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_第1页
高中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_第2页
高中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_第3页
高中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_第4页
高中化学选修6 实验化学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选修6实验化学第一单元从实验走进化学人教版复习巩固

第1题【单选题】

下列物质与常用危险化学品的类别不对应的是()

A、CH4------易燃液体

B、NaOH------腐蚀品

C、Na一一遇湿易燃物品

D、白磷----自燃物品

【答案】:

A

【解析】:

【分析】正确答衰:A

A、不正确,CHM5是易燃气体;

B、强碱,强腐蚀性;

C、2Na+2H2O=2NaOH+H2t;

D、白磷在空气中易自燃.

第2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解答】纯碱是碳酸钠,属于盐,同类物质应该放在一起;

A.HCI和H2s04均为酸,不是盐,/VF符合题意;

B.石蕊和酚猷属于指示剂,不属于盐,B不符合题意;

C.NaQ属于盐,C符合题意;

D.NaOH属于碱,不属于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化学试剂的存放过程中,同类物质应存放在一起;纯碱为Na2cO'属于盐,应与盐类物质放在一起。

第3题【单选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

A、瓶中盛适量浓硫酸,从A口进气来干燥NH3

B、从B口进气,用排空气法收集S02

C、瓶中盛满水,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收集N02

D、瓶中盛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NO的体积,

【答案】:

D

【解析】:

【解答】A,氨气与浓礴反应生成硫酸钱,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选项坏符合题意;

B、二«化硫的密度大于空气,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应从A口进气,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氮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不符合题意;

D、一氧化甄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瓶中盛满水A口连接导管并伸入量筒中,从B口进气用排水法测量生成NO的伪积,选项D

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察了一装置多用的问题,该装置可用于集气,洗器,尾气处理,若链接量筒还可以作为量气装置。其中Ai先项氨

气为碱性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氨气常用碱石灰干燥,作为集气瓶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从A口进要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

体,从B口迸要收集喜度小于空气的气体,二氧化硫宙度大于空气所以应从A□进。C选项的二氧化氮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收

集。D选项量气装置使用时必须保证在常温常压下量取,即要恢复至室温,同时要调整量筒高度,使量筒内液面和瓶内液面相

平.

>第4题【单选题】

下列气体中,既可用浓硫酸干燥,又可用固体NaOH干燥的是()

A、CI2

B、02

C、S02

D、NH3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入。2可以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故A错误;B、。2既不与浓硫酸反应,也不与氢氧化钠

反应,因此可以干燥,故B正确;

&S02跆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的ffi水,故C错误;

D、氨气溶于水是氨水,能与浓臻酸反应,故D错误;

嵋B.

【分析】选干燥剂要满足:干燥剂不能与气体反应同时能吸收水.

第5题【单选题】

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期待着人们的开发和利用。下列物质不经过化学变化就能从海水中获得的是

A、食盐

B、单质澳

C、烧碱

D、单质镁

【答案】:

A

【解析】:

【解答】海水中溟以漠离子的形式存在,烧碱来源于电解,镁以镁离子的形式存在,食盐可以直接提取出来.

故答案为:A.

【分析】海水中的氯化钠可以直接提取,溟、碘、镁均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第6题【单选题】

列事实上,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在空气中,金属银的表面生成一层黑色物质

B、镀银的铁制品,镀层部分受损后,露出的铁表面易被腐蚀

C、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比埋在干燥土壤里的铁管更易被腐蚀

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无关,故A无关;B、镀银的铁制品的蜘后发生电化腐

蚀,因Fe比Ag活泼,因而是铁被腐蚀,发生原电池反应而可用电化学知识解释,故B有关;

*埋在潮湿土壤里的铁管,铁、C和潮湿的空气形成原电池,加快了铁的腐蚀,而干燥土壤里的缺少电解质溶液,不能形成原

电池,不易腐蚀,属于此现象与电化学知识有关,故C有关;

D、轮船水送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后,可保护船壳在海水中不被腐蚀,因为Zn比Fe活泼,Zn与Fe构成原电池,在海水中锌被腐

蚀,从而保护船壳,发生原电池反应可用电化枷识解释,故D有关.

婕A.

【分析】A.银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发生化学腐蚀;

B.镀银的铁制品铁破损后发生电化腐蚀,铁做负极;

C.生铁中含有碳,在电解质溶液中形成原电池反应,铁做原电池的负极;

D.轮船水线下的船壳装上锌块和铁在海水中会形成原电池反应,锌做负极.

第7题【单选题】

下列各个反应,不能用于工业生产的是()

A、二氧化锌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

B、燃烧黄铁矿(FeS2)制S02

C、氯气与石灰乳反应制漂白粉

D、电解熔融氯化镁制金属镁

【答案】:

A

【解析】:

【解答】解:A.工虹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共热制氯气,成本高,故A错误;

B.黄铁矿燧烧生成二氧化硫,所以适用于工土产,故B正确;

c.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石灰乳较廉价,所以适用于口k生产,故c正

确;

D.Mg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煤,所以适用于T业牛产,故D正确;

婕A.

【分析】A.Dk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取氯气;

B.黄铁矿燧烧生成二«化硫;

C.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次氯酸钙、氯化钙;

D.Mg为活泼金属,通常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的方法冶炼.

第8题【单选题】

下列实验装置、选用的试剂或实验操作中,都正确的是()

A、实验室用装置制取氨气

MHj

B、用装置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1米硫酸

C、用装置稀释浓硫酸

COj(HCl)

D、饱和\a;CO3±.若用装置除去C02中的HCI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NH4Q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I,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I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I,得到气体的机

会不多,故A错误;B.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倒扣的漏斗可防止倒吸,故B正确;

C.量筒不能用来稀释或配制溶液,故C错误;

D.碳酸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将二氧化碳除掉,不符合除杂原则,故D错误.

蝇B.

【分析】A.NH4Q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I,而当温度降{的t,NH3和HCI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I;

B.氨伸易溶于水;

C.量筒不能用来配制溶液;

D.除杂不能将原物质除掉.

>第9题【单选题】

碱性锌镒电池的总反应是:Zn+2MnO2+2H2O—2MnOOH+Zn(OH)2,电解质是KOH.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Mn02发生了氧化反应

B、MnOOH中Mn元素的化合价为+3

C、反应消耗0.65gZn,有O.Olmol电子发生转移

D、电池正极的反应为:Zn+2OHA--2eA--Zn(OH)2

【答案】:

B

【解析】:

【解答】解:A.由碱性锌镒电池的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0H)2,可知正极MnO?得电子被还原生

成MnOOH,故A错误;B.MnOOH中斫森化合价为-2价,H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Mn元蓑的化

合价为+3,故B正确;

C.n(Zn)=0.01mol,有002moi电子士陪,故(:联;

D.电池正极的敬为:2MnC)2+2H2O+2e-=2MnOOH+2OH-,故D哂.

雌B.

【分析】由碱性锌镒电池的总反应:Zn+2MnO2+2H2O=2MnOOH+Zn(0H)2,可知电池的负极Zn是电子被氧化,电极

反应式为:Zn+20H--2e=Zn(OH)2,正极Mn。?得电子被还原生成MnOOH,反应式为2MnC>2+2H2O+2e-

=2MnOOH+2OH-,Uilit的.

>第10题【单选题】

A、A

B、B

C、C

D、D

【答案】:

D

【解析】:

【解答】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符合题意,故A正确;

B.乙醇属于易燃物,图为易燃液体标志,符合题怠,故B正确;

C.汞有剧毒,应贴剧毒品的标志,故C正确;

D.氯化钠不易发生爆炸,不是爆炸品,故D错误.

【分析】A.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应贴腐蚀品的标志,图为腐蚀品标志;

B.乙醇属于易燃物;

C.汞有剧毒;

D.KCI03属于易爆物.

>第11题【单选题】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无色试剂瓶盛放新制的氯水

B、用10mL量筒量取3.24mL稀硫酸

C、用蒸储水鉴别澳蒸气和二氧化氮气体

D、用氨水清洗做过银镜反应的试管内壁

【答案】:

C

【解析】:

【解答】A.氯水见光易分解,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故A错误;

B.量筒精确到0.1ml,无法量取3.24mL稀硫酸,故B错误;

C.二氧化氮遥水,^3NO2+H2O=2HNO3+NO,气体的红棕色消失,漠蒸气遇水,溶解一部分,得到橙色溶液,故C正

确;

D.氨水与银不反应,可用稀硝酸清洗,故D错误.

婕C.

【分析】A.见光易分解的物质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B.量筒精确到0.1ml;

C.二氧化题遇水,^3NO2+H2O=2HNO3+NO,气体的红棕色消失;

D.氨水与银不反应.

>第12题【单选题】

浓盐酸和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IO)2+4HCI(浓)===CaCI2+2CI2个+2H2O,用贮存很久的漂白

粉和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气体杂质为①CO2,②HCL③H2O,④02中的()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答案】:

A

【解析】:

【解答】漂白粉贮存很X则会变质,会吸收C02而含有CaC03等,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时除发生题&的反应外,还会发生

CaC03与浓盐酸反应的情况,故得到的氯气中还有CO2、出0(g)、HCI.故答案为A.【分析】本题考查氯气的实验室制

法,题目难度不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第13题【单选题】

请找出下列图示中正确的实验操作()

0CXC6)

稀需

C、稀释浓硫酸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答案】:

B

【解析】:

【解答】A、洗气的原则是长进短出,图中蛆进长出,故A错误;

B、萃取震荡时,用右手压住分液漏斗口部,左手握住活塞部分,把分液漏斗倒转过来震荡,使两液体充分接触,故B正确;

C、量筒只能用来量取液体的体积,不能用来配制溶液或稀释操作,故C错误;

D、使用胶头;婕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

加液体,防止污烫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D错误.

雌B.

【分析】A,洗气的原则是长进短出;

B、根据萃取操作来考虑;

C、根据量筒的用途及注意事项;

D、用胶头®管滴加液体时®菅应悬空垂直,并且不得插入试管内.

第14题【实验探究题】

CI02与CI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题9图1装置

(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仪器D的名称是。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题图2中的

Illi

【第1空】锥形瓶

【第2空】b

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IO3+4HCI=2CIO2个+CI2个+2NaCI+2H20。为使CI02在D中被稳定剂

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______(填"快"或"慢")。

【第1空】慢

关闭B的活塞,CI0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I02,止匕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

的作用是

1111

【第1空】吸收。2

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I0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I并释放出CI0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在

CI0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

1111

+

【第1空】4H+5CIO2-=CI-+4CIO2t+2H2O

【第2空】验证是否有C。物£

已吸收CI02气体的稳定剂I和稳定剂II,加酸后释放CI0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题9图3所示。若将

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原因是

名粒定剂I

£

□,

起保作用

稳定剂*T

n的最低浓度

Tr-时间/天

题9图3

【第1空】稳定剂n,稳定剂ii可以缓慢释放。。2

【第2空】韧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答案】:

【解析】:

【解答】1.根据仪器特征,仪器D的名称是锥形瓶;根据操作分析,尸装置应是和女/反应,所以应该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选b.

2为使C1Q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要慢.

3.F装置中能发生。/2+”7=/(7+/2碘遇淀粉变蓝,所以尸中溶液的颜色若不变,则装置0的作用是吸收

4.在酸性条件下NaC/Q可发生反应生成MJC7并释放出C7O”再根据化合价升降相等和电荷施以及原子守恒配平,该反应的

离子方程式为4犷+5aQ=Cr+4CIO2]+次2。在C7Q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下的作用是

睑证是否有C/Q生成

5根据图3可知,稳定剂II可以缓慢释放C/Q,自维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口好.

【分析】化学实险是每年高考考查的重点,该题给出了常见的仪器药品反应原理和一些操作步骤,既有常见仪器的名称,又有

仪器的组装;另外,该题还给出了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B隰和有关数据,要求学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

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失职,说明装置中某些仪器的作用,写出有关离子方程式,进行数据分析,指出实验中必须注意的某些

问题,将中学基本实验仪器名称与组装,C/Q的制氤吸收,释放和应用的基本实验操作,试剂的选择与装置的作用,离子方

程式的书写,图像的分析与判断等联系起来,考查了学生对中学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6掌握的情况,主要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

与分析综合及评价的能力,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第15题【实验探究题】

某学生对Na2s03与AgN03在不同pH下的反应进行探究。

测得O.lmol/L的Na2SO3溶液pH=ll,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第空】2。

1SO3-+H2=HSO3-+OH-

调节pH,对两者的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实验都在锥形瓶中完成,且所用锥形瓶均

进行振荡)(tableborder="l"cellspacing="O"cellpadding="O"width="589"xtbodyxtdwidth="61">实验<td

width="84">pH<tdwidth="443">实验现象<tdwidth="61">①<tdwidth="84">10<tdwidth="443”>产生白色沉

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tdwidth="61">②<tdwidth="84">6<tdwidth="443">产生白色沉淀,放置长时间后

无变化<tdwidth="61">③<tdwidth="84">2<tdwidth="443">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棕黑色海绵状

沉淀X</tbody></table>已知:A.Ag2SO3:白色不溶于水,能溶于过量Na2SO3溶液B.Ag2SO4:白色微溶于

水,只能溶于浓硝酸C.Ag2。:棕黑色,能与酸反应①根据以上信息,解释实验1中白色沉淀溶解可能的原

因②甲同学对于实验2中的白色沉淀的成分,提出如下猜想猜想1:白色沉淀为Ag2SO3猜想2:白

色沉淀为Ag2SO4猜想3:白色沉淀中既有Ag2SO3也有Ag2SO4为了证明其猜想,甲同学过滤实验2中的白

色沉淀,加入溶液,发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再将剩余固体过滤出来,加入溶液,沉淀完全

溶解,由此证明猜想3成立。

【第1空】生成MAg2s。3被过量MNa2s。3溶解

【第2空】Na2s。3

【第3空】浓硝酸

乙同学为了确定实验3中棕黑色沉淀X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

①向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②向X中加入过量浓硝酸,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③分别用Ba(N03)2溶液和BaCI2溶液检验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发现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

沉淀,其中,实验①的目的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确定沉淀X的成分为(填化学式),实验

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1空】证明该沉淀不是Ag2。

【第2空】Ag

【第3空】Ag+2HNO3=AgNO3+NO2T+H20

【答案】:无

【解析】:

2

【解答】(l)Na2s。3为强碱弱酸盐,SO32-发生水解,SO3-+出0=HSO3*+0H-,水解产生氢氧根,因此Na2s。3

溶液呈碱性;

⑵白色沉淀1为Ag2s。3,Na2s。3与AgN0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Ag2s。3沉淀,根据已知"Ag2s。3能溶于过量Na2s。3溶

液",因此可能是生成的Ag2SC)3被过量的Na2s。3溶解;

②pH=6时,酸性条件下,NO3一具有氧化性,SO32-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032-可能被氧化为SO42-,即可

与Ag+结合生成Ag2s。4,所以沉淀中可能有Ag2s。3和Ag2s。4,可先险证Ag2s。3,向白色沉淀中加入Na2s。3溶液,发

现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证明沉淀中含有部分Ag2s。3;再验证Ag2s。4,根据已知"Ag2SO4:白色微溶于水,只能溶于浓硝

酸”可用浓硫酸验证Ag2so4,操作为将剩余固体过滤出来,加入浓石肖酸溶液,沉淀完全溶解,则证明沉淀中含有部分

Ag2sO4.

(3)pH=2时,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变为棕黑色海绵状沉淀X,则X可能为Ag2。或Ag,根据已知"Ag?。:棕黑色,能

与酸反应",可先用非氧化性酸(盐蕊)验证是否存在Ag?。,

①向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则证明黑色沉淀不含有Ag2。;再用浓硝酸验证沉淀是否为Ag,②向X中加入过量浓硝酸,

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说明沉淀为Ag,Ag与浓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气体、硝酸银和水,反应方程式为:Ag+

2HNO3=AgN03+NO2t+H20.

【分析】(1)SO327Ks,使溶液显唳;

(2)①?!=^)Ag2s。3箱^S*KNa2SC)3;

碱证明猜想3成立,贝懦证明白色沉淀为Ag2s。3和Ag2SO4,据此分析所加试剂;

(3)实验①向X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则证明黑色沉淀不含有Ag2。;再用浓硝酸验证沉淀是否为Ag;实验②向X中加

入过量浓硝酸,有红棕色气体生成,说明沉淀为Ag;

>第16题【实验探究题】

为测定碳酸钙粉末的纯度(含杂质Si02),某学校学生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方案:

方案一: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②加入过量盐酸;③收集并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VmL。

方案二: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②用cmol/L盐酸VmL(过量)溶解样品;③取溶解后的溶液用c(mol/L

NaOH溶液滴定,恰用去V,mL。

方案三: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②高温1000'C燃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冷却后称量,质量为M,g。

方案四:①称取碳酸钙样品Mg;②加入足量cmol/L盐酸VmL使之完全溶解;③过滤并取滤液;

④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c,mol/LNa2c03溶液V,mL;⑤将步骤④中的沉淀滤出,洗涤、干燥、称量为M,g。

依据以上实验方案回答以下问题:

方案一中如果称量样品时,祛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得的碳酸钙纯度会(填"偏高"、

"偏低"或"无影响

【第1空】喇氐

方案二中: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烧杯、铁架台附件外)?

1111

托盘天平、药匙、滴定管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玻璃棒

方案三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

理由是。

1111

【第1空】在干燥器中泠却

【第2空】防止生成的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造成质量改变而产生误差

方案四中计算碳酸钙纯度的公式为:步骤⑤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结果

碳酸钙纯度将(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1111

【第1空】Mxloo%

M

【第2空】偏高

综上所述,请从实验条件的难易、操作引起实验误差的大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你认为四个方案中,

最好的方案是。其他方案的缺点分别是:

方案四: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方案:。

方案_______

【第1空】方案二

【第2空】-

【第3空】气体体积难以测量准确,气体体积受外界影响太大

【第4空】三

【第5空】实验温度高(1000℃的高温),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答案】:

【解析】:

[薛答]⑴硅码底部有残缺,则所称样品的质量偏小,通过实验所测得的二氧化碳的体积偏小,即所测的碳酸钙样品纯度偏

低;(2)称取碳酸钙样品需要托盘天平和药匙,量取盐酸用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溶解样品时需要烧杯和玻璃棒,用氢氧化钠溶液

滴定需要铁架台、滴定管夹、碱式滴定管、畦形总仪器;(3)碳酸钙分解产物固体是氧化钙,因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

气,故必须在干燥器中冷却;(4)碳酸钙样品与盐酸反应后,将不溶性的杂质过滤除去,在灌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形成

蹴钙沉淀,如果未洗涤,干燥后,固体上残留氯化钠,则所得碳酸钙的纯度偏高;计算公式为整*100%;(5)从实验条件的

难易和操作弓I起的实脸误差大〃除合判断,四个方案中最好的是方案二.方案一的缺点是气体的体积难以测量,另外气体的体

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方安三的缺点是加热所需的温度太高.

【分析】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综合性强,侧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规

范严谨的实验设计、操作能力.该类试题主要是以常见仪器的选用、实验基本操作为中心,通过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重点

考查实验基本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类试题综合性强,理论和实践的联系紧密,有的

还提供一些新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认真、细致的亩题,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的类比、迁移、重组,全面

细雌思考才能得出正确仑.

>第17题【实验探窕题】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过量炭粉与氧化铁反应的气体产物成分进行研究.

提出假设:①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2.②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CO.③该反应的气体产物是

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将一定量的氧化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过量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

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干燥N?

装置A装爸B

ACO2<Vsub>\u3001CO\u7684\u6df7\u5408\u7269

【第空】的混的

1C02,CO

查阅资料:氮气不与碳、氧化铁发生反应.实验室可以用氯化镀饱和溶液和亚硝酸钠(NaNO2)饱和

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第空】

1NH++NO2JN2r+2H2O

实验步骤:

①按上图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称取3.20g氧化铁、2.00g碳粉混合均匀,放入48.48g的硬

质玻璃管中;

②加热前,先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③停止通入N2后,夹紧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足量)变浑浊;

④待反应结束,再缓缓通入一段时间的氮气.冷却至室温,称得硬质玻璃管和固体总质量为52.24g;

⑤过滤出石灰水中的沉淀,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2.00g.

步骤②、④中都分别通入N2,其作用分别为

A\u53cd\u5e94\u524d\u6392\u5c3d\u88c5\u7f6e\u5185\u7684\u7a7a\u6cl4\u3001\u786e\u4fdd\u53cd\

u5e94\u5f97\u5230\u7684CO2<Vsub>\u5168\u90e8\u901a\u8fc7B\u88c5\u7f6e

【第1空】反应前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确保反应得到的C02全部通过B装置

数据处理:试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写出该实验中氧化铁与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空】

1Fe2O3+2C高温2Fe+COT+CO2T

实验反思:学习学习小组有同学认为应对实验装置进一步完善.

①甲同学认为:应将澄清石灰水换成Ba(OH)2溶液,其理由是.

②此装置存在一定缺陷,请你指出.

ABa\uff08OH\uff092<Vsub>\u7684\u6eb6\u89e3\u5ea6\u5927\u4e8eCa\uff08OH\uff092<Vsub>\uff0c\u4

fdd\u8bcl\u4ea7\u751f\u7684CO2<Vsub>\u5168\u90e8\u88ab\u88c5\u7f6eB\u5438\u6536\uff0c\u907f\u514

d\u5176\u9038\u51fa\u9020\u6210\u6d4b\u5b9a\u8bef\u5dee

B\u6cal\u6709\u5c3e\u6cl4\u5904\u7406\u88c5\u7f6e

【第空】的溶解度大于保证产生的全部被装置吸收,避免其逸出造成测定误差

1Ba(OH)2Ca(0H)2,82B

【第2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在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碳既可以被氧化生成CO,也可能被氧化生成CO2,故假设③应是C02、co的混合

物,故答紊为:C02、CO的混合物;(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钱根离子与亚G肖酸离子生成氮气、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

+

+N05JMH2H2。,故答":NH4+NO2'JN2t+2H2O;(3)中应防M气玷趣,所前用氨气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实验结束后,为了把生成的气体全能E出,又需要用血气排尽生成的气体,确保反应得到的C02全部通过B

装置,故答案为:反应前尽装置内的空气、确保反应得到的C02全部通过B装置;(4)根据⑤可知生成物C02的物质的量是

一2强一=0.02mol,MJ^teO.88g,领④可知弥中领的气C«t48.48g+3.2g+2.0g-52.24g=1.44g,因此CO的JS*

lOQglnioI

是1.44g-0.88g=0.56g,M%质的羁°•芈=0.02mol,即(2丽82的《^比是1:1,:FeO+2C

28glmH23

高温2Fe+COt+CO2r,

故答案为:Fe2O3+2C高温2Fe+COT+CO2T;(5)耍氧化钙的溶解度小,吸收CO?的效果差,氢氧化锹的溶解度大,吸

收CO?的效果要好,且蹴银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碳酸钙的,称量时误差小,

故答案为:Ba(OH)2的溶解度大于Ca(0H)2,保证产生的82全部被装置B吸收,避免其逸出造成测定误差;

②CO有毒,因此要有尾气处理装置,故答案为:没有尾气处理装置.

【分析】(1)在还原氧化铁的反应中碳既可以被氧化生成C。,也可能被氧化生成CO2,故假设③应是CO2、CO的混合物;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校根离子与亚6肖酸离子生成血气、水;(3)防止空气参与反应,实验前用氨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实会束后,确保K应得到的C02全部通过B装置;(4)根据⑤可知生成物CC>2的物质的量是:飒-=0.02mol,其质量

lOOg/ntol

是0.88g,④可知中^£03^体型8.48g+3.2g+2.0g-52.24g=1.44g,因此CO的44g-0.88g=0.56gf

质的量B"Mg=0.02mol,即COS1CO2的体积加是1:1;(5)叟氧修丐的溶解度小,吸收CO?的效果,氢氧化银

28glm3

的溶解度大,吸收C02的效果要好,且碳酸钦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碳酸钙的,称量时误差小;

②co有毒,因此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第18题【实验探究题】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K2s04、Na2c03、NH4CKBaCI2、CuSO4中的一种或几种,按以下步

骤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

②取①中溶液少量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气泡产生;

③继续向②中的溶液滴加Ba(N0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气体,试纸变蓝.

根据以上事实判断:

肯定存在的是;

ANa2<Vsub>C03<Vsub>\u3001NH4<Vsub>CI

【第空】、

1Na2co3NH4CI

肯定不存在的是;

ABaCI2<Vsub>\u3001CuS04<\/sub>

【第空】

1BaCI2,CuS04

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是.请简述证明该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A、K2<\\/sub>SO4<\\/sub>

B\u7528\u6d01\u51c0\u94c2\u4eld\u8638\u53d6\u5cll\u91cf\u2460\u4e2d\u6eb6\u6db2\u8fdb\u884c\

u707c\u70e7\uff0c\u900f\u8fc7\u84dd\u8272\u94b4\u73bb\u7483\u89c2\u5bdf\u5230\u706b\u7130\u5448\u

7d2b\u8272\uff0c\u8bf4\u660e\u6709K2<Vsub>SO4<\/sub>\uff0c\u5426\u5219\u6cal\u6709\uff0e\uff08\u62

16\u53d6\u2460\u4e2d\u6eb6\u6db2\u52a0\u76d0\u9178\u9178\u5316\uff0c\u65e0\u6c89\u6dc0\u751f\u62

10\uff0c\u518d\u7ee7\u7eed\u52a0\u5165BaCI2<Vsub>\u6eb6\u6db2\uff0c\u6709\u767d\u8272\u6c89\u6dc

0\u751f\u6210\uff0c\u8bf4\u660e\u539f\u6837\u54cl\u4e2d\u6709K2<Vsub>SO4<\/sub>\uff0c\u5426\u5219

\u6cal\u6709

【第空】

1K2SO4

【第2空】用洁净笆丝葭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K2so4,否则没有.(或取①

中溶液加盐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有K2s。4,否则没有

写出上述实验④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第空】

1NH4CI+NaOH_△NaCI+NH3t+H2O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因实验②可知固体中有Na2c。3,实验④可知固体中有NH4CI,故答宾为:NH4CkNa2cO3;(2)因实

验①排除除CuS04,因有Na2cO3排除BaCb,故答案为:CuSO4,BaCI2;(3)无法确定的是K2sO4,可利用焰色反应或

能过SO42-的检验,确定是否存在,具体操作为:用洁净笆丝靛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

色,说明有K2s。4,否则没有.(或取①中溶液力口盐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

样品中有K2so4,否则没有,故答靠为:用洁净笆丝藤取少量①中溶液进行灼烧,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说明有

K2s。4,否则没有.(或取①中溶液加盐酸酸化,无沉淀生成,再继续加入BaCb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样品中有

K2so4,否则没有;(4)实验④中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CI+Na0H4NaCI+NH3t+H2O,故答

9:NH4CI+NaOH_△NaCI+NH3t+H2O.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①取少量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可抖滁C11SO4,同时根据BaCb与

Na2co3、K2so4不共存,可确定如有BaCb存在,可排除后者,反之则BaC上不存在;②取①中溶液少量继续往其中加入足量

稀礴,有气泡产生,可知生成的气体为二氧化碳,确定溶液里有Na2c。3,排除Bad?的存在;③继续向②中的溶液滴加

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BaS04,但无法确定原混合中有幻$。4,原因实验②添加硫酸酸化,引入

2

SO4';④取①中溶液少量,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试纸变

蓝,可知生成的气体为NH3,确定溶液里有NH4+,即有NH4a,据此分析可知,原混合物中一定有NH4cLNa2cO3,一

定没有CuSC»4、BaCI2,可能有K2sO4.

>第19题【实验探究题】

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里从海洋植物中提

取碘的流程如下:

海藻

某化学兴趣小组将上述流程②③设计成如图1所示:

图1图2

已知氯水中含有CI2,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I2+2KI—2KCI+I2.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提取过程①③中实验操作的名称:①,③.

A\u8fc7\u6ee4

B\u8403\u53d6\u5206\u6db2

【第1空】过法

【第2空】频谣

F中的现象是.

A\u4e0b\u5c42\u4e3a\u7d2b\u7ea2\u8272

【第1空】下层为紫红色

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单质碘还需进行的操作是,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该实验采用的加

热方式为.

A\u84b8\u998f

B\u6c34\u6d74\u52a0\u70ed

【第1空】蒸18

【第2空】水浴加热

在灼烧过程中,将使用到的(除泥三角外)实验仪器有

A、试管

B、瓷用烟

C、用烟钳

D、蒸发皿

E、酒精灯

BCE

现用CCI4从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ec14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水溶液;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H.静置,分层.

完成下列填空:

①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上述各操作的编号字母填写)

63玲A玲fGfEfF

②上述G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A、C

B、B

C、D

D、H

E\u64cd\u4f5c\u65f6\u6f0f\u6597\u91cc\u6db2\u4f53\u80fd\u591f\u6d41\u51fa

【第1空】C

【第2空】B

【第3空】D

【第4空】H

【第5空】操作时漏斗里液体能够流出

【答案】:

【解析】:

【解答】解:(1)根据流程可知,分离不溶物与溶液的方法为过速,所以从悬浊液中分高出溶液的操作为过法;因为碘在有机

溶剂中的溶解度比水大,且碘和有机溶剂易于分离,所以用萃取分液;故答案为:过滤;萃取分液;(2)四氧化碳不溶于水,

比水重,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中,四氯化碳层为紫红色,上层为主要溶质是氯化钾;故答案为:下层为紫红色;

(3)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得到单质碘,利用碘单质和四氯化碳沸点不同用蒸储方法分离,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该实验采用的

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便于控制温度加热均匀,故答冥为:蒸储;水浴加热;(4)物质的灼烧用到仪器有:用提、酒精灯、三

脚架、泥三角、烧杯、玻璃棒,故选BCE,故答靠为:BCE;(5)①CCI4M碘水中萃取碘并用分液漏斗分离两种溶液,操作为

查漏一装液一振荡-静置一分液,则步骤为C-B-D-A-H-G-E-F,故答室为:C;B;D;H;(2)(G)步骤将漏斗上

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