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_第1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_第2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_第3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_第4页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经典常谈》知识点梳理及典型试题演练

作品概况

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于1942年出版,几十年来广为流传,成为普及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的经典佳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分别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全书对经典的梳理与讲解,知识上简洁精辟,文字上通俗流畅,见解上鞭辟入里,可以使读者对古文更亲近、更有熟悉感,从而产生兴趣,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阅读的入门佳作。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生于江苏东海县,原籍浙江绍兴,因世代居住于扬州,自称扬州人。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教育家,杰出的民主战士。朱自清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留学英国,专攻语言学和英国文学。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

朱自清最为人知的是散文的艺术成就,其散文曾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先生在诗歌理论、古典文学、新文学史和语文教育等领域,也都有很高的成就。

代表作有散文集《背影》、诗集《踪迹》等,学术论著有《新诗杂话》《诗言志辨》《经典常谈》等。

创作背景

当朱自清写《经典常谈》时,“新文学”与“新文化"已经站稳脚跟,开始担负起参与“抗战救国”的历史责任。因此曾经对于传统经典持有激烈批判态度的“新文化人"也转向表彰其间的积极因素,肯定其在“国民教育”中作为“文化训练"载体的重要作用。但态度调整并非简单的立场反复,“新文化人”依旧是在当初“新文化运动"的延长线上完成的对于传统的接纳。

《经典常谈》虽是一本小书,但昭示的却是“新文化人”自我演进的大道。朱自清凭借其站在思想史、学术史、文学史与教育史的多重背景的交汇处,为“新文化人"应当如何回应这一问题成功地“发凡起例”。

内容概要

朱自清先生在这本小书里不仅讲了传统意义上的经典——五经四书,而且讲了历史的经典《春秋左传》《战国策》《史记》,以及诸子的经典,辞赋的经典,诗的经典,文的经典,简直是一部小而精的经典学史。他的目的在于使年轻一代了解整个传统文化,造就通才。书中的语言极其地通俗,而条理又是那样的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本书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等十三篇。全书见解精辟,史笔卓越,通俗流畅,深入浅出,已成为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

作为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的朱自清,不但以其清隽沉郁的文风、洗练秀丽的文笔著名,他对中国的古代典籍亦有极深的造诣与研究。针对我国经典读起来特别难,使一般人敬而远之的状况,朱自清先生撰写了这本对经典作全面而深入浅出介绍的通俗读物。全书基本上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概述了《说文解字》《四书五经》《战国策》《史记》《汉书》等典籍,还涉及诸子、辞赋、诗文各个类别中的名著。

作品主题及艺术特色

作品主题: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

艺术特色:①内容精辟通俗。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朱自清的传统文化研究,不只注意到学术的高度和深度,更注意到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他时时留意《经典常谈》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格外重视这本书的普及性和通俗性。

②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书中的语言极其地通俗,而条理又是那样的分明,留心的读者不仅会感到经典流变的基本脉络,更会学到做学问的一般方法。

阅读经典的意义

①了解古代社会状况:古代典籍中记载着我国文明的发展轨迹,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走近千年文明,了解我国古代社会现实。

②充实精神内涵:通过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汲取先贤的智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③学习语文相关知识:古代典籍中包含了数千年的知识汇总,运用了多种写作手法,体现了语言艺术之美,例如通过《说文解字》可知造字之经过,通过《诗经》可知诗歌艺术之美。

④提升个人修养:古代典籍中记载了许多先贤的言论,从学习、交往、心志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阅读古代典籍,我们可以用先人之美德指导自身之修养。

读书方法指导

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目的密不可分。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情形:①兴趣选择;②问题选择;③目的选择;④方法选择。

典型试题演练

1.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经典常谈》目录

《说文解字》第一《周易》第二《尚书》第三《诗经》第四三礼第五《春秋》三传第六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史记》《汉书》第九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

请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参考上面《经典常谈》目录,完成下面表格中的题目。

阅读方法指导探究内容推荐篇目阐述理由

根据兴趣选择阅读对古代说客感兴趣(1)_____汉代刘向在前人基础上整理了说客的说辞,编成此书。阅读此书,你可以领略古代说客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机智。

根据目的选择阅读探究屈原的爱国精神辞赋第十一(2)_________

(3)______对太极八卦有疑问《周易》第二卦爻辞也是卜筮官的占筮纪录,卜筮官将卦爻辞按着卦爻的顺序编辑起来,便成了这部书。

【答案】(1)《战国策》第八

(2)屈原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后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辞赋第十一"《楚辞》中《离骚》和《九章》等篇章,都是他放逐时候所作,寄寓了他深厚的爱国之情。

(3)根据问题(疑问)选择阅读

2.语文教材给我们提供了读书方法的“套餐”:专题探究、圈点批注、摘抄和做笔记等,你可以从中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请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说说你选择这种读书方法的原因和效果。(100字左右)

【答案】如果我选择的话,我会选择选择性阅读。因为选择性阅读针对性强,目的明确,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我可以先从史记读起。说起《史记》《汉书》,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是因为这两部书是最早的有系统的历史,可称为正史的源头;二是因为这两部书都成了文学的经典。这样的阅读会收到很强的阅读效果,增强了趣味性和知识性。

3.有人建议阅读《经典常谈》时,可以选择《〈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

示例:同意。《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4.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其中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2)请结合《经典常谈》对下列古籍的阐述,挑选一本古籍进行深入阅读,并说明进行深入阅读的原因。

《诗经》《尚书》《战国策》

【答案】(1)《说文解字》

(2)示例1:我选《诗经》。《经典常谈》中介绍了《诗经》的来源、构成与特色,经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国人诗歌启蒙之源,因此深入阅读《诗经》,不仅可以了解先秦人们的生活,从中感悟人生的道理,还可以欣赏其语言美,学习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示例2:我选《尚书》。《经典常谈》中介绍了《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并记叙了汉哀帝时刘歆和《五经》博士的今古文字之争以及对《尚书》的考证,最后确认伏生的《尚书》二十九篇才是真本。深入阅读《尚书》的体例、内容、不同的版本,还可以了解围绕《尚书》出现的生动故事以及专家们不辞辛苦地一次又一次地去伪存真的艰难考证。

示例3:我选《战国策》。《经典常谈》中介绍了《战国策》编撰的由来,让我懂得了关于《战国策》的丰富内容:混乱的战国时代,出现游说之士;游说之士分两派,以苏秦为代表的“合纵"派和以张仪为代表的“连横”派;记载游说之士说辞的书叫《战国策》。不仅如此,我还对汉初著名的说客蒯通特别感兴趣,是他对游说之士说辞加以整理和润饰,他的那支笔是很有力量的。

5.语文老师布置阅读《经典常谈》,小椒在书店购买时,发现有两个版本。到底哪个版本的封面插图与作品的内容、主旨更吻合呢?请简要分析。(2分)

我选▲,分析:___▲_________

6.阅读了《经典常谈》,联系课内,小椒和小江都觉得深有感触,他俩展开了下述对话,请你把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4分)

小椒:读了《经典常谈》再来赏析我们的课文,我觉得很有裨益。你看,《经典常谈第四》中说:“歌谣的节奏最主要靠重叠或叫复沓;歌谣以表情为主,只要翻来覆去将情表到了家就成。"我就是扣住“重叠”来解读《蒹葭》的:⑴▲_________________。

小江:我也有同感。《经典常谈文第十三》中说柳宗元的游记“深幽精洁"。我就是用这四个字来解读《小石潭记》的:⑵▲___。

【答案】5.示例1:A版本。图中一位长者在阅读竹简版书籍,身后的小孩也效仿着在阅读,寓意为本书贵在传承经典文化,切合作品主旨。示例2:B版本。封面插图是一片刻满文字的甲骨,寓意为本书重在研究古代经典文化,与作品内容相契合。6.示例:(1)从《蒹葭》全诗看,运用“重章叠句”,形成结构上的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从用词看,诗中用了“苍苍"萋萋”“采采"等叠词,读起来既音韵和谐,又充分体现了主人公“觅而不得”的执着与缠绵之情。(2)先说“深幽”,文中写小潭四面竹树环合,寂寥幽邃;寓情于景,情致也是婉转深邃,可见其“深幽”。再看“精洁”,其笔下小石潭之景清幽秀美,澄净脱俗;其用笔也是简省而清丽典雅,可谓“精洁”。

7.读书沙龙上你要向同学推荐《经典常谈》一书,请选择恰当喻体,结合名著内容,写一段生动具体的推荐语。(3分)

《经典常谈》像▲(填序号)▲

A.一张地图B.一艘船

【答案】示例1:《经典常谈》像一张地图,给想了解经典的读者做了向导,对于《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和诸子百家、辞赋、历代诗文的概貌或源流有大体的了解,是经典阅读的指南。

示例2:《经典常谈》像一艘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可以了解《说文解字》《周易》等经典著作,了解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让我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

8.推荐名著,制作腰封。

腰封,是包裹在图书封面中部的一条纸带,属于书籍的外部装饰物,腰封上可印与该图书相关的宣传、推介性文字。请你从书的内容、影响、读者反映等方面,为《经典常谈》写一段腰封推荐词,80字左右。

【答案】示例1:《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所著,以通俗流畅的文字,按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从仓颉造字开始到《周易》《诗经》《春秋》、四书五经、诗、辞、文、赋的经典内容。这本书对话国学经典,践行文化自信,探知传统文脉,闪现真知灼见,是读者通览国学精华的指南。

示例2:《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很多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经典指南,也是国学入门书。

9.为了提高阅读效率,老师推荐大家采用选择性阅读的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你据此完成下面内容。

任务一:方法探究

方法提要阅读任务

目的性较强,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可以是需要阅读的内容,也可以是感兴趣的内容。(1)学完《二首》以后,小文对《诗经》的表现手法十分感兴趣,请你阅读《第四》这一章节,向小文具体说明《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2)小语想要了解屈原的爱国情感,那么他应该选择阅读的内容是()A.《说文解字》第一B.四书第七C.《周易》第二D.辞赋第十一

任务二:主题探究

(3)班级开展“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结合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

【答案】任务一:

(1)《诗经》的主要表现手法是赋、比、兴。“赋”本是唱诗给人听,相当于现在排比的修辞手法,“比"指的是不直陈而用譬喻,“兴”指的是以其他事物为发端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一般在诗的发端。

(2)D

任务二:

(3)可以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可以从《说文解字》中了解汉字的造字法和每个字的造字本义;②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现状,比如可以从《战国策》中了解战国时期盛行策士游说这一历史事实;③可以充实精神内涵,比如读《汉书》,我们可以通过其中古人的故事,感受古人的精神品质,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④可以提升个人修养,比如从儒家经典中我们可以汲取有关学习、做人等多方面的道理,提升自身修养。

10.阅读《经典常谈》选段,完成题目。

他却采取了断章取义的办法,用《诗》来讨论做学问做人的道理。“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本来说的是治玉,将玉比人。他却用来教训学生做学问的工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他如此解诗,所以说“思无邪"一句话可以包括“《诗》三百”的道理。

(1)以上选段出自《经典常谈》中的《第四》,作者阐述了_____(填人物)对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解读。

(2)结合选段,从内容和语言两方面,说说作者如何让艰涩深奥的古典文化更容易为读者所理解。

【答案】(1)孔子(2)内容上,作者梳理了孔子的观点并举出实例论述,讲观点,摆事实,从理论到实际切实符合读者的逻辑顺序;语言上,行文中引用的古文诗句,作者都随文将它们以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注释与翻译,语言浅白如话。

11.叶圣陶先生在《重印序》中写道:“他可真是个好向导……求真而非猎奇的游客自然欢迎这样的好向导。"朱自清先生也在本书自序里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