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十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1页
河北省十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2页
河北省十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3页
河北省十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4页
河北省十县多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期中联考地理试题 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2025新高考单科模拟综合卷(六)地理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甘肃环县号称“中国羊谷”,2013年环县羊羔肉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受早期粗放经营的影响,环县畜牧产业曾走入低谷,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推进,环县走出了一条“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产业模式(如下图),形成了“养殖+深加工+销售”的完整羊产业链,合作社带领的680户贫困户全部脱贫,吸引60余名大学生返乡创业。完成下面小题。1.环县羊羔肉被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商标主要是因为()①羊肉品质优良②深加工能力强③养羊历史悠久④羊肉年产量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对环县羊产业发展的主要作用是()A.明显提高品质 B.明显提高载畜量 C.增加牧羊收益 D.增加客户满意度【答案】1.D2.C【解析】【1题详解】由图示可知,环县有合作社的技术指导,进行标准化养殖,其羊肉品质应优良,①对;环县号称“中国羊谷”,说明其养殖规模大,羊肉产量大,④对;环县羊肉深加工能力、养羊历史无有效信息,无法判断,②③错,D正确,ABC错误。故选D。【2题详解】“公司+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形成了“养殖+深加工+销售”的完整羊产业链,能够增加养殖业的效益,C正确;通过技术指导,标准化养殖,能够提高羊肉的品质,增加客户满意度,但是这并不是该产业模式的主要作用,且羊肉品质的提高,其最终实现的仍然是经济效益的提高,AD错误;当地的载畜量在一定时期内是确定的,大规模的养殖反而有可能破坏植被,导致载畜量的下降,该产业模式无法提升当地的载畜量,B错误。故选C。【点睛】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下图为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34.6°S,58.4°W)某中学足球场及旗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月份晴天时同学们面朝球门练习射门,以下球门位置和时间(北京时间)阳光最刺眼的是()A.甲、16点 B.甲、4点 C.乙、16点 D.乙、9点4.7月份旗杆正午影长及一日内旗杆影子在地面转动的角度变化情况分别为()A.变长、变小 B.变长、变短 C.变短、变大 D.变短、变小【答案】3.B4.C【解析】【3题详解】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所以布宜诺斯艾利斯日出东北,日落西北,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西四区,当北京时间16时,布宜诺斯艾利斯是4时,太阳没有出来,AC错误;北京时间4时时,布宜诺斯艾利斯为16时左右,此时太阳处于西北方,面朝甲球门射球时正对太阳,最为刺眼,B正确;当北京时间9时,布宜诺斯艾利斯是21时,太阳落山,D错误。故选B。【4题详解】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布宜诺斯艾利斯位于南半球,所以正午太阳高度角将逐渐变大,影子变短,AB错误;日出、日落方位由东北、西北逐渐往正东、正西方向移动,使得太阳视运动轨迹转动角度也逐渐变大,C正确,D错误。故选C。【点睛】白昼越长,地物的影子转动角度越大,白昼边长,地物的影子转动角度逐渐变大。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出现了衰退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又离不开内部人才、环境与产业的支撑。图为乡村振兴目标的人地关系内涵图。完成下面小题。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出现衰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A.农民大量进城 B.缺乏产业支撑C.耕地迅速减少 D.生态遭到破坏6.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关键措施是()A.调整农业结构 B.土地大量流转C.吸引优秀人才 D.改善基础设施7.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因此聚落建设需要尊重和彰显()A.文化空间 B.生产空间C.生态空间 D.生活空间【答案】5B6.C7.A【解析】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乡村出现了衰退问题,主要原因是乡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缺乏产业支撑,经济效益低,导致农民大量进城寻求更高的收入,B正确;农民大量进城是乡村出现衰退问题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A错误;乡村仍以农业生产为主,耕地没有迅速减少,C错误;生态遭到破坏并不是普遍现象,不是乡村出现衰退问题的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B。【6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合适的外部环境,又离不开内部人才、环境与产业的支撑。在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数字经济、乡村文创等新业态在乡村兴起,这些新的业态与传统的乡村产业在人才需求方面有很大的区别,因此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关键措施是吸引优秀人才,促进产业发展,C正确;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需要三产融合,因此调整农业结构、土地大量流转不是关键措施,AB错误;改善基础设施有利于拓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但不属于关键措施,D错误。故选C。【7题详解】乡土文化是乡愁的重要载体。乡村振兴要留得住乡愁,必须振兴乡土文化。因此聚落建设需要尊重和彰显文化空间,A正确;与生产空间、生态空间、生活空间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点睛】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承德考察时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乡村特色农业产业涵盖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及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是乡村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潜力大。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落实农业强国战略,而且有助于夯实多元化食物供给,带领农民增收致富。首先,培育乡村特色农业产业要遵循比较优势原理,即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应当匹配最适合其生长的农作物和牲畜,从而使其呈现本土性优势。其次,扎根于“土”,体现“特”,还要形成“产”,要向产业链要效益,做到“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从地方实践来看,产业链越长、利益联结越紧密、龙头公司带动能力越强,乡村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前景就越广阔。凌汛是冰凌堵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近年来,得益于刘家峡水库强大的调蓄能力,黄河上游宁夏段凌汛得到较大缓解。下图为黄河上游刘家峡水库位置图及多年平均各月蓄水变化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据图判断,刘家峡水库为防凌开闸放水和蓄水总量最少的月份分别是()A.11月、5月 B.11月、6月 C.1月、5月 D.1月、6月9.刘家峡水库对其下游地区防凌的作用主要表现在()A.下泄水温较低,推迟封冻时间 B.下泄水温较低,延长封冻长度C.下泄水温较高,缩短封冻长度 D.下泄水温较高,提前封冻时间10.为发挥刘家峡水库的防凌作用,合理的调蓄方案是()A.开河期减小泄水量 B.冬半年加大泄水量C.封河前减小泄水量 D.封河期加大泄水量【答案】8.B9.C10.A【解析】【8题详解】读图可知,刘家峡水库蓄水总量下降是4~6月和10~11月,其中4~6月期间降的幅度大于10~11月期间,且水量减少最多的是5月,而6月作为持续减少的最后一个月,水库总量为最少,AC错误;凌汛一般发生在气温较低的秋末冬初、冬末春初,为减轻秋末凌汛的强度,在结冰前放水维持河道较高水位,使得结冰时冰盖较高,冰盖下面过流空间较大同时还可以延缓结冰时间,因此应该在11月开闸放水,1月河面已经冻结,如果在1月开闸放水,则流动不畅,加剧凌汛,B正确,D错误。故选B。【9题详解】冬季表层水温受冷空气的影响较大,水库底部水温高于表层,在凌汛期间,表层还是冰,下泄的是底部的水,而底部水温较高,AB错误;下泄水温较高有利于缩短下游河流封冻的长度,推迟封冻时间,C正确,D错误。故选C。【10题详解】开河期,上游纬度低先解冻,下游后解冻,在此期间应减少泄水量,可以减少凌汛危害,A正确;封冻期间及开河期间要减少水库放水,此时间段主要在冬半年,不应该加大泄水量,B错误;封河前应该加大泄水量,提高下游河流的水温与流速,减少河流结冰长度及延缓结冰时间,C错误;封河期如果加大泄水量,会增加下游结冰河段冰层的厚度,在初春时增大凌汛的危害,D错误。故选A。【点睛】凌汛发生的条件:河流有结冰期、河流从低纬流向高纬凌汛产生的时间:秋末冬初、冬末春初。下图为北京市相邻的甲、乙两商业区工作日和周末的人流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商业小区工作日和周末人流量的变化特点是()A.甲区工作日人流量大于周末 B.甲区工作日人流量高峰出现较乙区晚C.乙区工作日人流量小于周末 D.乙区周末的人流量高峰出现较甲区晚12.导致图示商业小区工作日和周末人流量变化差异的原因可能是()①甲区距离市中心较近②乙区交通通达度高③甲区功能以休闲、娱乐、购物为主④乙区集商业、办公、居住于一体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1.B12.D【解析】【11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图中信息显示,甲区工作日的人流量小于周末,故A项错误;从曲线的峰值出现的时间信息可知,甲区工作日的人流量高峰出现较乙区工作日晚,故B项正确;乙区工作日的人流量大于周末,故C项错误;乙区周末的人流高峰出现得较甲区的周末早,故D项错误。因此排除A、C、D,选择B。【1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分类。由材料相邻的甲、乙两商业区”可知,两商业区到市中心距离基本相同,且交通通达度差异很小,①②错误;甲区功能以休闲、娱乐、购物为主,工作日人流量较小,③正确;乙区集商业、办公居住一体,工作日人流量偏大,④正确。故A、B、C项错误,D项正确。【点睛】商业区的特点: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特点: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一般位于市中心。“绿电”是指在电力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的绿色电力,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记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下图为德国2022年某月19日6:00~21:45绿电生产结构和电力消费图,该日天气晴好。完成下面小题。13.该日所在月份最可能是()A.1月 B.3月 C.5月 D.7月14.德国持续、大力推广绿电,可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主要表现在()A.减少碳排放 B.减小电网波动 C.减少能源进口 D.降低能源需求【答案】13.B14.C【解析】【13题详解】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读图可知,德国该日光伏发电时间约为6:00~18:00,据此可推知,德国该日昼长约为12小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位于47°N-55°N,3月21日或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时,会出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的现象,B正确;1月太阳直射南半球,德国昼短夜长,5月和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德国昼长夜短,与题意不符合,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由材料知,绿电主要来自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德国在2022年创下了绿电使用纪录,绿电占比已达到48%,几乎覆盖了德国一半的电力消费;结合所学区域知识,德国传统能源短缺,说明其在2022年以前,国内电力供应依赖于能源进口。德国位于北半球中纬度,盛行西风,风能资源丰富;德国西北部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往东部和南部逐渐过渡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时间较长,日照强度较高,特别是南部光照充足,晴天多,太阳能丰富,发展风能、太阳能等绿电,可以减少能源进口,C正确;减少碳排放与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关系不大,A错误;减少能源进口,可减小电网波动,但减少电网波动不属于提高应对国际能源市场冲击的能力的主要表现,B错误;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德国能源需求会增加,D错误。故选C。【点睛】绿电指的是在生产电力的过程中,它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零或趋近于零,因相较于其他方式(如火力发电)所生产之电力,对于环境冲击影响较低。绿电的主要来源为太阳能、风力、生质能、地热等,中国主要以太阳能及风力为主。祁连山是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高大山系,对我国西北部生态安全具有重要贡献,其垂直分异明显,是研究植被的理想区域。青海云杉是祁连山林区主要的森林建群树种,具有明显的海拔分布依赖。一研究团队在青海祁连山南坡阿咪东索小流域进行采样,得到不同海拔各土层云杉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及不同海拔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比例分布(如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下列关于不同土层有机碳含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B.土壤有机碳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C.土壤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D.各海拔高度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16.影响乔木层和土壤层碳密度百分比随海拔高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 B.温度 C.降水 D.坡度【答案】15.D16.B【解析】【15题详解】由左图可知,随海拔高度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的波动变化,AB错误;除3200米高度外,各海拔土壤有机碳随深度增加而降低,C错误;据图示信息可知在各个海拔处都是表层(0~10cm)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D正确。故选D。【16题详解】随着海拔增加,气温降低,热量减少,乔木生物量减少,乔木层碳密度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分解弱,土壤层碳密度比例上升,B正确;海拔变化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光照和降水也有一定变化,但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排除AC选项;坡度并不随海拔而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B。【点睛】垂直地带分异规律,是指随着海拔的升高,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如植被、土壤、气候等,会沿着垂直方向发生带状变化的现象。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发挥沿黄地区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是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西安、宝鸡、天水等城市及横贯东西的交通线,国家设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构建西北产业集聚带,该经济区战略区位重要,科教实力雄厚,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下图示意黄河流域主要城市分布和辐射范围图。(1)指出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2)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3)从区域联系与协作角度,为黄河流域生态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答案】(1)城市规模与等级;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经济水平)等(2)关中-天水经济区经济实力较强,科教实力雄厚,工业基础好,文化积淀深厚,交通条件优越;设立经济区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加强辐射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梯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3)加强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立足比较优势,发挥中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黄河流域相关图文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城市和乡村区位因素、区域关联性与区域发展、流域内生态环境的保护等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等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城市的辐射功能,是指城市各项功能对其所在区域的综合影响力和发展带动力。城市辐射功能的强弱与城市的规模等级高低及城市的功能有关,其辐射能力的大小可以用城市腹地范围来表示。一般来说,城市腹地范围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市发展规模和潜力越大,城市辐射功能越强。由此可知,影响沿黄地区城市辐射范围的主要因素首先是城市规模与等级,而影响城市腹地范围的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距离远近、城市关系等。【小问2详解】关中—天水经济区对黄河中上游区域发展的主要作用主要从辐射带动作用角度分析。读图文可知,“关中—天水”经济区地处中国中西部的交界地带,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经济实力较强,附近高等院校,科研场所众多(科教实力雄厚),具有人才优势,产业基础扎实,文化积淀深厚;对周边区域具有辐射带动作用,设立经济区有利于吸引人才、资金、技术、产业等要素集聚,形成区域增长极;城市间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配置,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区域竞争力;进而加强辐射带动黄河中上游地区经济发展,形成梯度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格局。【小问3详解】从空间上看,黄河流域区域间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明显,整体表现为“下强上弱”格局,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不协调是致使全域经济低迷的主要原因。故应该加强流域上中下游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促进人流、物流、信息流便捷流动;立足比较优势,发挥中大城市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中上游地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增强城市群之间发展协调性,避免同质化建设和低水平竞争。黄河流域环境承载力总体呈下滑趋势,生态压力承载力下降;各省区环境承载能力不平衡;黄河流域在致力于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牺牲掉了生态环境。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高,环境容纳量也越来越小,即经济的发展势必会对环境造成影响,导致经济发展速度快于环境容量恢复速度。故生态保护方面必须打破行政区划界线和壁垒,加强环境污染联防联控、建立上下游生态补偿机制;建立流域管理、协同机制,统一管理与开发。因此,应在充分了解区域环境承载力前提下,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川南丘陵地区土壤退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并且自然恢复困难,当地尝试用硬头黄竹作为主要植被进行生态恢复,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硬头黄竹是四川的乡土竹种,根系和竹秆密集,自然分株繁生能力强,但如果其根茎过于密集,那么分株能力就会下降。图示意不同恢复年限川南丘陵区硬头黄竹林0~20厘米深度土壤的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1)分析川南丘陵地区生态破坏区域自然恢复困难的原因。(2)说明川南丘陵地区用硬头黄竹恢复生态环境的可行性。(3)说出不同恢复年限川南丘陵地区硬头黄竹林土壤质量的变化,并简析原因。【答案】(1)属于丘陵地区,地形坡度较大;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一旦被破坏,就会由于过于瘠薄而难以自我恢复。(2)硬头黄竹为本土竹种,适应性强;根系和竹秆密集,自然分株繁生能力强,扩散快;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生态作用强,生态效益好;在当地即可大量获得,种苗成本较低。(3)变化: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原因:退耕还林初期(退耕恢复5年),硬头黄竹林根茎生长及土壤微生物活动,改善了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质量上升;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退耕恢复10年),植物根茎叶密度过高,林内采光减少,土壤养分积累速度慢,消耗速度快,土壤质量下降。【解析】【分析】本题以川南丘陵区相关图文资料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川南丘陵区位于位于四川省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长,多暴雨,降水丰富;加之该区域地形多样,丘陵、山间盆地错综分布,地形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水土流失较严重;“长期的不合理开发”使当地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层浅薄、贫瘠,生态环境难以自然恢复。【小问2详解】由材料“硬头黄竹是四川的乡土竹种”可知,乡土植被对当地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种苗当地可大量获得,成本较低且成活率高;硬头黄竹“根系和竹秆密集,自然分株繁生能力强”,繁殖速度快,扩散成林速度快;发达的根系系统使得保持水土、涵养水源能力强,生态效益好,因此运用硬头黄竹恢复生态环境速度快,环境安全效益高。【小问3详解】读不同恢复年限川南丘陵区硬头黄竹林0~20cm深度土壤最大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的分布图可知,在恢复初期(5年)硬头黄竹根茎生长,表层土壤枯枝落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了土壤质地和结构,土壤的持水量、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高于非退耕竹林,土壤质量提高;但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由材料“其根茎过于密集,那么分株能力就会下降”呆知,由于根茎过于密集,硬头黄竹分株能力下降,根茎密集度过高,林内光照减少,土壤养分消耗增大,养分积累减少,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和全氮含量均有所降低,土壤质量下降。因此该地的土壤质量随着恢复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县为华北平原传统农业县,历史上人多地少,收入较低。下图为唐县位置示意图。材料二唐县大规模发展肉羊养殖对土地资源产生严重的不利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