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课时质量评价(二)(建议用时:40分钟)一、选择题1.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先后五次东巡,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这些活动()A.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B.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C.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D.消退了关东人民对秦王朝的仇视B解析:依据材料“在东巡过程中进行了诸如泰山封禅、祭祀文化名山和舜、禹等华夏先王等一系列活动”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些文化活动表现了秦始皇对中原华夏地区民族文化的认同,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历史文化认同,故选B项;“焚书坑儒”是秦王朝推行文化专制的重要手段,与材料中的东巡活动无关,解除A项;秦朝暴政加重了人民负担导致秦王朝的灭亡,与材料中的东巡活动无关,解除C项;“消退了”的说法过于肯定,解除D项。2.“博士,掌教弟子,国有疑事,掌承问对”。据统计,秦始皇时有博士七十余人,秦二世时有博士诸生三十余人。秦朝博士官有姓名可考者十二人。十二名中,儒家占50%,而在可知学派的八名博士中,儒家占75%。由此可知,秦朝()A.强化了中心集权体制 B.注意缓和与士人冲突C.儒学居于主流的地位 D.利用仁德以优化统治D解析:秦朝博士们的职能是为皇帝供应询问,而儒生占肯定比例,有利于统治者利用仁德优化统治,故选D项;中心集权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材料无法体现,解除A项;博士主要担当询问职能,统治者的目的是维护其统治,解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儒学是否占统治地位,且不符合史实,解除C项。3.秦末,“天下苦秦久矣”,但在推翻秦朝的斗争中各地的表现不同:表现最激烈的是南方的楚人,其次是齐和赵,再次是韩、魏、燕;至于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由此可知()A.秦王朝未能实现文化心理统合B.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峻C.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D.郡县制的推行激化了社会冲突A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分裂割据造成了各国狭隘的国家民族认同观念,秦统一后也并未实现文化心理的统合,因此与秦距离最远、文化和社会心理差异最大的南方楚地反秦最激烈,秦干脆统治下的关中秦地“则完全没有发生反秦暴动”,故选A项;东方六国受暴政的摧残更严峻,无法说明材料中东方六国的参差不齐的反秦表现,解除B项;关中秦地的政治经济优势明显,同样不能说明各地反秦斗争有差异,解除C项;据所学郡县制的学问可知,郡县制的推行并未激化社会冲突,解除D项。4.(2024·威海一模)秦汉史学家李开元认为:“汉初之政治结构,可以理解为宫廷皇权、诸侯王国和以丞相为中心的政府所形成的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而宫廷皇权事实上直到惠帝死后吕后当政时才真正形成……。”作者在此主要强调汉初()A.社会局势动荡担心 B.皇权受到肯定限制C.官僚政治发展缓慢 D.王国力力非常强大B解析:据材料“三权并立的政治结构”可知,汉初诸侯王国和相权对皇权造成威逼,说明皇权受到肯定限制,故选B项;材料的主体是宫廷皇权,A项与材料主体不符,解除;除了丞相,材料并未提及其他官员的状况,无法体现强调官僚政治发展缓慢,解除C项;诸侯王国在材料中虽有所提及,但并非材料强调的主体,解除D项。5.下面两幅图片(图1、图2)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图中各类侯国数量的改变说明()A.归义侯国数量增加,说明匈奴问题已经解决B.功臣侯国大量削减,说明中心集权得到加强C.恩泽侯国数量增加,说明郡国并行基本结束D.外戚侯国大量增多,说明西汉政治趋于腐败B解析:汉高祖立国之初,分封的功臣侯具有很大的地方独立性,威逼中心集权,依据图片材料的对比,汉景帝晚期到汉武帝晚期,功臣侯国大量削减,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汉景帝和汉武帝实行多种措施大力减弱诸侯,从而加强中心集权,故选B项;汉武帝时期击败了匈奴,但并未彻底解决匈奴问题,匈奴依旧对汉朝构成威逼,解除A项;郡国并行制度基本结束是在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之后,解除C项;依据两幅图片的对比可知,外戚侯国并未大量增加,且外戚侯国的增加不能说明西汉政治趋于腐败,解除D项。6.(2024·山东模考)汉武帝时出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情形。这主要是由于()A.经济限制加强增加了政府收入B.丝绸之路开拓促进了贸易发展C.王国问题解决稳定了经济秩序D.疆域开拓扩大了税收来源A解析:“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汉代实行盐铁官营等政策,增加了财政收入,A项正确;当时丝绸之路开拓对于汉政府增加收入影响不大,解除B项;王国问题的解决与经济秩序没有必定关联,解除C项;疆域开拓须要更多军费,只会增加农夫负担,因此解除D项。7.(2024·宜宾模拟)汉武帝多次组织、发动大规模的迁徙平民充溢边疆,并将罪犯全族发配到边疆。为了增加徙民的力度,他甚至将很多获罪的贵族、高官及其家族也编配到徙民的行列里。“徙民”举措()A.抑制了土地兼并 B.促进了民族交融C.加强了君主专制 D.扩大了疆域面积B解析:汉武帝多次组织、发动大规模的迁徙平民充溢边疆,促进了内地汉族和边疆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沟通,促进了民族交融,故选B项;徙民举措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解除A项;君主专制反映的是君权和相权的冲突,与材料信息无关,解除C项;迁徙平民充溢边疆,并不能扩大疆域面积,解除D项。8.东汉时期,有些地方的农夫主动离开或抛弃自己的土地,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从事大规模的工商业生产活动。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出现和发展()A.导致小农经济基本破产B.肯定程度上威逼了中心集权C.使中心政府对豪强地主的限制加强D.庄园先进的生产方式吸引了广阔农夫B解析:东汉时期,地方上很多农夫脱离政府管理,依附具有肯定实力的地方豪强,地方势力的发展很简单导致地方割据,从而威逼中心集权,不利于中心对豪强地主的限制,故选B项,解除C项;东汉豪强地主封建庄园的发展并没有导致小农经济破产,解除A项;农夫加入豪强地主的庄园是为了躲避沉重的赋税和徭役,而不是庄园里先进的生产方式的吸引,解除D项。9.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指出:“儒家思想取得成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与其说儒家思想折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材料中“改造了儒家思想”主要指汉代学者()A.宣扬“君权神授”,否定王位世袭B.融合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C.神化君权并约束君主作为D.从根本上否定了仁政思想C解析:“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指的是西汉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等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思想,新儒学强化君主集权的同时也主见限制君主权力的膨胀,故选C项;汉代学者站在统治阶级立场,并不否定王位世袭制或皇位世袭制,解除A项;B项是宋明理学的特点,不符合题意,解除;仁政是儒学的重要内容,汉代儒学并未否定仁政而是弘扬了仁政思想,解除D项。10.(2024·济南模拟)据《九章算术》记载,汉代牛价很高,“牛一头直万五千”。而西汉主要粮食粟一石一般为30-80钱,东汉也不过数百钱。据此可推知,当时()A.田庄经济推动粮食增产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C.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D.先进耕作方式推广受阻D解析:材料反映了汉代粮食价格较低,但是牛的价格过高。依据当时的农业发展状况可知,汉代实行铁犁牛耕的方式,但农夫收入不足以买到牛,使得先进的生产方式的推广受到了阻碍,D项正确;材料信息不能看出田庄经济对粮食增产的推动,A项错误;材料只反映了粮食的价格,不能证明当时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铁犁牛耕的生产方式受到了阻碍,“精耕细作方式不断发展”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刘邦建立西汉政权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分封,被分封的诸侯国各占一方,并驾驭着重要的特权,如制定法律、制造货币等。这些特权使诸侯国越来越强大,同时也使朝廷与地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大。他们擅为法令,对抗中心,甚至谋反叛乱……西汉继用秦朝的相制,丞相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很多大权都由丞相干脆驾驭着,这样就扩大了相权,发生了相权与皇权之争。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皇权,加强对地方的限制,实行了很多措施。--杨正朝《对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的相识》材料二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期,在秦王朝起先的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心集权制的基础上,通过加强中心君主集权的专制主义政治制度,推行中心集权的财经政策和官府垄断重要工商业的专制主义经济制度,全面确立了世界封建社会制度中具有中国独特专制主义制度特色的制度模式--一体化专制制度。--摘编自张跃《汉武帝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全面确立》(1)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概括汉武帝加强中心集权实行的政治、经济措施。(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汉武帝上述措施的主要影响。答案:(1)政治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诸侯势力;实行刺史制;建立中朝预政(或让身边工作的人担当尚书令、侍中参加军国大事);实行察举制,建立人才选拔制度。经济措施: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物价管理;向工商业者加征重税。(2)影响:使专制主义中心集权得到加强;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为后世国家治理供应了借鉴。12.国家结构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特定时期的国家结构与该时期的社会发展亲密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帝国建立了单一制的郡县制统治,但是事实上,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并没有完全被统一的、郡县制国家观念所取代。首先,统治阶级内部对新帝国建立怎样的国家结构本身即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赞同分封的人也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复原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旧非常剧烈。再次,统一的社会基础还不坚固,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旧非常突出。材料二汉初社会经济残缺,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心集权有限,统治者实行了变通的郡国并行的国家结构形式,这种国家结构形式符合了汉初历史与现实的客观状况。统治阶级在与分裂势力作坚韧斗争的同时,也要求“郡国自拊循其民”,赐予地方政府较大的自主权,为缓和汉初国家与社会的冲突奠定了政治基础。经“文景之治”,武帝时国力上升,在调整、限制、打击王国力力的过程中,郡县制逐步成为汉国家结构的主体,也正是在这个基础上,汉武帝从政治、经济、文化上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使汉帝国走向强盛。--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卜宪群《秦汉之际国家结构的演化》(1)依据材料一,指出秦朝郡县制国家观念受到的挑战。(2)依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学问,以秦汉国家结构发展为例,就“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写一篇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60字左右)解析:(1)依据材料一“战国列国相互并立的国家观念以及更为古老的分封制传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赞同分封的人也很多”“六国的政治势力、社会势力仍存,复原列国并立统治的愿望依旧非常剧烈”“文化的地域性差异仍旧非常突出”等概括回答。(2)首先,从“国家结构与社会发展”的双向关系得出论点;然后,分析材料,从秦朝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时期重新实行郡县制等角度论证。答案:(1)挑战:旧国家观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台承包合同(2篇)
- 区域配送承包协议书(2篇)
- 单位和个人签的销售合同范本(2篇)
- 二零二四年度企业级云存储服务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盆栽艺术品买卖合同
- 二零二四年度甲方乙方就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合同
- 代持股票协议合规性分析报告
- 服务外包合同的合规性
- 生态园艺花木合同
- 抵押合同解除还款责任解除协议
- 解码国家安全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阻生牙拔除的护理
- 两癌知识科普课件
- 厦门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质量检测数学试题(定稿)
- 全科医生师资培训课件
- 《物联网单片机应用与开发》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
- 《遗传学》课程标准
- 科学预测方案
- 人民银行征信报告样板
- 【自考复习资料】00776档案学概论(考试重点)
- 《变废为宝有妙招》公开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