”皇帝说:“只要答应一声,再另行陈述议论,难道不可以吗?”魏征连连拜谢说:“陛下引导臣说话,所以敢这样;如果陛下不接受臣下的建议,臣又怎敢屡次触犯陛下啊!”文段三:贞观六年,文武官请封禅,上曰:“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若天下义安,家给人足,虽不封禅,庸何伤乎!且事天扫地而祭,何必登泰山之巅,然后可以展其诚敬乎!”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上曰:“公不欲朕封禅,以社稷未安邪?”曰:“安矣。”“然则何为不可封禅?”对曰:“陛下虽有此数者,然今户口未复,仓廪尚虚,且远夷君长,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况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给复连年,不偿百姓之劳。崇虚名而受实害,陛下将焉用之!”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卿辈皆以封禅为帝王盛事,朕意不然。(2)虽不封禅,庸何伤乎?(3)群臣请之不已,上欲从之,魏征独以为不可(4)皆当扈从,此乃引戎狄入内且示以虚弱也(5)赏赍不赀,未厌远人之望。(三)(1)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认为是这样的。(2)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妨碍呢?(3)群臣请求这件事不停止,皇帝想要听从这个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以。(4)都应当跟从,这是引戎狄进入国内,并且把我方的虚弱展示出来。(5)赏赐供给无数,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贞观六年,文武百官一再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典。太宗说:“你们都认为登泰山封禅是帝王的盛举,朕不以为然,如果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又有什么伤害呢?而且侍奉上天扫地而祭祀,何必要去登泰山之顶峰,封筑几尺的泥土,然后才算展示其诚心敬意呢!”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太宗也想听从此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太宗说:“你不想让朕去泰山封禅,认为大唐不安定吗?”答道:“安定。”“那么为什么不可以行封禅礼?”答道:“陛下虽然有上述几点理由,然而现在户口没有恢复,国家府库粮仓还很空虚,而且远方夷族首领跟从,这是引戎狄进入大唐腹地,并展示我方的虚弱。况且赏赐供给无数,也不能满足这些远方人的欲望;几年免除徭役,也不能补偿老百姓的劳苦。像这样崇尚虚名而实际对百姓有害的政策,陛下怎么能采用呢?”文段四:时(米)信族属多在塞外,会其兄子全自朔州奋身来归,召见,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发劲卒护送之。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信慷慨叹曰:“吾闻忠孝不两立,方思以身徇国,安能复顾亲戚哉。”雍熙三年,征幽蓟,败契丹于新城。契丹率众复来战,王师稍却,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敌围之数重,矢下如雨,信射中数人,麾下士多死。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坐失律,议当死,诏特原之,责授右屯卫大将军。明年,复授彰武军节度。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俾乘传诣代州,伺间迎致其亲属,发劲卒护送之。(2)既而全宿留逾年,边境斥候严,竟不能致。(3)王师稍却,信独以麾下龙卫卒三百御敌(4)会暮,信持大刀,率从骑大呼,杀数十人,敌遂小却,信以百余骑突围得免。(5)坐失律,议当死,诏特原之,责授右屯卫大将军。(四)(1)让他乘驿马到代州,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派劲卒护送他(2)不久米全住了一年多,边境侦察兵很严格,最终不能迎其亲属。(3)朝廷的军队渐渐退却,独独米信率领部下龙卫卒三百人抗御敌军。(4)适逢天黑,米信手持大刀,率领跟从的骑兵大声呐喊,杀死几十名敌人,敌军才略微退却,米信率领百余骑兵突围得以免死(5)因犯违反法令的罪,议罪判处杀头,诏令特地原谅他,贬任右屯卫大将军。当时米信的宗族亲属们都在塞外,他哥哥的儿子米全从朔州跑来投归,接见他后,让他乘驿马到代州,伺机把亲属们迎接来,派劲卒护送他。不久米全住了一年多,边境侦察兵很严格,最终不能迎其亲属。米信慨叹说:“我听说忠孝不两立,现在正想以身殉国,怎能顾及亲戚呢?”雍熙三年(986),征伐幽蓟时,在新城打败契丹军队。契丹率领部队又来进攻,宋军稍微退却,米信独以部下龙卫卒三百人抗御敌军,敌军把他们重重包围起来,箭如雨下,米信射中几名敌兵,部下士卒大多战死。适逢天黑,米信手持大刀,率领跟从的骑兵大声呐喊,杀死几十名敌人,敌军才略微退却,米信率领百余骑兵突围得以免死。因犯失律之罪,议罪应当杀头,诏令特地原谅他,贬任右屯卫大将军。第二天,仍然授任彰武军节度使。文段五: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王斗曰:“斗趋见王为好势,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使者复还报。王曰:“先生徐之,寡人请从。”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曰:“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王斗对曰:“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宣王忿然作色,不说。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2)王趋见斗为好士,于王何如?(3)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入。(4)王闻之过,斗生于乱世,事乱君,焉敢直言正谏。(5)宣王忿然作色,不说。(五)(1)先生王斗造门而欲见齐宣王,宣王使谒者延入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的人延请王斗进来。(2)大王小步快走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3)宣王于是小步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4)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5)宣王怒形于色,很不高兴。先生王斗登门要拜见齐宣王,宣王派传达去领王斗进来。王斗说:“我拜见大王是爱慕权势,大王迎接我是礼贤下士,大王认为怎么样?”传达汇报王斗的话。宣王说:“让先生等一会儿进来,我去迎接。”于是,宣王跑到门口去迎接王斗,与他一块儿进来,宣王说:“我继承先王的大业,得以治理国家,听说先生能直言批评,无所忌讳。”王斗回答说:“大王听错了,我生在乱世,又侍奉乱君,怎么敢直言批评呢。”宣王听后,怒形于色,很不高兴。专项训练第二组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韦贯之,名纯,避宪宗讳,遂以字行。少举进士。德宗末年,人有以贯之名荐于京兆尹李实者,实举笏示所记曰:“此其姓名也,与我同里,素闻其贤,愿识之而进于上。”说者喜,骤以其语告于贯之,且曰:“子今日诣实而明日受贺矣。”贯之唯唯,数岁终不往,然是后竟不迁。永贞中,始除监察御史。有张宿者,有口辩,得幸于宪宗,擢为左补阙。将使淄青,宰臣裴度欲为请章服。贯之曰:“此人得幸,何要假其恩宠耶?”其事遂寝。宿深衔之,卒为所构,诬以朋党,罢为吏部侍郎。

(据《旧唐书》《新唐书》删改)

【参考答案】

(1)少(年轻时)、示(给……看)、素(一向)、愿(希望)、是(这)、除(授予官职)、擢(提升)、使(出使)、假(授予,给予)

(2)(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你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要点:说者:推荐的人。骤:急忙。子:您。诣:到。

(3)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要点:寝:停止。衔:怀恨。构:陷害。卒为所构:被动句。

〖参考译文〗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轻时就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听说他很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向李实)推荐(韦贯之)的人很高兴,急忙把李实的话告诉韦贯之,并且说:“您今天到李实那里去,明天就能受到庆贺。”韦贯之维诺而已,但几年中始终不肯前往,这件事之后他的官位也没有升迁。永贞年间,韦贯之才被授任为监察御史。有个叫张宿的人,很有口才,受到宪宗的宠幸,被提升为左补阙。张宿将要出使淄青,宰相裴度要替他请求章服。韦贯之说:“此人已备受皇帝宠幸,为何还要再给他优厚的宠幸呢?”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还是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了吏部侍郎。

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卢恺,字长仁,涿郡范阳人也。武帝敕诸屯简老牛,欲以享士。恺进谏曰:“昔田子方赎老马,君子以为美谈。向奉明敕,欲以老牛享士,有亏仁政。”帝美其言而止。转礼部大夫,为聘陈使副。先是,行人多从其国礼,及恺为使,一依本朝,陈人莫能屈。开皇初进爵为侯。岁馀,拜礼部尚书,摄吏部尚书事。会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平,奏威阴事。恺坐与相连,上以恺属吏。于是除名为百姓。未几,卒于家。

(选自《隋书·卢恺传》,有删改)

[参考答案]

(1)敕(命令)、简(挑选)、享(犒劳)、以为(把它作为)、向(刚才)、亏(损害)、美(赞赏)、摄(代理)、未几(不久)

(2)在这之前,使者多依从陈国礼节,等到卢恺担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关键词:先是(在这之前)、行人(使者)、从(依从)、及(等到)、一(全)、屈(使……屈从)

(3)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不可告人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下属官吏(治罪)。关键词:会(适逢)、平(和睦)、阴事(隐秘的事情)、坐(因为)、属吏(下属官吏)

〖参考译文〗

卢恺,字长仁,是涿郡范阳人。周武帝命令各营寨挑出老牛,想用来犒劳战士。卢恺进谏说:“过去田子方赎买老马,君子把它作为美谈。刚才得到明令,想用老牛之肉犒劳战士,恐怕有损仁政之名。”武帝赞赏他的话就作罢了。卢恺转任礼部大夫,为出使陈国的副使。此前,使者多依从陈国礼节,到卢恺任使者,全按本朝礼节,陈国人不能使他屈从。隋开皇初晋爵位为侯爵。一年多后,卢恺任礼部尚书,兼管吏部尚书的事。适逢国子博士何妥与右仆射苏威不和,何妥揭发了苏威一些隐秘的事情。卢恺因与(苏威)事牵连而获罪,皇上把卢恺交给法吏(治罪)。于是将他削职为民。不久,卢恺死在家里。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杨爵,字伯珍,富平人。年二十始读书。家贫,燃薪代烛。耕陇上,辄挟册以诵。登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帝方崇饰礼文,爵因使王府还,上言:“臣奉使湖广,睹民多菜色,挈筐操刃,割道殍食之。假令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奏入,被俞旨。久之,擢御史,以母老乞归养。母丧,服阕,起故官。先是,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清,帝遣使祭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屡疏请贺,御史鄞人周相抗疏言:“河未清,不足亏陛下德。今好谀喜事之臣张大文饰之,佞风一开,献媚者将接踵。愿罢祭告,止称贺,诏天下臣民毋奏祥瑞,水旱蝗蝻即时以闻。”(选自《明史·杨爵》,有删改)

[参考答案]

(1)辄(总是)、方(正)、因(趁机)、使(出使)、殍(饿死的人)、俞(答应,允许)、以(因为)、服阕(服丧期满)、起(被起用)、使(使者)、屡疏(多次上书)、抗(抗拒,反驳)、罢(停止)、闻(报告上级,奏报)

(2)即使让周公制定的礼仪在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要点:假:即使。制作:制定。补:补益。尽复于今:状语后置。何补老羸饥寒之众:宾语前置。

(3)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

谄佞逢迎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要点:张:扩大,夸大。饰:装饰,美化。佞:谄佞逢迎。

〖参考译文〗

杨爵,字伯珍,富平人。20岁时才开始读书。家里贫穷,烧柴来代替蜡烛。到田间耕作时,总是带上书来诵读。嘉靖八年他考中进士,被授予行人的职务。皇帝当时正崇尚礼仪,杨爵趁着出使王府回来,向皇上进言:“臣奉命出使湖广,看到百姓满脸饥色,提着筐子拿着刀,割取路边被饿死的人的尸体吃。即使让周公制定的礼仪在今天全都恢复了,对这些衰老、瘦弱、饥饿、寒冷的百姓又有什么补益呢!”奏书呈上后,得到皇上同意。过了很久,提升为御史,因为母亲年老请求回家赡养母亲。母亲死后,守孝期满,回朝担任旧职。在这以前,嘉靖七年三月,灵宝县黄河变清,皇帝派人祭祀黄河神。大学士杨一清、张璁等多次上书请求祝贺,御史鄞人周相上奏书反驳说:“黄河没有变清,不值得亏陛下之德。如今喜好谀喜事的大臣夸大文辞美化这件事,谗佞的风气一旦开始,献媚的人将接踵而至。希望取消祭告,停止称贺,下令天下的臣子和百姓不要奏报祥瑞,水灾旱灾蝗灾随时奏报。”

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范延光,字子瑰,临漳人也。明宗时,为宣徽南院使。明宗行幸汴州,至荥阳,朱守殷反,延光曰:“守殷反迹始见,若缓之使得为计,则城坚而难近。故乘人之未备者,莫若急攻,臣请骑兵五百,驰至城下,以神速骇之。”乃以骑兵五百,自暮疾驰至半夜,行二百里,战于城下。守殷死,汴州平。明年,迁枢密使。明宗问延光马数几何,对曰:“骑军三万五千。”明宗曰:“吾兵间四十年,在太原时,马数不过七千,今有马三万五千而不能一天下,吾老矣,马多奈何!”延光因曰:“臣尝计,一马之费,可养步卒五人,三万五千匹马,十五万兵之食也。”明宗扶髀叹曰:“肥战马而瘠吾人,此吾所愧也!”

(选自《新五代史》)

[参考答案]

(1)幸(到)、乘(趁)、莫若(不如)、骇(使……害怕)、以(率领)、几何(多少)、奈何(怎么样)、因(趁机)

(2)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能够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关键词:见(显现)、若(如果)、缓(延缓进攻)、得(能够)、则(那么)

(3)明宗拍着大腿感叹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这是我惭愧的地方。”关键词:髀(大腿)、肥(使……肥)、瘠(使……瘦)

〖参考译文〗

范延光,字子瑰,是临漳人。明宗在位时,他任宣徽南院使。明宗到汴州巡视,走到荥阳,朱守殷反叛,范延光说:“朱守殷反叛的迹象刚刚显现,如果延缓对他的进攻就会使他做好安排(实施计谋),那么就会城防坚固难以接近。因此,趁着敌人没有防备,不如急速攻城,我请陛下拨骑兵五百名,疾驰到城下,用神速之兵使他害怕。”于是他率骑兵五百名,从傍晚驱马飞奔到半夜,跑了二百里路,与守殷的军队在城下作战。朱守殷被杀,汴州平定。第二年,范延光升任枢密使。明宗问范延光战马有多少匹,他回答说:“骑兵三万五千名。”明宗说:“我在军队中四十年,在太原时,马匹的数量不超过七千,现在有战马三万五千匹,却不能统一天下,我老了,马匹再多又怎么样呢?”范延光乘机说:“我曾经计算过,一匹马的耗费,可以养活步兵五人,三万五千匹马的消耗,相当于十五万步兵的消耗。”明宗拍着大腿感叹说:“使战马肥而让士兵瘦,这是我惭愧的地方。”

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真德秀,字景元,建之浦城人。登庆元五年进士第,继试,中博学宏词科。累官起居舍人,兼太常少卿。时丞相史弥远方以爵禄縻天下士,德秀慨然曰:“吾徒须急引去,使庙堂知世亦有不肯为从官之人。”遂力请去,出为江东转运副使。嘉定十年,以右文殿修撰知泉州。泉多大家,为闾里患,痛绳之。海贼作乱,将逼城。官军败衄,德秀祭兵死者,乃亲授方略,禽之。复遍行海滨,审视形势,增屯要害处,以备不虞。

(选自《宋史·真德秀传记》,有删改)[参考答案]

(1)累官(多次升官)、方(正)、去(离开)、出(出京)、知(主持、管理)、大家(豪富之家)、痛绳(严厉地制裁)、败衄(挫败)、禽(擒获)

(2)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关键词:吾徒(我们这些人)、去(离开)、庙堂(朝廷)、从官(属官、下属)

(3)(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关键词:审(详细)、形势(地形、地势)、屯(驻扎、防守)、虞(意料、预料)

〖参考译文〗

真德秀,字景元,是建州浦城人。宋宁宗庆元五年(1199)考中进士,接着又考中博学宏词科。他逐步升任至中书舍人,兼太常少卿。当时,奸相史弥远正用高官厚禄笼络天下的读书人,真德秀感慨地说:“我们这类人应该赶快离开这里,让朝廷知道这世上也有不肯做其下属的人。”于是极力请求离开朝廷,出京任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真德秀凭借右文殿修撰的身份担任泉州知州。泉州有许多豪富之家,为患乡里,真德秀严厉地制裁他们。海盗在泉州近海作乱,将要逼近州城。官军遭受挫败,伤亡惨重。真德秀祭悼阵亡的将士,并亲自传授应敌策略,终于擒获贼首,战胜了海盗。(真德秀)又遍巡海岸,详细察看地形地势,在重要的地方增兵驻守,来防备意外的情况。

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登进士第,调临濮尉,知须城县。县为郓治所,郓吏犯法不可捕,默趋府,取而杖之客次,阖府皆惊。后守张方平素贵,掾属来前,多闭目不与语。见默白事,忽开目熟视久之,尽行其言,自是诿以事。治平中,荐为监察御史裏行,遇事辄言无顾。刑部郎中张师颜提举诸司库务,绳治不法,众吏惧摇,飞语谗去之。默力陈其故,曰:“恶直丑正,实繁有徒。今将去积年之弊,以兴太平,官必先举其职。宜崇奖师颜,厉以忠勤,则尸素括囊之徒,知所劝矣。”

(选自《宋史·马默传》)[参考答案]

(1)趋(到)、取(抓捕)、杖(用棍棒打)、次(处所)、素(向来)、掾属(下属官吏)、辄(就)、提举(掌管)、绳治(惩治)、谗(说坏话陷害)、故(……的原因)、厉(鼓励)

(2)(张方平)看到马默来报告事情,忽然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了他很久,都按照他说的实行,从此把事情委托给他。关键词:白(禀告、报告)、熟(仔细地)、诿(通“委”,委托交付)

(3)嫉恨陷害正直之人,实际上有很多。现在要革除多年积累的弊端,来振兴太平,必须首先让官吏履行自己的职责。关键词:恶(嫉恨)、丑(厌恶)、正、直(形名,正直的人)实繁有徒(成语,意思是实在有不少这样的人)、去(革除)、积年(多年)、举(履行)

〖参考译文〗

马默,字处厚,单州成武人。考中进士,调任临濮县尉,不久又任须城知县。须城是郓城的治所,郓州的小吏犯了法不能拘捕,马默到官府,把他抓起来在会客的地方用棍棒打,全府的人都震惊。后来的知州张方平向来显贵,下属官吏来到他面前,他大多闭着眼睛不搭理他们。看到马默来报告事情,忽然睁开眼睛仔细地看了他很久,都按照他说的实行,从此把事情委托给他。治平年间,张方平回到翰林院,推荐马默为监察御史裏行。(马默)遇到事情就直言无所顾忌。刑部郎中张师颜掌管各部府库,惩治不法之徒,众官吏恐惧,以流言蜚语陷害他使他离去。马默尽力陈述其中原因,说:“嫉恨陷害正直之人(的人),实际上有很多。现在要革除多年积累的弊端,来振兴太平,必须首先让官吏履行自己的职责。应该奖励张师颜,鼓励忠正勤劳的人,居其位而不理其事者,就知道应当勤勉了。”

7.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雨川邱先生,字羲瑞,世为沙园所百户先生。父故贫,不听就外傅,时提其耳命之曰:“儿识字记姓氏而已,安用兀兀作老博士耶?”先生性不自检束,日逐少年握槊走马,或擘弓作霹雳声,招摇江市中。时沿海寇舶出没,远近震骇。诸将领日集戟门下,议战守策。或唯或否,首鼠两端。先生时阑入,扺掌陈说,仰指天而俯画地,语剌剌若烛照数计。众皆目摄之,寻先生去。宿将不直之,曰:“酒徒耳,何足策成败事,奚以喋喋为?”居无何,而先生所论画皆中的,于是众始知先生非忘世者。

(选自何白《邱雨川先生传》)[参考答案]

(1)故(原来)、外傅(老师)、安用(何必要)、兀兀(勤奋刻苦的样子)、震骇(震惊)、日(每天)、唯(同意)、阑入(擅自闯入)、扺掌(拍着手掌)、摄(使……慑服)、宿将(老将)、直(认为……正直)、策(谋划;策划)、奚以(凭什么)

(2)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关键词:检束(检点约束)、槊(长矛)、或(有时)、招摇(张扬炫耀以引人注意)句式:招摇江市中,状语后置句

(3)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在这时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关键词:无何(没多久)、中的(应验)、于是(在这时)、忘世(忘却世情)

〖参考译文〗

邱雨川先生,字羲瑞,家族世代担任沙园所百户先生。邱雨川先生的父亲原来很贫困,不允许他接受老师的教育,时常提着他的耳朵命令他说:“小孩识字只要记住姓氏就可以了,何必要勤奋刻苦地学习成为老博士呢?”先生生性不检点约束自己,每天追着少年和他们一起手握长矛骑着马,有时拉琴弓发出像雷声一样的声响,在濒江的市集上夸耀自己,以引起别人的注意。当时沿海地区倭寇的船只出没,远近地区的人都很震惊害怕。各位将领每天聚集到军门下,商议战和守的策略。有人同意有人反对,迟疑不决。先生这时擅自来到军门下,拍着手掌陈说自己的办法,仰头手指天空又低头在地上画着,言语铿锵准确好像用烛照着,按数计算着一样。大家都用严厉的目光使他慑服,不久先生走了。老将不认为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说:“他只是一个酒徒罢了,怎么能够谈论成败之事,为什么他还喋喋不休呢?”没过多久,先生所谈论筹划的事情都应验了,在这时众人才知道先生并非忘却世情之人。

8.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公姓陶氏,名永恕,字廷德,系出晋渊明之后。永恕生于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仁厚,笃于孝友。遇有乏则周济之,力弗克偿,取券还之,人感其行惠,率称为长者。官道经铜梁山麓约一里许,地多卑洼沮洳,一雨则泥淖没胫,公为鸠工伐石,畚土筑堤,栉比方石修砌之,道路遂平,行者称便。他若名山福地,有所兴造,辄捐资助力,以相其成。其乐善好施又如此。弘治戊申大旱,出白金若干两,助官籴谷以济民,奉例拜八品散官。(选自《大明故义官陶公墓志铭》)[参考答案]

(1)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卑洼(低洼)、沮洳(潮湿)、没(淹没)、鸠工(召集工人)、畚(用簸箕)、栉比(排列整齐)、称(称赞)、相(帮助)

(2)(陶公)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关键词:乏(形名,穷困的人)、克(能够)、券(借据)、率(都)、长者(有德行的人)

(3)(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关键词:籴(买)、奉例(按着惯例)、拜(被授予官职)

〖参考译文〗

公姓陶,名永恕,字廷德,是晋代陶渊明的后人。永恕生在正统丙辰十月二十八日,为人性情仁厚,在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方面是切实淳厚的。遇到穷困的就周济他们,没有能力偿还的,就取出借据还给他们,人们被他所做的好事感动,都称他是有德行的人。经过铜梁山麓的官道大约有一里,地面大多低洼潮湿,一下雨,泥淖就淹没小腿,陶公为这条路召集民工开挖石方,用簸箕运土修筑堤坝,将方石排列整齐进行修筑,道路于是平整了,行路的人都称赞方便。其他像名山福地,有所兴造,就捐钱出力,来帮助他们完成。他乐善好施也像这样。弘治戊申大旱,(陶公)拿出白金若干两,帮助官府买进粮食来救济百姓,按惯例被授予八品的散官。

9.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公讳锡,字昌龄。曾祖钊,祖易从,父再荣,皆弗仕。公以天圣二年进士起家和州历阳、无为巢二县主簿。改镇江军节度推官。知杭州仁和县。籍取凶恶,戒以不改必穷极案治,而治其余一以仁恕,故县人畏爱之。知舒州,发常平、广惠仓以活陈、许流人。计口量远近给食遣去,去者率钱买香焚之府门以祝公,至或感泣。初,提点刑狱恐聚流人为盗,又惜常平、广惠仓,数牒止公,不听。佐属皆争曰:“不可。”公行之自若。比代去,州人阖城门留之,薄暮,与争门乃得出,遂以老告致事。

(选自王安石《宋尚书司封郎中孙公墓志铭》)[参考答案]

(1)仕(做官)、起(被起用)、发(打开)、活(使……活命)、去(离开)、祝(为……祈福)、自若(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2)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本文由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编辑整理)关键词:籍(名状,按照名册)、取(抓捕)、凶恶(形名,行凶作恶的人)、戒(告诫)、案(审查)、一(全)、故(所以)

(3)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关键词:比(等到)、阖(关闭)、薄暮(傍晚)、乃(才)、遂(就、便)、致事(退休)

〖参考译文〗

孙公名为锡,字昌龄。曾祖叫孙钊,祖父叫孙易从,父亲叫孙再荣,都没有做官。孙公凭借天圣二年进士的身份被起用做和州历阳、无为巢县二县主簿。后来改任镇江军节度推官。担任杭州仁和县知县。孙公按照名册抓捕行凶作恶的人,告诫他们不改变一定极其严厉地核查惩治,但是对于其他事务都用仁爱宽容的态度治理,所以县里的百姓都敬畏爱戴他。任舒州知州,打开常平、广惠的粮仓发粮,使陈、许两县的流民活了下来。根据流民的人口数量、路途远近分发粮食打发他们回乡,离开的人都用钱买香火在府门前烧香以为孙公祈福,有的人甚至感动得流泪。起初,提点刑狱害怕聚集的流民会成为盗贼,又爱惜常平、广惠仓的粮食,多次派送文牒制止孙公的做法,但孙公没有听从。下属官员都争着说:“不可以这样做。”但孙公依然如故。等到被替代离去,州里的百姓关闭城门挽留他,傍晚时,与百姓争抢着才出了城门,便用告老还乡的方式退休。

10.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元载,凤翔岐山人也,家本寒微。自幼嗜学,好属文,性敏惠,博览子史。肃宗即位,急于军务,诸道廉使随才擢用。入为度支郎中。载智性敏悟,善奏对,肃宗嘉之,委以国计,俾充使江、淮,都领漕挽之任,寻加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负恃权宠,不与载协,载常惮之。大历四年冬,乘间密奏朝恩专权不轨,请除之。朝恩骄横,天下咸怒,上亦知之,及闻载奏,适会于心。五年三月,朝恩伏法,载谓己有除恶之功,是非前贤,以为文武才略,莫己之若。

(选自《旧唐书》一一八卷)[参考答案]

(1)属文(写文章)、子史(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方面的书籍)、擢用(提拔任用)、入(入朝)、负恃(依仗)、权宠(权势、恩宠)、协(合作)、间密(暗中)、适(恰逢)、会(符合)

(2)元载天生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本文由微信公众号:高中语文资料整理与收集编辑整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关键词:对(回答)、嘉(嘉奖)、委(委托、交付)、俾(让)、充(充任)、都领(统领)、漕挽(水运和陆运)、寻(不久)

(3)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元载就)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关键词:伏法(判处死刑)、谓(认为)、是非(偏义复合词,非议、贬损)、以为(认为)才略(才能、谋略)、莫己之若(宾语前置句式)

〖参考译文〗

元载是凤翔岐山人,家境本来寒微。(他)自幼嗜好学习,喜欢写文章,性情敏捷聪慧,广泛阅读诸子百家的著作和历史方面的书籍。肃宗即位后,急于处置军务,(命令)各道廉使量才提拔属官。元载入朝任度支郎中。元载天生聪明有悟性,善于奏事对答,肃宗嘉奖他,把有关国家大事都交给他办理,让他充任使节赴江、淮,总领漕运职务,不久加官御史中丞。内侍鱼朝恩依仗权势、自负恩宠,不与元载合作,元载常常怕他。大历四年冬,元载趁机密奏鱼朝恩专权,行为不轨,请求将他除掉。鱼朝恩骄纵霸道,天下人都愤怒,皇帝也知道,等听到元载的上奏,正好符合他的心意。大历五年三月,鱼朝恩伏法。元载以为自己有清除恶人的功绩,贬低前贤,认为(天下人的)文才武略,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杨沛字孔渠,冯翊万年人也。初平中,为公府令史,以牒除为新郑长。兴平末,人多饥穷,沛课民益畜干椹,阅其有余以补不足,如此积得千余斛,藏在小仓。会太祖为兖州刺史,西迎天子,所将千余人皆无粮。过新郑,沛谒见,乃皆进干椹。太祖甚喜。及太祖辅政,迁沛为长社令。黄初中,儒雅并进,而沛本以事能见用,遂以议郎冗散里巷。

(选自《三国志》)

[参考答案]

(1)牒(簿册)、除(被任命官职)、会(恰逢)、将(率领)、谒(拜见)、及(等到)

(2)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并进行检查,凡蓄积有多余的干椹交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关键词:课(督促)益(增加)畜(积蓄)阅(检查、察看)

(3)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关键词:进(晋升、进升)、见用(被任用)、遂(竟然)、冗散(闲散,无固定职守)

〖参考译文〗杨沛字孔渠,冯翊郡万年县人。汉献帝初平年间,在公府内做令史,根据簿册被任命为新郑长。兴平末年,百姓多饥饿穷困,杨沛督促百姓多蓄积干椹,让百姓卖掉多余的干椹给官府来补充(官仓)的不足,用这种办法收集到一千多斛干椹,藏在小仓中。恰逢太祖(曹操)做兖州刺史,去西面(洛阳)迎接天子,他所率领的一千多人马都无粮草。路经新郑时,杨沛请求拜见太祖,将所收集的干椹都献给了太祖。太祖非常高兴。等到太祖匡辅政事后,提拔杨沛为长社县令。黄初年间,儒雅之士都能得到升迁和重用,而杨沛本来就是凭借做事能力强被重用,这时他竟然只以议郎一类的闲职赋闲在里巷中。

12.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袁公可立字礼卿。公以英年成进士,理苏郡报最,召入西台,抗疏归。二十六载,仗钺治登莱军。及在登莱,方元宵宴客,有传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谋叛者,诸监司怖甚。公徐命小队阿殿过沈帅,问曰:“李性忠固公所用人,令何状?”沈帅百口保其无他。公曰:“吾固知其无他,但且令释兵柄安坐耳。”于是公之整暇再见之矣。公既用,久踬复起。当事者冀其少艾,公自谓老当愈辣。一日,请权贵祗候乾清门,出声无律,公引咫尺之义折之。虽无所匡挽,而义形之意再见之矣。凡公精神著于为司李、御史时,即不跻台辅,其精神亦有以自见。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参考答案]

(1)抗疏(谓向皇帝上书直言)、归(被罢免)、仗钺(手持黄钺,指统帅军队)、治(管理)、徐(不慌不忙)、过(拜访)、固(本来)、百口(满口)、祗(到)、折(使……折服)、匡挽(挽救)、再见(再一次显现)、著(显扬)、跻(晋升)、见(显现)

(2)袁可立说:“我本来知道他没有问题,只是先让他暂且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从这件事中袁可立处事的严谨和从容不迫再一次显现出来。关键词:固(本来)、但(只是)、且(暂且)、释(解除)、于是(从这件事中)、整暇(既严谨而又从容不迫)、再见(再一次显现)

(3)袁可立在被朝廷任用后,又长久地遭遇挫折然后再次被起用。当权的人希望他年老稍稍安定,但袁可立认为人老了应该更老练刚劲。关键词:踬(遭遇挫折)复起(再次被起用)当事者(当权的人)冀(希望)少(稍稍)艾(老年,对老年人的敬称)辣(老练刚劲)

〖参考译文〗

袁公名可立,字礼卿。袁可立在青年时代考中进士,治理苏州府刑狱,官员考察时以政绩第一上报朝廷,被召为西台御史,因向皇帝上书直言而遭罢官还乡。二十六年后复出,统率管理登莱军。袁可立在登莱的时候,正值元宵节大宴宾客,忽然有报说辽将李性忠与张尔心要发动兵变,众多地方长官听到消息后十分害怕。袁可立不慌不忙地派出一小队人马前去拜访沈有容大将,向他询问道:“李性忠原本是将军手下的人,这人怎么样啊?”沈将军满口担保没有问题。袁可立说:“我本来知道他没有问题,只是先让他暂且解除兵权休息一下吧。”从这件事中袁可立处事的严谨和从容不迫再一次显现出来。袁可立在被朝廷任用后,又长久地遭遇挫折然后再次被起用。当权的人希望他年老稍稍安定,但袁可立认为人老了应该更老练刚劲。有一天,一个权贵在乾清门外恭候,说话特别放肆不羁,袁可立引用简单浅显的道理回击使他折服。虽然不能挽救局势,但袁可立疾恶如仇的性格再一次显现出来。在担任理刑官和监察御史时,袁可立所有的刚正不阿的风骨都显扬于世,虽然没有晋升到三公台辅之列,但他的高洁品行也已显现出来了。

13.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开禧二年,程松为四川宣抚使,吴曦副之。松夜延丙议。丙为松言曦必误国,松不省。盖丙尝为其父客,素知曦。三年正月甲午,曦僭号建官,称臣于金,以丙为丞相长史、权行都省事。事既炽,丙不得脱,度徒死无益,阳与而阴图之。遂与杨巨源、李好义等谋诛曦。丙遣弟焕往约诸将,相与拊定。于是传檄诸道,按堵如故。曦僭位凡四十一日。三月戊寅,陈曦所以反及矫制平贼便宜赏功状,自劾待罪,函曦首级与曦所受金人诏印及所匿庚牌附驿。

(选自《宋史·安丙传》,有删改)[参考答案]

(1)副(担任副职)、延(邀请)、省(明白)、盖(因为)、权(代理)、诛(杀死)、拊定(击掌约定)、檄(文书)、僭位(超越本分窃据上位)

(2)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关键词:炽:盛,这里引申为严重。度:考虑。徒:白白地。阳:表面上。阴:暗中。

(3)(安丙)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关键词:所以:……的原因。矫:假托。制:古代帝王的命令。便宜:斟酌事宜,自行决断。函:名状,用盒子。所匿:所字结构,隐藏的。附:交给。

〖参考译文〗

安丙,字子文,广安人。开禧二年,程松担任四川宣抚使,吴曦做他的副职。程松晚上邀请安丙商议。安丙向程松说吴曦一定会贻误国事,程松没有明白(安丙的意思)。因为安丙曾经是吴曦父亲的门客,一向了解吴曦。开禧三年正月甲午日,吴曦冒称伪号建置百官,向金国称臣,任命安丙担任丞相长史、代理行都省事。事态已经严重,安丙不能脱身,考虑到白白送死没有好处,表面上参与,暗地里却在谋划。于是和杨巨源、李好义等人谋划除掉吴曦。安丙派弟弟安焕去联络各位将领,相互击掌约定。于是传达文告到各道,安居如前。吴曦僭位共四十一天。三月戊寅日,(安丙)陈述吴曦反叛的原因以及假托圣命平定叛贼乘便奖赏有功人员的情况,自我弹劾等待治罪,用盒子装着吴曦的首级和吴曦接受的金国人的诏书、金印以及隐藏的庚牌交给驿使。

14.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周经,字伯常,刑部尚书瑄子也。经刚介方正,好强谏,虽重忤旨不恤,宦官、贵戚皆惮而疾之。太监李广死,帝得朝臣与馈遗簿籍,大怒。科道因劾诸臣交通状,有及经者,经上疏曰:“昨科道劾廷臣奔竞李广,阑入臣名。虽蒙恩不问,实含伤忍痛,无以自明。夫人奔竞李广,冀其进言左右,图宠眷耳。陛下试思广在时,曾言及臣否。且交结馈遗簿籍具在,乞检曾否有臣姓名。更严鞫广家人,臣但有寸金、尺帛,即治臣交结之罪,斩首市曹,以为奔竞无耻之戒。若无干涉,亦乞为臣洗雪,庶得展布四体,终事圣明。若令含污忍垢,即死填沟壑,目且不瞑。”帝慰答之。十三年,星变,自陈乞休。廷臣争上章留之,中外论荐者至八十余疏。(选自《明史•列传71》有删改)

[参考答案]

(1)谏(以正直的言辞规劝君主)、虽(即使)、忤(违背)、恤(顾及)、疾(痛恨)、遗(赠送)、因(趁机)、交通(私下勾结)、及(提及)、阑(擅自)、交结(串通、勾结)、鞫(审问犯人)、但(只)、市曹(市内商业集中之处,古代常于此处决人犯)、乞(请求)、庶(或许)

(2)人们争相向李广示好,希望他能在您跟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恩宠眷顾啊。关键词:夫:发语词,不译。奔竞:竞相追逐。冀:希望。宠眷:恩宠眷顾。

(3)如果让我忍受屈辱,即使我死了填尸于沟壑,我的眼睛将不能闭上。关键词:若:如果。令:让。含污忍垢:成语,忍受屈辱。且:将。

〖参考译文〗

周经,字伯常,是刑部尚书周瑄的儿子。周经刚强正直,喜欢极力诤谏,即使深深忤逆皇上的旨意也不顾,宦官、贵戚都害怕他并且憎恨他。太监李广死了,皇上得到朝中大臣馈赠李广的名册,非常生气。科道官员趁机弹劾大臣勾结的状况,有人提到周经,周经上奏章说:“昨天科道官员弹劾朝中大臣争着向李广示好,擅自加入我的名字。虽然蒙受皇上恩德没有过问,我实在怀着悲伤忍着痛苦,没有办法来证明自己的清白。人们争相向李广示好,希望他能在您跟前多说好话,图的就是您的恩宠眷顾啊。陛下您试着想想李广活着的时候,曾经谈到我没有。况且勾结李广馈赠物品的名册也在,请求检查有没有我的姓名。还应该严厉审讯李广的家人,只要我有一点儿财物进献李广,就治我勾结之罪,在集市上斩首,作为对争着讨好李广等无耻行为的警诫。如果我没有被牵连,也请皇上替我洗脱冤屈,或许能够让我作为皇帝的辅弼之臣施展才能、抱负,终生侍奉皇帝。如果让我忍受屈辱,即使我死了填尸于沟壑,我的眼睛也不能闭上。”皇上安慰并答应了他。弘治十三年,星象有异常变化,周经自己陈说请求退休。大臣们争相上奏章要求留下他,朝廷内外谈及举荐他的奏章有八十多份。

15.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引契丹来侵。世宗亲征,战于高平,大将樊爱能、何徽方战退衄。时太祖与永德各领牙兵二千,永德部下善左射,太祖与永德厉兵分进,大捷,降崇军七千余众。及驻上党,世宗昼卧帐中,召永德语曰:“前日高平之战,主将殊不用命,樊爱能而下,吾将案之以法。”永德曰:“陛下欲固守封疆则已,必欲开拓疆宇,威加四海,宜痛惩其失。”世宗掷枕于地,大呼称善。翌日,诛二将以徇,军威大振。

(选自《宋史·张永德传》)[参考答案]

(1)及(等到)、殊(很)、案(查办,查明罪状,加以惩处)、徇(示众)

(2)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带领契丹军队前来侵犯。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引:带领。战于高平:状语后置句。衄:鼻出血,引申指挫伤、失败,特指战争中的失败。

(3)陛下想要固守封疆就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疆拓土,威武横扫天下,就应该严加惩罚他们的过失。已:罢了。威加四海:威武横扫天下。痛惩:严加惩罚。失:过失。

〖参考译文〗

显德元年,并州刘崇带领契丹军队前来侵犯。周世宗(柴荣)亲自出征,在高平与敌军交战,大将樊爱能、何徽临阵退缩。当时太祖和张永德各率领士兵两千人,张永德的部下善于从左边攻击,太祖与张永德厉兵秣马分头进攻,取得大捷,俘获刘崇士兵七千多人。等到驻军上党,世宗白天躺在帐中,召张永德前来说:“前日高平一战,主将毫不效命,樊爱能以下,我将依法追究。”张永德说:“陛下想要固守封疆就算了,(但是)如果一定要开疆拓土,威加四海,就应该严加惩罚他们的过失。”世宗把枕头摔在地上,大声称好。第二天,诛杀了(樊爱能、何徽)两员大将以示众人,军威大振。

16.阅读下面文言语段,翻译文中加标注的词句。裴耀卿,赠户部尚书守真子也。迁京兆尹。寻拜黄门侍郎,充转运使。凡三年,运七百万石,省脚钱三十万缗。或说耀卿请进所省脚钱,以明功利,耀卿曰:“是谓以国财求宠,其可乎?”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时夷州刺史杨浚犯赃处死,诏令杖六十,配流古州。耀卿上疏谏曰:“臣以为刺史、县令,与诸吏稍别。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解体受笞,事颇为辱。又今暑热不耐,因杖或死,又恐非圣明宽宥之意。伏望凡刺史、县令于本部决杖及夏暑生长之时,所定杖刑,并乞停减。”帝许之。(选自《旧唐书·裴耀卿传》,有删改)[参考答案]

(1)拜(授予官职)、充(充任)、凡(总共)、以为(认为)、宥(宽恕)、伏望(表希望的敬辞,希望)、许(答应)

(2)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钱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说:劝说。进:进献。谓:通“为”,是。其:表示诘问,难道。

(3)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太过侮辱。“刺史,人之父母,风化所瞻”为判断句。所瞻:所字结构,瞻望的榜样。笞:用鞭杖或竹板打。颇:很。

〖参考译文〗

裴耀卿,赠户部尚书裴守真的儿子。迁任京兆尹。不久,拜封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充转运使。三年时间就运输粮米700万石,省运费30万缗。有人劝他将节省下的钱上交朝廷,以表明功劳,裴耀卿说:“这样做是拿国家的财产来求得个人的恩宠,难道可以吗?”开元二十四年,拜尚书左丞相。当时夷州刺史杨浚因贪赃犯死罪,唐玄宗特为他减刑,令杖六十,流配古州。裴耀卿上书劝谏说:“我以为刺史、县令,与其他官吏不一样。刺史,是百姓的父母官,是民俗风化瞻望的对象,现在要他们脱衣受鞭打,太过侮辱。又加上现在暑热难耐,倘若因杖责而死,又有违圣上贤明宽宥的意思。切盼凡是刺史、县令在本部以及盛夏生长之时所定的杖刑,一并停止。”唐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存亡祸福,其要在身。圣人重诫敬慎所忽。夫不诫不思,而以存身全国者,亦难矣。魏安釐王十一年,秦昭王谓左右曰:“今时韩、魏与秦孰强?”对曰:“不如秦强。”王曰:“今时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孰贤?”对曰:“不如孟尝、芒卯之贤。”王曰:“以孟尝、芒卯之贤,率强韩、魏以攻秦,犹无奈寡人何也;今以无能如耳、魏齐,而率弱韩、魏以伐秦,其无奈寡人何亦明矣!”左右皆曰:“然”。申旗伏瑟而对曰:“王之料天下过矣!当六晋之时,智氏最强,灭范、中行氏,又率韩、魏之兵以围赵襄子于晋阳,决晋水以灌晋阳之城,不满者三板。智伯行水,魏宣子御,韩康子为骖乘。智伯曰:‘吾始不知水可以亡人国也,乃今知之。汾水可以灌安邑,绛水可以灌平阳。’魏宣子肘韩康子,康子履魏宣子之足,肘足接于车上,而智氏分,身死国亡,为天下笑。今秦虽强,不过智氏;韩、魏虽弱,尚贤其在晋阳之下也。此方其用肘足之时,愿王之必勿易也!”于是秦王恐。齐顷公,桓公之子孙也,地广民众,兵强国富,又得霸者之余尊,骄蹇怠傲,未尝肯出会同诸侯,乃兴师伐鲁,反败卫师于新筑。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二国怒,归求党与助,得卫及曹。四国相辅,期战于鞍,大败齐师,获齐顷公,斩逄丑父。于是戄然大恐,赖逄丑父之欺,奔逃得归。吊死问疾,七年不饮酒,不食肉,外金石丝竹之声远妇女之色出会与盟卑下诸侯。国家内得行义,声问震乎诸侯。晋文公出亡,修道不休,得至于飨国。文公于是悯中国之微,任咎犯、先轸、阳处父,畜爱百姓,厉养戎士。四年,政治内定,则举兵而伐卫,执曹伯,还败强楚,威震天下。明王法,率诸侯,而朝天子,莫敢不听,天下旷然平定,周室尊显。文公于是霸功立,期至意得,汤、武之心作而忘其众,一年三用师,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自此而怠政事,为狄泉之盟不亲至,信衰义缺,如罗不补。威武诎折不信,则诸侯不朝,郑遂叛,夷狄内侵,卫迁于帝丘。(节选自《说苑·敬慎》)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轻小嫚大之行甚。俄而晋、鲁往聘,以使者戏。(2)且弗休息,遂进而围许,兵亟弊,不能服,罢诸侯而归。【答案】(1) 他轻视小国,欺侮大国的行径非常过分。不久,晋、鲁两国派人前来通问修好,齐顷公又戏弄这两国的使者。(2) 而且没有休养生息,就进军围攻许国,军队疲备到极点,不能降服许国,只好让诸侯罢兵回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嫚”,欺侮;“甚”,厉害、过分;“聘”,探访、访问。(2)“休息”,休养生息;“亟弊”,疲备到极点;“服”,使……服,降服。参考译文:人的生死存亡灾祸幸福,那关键全在自己。圣人特别注重警戒自己在恭敬谨慎方面所忽略的事。不警戒、不思考,而能保存自身、保全国家,也是很难啊。魏安釐王十一年时,秦昭王对左右的人说:“现在的韩、魏两国与秦国相比,哪一个强大?”左右的人回答说:“都不如秦国强大。”秦昭王说:“现在的如耳、魏齐与孟尝、芒卯相比,哪两人贤能?”左右的人回答说:“当然不如孟尝、芒卯贤能。”秦昭王说:“凭着孟尝、芒卯二人的贤能,率领韩、魏两国军队来攻打秦国,也不能把我怎么样;现在靠如耳、魏齐这样无能的人,率领弱小的韩、魏两国军队来攻打秦国,他们不能把我怎么样也就更清楚了。”左右的人说:“那是当然的!”申旗伏在瑟上应对说:“大王这样预料天下形势,那就错了!当晋国六卿先后掌权时,智氏最强,他灭掉了范氏、中行氏,又率领韩、魏两氏的军队在晋阳城将赵襄子围困,决开晋水来淹晋阳城,水离城墙上沿不到六尺高。智伯巡察水势,魏宣子驾车,韩康子为车右。智伯说:‘我当初不知道水可以灭亡别人的国家,现在明白了。看来汾水也能用来淹安邑,绛水能用来淹平阳。’魏宣子用手肘顶碰韩康子,韩康子用脚踩魏宣子的脚,手肘和脚在车上交接暗示,就使智氏的领地被瓜分,身死国亡,被天下的人所耻笑。现在秦国虽然强大,但也比不过智氏;韩、魏两国虽然弱小,但他们情况比在晋阳城下时还要好。这正是他们用手肘和脚来接触暗示的时候,希望大王一定不可掉以轻心!”于是秦王这才感到恐惧。齐顷公是齐桓公的孙子,国土广阔,人口众多,军队强大,国家富有,又继承了霸主的余威,骄横乖戾怠惰傲慢,从不肯外出与诸侯会盟,兴师攻打鲁国,回师时又在新筑击败卫国军队。他轻视小国,欺侮大国的行径非常过分。不久,晋、鲁两国派人前来通问修好,齐顷公又戏弄这两国的使者。晋、鲁两国使者大怒,回国后寻求同党帮助,找到了卫国与曹国。四国结成联盟,与齐国在鞍地会战,大败齐师,擒获齐顷公,砍伤逢丑父。这时齐顷公才大为震惊和害怕。他依靠丑父欺骗了敌军,才得逃脱回国。齐顷公回国后吊唁死者,慰问百姓疾苦,七年不饮酒不吃肉,攘除声乐,远离女色;外出参与会盟,自甘卑下结交诸侯。国家内部能推行仁义。他的声望震动了诸侯。晋文公逃亡在外时,从不停止修养道德,所以能享有晋国。他执国政时,愤懑于周王室的衰微,任用咎犯、先轸、阳处父,养育爱护百姓,精心训练战士。经过了四年,国内政治稳定,就出兵讨伐卫国,捉住了曹共公,随即打败了强大的楚国,声威震动天下。晋文公使王法彰明,率领诸侯朝拜天子,没有人敢不听从,广大辽阔的天下处处安定,周王室的地位尊崇而显荣。晋文公在这时建立了霸主的功业,愿望实现便得意起来,兴起了要像商汤、周武王一样统一天下的心思,就忘记了他的民众,一年内多次用兵,而且没有休养生息,就进军围攻许国,军队疲备到极点,不能降服许国,只好让诸侯罢兵回去。晋文公从此就懈怠政事,召集诸侯在狄泉会盟也不亲自到会,信誉衰落道义亏损,犹如网破不补。威武屈折不守信用,诸侯不再朝拜周王,郑国终于叛晋,夷狄入侵中原,卫国迁都到帝丘。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与?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当秦之世,而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不可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盖出于所备之外。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敌国。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唯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节选自明·方孝孺《深虑论》)材料二: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节选自西汉·贾谊《过秦论》)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武、宣以后,稍削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2)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答案】(1)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2)秦二世接受帝位,沿袭始皇的做法没有改变,(行事)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稍”,逐渐;“卒”,最终;“移”,夺取;“祚”,皇位。(2)“因”,沿袭;“以”,以致,导致;“祸”,祸患。参考译文:材料一: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封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然而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政治手段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立即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材料二: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自处危境,却又年幼而没有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重叠双脚站立,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峻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上古的历史,来验证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审度谋略和形势是否适宜,做到取舍有序,根据时事而变化,所以历时长久而使国家安定。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先生年逾四十,家贫不娶,李丞相迪将以其弟之女妻之。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介执杖屦侍左右,先生坐则立,升降拜则扶之,及其往谢也亦然。鲁人既素高此两人,由是始识师弟子之礼,莫不叹嗟之,而李丞相、孔给事亦以此见称于士大夫。先生讳复,宇明复,姓孙氏,晋州平阳人也。少举进士不中,退居泰山之阳,学《春秋》,著《尊王发微》。鲁多学者,其尤贤而有道者石介。自介而下,皆以弟子事之。其后介为学官,语于朝曰:“先生非隐者也,欲仕而未得其方也。”庆历二年,枢密副使范仲淹、资政殿学士富弼言其道德经术宜在朝廷,召拜校书郎、国子监直讲。尝召见迩英阁说诗,将以为侍讲,而嫉之者言其讲说多异先儒,遂止。七年,徐州人孔直温以狂谋捕治,索其家,得诗,有先生姓名,坐贬监处州商税。翰林学士赵概等十余人上言:“孙某行为世法,经为人师,不宜弃之远方。”乃复为国子监直讲。居三岁,以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以疾卒于家,享年六十有六,官至殿中丞。先生治《春秋》,不惑传注,不为曲说以乱经。其言简易,明于诸侯、大夫功罪,以考时之盛衰,而推见王道之治乱,得于经之本义为多。方其病时枢密使韩琦言之天子选书吏给纸笔命其门人祖无择就其家得其书十有五篇录之藏于秘阁。(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文本二张孝先曰:“传道授业必有师,古之学者莫不然,而后世鲜有行之者。洙泗以下,伊洛盛矣。二程之吟风,游杨之立雪,师弟子之义,至今犹令人景慕。乃余观孙明复隐居泰山,石介师礼事之。宾客至,介侍立执杖屦甚恭谨。鲁人皆嗟叹,谓乃今复见师弟子礼。此在周、程未起时,亦宋朝道学之盛有开必先耶!余感古道而识于此。”(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钞》)[注]游杨:“游”指游酢,“杨”指杨时,均为北宋著名理学家。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孔给事道辅为人刚直严重,不妄与人,闻先生之风,就见之。(2)传道授业必有师,古之学者莫不然,而后世鲜有行之者。【答案】(1)给事孔道辅为人刚直严厉,不随便与人交往,听说先生的风范,前去拜见他。传授道理、教授学业一定要有老师,古代求学的人没有不是这样(需要向老师学习)的,而后世很少有践行(尊师风尚)的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严重”,严肃而稳重;“妄”,随便;“风”,风范。(2)“传道授业”,传授道理,教授学业;“学者”,求学的人;“鲜”,少。参考译文:孙先生年过四十,家贫没有娶妻。一个名叫李迪的丞相将要把他弟弟的女儿嫁给他。孔道辅给事为人正直,严肃而稳重,不随便赞同别人,听闻孙先生的美名,便前往拜见他。石介拿着拐杖和鞋子站在孙先生旁边服侍,孙先生坐着石介就在旁边站着,孙先生起来行礼石介就扶着他,等到孔道辅前去告辞也还是这样。山东的人平素都仰慕这两个人,从这里才见识并学习到作为弟子应尽的礼节,没有人不感叹这些事,而李丞相、孔道辅也因此被士大夫所称道。先生名复,字明复,姓孙,是晋国平阳人。少年时孙先生考科举未果,便隐居在泰山的南面,潜心研究《春秋》,编写《尊王发微》。山东有很多求学的人,其中尤其贤明并且学有所得的人叫石介。石介之下的人都以弟子的身份侍奉他。这之后石介任学官,他在朝廷上说:“孙先生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隐士,他想做官但是没有找到途径。”庆历二年,枢密副使范仲淹、资政殿学士富弼说孙先生的品德和学识应该为朝廷所用,于是朝廷便任命孙先生为校书郎和国子监直讲。先生曾经被召见到迩英阁讲说《诗经》,皇上将要任命他为侍讲,但是有嫉妒孙先生的人说他所讲的东西很多都和先儒不一样,于是就停止(没有任命)。庆历七年,徐州人孔直温因为狂妄的谋划被抓捕治罪,在查抄他家的时候发现了落有孙先生姓名的诗,孙先生因此被贬监处州的商税。翰林学士赵概等十多人对皇上说:“孙先生的品行是世人的模范,学识是世人的老师,不应该将他流放在远处。”这样孙先生才被重新任命为国子监直讲。过了三年,在嘉祐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孙先生因病在家去世,享年六十六岁,孙先生生官至殿中丞。孙先生研究《春秋》,不被解释经籍的文字所迷惑,不发表异端邪说来改变经书的本意。他的言语简单质朴,对历史上的诸侯大夫的功过了然于心,并以之来考查时局的利弊,从而来推断政治的得失,他得到经书的本意比较多。当他还在生病的时候,枢密使韩琦把他生病的消息告诉给了皇上,皇上便委派书吏,送上纸笔,命令他的弟子祖无择到孙先生家。搜集文章十五篇,收录并收藏在秘阁中。文本二张孝先说:“传授道理、教授学业一定要有老师,古代求学的人没有不是这样(需要向老师学习)的,而后世很少有践行(尊师风尚)的人。孔子之后,程颢、程颐的理学盛行。二程的以风为题材作诗,游酢、杨时的程门立雪,都是执弟子之礼义,直到现在还让人景仰羡慕。我看孙明复在泰山隐居,石介以师之礼服侍之。宾客到了,石介在边上非常恭敬地拿着手杖、鞋子等服侍他。鲁人都感叹,说如今又见到了执弟子礼的行为。这在周、程没有兴起的时候,宋朝道学的繁盛一定是有先河的!我对古道有感悟,并在此记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材料一: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或曰:“非子之求,君自致之,奚固辞也?”曾子曰:“吾闻受人施者常畏人,与人者常骄人;纵君有赐,不我骄也,吾岂能勿畏乎?”孔子闻之曰:“参之言足以全其节也。”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赍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①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见之,不悦,以为窃食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节选自《孔子家语·在厄》)材料二: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宰予之辞,雅而文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智不充其辩。故孔子曰:“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故以仲尼之智而有失实之声。今之新辩滥乎宰予,而世主之听眩乎仲尼为悦其言因任其身则焉得无失乎?是以魏任孟卯之辩,而有华下之患;赵任马服之辩,而有长平之祸。此二者,任辩之失也。夫视锻锡而察青黄②,区冶③不能以必剑;水击鹄雁,陆断驹马,则臧获不疑钝利。发齿吻形容,伯乐不能以必④马;授车就驾而观其末涂,则臧获不疑驽良。观容服,听辞言,仲尼不能以必士;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迁官袭级,则官职大而愈治。夫爵禄大而官职治,王之道也。(节选自《韩非子·显学》)注①埃墨:烟灰。②锻锡:古人锻炼金属时掺的锡。青黄:蓝黄色,冶炼金属时的火色。③区冶:区冶子,春秋时善于铸剑的人。④必:判断。5.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面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而世主之听眩乎eq\x(A)仲尼eq\x(B)为悦eq\x(C)其言eq\x(D)因任eq\x(E)其身eq\x(F)则焉得eq\x(G)无失乎?答案BDF解析“乎”相当于介词“于”,比的意思,“乎仲尼”是后置状语,所以中间不可断开,应在“尼”后断开,即在B处断开;“悦”的宾语是“其言”,所以应在“言”后断开,即在D处断开;“任”的宾语是“其身”,所以应在“身”后断开,即在F处断开;并且“焉得……乎”为固定结构,中间不可断开。6.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给予,与《六国论》中“与嬴而不助五国也”的“与”意义相同。B.全,保全,与《鸿门宴》中“项伯杀人,臣活之”的“活”用法相同。C.形容,指形体、容貌,与现代汉语中“喜悦之情难以形容”的“形容”完全不同。D.涂,同“途”,道路,与《齐桓晋文之事》中“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的“涂”意义相同。答案A解析A项“意义相同”错。给予/结交、亲附。C项形体、容貌/描述。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曾子生活贫困,面对鲁君的赏赐做了出人意料的选择,孔子对其所言大加赞赏,认为他可以保全名节。B.孔子信任颜回,子贡告诉孔子颜回偷吃米饭后,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证实了自己的判断。C.材料二认为华阳之战的惨败、长平之战的大祸,是由魏、赵两国任用能言善辩的孟卯与马服造成的。D.材料二运用比喻说理,通过如何识别剑器的钝锈与锋利、马匹的低劣与优良,形象地阐释了识人之道。答案B解析“孔子直接向颜回询问事情的原委”错。由材料一“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可知,孔子并不是直接询问颜回,而是借用自己的梦境询问。8.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曾子弊衣而耕于鲁,鲁君闻之而致邑焉,曾子固辞不受。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试之官职,课其功伐,则庸人不疑于愚智。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